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空杯對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空杯對人生


有許許多多散落民間的小故事,信手拈來,就能引出一段經典哲理。

  有位年輕人,因為某些事業上的不明之處而跑去請教一位得道高僧。

  “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從不曾放松過對業務的鑽研,為什麼就得不到老總的賞識呢?”年輕人還未坐定,就氣喘吁吁地向高僧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高僧不說話,示意年輕人落座,並拎起茶壺開始為他沏茶。

  “我的學歷也不低呀,與辦公室裡的同事們比起來,我這個碩士起碼應該算得上中高等了,可是為什麼有幾個連學位都沒有的,反而能得到老總的重用呢?”年輕人繼續提問。這時,愁眉深鎖的他看到自己面前的杯子已經快滿了,但高僧似乎還沒有停止倒水的意思,還在一個勁兒往杯子裡傾倒著開水。

  “大師,大師,杯子已經滿了!”年輕人慌忙提醒高僧,但是,高僧卻依然沒有停止手裡的動作,任茶水溢出了杯子,並順著桌子流淌開來,然後滴下桌沿。

  年輕人手足無措,想找個新的空杯子接水,遍尋四處卻沒有;眼看著那杯水滿當當的茶水越溢越嚴重,地上都快淌成一條小溪了,年輕人急了,一把端起那杯茶,“嘩”地潑向了門外。

  高僧暫停了手裡的動作,笑瞇瞇地看著年輕人把杯子放回到桌子上。茶壺嘴再次傾斜,一線清水緩緩注入空杯子的剎那間,年輕人以掌擊額,驚喜地叫了聲:“我明白了!”然後沖高僧深深鞠了一躬,轉身而返。高僧在腳步輕快的年輕人身後颔首微笑,依舊一言不發。

  年輕人悟到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杯子只有空了,才可以裝水。同樣的道理,只有空的房子才可以住人,只有空空的山谷才能傳蕩回聲……每一個容器的價值皆在於它的“空”,“空”是“有”的可能與前提,“空”是“有”的最初因緣。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空”是一種度量與胸懷。佛經裡有“一空萬有”,“真空妙有”之說,可見“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心就像是個口袋,東西裝得少時叫“心靈”,多一點時叫“心眼”,再多一些叫“心計”,很多時叫“心機”。我們每個人做事情,大都是依心行動的,心裡想要的東西越多,欲望越多,做起事來程序就越復雜,身心也就越疲累。佛學裡提倡“不貪”,就是要我們學著放下諸多不必要的貪欲,讓自己心性清靜,去追求一種自然,適意,淡泊,溫和的人生,這,與那首著名的偈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诠釋的佛學精髓——“真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對“空”,我們還可以解讀為“謙虛”。這種美德能激發人的進取心,在事業上達到更大程度的突破:它還能調整人精神的視力,使本來鼠目寸光的人看得高遠,看到更多更美的新希望。上文提到的那位年輕人,或許就是自以為有了“半杯水”,所以才會自滿,從而不思進取,對新事物更是少了應有的好奇心,目光也越發短淺,繼而怨天尤人了。

  相信那位年輕人回去後,一定會張開虛心的耳朵去聆聽,敞開虛懷若谷的心去接納,隨時倒空他杯中的舊茶水,用空杯去迎接人生新的可能,並不斷裝下新的歡喜與感動。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 佛弟子有三樣東西需要永遠保密!
下一篇:不吃肉的九大理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