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文昌帝君陰骘文 研習報告 第48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昨天我們講到第七十二句,「見先哲於羹牆」。這一句我們學習了安士先生的注解,後面安士先生給我們附上《質孔說》的幾篇。見先哲就是仰慕古聖先賢的意思。於羹牆,羹牆是表法,代表日常生活當中每行一事、每起一念、每出一言,都要想到跟古聖先賢的教誨相應。古聖先賢的教誨記錄在聖賢的經典當中,儒釋道三家都有這些經典,其他的宗教都各自有它的經典,但是經典是千百年以前所記錄的,後人要理解經典真的可能有時候會理解錯。我們學習先哲不能夠離開經典,但是如果對經典意思不甚明了的話,就要借助於先賢的注解。可是先賢的注解也是他們本人的這種理解,這跟他們自己的境界相關聯。所以我們讀古聖先賢的書,看這些祖師大德的注解,要懂得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這些過去的大德,他們沒有能夠圓滿成佛之前,見解也並不盡是圓滿。所以過去我們師父在李炳老會下學習的時候,李炳老就是這樣跟我們師父說的,說讀這些祖師大德的注解要懂得,如果祖師大德的這些意思講得跟佛的本意不是很一致,那麼我們要信佛的本意,而並不是去盲目的聽從這些祖師大德的注解,這就是所謂的依法不依人。

  因此安士先生在解讀儒家的經典當中,發現也有一些先賢的注解有問題,他們多多少少理解孔子、古聖先賢的意思有些偏差,因此就做出這個《質孔說》,提出質疑,提出讓我們參考的這些議論。所以這就是所謂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注解,不如無注解」這個意思。他提到有七則,因為篇幅很長,我們在這裡簡略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同時也是澄清儒家學者對於原始典籍裡面的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們進行探討。第一個是講「孔氏三代出妻」,這是在《禮記.檀弓》這篇文裡面有講到,說孔老夫子三代人有出妻。結果如果有人看了這一句理解偏了,以為出妻是什麼?把妻子給休了,把妻子趕出門了,那就是依文解字,連孔老夫子都喊冤枉。這裡講的出妻,安士先生給我們揭出本意,這個出不是說把她趕出去的意思,是什麼意思?講的是妾的意思。所以正妻就叫妻,出妻其實就是妾,不是正妻。孔老夫子有三代都是有娶妾的,是因為正妻不能生育。所以這裡引用了《禮記.檀弓》裡面的一段子思的話,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是孔鯉的兒子,孔鯉是孔老夫子的兒子,孔鯉有娶妾,子思也有娶妾。子思有說到,「不為伋也妻者,是不為白也母」。這句話他是對自己的兒子講的,兒子是子上,名白,叫孔白。子思對自己的兒子說,不是伋的妻子,伋是子思的名字,叫孔伋,就是不是我的正妻,也不能算是你的正母,他對他兒子孔白講的。從這裡可以看到,這個妻才是指正妻。《檀弓》裡有句話說,「孔氏不喪出母」,就是孔家家族他不為妾來舉辦喪禮,不守三年的喪,這是孔家的一個定例。不喪出母的出就跟出妻的出是一個意思,就是不是正的,但是又是為孔家生兒育女的,所以出的意思實際上就是生的意思,生母,可是生母不是正室,所以家族裡面不為她守喪三年。這裡也是有一個隱含的意思,不鼓勵娶側室,除非是迫不得已,為了延續香火,才娶側室。娶了側室,也沒有享受正室的待遇,孔氏裡面他都有這麼一個定例。所以這個出的意思終於真相大白。安士先生說,《檀弓》以出字來代替生字,這是語意不流於世俗,很有文采。並不是說把這妻子趕出去不要了,那是後來的讀書人不識字,反而玷污了我們萬世仰慕的孔氏的家風。所以這些如果不是細細的去研究、去慎思明辨,可能會把先哲的意思給弄錯了。這是講的一個例子。

  第二例,「忠恕之外無一貫」。《論語》裡面有一句話,是孔子跟曾子的一個開示。他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參就是曾參,曾子的名字,孔老夫子叫著他的名字下面有非常重要的訓導,他說吾道,就是我的道,一以貫之。這個話其實是很深的,一般人可能會理解,一以貫之就是有一條線把它貫穿起來,一般人是這麼理解。那貫穿夫子之道的是什麼?我們先不說,先看《論語》下面怎麼說。「曾子曰:唯。」曾子明白了,也就是他得到孔子的這個道。「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孔老夫子就出門了,結果孔老夫子其他的學生就問曾子,剛才我們老師說他的道一以貫之,這是什麼?「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就說了一句,說我們老師的道就是「忠恕」二字。什麼叫忠?忠者不偏,所謂盡己謂之忠,盡心盡力,沒有私心,這叫忠。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謂之恕。所以夫子之道也就是忠恕。門人聽到這話也能聽得懂,但是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其實意思不止這個。

  我們來先看安士先生的注解,安士先生他是說,孔子這一生的本領其實都是從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那裡傳下來的,所謂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這些古聖先賢之道在哪裡?其實是無所不在的,豈止是忠恕二字?它是遍地皆是,舉目皆是,一抬頭、一低頭無不是道。所以古人有句話叫「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哪一個不是道?法法皆有道,左右上下都是源,源是自性,源頭、根源,這就是道。我們再看安士先生這裡講說顏回,這也是得了孔子真傳的,孔子最贊歎的學生,顏夫子他又怎麼樣悟道的?《論語》裡面也有一句話說,這一段是顏回的這一種心得。「顏淵喟然歎曰」,這是他喟然長歎,顏淵就是顏回,他說什麼?這是他對於孔老夫子的道這種贊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我們先把這一句讀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這是顏淵悟道之後他的一個心得報告,就像佛門裡面都是這樣,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開悟,他也能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也做了心得報告,也是講的他得道的心聲,顏回這裡也是如此。他這裡贊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是感歎孔老夫子的道極其高深。這是用一個比喻來說,就像仰頭看高山,愈看上面愈高,山外有山,看不到極處,鑽鑿地下,愈鑽裡頭愈堅硬,深不可測,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就是前後左右都是道,真是頭頭是道,這個道是非常高深又無處不在,這個意味很深長。所以《中庸》裡面講到,「道不可須臾離也」,就是不能夠暫離的,暫時離開不可能,為什麼?因為它到處都是,法法皆是,你怎麼可能離開萬法?所以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顏回他還贊歎夫子的循循善誘,你看這麼高深的道,非常難學,一般人很難悟入,但是老夫子他是循循善誘,善於勸導、善於教化,慢慢的讓我們導入這種境界。他教我們什麼?顏回說「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博是博學,學文,學文要廣博,廣學多聞,約我以禮,這個約禮是行門,博學是解門,約就是簡約的意思,禮就是行門。你要真真正正去落實的,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禮,否則「但學文,不力行」,變得「長浮華,成何人」了。但是學禮,就是行門,跟解門不一樣,解門要廣博,行門要專一,約就是簡約,只選一門,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可以選兩門,選兩門這就不叫約了,約禮就談不上,就變成博禮了。所以你看孔老夫子這個教學方法真是太好了。不僅儒家是這樣教學,佛家亦復如是,求解是要深入經藏,行門,最簡單的,愈簡單愈好,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這是行門,最簡單的。顏回在孔老夫子善誘之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欲罷不能了。這個學問愈學愈歡喜,佛家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他說他竭我之才,極盡力的去學,如有所立,這個立是立下根基,這是顏回很謙虛,他說盡力的去學才能立得住根基。實際上顏回哪止立下根基,他完全都已經通達明了,早已經超過根基這個境界,但是他這裡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這是講順從夫子的教學,要繼續不斷的努力,可是末由也已,這是講猶未達到究竟,真的叫學無止境。因為什麼?因為夫子的學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既然夫子之道是一以貫之,這個一到底是哪個一?是曾子所說的「忠恕」這兩個字叫一,還是顏回所悟得的「博學以文,約之以禮」這叫一?如果兩個都是,那到底是哪一個?子貢也曾經問過夫子,說能不能有一個字能令他終身奉行的。夫子告訴他,恕字,這也是一。那為什麼說一又說出三,說出這麼多樣?我們這才明了,原來夫子之道本不可說,大道無言,大道無形。這就是佛家講的自性,自性是無所得,離言絕慮,不是用語言、用思惟可以表達的,它無處不在。所以一以貫之這個一是任一,哪一法不是道?悟了之後,法法皆道,頭頭是道,沒悟的,哪一法看起來都不是道,就是忠恕二字,他看了也沒有真正得道。所以安士先生給我們揭開這種深密,夫子之道豈止是忠恕二字?忠恕二字裡面的道又豈能是用忠恕二字可以表達的?他這裡舉了一個譬喻,說如果有一個人問什麼是海,大海的海?你給他回答,你拿一個瓢舀了一瓢海水,告訴他,你看這就是海水。他看了,這就是海。這就大錯特錯了,海不是就是這一瓢水,大海是無邊的,可是這一瓢水確實是從海中得來的,也叫海水。所以你看夫子跟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就說「唯」,也就是說是,明白了,明白了之後頭頭是道。可是出來,這些門人向曾子問,夫子說的什麼是道?他們不懂,他們沒悟,曾子就隨拈一法,忠恕二字,就告訴他,忠恕而已矣。那你再說?仁義而已矣。再說?忠孝而已矣。再說?孝悌而已矣。你看說的語言不同,可是都是道,明白了知道了,這不都是道嗎?

  所以從這個比喻我們要知道,學先哲的教誨要懂得依義不依語,體會其中的意思,明白了,把語言、文字都放下。所以你看佛家禅宗的傳承,不立文字,最早是迦葉尊者從世尊那裡得到的心傳。有一天世尊拈起一枝花聞了一聞,結果迦葉尊者在下面他就體會了意思,他就解了了,他微笑。大家都莫名其妙怎麼回事,就好像那些門人聽到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只有曾子說唯,就是明白了,其他人都不明白,就像世尊的弟子們都是這樣,只有迦葉明白了。然後佛告訴大家,說我的這個涅盤妙心已經傳給迦葉尊者。他得到佛的心傳,這就是佛的道。能說出來嗎?最後只是不可說、不可說,但是要去悟入。

  下面第三則,是《論語》上面有一句話說,這是孔子說的,「雍也可使南面」。古來有些注釋說這個南面兩個字是君王聽治百姓的位置,坐北朝南,這就所謂使南面,讓他可以向南面坐,也就是統治百姓。但是這樣解釋不妥,因為雍是仲弓,孔子的弟子,仲弓他雖然有君王的風度,但是他不是君王,讓他當君王這不妥當,即使是他再賢德、再能干,也不能夠用君王的這個名義扣在他上面,這不如禮,不合禮的。可以使南面,實際上古來設置的官職,只要有一點職務,都可以向南面臨民。所以這個南面不一定是君主才是南面以臨百姓,一般的官職他也能夠向南面。所以這句話是講的仲弓他是非常懂得管理,可以在朝廷任職這個意思。

  第四則故事,「執鞭之士」,這也是出自於《論語》當中的話,原話是「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意思說,如果富貴能夠求得的話,那我做執鞭之士我也願意去做。如果求不得,那我還是做我喜歡的,讀書、彈琴,我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執鞭之士,古來注解把這個士理解成士人、君子,當人講,實際上這個不妥當。為什麼?因為士人、君子不會留戀富貴,所以怎麼有士人會喜歡富貴、喜歡安逸的生活?所以這講不通。執鞭之士的士實際上是通假字,是講這個做事情的事,也就是做那種趕馬車的這種事情。這裡他引用了《周書.康诰》,這篇裡面有同樣的用法,就是士通那個事情的事,這就澄清了一些意思。

  第五「物有本末節」,這是他在《質孔說》裡面安士先生第五則,這是講大學之道裡面,《四書.大學》,我們先把《大學》開頭這一段念出來,大家就知道這一段講的是什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安士先生是對《大學》開頭這一大段做一個點評。確實安士先生很有學問,不僅是博學,他也能夠審問、慎思、明辨。古來的注解都把這個物有本末是結上面那段,做為上面那段的小結,事有終始是提起下文,把它分開兩個來講。安士先生說這個不妥,他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都是對下面說的。為什麼?下面講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古聖先賢希望把明明德明於天下。他們怎麼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子順序來實現明明德於天下的理想,這所謂的實現大同世界。這個物有本末的物實在講就是指這每一目裡面的第二個字。《大學》裡面講的三綱八目,三綱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就是剛才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八目裡面每一目後面一個字,格物的物,致知的知,誠意的意,正心的心,修身的身,齊家的家,治國的國,平天下的天下,這就是物。這個事有終始的事它就是指前面一個字,動詞,格物的格,致知的致,誠意的誠,正心的正,修身的修,齊家的齊,治國的治,平天下的平,這就是講事。所以事、物,你看這麼對仗,所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都是對下面文講的。

  本末和終始這裡也是跟下文對應起來的,譬如說治國、平天下,對天下而言,國是本,齊家治國,對國而言,家是本,國為末,這本末就看出來了,修身齊家,身為本,家為末。這個本末好像一個大樹,有根、還有枝葉花果,沒有根枝葉花果不能長久。一直往裡頭推,本,最後就是格物。物,印光大師解釋說,物就是物欲。要把物欲格除,這叫格物,這是最根本的。也就是我們師父講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癡慢,這些都是物,要格掉。所以從根本修,你看本末就很明顯了。終始呢?這八目也有終始,譬如說對治國、平天下這一對來講,治國的治是始,平天下的平是終,先要有治國,才能夠平天下,有個先後的,知所先後才近道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要先和諧社會才能和諧世界,自己國家都不和諧怎麼可能去和諧世界?要懂得先後。齊家,對治國而言,齊家在先,治國在後,修身和齊家講起來,修身在先,齊家在後,一直講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最先是要從格物做起,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有先後。所以根本、最初下手處就是格除物欲,從心上起修,你看大學之道說得多好。如果把物有本末這句結歸上面那段的小結,這就有點牽強,沒有安士先生在這裡說得這麼樣的流暢。所以真的是安士先生善讀古人書,讀了之後不是就這樣機械的吸收,他是有悟,思悟,真正把先哲的意思發明出來,這叫見先哲於羹牆。

  後面也講到一則,「補格物致知章」,這也是《大學》這一段,他講到朱子(朱熹)他的一個《大學集注》,注解《大學》的。朱熹讀古本的《大學》,就看到有用到《論語》裡面「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這句來解釋所謂知本的意思,他懷疑可能中間有一段遺失了,因此他就把自己所理解的一段就加在後面,列在過去的注解當中。當時也引起了很多議論,因為什麼?後人即使是再賢德,可是都不可以自己去填補經書的缺漏,這是一條規矩。如果把這個規矩破了,那後人就可以隨便更改、添加經文了。後人要是讀一段經讀不懂,他就隨便給你補,或者隨便刪改,這個例子不能開,開了之後將來經書就面目全非。你看不懂你也補一點,他看不懂他就刪一點,好了,最後原本根本看不到了。所以孔老夫子當時做《春秋》的時候,有一處可以增補幾個字就能寫成很好的文章,這個對孔子來說並不困難,但是孔子沒有這麼做,而是做為疑問留下空缺,不給它補上。這是什麼?非常慎重,對古聖先賢注解非常的負責任,不敢添加自己的意思。

  所以這個格物致知這裡,他解釋格物,格物朱熹的解釋是「窮盡物之道理」。安士先生這裡說,物的道理本沒有窮盡,因為你進入了一個境界又有一個新的境界,山外有山,樓外有樓,怎麼可能窮盡?所以古人用聽訟《論語》這句話來解釋,「聽訟,吾猶人也」,孔子說我聽訴訟、判案跟別人一樣,這也是孔子很謙虛。因為判案,孔子從來沒有判過錯案,非常公正,這是一種境界。可是後面說,「必也,使無訟乎」,無訟又是一個境界,你讓人打官司都能夠公正判決,讓大家心服口服,這個境界不是最高境界,還有比這更高的,就是無訟。你能使大家不要再訴訟,不要再打官司,天下清寧、社會和諧,這個又是一個高境界。所以用這一種來類比解釋格物,物之理沒辦法窮盡,就好像能夠聽訟公正,可是上面還有無訟的境界,你能夠窮盡嗎?所以這個解釋很好,可是朱熹就沒有解釋到。

  我們印祖,我們淨土宗的十三祖,他把格物解釋得更具體了,他說格物的物不是物的道理,既然格物是最初入手處,是根本,怎麼可能一下子要窮盡宇宙所有的道理才能夠下手?這樣講不通。像剛出生的小孩,什麼都不懂,你讓他怎麼格物?他怎麼窮盡宇宙真理?但是你讓他格除物欲,這可以做到,這是下手處,這就是所謂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剛才安士先生解釋事有終始這個始、終,一對對講的,譬如修身和齊家,修身是始,齊家是終,修身是本,齊家是末,這本末終始是這麼講法。那格物致知呢?格物是本、是始,致知是終、是末。所以格物不能解釋為窮盡物的真理,是格除物欲,這才講通了,每個人都做到了。如果說窮盡宇宙真理,那只能是博學多聞的大學者他能做到,一般山野之民他怎麼能夠窮盡物的真理?難道他就不能成聖成賢了嗎?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說不通了。人人都可以做的就是格物,因為什麼?心性當中本自具足,我們的本能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是被這些物欲、被這些煩惱給蓋覆住,你先要格掉它,格掉它之後障礙沒有了,自性的智慧、德能顯現了,那就能夠真的窮盡物之理,所謂成圓滿的正覺。致知就是開智慧,智慧為什麼不開?不是因為你學得少,學得多和學得少那個跟智慧沒什麼關系,那是屬於知識。智慧是什麼?跟煩惱相對應,煩惱多智慧就少,煩惱少智慧就多。所以要致知就開發智慧,沒有別的,把煩惱放下,這就是格物。格物才能致知,所謂煩惱輕則智慧長,你看這個意思一說就很通暢了。

  再下來,他第七則是講「服堯之服」。這是講《尚書》裡面有這一句話。堯是古代的聖王,一般人解釋這個服堯之服就是穿堯的衣服,穿古聖先王的那種服飾,這個就說不通了,而且依文解義。這個服應該當什麼解?當事來解。所以服堯之服就是繼承堯的事業這個意思,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繼承古聖先賢的道統,這叫服堯之服。古代的一些注解就沒說得這麼深的層次。所以我們讀書不能夠死在文字之下,要懂得去悟入,體會這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後能夠真正體會先哲之心。先哲的心傳得到了,你的日用雲為、待人處事接物無不是道,真正就做到「見先哲於羹牆」了。

  好,下面我們來學第七十三句:

  【慎獨知於衾影。】

  這是講『慎獨』。這裡安士先生解釋說,「君子小人之分,不過為己為人之別。人若有志為己,而於隱微幽獨之處,不能刻刻防閒,戰兢惕厲,則為己之功,終有疏漏」。所以君子跟小人的區別在哪裡?君子是為人,小人是為己,為己者為私,為人者屬於大公無私,這是君子。可是一般人為己者多,有幾個大公無私之人?古聖先賢教誨我們,你如果真正為己,這樣入手也行,你得為自己將來打算。你要知道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起心動念都有因果的,你要真正為自己好,那你也要有修行慎獨的功夫。所以這裡講,人如果有志為己,他真的願意為自己著想,那是怎麼樣?於隱微幽獨之處,在隱微的地方,人家看不見的地方、幽靜的地方、獨處的地方,如果不能夠刻刻防閒,戰兢惕厲,不能時時刻刻防范自己的惡念惡行,戰兢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惕厲是警惕勉勵自己,防范過失,不能這樣做,為己之功,終有疏漏,你為自己也沒有真正為自己,都有疏漏。所以「古人雲:獨行不愧影,獨臥不愧衾」。古人講究這種慎獨的功夫,獨自行路不愧對自己的影子,獨自臥床不愧對自己的被子。換句話說,白天在路上行走,乃至晚上一個人睡覺,都不敢放逸造次。所以「能到衾影不愧時,方是慎到極處」,真正到這種地步這叫問心無愧,這慎獨的功夫可以說是做到圓滿了,你為己之功也圓滿了。實際上為己為到極處你也能成君子、也能成聖賢,但是要如理如法的。

  下面說,「此句,即上文『見先哲於羹牆』之實際」,它是見先哲於羹牆的落實。我們讀了先哲的學問,如果不落實沒有用。落實的功夫就是慎獨,「亦即下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本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下一句講的。要真正做到這個也不容易,從哪裡做起?慎獨入手,慎獨到了極處,一切惡都不做了,一切善自然就會做了。所以「獨知不是空空一慎,須知前後皆有工夫」。這個獨知前面有個慎字,慎是注意,獨知是真正要知道自己,知道怎麼樣子來獨處、來修行,它有前後的功夫,前面的功夫是做准備的,後面的功夫是落實的。所以「慎獨以前,須用學問思辨,慎獨以後,不過笃行而已」。所以慎獨功夫之前要懂得道理,明白真相,知道善惡、是非、好丑,才能做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所以不學怎麼知道?學古聖先賢的道理,這裡講的四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學、問、思、辨就是學。這個功夫用下去了就是你解門入了,入了之後還要有行門,解行並重,把你所解的用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笃行而已,笃行是認認真真的去做。笃行用我們現在簡單的話來講,也是兩個字,真干。明白一條就做一條,明白兩條就做兩條,真干。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老師,對得起古聖先賢、諸佛菩薩,這是慎獨的功夫。

  「此與上句,用意最深,工夫最細,分明是帝君自道其所得,不許俗人問津」。所以「慎獨知於衾影」,跟上一句「見先哲於羹牆」,用意最深,用的功夫也是最細密。真正慎獨做到了究竟處,內心深處一絲一毫不正的念頭都洗滌得干干淨淨,真的是「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是文昌帝君自己說他的修學之所得,他的心得,不是證入境界的人說不出來,一般俗人難以理解,不能問津,就是達不到這個境界的。達到這個境界叫什麼?佛門裡稱為菩薩。你看《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菩薩有一法」,這是菩薩的修法,這什麼法?「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文昌帝君他做到了。怎麼做?一個是解,一個要行,解是「見先哲於羹牆」,行就是「慎獨知於衾影」,做慎獨功夫。

  下面又說,「獨知之時,獨知之境,人人皆有,各各不同」。這個獨知的時間、境界人人都會有,人人都會有獨處的時候,一個人在的時候,肯定會有,而且都不同。下面舉幾個例子,「名者,有名者之獨知;利者,有利者之獨知」。這講的要名要利的人,他們也有他們的獨知,他們心裡想的什麼他們自己清楚,別人未必清楚,可能很隱蔽,別人不知道,這叫獨知。「要皆業識茫茫,不知覺悟」。這些人迷惑顛倒,沉入業海當中,茫茫業海,不知道覺悟,被名利所沉沒,沉沒於名利之中。「譬之龍不見石,魚不見水,人不見塵,血肉之軀不見鬼祟,自然之勢也」。不知道覺悟的糊塗人,就好像龍見不到石頭,因為龍可以穿石而過,魚不見水,魚它看不到水,魚在水裡就好像人在空氣裡一樣自由的活動,人不見塵,很多微塵、灰塵我們見不到,也不受它的障礙,血肉之軀就是我們人體,人見不到鬼祟,人見不到鬼,實際上鬼就在我們旁邊,我們肉眼見不到。這是因為什麼?肉眼所見到的叫可見光,可見光是很少的一部分。科學家告訴我們,可見光的范圍在整個光譜范圍裡面只占百分之二,換句話說,百分之九十八的東西見不到。像我們現代醫學裡面用的X光、紫外光都見不到,紅外線也見不到,還有些伽馬射線,宇宙裡面的那些種種射線都見不到,這些都是光。所以見不到的東西多了,只是自己茫然不知,這是在凡夫裡面很自然的。「若於昧爽之時,回光反照」。能夠覺悟就是難能可貴,如果在昧爽之時,昧是昏昧、糊塗,爽是差錯,如果是糊塗、差錯的時候懂得回光反照,覺悟了,能夠回頭去檢點自己,這個人難能可貴,他就是做的慎獨知的功夫。

  下面是舉出一些例子,教我們怎麼樣子獨知,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夠檢點省察。下面問,「試問,吾於父母兄弟前,稍能盡其孝弟否」?孝悌是根本的道德,在父母兄弟前面能不能盡孝悌?問問自己。「於親族朋友間,果能以誠相與,耦居無猜否」?跟親戚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能不能夠以真誠心相待,去真誠的敬愛他們、關懷他們、照顧他們,跟他們一起居住,耦居是跟他們一起居住,能不能做到無猜,猜是猜疑、不信任。五倫關系裡面講的朋友是朋友有信,信裡面沒有猜疑,有猜疑這就沒有信了,更不能互相欺騙。「於臨財之際,果能見利思義,不受人間造孽錢否」?遇到財了,一般人都愛財,君子也愛財,可是取之有道,符合道義的才能取,不符合道義的不能取。所以遇到這些金錢、財物,要想到符不符合道義?該不該拿?所以見利要思義,不能見利就忘義。如果是造孽之錢,我們不能受,寧願餓死,都不能夠接受造孽的錢。為什麼?接受了自己就造罪業了,造了罪業,來生得的苦報比現在更苦,有智慧的人絕不做。而且要深信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命中有福到哪裡都會有福,人家給我們的錢還是我們命中之福。所以你把這些造孽的錢拒絕掉了,沒有把命中的福拒絕掉,反而更增加了,因為你有道義,你又修更大的福,下次來的錢會更多。所以真的是君子樂得做君子,他遵守道義,而又不失命中的財富,你看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小人見利忘義,貪取這些造孽錢,貪來的還是命中本來有的,不貪也有,多冤枉!

  下面,這都是自己檢點自己,「於行住坐臥中,曾念及天地父母之恩,思欲報答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居飲食、行住坐臥,能不能夠念念想到天地、父母的恩德,知恩報恩?特別是修行人,要努力的修行,把這個功德回向給父母、恩人。所以常常思索、常常反省有沒有忘記恩義。實在講,如果放逸、懶散、懈怠,行出那種不義的行為,這都屬於忘記恩義。父母之恩沒有報,自己就墮落了。

  下面,「每日自朝至暮,曾有一二時中,發濟人利物之念否」?這也是要常常檢點,從早到晚二十四小時,有多少時間真正發起救濟別人、利益眾生的念頭?是不是念念都想著為自己,沒有想過為眾生?菩薩念念為利益眾生,那我們能不能夠有個一、二個小時,三、四個小時想到?有的話慢慢再增長,三個小時,到四個小時,到五個小時,到十個小時,到二十個小時,二十四個小時,都是念念為眾生,那恭喜你,你就成菩薩了。

  下面說,「於美色不留盼否」?《太上感應篇》上面講的,「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見到美女有沒有起心動念?美色過去了還有沒有思念不已?這叫淫念,這是惡。女子見到美男子也是這樣,有沒有留盼?都要從內心隱微處默默檢點,有則改之,無則嘉勉。「見人得意時,無嫉妒之心否」?見到人家福報現前,春風得意,能不能夠隨喜,還是會起嫉妒心,心裡不好受,不願意他這麼好。如果有的話,這是心靈的腫瘤,佛法裡面把嫉妒稱為三重障之一,重大的障礙,障礙你心性的流露,它是作惡的因緣,這個要戒除,所謂「見人之得,如己之得」。「於處順境時,果能以卑自牧,不驕奢否」?檢點自己,在順境當中,事事順意的時候,會不會狂妄?會不會驕傲?會不會奢侈?所謂驕奢淫逸,還是能夠保持自己的那種謙卑的心態、感恩的心態,知道今天這一切都是大家成就的,自己的德行有沒有那麼高,能夠堪受大家供養,能夠保持這種順境。古人你看都講到,好景不長,我們有沒有提起這樣的一種恐懼心?所謂受寵若驚。為什麼好景不長?因為德有虧欠,好景來了,驕傲了、放逸了、狂妄了,那就好景不長。

  下面,「不凌虐無告人否」?無告人就是無依無靠之人,我們能不能夠愛護他們?有沒有欺凌、虐待他們?「飲食當前,能念及農夫之憔悴否」?見到了飲食,會不會去分別、去挑它裡面的好惡,好吃不好吃,會不會生這些煩惱?還是感恩?感恩農夫種這些糧食不容易,費盡了辛苦、血汗。這是古詩所謂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提起這個念頭,對飲食也就不會挑了。「見貧者來乞,必能稍有以周之,無厭惡之心否」?見到討飯的,有求於我們的人,我們能不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去周濟他們,還是會起厭惡心,厭惡他們,不想幫他們,嫌棄、躲避,這個心也就不善了。《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怎麼可以對那些貧苦之人、最需要幫助的人而捨棄、厭惡?「如是逐一檢點,則獨知之際,必有大不慊於懷者,豈容輕於自恕乎」?所以這樣子一一檢點,這一段話甚至我們可以把它抄錄下來,常常去讀誦,去檢點自己。在獨知的時候,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會有任何不滿或者是怨恨。這樣子不會輕易的寬恕自己,對於自己要嚴格要求,嚴以律己,古人做慎獨的功夫,絲毫過惡都不放過,所以成聖成賢就快了。

  下面安士先生舉出三則故事給我們說明。第一個叫「見獵心喜」,出自於《性理宗旨》。這是講到宋朝的大儒,是一位理學家,程颢,兄弟兩人,程颢、程頤,這是講程颢,字伯淳,後人都稱為他明道先生,大學問家。少年的時候很喜歡打獵,後來遇到了濂溪先生周敦頤,這是他的老師,於是在老師會下斷除了這些惡習。打獵是殺生,儒家以仁愛為本,都不允許打獵,佛家更是要戒殺。然後把這個喜好打獵的習氣斷除了,就跟周先生說我已經沒有這個愛好了。周先生說,你講得這麼輕松,雖然你現在沒去做這個事,但是你心裡面還會隱藏著念頭,只是沒有把它萌發出來而已,一旦萌動了就和從前一樣。所以程颢就一直在努力的改過,過了十二年,偶然看見一個打獵的人,發現自己心裡面還會生起一個歡喜心,過去小的時候那種愛好打獵的習氣在心裡面還會浮動出來,他覺察到了,這才相信他的老師這個話沒錯。

  安士先生在評論當中是這樣說到,「戒殺放生,乃為善去惡中極容易事」,戒殺放生這很容易做,「斷除畋獵,又戒殺放生中最粗淺事」,一個人要守殺戒,不再殺生,斷除打獵,這是很粗淺、很直接要做的事情。「以明道先生之賢,又經十二年之學道,而方寸殺機尚未斷盡,宜乎精嚴戒律之高僧,天神皆為敬禮也」。這是安士先生感歎,明道先生程颢,以他的賢德,還經過十二年的學道,方寸殺機,就是心裡面,方寸是代表自己內心,內心裡面的殺生的念頭還沒有完全斷盡,所以十二年後看到獵人打獵,心裡還會動心,還會生歡喜,殺機未斷盡。所以我們才了解,那些持戒精嚴的高僧大德,精嚴到連內心中的念頭都戒除得干干淨淨。按照戒律來講,動一個念頭就是犯了戒。所以得道這些高僧這樣精嚴持律,天神都為他敬禮。下面說,「厥後先生主上元縣簿」。這是後來明道先生他做了上元縣簿這個官。「見鄉多膠竿以取鳥者,先生命盡折其竿,且下令禁止。想此時一片殺機盡斷矣」。你看他後來,見到鄉人用那些膠竿來取鳥、捉鳥,於是他就下令把這些竿全部折斷,禁止捕鳥、殺生。在這裡我們才看到,此時明道先生心中的殺生念頭才能講斷盡,這又是以後的事情。所以不容易,斷事容易,心上念頭要斷掉這是需要長期慎獨、省察的功夫。

  所以下面說,「豈特十年讀書,方去得一矜字,十年讀書,方去得狀元二字乎」?這個話講得耐人尋味,古人講究的,十年寒窗,一舉成名。所以很多人讀書為了什麼?為了成名。讀書讀到最後就會傲慢,矜就是傲慢,以為自己見多識廣,以為自己是聖賢君子,起了傲慢心。這個不容易,佛法講傲慢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只要有我這個念頭就會有傲慢,難斷。十年苦讀,即使是讀聖賢書,也未必斷得這個慢字。不要說內心這個傲慢的煩惱了,就是一般名利的貪著,也未必斷得了。十年讀書有人就是為了想考取狀元,心裡有狀元這種名利思想,這個讀書還沒讀到真實處,讀來讀去還是個名利漢。所以讀書讀到什麼呢?把狀元二字去掉了,也就是名利思想都斷除,這叫讀成功了,就是佛法講的,把貪瞋癡給放下了,貪瞋癡慢統統放下。這些都是內心當中的思想,要慎獨、要省察。

  下面舉出第二個故事,出自於《高僧傳》,「偶動邪念」。這講從前有一位禅師,深入經藏,研究禅理,而且道風也很高,想必持戒也很精嚴,於是想求他的和尚,他的師父傳授衣缽。可是他的師父沒答應他,他心裡就有一點點不滿和失望。後來他的師父去世了二十年,這位禅師偶然有一次走到小溪旁邊,遠遠看見河對面有一位女子在洗腳,這位禅師就動了一個念頭,這個女孩子的腳皮膚很白嫩。正有這個念頭一起來,突然眼前就見到他的師父對他厲聲的責問,說你這個念頭,有資格得到祖師的衣缽嗎?結果這個僧人馬上覺得慚愧,無地自容,拜地忏悔。安士先生他的注解中,這解釋他說到,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動一個念頭這麼微細,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過咎,但是如果從戒律來講,這就屬於犯了淫戒。按照戒律來講,它有上品、中品、下品犯戒,就是重的和輕的程度不同。如果看見美色動一個念頭,這已經犯了下品可悔戒,可悔的罪,就是他可以忏悔,但是已經犯了。安士先生這裡說,欲界裡面的六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六天,他們的福一層比一層的高,他們的欲一層比一層的低。譬如說化樂天上的男女,互相看一眼,這欲事就完了,都不用笑語。再高一層,欲界到頂層,他化自在天,聽到聲音,或者聞到香氣,都沒有看到,這欲事也就完了。這都屬於犯了欲,換句話說,只要念頭一動,這已經是犯了淫欲的戒,已經讓諸佛菩薩、天地鬼神知道了。你看他的師父立刻就起現形,現出身形來痛罵他。所以我們看到世間這些沉迷於男歡女愛的這些愚癡凡夫,這個天地鬼神又如何唾棄他們呢?

  下面舉第三個案例,叫「舉念戒牛」,這是出自於《觀感錄》,講清朝初年的事情。在無錫有一個官員叫王某,因為一個關於錢糧的問題被捕,後來死在監獄裡面。結果蘇州的金太傅他的兒子,叫做漢光,從京城回家,他的船經過張家灣的時候,忽然聽到有岸上呼叫,說我是無錫的王某,請求你搭我回去。這漢光一聽,好好好,答應他,然後說把船靠岸去接人,結果又沒看見有人,實際上是個鬼魂,他想既然沒人就走吧,船一開動,結果又聽到那個呼叫。結果漢光就問,怎麼回事?就不見人影,只聽到聲音。那個鬼就說了,我是冤鬼,船現在離岸太遠了,你能不能靠到岸上,我才能登船。船裡的人都很震驚。這個鬼就說,你們也不用擔心,我只是坐到船的角落上就好了,你們繼續干你們的。結果這個船靠了岸,大家就覺得好像有人跳進來,然後就開船。剛開了不久,這鬼又叫了,說不行啊,我遺漏了一個袋子在岸上,裡面還有些錢糧的數目,我是要回家准備需要去對質的,這是我的一些證據,快點停船讓我回去取。沒辦法,這個鬼需要,所以漢光就命人又把船靠岸,他取了袋子繼續趕路。在路上走了三天,走到一個地方快天黑了,那個鬼又說話了,說你們先暫且停下來,這個地方有普齋,我要去一去。漢光問了,什麼叫普齋?這個鬼說,普齋就是世間人講的施食,對鬼施食,說我去去就來。結果果然去了一會就回來了,然後他又說,觀世音菩薩主壇,我吃不到飯,為什麼?因為我生前很喜歡吃牛肉,觀世音菩薩臨壇,凡是愛吃牛肉的人都吃不到東西。漢光一聽就大吃一驚,說我平時也喜歡吃牛肉,那以後我可不能再吃了。過了一會這個鬼又大哭起來,漢光問他,他就說了,天上的戒壇菩薩來了,我不能再在此地了。漢光說那你怎麼回去?這鬼說我還得等下一艘船才能搭我回去,我不能搭你的船了。結果漢光又停船靠岸,這鬼就悄悄離開了。有這麼一個典故。為什麼這個鬼最後不能搭漢光的船?我們就能想到,因為漢光已經發了願,從今以後不再吃牛肉,一持這條戒,戒壇的神靈就已經到了,所以那個鬼,愛吃牛肉的就不能搭他的船,因為德行不能相應。所以你就想到,真正《感應篇》所講的,「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六道當中都是感應道交,你是什麼樣的人,感應什麼樣的神靈。

  安士先生講明朝有一位將領叫戚繼光,他非常喜歡讀《金剛經》,結果有一天有一位死去的戰士來托夢,請求他給他念一遍《金剛經》來超度他。結果第二天戚將軍在那裡誦經,誦到一半他的那個奴婢送了一碗茶遞上來,戚繼光在讀經,就給她搖了搖手,也沒說話。結果那天夜裡這個鬼又來托夢,跟他講,說您誦經誦得很好,只是我只得到半部的功德,中間夾了一個「不用」兩個字,我後面就得不到。戚繼光一想,是,我在讀經的時候,雖然見到這個婢女拿水來我沒有說話,但是我心裡起了一個不用這個念頭,夾雜在讀經裡面,結果這個鬼只得到半部功德。戚繼光在夢裡就給他承諾,說我明天再給你誦一部,第二天他就把房門都關起來,虔誠的誦經,自始至終一個念頭不起。誦完之後,晚上這個鬼也來托夢拜謝,說我已經得到超度了,感恩將軍你的超度。所以你看看,這六道眾生裡面,都能夠用心念來感應道交,自己念頭一起,鬼神都有感知。現在人從朝至暮,從暮至朝,殺盜淫妄這些惡念念念相續,多得數不清,怎麼可能不觸犯天地鬼神?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慎獨知於衾影」多麼的重要。

  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七十四句: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兩句我們都相當熟悉,安士先生注解中說到,「此兩句,收繳全篇之局」,這是上文的一個總結。「諸惡,即上文淫殺破壞等事,眾善,即上文忠孝敬信等事」。『諸惡莫作』,「諸惡」是包括一切惡,上文所提到的,勿淫人之妻女,勿宰耕牛,不要殺生,不要破壞人的名利、婚姻等等。『眾善』,這上面講到的,忠、孝、友、悌、恭敬、守信等等,這是全篇的總結。「言莫作者,乃禁止之詞,言奉行者,有勸勉之意」。所以諸惡莫作就是勸我們禁止從事那些惡行,奉行二字是勸勉我們努力的修善。「兩句,阿難亦曾言之,見於《增一阿含經》,帝君或本諸此,亦未可知」。這是安士先生他的猜測,說這兩句話阿難曾經也說過,在《增一阿含經》裡面,文昌帝君用這兩句來做為全篇總結,或許他是引用佛經的,因為我們前面學到,文昌帝君他也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所以儒、釋、道三家自古以來都是互相的圓攝、含攝,相輔相成,不能夠分開,道家裡面,你看這篇文章是道家文章,也有佛經的內容、也有儒家的內容。

  「兒童口中,皆讀大學之道,曾子口中,亦說大學之道。同此四字,而所見淺深有天淵之別。此二句文亦復如是」。這兩句話看起來意思好像很淺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很容易懂,可是你要知道,正如儒家裡面講的大學之道,《四書》兒童從小就會背,他們也念大學之道,孔子的弟子曾參他也說大學之道,《大學》是他作的,可是兒童的理解跟曾子的體會,大學之道,同樣這一個名詞,同樣這四個字,所見的淺和深有天淵之別。所以這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是這個意思,淺的人看得淺,深的人看得深。「昔善信菩薩,往劫生於無佛法世,尋求正法,空中告曰:此去東方一萬由旬,其國有一女人,生自卑賤,形貌丑陋,仿佛能知半偈一句。然其中路,隔一淤泥,縱廣萬裡,踐形即沒」。這是講到一個佛典的故事,這是講善信菩薩,在過去的一生沒有佛法,但是他要尋法,求法心切,雖然沒有佛法,但是他到處去找尋,感動了上天,所以空中有聲音告訴他,說你從這裡往東方走,走一萬由旬,(一由旬是四十裡,這個路是很長很長的),走到那邊,有個國家有一個女人,她是非常卑賤的,而且很丑陋的,她好像懂得半偈一句的佛法。你看看這位菩薩他想要求法不容易,要走這麼遠的路,遇到這樣一個女人,得到的法只有一半的偈子,或者一句佛法,而且這個路中間還隔了一個大淤泥潭,縱廣萬裡,方圓一萬裡這麼長,你走進去很可能會被淹死,這是像沼澤地。

  「善信聞之,踴躍前行,竟過泥河,見此女人,敬禮如佛,禮拜贊歎」。所以善信菩薩聽到空中的指示他很歡喜,立刻就去求法,過一萬由旬的距離,也就是四十萬裡,還過了中間這個泥河,泥河方圓一萬裡,終於找到了這個女人。對她敬禮像對佛一樣,雖然這個女人是生於卑賤家,而且形貌丑陋,但是善信菩薩把她做為佛一樣看待,對她禮拜,對她贊歎。結果「女人答曰:諸佛妙法,無量無邊,我之所聞,止有半偈」。女人說諸佛妙法太多了,無量無邊,我只聽過半偈,一偈是四句,半偈只有兩句。「善信拜求,願聞半偈」。善信菩薩他說我辛辛苦苦來就是為了求法,我就請你把這半偈給我說明。女人答曰,「唯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已」。你看就這半偈,兩句。「善信聞之,身心清淨,思惟其義,洞達斯旨,即獲神通,飛還本國,遍宣此偈,降伏眾魔」。善信聞之,他聽到了這兩句,身心得到清淨,他真聽懂了!這個女人她知道這兩句,可是她未必聽得懂,她得不到利益,可是善信聽懂了,他得到身心清淨的這個利益。他思惟其中的深意,悟透了,洞達斯旨,就是他開悟了,開悟了就獲得神通,本有的神通能力現前,所以他能夠飛回去,不用再走回去,飛到自己的國家來弘法利生,就講這半偈,後來還能夠降伏許多魔障。你看這個聞法的人聽懂了,得到真實利益。所以善說不如善聽,別看這兩句,實際上其意無比的深刻。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08/12/27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48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神通從哪兒來的?
下一篇:佛教對酒的觀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