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老實念佛:包括認識和態度,原理和方法在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怎樣念佛?《無量壽經》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徹悟祖師說:“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印光祖師說:“老實念佛”。提法不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歸納起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和 “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是“老實念佛”。因為必須對念佛法門具有深信切願,才能發起菩提心,只有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才能一向專念,即“老實 念佛”。

“老實念佛”四個字(因系偈語,言簡意赅),包含對念佛的認識和態度,原理和方法在內。說明如下:

老實念佛,是念佛的認識和態度問題。

首先,要認識“十法界不離一念心”。凡夫做不到無念,我們的心一天到晚,都在十法界裡打轉。不念佛法界,便念九法界;不念天堂,便念地獄。只要意念一 動,就落入八識田變為種子,遇緣便起現行。所以,印祖說:“心造佛國,臨終佛國相現;心造地獄,臨終地獄相現。”具有這種認識,自能老實念佛。

老實念佛也是念佛的態度問題。夏蓮居大德的念佛偈說:“三字真傳老實念。” “老實念”三字,即念佛的真傳。印祖說:念佛的秘訣,就是“至誠懇切”四個字。只有“至誠懇切”,才能“老實念佛”。五逆十惡,臨終地獄相現,恐怖到極點。有善知識勸他念佛,只念十聲,甚至一聲,都蒙接引。因他這時老實到極點,誠懇到極點,就是“一心”,就感應道交。

再說,老實念佛包含念佛的原理和方法。

念佛法門的原理,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念佛即是“是心作佛”。古德偈語說:“佛號投於亂心(妄心),亂心不得不佛(佛心)。” 夏蓮居大德念佛偈說:“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 念佛的過程,即“去妄顯真”的過程,亦即“是心作佛”的過程。最後達到“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即一心不亂,即開悟。

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概括完了。六根,六個窗口,其中意、耳兩根最難收攝。這兩根攝住,其余四根就不難了。“心念耳聞”是有效方法。 就是心裡念得清清楚楚,耳裡聽得清清楚楚。這句佛號從心裡出來,又回到心中(八識田)成為金剛種子。人到臨終,八識田中的善惡種子(業力),齊向外湧,即 種子起現行。業力支配神識去投生。善業重的生三善道,惡業重的生三惡道。金剛種子這時作用很大,它一出來,與彌陀的願力(光明)相應,感應道交,便蒙佛慈 接引往生。

對念佛認識清楚,態度端正,原理明白,方法對頭,才能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見倓虛大師:《念佛論》)。這就是“老實念佛”的具體要求。能這樣念佛,今生必能成就。

是否老實念佛,可用下面三條對照一下:

1、 不懷疑

淨土是易行難信之法。易行,三歲兒童都能念;難信,連阿羅漢都還不信,所以《彌陀經》是無問自說。因此,不懷疑難,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上根利器;一種是愚夫愚婦。中間一大批,既非上根,又不甘當愚夫愚婦,很難不懷疑。

要想真正老實念佛,首先要不懷疑。要信釋迦佛決無妄語;信彌陀佛決無虛願;信我們親見親聞的往生事跡是真人真事。懷疑消除,念佛才能老實。

2、 不夾雜

必須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有的同修雖在念佛,總覺得一句佛名太簡單,不保險。要加強保險系數,加念這樣咒、那樣經,甚至還兼修其他法門。以為修得越多越保險。有的同修照寺廟僧人的功課做,每天早晚花兩個多小時,功課一大堆,剩下來念佛時間就很少。這叫雜修。

明代蓮池大師,是菩薩再來,淨宗八代祖師。他提出:“一句佛號,一部經(《彌陀經》,《無量壽經》也一樣),一生成就。”他自己這樣做,他是得大成就的祖師。也這樣教導我們。要想一生成就,必須照辦。

有人懷疑:提倡“一句佛號,一部經”。是不是就不需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呢?不能這樣理解。因前者說行門,後者說解門。解行雖不可分,但各有側 重。再者,“深入經藏”,不能理解為“博覽群書”;而是要“解如來真實義”,方能“智慧如海”;修學佛法也不同於研究世間學問,而是一經通,一切經通。所 以說一句佛號,包括三藏十二部。佛法是“心地法門”,與世間向外馳求、分門別類的科學完全不同。不要誤解祖師的開示。

所以,必須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一句佛號念到往生,才叫老實念佛。

3、 不間斷

俗話說“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就是間斷。我們要想今生了生死,出輪回,不下番死功夫是不行的。在家念佛,就算退休,也有家務瑣事,人客來往的干擾。出家人也得遵守常住的安排,一切要隨眾,念佛時間也不能完全自由支配。關鍵還是自己的認識,時間是擠得出來的。

要做到“不間斷”,應該制訂功課,每天念多少,必須按時完成。每天3,000—10,000聲,應當計數。這是主要的。至於行、住、坐、臥,隨緣默念,是輔助功夫。

能夠這樣“老實念佛”必定一生成就。


  求生淨土——了生死,最容易、最可靠的地方


  佛說的一切法門,都可以了生死。但在修行的難易上,有很大差別。可以概括為四句:

仗自力了生死難、仗佛力了生死易
在娑婆了生死難、到極樂了生死易

  印祖說,一切法門都是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了生死。仗自力了生死,非一生、兩生能了。證初果的人,還要七次投生天道,七次投生人間。要證到四果才算了生死。

又說,參禅雖已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如未證果,仍是凡夫,不是聖人,再來娑婆都難免不迷。蓮池大師說,我觀察歷代士大夫中,才華出眾,聰明絕頂的人, 前生多是出家人。如五祖戒禅師,再來投生就是蘇東坡。他一生都想當宰相,好施展才學,結果未能了生死。另一位是吉老,參禅功夫深,四十年都不睡。坐化後, 衣服也燒出捨利。再來投生,享大富貴,結果一生憂苦。(見《龍舒淨土文》及蓮池大師《往生集》)

蓮池大師的結論說,這些人再投生娑婆,十人當中,九人都迷。五濁惡世,退緣太多,賢者也難免。這證明靠自力在娑婆了生死,難度這樣大。

如果是仗佛力往生極樂,就最容易,最穩當。縱然是五逆十惡,帶業往生;一旦往生,永不退轉;蓮花化生,壽命無量,一生成就。

從上面講的,仗自力在娑婆了生死,那樣困難,仗佛力在極樂了生死,那樣容易。但是,我們凡夫,業障深重,還有兩種人,不願“求生淨土”。印光祖師說:

一種人很狂妄。說自己本來是佛,何須念佛?我自心清淨了,佛土就清淨,何必再“求生淨土”呢?從理上講,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境由心生,心淨土 淨,是正確的。但,凡夫與佛,相差天淵。只有歷劫修行,才有希望。空談理論,不講實修,誤導眾生,破壞佛法。這種人死後定墮無間地獄去受報。

一種人很愚癡。說我們是凡夫,不敢妄想超凡入聖,求生淨土。只求消災免難,保住人身就夠了。這種人太愚癡,雖學佛,不求了生死。如將摩尼寶珠換個糖吃,太可惜了!

怎樣才能往生淨土呢?

《無量壽經》說得明白,修淨業的人,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都發菩提心,都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往生淨土的必具條件。

明代高僧、淨宗九祖藕益大師對此有個重要補充。他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彌陀要解》)”。“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靈峰宗論》卷四《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 印祖說:“念佛法門,注重信願。有信願,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無信願,亦不得往生。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願,已失其要(失去要領)。而又生出‘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文鈔》續編卷上‘復朱德大居士書’)” 可知,誤解法門要領,認為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就把淨土變成“難行道”,我們中下根人都被關在門外了,還算什麼“三根普被”呢?

  這是講的第四句“求生淨土”,是了生死最容易最穩當的地方。

  總起來說,印祖這首偈語,給我們指出了生死的捷徑,也是修淨業的綱要。第一句首先提醒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真為生死。消災免難、健康長壽,世間福報, 都是念佛的副產品,不求自得的。第二句指出學佛的動力,是發菩提心。就是自度度人的心,是我們求生淨土的願力保證。第三句老實念佛,包含對念佛的認識、態 度、理論、方法,等在內。第四句求生淨土,告訴我們:仗佛力了生死易,生極樂了生死易。

  我們大家都修淨土法門,要想今生了生死,生淨土。應該把這首偈語,作修行的指導,切實奉行,必能滿願。希望與各位同修共勉!
 

上一篇:觀音菩薩和看門人
下一篇:善導大師:臨終要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