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在佛教裡,不管你到那裡講經說法,總有人跟你講:“謝謝你來放光,謝謝你來開示!”把“說法”比喻為“放光”,這實在是非常的有意義!
在佛世時,佛陀每次講經之前,都必定要“放光”,這可以從《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中知道。甚至有些經典的名稱,干脆就名為“放光般若經”。
在《金剛經》裡,開頭的經文說:“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一段經文都是說明佛陀在放光:“著衣持缽”,是手上放光;“入捨衛大城乞食”說明佛陀從路上經過,讓每個人都可以看到,這是眼中放光;“飯食訖”,這是口中放光;“洗足已”,這是腳上放光;“敷座而坐”,這是通身放光;甚至“爾時世尊”,這是說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放著般若之光。可以說,佛陀的行住坐臥,都在放著真理之光。
“放光”本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美事,但是幾年前台灣社會為了有人“冒充放光”的事件,可以說很多人“談光色變”,認為妄言放光,惡性重大。確實如此,若無慈悲道德、智能般若,何能放光?
其實,避開放光的事件不談,吾人和佛陀一樣,每日也都不斷的在放光。例如:口說善良的語言、口說贊美的好話,這不是口中在放光嗎?觀看人世,以慈眼垂視眾生,以慧目觀照一切社會,這不就是眼睛在放光嗎?耳中注意聽聞佛法、聽聞歌頌佛德的梵呗,這不是耳朵在放光嗎?滿臉的笑容、滿面的慈祥,這不就是面容在放光嗎?心中的慈悲、菩提、道念,這不就是心中在放光嗎?身體的端正,行立坐臥的威儀安祥,這不就是通身在放光嗎?
人,如果到了無光可放,就如同“黑漆皮燈籠”;心燈不亮,那還算是個人嗎?所以,我們不要只是注意外面的陽光、電光、燈光、火光,更不要去在意邪魔外道的不正之暗光與假光,最重要的是,注意我們自己的“光”在那裡?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都能放光嗎?尤其我們的“心”能夠“放光”嗎?如果能夠把我們心裡的燈光點亮起來,把每個人的真如自性、般若真理的心光點亮;心中能夠放光,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