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今天看第六十九句:
【捐赀以成人美。】
安士先生在注解當中說到,「成人之美,君子素懷。欲成之中,便有所費,若不捐赀,勝事難就」。君子能成人之美,看到別人有好事,要有一種成全的心,有這樣的一種存心,這個人才叫君子。要成人之美是需要有所花費的,需要付出一定的犧牲、奉獻。如果在遇到好事的時候我們不能夠慷慨解囊,捐赀去成就,可能這件好事也就因此不成了。所以這裡講的捐赀就是要懂得捨得,捨自己的小利,而成就別人的好事,這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存心。
下面說,「蓋世間不費錢財之惠固多,而需用錢財之事盡有」。這世間對人施加恩惠當然不必一定用錢財,但是很多事情確確實實要靠錢財去成就,有這樣財力的人,他們能夠成人之美,成全好事,這裡面就積了很大的陰德。這裡舉出一些例子,「且如婚姻喪葬,治病扶危,以及濟人利物之事,皆賴資財,以為經理」。像成全人的婚姻,那是需要費錢財,可能結婚的雙方家裡比較貧寒,沒有錢去辦這個婚事,君子見到了,發心成全雙方的好事,幫助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這是世間的善事。遇到喪葬,喪禮、葬禮要費錢財,如果一個家裡不富裕的,縱然是兒女孝順,卻沒有能力去辦喪事,甚至棺材可能停放在家裡,沒有能力請人下葬,現在我們是用火化,火化場也要繳錢的,費用還不低,這個時候你見到了,你也慷慨解囊,成全孝子的心意,這都是陰德。治病那更是,現在治病動不動就是上萬,如果不幸得了重病,譬如說腫瘤、癌症,或者是一些身體的重傷,短時間內病不能夠治好的,可能要長期住院,花費驚人,往往見到許多原來幸福的家庭,因為一人有病,導致這個家庭變賣家產,一貧如洗。你這個時候能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發心幫助他,幫他付醫藥費,在對方而言猶如是絕處逢生,他感恩那種心意那是非常的強烈,這種感恩之情本身就是給你的一種加持,增加你的福報。對於危難之人,譬如說遇到災難,天災人禍,我們看到災民要慷慨的幫助,這叫扶危。諸如此類的種種,都是濟人利物之事,濟是救濟,利是利益,對人和一切的生物都要去幫助、去關懷、去成全。這些事情往往都要錢財才能夠辦到,錢雖然不是萬能的,很多事情錢財辦不到,但是確實要幫助人的時候錢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這些都需要人去出錢出力才能進行。
下面說,「無論吾之獨任其事,或半任其事,或少分之中任其事。更或吾倡之於前,眾人相助以任其事。甚至有人創始,吾復贊歎隨喜以任其事。捐赀不同,要其成人之美則一也」。這裡講到成人之美,具體是以捐助資產來說明。有的事我可以獨自來做,有的事情可能我能力不足,一個人擔當不了,要跟人合作,所以只承擔一半。或者是事情比較大,需要幫助的人很多,我在其中承擔少分。又或者是我提倡辦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好事,大家看到了也都隨緣樂助,成全這件好事。或者是有人起頭,我看到了,我能夠贊歎、我能夠隨喜,也出一分心意。所以捐的資財數目不一樣,但是發心都是為了成人之美。我記得在兩年前,我的母校廣州中山大學聘我做客座教授,請我來為他們的一個MBA班,就是工商管理碩士,這是一個國際MBA班,教一門課,是教金融財務。因為這個班是跟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所以都用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材,聘請海外的這些專家、教授來講課,用英文上課的,學校請了我,我給他們上課。母校呼喚當然這是義不容辭的,所以我就跟母校說,你不需要給我報酬,我很樂意為母校去奉獻上這門課。按照學校的規定,凡是外籍老師上課的話一定是要給費用。所以學校說不給不行,我們得遵照規定辦事,所以一定要給我,而且錢還不少,我記得是一個小時一百美金。當時我給它上了一個學期,就是一個學期的課集中在兩個禮拜裡面上完。當時上完課之後我就跟學校的領導問起,這是嶺南學院的領導,我說像我們這個學院有沒有一些比較貧困的學生,上不了學的,或者是學費有困難的。他說有,也不少,特別是那些山區裡來的孩子,都是很優秀的、很好學的,能夠考上中山大學很不容易,但是家裡確實是很貧寒,繳不起學費,所以逼著只能拼命打工來維持,這也影響學業。我就向這個領導表示,我說這錢對我來說並不是非常重要,但是對他們來講很重要,所以希望能不能夠設立一個助學金,幫助這些孩子。領導說那太好了,我們這裡本來就有這種項目。他告訴我,他說我們規定凡是家庭月收入低於三百塊錢,就有這個條件申請到這個助學金,完全是幫助那些貧苦孩子的。於是我就把我那個學期教的課程那個薪水統統都捐出來,專門就設立了一個助學金。他問我這個助學金要不要用你的名字?我說不要,我們的助學金就叫孝悌助學金。你看《論語》當中說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孝是德之本、是仁之本,我們嶺南學院是個商學院,商學院顧名思義教人賺錢的,可是要知道,怎麼才能賺到錢?根本還在於德。你看《大學》裡面就說了,「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說得很清楚,財是枝末,像棵大樹一樣,它是枝葉,但是這個根本在於德,所以商學院提倡道德很重要。那德之本又是什麼?德之本是孝。所以我們要用孝悌助學金,這個名稱本身就提起人的一種正念。結果那次開設了這個助學金以後,當時可以資助六位同學一年的生活、學習這些費用。
完了以後,這個事情後來跟在香港的一位朋友聊起來,那位朋友聽到之後很隨喜,他家裡財力很不錯,他也發心,他說這樣吧,你都辭職了,你也沒錢了,這個助學金將來我們來繼續。我說那太好了,有人繼續,我們只是但開風氣,不是說我們一直做到底的,只要有人發心那最好。所以他就發心做,而且捐的數目也不少。這是什麼?我們講到這裡,『捐赀以成人美』,這些孩子想要讀書,在世間上有所成就這也是不錯,也是好事,我們有這一點能力就成全一點,幫助一些人。這樣的行動本身可以說也能夠引發不少人的善心,這個助學金後來也有好幾位發心善心人士他們共同來贊助。學校每年還給我寄邀請函,它一年做一次頒發助學金的一個典禮,邀請捐助人跟這些受益人見個面,也是表示感恩。不過我是沒有去,因為在此地跟師父上人學習,專心經教,這些好事有人去做,我們就可以不用去做,我們做聖賢教育的工作,這個相比之下更為重要,覺悟人心的。但是見到這些好事一定是生隨喜的心、成全的心,帶動起別人這麼做也是成全他的好事,讓他有這個修福的機會,這不也是成人之美嗎?
所以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到,凡是能夠做一個社會的好的樣子,善的模范,能夠成全人的善心,讓人的善心生起來,或者保持下去,這都是成人之美。更何況這裡講的捐赀的赀,赀財,當然包括身外之財,也包括身內之財,這內財,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功德更大、更殊勝。為什麼這麼說?外財布施,我們用錢財去成全好事,但是我們的身體沒有在這方面去做、去努力,那種心的真切度,相比一個全心全力投入的人,他的真切度還是差一點。所以能夠盡心盡力的成全好事,這個功德是圓滿的。那些沒有辦法用外財布施,這是沒辦法,他沒有錢,但是他把內財布施出來,身體布施出來,為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這個功德更為殊勝。像我們這個道場,實際禅寺有不少義工,他們每天在廚房裡面燒飯、洗碗,有的打掃衛生,有的做流通法寶,協助寺院做好管理工作等等,所做的這些工作都是內財布施,需要用你的體力、用你的智力勞心勞力,這也是成人之美,成就正法道場教育的工作,弘護正法功德最為殊勝。普賢菩薩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為什麼?因為法供養能使人覺悟,只有真正覺悟了才能徹底離苦得樂。
我們想想,給人一些財物的布施,是可以幫助人解決一時的困難,但是不能夠永遠解決他的困難。所以古人講救急不救窮,有人有急難的時候你去相救,救他一時,救窮救不了的。為什麼?因為這是他沒有福報,你給他的財物還是要他有福報他才能接受得了,他沒有福報他也受不了。所以不是說我們不想救窮困的人,這句話可不能理解錯,救急不救窮是急能夠救得了,但是窮就救不了,要他有福報我們才能救得了。那怎麼辦?要他修福,勸他行善、勸他布施。你看這樣勸化他,這就是法布施,法供養。讓他明白了之後,知道業因果報,不再怨天尤人。在這個逆境裡面,在困境裡面,依然能夠修福,很快他的境界就轉了,他就變得有福報了,這才是真正的救他。所以法布施真的超過財布施。法布施,佛陀的教育就是正法,寺院是弘揚佛陀教育的場所,我們在此地天天布施正法,幫助來參學的人提升。我們的法寶能夠流通到各地,我們在此地習講,通過網路傳播到全世界,這都有賴於四眾同修的護持。所以為什麼護持正法有這樣大的功德我們就知道了。這統統都叫成人之美。
下面說,「細玩美字,當以修善修福,利及於世者為第一」。這個成人之美的美我們細細的去揣摩、去體味,美字以什麼為第一?是修善修福,利及於世為第一。所以能夠讓人修善修福,能夠讓人利益眾生,這樣就真叫美事,世間第一美事。所以我們要發心勸化世人修善修福,要從什麼開始做?從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做起,這是真正利益社會,安定社會的基石。《禮記•學記》裡面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它要安定繁榮,首先要提倡教育。具體是什麼教育?就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真正是利益世間,我們現在講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都要用這種教育。人能明白倫理道德,他就恥於作惡,他就樂意修善,人能夠明白因果報應,他就不敢作惡,他就樂於修福。所以安士先生就在這篇《文昌帝君陰骘文》的廣義節錄裡面講到,「人人相信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所以要利益世間第一要務還是教化。我們如果能夠自己能教化,自己要擔起這種使命,發願弘法利生;假如我們自己沒有這個條件,可能是少一些辯才,或者是年紀可能比較大,學習古代的傳統文化又恐自己能力不足,也沒有關系,聽懂一句我們做一句,跟別人分享一句,不一定上講台講那才叫弘法利生,凡是遇到人,勸他斷惡修善,這也是弘法利生,或者送他一片光碟,向他推薦這個光碟很好,你回去看看,決定對你有好處,鼓勵他學習,這也是弘法利生。不用自己說,你看這隨喜功德。
下面說,「成就一人、一家者次之」。第一美事是對於整個社會有利益的,次一級的是成就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這就比較小了。所以我們做善事,希望積功累德,要看這個善事的影響力有多大。現在我們師父上人提倡用遠程教學,通過衛星、網路、媒體來傳播聖賢教育,這個事情真正是第一美事。次一等的,這個范圍小一些,對於一個社區,再小一些,對一個家庭,總要幫助他們修善修福,這叫成人之美。所以這個美事它是有標准的,這個標准就是倫理、道德、因果。不是說見到人家想做一件事情就幫助他做,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壞、是善是惡都分不清楚,這就不是成人之美了。萬一那件事情是惡事,是危害眾生的事,那就變成成人之惡,那不僅沒有功德,反而造罪業,這叫助纣為虐。所以我們自己要懂得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才知道如何成人之美。
下面舉出一些反面的例子,「至於賽會迎神,張燈演劇,開設茶坊酒肆,建造水陸神只廟宇,此皆誨YIN誨盜、殺生斗毆之根源,但招業果,初非美事,不可不知」。這種所謂賽會迎神,民間裡有的會搞這些。張燈演劇,演的這些劇不是什麼忠孝節義的片子,可能都是誨YIN誨盜的,暴力色情的片子,那就不可以。開設茶坊酒肆,茶坊酒肆是有一些游手好閒的人在那裡聚會,這個對社會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利益,特別是酒肆,我們現在講酒吧。人喝了酒容易亂性,所以佛門裡五戒把酒做為一個重戒,五戒之一。這些我們不要隨喜、不要參與。甚至還包括一些賭場、卡拉OK,這些歌舞廳、KTV,這些統統都是對於社會沒有利益的,什麼電子游戲機室、網吧這些,我們就不要隨喜。
還有建造水陸神只廟宇,這主要是拜神的,拜鬼神的這些廟,這些容易誨YIN誨盜,誨是引導人,教人做這些不好的事情。另外這些場所裡面很容易產生斗毆,像酗酒的人在酒吧裡面是很容易起這些口角、斗毆的事情。殺生,譬如說這些神廟,往往人不懂,就用殺生來祭祀。我曾經去過雲南雞足山,那邊有同修來啟請我講《文昌帝君陰骘文》,因為他告訴我們,說他們那邊都很信奉文昌帝君,古時候也有文廟,但是人不懂道理,盲目崇拜,對文昌帝君都很虔誠恭敬,但是每次去祭典都殺很多生靈,雞、鴨、牛、羊,血流成河,他看了非常痛心,這哪是拜祭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他教人戒殺、吃素的,教人放生的,怎麼可以用殺生來拜祭他?這簡直叫亵渎神靈。所以他就啟請我,說把這些道理跟大家講一講,讓大家懂得怎麼一回事,拜文昌帝君該怎麼個拜法,怎麼樣子去求神才能夠如法、才能如理。於是我也答應他了,我還去參觀過新建起來的文廟,在那裡還發了願要把《文昌帝君陰骘文》講解圓滿。確實《陰骘文》太好了,安士先生的注解真是盡善盡美。所以印光大師贊歎,《安士全書》是善世第一奇書,說安士先生是佛菩薩再來的,確實我們深信不疑。
這裡講到不要去做這些建造水陸神只廟宇的事情,我們要懂得為什麼安士先生這麼提。不是說我們不該建這些廟,而是什麼?如果建了這個廟,沒有把這個教育的內容跟大家介紹清楚,就會導致人們盲目崇拜,甚至殺生害物,這就是讓人造罪業了。所以祭祀神靈必定要用素食,而且真正對神明的尊重那是要斷惡修善,自己要做一個正人君子,做一個善人,自然就有神明護佑,這才是真正恭敬神明。所以怎樣拜文昌帝君呢?把《文昌帝君陰骘文》認真的學習、認真的落實,你就是文昌帝君的好學生,文昌帝君最喜愛你了,他怎麼能夠不保佑你?所以這個道理要懂就不至於迷信。我過去聽過一位台灣的同學講起來,他跟我一起讀博士,他就跟我講過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他說在台灣一到要考試的時候,好多那些學生,有中學生、有小學生、還有大學生,都去拜文昌廟。為什麼?文昌帝君是主管文運的,要考試考第幾名是文昌帝君管的。所以他們都去拜,希望考得好一些。甚至把自己參加考試的准考證都供奉在帝君的神廟下面,供奉一夜,第二天要考試的時候才把它請回來,希望能夠讓神明足足加持一夜,就會考得好一些。結果有不少的人把這個准考證供在那兒,第二天去找,找不到了,不知道給誰收走了,考試都考不了。這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哪裡是這樣子拜文昌帝君的。所以總要懂得如理如法的來敬奉神明,這樣才不至於招致業果。如果是迷信或者是不如法,這就不叫美事了,所以不可不知。所以凡是這些宗教的場所,最重要的還是要恢復教育的內涵,把這裡面的內容跟大家講解清楚,不至於迷信,弄出一些讓人啼笑不得的這些怪事。所以講來講去還是教育最重要,我們在這裡講解《陰骘文》,推廣《陰骘文》的道理,這也等於成人之美。幫助文昌帝君教化眾生,我們出一分協助。我們流通《陰骘文》,流通《安士全書》,神明歡喜。所以一定要懂得這裡面的道理。
安士先生引徵了一個故事,叫「樂善不倦」,出自於《懿行錄》。這裡講的是明朝有一個人叫做張振之,他是太倉縣人,曾經在吉安做過官。在吉安有一位官員叫張大猷,他到晚年有一個妾生了一個兒子,才三歲結果張大猷跟這個妾就相繼病故,於是這個三歲的孩子也就流離失所。張振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就替他將保姆請回來,來照顧這個孩子,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這成人之美。另外還有一個官員,姓沈的,他一家人也相繼死亡,這位張振之他為這個家庭辦喪事,給他下葬,而且對於僅存的一個孤孫,也托有關人員來護養。另外還有天台縣有一個官員死在任上,不能夠回歸故土,家屬一直在流浪,有一個小孫女,年紀很小,結果落到壞人手裡,做了妓女。張振之聽說之後,非常感傷,流下眼淚,就把這個小孫女贖回來,替她選擇良配,把她嫁了出去。就這樣子張振之做了很多捐錢救人的善事,樂善不倦,結果他的兒子張際陽成為了當時的一位名流人物,他的子孫都特別的興盛,真的是善有善報。安士先生在評論當中說到,救濟貧困使人能夠回鄉是在生前成全別人的好事,綿延後代使人走出患難是在死後成全別人的好事。所以總有一顆成人之美這樣的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就做出什麼樣的舉動。
好,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七十句:
【作事須循天理。】
『天理』這兩個字,安士先生注解說,「天理二字,與人欲相反。天理者,作事之准則,猶匠氏之有規矩,射者之有正鹄」。天理跟人欲是相反的,如果循天理,那必定要克制人欲,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隨順著自己的欲望,那肯定失去天理。所以天理就是做事的准則,就好像工匠要做一些家具他要有規矩,所謂無規矩則無方圓,像射箭的人他要有一個靶,這才能有射箭的目的,叫有的放矢。「循之則是,捨之則非。循之則公,捨之則私。循之則為上達,捨之則為下達。循之則宅衷仁恕,天道佑之,動與福俱;捨之則立意溪刻,惡星隨之,動與禍俱;其得其失,相去天淵」。所以天理我們能夠遵循那就叫是,如果不遵循就叫非。就像《感應篇》裡說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個是與非標准就是天理,天理就是自然之道,天就是自然之道,在佛法裡講這叫性德,自性本有的這個道理,它不是人為規定的,本來如是。人人心中都有這種天理在,所以見到好事人人都贊歎,哪怕是惡人,見到人做好事,他也會生尊敬的心,為什麼?因為他也有良心。什麼是良心?天理就是良心。循著天理則公,如果捨掉天理就私,捨天理就循人欲,那就是自私自利。遵循天理是大公無私,為什麼?因為天道本來無私。佛法裡講得清楚,整個宇宙就是一體,哪能夠分彼此、分你我?所以循著天理自然就是大公無私,大公無私就是循天理,這個需要我們放下自私自利才能夠真正做到。
循之則上達,捨之則下達,上達和下達,這個上和下是指升與降,循天理的人他就能提升,成為正人君子、成為聖賢,如果捨掉天理那就墮落,下達就是墮落,成為小人、成為凡夫,基督教裡面講,成為罪人。循之則宅衷仁恕,就是循天理自然能夠忠誠仁恕,因為這是天的德行,是本善,自然有天來護佑。這裡的天道,在理上講是因果報應之理,善必有善報,在事上講,真有天人、天神見到你能夠遵循天理行事,他就會保佑你,所以你能夠有福。如果捨之,天理拋棄掉了,就變得什麼?立意溪刻,溪刻就是刻薄,人變得悭貪刻薄,為什麼?自私自利,到最後就是刻薄,感得惡星隨之。這《感應篇》上講的,如果作惡的人,自然有惡星來降下災難。這惡星是這種惡神、惡鬼,他們喜歡你作惡,見到你作惡他們也來跟著你,他們一跟上你那就是災禍臨頭。所以這裡面的得失相去甚遠,天淵之別。下面說,「此與下句,文義互見。言作事,則出言亦在其中,猶下文言順人心,則循天理亦在其中也」。這裡做事須循天理,跟下面出言要順人心,這兩句是互相來說明的,文義互相的對照。說做事,那出言也在裡頭,做事當然包括我們言語,身、口、意都有造作。所以做事須循天理也就是出言須循天理,乃至起心動念都要遵循天理。下文講的「出言要順人心」,這個人心也就是天理,循天理者必定順人心。所以這兩句是相互的補充,文義互見。
下面引徵四則故事說明,第一個是「不棄瘋女」,是出自於《懿行錄》。這是講到在福清有一位文紹祖,他的兒子向一位姓柴的人家求婚,已經下了聘,就准備迎娶了,沒想到這柴家的女兒忽然得了瘋癫病。文紹祖就認為這個女子已經染上了惡疾,於是就想退婚。可是文紹祖的太太就不肯,而且非常生氣的說,我有兒子,應當要他順著天理,這樣才能夠讓他延福延壽;如果現在背禮傷義,那就會招來禍患。你看古人都懂這個報應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是循天理還是循人欲?結果他們家循天理,把這姓柴的女兒給娶回來了。第二年這個丈夫,也就是文紹祖的兒子,就考取了舉人,後來他的這個太太,就是新娶來的媳婦病也好了,而且生了三個兒子,都得到顯貴。你看看,真是只要循著天理,自然天道佑之。假如循著人欲,那肯定是惡星隨之,他怎麼可能有這樣的福報?所以自古以來我們看到,凡是能夠娶盲女、病女這些人,不嫌棄對方,真正有道義、有恩義,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身榮子貴。原因沒有別的,就是因為他存心仁慈厚道,能夠替上天包容一個人,所以上天對他也就特別的優待。
我們看到最近有一個報導,是有一位農村的姑娘,叫楊雲仙,今年三十多歲,她是從二十四歲開始收養一些棄嬰,她自己沒有結婚。有一次在路上看見有人丟棄了一個嬰兒,才出生幾天,如果不救他,他肯定就死掉,這個姑娘把他救回來,把他養,養活他。結果後來在路上接二連三也看見很多棄嬰,這些棄嬰大多數都是可能墮胎,人不要了,這些孩子被丟棄,也有很多是弱智兒童,或者殘疾兒童,這個楊雲仙也都收留。後來別人知道她這樣的善心,甚至還有人主動送上來的,常常有人敲門,半夜三更敲門,她在裡面,她一個人住,一個女孩子聽到晚上有人敲門,問是誰?外面也沒有人答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開門,一看外面沒人,但是地上放著一個嬰兒,不知道是哪一家父母不要的,就送到她這兒。所以她總共收留了二十二名的孩子。她發願這一生不結婚照顧這些孩子,這是真的叫未婚媽媽,非常難得。像這樣的人,我們就知道上天對她的報答一定是很厚的。
下面講到第二個故事是「棄妻重娶」。這是講在婁縣有個人叫顧元吉,他一開始做一個官吏,很愛讀書,考秀才還沒考上,他就去考,每次考都是冠軍,都是第一名,所以他的學生也一天天的多起來了。有一次他就去考試,結果一進場就看見有一個婦女跟著他,結果他考試就文思混亂,不像以前那樣寫文章才思敏捷,他就根本寫不好,後來這位顧元吉他也就沒辦法考上。原來他在過去曾經下過聘金要娶一個妻子,因為她出身貧寒,顧元吉就看不起她,所以就不娶她,結果導致這個女子抑郁而死。顧元吉結果到了晚年竟然得了瘋病,瘋瘋癫癫,好幾次都想著自己重擊自己的下身,他的學生看到他就想保護他,可是稍稍一松懈他又自己猛擊自己的下體。不久之後他走到一座橋上,看見這個河水很清,他就感歎說,此處可葬我也,於是就投水而死,這個事情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所以安士先生在評論中說到,說古來這些出身寒微的,如果嫌棄他們,把他們拋棄,那麼上天對他們必定也是讓他們終身都寒微,因為他嫌棄人,他自己也得不到功名富貴。所以看這位顧元吉,雖然很有文彩,但是道德有了虧欠,所以最後沒有成就,反而落得個葬身魚腹的下場。
第三個故事講「雷誅母子」。這也是清朝康熙年間,在蘇郡發了大水,有一個村有個孕婦,他的先生臥病在床,結果沒有東西吃,於是這個孕婦她就抱著一個三歲的小孩到城裡去借米,借來四斗米回家。途中又遇到大雨,可以說她又累,又遇到大雨所困,因此實在走不動了,那米又重又背不動,就到了一個人家門口停下來,就跟他們家那個孩子說,可不可以把這米暫時放到你家裡寄存一下,我先把小孩拖回家,回頭我再來取。這個孩子就回家跟他母親商量,等這個孕婦走了以後他們就把米藏起來,不給這個孕婦,結果孕婦回頭找米的時候他們不承認,說沒拿你的米。結果這個孕婦很無奈,又害怕自己的丈夫對她會生氣,她也不敢回家,自己又饑又餓又累,一發狠就上吊死了。這個丈夫本來就得了重病,結果失去依靠,沒有多久也死了。結果到了第二年,這個藏米的這家母子遷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忽然就說出鬼話來,顯然是鬼魂附體,他說我在某處告了你的狀,雷神就要懲罰你了。結果不到三天,突然雷電交加,這一對母子也不知道什麼緣故,一下子被提了出來,在庭院裡面就被雷擊死,死的時候這個女子還抱著她的孩子一塊死的。這個也是清朝的事情。所以我們看到,凡是存心害人,自私自利,都會遭到天譴。這些事情可不是偶然的,絕對沒有偶然發生的事情。
下面又講了一個「邪YIN負托」的故事。這也是太倉縣有一位秀才,叫王靜侯,這個人為人謙虛謹慎,人家看他都是好人,可是有一天忽然之間就遭到雷轟死了。人們都覺得很奇怪,這樣的好人怎麼會遭到天雷轟擊?於是就請了一位乩仙來判,駕乩扶鸾。結果就問到了,說這個人在某年某月某日在蘇州去應考,結果住在一個人家,這個家的主人因為被抓起來在獄中待審,這個妻子看見這位王靜侯為人挺謹慎,好像還挺厚道,於是就拿家裡的錢托付他,請他幫忙把丈夫從監獄裡面贖回來。結果這個王靜侯收到錢起了歹心,又見到這個主人的妻子很懦弱,可以威脅,竟然強暴了她,而且把這錢財占有,最後竟然把她給謀害了。這個事情誰都不知道,沒想到招到這樣的一個報應。所以安士先生在注解裡面說到,「此種隱密之罪,王法所不能及」,這種罪業很隱密,人不知道,所以陽間的法律沒有辦法制裁他。「若無罪福報應,小人樂得為小人矣」,王法雖然沒辦法制裁,可是陰律不能夠原諒他,鬼神看得清清楚楚,報應逃不過。雖然我們人看到這個情形會大惑不解,為什麼這個人看起來挺好的,會有這樣的報應,不了解它裡面有這個前因後果。所以提倡因果報應這是真正幫助人斷惡修善,從隱微處掃除自己的惡念,知道一個念頭不正皆有因果。如果說沒有罪福報應,那那些小人就樂得做小人了,他就變得天不怕地不怕,沒有忌憚。「故開陳因果之說,隱然助揚王化,輔翼於名教者,不淺也」。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為什麼要大力提倡因果教育,這真的是助揚王化,幫助國家教化百姓,法律沒辦法約束的,因果報應這個教育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果教育能使人內心裡築上一道防止惡念的護城河,護住自己的念頭不要去作惡,這比法律強,法律總有漏洞,可是真正明白有報應,就不敢去做違法的事情,這不是助揚王化嗎?這不是輔翼名教嗎?名教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倫常教育。因果教育是最好的輔助,幫助人建立倫理道德,而且這種幫助是隱然的幫助,不知不覺的。這樣的教育我們說真正能幫助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而且幫助不淺。這一句我們就說到此地。
下面我們來看第七十一句:
【出言要順人心。】
安士先生注解當中講得很詳細,我們來看。「言行二端,君子立身之要務。作事循天理,則行寡悔矣,出言順人心,則言寡尤矣」。人的造作不外乎身口意三種,表現在外面的就是言和行,所以言行這兩方面是君子立身要務,要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可以輕忽。做事要循著天理,這前面講到的,這是從行上講,凡每一舉動都要想到符不符合天理,符不符合自己的良心,這樣檢點,三思而後行,我們的行為就會很少有後悔的了,真的叫問心無愧。出言就是說話,要順從人心,因為人心皆有一種善惡的標准,我們要隨順別人,讓人聽到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樂意接受,這個語言也就很少失誤。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孔子所謂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頭兩條是德行跟言語,德和言也是息息相關。
下面說,「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真正有道德的人他必定有良好的語言,他心能常常順著天理,那他出言必定也能夠順著人心,這孔子說的。但是反過來就未必,有言之人未必有德,說得很好聽的他未必有真實的德行。所以我們要聽其言、觀其行,看到一個人如果滿口講仁義道德,你聽,但是最重要是觀察,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從哪裡看?從他的行為上看,行為是他內心的反映,這就看出他的德行。所以孔子希望我們要做到有德有言。實在講德是最重要,有德的人必定會有言。所以不必過多在言辭上面去注意,也不是不注意,也要注意,就是在言語上面學習,我們要懂得他必定先要有德行為根,這個言語才是真正有根本、有基礎的言語,說出來也能夠令人信服。
「孔子又曰:仁者其言也訒」。這句話是出自於《論語》,《論語》當中有這麼一段,是「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司馬牛他是宋國人,是孔子的一個弟子,他的名字叫耕,字子牛,所以他叫司馬耕。他的哥哥叫司馬桓魋,他的哥哥是一個無惡不作之人,心地陰險,想要謀反,想要殺掉宋景公,弑君篡位。這個是大不敬,是大惡。司馬牛(子牛)他知道他哥哥的用心,很擔心他造反如果成功,那真的是天下人都得而誅之,而且如果搞不好真正會帶來滅族之禍。所以他自己也是很憂國、也很憂自己的家,一個方面是自己的兄長,一個方面是自己的國家,這是兩難境界,很難這樣子去處理,所以很憂心,不知道如何是好。這個問題也不好明說,所以他就到魯國來向孔子問仁。孔老夫子是聖人,真是明察秋毫,真的懂得察顏觀色,一看到司馬牛這麼問,他就知道他的意思。於是就答覆說,「仁者,其言也訒」,說仁慈的仁這個言語也是難以說出來。一語雙關,點到司馬牛的心事。結果下面說,「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這個是司馬牛繼續問。其言也訒,這個仁者有話也難說出來,難道這就是仁嗎?孔子下面說,「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為之難就是這個事情確實很難辦。你看他把司馬牛的心裡怎麼想的統統看得很清楚。他說言之得無訒乎?他說說話能夠說得出來嗎?這個事情能不難辦嗎?這說話都是意在言外。因為一般人遇到為難的事情都能夠說給人家聽,無非就是請人幫幫忙或者出出主意,但是如果這個事情沒有別人能幫忙,也沒有人能出主意,說出來確實令人為難。所以孔子說,為難之事就不要輕易的說,這就是仁。所以出言真的要三思而後言,看該不該說,能不能說。確實遇到像司馬牛這個情況很不容易。
「又曰: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這也是講到語言的學問,這裡面真的是大學問,聖人才能夠做得圓滿,賢人都有時候做得有所虧欠。他這句話也是出自於《論語》,這個原話是說到,「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愆就是過失,就是在君子旁邊侍奉容易發生三種過失。什麼三種過失呢?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這是說這個話沒到說的時候你就說了這就是急躁,這屬於心浮氣躁,沒有耐心,不懂得統觀全局,所以說出來之後往往會出現反效果。譬如說看到一個人他有過失,你現在能不能告訴他這個過失是什麼?不行,還得看看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的時候才說,不能接受的時候說了反而讓他起抗逆的心理,適得其反。所以你看師父上人昨天在講《華嚴經》裡面還特別點出這個事情,說他過去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習,李老教學生真的是因人而異,對有的學生他非常的嚴格,有打有罵。對像林看治老居士,她六十歲才跟李炳老學習,這位老居士是小學畢業,文化程度不高,六十歲來學佛法,來學習弘法利生,但是人非常的老實,非常聽話,非常厚道,真的是信老師,恭敬老師,所以李炳老對她有打有罵,從來沒有好臉色的,對另外一些學生就沒有這樣子做,總是和藹可親,面露微笑。有一天他就把我們師父叫到房間跟他講,大概是擔心我們師父會有疑惑,所以就問他,你看我對林看治這些人這麼嚴格,對另外一些人和藹可親,你是不是覺得有不平等,怎麼老師會這樣做?李炳老告訴他,說因為像林看治老居士這個人,她能教,她能接受,不教她對不起她,她是個法器,所以怎麼打怎麼罵她心裡不會起怨惱,她只會感恩,但對另外一些人就不行了,你跟他嚴格的要求他會起怨恨,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能說,何必讓他跟你起怨恨、起對立,結這個怨家。所以總要看他善根是不是成熟,沒有成熟那就不能夠說,所謂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那就是老師自己心浮氣躁,不該說就說了,這就急躁,相反的效果發生,這是第一種過失。
第二種過失,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就是話到了該說的時候你反倒不說,那就成了隱,隱匿之過。譬如說看到這個學生他真正受教,真正有好學的心,真正尊師重道,你就不能夠對他隱藏,要教導他。甚至用嚴厲的口吻教訓他,他也能夠承受,幫助他提升,這時候就不能隱藏,隱藏不說那就對不起他。第三個,侍於君子的過失是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瞽就是眼睛瞎了,盲人就叫瞽。所以說話要懂得察顏觀色,沒有看對方的臉色就去說話那就等於盲目。所以總要是什麼?先看看對方能不能夠接受,有沒有說話的意向,懂得時節因緣,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這才不會失禮。所以這三種過失就是孔子說侍於君子會常常犯的。實在講,不僅對君子不能犯這三種過失,對一般人、對任何人都不能犯這三種過失,這就是語言的學問。
所以語言總是要緩慢、謹慎,其言也訒這個訒就是緩慢、謹慎的意思,所謂「敏於行而讷於言」,《弟子規》上講的,「話說多,不如少」。察顏觀色而能夠抓住機會來教學這就是仁者。當然察顏觀色這裡不是世俗的那種所謂的谄媚巴結,而是什麼?心地是正直的、是真誠的,但是看對方能不能接受,有這樣的一種能力,不至於造成僵局。所以「故知立言之道千難萬難」,講話這門學問很不容易。「從來道高德厚之人,必不輕於出言」,你看真正道德高尚的,講話都非常謹慎注意,知道這三寸之舌乃禍福之門,如果出言輕率,可能就有損道德、有損厚道、有傷人心。下面說,「沈機觀變之人,必不輕於出言」。善於審時度勢之人,觀察時局變化的,這也是有智慧的人,他們也不是愛說話的人。所謂不言則已,一言驚人,不出言則已,一出言則能定國安邦,這是智者的言語。「謙退守己之人,必不輕於出言」,這講到謙虛的人,退讓的人,守本分的人,他也不會輕易的說話,因為這個傲慢心一起來,講話就很隨便。謙退守己的人往往少言,而不讓傲慢心滋長,這樣也減少了羞辱。
下面說,「輕於出言者,大抵心志浮躁,遇事喜於見長。故其所發議論,但能形之於口,心中未嘗三思籌劃。縱使得罪於世,贻笑於人,有所弗顧,何暇計其言之當否乎」?這講到,輕易出言的,所謂能言善道,愛講話的,隨便發表意見的,這些人都是一種心浮氣躁的人,我們講沒有深度。遇到事情很喜歡就表現自己,愛自我炫耀,這些人就很愛說話。所以他所發的議論,只是在口裡說出來,心中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所以講的這些東西,其實明眼人看,沒有深度,叫淺見。所以反而這些好表現的人,招來別人的輕賤。他所說的話自己不懂得檢點,不知道考慮該不該說,所以縱使得罪於世,說這個話可能得罪世人,或者是贻笑大方,被人恥笑,他也沒有顧慮這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所以往往結怨於人而不自知,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出口傷人結了怨自己還不知道。或者是自己說出的話讓人笑話,人家也不在你面前笑話你,只在背後來說,這個人真的是太淺了,太愚癡了,不懂事,自己威望受損。這是什麼?他沒有去用心考慮自己的言語是不是妥當。所以講話真的是要慢一步講,這就是讷於言的意思。真正的有德君子,你看他講話好像是笨笨的,沒有那樣能言善道,可是他的行動都很敏捷,他的觀察很敏銳,判斷很准確,說話都很得體恰當。所以這個語言的學問我們從小沒有很好的學習,包括我自己本人在內,我在語言這科上面也是栽了不少跟斗,說話不注意,很容易犯過失,得罪了人可能都不知道,遭到人的報復這才反省,原來說話沒注意,無意結了怨。所以看到這一段,『出言要順人心』,心裡很有感觸,很生慚愧。
下面說,「人心者,至公至當之心,即蘇子所謂,不言而同然之情也」。這個是解釋人心,什麼是人心?至公至當之心,至就是極的意思,極其公正,極其正當,這種心叫人心,也就是天理,也就是良心。所以蘇東坡講的這個不言而同然就是所謂不言而喻。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意思?群眾都懂得辨別善惡,都知道什麼是好丑。為什麼?因為同樣都有是非准繩在心裡,所以不用說出來大家就自然懂得判斷誰是誰非、誰善誰惡,都是很公正的,這叫做不言而同然。「人心所在即天理所在,故須順之」。人心是極公正的,人心所在就是天理所在,所以順人心就是順天理。「然順亦非谄媚之謂,但須察言觀色,質直無欺」。順人心不是谄媚的意思,不是說要巴結人、討好人,不是,是順著人的良心;不是順著某一個人,是順著全部的人類。所以中國人用民來代表全人類,中國古代帝王都有這種思想,所謂「民為重,君為輕」,人民是最重的,皇帝反而是輕的,所以比較起來人民更重要,所以真正忠君愛國之人必定是順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種民心在這裡講是人心,就是這種公正的良心,人皆有之,這哪是谄媚討好?順民心、順公正的良心就是順自己的良心。對人交往要懂得察顏觀色,還要質直無欺,質直是正直,沒有欺騙人的念頭。
「出之以詳慎,示之以謙和。斯亦慎之至矣」。所以講話要詳、要慎。詳,講話要講清楚、講全面,不能夠掛一漏萬,講得很片面,反而會引起人的誤解。慎就是慎重,講話措辭都要慎重,不要傷害別人。講話還要用謙和的態度,千萬不可以用傲慢,這就叫做慎,慎言,慎之至就是極為慎重。「至於大喜、大怒、大醉之時,必有過情之議論,尤當緘默無言,以防過咎」。這是做人的學問,在大喜、大怒或者大醉的時候通常都會放縱自己的感情,會用情緒來講話,這種議論往往會偏激,說話可能會傷人,這樣子最應當緘默無言。最好的方法,沉默,讓自己情緒調和了,或者是醉醒了,不糊塗了,這時候才講話。這要養成習慣,防止過咎,這是防止過失的發生。往往在這個時候不注意,可能出口傷人,結了怨了自己都沒有曉得。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懇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08/12/25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