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儒釋道三教鼎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提倡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的,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孔子是中國空前絕後的大聖人,是先知先覺者,他有相當的來歷。孔子為什麼生在中國?本來孔子前生是佛教裡邊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財童子一樣;而中國的老子——道教的祖師,就是佛教老迦葉的化身。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顏回呢,就是佛教裡頭的明月儒童化身。

為什麼迦葉祖師化身成老子?為什麼水月童子化身做為孔子?為什麼明月儒童化身成顏回?這就是因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緣到了中國,所以這一班佛教的菩薩就爭先恐後地到中國,為的就是給佛教開路。他們把佛教的馬路先修好了,那麼等佛教傳到中國,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傳到中國時,一般人也沒有學道教,也沒有學儒教;那麼佛教雖然高深,也沒有人懂,也沒有人接受,是很費力的。於是老迦葉也不辭辛苦,先到中國化身做老子。怎麼叫老子呢?因為他一出生頭發也白了,胡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經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到中國來,不斷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說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這麼開了兩條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後佛教傳到中國,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中國的儒教就譬如小學的學生剛剛入學門,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那麼以後就升到中學,中國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學的課程。中學讀完了,就要讀大學,那麼佛教的課程就是大學的課程,所以儒、釋、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學是為中學預備的,中學是為大學預備的,大學是為所有想要深造學問的老百姓而預備的,所以有小學、中學、大學。佛教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學。

雖然這所大學在這兒,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進大學,還有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認識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麼,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雖有小學也有中學,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進得小學;所有該讀中學程度的學生,也不一定完全會進中學,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中國來講,儒教是小學的課程,其它的宗教可以說都是中學的課程,而佛教是包羅萬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學。那麼其中不認字的人、不能進大學、不能進中學、不能進小學的人還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當的智能,智能淵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時候有麟吐玉書的祥瑞之相。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學習了生脫死的法,可是雖然有這個志氣,還沒有真正下決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歲時,才下了決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歲的時候,他一切的懷疑、疑惑、迷惑都斷了,所以說不惑。不惑就是不動心了,也就是孟子說他四十不動心一樣的道理。什麼事情不動心?財、色、名、食、睡不動心了。財,他也不貪,適可而止;色,他也不貪;名,他也不貪;食,好東西他也不貪;睡,也不貪睡覺。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能現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歲,真正得到宿命通了。這個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學是什麼;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過去生是怎麼回事。

“六十而耳順”,等到六十歲時,他有耳順的功夫了。耳順,在一般世俗人所講,可以說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說千裡眼、順風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從心所欲”,等到七十歲了,他得到了漏盡通。得到漏盡通,那麼這時他的工作完成了。他為了把佛教的路給鋪好,所以要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又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又講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三綱領,把佛教的路給開了一半。

格物,什麼叫格物?

我們一般老學究、老讀書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欲革去,革除你的習氣毛病,你的妄想。這物欲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東西,這些都是一個欲,都要革除去。你能革除物欲,然後你的智能才能開朗,才能現前,所以要致知。致知又要誠意;你誠意了,然後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後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誠,心也不能正,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身修,然後家也齊、國也治,這就是孔子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可以說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的意義。

不過儒家只知道世間法,而不注重出世法,所以它是個小學;它講五倫八德,兄弟父母祖有五倫,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把佛教的路給鋪了一半。道教呢,又把佛教的路鋪了一半;道教就叫人去欲斷愛,不過沒有像佛教說的那麼肯定,

道教說: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的這個神是好清淨的,可是人這個心就不老實,像只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說“心馬意猿猴”,心像匹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實的。“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這個心是好清淨的,可是欲念在那兒牽著它,叫它不清淨。“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等到這個“寂無所寂”了,欲豈能生?你清淨到極點,澄清到極點了,自然就沒有欲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清淨。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一個提倡世間法,一個是出世法,這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贊歎孔子,無論是他的學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會人士也好,都說他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博學多能,學的也多,能力也廣。

所以各位學佛法的人,先要把道教、儒教的道理也弄通了,然後你對佛法的道理,自然就迎刃而解。

另一篇:儒家人倫教育,是佛教的根本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在中國春秋時代,有位大聖人出世,就是孔子。

他一生極力到處宣揚“仁義道德,孝悌忠信”的學說,可是不受歡迎,處處受排斥。他雖然置身橫逆之境,仍不改變教育宗旨,貫徹始終地提倡大同之道。

孔子是位大教育家,提倡“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不遺余力。

他有“教不厭,學不倦”的精神。

他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實行家。

孔子晚年刪《詩經》、制“禮樂”、《春秋》--詩、書、易、禮、春秋,即現在的五經。他的學生有三千人,身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有七十二人。
“禮”是婚喪祭祀的禮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御”是駕車;“書”是寫字;“數”是算數。必須樣樣精通,才能成為完人。

孔子的教育方針——“因人施教,以身作則。”

他的學生,分為四大科:(一)德行:有顏回、闵子骞。

(二)言語:有子貢、宰我。

(三)政事:有子路、冉有。

(四)文學:有子夏、子游。

孔子卒後,分為兩派:曾子主張“傳道”,以孟子代表,後為正統。

子夏主張“傳經”,以荀子為代表。

“傳經派”興於漢唐清三朝代;“傳道派’興於宋元明三朝代。

世界上的事理,都有相互的關系,好像中國的“儒、道、佛”三教,都是互相幫助。“儒教”如同啟蒙的小學,“道教”如同中學,“佛教”就是大學。

三教道理都有關連。可是小學生不知中學的教科書,但是大學生可知中小學的課程。“儒教”講做人的道理,如何建立好人格。

“道教”一半重於建立好人格,一半是修出世法。所以道士不剃頭發,與在家人一樣,但穿古時隱士所穿的衣服。“佛教”則剃發除須,穿壞色衣,不注重外表,可是袈裟不離身,現比丘、比丘尼相。佛教是修出世法的道理,是不是離開世間法而另外有佛法?也不是的。只要將世間法認識清楚了,不被其所迷,就是佛法。

有人主張“三教合一”。所謂: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這就是表示如是道。

佛教之根本,發起信仰之肇基,乃是在儒家教育。

必須讀書、明理,先學如何做人,然後,再依法修行。

所謂“歸原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學佛法的人,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再節選諾那活佛的開示:問:孔夫子是否佛菩薩之化身?

答:當然是佛菩薩之化身。

問:孔夫子是何佛菩薩之化身?

答:孔夫子是文殊菩薩之化身。文殊菩薩早已成佛,亦即是諸佛菩薩之化身。因漢人均信仰孔夫子,故康藏人稱漢人是文殊菩薩之弟子,對漢人有相當尊敬。

“謙受益、滿遭損”,那些不懂道理的人,不懂可以虛心學習,千萬不要靠誹謗古聖先賢、高僧大德來彰顯你的與眾不同、過人之處,賺取人氣和點擊率,除了令人反感外,只能彰顯出你的貢高我慢和無知!  

上一篇: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下一篇:梁武帝斷酒肉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