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貢唐倉仁波切:皈依和《西游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資料來源:貢唐倉仁波切開示錄 作者: 第六世貢唐喇嘛久美•丹貝旺旭
自覺自願地做好事,本身就是弘揚佛法。自覺自願地皈依三寶,是最大的好事、樂事、善事。 藏傳佛教的皈依,叫做“皈依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比平常說的三皈依多了一個皈依上師,這是密法獨有的特點。密法有極其嚴格的傳承系統,接受上師灌頂才能取得修習密法的資格,灌頂是密法之門。入了門,修持要依靠上師的親口傳授,不能靠經典。 皈依的道理非常深刻:皈依佛,佛在哪裡呢?佛在法裡。只有如法修行,皈依法,才是真正的皈依佛。那麼法又在哪裡呢?法在大德高僧的智慧和悟性裡。佛法所說的僧,不是泛指寺院裡的所有和尚,而是專指解脫了的起碼是“見道”以上的菩薩僧。見道,就是對永恆有了證悟。皈依僧必須是具體的,那麼你所要皈依的僧究竟是哪一位呢?只能是也必須是為你灌頂、授予你修習密法權利、今後指導你不斷上進的金剛上師。三皈依歸根結蒂,是皈依上師。上師是集“三寶”於一身的導師。上師傳法等於佛傳法,上師的功德、智慧如佛的法身,上師言傳身教起著具體僧寶的作用。因此佛說:“無師哪知佛名佛法?有師才得知佛名佛法,故師恩重於佛恩。” 皈依是入佛道之門,但不是敲門磚,入了門就可以丟棄。皈依法是佛法的根本大法,貫穿著覺悟成佛的全過程。大家讀過《西游記》,這一點在《西游記》上說得很清楚。《西游記》以玄奘取經的真實故事為比喻,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過程。大家可以想一想,觀世音菩薩為唐僧選的三個徒弟的名字上,都加著一個“悟”字,悟是什麼意思呢?悟就是心靈實踐,或者叫做“修證”、“體證”等。三個徒弟顯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對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對皈依法的暗示;“悟淨”是對皈依僧的暗示。 皈依佛就要“悟”空,進行“空”的實踐,但是人的思想被各種無明煩惱所占據,像猴子一樣一刻也不能安靜。它頭上的緊箍咒,也叫“定心真言”,唐僧念了一路,一直到西天才得以消失。孫悟空的“大聖”本領,則是人的智慧本心的象征。 皈依法就要持戒。“悟能”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八戒”。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法,佛法能寓於持戒之中。守戒即是悟能。小說把“悟能”設計成豬,代表人的愚味無知和貪欲。 悟淨是僧人的形象,淨是悟空、悟能的結果。佛說:“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作為師父的三藏法師,是本具佛性的肉眼凡胎的眾生代表。他有慈悲心,但是卻識別不了妖魔。三個徒弟都可以騰雲駕霧,唯獨他不能。通往西天的遙遠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必須在九九八十一難的各種困境和魔障的生死博斗中悟空、悟能、悟淨,最後修成正果。這一點象征意義非常重要。九九八十一難中的妖魔鬼怪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心。那些妖魔鬼怪不約而同地要吃唐僧肉,是比喻貪欲妄念對自己身心的損害。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一個人的最大的敵人的確是自己。 唐代把解釋佛經的文字和圖畫叫做“經變”,《西游記》是一部天才的、十分嚴肅的“經變”巨著。三個徒弟跟隨三藏法師一起到達西天,是對三皈依的正確演繹。
|
|
|
|
|
|
上一篇:星雲法師:修行,從心開始
下一篇:貪圖享受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