尊敬的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我們從第二十一句開始看起:
【忠主。】
這一句底下是連著「孝親、敬兄、信友」,我們分成四個方面來學習。第一個就講到忠,『忠主』,就是說忠誠於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君王、自己的國家。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的解釋當中他是這樣說到,「忠字從心,則非貌為恭敬可知」。忠字,上面一個中,下面一個心,從這個字眼上面我們能看到,它是一個心地的法門,不是只是在外貌、形像上面做一個恭敬而已,而是真正從內心裡面發出對自己的長上、對自己所服務的所效力的這個團體國家真誠恭敬,能夠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一切。有這個心,自然在外在的這些行動上,乃至外表上,就能夠體現出恭敬,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底下安士先生說,「故捍災御患,忠也」。所以能夠為國家救災,像今年我們看到汶川的大地震,溫家寶總理、胡錦濤主席這些領導人,不辭辛勞戰斗在第一線上,跟這些救災的人員一起來用最快速度拯救災民,恢復災區的正常生活,這是忠誠。御患,這是講到國家的患難,外面的侵略這是外患,還有國家內部的憂患,所謂內憂外患,都要進行防御。防御的措施有多種,憂患起來的時候當然要馬上去拯救,這是治標之法,但是更重要的要治本,就是防患於未然。內憂外患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自己忽略了對自己民族傳統的傳承,失去了信心。所以做為領導人,能夠積極的考慮到為民族樹立自信,為人民的生活考慮到,充實國內的經濟、文化,提升教育的水平,提高人民的倫理道德素質,這些都是防患的措施,這些都是忠。
又說到,「陳善閉邪,亦忠也」。這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臣子對於君上能夠常常幫君王斷惡修善,防止邪惡發生,導之以正,這是對君王的忠誠,就像古代唐朝魏徵對唐太宗一樣,不能夠陷自己的君主於不義。陳善閉邪在這裡還有一層意思,是對人民而言。我們的師父常常提到,說現在要拯救國家、拯救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國家領導人,一種是媒體。國家領導人能夠采納正確的政治措施、教育措施,這可以幫助社會安定、國家振興。媒體如果能做到陳善閉邪,將民眾導之以正,這個也是能夠起到很大的安定社會的效果。陳善就是陳述、報導,報導要報導正面的,不應該報導那些負面的,尤其是那些殺盜YIN妄、引人邪思的這些節目,應該杜絕,這叫閉邪。文藝的節目它都有教育的內涵。所以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刪訂詩書,他就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詩是古代的民謠、歌謠匯集本,它是一種民間藝術教育。孔子刪訂詩書,他用的原則就是三個字,叫「思無邪」,不能夠引人邪思、邪念。所以整部《詩經》三百篇,全都是純善的內容,我們說非常健康,都是歌頌正直、歌頌這些聖賢美德的詩篇。所以媒體如果也能夠用孔子的思無邪的原則來刪訂播放的節目,這也叫忠。這決定能夠幫助社會快速的進入安定和諧,乃至對世界和平都有很深很大的影響。
底下又說到,「奔走後先,忠也」。這是為自己的上級領導馬前馬後奔走做事,不辭辛勞,這個是忠誠。「以人事君,亦忠也」。這是侍奉自己的君上,不僅是自己要做到盡心盡力,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也教導自己的下級,教導周遭的人對自己的上級領導要盡忠誠。下面說,「若夫君可亦可,君否亦否;民有疾苦,而不上聞;君有恩膏,而不下降;以催科為奉法,以刻竅為精明;此正孟子所謂吾君不能者也。烏乎忠」?這是講到反面的,這個忠字不是說一味的谄媚巴結自己的領導,領導說什麼,不管對與不對,都去做、去照辦,那不一定是忠誠。若夫,若夫是個語氣詞,說如果君可亦可,君就是我們的領導,他說是就是,否亦否,不是就不是,如果這個領導他並不是一個正知正見的人,甚至他是一個自私自利而好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的人,所做的決定可能沒有考慮到大眾的疾苦,完全從自己個人角度出發,甚至指鹿為馬,很多都是不符合民心的舉措,那我們就不能夠愚忠。因為完全聽命於君,如果這個君主他是不義的,那我們聽命於他,也等於陷他於不義,這不是忠。真正忠君之人是處處為領導想到,幫助領導立功立德,行仁義之道,這樣子他這一生就不會造惡業,他會提升,那你是真正為他好,也是為百姓著想。所以真正忠君首先是有一個愛民的心,愛民則是愛國,愛國即是忠君。如果說民有疾苦而不上聞,你做一方的領導,譬如說一個地方官,百姓有疾苦不能夠上報,請上級來幫助解決,反而故意把這個消息壓住,好讓上級認為我領導的這個地方都挺好的,國泰民安,所有百姓都相安無事,造成給上級的這樣的一種錯覺,但是百姓就遭殃,這是一種私心在作祟。
還有君有恩膏,這是上級,譬如說中央有好的政策下達,這是對於百姓有利的,但是如果妨害了自己的利益,他卻故意捂住而不下達,這也是損害了民眾的利益,這些都不是忠,因為有私心忠就沒有了。所以要真正做到忠主,首先第一個,要把自己的私欲放下,這就是儒家講的格物致知的道理。格物就是革除物欲,革除私欲,有私欲就不會有智慧。致知是有智慧,私欲放下了,用公心去行事,智慧就能現前,就自然能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忠主就能做得圓滿。下面又說,「以催科為奉法,以刻竅為精明」。催科就是催繳課稅。做為一個地方官員,假如我為了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讓上級領導看到我很有政績,於是我就拼命的催促百姓繳納很重的賦稅,讓自己地方的財政看起來很漂亮,用這種方法,所謂苛虐其下,苛刻的對下面來邀賞,來騙取上級領導的賞識,認為我這邊所管轄的范圍執法嚴明,你看絕沒有偷稅、漏稅的,有這種存心,忠也就沒有了。確實奉法是一種忠心,但是假如在做法中含有自己的私欲在裡面,忠字就沒有了。這個真是需要細細的觀察自己的內心,看看有沒有一點為自己打算的念頭,如果有,這個念頭就不清淨,就不能夠像前面講的「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那個正直和慈祥裡面就帶上染污。所以要把它掃除干淨,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
以刻竅為精明,刻竅就是一般說核准收款,防止漏洞,竅就是一種漏洞,你很精明,你能夠防微杜漸,明察秋毫,一點偷稅、漏稅都逃不過你的眼睛。確實很難得,但是如果現在的苛刻的心理,對於百姓沒有仁慈心,自以為或者自我標榜要執法嚴明,而用法律來做為施展自己YIN威的手段,那也不是忠心。這裡面真的是念頭一念不正,就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總要在自己的心源隱微處去默默的檢點,默默的洗滌,這是舉出做官員的例子。實際上做每一個行業,你扮演工作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要想到自己有沒有私心,凡是有私心,所做的事情肯定就不夠如法,就不夠圓滿,這就是造罪業。忠字是大公無私,所以這個心上是中,中就不偏不斜,有私心就偏斜。這裡引用孟子的話,說「吾君不能」,這是《孟子》裡面的,他說「吾君不能謂之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自己的領導如果不能為善,這個就是自己成為國賊。像剛才講到的,如果人民百姓有疾苦我不能夠上報君主,如果上面的良好的政策我不能及時下達,就好比說我們的上級領導不能夠行善,這是一樣的道理。不是領導不能行善,而是我自己未能夠盡忠,而使到我的領導在百姓當中變成不義,這哪是忠?
所以下面說到,「主不獨君也,凡吏之於官府,奴之於家長,皆是也」。忠主這個主字包括范圍很廣,不僅僅是指皇帝或者是國家領導人,在官府裡面做公務員的叫吏,都有上級,現在我們講的,在公司、企業、單位都有上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都是我們可以盡忠的地方。奴之於家長,奴就是奴婢,家裡的傭人。現在家裡有傭人的情況不多了,因為家都變成小家,不像過去大家族,需要有很多的這些工人、婢女來服務,但是也有請鐘點工的,請工人。在這裡我們可以泛指,凡是你要去幫一個人家或者一個單位、一個團體去服務,哪怕是做義工,都要盡忠。這個角色你不去扮演則已,你要扮演這個角色那就要扮演一個好角色,你就要把這個忠心演出來,你就要負責任,否則你何必去做這個事情?所以這個忠范圍很廣泛。在歷史上有無數的忠君報國的這些事例,讓我們看了都為之感憤,為之垂淚。就像歷史上脍炙人口的,像諸葛孔明服務於劉備,劉備是三顧茅廬請他出來,這一分的情義,這一分的知遇之恩,諸葛亮是永遠不忘,所以不出山則已,一出山那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了以後托孤於諸葛,把劉禅後主交托給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劉備的這種托付,真正是盡忠盡力為國服務。宋朝的岳飛精忠報國,這個我們都熟知,雖然他也是像諸葛亮一樣去世得早,岳飛三十九歲就被當時皇帝和秦桧下的十二道金牌調回來殺頭,可是他確實給我們演示出精忠報國的那一分豪邁,內心裡面沒有把自己一身一家看在心裡,真正滿腔所想所思都是國家、社稷。
這裡還給大家講一個忠主的感人故事,這是漢朝時代的蘇武,蘇武牧羊。蘇武是漢武帝派遣到北方匈奴那裡去跟匈奴和解的一個使節,蘇武拿著漢朝的這些漢節,帶著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本來的目的是和諧雙方的關系,但是很不幸,正好去到那裡,遇到匈奴有一個臣子叛變,結果這個臣子跟蘇武的一個副使有很深的關系,結果匈奴他的頭目叫單於,就懷疑蘇武可能是暗通這個叛徒,所以一氣之下把蘇武給拘留了,跟漢朝的關系也就就此破裂,結果蘇武就很慘。當時單於想勸蘇武投降,蘇武馬上憤斥單於,說我寧願死,也不可以忘恩負義,叛變自己的國家,說著就自己拿刀往身上刺,倒在血泊之中。這單於看到大驚,立即叫醫生來給他醫治,把他救過來。看到蘇武的氣節,他非常的佩服,但是蘇武寧死不從,就是不投降,最後單於也是惱羞成怒,把蘇武流放到冰天雪地裡面,想把蘇武餓死在野外。當時送給他幾只老公羊,大概這個寓意就說像你這樣的死腦筋就跟這個老公羊一樣,最後結局都會死在雪地裡。結果蘇武就在冰天雪地裡面吃草根,找這些野草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喝的是雪水,就這樣子過了很多年。後來有一次單於的弟弟打獵,來到這個野外,偶然發現蘇武竟然還活著,很吃驚,也很感佩他這種氣節,於是暗地裡給他送來很多羊,讓他賴以生存。後來單於又勸李廣的孫子李陵來給他勸降,因為李陵當時也是漢朝的大將,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廣專門是殺匈奴,每次打仗必勝,匈奴聽到他的名字都聞風喪膽。可是後來他的孫子李陵也擔任將軍,在討伐匈奴的時候就被活捉,結果李陵變節投降了匈奴。當時漢朝皇帝一怒之下,把李陵家人滿門抄斬,所以李陵他就得服務於匈奴。單於就叫李陵去勸降,勸蘇武投降。李陵跟他講說,你在這個冰天雪地裡,誰也不知道你,你保存這些忠信節義,誰能知道你?可是蘇武正色的對他說,朝廷的大恩大德,我寧願赴湯蹈火也不可以背信棄義,讓李陵自己都自慚形穢,反而自己很悔恨苟且偷生。
後來漢武帝駕崩,消息傳到蘇武那裡,蘇武聽到之後倒在地上放聲大哭,連嘴都流血。又過了幾年,漢朝跟匈奴又開始和解,通親了,後來蘇武就被放回漢朝。蘇武回到故鄉,這時候已經離別故鄉十九年,蘇武在冰天雪地裡過著這麼艱苦,常人難以想像的生活整整十九個春秋。回到漢地,看到自己的家人很多都失散了,自己原來的妻子也改嫁了,自己的兒子也因為蘇武出使沒有回來被冤枉而死,自己也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可是雖然他失去了這麼多,但是內心裡面卻是很踏實的,因為他這一生守住這個忠字,永垂青史。他活到八十多歲才過世。後來漢朝把他封為關內侯。這就是蘇武十九年沒有變節這種忠義的故事。孔子曾經說過,「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真正有志氣的人,有仁慈心的人,我們說有忠孝節義之人,他寧願赴湯蹈火,犧牲生命,也不能夠把忠孝這些德行有所損害。所以殺身成仁,為了成仁成義可以犧牲生命,而絕不為了苟且偷生而損害自己的仁德。孔子又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這就是忠。像蘇武一樣,他出使於匈奴,但是沒有變節,雖然遇到這些變故,依然忠心耿耿,沒有侮辱自己的國家,沒有侮辱自己的使命,這是講到忠君報國的故事。
底下安士先生又給我們講到對自己主人忠誠的故事,它的題目也叫做「鞠躬盡瘁」。這個是明朝在淳安這個地方有一個姓徐的家族,結果父親死了,兄弟之間分財產,長兄得了一匹馬,弟弟得了一頭牛,老三已經去世了,只有他的一個寡婦,媳婦守寡,這個寡婦只得到一個老奴,這個老奴叫做阿寄,他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個寡婦也很悲痛,她說老大得了一匹馬還可以去騎一騎,老二得了牛也能夠去耕種,我得了一個老奴僕,他只是跟我一起耗費我的這些糧食而已。結果這個老奴聽了以後就對這個寡婦說,我雖然不如牛馬,但是我可以為你盡忠,為你謀畫,你不要以為我在這方面不如牛馬。於是這位老奴真的是忠心耿耿的為這個寡婦去經營家產,當時寡婦她所有的財物只是她的金銀首飾,總共有十二金,於是這個老奴就用這個十二金,十二兩金子做為本錢做生意,結果第二年就得到三倍的利潤,就這樣經營,到二十年這個寡婦的家產已經有數萬兩的黃金,成為一個大富家族。這位老奴又幫助寡婦的三個女兒都嫁了人,而且寡婦還有兩個兒子,又幫助請了名師來教導兩個兒子,後來兩個兒子長大都娶了名家的女子做媳婦,在聘金上都有幾千兩黃金,後來這兩個兒子又入了太學,有了功名。
這位老奴雖然對於徐家有這樣大的功績,可是自始至終都守著自己奴婢的角色,很謙卑,對於徐家家族的人,即使是很小的孩子,見到了,老奴阿寄都會拜他們,行主僕之禮。而且對於自己的主人,這位寡婦,都從來沒有正眼看過她,真正在禮節上沒有一絲毫的缺失。這三個女兒即使是很小,老奴都從來不敢跟她們並排的站立。一直到最後,二十多年了,後來這個老奴,也是七十多歲了,最後得病過世了。在過世之前把這家族裡面的所有的大小帳目統統拿出來,交還給自己的主人,把這事情一一都交代好然後才過世。在過世之前對這位寡婦說,你的這兩位郎君,就是你兩個公子,現在已經成長起來了,可以守家業了,老奴牛馬之報到現在也可以盡了。結果他死了以後,當家人到老奴的房間裡面去料理的時候,竟然看到老奴的家裡面連一條絲,一點自己珍貴的私藏品都沒有。老奴他自己也有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他們所穿的都是很普通的布衣,而且衣服也僅僅能夠蔽體而已。這位老奴為自己的主人能夠這樣鞠躬盡瘁,完全奉獻,而沒有自己一絲一毫的私有,為自己沒有打算過,真的是可以做到廉潔盡忠。
所以安士先生在後頭的一個評論當中說到,這樣的存心,「如此存心,如此循分,如此謀畫,雖大賢何以加之?」這樣的存心,那種忠誠,這種循分,守著自己的本分,自己安於做奴婢的本分,沒有一絲毫越禮的行為,甚至沒有越禮的心念,盡心盡力為主人進行謀畫,這可以說大賢加給他也不過分,這是說大賢也只是做到這樣而已。「乃竟得之村鄙小民,異矣!」竟然在鄉間很卑微的小民都能夠這樣做到,這真是令人驚歎!這是什麼?古代有良好的教育。所以你看看,村鄙小民也能做到這樣轟轟烈烈的忠誠。現在為什麼我們聽到這些故事都覺得不可思議?不要說去做,想都不敢想,原因總的來說就是失教,缺乏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所以私心在無限度的滋長,當私與公在起沖突的時候,如果沒有正念,自然就會損公營私。要真正能夠在這個關節眼上能夠大公無私,能夠損己利人,這是要有很深厚的德行教育的基礎。我們修學的人平時都要在這點滴當中注意防范自己不好的念頭,一絲一毫的這些惡念、私欲,剛啟動的時候就要把它撲滅,久而久之這個公心就養成,私心就沒有了,那才能真正做到忠主。真正忠主之人他內心是祥和的、是幸福的,雖然他這一生看起來好像平平淡淡,沒有什麼大富大貴,可是他的靈性的提升,來生福報不可思議。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方面:
【孝親。】
這是第二十二句。前面講忠,這裡講孝,實際上忠和孝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這個「孝」字,你看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子字底,它表明的意思是老一代與子一代的合一,一體,這叫孝。人最能體會得的就是跟父母的一體,所以五倫當中最關鍵的一倫就是父子有親,父子這一倫關系最讓我們能體會一體的這樣的一個概念,剛出生的小兒他對於父母那種依戀、那種愛,父母對孩子那種關懷、那種愛,真的是圓融一體的、沒有分別的、無私的,這就是孝。能夠把這樣的一種孝心擴展,保持對每一個人都一樣,對父母之心或者是對兒女之心,這種一體的心來對待,而且能夠把這種孝心保持終生不變,這就成為聖人。對國家、對人民這就是忠,對父母就是孝,對夫婦就是義,這就和,對朋友就是信。所以這些倫理道德歸根結柢都是從這個一體的心念當中發出來的,孔子把這個心稱為是仁,仁就是人字邊一個二,二人,仁就是一體。佛家講孝對象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所謂「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因此孝親它不是一個小范圍,不局限在一家而已,而能夠涵蓋虛空法界,對一切眾生都如同對父母一樣去盡孝。把孝道盡到圓滿這就成佛,這就是佛家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無條件的慈愛,同體大悲是跟眾生一體,自然你就有這種悲心,這種悲心也是無條件的,看見眾生有苦難自然就會幫助,就好像自己身上有痛苦,左手痛了、癢了,右手立即去撫摸,沒有條件。所以忠孝兩個字實際上就涵蓋整個聖賢之道,因此這兩個方面我們可以多說一說。
我們首先來看安士先生他的一段發明,發明比較長,討論得很深刻,他說「甚矣!孝之難言也」,孝這個字其意太深太廣,很難用簡單幾句話能夠說得清楚的。儒家有《孝經》,講究的是「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你看孝有三個層次,開始行孝從事親開始,就是對父母盡孝,然後擴展,事君,事君就是忠主,對國家、對人民盡孝、盡忠,終於立身,到了終極,立身行道,成就聖賢,佛法說成佛了,這才能到終極。所以確實孝的意義太深廣,難以用言語表達。下面說,「詩曰: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上的話,要報父母之恩,父母之德要知道能報得盡嗎?好比是浩浩蒼天,沒有邊際,廣大無比,這個恩德你怎麼能夠報得盡?因此儒釋道三家都講究修行從盡孝報恩開始,如果一個人不知道父母之恩德,不能夠行孝,那麼他什麼德行都沒有。孝是德之本,是教之所由生也,一切聖賢教育都要從孝道開始。儒家《孝經》,這是歷朝歷代可以說是帝王注解當中最多的一部。道家、佛家也是以孝為本,佛家的孝道不僅講究世間盡孝,還要講究出世間。佛門有一部孝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地藏王菩薩前生她做婆羅門女、做光目女的時候她是如何盡孝,她用自己的修行幫助自己的母親從地獄裡超拔出來,生到天上去,成就大孝。釋迦牟尼佛講這部《地藏經》,到忉利天上為自己母親摩耶夫人講的,也是報母親的恩德。因為釋迦牟尼佛成就了,成就九界特尊,天人大師,所以摩耶夫人備受一切天、人的恭敬。我們看到地藏法會上無比殊勝莊嚴,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一切的天眾、神眾、鬼神、六道眾生統統來齊,那個人數那是沒有辦法計算,不是我們人不能計算,連文殊菩薩以自己的神通,他說千劫測度尤不能盡,這麼多人數。連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用佛眼來觀這麼多的數目,這麼多眾生來也看不盡有多少人數,全來了。為什麼?這是世尊為母親說法,來捧場的。所以儒家講「揚名於後世」,這個揚名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做到圓滿了,十法界裡面這個名聲是最廣大的,所有的經典裡面,沒有一部能夠像《地藏經》那樣子,來的人數這樣多,因為十方諸佛都來。《華嚴經》來的人數多,可是來的都是示現法身大士,沒有示現諸佛。《地藏經》比《華嚴經》這個法會看起來殊勝狀況有過之而無不及,佛門孝經。這兩部經,一個是儒家的孝經,一個是佛家的孝經,我們都要很重視,這是修學基礎。道家也講究孝敬,雖然它沒有一個孝經的題目,但是《道藏》裡面確實有不少關於孝的這些文章,像文昌帝君他就講過一篇「元旦勸孝文」。這篇文章我過去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常常跟我們的留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分享。明天有必要我們可以拿出來單獨學習一下,這是所謂道家的孝經。儒家、道家、佛家的孝經我們都應該認真學習。
底下講,「我之所以致於親者,其能勝於天乎」?安士先生說父母恩德如天,我們對父母盡孝又怎麼能夠盡到報恩?就好比說我能夠報天恩嗎?天太廣大了,所以不管我們如何行孝,都難以報盡父母恩德。所以下面說,「古今勸孝書,所在多有」,古往今來我們看到勸孝的書籍、故事,那是多得不勝其數。在這裡安士先生就沒有多引用,因為在安士先生那個年代,這些書從小就讀的,就不做贅述,所以只是姑且,「姑述其罕見罕聞者」,一般人少見的、少聽的他來說一下。可是現在人讀古書的不多,也有必要提幾個古時候的例子來了解一下古人是如何行孝。二十四孝裡面,這是小孩子童蒙時代必讀的,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黃香扇枕溫衾。東漢時代有一個孩子九歲,叫黃香,他母親很早過世,他的父親養活他,他對母親思念很重,把自己的孝思都表現在對自己父親的盡孝上。冬天下雪,天氣很冷,以前也沒有暖氣,他給他父親做好床被以後,自己就先到父親被窩裡面,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暖起來,然後再讓父親安睡,到夏天天氣很熱,黃香必定是拿著扇子把席子、枕頭都搧涼,然後請他父親安睡,還繼續給他父親搖扇子,如是做了很多年,沒有一日懈怠,難能可貴。這些事情叫我們做,我們聽了以後很感動,可能可以做個二、三天,但是要我們能做十年、二十年,做到的人就太少了。為什麼做不到?因為孝心不夠真誠。黃香的孝心是真誠,所以做這個事情他很自然,他自己認為跟父親是一體的,所以做得很甘心情願,非常的自然,就像自己幫助自己一樣,因為父親跟自己是一不是二。所以當時大家都非常贊歎黃香,有一句話說,說黃香是天下無雙。還有二十四孝裡面有一個叫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這是在晉朝,有一個孩子叫王祥,他的親生母親過世,父親娶了個後母,後母虐待他。有一次冬天他母親說要吃鯉魚,冬天上哪找鯉魚,河都結冰了。可是王祥為了讓母親歡心,滿足母親的這個願望,他就到冰河上面,想想用什麼方法把這個魚能夠抓上來。他就把衣服脫了,用自己的身體伏在冰上,因為身體有體溫,這個冰就有點暖氣,大概魚也有感知,就從這個冰窟窿那裡跳出了兩條鯉魚,王祥很高興,把這個鯉魚拿回家供養母親。萬物都有靈,見到王祥這樣子的純孝,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來盡孝,所以眾生都來供養,這都是至誠感通。這些都是古人脍炙人口的這些故事。
在這裡安士先生講一些我們比較少聽到的,所以下面說,「人而不知有後世,不信有因果,是猶盲而無見,聾而不聞,真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也」。剛才講的二十四孝裡面的兩個故事,那都是世間人他們行孝,一般人不知道有後世,也不信有因果,就好像什麼?盲人他眼睛看不到,像一個聾子,耳朵聽不到,這是比喻不知道有三世因果的人,他沒有前後眼,所以很多真相都不明了,因此所做的,哪怕是有一顆純善的心,但是所做的都不圓滿,這是很可憐,窮民就是比喻很可憐,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教育不僅要用世間倫理道德,還要曉以三世因果,還要曉以宇宙人生真相。下面說,「何則」?為什麼那些不知三世因果的人叫窮民,佛法叫「可憐憫者」?「自己不知後世,則亦不知親有後世,而所以欲致其愛敬者,暫矣」。自己不能夠知道我們有後世,我們的父母也有後世,所以只知道有今生,對父母行孝,盡其愛敬,愛敬父母也只是這一生而已,這是短暫的。「自己不信因果,則亦不知親有因果,而所以欲去其苦患者,小矣」。如果不信因果,不知道父母他有什麼樣的因果,你要想幫助父母離苦得樂你幫助有限,你只能幫助他這一生在衣食上,或者是他疾病你幫助他醫治,這一生你所幫助的很有限,你不能夠幫助父母徹底的離苦得樂。你看《地藏經》裡面,婆羅門女她能夠幫助自己母親從地獄裡面超拔,往生到忉利天,這真正幫她離苦得樂。你要不知道有因果、有後世,即使是有純孝之心,你也不知道怎麼幫助他,所以幫助就有限了。世間的孝子孝女,當父母去世了,只是悲痛而已,不知道該怎麼樣子做有益於父母雙親的事情,因此需要有佛法,需要明三世因果,盡孝才能夠圓滿。
下面說,「余見母雞之伏雛,而嘗惕然自凜也」。余就是安士先生自己說,說我見到母雞張開翅膀伏著小雞,保護小雞,這是一種母愛。母雞跟小雞是一體,母雞知道這個事情,所以它保衛小雞是出於天性,小雞對母雞的這種依戀、這種盡孝也是天性。這孝你看動物界都有,可見得它是眾生的天性,它叫性德。可是如果不明了,不懂得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三世因果,母雞保護小雞的時候只能保護一時。所以安士先生看了之後惕然自凜,惕就是很警惕,凜是很嚴肅,警覺的心就生起來了。為什麼?下面說,「方其舒翼而護子也,子母甚相愛也」,母雞展開翅膀護著小雞的時候,母雞與小雞之間這種相愛,這種父子有親、母慈子孝,這都是自然流露出來。可是「曾幾何時,而次第被殺,子母各不相顧矣」。曾幾何時是還有多少時候,過不了多久母雞和小雞都一只一只的會被殺害,變成人的腹中餐,母子之間各不相顧,互相不能幫助。所以下面說,「吾輩為人,亦復如是」。我們看到雞是這樣,人不也是這樣嗎?「父子夫妻,方其聚首時」,這個世間最恩愛的人,做父子、做夫妻,他們相聚的時候,「則難割難捨」,恩愛的父子、母子、夫妻在一起的時候是難割難捨,「一到生死分途,則疾病不能相代,罪業亦不能相代」,這是我們眼前就見到,即使是再孝順的兒女,看到父母有病了,也不能代替他,個人業力,沒有辦法代替。他所造作的罪業,今生感應的是疾病,來生感應的是惡道,罪業也是不能相代。所以再恩愛的人,還是自己的因果自己了,生死道上誰也替不了誰,就像《地藏經》裡講的,「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再恩愛、再親密的人,他的業不一樣,最後的路子也走得不一樣,即使是在人生生死道路上某一世相逢,前生的記憶都忘掉了,也不可能代替你去受苦。「甚有冥間方萬苦千愁,而陽世正歡呼暢飲者矣」。父母走了以後,如果是平生造惡的,在幽冥界受苦,墮落在三惡道中,萬苦千愁,可是在陽世的兒女能不能體會到?可能他正在辦喜事,他正在邀集朋友歡呼暢飲,看到這種情形確實令人心酸。下面這是安士先生的感歎,「錦衾徒在,欲扇枕以無從」。這就是剛才講的黃香扇枕溫衾,如果父母已經走了,只留下被子,錦衾就是被子,你還會為自己的父親去溫席嗎?父母都不在了,只留到一個空床,欲扇枕以無從,想給父母搧搧枕,夏天為他搧搧風,你沒有這個機會,為什麼?各人生死去了。下面一個是講王祥臥冰求鯉的,這也是安士先生感歎,「雙鯉空陳,臥寒冰而何用」?假如父母不在的時候,你得到兩條鯉魚放在桌面上,可能你辛辛苦苦通過臥寒冰而得到的,那有什麼用?父母能得到你什麼利益?
所以下面說,「古人雲:孝子不忍死其親,正以吾親實未嘗死耳」。古人是這麼說,孝子什麼都能忍,就是忍不了自己父母死,所以父母死去的時候是孝子覺得最悲痛難忍的。可是你要知道,事實真相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吾親實未嘗死。人我們見到所謂死他只是拋棄了身體而已,這個身體老了、壞了,不能再要了,就離開了,世間人看到死了,實際上他是捨身之後又去受身,又去投胎,哪有生死?身體是有所謂的生死,實際上我們的靈魂,真正的我沒有生死,所以「豈特虛設此想乎」?為什麼你要打這個妄想?這個想就是父母親死了這個想法,有這個妄想你就想不到如何幫助父母來生去向的問題。一定要知道人沒有生死,只有輪回,你才能夠想到要如何幫助父母在輪回道路上去提升,最後超越生死輪回,徹底離苦得樂。真正想要盡孝要在大處上著眼,這個是要明了事實真相才知道的,所以這就需要佛法。
下面安士先生說,「佛言:父母之恩,世莫能報。假令左肩擔父,右肩擔母,大小便利,隨之而下,亦不能報」。這是佛講的,父母的恩德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世人報不了的,恩德報不盡的。這裡說了個比喻,假使我左肩擔著父親,右肩擔著母親,這樣去報恩,父母大小便都撒在我身上,我這樣的去報答他們,可以說忍盡千辛萬苦都不能報,報不了的恩德。下面又說,「又使盡世間珍羞,供養父母,經恆沙劫,亦不能報」。假使你把世間所有的珍寶,所有的好吃的山珍海味都拿來供養自己父母,而且不是一時,是恆河沙劫這麼長的時間,就是無限長的歲月裡面不斷的這樣去供養父母,來報父母恩德,能不能報得盡?不能。「由是觀之,然則佛門之所以報親者,必有道矣」。難道父母恩真的就永遠報不盡嗎?也不是這麼說,在佛門裡面講報恩要有方法,不懂得方法確實你可能永遠報不盡,你要知道方法,你懂得善報親恩,報恩有道。下面安士先生就給我們舉出佛法當中講如何報恩的這些公案、故事,讓我們去體會怎麼樣才能真正報恩。第一個故事講的「五母悲哀」的故事,這是出自佛經裡面《五母子經》。講過去有一個沙彌,他七歲出家,出家以後很快就得道,也就是他跳出三界六道,成就阿羅漢果。他得到宿命通,看到自己前生的事,自己覺得很悲歎,他說我這一身累壞了我五個母親,讓我五個母親都悲痛憂惱。他說在第一世的時候,他的母親生了他,這是在前面他講的第一世,結果在他出生的時候,他鄰居家也生了一個孩子,可是他說我自己短命,結果當母親看到自己鄰居家的孩子成長起來,母親就很悲痛、很酸楚。到了第二世,又遇到另外一位母親,結果他出生以後,他也是很早就夭折,都是短命的人,結果他的母親看到別人在哺乳的時候,抱著孩子,自己的母親就覺得非常悲惱。後來又到了第三世,這個沙彌的那一世他十歲就死掉,也是短命,結果他的母親見到別人家的孩子能夠飲食、能夠玩樂,就聯想到自己的孩子十歲就死掉了,也生很大的悲惱。到了第四世,這個沙彌那一生長到成人,結果還沒有娶媳婦就死掉,結果他的母親見到跟自己孩子同輩的人都娶妻生子,這個做母親的又很悲惱。到現在是第五世,這個沙彌是七歲出家,他自己現在的母親又常常的懷念他、想念他,想著想著也很悲哀。這個沙彌說,這五位母親為了我自己,已經不知道受了多少的悲哀、痛苦、憂惱,所以我現在要重念生死,要出離輪回,精進修道,不能夠再來輪回,連累自己的母親。
安士先生在後面的一段評論當中說到,他說「父母一生精血大半為人子耗盡,而懷胎十月,乳哺三年,以及推燥就濕之苦,則為母者尤甚」。父母這一生心血都花在兒女上面,我們的成長要知道耗費了父母大半的精神、心血,而父母又以母親犧牲最大,母親有懷胎十月,有乳哺三年,忍受推干就濕之苦。推干就濕就是孩子小的時候跟母親一起睡,晚上尿床,這是常有的事情,一尿床就把床褥都搞濕了,所以母親就把孩子放在干的地方,自己還睡在濕的地方。用這種比喻來說明自己父母對我們可以說是無怨無悔的奉獻,忍受的這些辛苦,母親做得最多。下面說,「自顧不肖形骸,遺累於親者甚多,報答於親者甚少」。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這樣的一個身體,形骸就是身體,是連累父母的多,真正報答父母的少,哪怕你是有孝順心要報父母恩德,可是你已經連累父母,讓父母付出的太多,你報答的太少。「吾從無量劫來所飲母乳,多於大海之水」。我們生生世世輪回,每一生都有父母,這無量劫來喝的母親的乳汁,真的比大海水還多,我們說比太平洋還多。「大小便利」,小孩子晚上尿床,「污及於親者多於大海之水」,這些大小便污染到父母的身上的比大海水還多。「甚至生而不壽,累親哭泣,所出目淚,亦多於大海之水」。我們不要說我們不孝,不孝固然會讓父母傷心哭泣,就單說一條生而不壽,就是短命,白發人送黑發人,父母哭泣的這種淚水,累積起來也比大海水還多。「凡此皆因生死輪回,展轉投胎之故也」。拖累父母,讓父母受到這麼多的辛苦、煩惱、煎熬,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生生世世在生死輪回,輾轉投胎,每投胎一次就要殃累一對父母。
下面說,「縱使世世盡孝,得親歡心,終不若不累其親之為愈矣」。縱然你是一個大孝子,世間人認為你已經是盡孝了,你能夠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讓父母能夠歡心,你這種盡孝難能可貴,但是要知道,拖累父母的,讓父母受到的辛苦,比你所報答父母的要多得多。所以與其說去盡孝報父母恩德,不如說不要再拖累父母,這樣更好。真正你要盡孝,就是不要再搞生死輪回,每搞一次就拖累一世的父母。所以為什麼佛法說你要出離三界六道那才是大孝,你成佛了才是至孝,是圓滿的孝,這道理很深。「孔子謂聽訟猶人,必使無訟,不其然乎」?這是孔子在《論語》裡面說的話,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說,聽這些民事訴訟,判官司判案,他說我跟其他人是一樣的,不會比別人高明,但是孔子說,必也使無訟乎,我能做到的是讓百姓沒有訴訟,不是我判案判得很高明這就是高明,高明是什麼?讓百姓都不要訴訟,沒有案子,大家相安無事,安居樂業,我們說和諧社會,這才是真正高明。與其說判案高明不如說不要有案子,用這個類比,安士先生來給我們說明,與其說你生生世世來投胎,來報父母恩德,不如你不要再去投胎,不如說你趕快了脫生死,不要再回六道,這對你的父母那才真報恩。所以佛法講孝道講得更圓滿。
下面我們來看有一個故事,叫「出家報父」,這是出自於《缁門崇行錄》。這是安士先生他講到,唐朝有一位姓謝的人家,他父親以打魚為業,有一次打魚就掉到水裡淹死了,這是現報。這個做兒子的知道父親一生造的殺業很多,死了以後,而且是這樣橫死的,必定是墮落惡道,所以他為了救自己的父親,超度父親,他就剃發出家。這位法師名字叫師備,這位法師苦志修持,持戒很精嚴,修持的非常好。有一次他就帶著大家出去出坡,就是勞動,在戶外不小心就傷到腳,流血了,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之間他就大徹大悟,出家就得道了。後來就夢到他的父親來跟他致謝,他說你為了報答父母能夠出家修行,你已經了明心地,你這種功德讓我已經生天,所以特地來跟你說一聲。這是出家行大孝。所以真正修行得道,能夠讓自己累劫父母超生,古人有所謂「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要必定使自己的父母脫離惡道,甚至出三界六道,我們的孝道才能夠盡得圓滿。
安士先生引用《賢愚因緣經》裡面的一段經文說到,「如百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明見」。這是講到比喻有一百個盲人,這時候遇到有一個名醫可以幫他們治眼睛,能夠一下子可以把他們的眼睛治好,讓他們重新看見光明。「又有百人,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這是又有一個比喻說,有一百個人犯了罪,應該處以刑罰,刑罰是把眼睛挖掉,結果有一個人他有能力把這一百人都救了,可以不讓他們受這種刑罰,不用失目,就是不用被挖眼睛。「此之二人,福雖無量」,救他們這些人的這兩個人福報都是無量的,可是雖然無量,「猶不如聽人出家,及自出家,其德宏大」。所以能夠這樣救人修的福,都不如隨喜人出家或者自己出家修道這個德宏大,我們講功德無量。「然則子能出家,父母生天,又何疑乎」?所以這前面,唐朝的法師救他的父親,他出家得道,令父母生天,又有什麼懷疑的?這都是事實。要說到出家,我們要知道,不是光是一個身剃了頭穿上僧袍這叫出家,關鍵要心出家。身出心又出這就很殊勝;如果身出心不出,這又跟在家有何異?身出心又出,真正把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只為道,求道、證道出家修行,這樣的功德確實能夠救度自己的父母,所謂「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你的祖先都得度。這個出家,如果是身體雖然還沒有剃發,但是心已經出家,心上真正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世間五欲六塵享受,真正也是一心求道、證道、弘道,這也跟出家人無異。所以佛法講究實質,能夠真正如是出家的,他對父母才是真正盡大孝。
下面安士先生又說了一個故事,出自於《夢溪筆談》,叫「修忏遇母」。《夢溪筆談》是宋朝的沈括著作的,他寫了他自己平生所見所聞,可以說得上是一部百科全書。這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宋朝朱壽昌這個人,他父親是刑部侍郎,他的母親劉氏出生卑賤,當壽昌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到雍這個地方做官,結果他父親很不義,讓他母親改嫁到民間去,糟糠之妻就不能夠共處。結果朱壽昌長大以後,他很懷念自己的生母,雖然自己做了官,但是他也辭官,發願去尋找自己的母親。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裡找他的母親?結果他到處走,歷盡了千辛萬苦,而且還發誓願非找到自己生母不可,還刺血,用血水來寫下《三昧水忏》。佛法裡面有一部《三昧水忏》,這是修忏的一部忏法,這是悟達國師他所作的。除了他自己刺血寫忏法之外,還大量的印這些經書流通,每天還持誦經典,修持得非常的精嚴。由於他的精進,感應不可思議。有一天走到同州這個地方,忽然對面就遇到自己的母親,兩個人認出來之後抱頭痛哭,把路人都感動了。後來朱壽昌把母親接到家裡來孝養,然後他才出來繼續當官,官做到司農少卿。這是仁孝達到極處,所以得到這樣的感應。所以佛法裡面講究的是至誠感通,能夠用至誠心你修積功德,你就能夠真正做到對父母盡孝,讓父母得到利益。所以安士先生勸導我們要善用其孝,善用其孝,這個孝心你要懂得善用,你才能夠讓父母得到真實利益。很多人他只是一種情感上的孝,沒有想到如何幫助父母得到真實利益,譬如說父母他要往生之前我們不能夠痛哭流涕,不能夠驚擾他,應該給他念阿彌陀佛,幫助他求生淨土,這是對父母親有真實利益的,這叫善用孝心,而不是縱著自己的情感,縱著自己的情感就是不善於用孝心。孝親這一段意義很深,我們還沒有講完,明天我想我們就詳細講解文昌帝君的「元旦勸孝文」,加深我們對孝親這一段的理解。
好,今天我們就分享到此地。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08/11/1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