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強調隨處可修行,事事可練心,
因此婚姻中的種種順、逆境界,都是修行的材料;
家庭中陪我們攜手同行、互勉成長的家人,
更是助道的資糧、歡喜結緣的“同修伴侶”。
“同修”,說的是在學佛路上共同相勉修行的人,也是佛教徒對配偶的稱呼,這可以說是一種期許,也是一個寓意深遠的目標。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便說,佛化的婚姻中,夫婦是共同修行菩薩道的終身伴侶,所以也互稱對方為“同修”。
菩提姻緣,法喜播十方
為什麼姻緣道上,佛教會賦予修行的使命?聖嚴法師闡析指出,因為婚姻是家庭責任、義務的肯定與開始,也是一個嚴肅的人生課題,更是絕佳的人生歷練,也是用來體證佛法最好的道路之一。
選擇以法鼓山舉辦的第五屆佛化婚禮完成終身大事的畢靜,因為歷經佛化婚禮的洗禮,對於婚姻,便有了截然不同的體認。在決定選擇婚姻生活,但尚未踏入結婚禮堂前,畢靜也與現在很多即將踏入婚姻的人一樣,陷入一種婚姻恐懼症,擔憂著「王子公主婚後能否快樂到老?”的問題。
而參加佛化婚禮後,她指出,由於聖嚴法師以婚禮祝福人的身分為新人開示,說到夫妻在婚姻生活中,應當修學菩薩,效法祂的慈悲與智慧,以慈悲照顧對方,以智慧照顧自己;而佛化的婚姻、家庭,更是共同修行菩薩行的道場,要用柔軟語、感激、奉獻和報答的態度,盡心盡力成就菩提姻緣。這些話對畢靜而言,仿佛醍醐灌頂,使她對未來不再懼怕。
不過,還有一些學佛一段時日的人,面對是否成家的課題,所困擾的,與畢靜又有差別。他們因為顧慮“成家與修行是否相抵觸?”而難以坦然面對從戀愛到婚姻的路程。因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學佛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出離,很多人甚至認為親近佛教道場最終不免是要選擇出家的。
針對這樣的疑慮,聖嚴法師指出,行菩薩道不一定要出家,但是他也提醒所有學佛的在家居士,必須具有出離心,才能產生清淨的智慧,並從而涵養出無執著的大慈與大悲。因此如果選擇了在家的因緣,就應該以佛法對在家生活的指導,經營出菩提姻緣。
五戒也能守護姻緣
而這些從佛法思量而出的觀點,對許多處於紊亂、難以理清頭緒的紛雜婚姻生活中的人而言,不啻是提供了許多轉換思緒的清涼觀點。
法鼓山農禅寺監院果廣法師便指出,雖然很多人認為佛法深奧難解,想在生活當中實踐,更是難上加難。但其實佛法中的許多觀念、想法或修行方法,都可親切地運用在生活當中,婚姻生活當然也不例外。例如“五戒”便是很好的指標:不殺生,是長養慈悲心,久了,心自然會更柔軟、更能體貼配偶;而不偷盜、不邪YIN,一方面可以去除自己對貪愛的偏執,同時能杜絕婚外情的發生,使配偶有免於恐懼、受傷的危機。
至於常見的婆媳糾紛或夫妻惡言相向,果廣法師強調,有時起因都很單純,卻因一時失控而造成,此時,五戒要我們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就是維持良好關系的重要提醒。此外,不飲酒戒,對避免酒後亂性、引起沖突,也有利益,更能因而提升生活品質。
除了五戒,佛法中用以經營婚姻生活的“良方”其實不少,佛陀教育中心社長海濤法師便指出,佛法中的“四攝法”也可以是讓姻緣更圓滿的潤滑劑。
例如一般人都認為愛具獨占性,因此婚姻生活中若發生外遇、婚外情的狀況時,常常讓當事者痛不欲生;有些人甚至采取種種可悲的報復方式,或玉石俱焚的激烈手段,使原本美好的姻緣以悲劇收場。
以布施心化解愛的痛苦
面對這一類的問題,海濤法師指出,如果能以“布施”的心看待配偶,為配偶奉獻,而不要只想回報、回收,這樣的愛就可以跳開是否能獨占的痛苦。法師強調,其實不管布施出去的是愛、財、時間或青春,能夠布施的一方才是有福的人。此外,如果能時時刻刻以關懷、體貼的“愛語”代替指責、埋怨,也能逐漸開發彼此更寬容對待的因緣;至於設身處地為配偶著想的“利行”與“同事”,則能增進彼此的親密與和諧。
海濤法師也舉出多部對婚姻生活的經營有所指導、助益的佛經,以為現代人參考,例如《六方禮經》、《善生經》、《玉耶經》、《維摩诘所說經》等。
雖然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婚姻、家庭是佛教徒選擇在家生活的極佳修行道場,但在“恐婚症”頻生的現代人心中,婚姻被視為愛情墳墓,或是纏縛捆綁的煉鎖,甚至就如“圍城”,裡面的人想掙扎而出,外邊的人卻挖空心思想擠進去,都表現了種種不肯定與又愛又怕受傷害的猶豫矛盾。
針對這些恐婚症患者,東吳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劉惠琴分析,如果想要在走入婚姻生活後,過得自在喜悅,則試著與配偶培養一種共同的婚姻價值是很重要的,此外,在婚姻中將另一半視為“生命共同體”,也有助於調整這樣的心態。
是共同體不是依附與犧牲
劉惠琴進一步說明,有了生命共同體的認知,彼此才會以奉獻心交流情感,培養榮辱與共的分享關系。不過,劉惠琴特別提醒,生命共同體並不是指依附的關系,因為依附會造成一種犧牲的假象,而犧牲是不會長久的。
這種共同體的培養,強調的是一種彼此互相尊重的心態,海濤法師也從佛法的思維指出,如果能以慈悲心看待配偶,一方面欣賞對方的優點,一方面也正視,並包容對方的不完美,同時提醒自己與配偶是互為一體的,這樣就能真正聽到彼此的聲音。
此外,常構成婚姻危機的一大因素,是來自彼此對“愛”的差異認知,有的人因為愛變淡了而悲傷,有的人因為失去愛的感覺而想逃走,有的人因為對愛有獨占欲,而感到痛苦,其實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能體認“愛”的真義,受苦的狀況就會減低。
在十二因緣法中,愛的產生是由於與對方有了接觸後,因為體會到美好的覺受,而累積成愛。有了愛,就會想要得到更多,想要執取,想要擁有,於是生出強烈的執著。
因此面對這種執著的愛,果廣法師指出佛法便是以慈悲為基礎,引導眾生學習將這種執著提升到無我的慈悲,以清淨的智慧滅除對一己的愛的執著。
無條件無我的愛
法師進一步分析,一般人談愛談感情,可以分為有條件、無條件,或“有我”、“無我”之別。以這些標准來看,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則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就可能是有條件的。而如何學習佛菩薩無我而無條件的愛,以化解執著帶來的苦果,就是我們可以從佛法學習而來的智慧了。
雖然現代社會充斥著高離婚率的現象,但是只要以真心珍惜的心看待婚姻,並在碰到婚姻瓶頸時,願意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則這樣用心經營的態度,是有助於化解危機的。
就像有心學佛修持的人,能夠視人生處處為道場,那麼面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家人,當然更值得自己深心去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