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信願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真切?
蕅益大師說,要厭離自心之穢,欣求自心之淨。自心之穢,即見思煩惱,它是輪回的根本。斷見思,即出離六道,成阿羅漢。見思難斷,我們求生極樂同居土,只須伏住,即大師所說“厭離:”要把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贊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都看成是毒藥毒箭。印祖說,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即伏住見思煩惱)。 印祖又把娑婆世界比喻成糞坑、牢獄,黃念老也說世間難捨之物都像是癌細胞,因此世間萬緣,包括冤親愛恨,色身壽命,甚至是咒名聖像,都不要留戀,全放下。 淨空法師說要徹底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統統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又強調說,順境不貪戀,逆境不嗔恚,方為信願真切。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啦,條件夠啦!如果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哪怕還有一樣放不下的,還有分別,還有執著,就不是真信切願,念佛再多也不能往生。 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關鍵就是在真正放得下。放下不僅是在命終時,而更是要在現在;不是在事上,而是在心上。真正放下了,臨命終時才能“心不顛倒,”心不顛倒是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條件。不能“厭離,”不能“放下,”原因正如印光大師所說,不知娑婆實在苦而極樂實在樂。 黃念老也說只因對此世界苦、空、無常、無我認識不深,體會不切。此外,特別要指出的是,現在不少人甚至認為,修淨土不需要伏煩惱。對此觀點,蕅益大師早就責問過:生同居,雖未斷惑,可不伏惑嗎?世尊在《觀經》中特別強調要修三福,其中初福即有十善,要不貪不嗔不癡,是淨業正因。而貪嗔癡三毒就是見思煩惱的代表。可見,修淨土怎麼能不伏見思煩惱?千萬不可自誤誤人啊!
上一篇:淨空法師開示家裡不安和人生病等諸多原因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30563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