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您積到功德了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教講‘回向’,尤其華嚴經中用了大量的章節和篇幅在講回向,可見回向的重要性。
回向的目的,是期望達到心中美好的願望。這個願望一定要是善良的、美好的,它代表的是人內心當中的一種想法、需求。 那什麼是回向呢?
就好比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標,你要投資一項事業,你把自己的資產投到這個項目上。
然而重要的是:你拿什麼來投資呢?我們要回向,就好像投資一樣,必須要有“資本”,佛法把這個“資本”叫做功德。問題是,平時我們的所作所為,有功德嗎?
功德,梵語音譯作懼囊、求那,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大乘義章》卷九說:“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最常用的含義是,佛家作佛事,就稱作功德。而作為一個在家學佛人而言,經常做佛事的可能性很小、機會很少,而能夠主動自發、追求的便是“謂行善所獲之果報”了。福德,指過去和現在所做的一切善行,及由這些善行所得到的福利。資糧,就是必需品。資為資助,糧為糧食;其實就是條件,這類條件特指佛法范疇的,也引申為趨向菩提佛果的‘資本’。《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寶積經》等均有二資糧之說,即福德資糧和智德資糧(又叫智慧資糧)。六度中的前四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些都是屬於福資糧;後兩項:禅定、智慧,屬於慧資糧。
為更深入理解功德,先講兩則小故事:
《景德傳燈錄》記載,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自即位以來,建造寺廟、抄寫佛經、度人出家為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達摩祖師答:“並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有為事,非實功德。’武帝不解,達摩即渡江入魏……後梁武帝因饑餓而死。
呂洞賓向鐘離仙學習成仙之法,鐘離說,想學成仙之法,須先累積三千功德才能教你。我先教你個點石成金的法術,學會之後,也可造福百姓。呂洞賓就問石頭點成金子之後還會不會改變,鐘離仙回答他說,五百年後,金子會再變回石頭。呂洞賓當即向鐘離仙表示,如此,就害了五百年後得金子的人了,這樣做有違德性,這樣的法術我不學了。鐘離仙很高興,贊歎他:這一句話,修仙所需累積的三千功德就全具備了。
第一則故事中,為什麼達摩祖師說梁武帝沒有功德呢?武帝當時問這句話的目的,其實就是求達摩祖師的肯定與贊歎,根本上還是在求名利,達摩祖師窺破武帝心源,實答沒有功德。武帝追問,為何毫無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這些都是在種人天果報、生死輪回的因,都不究竟,表面上似乎有功德,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功德。相反,達摩祖師一代聖僧,任何情況下都能不打妄語、不拍馬屁,直心行道,這恰恰是真功德。達摩祖師來到中原,弘揚佛法不順利,如果這個時候他能順著梁武帝的意思,肯定他的功德,好好誇誇梁武帝的話,達摩祖師的弘法事業我想會很順利的,達摩祖師也一定是看到這一點的,但是,這樣卻和佛法的本義相背離了,所以達摩祖師寧可得罪皇帝,也絕不違背佛教本義,而這樣做就給後世所有的出家人樹立了榜樣,維護了聖教的尊嚴,這是大功德。
而第二則故事中,為什麼說呂洞賓的一句話就抵得上功德三千件呢?因為這句話的背後,代表了說話人的內心已經具足了這種德性,具足了成就所有功德的體。鐘離仙已經成仙,呂洞賓向他求學,用世俗的話來講,巴結鐘離仙都還來不及呢,但當鐘離仙要教他點金術的時候,他第一念想到的是未來使用金子的那些人,所以他問金子是不是就永遠不會變回石頭了;當他確切的得到答案說五百年後金子還會復原為石頭,他當機立斷表示說,不學,因為那樣會欺騙五百年後的人。他的這顆真誠心,寧可得罪鐘離仙而可能導致自己連成仙術都學不成,也不願意損害他人的心,就是絕大的功德。
那麼問題就來了,都是做善事,功德和福德到底怎麼來判斷呢?他們和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系呢?其實也很簡單,用最直白的話來說,凡是最終目的是為了別人,特別是為了別人能夠趨向解脫、究竟離苦得樂的所有善行,就是功德;凡不是為了他人能趨向解脫、究竟的離苦得樂的善行(甭管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今生、為後世的利益的,只要不是為了究竟的解脫),就是福德。這裡的關鍵點有兩個:一,為他人;二,究竟解脫。當然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粗淺的分法,距離佛教真正教義的解釋一定有差距;那麼二者與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關系是什麼呢?嚴格來講,發起菩提心之後所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才能稱為福德資糧。當然這個要求對於初學的我們而言,實在是太高太遠了,我們權且這樣用簡單的方法和境界來理解。我們現在大多數時候說積資糧、積資糧,其實就是在種因,種什麼因呢,這個取決你想要什麼果。福德和功德都可成為資糧,但是具體成什麼資糧,要看你的最終的目標是什麼、你的發心是什麼。比如,出離心是解脫的資糧,而苦谛是出離心的資糧;然而這些資糧能不能成為福德資糧或者智慧資糧呢,要看發心。假如你布施的目的只是讓你布施對象生活過的好一點,這樣的話,充其量這個布施也就是福報,既不屬於福德資糧,也不屬於智慧資糧;假如你布施的目的是為自己能夠放棄自我的執著,讓自己生起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那麼這個布施就成為了福德資糧;要是你布施之前發心非常清靜、布施的當下和事後又絲毫不執著,做到了三輪體空,那麼你不但積到了福德,還積到了功德;你不但聚集了福德資糧,你還聚集了智慧資糧。可見,福德、功德、資糧,三者沒有嚴格的劃分和隸屬關系,要說有共同點,就是發心、就是最終的目標所在。
沒有一個人不願意離苦得樂的,沒有一個佛教徒不願意積累福德和功德的,然而,功德卻不是輕易能夠累積到的。我見到過一些對佛教比較有好感的人,他們到了廟裡,遇到廟裡塑佛像啊、建靈塔啊,他們很樂意捐錢,往往出手大方;但是,廟裡要搞建設啊,修路蓋房啊,他們就不那麼痛快了,尤其是遇到受災的百姓、流浪的孤兒,他們卻很難捐出錢物來。他們眼裡,上供(供養佛菩薩啊)這是可以做的,是會給自己帶來利益的,而下施(幫助貧困和社會等等),卻是不能做的,因為這些不能帶給自己利益。其實他們太吃虧了,不論是上供還是下施,所做的都是‘捨’啊,捨得、捨得,能捨就一定能得啊。供養給廟裡,發心不正的話,很可能就變成了三世怨(今生布施;來生享受大福報;享福時造大惡業,此生完結後墮落惡道受大苦)了,哪裡能積到福德或功德呢?還有的人願意行善事,比如自己放生或組織一些人放生,發心不正的話,很可能就變成長壽的人或者是一個長壽的群體,僅此而已;還有的人能夠做到忍辱,被別人辱罵或毆打的時候,就是不發火、不動嘴、不還手,這樣就一定有福德或功德嗎?就一定積到了福德資糧了嗎?不一定。內心的作意和知見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假如,這個時候能夠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體會業果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好的破除我執的機會、這是在讓自己行忍辱度的境界,從而以歡喜心、無染心、真誠心來接受,那麼就是是積到了一些資糧;如果能更進一步說,我要通過這個事情讓我盡快的達到空性,從而發起強大的菩提心來,早日成佛,來救度這些受苦的眾生,讓他們也能究竟的離苦得樂,那麼當下,你就積到了殊勝的功德和福德。
再比如說誦華嚴經,誦時一邊觀想善神、眾生都在周圍聽經,希望他們聽了之後都能速速得到究竟解脫,這就是在做法布施。所以這麼一來,誦經,不僅有誦經的功德,也會有法布施的功德。誦經本身就具有破除煩惱、消除業障等大功德,但是大多數時候,內心很少往這個方面去作意;假如說我要通過誦經建立我對佛法的正知見,然後認真思維和觀察,最後能夠抉擇生死、努力修行,是可以積到智慧資糧的;假如說我誦經就是為了自己能變得更加聰明、獲得更多的經典故事,增長閱歷和學問,那不但沒有功德,連福德也很難得到;可見,要想積到功德,必須事前發心清淨,事後毫不執著。其實不論功德也好,福德也罷,都是一種造業。業的重點是意樂,就是內心的狀態,當下在想什麼,怎麼想的。所以說,三寶門中福好修,在三寶地我們的想法都比較趨向去善、淨,三寶地是一切眾生的總集,做任何一點善行,都會惠及整個地球乃至宇宙,所以福報修得異常的快。這個時候,要想把福報轉變成功德,就不能太執著,同時要在回向上再使勁努力一把,目標直指無上正等菩提。
在廟裡好積功德,在家裡怎麼積功德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十善。比如說不殺生進而放生、護生,家人朋友同事有人生病了,你第一時間去探望、送他去醫院治療、贈送藥品和物品,這就是愛護生命啊。做這些的時候,你內心要想,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健康長壽、幸福安樂;這麼做下來,不但救護生命這條功德你積到了,布施的資糧也積到了。再比如你和人談話,對方談的話題總是吃穿享受啊、賭博啊、名利啊,這個時候,你憑借著你的學問和威望把話題引到孝順父母、友愛兄鄰、倫理道德等善的方面來,並且內心能夠想說,希望這些人都能改正惡習實行善法,追求究竟的快樂;乃至說希望這個國家社會都能朝著人心淨化、誠實守信等方面邁進,最終實現和諧社會;甚至說為了這個目標,自己願意貢獻出自己所有的一切;如果每一次談話你都能保持一顆善良、慈悲、真誠、平等的心的話,你不但積到了善法布施的福德,而且發願的功德也得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任何一件事情,發心純正、清淨,就已經在積功德了。對人恭敬、稱贊別人的優點、多在財物和精神上支持別人、做錯事情了及時向人認錯、做事的時候多多配合別人、別人做的不夠好時依然不抱怨不埋怨、保持一顆向人學習的心……這些都是可以積攢功德的好機會啊。心清淨則國土清淨、心廣大則國土廣大,心莊嚴則國土莊嚴,內心有功德,則一舉一動都是功德。有沒有功德,能不能積到功德,完全在於我們這顆心,如果我們的心與佛菩薩的心相應的話,時時刻刻都在積功德。願大家都能實實在在地積到功德。
|
|
|
|
|
|
上一篇:道場的力量
下一篇:佛法到底是什麼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