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慧遠法師的念佛三昧思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張敬川

  慧遠法師(以下簡稱遠公)與鸠摩羅什大師關於“念佛三昧”的對話可以看做是最早的淨土教理問答。二師從各自的佛學立場出發,就見佛、佛身、淨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這些討論又引出了一系列與思想史相關的佛教義理問題,這些問題便成為晉宋佛教思潮轉變的重要動因。

  在給鸠摩羅什大師的信中,遠公問雲:“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相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多數學者據此而認為遠公將念佛三昧之原理等同於夢,所見之佛當如夢中所見之相,並非真實。如日本學者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中所雲:“慧遠以夢是虛妄,喻之定中所見之佛亦是虛妄。”這實際是對遠公思想的一種誤讀。事實上,遠公之所以向什公(鸠摩羅什大師)詢問念佛三昧之事,其直接原因就是對《般舟三昧經》中以夢喻來形容見佛的疑惑。“夢”是《般若經》中經常用的譬喻,其主要所表達的是空的思想,即一切法虛妄不實。遠公長期研讀《般若經》,對夢喻的象征意義非常敏感。正如問中所提出的邏輯,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必是虛妄,是“想相”之結果。

  但問題在於,遠公究竟是肯定夢喻還是否定夢喻?這裡的關鍵就在於所見之佛是外感之佛還是內心禅觀中所現的像?遠公在向什公的提問中,明確區別了憶想見佛與念佛三昧見佛。前者所見是自心觀想的像,而後者則是西方淨土乃至十方佛土的佛身。遠公認為般舟三昧所見之佛不是自心憶想的佛像,而是淨土世界的佛身。在給什公的信中他說道:“然則成會之表,不專在內,不得令同於夢明矣。”所謂“成會之表”就是指見佛聞法。遠公認為不能將見佛等同於做夢,因為夢是內心的感覺,而見佛則有兩種,一種是內在的,通過想相而見佛。另一種於外在的,即與外在之佛相感應。遠公認為念佛三昧見佛屬於“不專在內”的情況。他所疑滯的是為什麼《般舟三昧經》中要用夢來譬喻定中見佛。而在遠公看來,既然所見之佛是淨土之真佛,就不應該用夢來作譬喻,因為夢中所見都是虛假的。因此,遠公與鸠摩羅什大師之間的討論看似圍繞通過“念佛三昧”禅法而見佛來展開的,但其中更為關鍵的教理爭論,則在於所見之佛的假、實問題。

  但有意思的是,《般舟三昧經》中的夢喻本身不是關於假、實問題的,而是關於“見”之遠近的,即此方世界可以見到他方世界的佛,正如在夢中可以見到遠方的事物那樣。作為一位佛學大師,遠公不可能讀不懂經文的這層用意,既然如此,那麼這種有意的“誤讀”就具有了極強的思想史價值。以夢喻空本是般若學的基本理路,因此,遠公的這種“誤讀”其實是自覺地要把問題引向般若性空與佛身妙有的“矛盾”。佛身與淨土顯然是“有”,這種“有”與“空”究竟是什麼關系?在性空之學外,佛教是否還應該有另一套言說“有”的教理體系?

  鸠摩羅什大師是意識到遠公的疑問所指,但出於自身的佛學立場,他沒有順著遠公的方向介紹法身、佛性、涅槃等思想,而是想將遠公拉回到中觀學的義理內,用緣起來诠釋佛身與淨土的空、有問題。佛身的“有”並不意味著一種實體性的存在,而是一種緣起性,即佛身作為一種緣,是眾生心識的所緣,如果沒有眾生的心識,佛身也不會獨存。與作為有為法的所緣不同,佛身是常住不變的。這種常住性不代表佛身的實體性,僅僅意味著其始終顯現於眾生的心識中,而這種恆常的顯現一方面與佛在因地的願力有關,一方面與眾生的修行相應。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凡是見佛身者,都可以獲得修證上的保障。

  鸠摩羅什大師雲:“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羅漢,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可見,佛身的空、有可以從體用兩個方面來解讀,就體而言,佛身是無自性、是空。但從用的角度來說,則可以說佛身是“實有”的,空與有之間是不二的關系。

  鸠摩羅什大師的回答在教理上不可謂不圓滿,但若從佛教思想史的視角來看,卻顯得有些保守,不願意拋開般若學,從“有”的角度去诠釋佛身、淨土、涅槃的內涵,而這恰恰是晉宋之際中土佛教義學所最為關注的問題。事實上,佛教思想在印度的發展就有了從“空”到“有”的轉變。這種發展並不意味著兩種思想體系本身有高下之別,而在於性空之學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對空性的誤讀。在印度這表現為一部分中觀末流的頑空見,而在中土則出現了被僧肇所指摘為“偏而不即”的般若學。這種誤讀將會導致對佛果的虛無主義解讀,從而導致修證信心的徹底喪失。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必然需要從“有”的角度重新進行教理的安立。這在印度表現為如來藏思想的出現,而在中土則以遠公所提出的法性、法身等概念為代表。

  遠公意識到了佛教義學應有的轉變方向,但卻未對這種新的轉向進行教理的建構,所作出的貢獻是提出新的佛教義學在面對傳統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沒有在鸠摩羅什大師那裡獲得期許的答案,但卻激發了中土義學僧人的思考,涅槃佛性思想正是在這種思考與探索中慢慢開顯出來的。

 

上一篇:淨空法師:要知道沒有《弟子規》,你一生的努力最後都等於零
下一篇:林青霞:沉水香人生的歸零大智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