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之八【2】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看印光大師全集鏈接http://www.culcn.cn/zt/ygds/


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之八



2、論心性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本。雖在昏迷倒惑具縛凡夫之地,直下與三世諸佛,敵體相同,了無有異。故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諸佛究竟證得,故其功德力用,徹底全彰。凡夫全體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YIN。因惑造業,因業感苦。惑業苦三,互相引發。因因果果,相續不斷。塵點劫,長受輪回。縱欲出離,末由也已。喻如暗室觸寶,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損傷。迷心逐境,背覺合塵,亦復如是。如來憫之,為說妙法,令其返妄歸真,復本心性。初則即妄真,次則全妄即真。如風息波澄,日暖冰泮,即波冰以成水,波冰與水,原非二物。當其未澄未泮之前,校彼既澄既泮之後,體性了無二致,相用實大懸殊。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若唯仗性德,不事修德,則盡未來際,永作徒具佛性,無所恃怙之眾生矣。故般若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夫五蘊者,全體即是真如妙心,但由一向迷背,遂成幻妄之相。妄相既成一真即昧。一真既昧,諸苦俱集。如風動則全水成波,天寒則即柔成剛。照以甚深般若,則了知迷真成妄,全妄即真。如風息日暖,復還水之本體耳。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妄情所現。若離妄情,則當體全空。以故四大鹹失本性,六根悉可互用。所以菩薩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眼根作耳根佛事,耳根作眼根佛事。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水火不能焦濡,虛空隨意行住。境無自性,悉隨心轉。故楞嚴雲,若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殒,乃照見五蘊皆空之實效也。歸者,歸投,歸還,即返照回光復本心性之義。然欲返照回光復本心性,非先歸心三寶依教奉行不可。既能歸心三寶依教奉行,自可復本心源徹證佛性。既得復本心源徹證佛性,方知自心至寶,在迷不減,在悟不增。但以順法性故,則得受用,違法性故,反受損傷,而利害天淵回別耳。(跋一)
  眾生者,未悟之佛。佛者,已悟之眾生。其心性本體,平等一如,無二無別。其苦樂受用,天地懸殊者,由稱性順修,背性逆修之所致也。其理甚深,不易宣說。欲不費詞,姑以喻明。諸佛致極修德,徹證性德。譬如大圓寶鏡,其體是銅。知有光明,日事揩磨。施功不已,塵盡光發。高台卓豎,有形斯映。大而天地,小而塵毛,森羅萬象,炳然齊現。正當萬象齊現之時,而復空洞虛豁,了無一物。諸佛之心,亦復如是。斷盡煩惱惑業,圓彰智慧德相。盡來際以安住寂光,常享法樂。度九界出離生死,同證涅槃。眾生全迷性德,毫無修德。譬如寶鏡蒙塵,不但毫無光明,即銅體亦被銹遮,而不復現。眾生之心,亦復如是。若知即此銅體不現之廢鏡,具有照天照地之光明。從茲不肯廢棄,日事揩磨初則略露銅質,次則漸發光明。倘能極力盡磨,一旦塵垢淨盡,自然遇形斯映,照天照地矣。然此光明,鏡本自具,非從外來,非從磨得。然不磨則亦無由而得也。眾生背塵合覺,返妄歸真,亦復如是。漸斷煩惑,漸增智慧。迨至功圓行滿,則斷無可斷,證無可證。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神通智慧,功德相好,與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了無異致。然雖如此,但復本有,別無新得。若唯任性德,不起修德,則盡未來際,常受生死輪回之苦,永無復本還元之日矣。(雜著四)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佛與眾生,心行受用絕不相同者,何也。以佛則背塵合覺,眾生則背覺合塵。佛性雖同,而迷悟回異。故致苦樂升沈,天淵懸殊也。若能詳察三因佛性之義,則無疑不破,無人不欲修習矣。三因者,正因了因緣因也。正因佛性,即我人即心本具之妙性,諸佛所證真常之法身。此則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居涅槃而不淨。眾生徹底迷背,諸佛究竟圓證。迷證雖異,性常平等。二了因佛性,此即正因佛性所發生之正智。以或由知識,或由經教,得聞正因佛性之義,而得了悟。知由一念無明,障蔽心源。不知六塵境界,體本空,認為實有,以致起貪瞋癡,造殺盜YIN。由惑造業,因業受苦。反令正因佛性,為起惑造業受苦之本。從茲了悟,遂欲反妄歸真,冀復本性也。三緣因佛性。緣即助緣。既得了悟,即須修習種種善法,以期消除惑業,增長福慧,必令所悟本具之理,究竟親證而後已。請以喻明。正因佛性,如礦中金,如木中火,如鏡中光,如穀中芽。雖復本具,若不了知,及加烹煉鑽研磨砻種植雨澤等緣。則金火光芽,永無發生之日。是知雖有正因,若無緣了,不能得其受用。此所以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而即欲度脫。眾生由不了悟,不肯修習善法,以致長劫輪回生死,莫之能出。如來於是廣設方便,隨機啟迪。冀其返妄歸真,背塵合覺。(雜著十五)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竊謂不知其由,雖痛何益。須知一切眾生,隨業流轉,受生六道。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由罪福因緣,而為升降。輾轉輪回,了無已時。如來憫之,示以由惑起業,由業感苦之因緣。以及常樂我淨,寂照圓融之本體。令其了知由無明故,遂有此身。即此色身,全屬幻妄。不但四大非有,兼復五蘊皆空。既知蘊空,則真如法性實相妙理,徹底圓彰矣。( 記十五)
  用隨緣故,則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沈之殊。而緣有染淨,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輪回六道。隨淨緣,則斷惑證真,常住涅槃。由惑業有輕重,故有人天善道,及何修羅之善惡夾雜道,並畜生餓鬼地獄之三惡道。而由惑起惑,由業造業,或善或惡,了無定相。致所受生處,輾轉遷移,如輪無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煩惑,皆被業縛,隨業受生,不能自主故也。由斷證有淺深,故斷見思者,證聲聞果。侵習氣者,證緣覺果。破無明者,證菩薩果。若無明淨盡,福慧圓滿,修德功極,性德全彰者,則證佛果。證佛果者,亦不過徹底究竟證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親得全體受用而已。實未加一絲毫於其初也。若聲聞緣覺菩薩,雖則所證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體受用性具功德。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議心性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YIN,以致墮三惡道,永劫沈淪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序十)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離相離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至於攬地水火風之身,乃筋骨血肉之聚。方生即滅,才榮便悴。眾骨支撐,如以木為屋。一皮包裹,猶以泥糊壁。裡面盡屎尿膿血,外頭生垢汗發毛。蛆蟲棋布,蚤虱星羅。假名為人,實我焉在。而且以眼耳鼻舌身意之閒家具,奔馳於色聲香味觸法之荊棘林。由是起貪瞋癡之無明,滅戒定慧之正智。五蘊本空,誰肯一照。六塵無性,人皆認真。致令萬苦俱集,一靈永昧者,幻身與妄心也。圓覺所謂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此也。(序三九)

 

  • 謝謝來訪!歡迎經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  

  •  

    上一篇:華山思過崖:從選擇看你的智慧
    下一篇:願共勉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