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修行的快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行的快樂
 

釋迦牟尼佛的教告訴我們,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緣經》中,釋迦牟尼佛曾明確地指出,這個世界的因果原則,是“行苦苦報,行樂樂報”。就是說我們如果行快樂之事,那麼就會有快樂的果報,如果行痛苦之事,那麼就會有痛苦的果報。修行也是一樣。很多人認為修行是苦的,修行是需要受苦的,需要有痛苦的過程。其實這是誤解了修行。如果我們行的是苦,得的也會是苦。 而不會是別的什麼。
 
世尊又說:夫人禍福。隨心而起。心念善故。受報亦善。心念惡故。受惡果報。心念苦樂。受報亦爾。如人餓死。則作餓鬼。苦惱死者。受苦惱報。歡喜死者。受歡喜報。安隱快樂。果報亦爾。汝今雲何。於苦惱中。求欲滅罪。望善報也。幸可不須。於理不通。
 
人的福禍都是由心而起,心想念善,那麼受報也善,心想念惡,那麼受報也是惡報。’餓死的人會作餓鬼,苦惱死的人,會受苦惱的報應。而歡喜死的人則會受到歡喜報。十分快樂。如果想從痛苦來換取罪業的滅除,希望得到好的報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道理十分明白。但是有人可能會問:那為什麼佛有這麼多的戒律,還要有種種修行的方。修持起來免為其難,苦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中有兩個方面我們需要知道:
 
1 我們平時所認為的快樂,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快樂。世間人把,擁有財富,女色,名利,等等看做是快樂的事情,但是這樣的看是錯誤的。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相反執著於此,還會帶來諸多的痛苦,煩惱。有了財富,不免要擔心被劫奪,擔心失去,而且希望能夠更多,費盡心機,奔波勞頓。所受的果報也自然是不好的果報。
 
我們平時被習氣所支配,殺生,偷,邪YIN,妄語 ,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這十惡業無不是讓我們痛苦煩惱的罪魁禍首。修行就是去掉這些惡行,惡念,惡語。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制定戒律,不是限制我們,而是保護我們,保護我們不受傷害,不受惡報。這是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根本辦。並不是我們受到了限制,受到了痛苦,就會有所補償。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所以修行應該是快樂的,而不是受苦。應該說是一種追求幸福的正確方
 
2 修行還有種種方,比如持咒,念誦佛菩薩的名號,誦經,禅定等等,這些方無一不是為了讓我們的身口意能夠擺脫業障習氣的困擾。所以這個過程,也不是為了受苦而作,受苦不是目的。
 
修行其實應該說是照顧我們自己的最好方
 
在《大般涅槃經》中講到:善男子。菩薩見所持戒牢固不動心無悔恨。無悔恨故心得歡喜。得歡喜故心得悅樂。得悅樂故心則安隱。心安隱故得無動定。得無動定故得實知見。實知見故厭離生死。厭離生死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明見佛性。是名菩薩所知見覺非世間也
 
當我們持戒修行,心無悔恨,悅樂歡喜的時候修行便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內心自然安詳、如金剛般不為所動,厭離生死,趣向解脫。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不懂事,這是享受
下一篇:智慧問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