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心裡有點不高興,這就是造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在經論裡面,常常勸導我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雖然很難,可是不發菩提心,就談不上修行。
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縱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開悟!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毛病習氣,自己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覺悟,不知道是迷惑。
就以日常生活來說,有一點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們在習慣當中,都覺得這個無所謂,都沒有留意這些現象,哪裡知道,這些現象就是造業!
這其中的道理,不讀佛經的人不知道,未能深解義趣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不高興?為什麼不自在?還不是分別執著。你要沒有分別執著,你哪裡會有這種心態?
我們讀《安世高傳》,安世高的同學,出家人,明經好施,死了以後墮畜生道,作龍王去了。為什麼一個修行人會墮到畜生道?人家供養的飯菜不合他胃口,他心裡有點不高興,就這麼一點點不高興,他墮落在畜生道。
我們想想,我們今天的德行比不上人家,我們的嗔恚心、分別心、嫉妒心、執著心,不知道比他重多少倍!他修的福報大,還能作龍王,想想我們將來會墮落到哪一道,這是值得我們深深警惕的。
要曉得,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起心動念之處,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有沒有愛好?還有沒有嫌棄?順自己意思的生歡喜心,不順自己意思生嗔恚心,這就造業了。
我們還有分別執著,我們還沒有放下,心裡面還有計較,還有是非,還有得失,還有好惡,這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這怎麼得了!
|
|
|
|
|
|
上一篇:何斌輝老師有關念力醫學演講
下一篇:濟群法師:供養的意義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