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師父上人,強帝瑪法師,諸位大使,諸位宗教領袖,諸位法師,諸位長輩,諸位兄弟姐妹們,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禮旭這個學習的機會。今天能再次來到巴黎,跟諸位仁者共聚一堂,從各個宗教的教誨,從各個民族的智慧當中,一起來尋求化解沖突,促進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禮旭深感榮幸。藉此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慶祝衛塞節的殊勝因緣,禮旭也願以學習淨空老和尚教誨,學習《群書治要》,學習我們中華民族老祖宗的智慧的點滴心得,向諸位仁者匯報,敬請大家指教。
在中國有一句諺語叫「家和萬事興」,從這句話也體會到,我們中國人都是追求和平的。自古以來,帝王統治國家、教化百姓,就是一個「和」字。從成語當中我們常聽到,政通人和、安和樂利、和氣生財,這個成語無不是顯示,都是希望社會祥和、天下太平。尤其我們中國北京的故宮,我們中國人把老祖宗的智慧都是結合在建築,還有種種藝術品當中,像元、明、清三代的皇宮,歷時五百多年,皇宮裡最主要的建築物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個就代表我們中國人是要時時養成一個和諧的人生態度,而且時時遵循中道而行,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時時又能保持這樣的胸懷、德行。所以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歷史長河當中,從來沒有去侵占過別人的一寸土地。六百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那時候鄭和的艦隊是全世界最強的海軍,將近三萬人,一百多艘船艦,走遍了全世界,沒有侵略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占領任何一個地方,而是帶去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農耕,以及各種生活的技術,這是一個和平之旅。六百年後,所有利益的國家地區的人民,到現在對他還是念念不忘。鄭和是七次下西洋,都經過馬六甲,馬六甲的人民一直到現在,每一條街都還有鄭和廟。所以事實證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而如今整個地球災變頻繁,舉世紛爭不斷,全世界都希望能夠化解災難,實現安定和平。如何能真正用和平的方法去達到?《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什麼事情要解決都得從根本來思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淨空老教授常用中醫來做譬喻,就像治病一樣,首先要把病根能找到,才能對症下藥。所以我們反思家庭、社會,以至於國際間的種種問題,從身體上來講,現代的癌症、文明病很多;從心理上來講,現在的精神病、自殺率非常高。從家庭來看,現在的父子沖突、夫妻離婚率、兄弟沖突,還包含不孝養老人、不教育下一代的這些問題,這些都是家庭關系的情況。在社會當中,犯罪率節節上升,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也很高。包含整個墮胎的情況,全世界一年墮胎超過五千萬,這是連禽獸都不會做的事情,但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現在卻是在做這個事情。這是社會問題,包含種種的天災愈來愈頻繁。
從個人身心到整個國家、世界的問題,從現象上看好像很復雜,但是事實上,假如從根本的人心來看,這些現象並不復雜。從中國的《尚書》當中的一句教誨,就已經把這個根本的問題講得非常的透徹,就是《尚書》當中說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句話點出所有的問題,大根大本在人心。我們剛剛講到的,個人身心到整個國家社會的問題,深入去思考,都是因為人心追求了利欲,追求自私自利、追求欲望,才會產生這種種的問題。所以只要人心從利欲的追求、享樂的追求,能夠轉成道義、轉成節儉,這些種種問題就會去掉。
在《群書治要.荀子》裡面講到,道義勝過利欲的時候,就是太平盛世;利欲克制了道義的時候,就是動亂的時代。所以其實聖賢的一句話,就解決了我們家庭跟社會,以至於國與國所有的問題,把義放在前面,把利放在後面,問題就解決了。就像剛剛我們提到鄭和,他就是重義輕利,所以他能夠給各國的百姓幸福安樂,跟各國能夠和諧友愛。而我們這兩天也聽到吳念博董事長,他的企業這麼成功,他就是把員工一生的幸福,以至於他們的老人的幸福(員工的父母的幸福),員工下一代的幸福,延伸到為整個社會、國家、人類的幸福著想。所以他義擺在前面,他的企業愈做愈成功,他們的整個成長都是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的速度。他所帶動的幸福企業,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例子,在中國重慶耐德林董事長,他本來的念頭是把利放在前面,所以員工是他的敵人;後來他接受到老祖宗教誨,接受吳董事長的指導,他把義放在前面,他的員工變成兄弟姐妹,他的事業愈做愈好。所以我們想到《群書治要》這句教誨,其實就是義跟利我們能分清楚了,重義輕利,從個人到國家、社會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並不是很復雜。
我們體會到老祖宗這些教誨這麼好,就想到人類的災難其實是來自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二千五百多年前,在《群書治要.孔子家語》當中就有記載,有一次國君問孔子,我聽說房子往東邊建是不吉祥,真的是這樣嗎?孔子就抓住這個機會,給予國君最重要的治國智慧,所以可以感受到孔子時時都是把國家、天下放在心上。他就告訴國君,房子往東邊建不會不吉祥,但是有五件事情是真的會不吉祥。第一就是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都跟人家爭,這個是不吉祥。因為都是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這一生不可能有福報。師長老人家常常教我們要念念為人著想,因為這樣心量大,量大福就大,才會有福報。利益他人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是這麼教我們的。所以認知錯誤,他這一生就不吉祥。這個也印證昨天弗洛主教,他講到不是文明跟文明之間的沖突,而是無知造成沖突,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理搞錯了,搞成損人利己才會吉祥,這是完全錯誤的,一定是利益他人才會吉祥。
第二個不吉祥,孔子講道,「棄老而取幼」,不管老人,只寵愛孩子,這個是家的不吉祥。因為孝順是齊家之本,遺棄老人,只顧孩子,這個家就沒有孝道的承傳,這個家一定不會吉祥。第三,「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賢德的人、正直的人都不用,用了很多巴結谄媚的人,這個團體、這個國家就不吉祥。第四,「老者不教,幼者不學」,這是風俗的不吉祥。就是長輩、老人都不教倫理道德、不教做人,下一輩的人又不肯學,整個風俗就會快速墮落,這個是社會的不吉祥。孔子這段話也告訴我們,身為父母、身為長輩、身為企業團體的領導人,都應該有教育下一代的責任。第五是講到聖人沒有被重用,甚至於聖人的教誨都沒有人要學,反而是錯誤的思想,功利主義掛帥,人都利欲薰心。所以是從自身到整個世界都不吉祥、不和諧的根源,孔老夫子在《孔子家語》當中就講得清清楚楚。所以只要聽老人言,應該幸福是在眼前。
我們昨天聽到非洲的大使,非洲的這些長老們,他們都談到要回歸他們自己的經典,尤其要回歸他們老祖宗的教誨,才能真正回到和平。這個也印證我們師長淨空老教授講的,我們所有世界的老祖先們,他們的心地比較清淨,他們有智慧,所以能回歸到老祖宗的教誨才能有幸福。中國童蒙的經典《三字經》就告訴我們,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是善的,每個人都有純淨純善的性德。「性相近,習相遠」,這是《群書治要.論語》當中講到的,所謂本性本善,但是習性不善,會被污染,會學壞了,善與不善就會沖突。就像剛剛我們一直在談的義與利,利益、利害當前,第一個念頭是自利還是利他?我要自利,你也要自利,就發生沖突;如果我們想到利他,沖突就沒有了。利他就是本善的存心,這是根本的根本。
和諧世界,必然是從我們內心的和諧開始,所以教育就非常的重要,因為透過教育,人心就能保持本善;如果不把教育辦好,善良的本性就會隨著環境影響而受到污染。所以老教授強調,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就是靠教育。《禮記.學記》就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國之君建立政權,領導人民,把什麼放在第一位?就是教學。教學上了軌道,國家政權就會非常穩定、穩固,就能長治久安;要是忽略了教學,國家的政權就不穩定,社會就容易動亂。國家如此,一個企業團體亦如此。所以吳念博董事長他們也遵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們把人文教育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事實也證明,他們的企業愈來愈好,尤其他們的員工親如一家,那個團結的力量是讓我們看了非常的感動。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在《孟子》的一段話當中就凸顯得非常的明顯。因為我們堯舜禹湯這些聖王,他們不只自己成為聖賢,他們還希望所有的子民都成為聖賢。這個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道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我們自己還沒有遇到老祖宗的經典,真的都想不清楚到底人這一生意義何在。尤其我們師長老教授常說,人生短短幾十年,總不能白來一遭。而我們老祖宗在《大學》這部經典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是這些聖賢人教導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明明德,就是愛護自己,讓自己這一生的智慧德行達到圓滿;在親民,是讓自己的家人,以至於生命中的有緣人,也達到聖賢人的境界,這個是親民;而愛人愛己都達到圓滿,這是止於至善。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價值觀。
從堯帝那個時候,他就洞察到人需要教育,人不學不知道道義。他們通達了人性,洞察到人只是吃飽了、穿暖了,過著很安逸的生活,卻沒有教育他們的話,「則近於禽獸」,他們的行為就會像禽獸一樣。其實我們讀到這裡,可以感受到聖賢人的智慧,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用聖賢教誨,現在墮胎的情況不只近於禽獸,甚至做出來是禽獸都不會做的行為。聖賢人他有擔憂,所以在堯帝的時候,就趕緊讓契當教育部長。契也是孔子的始祖,商朝的始祖。他當教育部長教了什麼?教了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大道,淨空老教授在第一天就有很詳細的給我們開解。有了這些教育,五倫關系,人與人所有的關系沖突就化解掉了。聖人他有了這些治國的智慧,然後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所以這些聖賢人治國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它是超越時空、超越種族的真理。老祖宗留傳至今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跟效果,都是歷經千萬年考驗所累積下來的寶藏結晶,只要遵循去做,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因為真理是放諸四海皆准的。
我們從五千年歷史來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每一代都印證。像在周朝,他們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有四十年沒有任何人犯罪,監獄當中的刑具都生銹、都壞掉了,周朝有這樣的盛世。又經過了一、二千年,唐太宗皇帝(唐太宗皇帝就是編《群書治要》的聖王),他也按照老祖宗的教誨來做,又創了一個盛世,貞觀之治;而貞觀之治之所以能成就,就是因為太宗皇帝下令編輯《群書治要》。就像魏徵大人在《群書治要》序文當中有說到,太宗非常喜愛這部書,因為它廣博而切要,把一些精要都掌握到了。太宗是日日手不釋卷,每天一直在學習,所以他能成就貞觀之治。這也是太宗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這樣他才能以身作則,感化臣民。唐朝之前的隋朝,它有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已經是一、二百年的動亂。太宗執政初期,事實上國家是十分窘困的,連年還旱災,國庫空虛,整個米價是非常昂貴,人民苦不堪言。但太宗依據《群書治要》教誨,僅僅二、三年之後,國家已經是一派欣欣向榮,不僅米價恢復了低價,民風也變得十分淳樸。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即使是對陌生人都是充滿友善,所以旅行在外的人們可以不必帶路費,沿路大家都會給予幫助。這在歷史當中稱「貞觀之治」,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在《資治通鑒》有一段記載,貞觀六年的夏天,唐太宗視察已經判死罪的死囚,聽到死囚他們想念雙親,就很憐憫這些死囚。因為太宗很重視孝道,也十分仰慕漢朝親嘗湯藥,侍候母親的漢文帝。因為太宗有這分孝心,看到死囚萌生一念孝心,感同身受,就讓他們回家孝養父母,約好來年的秋天再回來就死,再回來行刑。孝心的開顯必感來忠信,結果第二年的秋天,三百九十位死囚竟然沒有一個人逃亡,全部都回來等待斬首,最後太宗也赦免了他們。這個是唐朝真實的歷史。所以太宗的好學、太宗的德行,成就了天下歸心的盛世。這是唐朝的歷史,而在我們中國海南省監獄系統張發廳長,他依循老祖宗的教誨,也是去愛護這些犯人,他在一年的清明節,也讓重刑犯回去祭祖,當時候這些重刑犯在祖先的墳前痛哭流涕,最後這些重刑犯也都是自己回來。這個都證實,只要依循聖賢教誨,都能夠呈現這麼好的一個治世出現。
貞觀之治的實踐告訴我們,聖賢教育對於個人的福祉、國家的治亂、世道的昌盛都是至關重要。而《群書治要》的重現,實有其神聖的使命,因為這部書在中國也忽視了一千多年。這部寶典既然能幫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並奠定整個大唐三百年的盛世基礎,也必能為當今世界各個階層的領導人、志士仁人提供珍貴的借鑒。中國的習主席熱愛中華文化是全世界眾所周知的,主席的父親習仲勳老先生高度肯定《群書治要》這部寶典。習老先生重視,必然習主席從小都有學習《群書治要》這些教誨。所以主席執政只短短一、二年,即達到萬民歸心,世界各國高度肯定。單就提倡廉潔、提倡節儉這一條,一天就為中國省下了多少的公帑,培了多少的福報,這個都是沒有辦法估量的。所以《群書治要.孝經》當中就講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一個國家有好的領導人,百姓就有福報、就有依靠了。這個是從歷史當中,從唐朝的盛世,我們可以看到《群書治要》經典是高度的智慧。
我們接下來,就《群書治要》裡面再選取幾句教誨,跟大家來做交流。首先從修身方面,《禮記.曲禮》有講到,「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不可長,就是傲慢心一生起,人就無法虛心受教,也就很難再成長。因為學問成就的大小,是建立在謙卑受教的態度上,所以只要傲慢起來了,才華、學問就不可能再提升。我們看師長老人家讓我們來參加聯合國的會議,也是讓我們能感受到各個種族宗教他們好的教誨,向他們謙卑的學習。像前天我們聽到新加坡巴拉威清真寺教長賽哈撒.阿拉達斯教長講到的,他是依據《古蘭經》當中的教誨,說道「枉殺一人」,就是殺害一個無辜的人,「如同殺死全人類;能夠救活一人,就如同救活全世界」。我們聽到這一句《古蘭經》的教誨,就對於伊斯蘭教生起一種尊重,我們就不會傲慢。就是互相的學習,互相的提升,不會造成宗教之間的誤解。所以傲不可長,這老祖先的教誨是很重要的。
欲不可縱。人的壞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戒除,所謂玩物喪志,沉溺在玩樂當中不能自拔,所以欲不可放縱。欲令智迷,人的習性一定不能夠放縱,不然就會失去理智,一定要養成自己的自制力來克制欲望。在《群書治要.傅子.仁論篇》當中就有講到,德行跟聖賢人比就會知道羞恥,欲望跟下階層的人比就會知足。所以生活所需跟中下階層的人比就好,不然人比人,氣死人,比來比去,最後福報花完了,祿盡人亡,福報享完了人就沒命了。有一個真實的故事講到有兩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朋友,他們的福報一樣,可是一位是放縱欲望,花錢太凶,很年輕就去世了;一個是節儉惜福,最後是享長壽。所以《群書治要.政要論》裡面就告訴我們,節儉的人節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縱欲望;放縱欲望,他的人生就很危險,節制欲望他就能安定幸福。在《群書治要.論語》當中就有舉到,夫子非常贊歎我們夏朝的始祖夏禹。禹王自己飲食非常的簡單,但是他祭祀祖宗的祭品很豐富,這代表他有至孝之心。他平常穿著很簡樸的衣服,但是上朝的時候都穿得很隆重,這是尊重群臣。他不注重自己住的宮室,他的宮室很簡陋,但是卻把省下來的錢盡力為人民做好水利建設,讓人民的農業能發達,這是愛護百姓。所以古聖先王他們都是勤儉的榜樣,都是節欲的榜樣,節制自己的欲望。
再來,「志不可滿」,不可以志得意滿,要學習謙虛。而且志要存高遠,一個人有高遠的志向,人生才會充實,才會時時想到去服務社會、服務他人。「樂不可極」,樂極會生悲,凡是面對自己的感受、情緒都要遵循中庸之道,適可而止。不懂得掌握分寸,常常都是盡興貪玩,喪失理智,不僅會傷害自己的身體,還會危害他人。現在社會當中樂極生悲的事情就不勝枚舉。這個是修身的句子。
接著我們舉一個尊賢的句子,因為尊賢是治國重要的關鍵。得到賢良的人才,舉用這個賢良的人才,有志於利國利民的人都會來歸附,因為賢明的人被重用、被尊重。在《群書治要.論語》當中有一段孔子跟弟子的對話,就是樊遲問孔子什麼是智慧,孔子就說,能知人是智慧。樊遲不能理解,孔子接著又解釋什麼是知人,就是能夠舉正直公平的人才,這樣曲邪的人也能慢慢的調整過來。樊遲聽完以後不是很明白,就請教他的同學子夏,子夏就舉歷史當中大舜治理天下,從眾人當中舉用了有德行的皋陶,沒有德行的人就遠離了;商湯舉用了伊尹,賢德的人都來了,沒有德行的人遠離了。而這些賢德的人,因為他有聖德,他會以身作則來教化底下的人,慢慢的風氣就會轉變,本來品性不算好的人,也會慢慢受到他的影響改過遷善,因為我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曾經聽到一個真實的例子,在一個單位裡面離婚率非常的高,可是換了一個好的領導,從此就再沒有人離婚。夫子深明一個領導者有德行所產生教化的力量,所以才講到「舉直錯諸枉」,把有德行的人舉薦起來,就會影響底下的人。但是假如把沒有德行的人放在高位,受災殃的臣子跟百姓就會很多。就像這句經文當中接著提到的,假如把一個邪曲自私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正直的人就會受到陷害。歷史當中有說到「口蜜腹劍」,嘴巴很甜,但是肚子裡藏劍,這些是很曲邪的人,會陷害忠良。所以任用愈高階的官員,他的影響面愈大,就愈要慎重。
中國從漢武帝開始,人才的錄取標准就是舉孝廉。這個做法非常有智慧,因為有孝就有做人的基礎,廉潔他就不貪污,這兩個字就把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掌握住了。人才絕不能說口才好就可以。現在錄取人才的標准偏差了,提倡的方向不對,當然就出不了好的人才。所以夫子有講到,「巧言令色,鮮矣仁」,不能只用會講話的人。一個重視德行的人,他應該是言行一致,甚至是講得少、做得多。現在的社會為什麼危險?因為真正做得多、講得少的厚道的人反而被人家忽略,被人家笑傻,這樣就很危險。其實在家庭、在團體當中看到苦干、實干的人,應該常常肯定他、鼓舞他,這樣厚道的社會風氣才能夠再興盛起來。
我們再舉一句《群書治要》當中教化的句子,在《群書治要.周易》裡面講到,「蒙以養正,聖功也」。這個蒙是代表受教育,因為小孩剛出生還懵懵懂懂,要有養成的教育,要從小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他的善心、善言、善行,扎好德行的根基,這是世間最偉大的功業。因為他成就了一個聖人,這樣對家庭、社會、國家、民族的貢獻就非常大。聖賢都是透過父母教育,尤其是母親的胎教,及三歲以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有好的女子,才能培養出聖賢人才,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我們師長強調,重視胎教可以出聖人,重視三歲以前的教育可以出賢人,重視三歲以後的教育能夠出君子。所以這句經文就很重要,我們要從胎教就要做起。
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倫理,倫理教育的核心是一個「愛」字。所以五倫關系首先是「父子有親」,父子有親的親愛是天性,而中國的教育就是要讓這個天性終身保持,這是第一個目的。有一位導演叫翟俊傑,他已經是六、七十歲的人,他說到他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就是當他打開家門還能喊一聲娘,這是他最幸福的。因為雖然他六、七十歲,他還是他母親的孩子,因為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我們曾經在他上的節目當中看到,他戴著老花眼鏡幫他的母親剪腳趾甲,那種專注、謹慎都可以看到他那分至孝。他的孩子也將照顧自己祖母的工作主動承擔過來,這個就是上行下效。
中國的教育,第二個目的是讓父子有親的天性能夠推衍到愛兄弟、愛家族、愛鄰裡鄉黨、愛社會大眾,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就像孟子講到的,親愛自己的父母,再到仁愛一切的人,再從仁愛一切的人推衍到愛一切的生命。就像我們假如看到了羊,就能想到這個小羊它也有媽媽,它也會想媽媽,我們就不會去傷害小羊,不會去傷害它的父母,這就是愛物。仁慈的心就是慈悲一切生命,不去傷害一切生命,這個教育就成功了。所以聖賢教誨一定是從孝道開始教起,從仁愛之心開始落實。《群書治要.論語》裡面就講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假如不從孝道這個根本教起,教育是本末倒置,徒勞無功。我們看到全世界現在到學校去上學的,教育普及率是很高,都是百分之九十幾,都快到百分之百。教育的普及率這麼高,但是卻不能夠教出聖賢君子,就是沒有抓到教育必須從孝道開始做起,這樣反而是本末倒置,徒勞無功。所以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一定是要遵循智慧來教導下一代才能教好。所以在《群書治要.孝經》裡面就告訴我們夫子的教導,「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從孝道開始做起。而我們看到這一句「孝弟也者」,孝悌是仁愛心的根本。「孝弟」兩個字是相當微妙的,在家是對父母、對兄長、對長輩,延伸到學校,稱老師叫師父,這是父子關系的延伸;稱同學叫師兄弟,是兄弟情感的延伸。出社會不管他到哪一個行業,他也有師父、也有師兄弟。所以延伸到學校,延伸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團體當中,都是一個家道的延續,都像一家人一樣的道義。中國人重視孝悌,就讓整個社會都是一家的對待、一家的道義,這樣社會就不可能不和諧。
而我們老祖宗有高度的教育智慧,他用三種設施把人最重要的思想觀念、最重要的人格建立起來。第一個是宗廟,就是祠堂,祠堂是用來祭祖的,重要節日的時候祭祖,平常拿來做教育子孫的教室。第二個設施是孔廟。第一個設施教我們孝道,第二個設施孔廟祭孔,是教我們要尊敬老師,這樣孝敬之心建立起來,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扎下去了。有孝敬之心,他的德行、學問就有根,根深蒂固就能夠枝繁葉茂。第三個設施是城隍廟,教我們因果教育。用三種設施,把倫理、道德、因果教給下一代。有了倫理道德,人就恥於作惡,有羞恥心;懂得因果教育,他有敬畏之心,他就不敢作惡。用三種設施成就一個人的健康人格,這是高度的智慧,所以我們想,這些智慧應該帶給全世界。
我們最後提到《群書治要》當中講到的,「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從這句經句我們可以了解到,整個社會的風氣,以至於下一代的幸福,都維系在能不能給社會一個好的榜樣。淨空老教授教導我們,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因為從自心做起,自自然然會產生善的力量,然後能夠慢慢延伸到我們的社區、我們的縣市,以至於期許我們自己的國家可以帶動全世界正確的思想觀念。因為師長在第一天就有提到,信心危機是人類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所以確實是要有人真正把傳統文化做出來,身行言教,做出實驗的成果給大家看,才能真正樹立大眾的信心。我們昨天也聽到圖文巴它整個城市宗教團結,宗教回歸教育,互相學習,樹立了這樣的榜樣,也印證了這句經文,「人存政舉」,就讓大家生起對宗教教誨、聖賢經典的信心。這句經文也讓我們理解到,只要像文王、武王這樣有德行的人來做領導,這個仁政便能實現。政治就是要大公無私,要公正,由領導人帶頭,臣民就不會自私自利,就會效法領導人的公正,這樣就能上行下效。
師長老人家常常都是提到,在歷史當中有兩位聖人教學最成功,就是釋迦牟尼佛跟孔子。他們為什麼影響力這麼大?就是他們都是先自己做到,學生對他們都有信心。所以我們也學釋迦牟尼佛、學孔子,把經典、聖賢教誨確實能夠做到,這些經典能真正成為我們實際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自己這麼做就會產生效果,產生影響。就像在中國整個監獄系統,海南省的張發廳長,他在二OO六年四月底去見我們師長淨空老教授,師長就指導他要用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來教化監獄系統的服刑人員。他回去以後真的盡心盡力做,很多服刑人員懂了孝道之後都回頭了,浪子回頭。有一位服刑人員打電話回家,母親接起電話,這個服刑人員就對他母親講,說最近天氣比較涼,您要多加衣服。結果他的母親對著電話說你打錯了,因為她的孩子以前都是打電話回來要錢,從來沒有關心過她,所以她不相信這是她的兒子。後來警官趕緊把電話接過來,就說這真的是你的兒子。所以在監獄系統的教育就證明「人之初,性本善」,連服刑人員都可以教得很好。而海南省監獄系統的成功經驗影響了全中國的監獄系統,他們所編的教材成為全中國監獄系統的教材。而整個中國在習主席的帶領之下,除了像張廳長、吳念博董事長他們之外,各級的官員、企業界、教育界,各行各業都有依照《群書治要》落實的典范。所以只要有好的榜樣,大家對聖賢教誨就會有信心去落實,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像去過吳念博董事長他們固鍀企業參觀的企業,應該已經超過五、六千家,影響不只是中國,還是世界各地。所以和諧世界就從我們每一個人立志做好榜樣開始,這樣一定可以實現,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可以成為我們每一個人人生的價值。
《群書治要》對世界和諧的啟示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最後祈願各國家、民族,在聖賢祖宗教誨的教導下,都能得到安身立命,家和人樂,事業興旺,國豐民安,長治久安,世界和平。也恭祝諸位長輩、諸位兄弟姐妹們身體健康,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好,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群書治要》對世界和諧的啟示 蔡禮旭老師主講 (共一集) 2015/5/2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號演講廳 檔名:55-1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