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居士文章                                              
:原創  
                                                                                                                        
                                                                                                                        
                                                                                          
                                                                                            
    | 
	 
	  
	
	“寬容”永遠是一片晴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                                                                                     
   
                                                                                                     
     |                       
     
	 為什麼世間人修學佛道不得力?因為妄想重,內心沒有般若智慧。妄想重就是執著性重。例如說,自尊心太強或過於敏感,芝麻小事就放不下。旁人說一句重話,他就煩惱一星期、兩星期、三星期,三年五載仍放不下,甚至一輩子都會牢牢記著。
  如此,再怎樣修也無濟於事。對於討厭的人,連看都不想看,一輩子都恨這個人。你說,這要如何修行呢?他無法去消化,每每堅持己見,自以為是,認為別人不對,自己有修行,別人沒修行,這種強烈輕視別人的念頭,只會害了自己。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無所作為了。“恨”就象牢獄,被囚禁在裡面的是我們自己,而非我們所恨的人。
  所以有智者說:生氣,是拿對方的錯誤來打擊自己;懷恨,是拿對方的錯誤來折磨自己。
  有的人竟日是非、煩惱不斷,在這個道場說得不過瘾,又跑去那個道場說。來到這裡,要遵守這裡的規矩。從外面聽來的是非,不可在這裡講,要將它消化。有人說:‘不說,簡直會要我的命!’那麼,你應該到荒郊野外喊一喊:‘我何以如此倒楣,竟會聽到這些是非?’這的確夠倒楣,何以人家都聽到正法,而自己總是聽到是非?這樣怎麼有辦法修行?廣欽老和尚常常說:“聽到是非是我們的業障。”
  所以聽到是非該到荒郊野外好好忏悔。若有人要破壞我們的清淨心,就告訴他:“不要浪費我的時間,妨礙我的修行。不要告訴我那些是非,以免破壞我的清淨心。”
  說實在的,氣“善變凡夫”,不如用心念“佛”。 如果把和凡夫相爭的力量,拿來供養永不變心的“佛”。那就是“地獄和極樂世界的對比”
  至於要選擇什麼?就看我們自己的智慧了。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尚書》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說。
  我們常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學會寬容,是處世所必需的。事實上,寬容並不代表無能,卻恰恰是一個人卓識、心胸和人格力量的體現,即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反過來說:“不給別人機會,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不給別人留有余地,就是不給自己留有後路。”
  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喜悅”空間。
  就是因為有了寬容,我們身邊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朋友請記住,“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而且“寬容”永遠都不會遲到。
  俗語說:“泰山不辭土壤,所以泰山才會高大;大海不撿細流,所以大海才更寬廣。如果您能擁有寬容,那麼我們的人格才會更加崇高。
  寬容,意味著你有良好的心田。
  寬容,意味著你不會再患得患失。
  寬容,意味著你不會再為他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
  寬容,對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
  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有余地。須知每個人都會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老人、對學生、對領導、對同事、對顧客、對病人......,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寬容,它往往折射出人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良好的涵養。
  一個沒有寬容心的人,猶如一個缺乏現代文明陽光照射的乞丐,當被人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你沒有智慧,你怎麼不墮落? 
	下一篇:是我自己毀了自己   
      |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