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們昨天講到第三十二句:
【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
我們昨天學習了安士先生對這一句話的開解。這句話是勸導我們看到路上有饑寒的人要奉獻出衣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浮屠是塔,在佛寺裡建塔功德很大,但是救人一命的功德超過造七級塔的功德。饑寒交迫的人不僅僅是在道路上遇見了我們才救,只要聽到有需要救濟的人,哪怕沒有見過面,根本不認識,譬如說聽說汶川有大地震,在五月份,全國就有很多的善心人士捐助。我們師父上人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就捐助了一百萬,解救被困在災區的這些饑寒的人民,這就是『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安士先生給我們講了兩個故事,他講的這些故事都是引徵歷史上真實的故事。第一個是「餓夫酬德」,這個故事是出自於《左傳》,《左傳》是一部史書,左丘明作的,它是注解《春秋》的,《春秋》是孔子所作,左丘明作的注解。這是記錄春秋時代的一樁事情,在晉國有一個人叫做趙宣子,他有一次在首陽山打獵,看見在一棵桑樹的下面有一個饑餓的人,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了,於是就憐憫他,拿出東西來給他吃。這個餓夫吃了一半就停下來,於是趙宣子就問他為什麼停下來?他回答說我想要拿回去給我的母親吃。趙宣子就告訴他說,你就先吃,把你這份吃完了,我這裡還有一份,然後又送了一份食物給他拿回去,這個餓夫也是個孝子,回去供養母親。這個事情以後,後來晉國的國君想要殺趙宣子,結果派了這些殺手、這些士兵埋伏在門內,准備要向趙宣子進攻,結果趙宣子來了,被士兵已經圍困住了,萬分危急,正在此時此刻只見一位勇士奮不顧身的過來救護著宣子,後來把他營救出去。結果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結果這個勇士回答說,我就是當年那個桑樹下饑餓的人,是你救了我,所以今天來報答。當趙宣子詢問他,您姓什名誰?您的住址在哪裡?結果這個人也不說話就告退了。這個事情以後大家都傳開了,這是趙宣子他能夠「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的靈驗、靈感。
所以安士先生在這一段評論裡面說到,「一飯之恩,可以免死」,能夠施予一碗飯給一個饑餓的人,可以幫助他免去死亡。「棉袍之贈,足以救生」,當他已經是快凍死的時候,你送去一件棉袍,就可以救活他的生命。這一飯一袍的贈予,在我這分上並不一定是很大的犧牲,但是對他卻是十足的恩惠,這樣的好事我們為什麼不做?安士先生在第二個故事裡面是說到明朝的馮琢庵他的父親的故事,是雪中送衣,「速得貴子」。這是記錄在《功過格》裡面的故事,在《了凡四訓》裡面也講到這個故事。明朝馮琢庵他曾經做過明朝的宰相,他的父親平生樂善好施。在一個深冬的早晨,馮琢庵的父親走在路上,就見到一個人倒臥在雪地裡,上前一摸他已經半僵了,都已經凍得差不多要斷氣了,結果馮琢庵的父親立即解下自己身上的棉襖給這個人裹上,然後把他帶回家裡,給他飲食,把他救活過來。後來沒有多久,馮琢庵的父親就夢見東岳聖帝來對他說,說你命中本來無子,因為你救活了一命,而且是出於至誠心,上帝就特意叫韓琦來做你的兒子。韓琦是誰?韓琦是宋朝的宰相,他是跟范仲淹同時代的人,范仲淹也做過宰相,韓琦也做過宰相,他們倆都是宋朝的名臣,韓琦後來封為魏國公,是一位有道德、有學問的忠義之人。那麼他,你看來這個馮家投胎,因此果然後來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馮琦,用韓琦的琦字,字琢庵。為什麼用琦?就是因為他發了這個夢,夢到上帝派韓琦來投胎的,所以還用琦這個名字。確實馮琢庵從小就表現出聰明伶俐,二十歲就做了官,到三十六歲就當了宰相,了不起。我今年也是三十六,人家三十六做了宰相。我們看看馮琢庵的父親何以能得這個貴子?真的是善有善報,你有這樣的善心,你有這樣的德行,才感來這種有德行的、有善心的子孫來投胎,有德者必有福!所以欲要子孫貴顯,沒有別的,多積陰德而已。
好,我們來看下面一句,第三十三句:
【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
這句是講施捨棺材,把這些暴露在日光之下的屍體、遺體進行安葬,安撫那些九泉之下的人。安士先生在發明開解這一段裡面說到,「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穢狀示他人」。這一開始拈出了一首偈子,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身體不是我,它只能說是我所有的,我的一件東西,就像我的一件衣服,衣服穿久了就不能再穿,就把它脫下來,身體亦復如是,身體用了那麼久,也要把它捨棄掉,換一個身體,這就是生死輪回。可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肉身當作是自己,那就被它連累了。所以安士先生在這裡說,我們的身體是什麼?就是這個皮肉,皮包著血肉,你看我們面皮底下,皮膚裡頭所包的這些血肉,這骨頭就用一些筋把它纏繞在一起,這是因緣所生法,因緣就是各種條件組合而成的假合體。可是顛倒的人,凡夫,他們就把它認作是自己的身,認作是自己了,其實哪裡是自己?像我鐘茂森這個軀體在大家面前,這個軀體是什麼東西?皮包著血肉,骨頭跟筋纏繞在一起,架出這麼一個東西出來,皮上長了點毛發,有個鼻子,兩只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上下排牙齒,各種的這些細胞、器官合成的這麼一個東西,不能把這個東西認成這就是鐘茂森。如果說它是鐘茂森,那麼試問問哪一塊才是鐘茂森的主體?有沒有一個實有的鐘茂森?沒有。你說我的頭是鐘茂森?把這頭給你,這個頭也不能叫鐘茂森。你說這個心是鐘茂森的主體,現在可以做人工器官的移植,把心都可以移到別人身上,把張三的、李四的心移到我身上,那我到底現在是鐘茂森?還是張三?還是李四?證明這塊東西根本沒有主體,不是真正的鐘茂森。你這麼一想就明白了,這個身體是因緣假合,既然是因緣假合,它沒有主體、沒有自性,當下是個空,分解開來就不成為鐘茂森了。從這裡我們就覺悟,把這個身見放下,把身見放下了,這執著少了、淡了,苦就少了。如果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死了以後放不下,放不下會怎麼樣?就變成守屍鬼,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不忍離去,這凡夫常有的現象。對這些人,迷惑顛倒,我們也要存有慈悲心,把他的屍首也要好好的處理,做一個棺材埋葬,或者現在用火葬,這個骨灰也可以埋葬,也可以按他本人的意願進行處理,讓他心能安,因為他執著這個東西,你就好好處理這個東西,他的心就安了。
所以這首偈子下半首說「到死方知非是我」,人顛倒,不明真相,到死的時候才知道身體不是我。「空留穢狀示他人」,穢狀是我們這個屍體,留到人世間裡面讓別人看。如果更顛倒的,以為那個屍體還是我,以為我真的死了,那就更顛倒。那種苦惱,那種留戀不捨的那種悲涼,折磨自己,太不好受了,這些都是凡夫的通病,所以這講到「此凡有形軀者之通病也」。不僅人如此,其實動物不也是如此嗎?都執著自己的形體是自己,所以都貪生怕死,因此我們『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不僅對人,對動物亦復如是。有一天我坐車到湯池去,從此地冶父山鎮到湯池鎮大概要二十多分鐘的車程,這一路上就看到有一只死貓,被車剛剛壓死的,在這個路上,我們看了之後立即停車,下了車把這只貓的屍體端到路邊,在旁邊農家那裡借了個鋤頭把它埋葬。我們就發現這只貓的屍體已經是僵硬,可見得它被壓死的時候是極其的痛苦。人在極度痛苦、極度緊張的時候死,他的屍體是僵硬的,如果人死的時候很自在、很輕松,他身體是柔軟的。結果我們就把這個屍體好好埋了,埋了以後我們還起了一個小土包,像一個墳墓一樣,插上一根樹枝,給它念一會佛才走。我們做了這個事情,雖然很小,心裡覺得很安樂。當我們真正幫助眾生的時候,給眾生施無畏,那我們的心自然也就得到安樂,因果。
下面這裡說,「人或不幸而蕭然四壁,殡殓無赀,或隔三朝五朝,或當六月、七月,種種腐敗情形,真有不可聞,不可見者」。人有大福報的、有沒有福報的,沒有福報的人就很淒涼,就很不幸,家裡很窮,蕭然四壁,這是形容家裡一無所有,家徒四壁那種樣子。所以出殡、入葬都沒有錢,沒有安葬費,屍體就這樣擺在那裡,或者隔了三天、五天,都沒辦法入殓,甚至有六個月、七個月的,那屍體都腐敗發臭,令人不堪聞、不堪睹。這個死者九泉有靈他也是多麼的悲痛,只要他執著這個身,那麼他的苦就免不了。這個時候應該什麼?此而施之以棺椁,給他做口棺材入殓,掩其急欲自掩之形骸。人都有一種羞恥心,不願意把自己那種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看,人之常情。自己死了以後屍體沒有入殓,在那裡腐敗、發臭,他這個靈魂就是念念想到自掩,那個形體能夠好好的掩蓋起來,這個時候你能夠幫他入殓、埋葬,他對你不知多麼感恩。所以「豈獨死者有知,為之銜結耶」?死者當然是有知的、有靈的,人的形體有生死,但是他的能知能覺的這個性是不生不滅的,因此他有知覺,俗稱魂魄,魂魄有知,所以他會感恩,將來他要報德,這個銜結就是感恩報德。不僅是死者對你感恩,死者的親屬,在世的人,沒有這個資財為死者埋葬,因為你幫他們這麼做,他們對你也是非常感恩。所以凡是見到這樣的一種狀況,就應該奮力去幫助。
安士先生在下一段加以引申,他說「推掩屍骸之念,凡系恐人見聞之事,皆當代為包荒矣」。推一步再想,掩蓋屍骸這種意義把它推而廣之,我們就了解,屍骸代表不希望別人看到的這些事情。所以凡是擔心、怕人見到、恐人見聞之事,我們都應該幫他包容、涵蓋、掩蓋住,這叫包荒。見人的過失,見人的隱私,我們不可以把它散布出去,這個是最損陰德的。講人的過失,《弟子規》上講,「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別人有過失,不論大小,我們都不可以去到處說,到處說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最大的過失。這個過失重了,禍也會起,古人講「禍從口出」。口裡如果不吐善言,專門講人過失,這就跟人結怨,跟人結怨這就是最大的禍。《無量壽經》上講「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可能一開始是無心的,習慣性的講人的過失,「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就在別人心裡栽下了刺,栽下了禍根,有朝一日他會報復。這一生他找不到機會報復,來生他找機會報復,那可就慘了。因為這個心不斷的在膨脹,從小的、絲毫的事情就能成為大的對立、大的沖突,太可怕了。所以六祖大師勸告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行人從哪裡修起?不講別人過失,不批評人、不指責人,這裡學起,這才是真的修行人。所以我們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修行,就從這裡判斷就可以。講人過失就是最大的過失,揭發人隱私,《太上感應篇》上講的「讦人之私」,每個人,只要不是聖賢,他是凡夫,多少都有一些隱私,我們說告不得人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情,我們要懂得給人留面子,留有一些余地,讓人能夠改過自新,特別是人家的丑事不可以說出來,這是積口德。知道人的丑事把它說出來,我們的果報比他要慘得多,而且這個會跟人結下大的冤仇。所以千萬不可以讦人之私,攻人之非,這都是大忌。所以這些都要學會包荒掩蓋,這就是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的引申。所以我們學習每句話都要懂得它的引申義,要去落實。好,安士先生在這底下講了兩則故事,介紹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得到的果報。
第一個「掩骸現果」,出自於《功過格》,講到元朝在會稽這個地方有個人姓唐,這個人家裡很貧窮,他以教書為生,古代是知識分子,都很窮的,窮書生,只能以教書為業。學生供養也不多,讀書人都很清高,絕對不會開口問人要供養,你願意供養多少是你自己發心,你來拜師最多就是送上兩條肉干,束修之禮,其他的都不要求。有一年元朝的將領在一個地方把一個姓趙的家族他的墳墓統統挖了,殘肢斷體都拋棄在草野當中,做這個缺德事。結果這位姓唐的書生聽說了,義憤填膺,他要幫助重新埋葬這些殘肢斷體。家裡窮,他就變賣家產,把所有的錢統統用來請這些村裡的青年來喝酒,目的是什麼?請他們幫忙,把這些遺體埋葬起來。這些青年人也很合作,當時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做,因為元朝的將領他們統治這個地方,他們就偷偷的把這些遺體統統埋好。結果這個事情發生以後,這位書生的義名、聲名遠播了,大家都非常贊歎,贊歎他很有德行。到第二年他突然坐著斷氣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又活了過來,他對人說,說我斷氣以後就到了一座大的宮殿裡面,看到宮殿上面插著很多這些旗子、傘,很莊嚴的,裡面有一尊神,見到我就跟我作揖,對我說,感謝您掩埋了這些屍體,我應當好好報答你,你的命本來是不好的,又貧窮,還娶不到妻子,沒有後代,可是因為你的這種忠義之行,感動了上天,因此上帝就命令賜給您一位賢妻,幫您生下三個兒子,而且家裡能夠有三頃的田宅,這個神跟他作禮以後他就醒了。之後在會稽有一位袁俊齋,他是一位長者,他准備給他兒子找老師,很多人就推薦這位姓唐的書生,說他有德行、有學問,於是袁俊齋就非常的歡喜,而且他也聽說了這個人掩埋屍骨的這種義舉,就特別敬重他,就請他做他自己兒子的老師。你看古人為子擇師首重是德行,至於你的知識多少都是其次,沒有德行那他的知識就變成浮華了。而且袁俊齋還特意給他操辦婚事,幫他介紹娶了當時的國公的女兒,國公是一個很高的官位,這個國公的女兒嫁過來當然帶了很多嫁妝,結果買了很多田產,而且果然後來為這位姓唐的書生生下三個兒子,真的像這個神對他所說的那樣子,果報這麼快速,這麼明顯。
看他之所以有這麼殊勝的果報,就是因為他做這個義舉存心至誠,他真的是變賣自己的家產,而且毫不為名、毫不為利,還冒著風險做這個事情,出自於至誠,至誠格天,可以感動上天。一個人他如果不能有至誠心,光做這件善事,未必得到這麼殊勝的果報;如果他做善事裡頭還夾著名利在裡頭,那麼果報就有漏了。所以做慈善的事業內心一定要真誠,如果不真誠,有名利思想,果報都不好。現在講慈善家,很多是慈善起家,靠做慈善發達,他成立什麼慈善基金,可能是收一百塊錢只用五十塊錢做慈善,剩下五十塊錢自己享受去了,那種人我們就可想,天、神一定會對他降下懲罰。所以我們也會看到有些慈善家不得好死的,原因肯定是有的,不是偶然發生。
下面一個故事,也是出自於《功過格》,叫「作子酬恩」。這是講有一個人叫尚霖,他在巫山做縣令,有一位同事叫李鑄,因病過世,於是尚霖他就捐錢送他的母親回歸故裡,而且把李鑄的遺體送回故裡去,而且還很熱心的幫助李鑄嫁女兒,找了一個很好的夫婿嫁了。他能夠為他的這個朋友盡心盡力,朋友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事死者,如事生」,朋友在的時候固然對他有忠、有信,他死了以後忠信還是一樣,所以朋友希望做的事情他都代勞。送他母親回故裡,如果他朋友在,必定他也這麼做;幫他朋友嫁女兒,他朋友在他也是希望把他女兒嫁到一個好夫婿。所以能夠為自己的朋友做這樣的事情,而且能夠讓他的遺體回歸故裡安葬,安撫他九泉之下的心,這個果報也非常的殊勝。有一天尚霖他就夢見這個朋友李鑄,像生前一樣,來到他夢中向他拜謝,而且一邊拜還一邊流著眼淚,非常感恩他,跟他講,說您本來沒有兒子的,但是我懇切的請求上帝讓您有兒子,現在上帝已經同意了,讓我自己親自來做您的兒子,結果那個月尚霖的妻子果然懷了孕。到了第二年,尚霖他辭職返鄉回歸故裡,又夢到李鑄告訴他說我明天就要出生了,結果到第二天早上他的妻子果然生產,生下一個孩子,就叫做尚穎。這個孩子從小就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非常有德行,後來也做了大官。你看這是報恩來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父子、兄弟、夫妻這些家親眷屬都是因緣,什麼因緣?四種,第一是報恩,第二是報怨,第三是討債,第四是還債,不是這四種緣他不會來你家裡投胎。我們都希望有像尚霖的兒子那樣報恩的人來投胎做自己的兒女,光想沒用,想要人來報恩必須自己要多施恩德,你常施恩才有人常報恩。所以我們念念都能夠幫助別人、照顧別人、關懷別人、愛護別人,那麼來報你恩的人必定是很多。假如我們自己刻薄,存心不夠仁厚,希求有報恩的兒女,這叫妄想,事與願違。這個是我們講完了「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這一句。下面我們看第三十四句:
【家富提攜親戚。】
這個字面的意義都很淺顯、很易懂,就是家裡如果富裕了,要幫助自己的親人,不能夠自己獨富,獨富就不能久享了。古人有所謂「物惡獨勝」,自然的造化都是這個道理。物就是一切萬物,第二個惡是厭惡,一切萬物都厭惡你獨勝、你獨富、你獨善、你獨美,就你美,就你好,別人不好,這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家富了,自己家境好了,多幫助親人。所以下面安士先生在發明這一段裡面講到,說「富者當自念曰」,富裕的人自己要這樣思惟,「同是人也,彼何其貧,吾何其富,必吾之宿生,稍知植福,而彼則未能耳」。大家都是人,為什麼他們會貧窮,而我自己會富裕?必有原因,原因是前世的,佛家講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現在享受的,你有富貴,你前生修了善因,你布施。布施財就得財富,布施法就得聰明智慧,布施無畏就得健康長壽,你有布施你就得到這個福,他們沒有布施就沒有這樣的福分,這很公平的。所以這是我自己宿生知道植福,他們沒有這麼做。既然知道這是因為因果使然,就沒有什麼自己覺得了不起,我現在雖富,假如不能夠繼續行善修福,將來就貧窮,福享完了就窮了。他們是貧窮,可是他們懂得修善植福,他們將來就富,這自然感應之道。
下面這裡說,「假使宿生未嘗作善,吾今安得如此受用」?如果不是前生做過一點善行,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受用的。「然當享福之時,又當作修福之計」,這句話重要,享福的時候要懂得為未來修福,這是有智慧的。可是世間人有幾個曉得這個道理?在享福的時候統統都迷惑顛倒,極盡享受之能事,而卻對需要他幫助的人不聞不問、不理不睬,這是把自己的福給折了,這福很快都享完了,將來就變成貧困潦倒。所以這下面說的,「譬如食果,當留其種於來年,亦如點燈,當資其膏於未熄也」。這兩個比喻都是勸導我們為未來著想,我們想要吃果子,那得種果樹,吃的果子就會留下果核,這個種子,種子把它種下去,來年它還能結果,這樣生生不息,你的福報就源源不盡。點燈,這是古代點油燈,用這些油膏,這是一種點燈它的燃料,它還沒有熄滅的時候我們就要添油了,等它熄滅了之後那添油也沒用。所以這是什麼?想到享福不要享盡,要為後來著想,為自己後世著想,為自己子孫著想,這就是聰明人,他的福就會長久,沒有用完的時候。
下面一段說到,「世俗稱富為從容者,以其緩急可通,無窘迫之狀耳」。世間人都以為一個人富裕了,他什麼都順心、順意,這是最大的福了。從容是我們講的萬事順意,他緩急可通,他樣樣都很順利、很通暢,不管是做緩的事還是急的事,都能做得成,他沒有窘迫之狀,絕不會沒有錢用,大家都以為這樣是叫從容,這樣叫有福。安士先生不以為然,他下面說到,「彼守財之虜,惟恐親戚纏擾,先做窘乏之容,使人難以啟齒;以為財多則有之,以為從容則未也」。所以從容,你要看他是不是真的得到這個受用。如果是有錢的人是個守財奴,一毛不拔,不肯布施,自己家裡富裕了,親戚來求助,這個時候我不願意借給他,擔心他來纏擾我,所以故作姿態,說自己很窮,說自己沒錢用,這是常有的事情,讓人看見就很難啟齒,不好意思再問你要,好像你那個窮酸的樣子比我還窮,怎麼好意思再跟你要。這個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家巴爾扎克筆下寫的葛朗台,這個老葛朗台就是這樣的一個吝啬鬼,他家財萬貫,可是家裡的窮酸樣,真是就是讓一個窮人看到了都覺得寒心。他是故作姿態,連他最愛的女兒,只給她吃那些干面包。你說他是從容嗎?你說他是有福報嗎?所以一個吝啬的人他是沒有福報的,雖然他家裡很有錢,或者銀行的存款很多,銀行存摺上的數字後面很多個零,以為財多則有之,你說他有財嗎?真的也是挺有財的,以為從容則未也,你說他是從容?你說他是有福報嗎?就不是了,未必了。所以安士先生引「《莊嚴論》雲」,《莊嚴論》是一部佛經,他說「知足第一富」,什麼才是真正的富?不是說你那個存款上的數字後面有多少個零那叫做富,第一富的人是知足的人,知足的人他什麼都不缺,那些不知足的,哪怕是錢再多,他都覺得不夠用,億萬富翁他還有很多不得到滿足的,他還不夠用那些錢,你說他富嗎?
所以我們師父有一天跟這些居士們談起來,他說他自己從來是身無分文,為什麼?他不需要錢,沒有用錢的地方。你問他,他什麼都不缺,這個東西不再需要了,夠了,這真正是第一富!他如果是很有錢,但是要什麼東西還缺,你看他哪是富?知足古人講常樂,不僅是第一富,他也是第一樂。這個樂怎麼樣子得到?要從多布施,對自己要少欲,對別人要多施。所以《優婆塞戒經》裡面講到,「若多財寶,不能布施,亦名貧窮」。就像這個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他是當地最有錢的人,金幣都藏在他的地窖裡面,每天打開門去看一看,讓他自己眼睛滿足一下,然後心滿意足的走了。可是他的受用還是非常的可憐,到走的時候眼睛一閉,一個金幣都帶不走,很貧窮。為什麼?他不能布施。肯布施的人家裡未必有錢,可是他很快樂,而且他將來必定是有大福報。所以我們繼續看安士先生舉了兩個公案,第一個是叫「菜羹得名」,是出自於《宋史》。我們看《安士全書》,讀這一部《陰骘文》的「廣義節錄」,真的是不僅學到了道德,而且還增長了很多的文化知識。你看他這裡是旁徵博引,引用的這些典籍有一百多種,所以學了這一部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的、歷史的一個綜合知識的學習,所以這部書實在是太好了。這個《宋史》裡面講到這麼個故事,在宋朝太宗年間有一個人叫張泌,他是在史館裡面做公務員的,公務員俸祿並不是很高,可是他家裡吃飯的人常常都是很多很多。有一天皇上知道了,就把他召來問,說你家裡為什麼吃飯的人這麼多?你哪來的錢供養這麼多人?張泌就回答說,臣的親戚很不少,而且都在鄉下,他們還是很貧窮的,甚至有吃不上飯的,我自己的俸祿雖然不多,但是自己用不完的,所以我分給他們一起用,而且我家裡吃的飯都是普通菜羹而已,沒有什麼山珍海味,那個就買不起了。皇上聽了以後就半信半疑,就想要調查個水落石出,有一天選了一個日子就來到他家來突然襲擊,看看他家裡這些人到底吃什麼,結果一看,果然都是粗菜淡飯。於是皇上就很稱贊張泌的行為,特別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張菜羹,用菜羹給他起這名字,這也是褒獎他,是什麼?寧願自己吃得節儉,跟這些親戚們一同共甘苦。所以這種德行確實令皇上、令萬民所敬佩。
安士先生在評論裡面講到,說晏子,這是齊國,春秋時代齊國的宰相,晏子他一件狐裘,我們說皮襖,穿了三十年,而且祭祀的時候食物都不裝滿,可是他的親族、祖先都得到他的恩惠。他是什麼?捨自己的俸祿,讓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最低的程度,而盡量的周濟他人。而且祭祀祖先,雖然祭祀的食物不是很多,但是祖先也得到恩惠。宋朝的范文正公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范仲淹他也是出身於貧寒,他這個范家的親族都是很貧困的,范仲淹當了官以後,捨自己的俸祿養活了幾百家的親族。自己非常節儉,到死的時候他的兒子給他買一口棺材都買不起,為什麼?家裡所有的錢財統統布施,『家富提攜親戚』他做得最好。所以如果能夠在自己家境比較好的時候多多幫助親族的人,親族的人就很感恩戴德,這是雪中送炭,要比錦上添花要強。他們真正需要你救濟的時候你去救濟他們,施予恩惠,他們的感恩比他們自己已經好起來了你給他送一點禮物,你說哪個強?當然我們不是為了讓人感恩才做的,這是修福,我們要懂得施這種恩田、施這個悲田。恩田是對我們有恩的親人我們更要幫助,縱然對我沒有什麼恩德的這些人;但是他們很貧困潦倒,我們也要施予恩惠,這是種悲田。
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故事,講到「大愉快事」,這也是出自於《功過格》裡的。說的一個人叫羅惟德,他在任職的時候,有一天去拜見一位叫劉寅的人士,對他就興高采烈的說,說我今天遇到了一件最快樂的事情。劉寅就問他,是什麼事情,這麼快樂?羅惟德就說,剛才我碰上了十幾位貧窮的親戚,因為這饑荒年,他們從遠方來找我,我就把我平時積累的薪水、俸祿全部都送給他們,全家人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阻攔,所以我感到真快樂。你看看這個羅惟德是什麼存心?心裡真的是純善,他就是念念想到幫助別人,如果不幫助別人反而不快樂,幫助別人才是最快樂的事情。所以助人為樂,為善最樂,這種人厚德,厚德之人得厚福。所以《景行錄》上有一段話講得好,它說「富貴之家,有窮親戚往來,便是忠厚有福氣象」。這都是教我們如何看一個人、看一個家,看他有沒有厚福。怎麼看?他富貴的人,家境好,你就看到他常常有些窮親戚來找他,這個家必定是有福,這氣象擺在這裡。所以我們說看相怎麼看?就從這些事相上面看,就能斷定他將來有沒有後福。有親戚來往,這種人是什麼?必定是他常給親戚恩惠,所以他們來找他,這說明這家人忠厚老成,為人厚道。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社會上的人,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先富起來之後就跟這些原來的窮的親戚斷絕來往,好像跟那些窮人來往是一種可恥的事情,很討厭他們。這樣的存心是福最薄的相,自己已經到了刻薄的這個地步上了,你說他能容得下福嗎?所以仔細看這種人,不會有幾年,必定衰落。所以這二、三年富起來的人不懂得修福,眼看也是二、三年就窮下去了。好,我們繼續來看下面一句,第三十五句:
【歲饑赈濟鄰朋。】
這個是講到遇饑荒年要多加對鄰居朋友的救濟。安士先生在發明一段講到,「救荒之策,有施於已然者,有施於未然者」。救荒這是救濟饑荒年這種策略、這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施於已然」,已然是已經發生了,災難已經來了,大家已經真的是發生饑荒了。這個時候怎麼救濟?這個是要施,就是布施,要想辦法,這是一種。第二種是防患於未然,事情還沒發生,在饑荒來臨之前我們就要想到預防饑荒,這統統都是講救荒之策。所以這個赈濟它的意思不僅是發生之後才赈濟,發生之前預防也是赈濟。下面安士先生為我們解釋什麼叫施於已然?什麼是施於未然?「請蠲國賦、截留漕米、勸募設粥、嚴禁籴客,此施於已然者也」。這是講到請求免去,蠲是免去,國家的賦稅,這是饑荒之年,人民百姓已經很苦了,請求國家減免稅收,這是考慮到百姓,或者是截留公糧,就是公家的財政要盡量的減少支出,或者是多留一些以備急需,或者是勸導社會這些有能力的富貴的人他們來布施。設粥是施粥,饑荒年,常常有的現象,因為百姓沒有飯吃,富貴的仁人長者就開了糧倉去施粥,這是大好事、大善事。我們最近看到新聞上有個報導,前不久溫州這個地方就有一位善人,他天天去施粥,他還擺上很多桌椅免費的給大家喝粥,凡是有路過的,你想來吃一碗粥,你就可以坐下來,統統免費。確實每天都有上百人排隊在領粥,即使是在我們富裕的地區,還是有貧窮的人,這是利用社會民間的力量來救濟。嚴禁籴客,這個籴字就是買賣這些糧食的商販,他們從中牟利,特別是在饑荒年,如果一般的商人沒有道德,這是正好牟利的機會,他們從中牟利,苦的是百姓,所以國家嚴禁這個時候有這些投機商販來這裡把米價、糧食的價格炒高,這都是赈濟的方法。
下面說到,「開泛河渠、高築圩岸、務本節用、儲粟裕農、募民開墾、嚴禁張簖宰牛,此施於未然者也」。什麼叫施於未然?饑荒年沒發生我們就要預防,保證糧食生產。所以這裡開泛河渠,這是在灌溉上面我們要做好,保證糧食生產的順利。這個高築圩岸也是能夠高築堤岸,開渠挖河,興修水利,大興灌溉,保證生產。務本節用這是要節儉,而且儲蓄糧食,保護農民。我們現在國家真的是歷史破天荒第一次,把所有的農業稅都給免了。這是什麼?防患於未然。政府國家現在只要有這個能力,能夠讓農民現在免去賦稅,這是裕農,中國農民的人口最多,讓農民的心能夠平,這是國家能夠安定。募民開墾,募是勸募,號召這些百姓去開墾、種植。當然這個開墾在古代這是應該的,為什麼?古代耕地很少,荒地很多,所以開墾有利於擴大糧食生產,可是現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高超了,大面積的開墾土地反而破壞生態。我們這是提高土地的生產,保護耕地,不能夠無限的擴張那些現代化廠房或者是住宅用地,保留耕地,我們現在應該這麼做。嚴禁張簖宰牛,張簖是攔河來捕魚,這一攔河就會影響水利,就會造成灌溉上的問題,影響生產。宰牛是宰殺耕牛,古代耕牛是用來耕田的,它是勞動力,所以應該要保護,更何況捕魚、宰牛是殺業,殺業又是造成災難的一個原因。所以做這些事情都是預防饑荒的發生,防患於未然。
下面說「救之於未饑,則用物少而所濟廣,民得營生,官無阙賦。若至饑馑已成,流殍滿道,而後議蠲議赈,則所濟有限,而死亡者多矣。獨言鄰朋,舉小見大也」。這是講到救饑要救之於未饑,饑荒還沒有發生之前就要救了。這樣的方法好,用的資源少,損失少。所以用物少而所濟廣,所濟的這是萬民,范圍廣泛,而且百姓得以營生,安居樂業,不會被饑荒所迫,而且官府它也有照常收到稅收,經濟不會受到影響。這是防患於未然,比救患已然要強。下面也是這麼說,若至饑馑已成,已經發生了饑荒,流殍滿道,殍就是餓死的屍體,真正饑荒的時候一片片的餓死了,這個時候再去商議要免國稅,要如何赈濟,這樣的赈濟很有限,而死亡的人就很多。所以這裡講到赈濟鄰朋,其實鄰朋的范圍是很廣泛的,這裡用講鄰朋是舉小見大,舉一個小的,就是我們周圍的鄰居、朋友,可是我們的心量要廣大,放眼世界,天涯若比鄰,天下都以同懷視之,都是朋友,所以鄰朋就代表了萬民,這是舉小見大,我們要懂得。現在這個饑荒也是泛指,不僅是指糧食的饑荒,現在確實也面臨了這個困境。聯合國已經宣布,二00八年世界糧食大量減產,確實要進入饑荒,今年、明年餓死的人會很多,特別是像非洲這些窮困國家,如果還遇上什麼天災人禍,那真的是民不聊生。這個怎麼樣防范?要趕緊采取措施。不僅是自然氣候帶來的饑荒的災難,還有人為的,像今年發生的金融風暴、金融危機,就等於饑荒一樣,影響了多少國家的經濟。美國已經大面積經濟衰退,美國經濟要倒下去了整個世界經濟都會受到嚴重創傷。有專家認為這一次的金融危機比一九二九年的那次經濟大衰退要更令人憂慮,這個我們又要怎樣去預防、去赈濟?
一個國家的國運,一個世界的世運,說到底都是跟眾生業力有關,是眾業所感。這個業必定是有不善,才感來饑荒,感來這些金融經濟的危機。所以安士先生底下說,「水旱災荒,原從悭貪、鄙吝所致,蓋眾業所感也」,這是把這個根本原因點出來了,水災、旱災、饑荒,包括現在的經濟金融危機,怎麼來的?根本原因是眾生悭貪、鄙吝這個業所致。悭貪是餓鬼道的因,不肯布施或者是貪得無厭,感來的就是貧窮的果報。一個人悭貪、吝啬一個人就要受這個災難,大眾一起悭貪、吝啬大眾一起受這個果報,眾業所感。這個話說出來不學佛的人他就不能夠接受,好像是本來人們已經有災難了,為什麼你還這麼說?所以這個話真的對外還不能說,明明是事實,說出來也怕傷人的心,但是確實是這樣的情況。要改變這個情況必須要修福,怎麼修福?多布施。貧窮能布施嗎?能,再貧窮也能布施。像《了凡四訓》裡面講到的一位貧女,乞討為生,得來兩文錢,兩文錢就像我們現在講的算是兩塊錢人民幣這麼少,可是她把這兩塊錢統統都拿到寺院去布施。寺院真正的功能是從事佛陀教育,從事正法的教育,啟發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的,所以這個功德很大,你等於是幫助復興正法的教育。這是她全部的財產,結果寺院的主僧、住持他有神通,他能知道這位貧女她的誠心,於是親自代她忏悔、回向。後來這個貧女福報現前,入宮做了妃子,富貴了,想到之所以有今天,是因為當時誠心布施的結果,所以她要去報答,要還願。就帶著千兩黃金,帶著很多這些婢女、侍從浩浩蕩蕩來到寺院裡面去布施,結果這個住持沒有親自出來,叫一位小和尚代他去應付一下,幫她忏悔、幫她回向。這個妃子就心裡有點不高興,就來找這個住持問,說我當年是一位貧賤到極處的小女孩,我只布施兩文錢,為什麼您當時親自給我做回向,我現在布施一千兩黃金,你都不肯給我回向?這個住持微笑著說,過去你布施雖然是兩文錢,但是用心非常誠懇,不是老僧親自出來代你忏悔不足以報德,而今你已經富貴,千兩黃金對你不算什麼,你這個誠心遠不如當日,所以我請我的小徒弟代勞就足矣。你看看修福、做功德、忏悔業障,哪是看你布施的錢財有多少,看我們的誠心。所以窮人能不能修福?一樣能修福,即使什麼東西都沒有,沒得布施,也要有一顆愛人、助人的心念,這個心就生福。所以這個事情必須要靠教育才能辦得到。
你看安士先生下面說,「若用其心於赈濟,則未來之饑荒亦免矣」。能教人發心去幫助別人,赈濟困境的人,未來的饑荒、未來自己的困境也就免除了。這裡教我們用心,用其心於赈濟,沒有強調要用財,如果沒有財用心一樣的,可是這個心要真心,有財必定是全部捨財這才是真心,沒財的時候,沒得捨了,也要有隨喜別人施捨的這個心,要有這個心只有靠聖賢教育。所以《禮記•學記》裡面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要建立一個國家政權之後,第一要辦的就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聖賢教育,這是讓民心向善,國家自然太平。現在世界一樣的,和諧世界也是教學為先。所以我們師父上人在國際上參加這些和平會議,大力的呼吁一定要辦教育。這個教育由誰來辦最好?國家來推動,媒體來播放,從每一個民族的、宗教的裡面請這些高人。什麼是高人?真正有德行、有學問,他不僅是能說,而且能做的,把這些古聖先賢的典籍、經典抽取出適合於現代人的,跟大家宣講,辦班教學,這是和諧世界之道。所以在二00六年十月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這個總部,辦了一次大型的會議活動,邀請我們師父做一個主題發言,師父就是提出,要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唯有靠團結宗教、辦班教學。團結宗教目的是穩定社會,同時從宗教的經典裡面找出那些真能夠勸人斷惡修善的這些經句來宣揚。
所以我們師父在最近,他自己從九大宗教的經典裡面選出了一些經文,這經文都是做人的道理,都是倫理、道德、因果方面的,把它集結成一本書。每個宗教的經典裡面選取出來的經文不超過一百句,在我們發現,原來所有宗教講的這些價值觀都是相同的,都教你怎麼做人。這才能夠深信老祖宗的教誨,「人之初,性本善」,這些宗教的教誨都是聖人自性性德流露,講的都是本善,所以都是一樣。既然是一樣,那宗教之間怎麼會有沖突?用這個來教學可以化解宗教沖突,宗教沖突沒有了社會這就安定了一大半。現在很多你看所謂恐怖主義這些活動,都是打著宗教的名義,大眾就是因為不了解宗教,所以被迷惑,才有這些所謂極端分子出現。極端分子也是很可憐的,他們也是被迷惑了,假如他們也接受教育,知道自己真正宗教的教義,怎麼會有這些恐怖事件發生?宗教不會講恐怖的。所以教人斷貪瞋癡,斷這些惡念、惡行,這就斷了災難的根源。所以赈饑要赈之於未然,救難救之於未然,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力的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安士先生下面注解繼續說,「《經》雲:人壽三十歲時」,這個時候「有饑馑災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夜無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盡閻浮提,所存不過萬人,留之以為當來人種」。這佛經上講到,人的壽命到平均三十歲的時候,就會有饑馑災發生。那麼我們的壽命佛告訴我們,有減劫、有增劫,最大、最高的壽命八萬四千歲,從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十歲,十歲是人平均年齡最少的,然後又開始變成增劫,叫做苦盡甘來,否極泰來,十歲之後又是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這是有減劫、有增劫。我們現在是處在減劫,佛在世的時候人平均年齡一百歲,我們現在已經過了三千年,所以現在平均壽命是七十歲。等到平均壽命是三十歲的時候就會有大饑荒,那是七年七個月七天草木不生,不下雨,所以餓死很多人,白骨遍野,盡閻浮提,閻浮提是地球,整個地球上剩下的人口不會超過一萬人,這些人留下來的是將來的人種。這都是什麼?因為人的共業所感,有這個饑馑劫。我們如何來避免饑馑劫發生到自己頭上?「《婆沙論》雲」,這是佛經當中講到的《婆沙論》,《婆沙論》是這麼說,「人若能以一抟之食,發大悲心布施餓者,於當來世決不遇饑馑之災,此種救荒,尤屬泯然無跡」。你看《婆沙論》裡面就講到,我們如何避免饑馑劫,如果有人能夠以一抟之食,就是我們說一碗飯,很少,比一碗飯都少,這一抟,給人家,供養人,供養最重要是發大悲心,你是大慈大悲,真誠的去救眾生的心,悲心,悲是拔眾生的苦難。那麼大悲?大字是沒有條件的,不求回報的,不希求名利,不希求果報,完全無私的去幫助別人,這是大悲。用這種心布施餓者,饑餓的人,這個果報當來之世決定不會受到饑馑的災禍。你看這是佛法教育我們,所以佛法的救荒、赈濟是泯然無跡,真是所謂的「潤物細無聲」,你接受了這個教育你自然你就會斷惡修善,自自然然你不會受到這個災難,你得到好處了,好像沒有什麼行跡,這是佛法偉大之處,防患於未然。所以如果正法始終都是普及的,都是人人能夠認真修學,這天下哪有災難?現前這個世界就轉成極樂世界了。所以要赈濟這些饑荒、災難,我們怎麼做?既然走上了聖賢教育之路,終其一生要努力的修學,常常的講學來幫助眾生,能夠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化災難於無形,這是我們能夠做得到的。做這種赈濟比災難發生了之後拿著飯食去救濟人那個功德還要大,大得太多,這是防患於未然,救護於無形。
下面安士先生舉了幾個故事,這裡我們就講一個,時間也快到了,我們只講一個故事,它是出自於《隋書》,隋朝歷史的故事,「因荒釀禍」。這是在隋朝末年,在馬邑這個地方發生了大饑荒,當時這個太守王仁恭竟然關閉糧倉,不出來救濟。當時有一個人叫劉武周就對著大眾說,現在我們百姓都饑餓到極點,到處都有餓死的屍體,那個姓王的太守竟然見死不救,他哪裡配做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把他鏟除掉。所以他就敲起牛皮鼓,對眾宣誓,說我們不能甘心等死,我們要去搶糧倉,你們大家跟著我一起去。結果大家因為都是饑民,有人這麼一召集,就跟著應和,結果大家起來造反,殺了太守王仁恭,開倉赈濟,很多地方也響應。這個劉武周當然他有他自己的私心,想著利用這樣的一種饑荒年好鞏固自己,發起一種所謂的叛變,後來他果然就自稱為皇帝。但是他結果還是被殺了,因為他不是為民著想,他是為自己。造成這樣一種社會的不安、動亂,雖然有劉武周他的慫恿,可是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王仁恭這個太守沒有仁慈心,不能在這個時候開倉赈濟,所以釀成這一場禍亂。所以我們就懂得在饑荒之年,赈濟災民這是穩定的要素。後面還有幾個故事,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留待明天再跟大家分享。今天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十集) 2008/12/6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