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怎樣親近善知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認清世間過患,遠離惡友惡法
  我們今生得到了暇滿的人身,遇到了佛法,非常地幸運。學習佛法,第一步就是要認清世間的過患,遠離惡友惡法,多親近善知識、善友。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人是生活在群體當中的,必定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在什麼環境當中,就會被熏染成什麼樣子。尤其現在是交通、通訊都高度發達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系很密切,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地認識並遠離世間雜染的環境、惡友及惡法,就很容易隨波逐流,造惡業、墮惡道,想要學佛進步是很困難的事情。古人說“見賢思齊”,只有通過親近善知識、善友,努力營造周圍的修學環境,學佛才能夠上路,並一步一步、一生一生得到增上。
  學佛人要遠離的,第一個就是充滿物質誘惑的環境。對於物質生活的淡泊、少欲知足,這些都是修道必備的、最基本的前提。事實上,一個人如果沒有修行的話,內心一定是空虛的,經常會感到無聊、彷徨、無奈、煩躁等等,因為心無所緣嘛!如何打發時間呢?只有借助世俗生活當中種種的娛樂活動來消遣。娛樂活動名目繁多,比如各種的晚會、電影、流行歌曲、卡拉OK、電子游戲等等。如果很羨慕這些東西,就會去湊這些熱鬧。這些消遣性的娛樂活動,只是通過感官上的刺激,來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如果學佛的人把大量的、非常寶貴的光陰浪費在這上面,那就非常地可惜。這樣下去自然而然、不知不覺地就遠離了三寶、遠離了佛法,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暇滿人身,勢必還會造下許多染污和墮落惡趣的業。
  另外,現在這個時代科技發展很快,報刊、雜志、電視、網絡、手機等傳媒都很發達,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一個人從小到大,一直到老死,都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過日子。不論是居家還是出門,所有這些信息就猶如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熏染我們的耳目。不管是看到還是聽到,只要我們的六根跟這些雜染境界接觸,第六意識心都會隨著這些染慧在轉,就會不斷與這些世間法相應,這叫做染慧相應。一個人內心裡面一直在熏染這些東西,世間法的種子就會越來越多,想要培養出離心難乎其難。因為天天都在熏染這些世間法,怎麼能夠遠離呢?只會越來越貪著這些境界,這樣的話,對我們學佛就會構成很大的障礙。如果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想不看不聽都不行,對於修行、用功就會造成很大的干擾。
  如何避免染污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呢?首先,要有一定的節制力,如古人講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對在家居士而言,對於這些消遣的工具及娛樂的場所,要有一定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否則你一天學佛修行一個小時、半個小時,或者一個星期來寺院裡和大家用功一下,平時都呆在那種環境裡面,修行怎麼能夠修得上去?修行不能停、不能斷,一停一斷再想相續就很難了。對於出家眾而言,這方面的影響會比較小,因為住在寺院裡面,環境比較清淨,但是在使用手機、網絡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保持正念正知,做該做的事情,不要攀緣雜染的境界。
  再者,對出家眾來講,不要時時出門,尤其是不要單獨外出,不能夜不歸宿,因為這些對修道都是很大的障礙。現在隨著社會發展,生活內容越來越豐富,花樣也越來越多,似乎變成白天與黑夜不分,黑白都顛倒了,人的作息、生活都紊亂了,沒有了規律性,學修更不可能有規律性。出家眾為什麼不要時時出門呢?因為到了寺院之外,都是一些雜染的境界,怎麼防護自心呢?那個心根本沒辦法防護。對於在家人,如果夜夜笙歌,那麼家庭關系肯定搞不好,就不容易和睦。這些方面對我們聞思修佛法,都有很大的關系。為什麼有人喜歡跑出去?原因就是心不安,心不安就想跑一跑、動一動,這樣才覺得好過一點。如果連身心都不安穩,還談什麼學修?學修的基礎就是身心要穩定。比如在用功的時候,大家就容易發覺到自己的身心非常地不穩定,非常容易躁動。
  第二要遠離懈怠。懶惰懈怠是修行的一大障礙,只要有一念的懈怠產生,就會退失對善法的希求。在《菩提行經》裡面這樣描述懈怠的過患:“智者行忍辱,菩提住精進,懈怠遠離福,如離於風行。精進力何解?彼要分別說。懈怠不精進,如毒宜自觀。貪味於睡眠,謂快樂無事,輪回苦可嫌,而從懈怠生。煩惱之捨宅,懈怠力牽入,已到無常門,雲何今不知?精進為自他,此行汝不見,懈怠復睡眠,此如屠肆牛。”(卷第二)
  懈怠就是得過且過。今天沒有修好,就會想明天好好發心,明天好好修、好好努力;明天又沒有修好,那就後天再修嘛;到後天還是沒有修好。這樣一天一天下去,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真正去修行,哪一天才會覺得自己今天修行的成績還不錯。就像一些居士來廟裡打念佛七一樣,頭一兩天身心還沒有安穩下來,第二第三第四天身心稍微有些安穩,又會腳痛、腰痛,全身發痛發麻,然後就想回去了,這樣修行是很難進步的。修行就像燒開水一樣,要一直燒下去,水才會開;也如同挖井一樣,要一直不停地挖下去,才有可能挖到水。
  社會上有成就的科學家或作家,要做一項研究、寫一本書,都要夜以繼日、長年累月地不懈努力,這點很重要。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頭曬網,肯定是要不得的。應該一以貫之地努力學習,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品德,涵養自己的心性,做到身心安穩、行為規范,很有道德風范。搞研究的人,要完成一個項目,都需要潛心鑽研。照道理來講,修行人、學佛人應該比他們更精進,學問、修養也應該更高,而事實上有時候反而很放逸懈怠,其原因就是對佛法的正知見還沒有建立起來,對佛法的聞思能力還沒有培養起來,也就是說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佛法,還弄不清楚。這樣勢必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比如說很容易把佛法的一些名詞、道理掛在嘴邊,成了順口溜;或者幾個沒事干的人湊在一起研討研討、吹吹牛,然後就認為自己的佛學水平已經不錯了,沾沾自喜,求名求利,忘乎所以,實際上一天到晚都是在自己的煩惱業習中度日,身心得不到自在,對於佛法的文字道理所指的真實內涵並沒有體會,在法義上面很難深入。這樣不知不覺地,對自己、對佛教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甚至產生負面的影響。為什麼自己學得沒有進步,還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呢?因為我們剛開始學佛、修行的時候,心氣都會很高,如果一天兩天三天、一年兩年三年下來,修得沒有味道,就不想修了,對修行這條路就不想走了,這就會給別人造成負面的影響。別人看出家人如法如律,就會跟著學習,但是我們學佛這麼差,一點功夫、成就都沒有,慢慢地他們對佛法就會退失信心,因為有情的業是會互相影響的。
  如何對治懶惰懈怠呢?一方面要思維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也要思維生命的無常。聲聞乘法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為什麼首先要談無常呢?因為如果沒有無常觀,很多佛法的觀念就建立不起來。明代大學士文嘉寫的一首《明日歌》,裡面就包含了無常的觀念:“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天似乎很多,我們總是認為以後的日子用不完。人生一世,看起來很漫長,一年一年,漫漫生死長夜,似乎沒有盡頭。但是當你真正回想起來,幾十年光陰一晃就過去了,不知道生命中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實際上,一個人真正講起來就是三天——昨天、今天、明天,三天就是三世。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明天就是今天的明天,所以人就會產生這樣的概念,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明天的事情,就不想好好用功了,不知道今天要耕耘,今天要努力,今天要發心。因為他把今天當成明天了,所以就把修行的事情一直往後推,反正都推到明天去,都推到以後去。他一直往明天推,往未來推,自己就不用功、不修行、不努力,這是個大錯誤。還有人講,如果回想起昨天,自己都很後悔,因為昨天沒有學好、沒有修好;對今天來講呢,今天用功又沒有用好,今天也很失望。對昨天很後悔,對今天很失望,對明天呢,好像又很有希望,又有自信心。後悔——失望——希望,為什麼會有希望呢?他寄希望於明天,僅此而已。問題是你如果不去努力,明天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如果僅僅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不知道今天要怎麼做,這樣的希望等同幻想,這種心是很要不得的。另外,那種對於昨天很後悔的心也是沒有用的,世間沒有後悔藥。對今天失望也是錯誤的,比如你現在雖然很失望,但是今天還沒有過完,起碼還剩下幾個小時,還是可以用功的!只要能夠把握當下,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今天,你就不會失望。如果說你當下不去努力,不去用功,一直說我很失望沒有做好,這樣一點用場都沒有。所以我們發心、努力、用功是從當下做起,從自己做起,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做的事情馬上就要去做,否則就會“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墮”,百年人生有幾何,多少人就這麼一生虛度了!每個人當然要充滿希望,但是不能一直活在等同幻想的希望當中,希望跟我們的發心、努力是相結合的,只有努力才有希望,也只有不懈地努力、發心、精進,才能夠實現你的希望。否則,你將一切都寄托於希望,沒有付出,僅僅在生活當中長吁短歎,詛咒命運的不公平,這樣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出家學佛、發心修行,應該把握當下,把握當下才是對人生苦短、生死無常這個基本原理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所以要念死無常。
  第三個要遠離惡友。所謂惡友,不是說面目凶惡、猙獰的就名為惡友,而是能夠讓我們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煩惱、追逐現世欲樂的人,才名為惡友或惡知識。如《佛藏經》說:“何等為惡知識?惡知識者,常好調戲,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攝諸根,心不專一,癡如白羊。”(卷上)又如《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說:“佛言,惡知識有四輩:一者內有怨心,外強為知識;二者於人前好言語,背後說言惡;三者有急時,於人前愁苦,背後歡喜;四者外如親厚,內興怨謀。”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惡友,但是又不曉得危害,不知道應該遠離,反而容易跟他們很親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覺就會造成我們的善業無法增長、惡業不斷隨順累積,往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聽之任之,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下去。
  在很多經典中,佛陀都告訴弟子們要遠離惡友,並一再強調惡友的過患。如《正法念處經》說:“於須臾頃,不近惡友,不與言說,不同道行。以何因緣不與同行?一切善業,近惡知識則為妨礙,是故不得與之共語去來同住。何以故?惡知識者,是貪瞋癡之所住處,有智之人應當捨之猶如毒樹。”(卷第三十)一切惡法生起的最大助緣就是惡友,只要惡友在你旁邊,他不知不覺就會影響你,就象毒樹一樣。毒樹是什麼樣呢?從樹根到枝葉全都是毒,連吹拂毒樹的風吹到你身上都會使你中毒,你還完全不覺得,還覺得蠻爽快。
  《大般涅槃經》說:“菩薩摩诃薩觀於惡象及惡知識等無有二,何以故?俱壞身故。菩薩摩诃薩於惡象等心無怖懼,於惡知識生畏懼心。何以故?是惡象等唯能壞身不能壞心,惡知識者二俱壞故。是惡象等唯壞一身,惡知識者壞無量善身、無量善心。是惡象等唯能破壞不淨臭身,惡知識者能壞淨身及以淨心。是惡象等能壞肉身,惡知識者壞於法身。為惡象殺不至三趣,為惡友殺必至三趣。是惡象等但為身怨,惡知識者為善法怨。是故菩薩常當遠離諸惡知識。”(卷第二十)在森林裡,只要象群走過去,獅子老虎都會讓開,由此可知大象有多厲害!所以當惡象來的時候,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可以說可怕極了,但是菩薩對惡友的畏懼遠超過惡象。為什麼?因為惡象最多把你的命斷送掉,惡友不但把你的命送掉,還把你的淨心、善根連根拔除,多麼可怕!惡象只能葬送你這一生,而惡友一定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這一期生命瀕死的痛苦不過幾個小時,而到地獄裡受苦則是無量劫。惡象沒辦法把你送到惡趣,但惡知識一定把你送到三惡道。
  密勒日巴尊者是藏傳佛教裡一位大修行人,他在教導弟子岡波巴大師關於惡知識、惡友的危害時說:你一定不能同貪瞋癡非常熾盛的人交友,這種貪瞋癡熾盛的人,甚至包括他的影子都會影響你,這種人的心性和他的影子,能夠破壞你內心相續的善法。因為惡友內心有很強的無明煩惱的火焰,就猶如房子著火一樣,不僅把自己家裡邊的東西燒掉了,還能夠把鄰居家也一起燒掉,他的無明煩惱火也會延燒到你身上來。所以,惡知識、惡友會讓自他一起墮落三惡道。
  剛才我們談到的惡友,可以將之比喻為魔。魔就是影響、干擾、障礙我們學佛修行的。如何防范惡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學會判斷周圍的人是同行善友還是惡友,同行善友我們要結交,惡友就應該遠離。比如說某個人脾氣性格非常地古怪,心境非常地不穩定,一直引導我們做一些與煩惱相應的事情,那是非常要不得的。區分善友和惡友的標准,就是看他是引導我們厭離世間,還是引導我們貪著世間;是引導我們走向解脫,還是引導我們輪回生死;是引導我們成佛,還是障礙我們成佛。
  在《大乘集菩薩學論》中講述了菩薩所應遠離惡知識的種種形象:“佛告善男子:雲何離諸魔事得不壞善?謂此菩薩一切時處,應先遠離諸惡知識,亦不對類詣彼方所,論世俗語,親近利養,供養恭敬,如是多種一切時處悉皆遠離。又若微細煩惱能障菩提道者,一切時處亦皆遠離,善知如是所對治故。彼經復說惡知識相:謂毀正戒者,此惡知識應當遠離;如是毀正見、正行、正命之者,悉皆遠離;樂愦鬧者,多懈怠者,著生死者,背菩提門者,樂居家眷屬者,應當遠離如是諸惡知識。善男子,雖樂遠離此惡知識,然不於彼發起惡心及損害意,應如是住心。”(卷第四)
  對於以上所說的世間種種雜染的環境、惡友及惡法的過患,我們要很認真地思惟,然後進行抉擇,在六根六識上面作功夫,不造十惡業,多造十善業。對世間種種的過患特別是惡友要遠離,對於種種的善友、善知識、佛菩薩,我們要經常親近。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總是要與人為伴、跟人接觸,那麼你接觸的是什麼人就很重要了。有個經驗表明,看你這個人怎麼樣,就看你周圍的人怎麼樣——你周圍的人都是好人,那麼你這個人很可能是好人,如果你周圍的人不怎麼樣,那你這個人很可能也不行,正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如《正法念處經》說:“若人近不善,則為不善人,是故應離惡,莫行不善業。隨近何等人,數數相親近,近故同其行,或善或不善。一切人求善,當近於善人,如是能得樂,善則非苦因。近善增功德,近惡增尤苦,功德及惡相,今如是略說。常近於善人,則得善名稱,若近不善人,令人速輕賤。常應親善人,遠離於惡友,以近善人故,能捨諸惡業。”(卷第六十一)
二、認識依師勝利,親近善友知識
  在古代有一個“孟母三遷”的典故,孟子的母親為了培養自己的兒子,曾經三次搬家,就是因為周圍的環境中出現了惡友。孟子的母親為了避免惡友的影響,三次搬遷,尋找好的環境,希望能夠親近到善知識、善友。孔子的母親也是如此,為了讓年少的孔子能夠成才,她克服了極大的困難,帶著孔子從家鄉陬邑來到魯國的都城曲阜,為他尋找最好的老師。世間的聖人要得到成就,都要尋訪明師,我們學習佛法,就更應該親近善知識。對於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好處,不親近善知識有什麼壞處,要多做觀察思維,在內心產生決斷——學佛一定要親近、依止善知識,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在《華嚴經》中,文殊師利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卷第六十二)
  在佛門裡的善知識,用現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明師”,在修行的道路上能有一位好的老師給我們指導、幫助,啟發我們內在的智慧、慈悲、善法欲,引導我們從凡夫通往佛地,那是非常重要的。如《妙法蓮華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卷第七)《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當遠離惡知識,當親近供養善知識。何等是善知識?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法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歡喜信樂,是為善知識。”(卷第二十七)因為成佛之路對於一般的學佛者而言是很陌生的,是一條沒有經歷過的心路歷程,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中間會遇到什麼情況,都要有一個向導作指引,善知識能夠引導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往前走,使我們不會迷路,這是很重要的。否則一個人走,哪怕你手裡拿著地圖,也不能保證不迷路,也不能保證能一直有信心走下去。如果是一個有修行經驗的過來人,那麼你看到他,跟著修,信心就容易生起來了,就不會迷路了。所以說地圖只能告訴我們大概的輪廓,但是一些很具體的問題,在地圖上面是看不清楚的,地圖上面沒有標明,就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引導。我們不論是出家還是在家學習佛法,都要看佛經,面對浩如煙海的經典,必須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才能夠進行有次第的學修,否則大藏經那麼多那麼厚,如果自學的話,從哪裡開始?怎麼學呢?是沒有辦法很好地入門的。明師、善知識就是佛法和我們之間的橋梁,真正要體悟佛法,善知識猶如一條路、一座橋梁,順著他的指引,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善知識能夠將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論體系與浩瀚無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淺出地、契理契機地對我們進行引導,讓我們能夠明白人生的真相,知道學習佛法的下手處,以及怎樣用功。所以很多經典都提到善知識的重要性。例如在《阿含經•佛說恆水經》中說:“ 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如果做學問沒有真正遇到明師,根本就不知道天下有大道。唯一能夠被稱為“經”的祖師作品——《六祖壇經》也談到:“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卷一)可見從最早的《阿含經》一直到漢地的《六祖壇經》,都一再說明善知識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善知識,能夠將佛法分門別類地對我們進行引導,讓我們不會迷失在浩瀚的法海當中,否則,身處其中難免迷失修學的方向。
  修學佛法的次第,按照《瑜伽師地論》所述,為“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卷第三十八)首先從善知識那裡聽聞佛陀的教誨,然後思維佛法的義理,並經過刻苦努力地修行,最終才能夠成就。其中第一點就是親近善知識,從善知識那裡聽聞佛法。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定要從善知識那裡聽聞佛法呢?自己看書也可以看得懂啊?事實上沒有這麼簡單。《宗鏡錄》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卷第二十九)表面上的文字意思,我們可能看得懂,但是文字所指的修行內涵,卻不一定能夠體會到,甚至有時連文字的意思都會理解錯。有一個笑話講,一個人學佛了,他自己學,沒有人指導。他在家裡供佛的時候,從來不會將佛像供在南方。有人問為什麼,他回答:你看“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說明南方沒有佛啊!這個笑話聽起來好像有些誇張,其實用自己的局限的想法去理解經典的意思,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這叫作隨自聰辯。又如,看到經典上講“不執著”,就常常對人說:你不要執著嘛,這麼執著干什麼?何必一定要上殿、過堂分秒不差,想幾點去就幾點去,不要執著嘛。還有人看到“不分別”,就會理解成什麼都不用分別了,連善惡因果都不要分別了,一天到晚不思善也不思惡,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已經進入嚴重的癡相中,自己卻不知道。這種人如果只是自己學的話,還不會影響別人,如果拿自己錯誤的理解和知見引導別人,就不知道會誤導多少人啊!
  佛法是心法,學佛是心路歷程,單單字面的意思要弄明白都不容易,何況文字所指的內涵,單靠自己能體會得到嗎?佛法要靠文字來表達,但是,單單文字本身還不是佛法,要通過文字趣入它所指的內涵,才能夠得到佛法真實的體會與受用,否則我們只會在文字、名相上打轉。有的人學佛多年,只留下一些愛看書、愛講道理的習慣而已,習氣毛病一點都沒有改動,原因就在於此。例如我們看到“茶杯”這個詞,心裡馬上就會現起茶杯的形象,但是當我們看到“無常”的時候,無常的感受卻很難在心中現起,現不起無常的感受就發不起精進力,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只有靠具足教證二量善知識的引導,我們才能夠趣入文字義理背後的內涵。內心的體會必須要得到善知識的印證,同時心中的疑惑也必須通過對善知識的請益來得到解決。
  我們不妨看一看古德親近善知識的行誼。被譽為“名王拜首,勝侶摩肩,萬古風猷,一人而已”的玄奘大師,在早年親近了很多善知識聽聞、修學佛法,在遇到疑惑不能解決的時候,誓願西游印度,訪師求法。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如下的記載:“(玄奘大師)既得出家與兄同止,時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伏膺,遂忘寢食。又學嚴法師攝大乘論,愛好逾劇,一聞將盡,再覽之後無復所遺。眾鹹驚異,乃令升座覆述,抑揚剖暢,備盡師宗,美問芳聲,從茲發矣,時年十三也……又與經子午谷入漢川,遂逢空、景二法師,皆道場之大德,相見悲喜,停月余,從之受學。仍相與進向成都,諸德既萃,大建法筵,於是更聽基、暹攝論、毗昙及震法師迦延,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又到趙州谒深法師學成實論,又入長安止大覺寺,就岳法師學俱捨論,皆一遍而盡其旨,經目而記於心,雖宿學耆年不能出也,至於鉤深致遠、開微發伏、眾所不至、獨悟於幽奧者,固非一義焉。時長安有常、辯二大德,解究二乘,行窮三學,為上京法匠,缁素所歸,道振神州,聲馳海外,負笈之侶從之若雲,雖含綜眾經而偏講攝大乘論。法師既曾有功吳蜀,自到長安,又隨詢采,然其所有深致亦一拾斯盡。二德並深嗟賞,謂法師曰:汝可謂釋門千裡之駒,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見也。自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法師既遍谒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游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論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卷第一)
  玄奘大師杖策西行,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歷時三年,終於抵達了當時全印度最高學府——那爛陀寺,依止全寺最高導師戒賢論師,學習唯識重要經典《瑜伽師地論》,同時也聽聞、研習其他經論,成為戒賢論師的十位上首弟子之一。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有如下的記載:“將法師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眾共尊重,不斥其名,號為正法藏。於是隨眾入谒,既見,方事師資,務盡其敬,依彼儀式,膝行肘步、嗚足頂禮、問訊贊歎訖,法藏令廣敷床座,命法師及諸僧坐。坐訖,問:法師從何處來?報曰:從支那國來,欲依師學瑜伽論。聞已啼泣,喚弟子佛陀跋陀羅(唐言覺賢),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余,博通經論,善於言談。法藏語曰:汝可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覺賢聞已,啼泣扪淚而說昔緣雲:和上昔患風病,每發手足拘急,如火燒刀刺之痛,乍發乍息,凡二十余載。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厭惡此身,欲不食取盡。於夜中夢三天人,一黃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銀色,形貌端正,儀服輕明,來問和上曰:汝欲棄此身耶?經雲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惱眾生,故招此報,今宜觀省宿愆,至誠忏悔,於苦安忍,勤宣經論,自當銷滅。直爾厭身,苦終不盡。和上聞已,至誠禮拜。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語和上曰:汝識不?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銀色曰:此是慈氏菩薩。和上即禮拜慈氏問曰: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不?報曰:汝廣傳正法,後當得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等見汝空欲捨身,不為利益,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汝身即漸安隱,勿憂不差。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待教之。法藏聞已,禮拜報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見。自爾已來,和上所苦瘳除。僧眾聞者,莫不稱歎希有。法師得親承斯記,悲喜不能自勝,更禮謝曰:若如所說,玄奘當盡力聽習,願尊慈悲攝受誨教。法藏又問:法師汝在路幾年?答:三年。既與昔夢符同,種種誨喻令法師歡喜,以申師弟之情。言訖辭出……法師於那爛陀寺安置已,向王捨城觀禮聖跡……還歸那爛陀寺,方請戒賢法師講瑜伽論,同聽者數千人……經十五月講徹……法師在寺聽瑜伽三遍,順正理一遍,顯揚、對法各一遍,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中百二論各三遍,其俱捨、婆沙、六足阿毗昙等,以曾於迦濕彌羅諸國聽訖,至此尋讀決疑而已。兼學婆羅門書、印度梵書,名為記論……如是鑽研諸部及學梵書,凡經五歲。”(卷第三)
  玄奘大師天資聰穎,慧力超群,勤奮修學,在那爛陀寺短短五年內就研習了眾多大小乘經典,並且透徹理解、融會貫通,道德學識日臻佳境。但是他並未自滿,又周游諸國留學四年,世出世間學問都達到很高的水平。他的佛法造詣在印度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當時的大乘教派尊稱他為“大乘天”,小乘教派尊稱他為“解脫天”。他的佛法成就除了與他的資質與勤奮有關外,很重要的就是靠依止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攝受教誨、耳提面命之下,很快就能將佛法的要義領納在心中,所以祖師比喻說,親近善知識如果能夠做得好,得到佛法的心要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很多人都知道般若經中的常啼菩薩,他是一位“志力希有”地尋訪善知識的行者。他對善知識的希求心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通過憶念善知識而得到無量三昧,並親見諸佛。
  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诃薩求般若波羅蜜,應如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即常啼菩薩)。是菩薩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薩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雲何求般若波羅蜜?佛言: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本求般若波羅蜜時,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於空閒林中聞空中聲言:汝善男子,從是東行莫念疲極,莫念睡眠,莫念飲食,莫念晝夜,莫念寒熱,莫念內,莫念外……汝善男子,往詣昙無竭菩薩所,當聞般若波羅蜜。善男子,昙無竭菩薩世世是汝善知識,能教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示教利喜。昙無竭菩薩本求般若波羅蜜時亦如汝今,汝去莫計晝夜,莫生障礙心,汝不久當聞般若波羅蜜。爾時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歡喜心悅,作是念:我當何時得見是善男子得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譬如有人為毒箭所中,更無余念,唯念何時當得良醫,拔出毒箭除我此苦;如是須菩提,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更無余念,但作是願:我何時當得見昙無竭菩薩,令我得聞般若波羅蜜,我聞是般若波羅蜜斷諸有心。是時薩陀波侖菩薩於是處住,念昙無竭菩薩一切法中得無礙智見,即得無量三昧門現在前,所謂諸法性觀三昧,諸法性不可得三昧,破諸法無明三昧……破魔三昧,不著三界三昧,起光明三昧,見諸佛三昧。如是薩陀波侖菩薩住是諸三昧中,即見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為諸菩薩摩诃薩說般若波羅蜜……是時薩陀波侖菩薩白十方諸佛言:何等是我善知識,所應親近供養者?十方諸佛告薩陀波侖菩薩言:汝善男子,昙無竭菩薩世世教化,成就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昙無竭菩薩守護汝,教汝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是汝善知識。汝供養昙無竭菩薩,若一劫若二若三乃至過百劫頂戴恭敬,以一切樂具,三千世界中所有妙色聲香味觸,盡以供養,未能報須臾之恩。何以故?昙無竭菩薩摩诃薩因緣故,令汝得如是等諸三昧,得般若波羅蜜方便力。”(卷第二十七)
  常啼菩薩不僅對善知識無比渴求,對善知識的種種承事、供養可以說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尋找善知識的路上,曾用賣自身骨髓的方式來獲取供養善知識的資財,因此感動了一位長者女將自己的家財及眷屬供養他,並跟他一起去尋訪善知識。在見到善知識後,常啼菩薩將全部的財物及眷屬供養這位師長。在師長閉關入定的七年時間裡,他一直在外守候,寸步不離。師長出定後,他為了給師長敷設法座,灑掃淨地,在惡魔干擾找不到水的情況下,毅然刺血淨地。他在親見諸佛時,只是在資糧道的位次,但由於對善知識殊勝的供養承事,使得他能夠在聽善知識說法後頓登八地的境界,而在通常的情況下,這一進程需要在無數劫中累積資糧才能完成。
  又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爾時昙無竭菩薩摩诃薩,過七歲已從諸三昧起,為說般若波羅蜜故,與無量百千萬眾恭敬圍繞往法座上坐。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見昙無竭菩薩摩诃薩時心得悅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禅。爾時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及長者女並五百侍女,到昙無竭菩薩摩诃薩所,散天曼陀羅華,頭面禮畢退坐一面,昙無竭菩薩見其坐已,告薩陀波侖菩薩言:善男子,谛聽谛受,今當為汝說般若波羅蜜相。善男子,諸法等故當知般若波羅蜜亦等,諸法離故當知般若波羅蜜亦離……諸法不可思議故,當知般若波羅蜜亦不可思議。是時薩陀波侖菩薩摩诃薩即於坐處得諸三昧,所謂諸法等三昧,諸法離三昧,不動三昧……諸法無分別三昧,諸法不可思議三昧,如是等得六百萬諸三昧門。爾時佛告須菩提:如我今於三千大千世界中與諸比丘僧圍繞,以是相以是像貌以是名字說般若波羅蜜,薩陀波侖得是六百萬三昧門,見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諸佛與諸比丘恭敬圍繞,以如是相如是像貌如是名字,說是摩诃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薩陀波侖菩薩從是以後,多聞智慧不可思議如大海水,常不離諸佛,生於有佛國中,乃至夢中未曾不見佛時,一切眾難皆悉已斷,在所佛國隨願往生。”(卷第二十七)
  常啼菩薩能夠這麼快地完成修道的進程,在於他對善知識無與倫比的承事與依止,因此能夠快速地積累菩提資糧。所以在經論中一再說明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如《華嚴經》中說:“善男子,其有隨順善知識教,諸佛世尊悉皆歡喜。其有隨順善知識語,則得近於一切智地。其有能於善知識行心無疑惑,則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發心願常不離善知識者,則得具足一切甚深最勝義利。”(卷第十三)
三、了知知識德相,如理尋訪明師
  我們已經知道了修學佛法必須要依靠善知識的道理,以及親近善知識的種種勝利,那麼善知識有些什麼標准呢?根據《瑜伽師地論》裡講的,善知識有八種德相:“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卷第二十五)
  八種德相裡的第一種叫安住禁戒,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安住禁戒?謂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如前廣說。樂沙門性,樂婆羅門性,為自調伏,為自寂靜,為自涅槃修行正行,如是名為安住禁戒。”安住禁戒也就是能夠守護別解脫律儀,只要是出家人就要守戒,身語意三業對戒律沒有虧損,要持戒清淨。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戒的內涵是調伏煩惱,作為師長要調伏弟子,首先,自己必須能夠調伏,自己都沒有調伏而去調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情。如《華嚴經》說:“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 ”(卷第三十三)
  第二種功德是具足多聞,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具足多聞?謂若有法宣說開示,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獨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類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多聞就是對很多的佛法都能夠通達,能夠受持。因為要教別人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自修只要摸清楚修行的路就可以了,要想教別人的話,就要廣泛地了解所教的對象,要博通三藏,對佛道次第的總相、別相要有清楚的把握,那時候才能幫助別人。
  第三種功德是能有所證,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能有所證?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斷想、離想、滅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胖脹想、啖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觀察空想,復能證得最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最後非想非非想處,又能證得慈悲喜捨,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別通,或阿羅漢,具八解脫靜慮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勢力,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三神變者:一、神力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導神變。如是名為能有所證。”就是在佛法上,特別是在禅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證量,這樣才能深入地引導別人。
  第四種功德是性多哀憫,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性多哀愍?謂於他所常起悲憐,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猗觸,樂與安隱,如是名為性多哀愍。”就是對眾生常常起悲憫心,有悲憫心才會去幫助眾生、救度眾生。如果沒有悲憫心,就不會願意管別人。
  第五個德相是心無厭倦,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心無厭倦?謂善能示現,善能教導,善能贊勵,善能慶慰,處於四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翹勤無墮,起發圓滿,為性好樂發勤精進,如是名為心無厭倦。”就是對弟子們的教導不怕麻煩,不辭辛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內心裡面從來都沒有捨棄過弟子,沒有厭倦。一般人,學修佛法也好,做事做人也好,常常會犯厭倦的毛病。如果我們做一做就覺得辛苦了,不想做了,學一學就不想學了,修一修就不想修了,這就是厭倦。做為善知識要教導弟子,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任,就不能有厭倦心。
  第六個德相是善能堪忍,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善能堪忍?謂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弄不報弄,堪耐椎杵,於諸逼迫、縛錄、禁閉、捶打、毀辱、迫脅、斫截眾苦事中,自推己過,以業異熟為所依趣,終不於他發生憤恚,亦不懷恨隨眠不捨。如是雖遭輕陵毀辱,而其本性都無變改,唯常於彼思為義利。又能堪忍寒熱、饑渴、蚊虻、風日、蛇蠍惡觸,他所干犯碜毒語言,身內所生猛利堅勁,辛楚切心奪命苦受,為性堪忍,能有容納,如是名為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報瞋、打不報打、罵不報罵。人家罵你,你不還口,人家打你,你也不還手。《梵網經》裡面講難忍能忍,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種種苦難事、麻煩事,都能夠想到是自己的業力所感,不去責怪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度眾生。因為度眾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惡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時,你不僅不恨它,還想著要度它,這才是菩提心的體現。
  第七個德相是無有怖畏,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無有怖畏是指宣說正法的時候內心沒有怯劣,因為這是為了弘法,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
  第八個德相是語具圓滿,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語具圓滿?謂彼成就最上首語、極美妙語、甚顯了語、易悟解語、樂欲聞語、無違逆語、無所依語、無邊際語,如是名為語具圓滿。”語具圓滿就是能夠把佛法講得非常清楚,讓人家很容易懂,能夠理解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才能夠引起聽者的善法欲。如果我們講了半天,人家聽完了不知所雲,善法欲就產生不了。
  另外,根據《大乘莊嚴經論》裡面講,善知識的德相有十種:“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寂靜者,與定相應,由內攝故。惑除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減故。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惓故。經富者,得多聞故。覺真者,了實義故。善說者,不顛倒故。悲深者,絕希望故。離退者,於一切時恭敬說故。”(卷第九)這個十德與剛才談到的八種僅僅開合不同,內涵是一樣的。
  善知識具十德,我們依止的時候,如果以十德的標准去尋找,能否找到呢?很難。在末法時代,因為眾生共業的關系,具量的善知識不是沒有,但是示現的相卻不一定圓滿。那我們如何去尋找明師呢?尤其是對初學的人,不論是僧眾還是在家居士,由於自己的佛法基礎有限,就更難以認識和判斷善知識的功德。這時候尋找明師就不一定要從十德去判斷,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大家都公認的明師,肯定就是明師。比如說太虛大師、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廣欽老和尚等,這是大家普遍公認的,大家公認就會有公信力。
  第二種,由大家都公認的明師介紹不成名的老師,那也可以說是明師。就猶如一個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說某個人可以授予博士學位,那這個人就可以成為博士一樣。也就是說你雖然還不成名,但是經過明師印證說你這人可以,那麼你也就可以成為明師。
  第三種,是由你自己比較信任的明師去介紹另外一位明師。比如十一世紀印度佛教的頂嚴——阿底峽尊者,他遇到的第一個老師是勝敵婆羅門,這位老師介紹他去參訪下一位老師,下一位老師又介紹他去參訪下一位老師……他都依教奉行,很快就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們在尋訪善知識的時候,不論是用十德去找,還是用上述的方法,都要特別注意避免種種錯誤的心態和做法,否則不僅找不到善知識,還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傷害。
  第一種要避免的是“找明星”。有的人尋訪明師就像找明星一樣,聽說哪個法師有名就找他,這就把明師變成明星了。明星是會很有名,但是他是否真正能夠讓我們內在佛法的智慧增長呢?不一定。合格的老師、明師,一定是能夠引導我們學習正法,讓我們具足正知正見、嚴持戒律,從他自己的言行當中散發出慈悲心,弟子們能夠感受到他的慈悲。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具足一定的智慧,對於善知識的教法功德、證法功德進行觀察、判斷,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的動機,不是以世俗的名利心尋訪善知識。依師是為了學法,那種借善知識的名聲來抬高自己的心態是完全錯誤的。如《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汝善男子,莫以世利心故隨逐法師,但為愛法恭敬法故,隨逐說法菩薩。”(卷第二十七)
  第二種要避免的是盲目拜師。現在有些人拜師非常盲目,而且往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例子作為自己的借口,因為善財童子跑了很多地方,參訪了很多善知識。但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與阿底峽尊者有類似之處,他參訪善知識,下一位的善知識要由上一位善知識作介紹。他是次第參訪出來的,不是自己隨便亂找的。現在很多人到哪裡參學、到哪裡從師,都很隨便,很盲目,這怎麼能叫參訪呢?這是亂跑。你跑再多的地方,如果沒有這個緣分,即便找到善知識,也是難以滿願的。亂跑的過患,首先就是心不能夠安住,心不安的話,想要修學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後白白地把時間浪費掉。其次,盲目跑了很多地方,好的東西不一定看得到,垃圾倒很可能撿了一大堆回來,到處品頭論足、談論是非,造下很多的惡業。
  第三種要避免的是觀善知識的過失。觀過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最容易犯的毛病,對自己傷害極大,是最要不得的。如果這一點不能夠消除的話,善知識真正的功德看不到,反而看到的都是過失。因為我們理論上知道了作為善知識要具備的一些德相,就會有一些標准去觀察,但是由於自己的煩惱沒有淨化,很容易吹毛求疵,看到善知識一點點小毛病就拿放大鏡不停地放大。
  比如上面談到亂參學的問題,有的人這個地方跑去了一看,覺得這個老師不怎麼樣,換一個地方,覺得那個老師也不行,那你就完了,不管你跑多少地方,注定你一輩子都找不到明師,這是肯定的。因為你的習性就是樂見人過,慢心熾盛,好像世界上面沒有一個你看得上眼的明師,那就只有“老子天下第一”了。
  人們都說末法時代,具量的善知識太少了,但是在世間上的確有大善知識在,就看你有沒有這個眼光去發現,有沒有條件去跟他學。所以問題的關鍵不是有沒有善知識,而是弟子夠不夠條件。佛法講業感緣起,既然一切都是自己業感的,那當你看到善知識示現過失的時候,有沒有反省到這是因為自己的業不清淨?如果沒有這種反觀內省的習慣,當你看到別人過失的時候,你的矛頭永遠是向外的,一直被煩惱牽著鼻子走,自己卻不知道。以這樣的等流習性尋找善知識,永遠都找不到。
  要知道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一切見聞都是唯識所現,佛陀在《解深密經》中對彌勒菩薩說:“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卷第三)《攝大乘論》中引彌勒菩薩《分別瑜伽論》的兩個教授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卷中)前面六句頌講的是所取空,後面兩句頌講的是能取空。“所取”就是客觀外境,“能取”是指我們的內心。當我們看到客觀外境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是所取在起作用。反過來說,這種所取煩惱的存在,也是能取內心的顯現。
  正因為一切外境都是自己內心的顯現,所以外境是無自性的,它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你安立它是好就是好的,安立他是壞就是壞的,就看你的心是與煩惱相應的還是與善法相應。我們之所以要依止善知識,是因為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破除煩惱,讓我們解脫生死輪回。你如果以煩惱心去看善知識,請問你能看得准嗎?你還願意跟他學嗎?當你看到善知識有過失的時候,其實正是自己有過失,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反省忏悔!如同一個偈頌所說的:“己過如山己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忏悔常憶念。”當我們真正用功忏悔,把對善知識的觀過心拿掉了以後,慢慢地你就看不到他的過失,能夠看到他的功德,乃至於以前認為是過失的,現在就可以看成功德。因為善知識發了悲心是來度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淨化了煩惱以後才能夠看到他的用心。
  前面提到的密勒日巴尊者,他的老師是瑪爾巴尊者。這位老師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地不近人情,近乎殘酷。他對弟子可以說是百般折磨,幾次三番地讓密勒日巴背石頭上山蓋房子,蓋完了不滿意讓他拆掉,拆完了再蓋,蓋完了還不滿意再拆掉,就這樣不停地折騰,而且還故意用種種的方式刁難他,從來不講道理,動不動就呵斥、打罵,容不得一點的辯解、逃避。我們現在會覺得這個善知識太殘忍了,可是密勒日巴尊者沒有對他的老師生起一點點怨恨,面對老師的折磨,他總是想:這是我自己的業障吧!其實他的老師是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識,通過種種嚴厲的手段,把他往昔所造的極重惡業都消掉了,所以他才會那麼快獲得成就。
  漢地祖師們也是一樣,我們看禅宗的公案裡,學生去找老師的時候,老師常常不是罵,就是呵,就是打。
  佛經中也一再告訴我們在依止善知識的時候,要聽從他的教授教誡,不能觀過。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又善男子,於余魔事汝應覺知,謂說法師見汝求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都不眷念,反加凌辱,汝於此中不應瞋恨,轉增愛重恭敬法心,常逐法師勿生厭倦。”(卷第三百九十八)這裡告訴我們,假定說法的師長對求法的人不理睬乃至於“反加凌辱”,就是呵斥、辱罵,那時候你千萬不要從這個地方觀察師過,起瞋恚心,應該“轉增愛重恭敬法心”,本來恭敬法的心還不一定那麼強,反而因為這樣的境界更加增上,還要“常逐法師勿生厭倦”,常常跟著老師,不生疲厭,這是非常重要的。
  《華嚴經》說:“善男子,汝今發心求菩薩道,為欲成就一切智智,應當勤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卷第四)這是文殊師利菩薩對善財童子的教導,說你要真正成就佛道,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然後依靠善知識不能疲厭,隨順他所有的教誨。最後告訴他如果善知識示現不如理狀態的時候,你怎麼辦?你千萬不要從壞的方面去想,妄加分別,“但應恭敬,勿見過失”。
  因此不論是經典還是祖師的行誼,都一再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必須將觀過的心拿掉,這樣才夠條件依止學法,把我們從凡夫一步一步帶到聖人的境界。
四、依師乃為學法,恆常修信念恩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依師學法,按照聞思修、戒定慧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走解脫、成佛之道。因此學佛需要兩方面的條件:第一是外在的因緣——要有善知識的攝受;第二就是自己的精進努力,依著善知識的教授教誡行持;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容易產生的一種心態是以為有了善知識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未必如此。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到:“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卷一)這點也就提示了我們,對於老師不能生依賴心。如果說我的師父很厲害,他到時候就會來度我,那連佛都度不了你。自己不用功修行的話,指望你的老師來度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修就能得度的話,那十方三世的佛菩薩無量無邊,早就該把你度了。因此親近善知識不能生依賴心,如果覺得依賴他以後就有保證了,那你的功夫怎麼能夠上路呢?不發心,不精進,怎麼能夠有成就呢?經論上講學佛對自己要做“病人想”,是讓你知道自己在病當中,所以要看病,要依止善知識學法,法才是治病的良藥。不是說“我是病人,你要可憐我啊!”這個“病想”就錯了,走到反面去了,這些東西都是要不得的。所以有一個偈頌說“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脫”。
  因此我們依師學法,就是將善知識所說的法用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去實踐,過失一點點地斷除,功德一點點地積聚,讓我們的心續同善知識的心續越來越接近,最終能夠與善知識心心相印,達到善知識一樣的成就。
  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一種是內在的。外在的是我們眼前可以接觸到、可以親近的老師。內在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善知識雖然不一定在你的身邊,但是他所教導的佛法,你自己能夠理解、消化。當你遇到具體的境界,遇到生活當中種種的困難和問題時,你知道如何來抉擇。因為依師的目的就是要學法,學法就要得到智慧,智慧的特質就是抉擇,抉擇就是面對各種境界時知道怎麼做。也就是通過對佛法聞思修的能力不斷地提升,自己這種覺察、觀照、思惟的能力都在增強,慢慢地自己就能夠自立了。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覺得自己的這種抉擇符合善知識的標准。這就是說你內在的抉擇能力已經同善知識的能力一樣了,你的心已經能夠和善知識的心相應了,這就是內在的善知識。依止善知識就是要讓自己的心與善知識的心相應,你能夠相應幾分,就會有幾分的成就。
  大家都知道禅宗“拈花悟旨”的公案,昔日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大眾皆默然不解佛意,只有摩诃迦葉破顏微笑。這時佛陀告訴大眾:“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佛陀與摩诃迦葉在這一刻以心印心,心心相印。
  中國的祖師也是如此,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那裡,經過歷時八個月的學習以後,五祖把他叫到內室,為他印證講說《金剛經》,當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六祖豁然大悟,脫口而出五句禅語:“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剎那,五祖和六祖心息相通。
  現代高僧能海法師在親近康薩仁波切時,得到仁波切極大的稱許:“能海對我之教傳心領神會,雖因漢藏語言文字不同,法相時有出入,但以我師徒兩人心心相照,現量契印,彼能深刻領悟,如理作意。”
  為什麼祖師大德們能夠密契師意、傳承善知識的心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所依止的善知識都有清淨的信心。因為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而親近善知識的第一關就是對善知識要修信心。如《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無垢濁心清淨,滅除憍慢恭敬本,亦為法藏第一財,為清淨手受眾行。”(卷第十四)這裡說得很清楚,信心是道的根源,一切功德之母,所有的功德都是從這個地方長出來的。《佛說大乘十法經》說:“信為最上乘,以是成正覺,是故信等事,智者敬親近。信為最世間,信者無窮乏,是以信等法,智者正親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諸白法,猶如焦種子,不生於根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對善知識沒有信心的話,就象種子被火燒焦了一樣,是長不出根芽來的。當年阿底峽尊者入藏後,弟子問他:“藏地有這麼多的修行人,為什麼他們的修行沒有得到殊勝的成就呢?”尊者回答:“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全是要靠善知識,你們藏人把善知識僅看成是平庸的凡夫,怎麼可能得到成就呢?”我們看到這個公案時,應當引起極大的警覺和反省。一般人修行之所以沒有成就的主因就在於此:將善知識作凡庸想。因此經論上一再說明,對善知識的信心要達到視師如佛的程度,要把善知識作佛想。
  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說:“常恭敬聽法,深信不毀謗,供養說法師,如佛世尊想。”(卷第九)《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說:“善男子,於是佛法中倍應恭敬愛念生清淨心,於善知識中應生如佛想。何以故?為善知識守護故,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卷第二十七)《華嚴經》(六十華嚴)說:“無谄於知識,智能廣無量,專求佛菩提,利益諸眾生。恭敬善知識,其心如佛想,勇猛精進力,具因陀網行。”(卷第五十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 汝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於是處起大師想,汝應知恩念當重報。汝善男子,應作是念,我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我最勝真實善友,我從彼聞是妙法故,速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我由彼故得近如來應正等覺,常生諸佛嚴淨國土,恭敬供養諸佛世尊,聽聞正法植眾德本,遠離無暇具足有暇,念念增長殊勝善根。汝應思惟籌量觀察諸如是等功德勝利,於為汝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法師,常應敬事如諸佛想。”(卷第三百九十八)
  我們不僅要經常思維善知識的功德,培養尊師重道的信心,還要常常憶念善知識的恩德。要知道我們在佛法上所得到的成就,都是同善知識有關的,善知識為我們的付出,我們很難完全體會得到。在世間,父母生養了我們的色身,老師教給我們知識和學問,而善知識教給我們佛法,讓我們沐浴在法性的光明之中。世間的孝子都會對父母念恩、報恩,更何況修學佛法的人呢?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感念善知識的恩德,就會以為在佛法上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或者是靠自己得到的,這樣就會造下遠離善知識甚至墮落的業,這條路就不可能長遠地走下去。我們只有常常思維、憶念善知識的功德和恩德,才會想去親近,才會想如法地恭敬承事依止,這樣我們才會有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走這條成佛之路。在這方面,我們應當效法善財童子,看他是如何思維憶念善知識的功德和恩德的。在《華嚴經》中說:“善知識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善知識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善知識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善知識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奧義;善知識者,能勸發我。令我速入普賢諸行。善知識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善知識者,能誨谕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善知識者,能勸誘我,令我普見三世法海。善知識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聖集會;善知識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念善知識,能以如是利益眾生,善財童子如是思惟,涕淚盈目。”(卷第十三)
  在《華嚴經》中又講到:“善男子,我復略說,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一切菩薩所住地,一切菩薩安忍門,一切菩薩三昧門,一切菩薩神通智,一切菩薩總持門,一切菩薩回向智,一切菩薩四無量,一切菩薩廣大願,一切菩薩普遍成就,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卷第三十三)這是經典中對善知識重要性的一個總結,所謂“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作為一個學佛者,時刻不能忘本!
  我們在人生漫長的學佛歷程中,選擇、親近善知識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通過我們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堅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識的提攜呵護下,建立起正確的修行知見,然後精進用功。
  我們在今生能夠如理如法親近依止善知識,學修佛法,非常地幸運。通過這一生的努力不斷地造作依止善知識的善業,保持這種難得的等流,在未來的生命中,這種善業得到相續增長,乃至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識的攝受,跟隨善知識走上成佛之道,直至成就無上菩提。

(發表於《法音》2007年第十期)
 

上一篇:徐恆志:學佛是怎麼一回事?
下一篇:梭巴仁波切:了解痛苦與駕馭心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