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佛教的優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各宗教的信仰,因各人的環境不同,認識不同,以及信仰對象不同,自然所持的見解,亦各有距離;不過亦有一個相同的感覺,那就是每個宗教都是叫人行善,應沒有宗教是勸人作惡而成其宗教的。所以在這個原則上。各宗教的教徒,不論是屬於多神教或是一神教的,應該都可以攜手合作,共同發揮宗「為善最樂」的力量,爭取人心的向善,生活的正常,社會的安寧和世界的和平。本地雖然有些人是信佛,而因佛教無人宣傳,不但佛理不流行,恐怕懂的佛理的人亦很少。因此,我想略談一些佛法的好處,或可使各位增添一些滋養精神的資料。

  一、佛教是信智並重的

  二、佛教是標本兼治的

  三、佛教是冤親平等的

  四、佛教是自他兩利的


一、佛教是信智並重的

  每一個宗教,首先要著重信仰,沒有信仰或不受信仰,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宗教。佛教是屬於宗教的,因它與其他宗教一樣需要信仰;同時佛教也可以說是非宗教的,因它有與普通一般宗教說法不同的超越性。比如佛教重信仰,是與其他宗教一樣的;而他尤重理智,則與其他宗教有別,它是全把信仰建築在理智上的。否則信仰便有盲信、迷信。所以大智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在這裡見得只有信仰,沒有理智,是不能了徹人生真谛的,也不能學佛而究竟離苦得樂的。這就是佛教與其他「因信得救」的祗扁重信仰的宗教不同的地方。同時佛教認為同是信仰,而信仰的價值亦不同。有些宗教的信仰是徹底的、究竟的,有些宗教的信仰可能不徹底不究竟的。例如洪水泛濫成災,我們信仰爬上屋頂可避水災,但洪水來勢洶湧,若再高漲,屋頂安全的信仰就要動搖,不妨再登上小坡,信仰小坡可以避難,可是洪水不斷增漲,小坡的安全信仰亦動搖,就只好在登上高山,則洪水更大,亦無問題,便可得到究竟的安全。信仰的道理亦是如此;信仰世間的善法或多神教而得到保障,如避水於屋頂,不是究竟的安全;信仰一神教而生天,得到保障,如避水於小坡也不是究竟的安全;信仰佛教而超脫輪回生死劫難,上生淨土,如避水於高山,獲得徹底的解脫,究竟的安全。所以同是宗教信仰,而信仰價值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從佛教的眼光看來,信仰天堂都不的究竟,何況是信仰世間的蛇神牛鬼,自然是暫時的安全,而非究竟的安全。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可是這種智慧不是普通一般的知識。知識是向外的,從外面的學習經驗得來的,是有限量的,也不是統統都正確的。佛教的知識是內向的,是向內在掘發出來的,是無限的,正確的,這種智慧是必須依修戒而生定,由定而開發出來的智慧,經的起時代一切學術的考驗而合理性和超越性,在世間一般宗教哲學中,可是不易找得到的,由這種內在底智慧契證諸法的真理,才能產生人生的真知灼見。這也曾為古今中外的文化學者所贊賞。如中國的國學大師章太炎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智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康有為說:「仙學大祖,其微言實理無多,令人醉心者有限,若佛學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路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容,尤為深遠」。英國哲人了羅素則說:「各宗教中我所贊同者佛教」。佛教如果不具有甚深的智慧和崇高的學理,那會使時代的哲人學者,心折如此呢?

二、佛教是標本兼治的

  甚麽叫做標本兼治?標是枝葉,本是根本。比如植樹,若要枝葉美麗,必須先治其根,後治其葉。如果只想枝葉美麗,而不顧其根本,就不能叫做標本是兼治,也不成為植樹的良法。又如今日世亂多難,人心思治,渴求世界和平的實現;但欲求世間和平的實現,必先使人類思想赳於統一,治好思想水火不容的病症,行為上表現出來自然是和平共榮的現象,不然、縱使天天開和平會議,和平必難期實現,縱使實現,也是暫時性的治標,不是永久性的治本。就是拿普通國家的法律來說,法律只能治之已然,不能防犯未然,也只是治標,不是治本。因為社會是群治的由於士農工商等各界的人士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才能促進社會的安定和繁榮,可是今日的社會,人心如江河日下,淳源涼簿,風化不良,殺盜淫妄,肆無忌憚,雖繩之以國家的法律,只能治之已然,不能防犯未然,那豈是根本的辦法?所以今日欲醫治人類社會的病症,惟有依佛教的戒律,先糾正人心,澄本清源。然後社會的秩序才能安定,達到國家的和樂與繁榮。

  佛教的基本戒律,在於五戒,是人倫的正法,近於儒家的五常。一、不殺生是仁,儒家所謂「仁民愛物」或「民胞物與」;二、不偷盜是義,所謂「路不拾遺」,「沸義之財不取」;三、不邪淫是禮,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不妄語是信,所謂「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五、不飲酒是智,所謂「酒能亂性敗德」,「酒不醉人人自醉」,亦原「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能導色,故宜戒絕。五戒的性資與五常相同,而作法有異,儒家的五常重理論,佛教的五戒制為必行的規則,不行則犯,名之破戒,有應得之罪業,受應得的果報,故凡受其戒者,不得不懔懔遵行。如果人人各安其位,各守其戒,則一人如此一人治,一家如此一家治,一國如此一國治,全世界如此,自然世界人亦多「國治天下平」了。因此今日的人類,如能依佛教的五戒先治其本,加以法律助治其本,則社會大同,人民坐享其利,欲世界不太平而不可得了。

三、佛教是冤親平等的

  我們人類在平日互相接觸的關系上,不免有厚彼簿此,或愛此憎彼的協調與不協調的兩種現象,這即是所謂的冤家與親家之分別,為親家的日日相見,自然歡喜,最難堪的是冤家浃路相逢,分外眼紅,這樣由小冤家變成大冤家,或是由少人冤家變成多人冤家。弄到家庭不和睦,社會不安寧,也成為國家乃至世界發生斗爭的導火線,這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人類的親情關系,必須要透過佛理,才得協調,不免除過與不及的弊病。佛法體驗到人生應要冤親平等看待,是有其兩個深切的理由:一是佛陀曾澈悟到人生的共同原理,在於人類共同的佛性。這個共同的佛性是人人具有,個個不無,而且又是在凡不滅,在聖不增。久在大家同體具有的佛性上。驗知大地眾生,不論其為高等動物或低等動物,甚而有情與無情,動物與植物,都是同一體性的;既然是同一體性,還分甚麽親疏屎適莫?說甚麽「仇者快而親者痛」?如果悟知眾生同體而強分親疏,自己平心一想,亦不免啞然失笑了。二是佛陀天眼智,觀察眾生是死此生彼,輪回不息,都曾做過父母兄弟、姐妹眷屬的親戚關系;從宿命智了扯眾生界過去無始以來,一切人事過從,有更親密更親切的關系。就是對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亦要建立起這親切的關系。這樣觀想,誰肯把自己的親人而作為冤家來仇視?誰肯舉刀來殘殺其他和自己同體的生命?殺機既息,則一切冤家都變親家,內在不再發生怨憎的心理,外界的家庭失睦或社會斗爭亦不存在,人類自然赳於和樂的坦途。

  佛陀不但是理論的發現者,亦是理論的實踐者。如佛陀在世之時,因了過去世未修菩薩道時與提婆達多結下怨恨,所以提婆達多時時想害佛報仇,時時來找佛陀佛陀的麻煩給佛陀過不去;可是佛陀並沒有對他感到麻煩與煩惱,反之還對他表示親切的好感,時時向大家說提婆達多是他的善知識,好朋友,由於提婆達多的逼害與鼓勵,使他的道業精進勇猛,提早得到超級的成功。不但視提婆達多如此,就是視那位與提婆達多做朋友的阿奢世王,也是如此,因阿奢世王幫了提婆達多的忙,不只是毒害他自己的父母,也有給佛陀過不去的地方,可是佛陀對他沒有半點嗔恨與仇視,當他惡報現前,身患毒瘡,叫苦連天,向佛陀忏悔求救,佛陀還是以慈光攝被,使他毒瘡平復,恢復了健康。這些,都證明佛陀不光在理論上說冤親平等,而是在行動的事實上實現了冤親平等。

四、佛教是自他兩利的

  普通一般人的感覺,看見佛教徒入山或閉起門來用功,都以為佛教徒是消極厭世而自利的;其實呢,入山或閉門自作工夫,正是為入世利人的預備。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這一句話,正可以表達這個意思。

  佛教的宗旨,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不做,消極的自利,眾善奉行,就是積極的利他。所謂自他兩利,這不是很明顯的證明嗎?為甚麽要硬說佛教是消極厭世而自利的呢?同時佛教行善的定義,是這所行的善行,必須於人於己都有利的,才叫做行善。如果於自己有利,他人無利或有害的,就不能叫做行善。又所作的善行,必須於現在有益的,於來世亦有益的,才叫做行善;如果只是目前有益,而將來無益的,亦不能叫做徹底的行善。這樣來看佛教的為善,就是自他兩利的標准的行善。所以學者梁啟超居士說:「佛教的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又說:「佛教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修智以求轉迷成悟,是自利的事業;修悲救濟眾生,就是利他的大事業。如此,一個真正懂得佛理,能行佛事的佛教徒,就是人生自他兩利的事業家,相信誰也不敢說佛教消極自利的逃世者了。


  佛教的大乘行者,他們所作的事業,不但是自他兩利,而且是利他重於自利,為人急於為己。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救濟眾生」,即是有見於此而說的。因為大乘行者的菩薩,他的發心修行善事,見苦必救,有求必應,你如果真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不但身外的財物可以布施給你,滿你所願,甚至自己寶貴的妻孥和生命,亦可以施獻於你,真是「難行能形,難作能作」。而且他的布施為善,還是觀空心境,不挾企圖,所謂「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有一眾生為我所度」,不雜絲毫功利觀念。像儒家所說「殺生成仁,捨生取義」,亦都可是可歌可泣的犧牲為人的行動,如果其中不挾雜為自己貪圖功名利祿的念頭,所謂:「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那麽都可視為犧牲為眾生的大菩薩了。

  中國在東晉時代有個鄧攸其人,他在石勒兵到,怆惶挈家逃走,因其弟早亡,特全其侄,繼其香火,而把自己的兒子系於樹上不顧,為救侄兒,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可以說以做到了無我的境界,這在佛教看來,也是成了捨己為人的利他行者。因此,世間一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賢者,莫非是菩薩化世的大乘行者。佛教得名犧牲主義,其價值就在乎大乘菩薩所表現的積極救世的利他精神。

  佛教在習慣上的稱呼,分有大乘和小乘的名詞。通常多呼南傳佛教為小乘,以錫蘭、暹、緬等處為小乘佛教的國家;呼北傳佛教為大乘,以中、日、西藏等地為大乘佛教的國家。其實大乘教徒所表現的精神,固為積極的救世,就是小乘教徒不入社會,嚴蕭自律的道德生活,亦是感召人心,影響社會,同意有其淑世利人的偉大作用。如中國只顧念佛不理人事的印光大師,嚴以律己怒以待人的弘一律師,他們靜居蘭若,並未深入社會,而所影響人心向善的作用往往比入世弘法的大乘行者,還要過之而無不及。由此足證大乘佛教固然是積極利世,而小乘佛教同樣是勇於度人,在名詞上分判大小,實在亦是多馀的。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肉體終舊要壞滅的;而不滅的是精神生命,佛教呼之為慧命。儒家立功立德立言,呼為人生的三不朽,佛教則主張福慧雙修,光壽無量,名為二種莊嚴。我們在短促的人生中,能建立不朽或莊嚴的事業,才不辜負人世生存的意義。
 

上一篇:常吃素食的好處
下一篇:徹底治愈癌症艾滋病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