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昨天是天津爆炸案的頭七祭,各大網站都有相關報道。可能有些人會提問:頭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年來,每逢重大災難頭七各大寺院都會舉行超薦法會,那麼“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系?從佛教教義的角度有沒有相應的說法?超薦法會對於亡者有何益處?
盂蘭盆系梵語音譯,意思是“救倒懸”。
“頭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喪殡習俗,習慣上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一般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必須回避,最好方法就是睡覺,睡不著也應該躲入被窩;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到了“頭七”當天子時回家,家人應於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魂魄順著這趟“天梯”到天上。人死後頭七返家探視這一種說法,據說是出自《西藏度亡經》(又名《中陰救度密法》),不過頭七習俗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而且在不同地區“頭七”習俗也不盡相同。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系?從佛教教義角度看有無相應說法?超薦法會對於亡者有何益處?
說起“頭七”,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佛教術語——“超度”。《地藏經》稱,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惡業,死後又沒人為他追薦,其神識就可能投生到餓鬼、地獄等惡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以“善願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於地獄等惡道而轉生人天等“善趣”,俗謂“超度”。超度之俗,大約始於梁武帝所創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系梵語音譯,意思是救倒懸,即解救淪落地獄、餓鬼中的眾生的倒懸之苦。大概到唐代時,民間就已盛行超度之風。如唐張鷟《朝野佥載》卷四記載:“村人遂於陂中設齋超度。”超度具體內容包括念佛、誦經、營齋、做道場等,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等不同說法。
那麼,超度亡魂的原理是什麼?佛教認為,人命終後到未受報輪回之間,就是中有即中陰身階段,中陰身的壽命極於七日而死,死而復生,未得投生機緣,則遲至七七日,到七七日,罪業審定,方受其報。此間親屬為亡者修追福,則轉劣而為勝雲。《古婆沙論》五十三曰:“尊者奢摩達多說曰:中有眾生,壽七七日。尊者和須蜜曰:中有眾生,壽命七日,所以者何?彼身累弱故。”《瑜伽論》曰:“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後,定得生緣。”《地藏菩薩本願經》曰:“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湧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
在其他經論著作中,同樣也有相關記錄。如《釋氏要覽》雲:“人亡,每至七日,必營齋追薦,謂之累七,又雲齋七。《瑜伽論》雲:‘《中陰經》雲:中有,極壽七日。若有生緣,即不定。若極七日,必死而復生。如是展轉生死,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定得生。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於此類。由余業可轉中有種子,便於余類中有生。’今尋經旨,極善惡無中有。既受中有身,即中下品善惡業也。故論雲:余業可轉也。如世七日七日齋福,是中有身死生之際,以善追助,令中有種子不轉生惡趣故,由是此日之福不可阙怠也。”《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雲:“普廣菩薩語四輩言:‘若人臨終未終之日,當為燒香,然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幡,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之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判斷,“七七”這種說法可能源自佛教,但是“頭七”具體民俗又有不同源頭(民間信仰或道教等),並非全部來自佛教。
延伸閱讀:民間“頭七”相關習俗
在不同地區“頭七”習俗也不盡相同。
一、燒七。從死者卒日算起,喪家每隔七天就要舉行一次燒紙祭奠,共計七次四十九天,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年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後,在七七四十九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肴祭奠,余下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禮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其中“三七”和“末七”尤為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忏,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蠟、金銀斗等祭奠。
二、沖七。“燒七”若與夏歷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謂之“沖七”或“犯七”,認為亡魂“逢七有災,沖七有難”,在關中的耀縣和陝南的丹鳳縣,除認為“沖七”是忌期外,還以“燒七”與月中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相逢也是忌期。俗雲:“逢七逢八,銅錘鐵钗;燒七燒九,閻王請吃酒。”認為燒七遇到七和八的日子,閻王要拷打亡魂,遇到這種情況,要提前或推遲一天祭奠。關中一些農村遇到“沖七”時,孝子要給死者墳頂插紙傘,意在協助亡魂躲避災難。陝北的延長縣,在“沖七”的先一天下午,就要剪若干白紙旗,由子女、兒媳從家門口沿途插到墳前,將亡靈請回家中祭奠,以避過災劫。插白旗意在引路,據說亡魂如果來不及回家,可藏於白旗下躲難。
三、出煞。各地農村還有一種極端迷信鬼神的“出煞”陋習。“出煞”又稱“回煞”,據說人死後其魂魄猶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陰魂要回家一次,具體時間由道士推算。屆時,喪家把香燭酒食擺好,在地上鋪一層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檢驗死者回來的足跡。用竹竿一根,隔一尺貼紙錢一張,立在門口台階上或插於死者落氣之屋的房檐下,據說陰魂見此就會進屋。用土罐裝一煮熟了的雞蛋置於房屋角,以此賄賂殃神(俗稱雞腳神),讓死者鬼魂在家裡多待一會兒。這時一家老少躲得遠遠的,待規定的時間過去之後,先將一串爆竹丟進屋內,爆完才可以進家。滿百日和周年時,還要燒紙祭奠。在人死後的半年或一年時,再給死者做一次道場。此俗1949年後已摒棄。
四、守七。民間有“守七”的習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屬每隔七日要設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第七個七日俗稱“斷七”為止。其中以“頭七”和“六七”(或 “五七”)最為隆重。“頭七”晚上祭祀死者,至親好友厮守通宵,午夜吃“頭七馄饨”,派人到他人地裡“偷菜”,目的是要被偷之家咒罵,據說罵得越凶,財發得越快。而被偷之家常會察覺近旁人家“燒頭七”的隱秘而噤若寒蟬。在死者第五個或第六個七日忌日,其家屬請僧侶或道士做法事超度,叫做“六七”,遍請親友前來參祭。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於“六七”的前一天晚,置辦三牲、果品前來祭祀,人稱“燒六七羹飯”,這祭桌一直設到“六七”忌日的下午。“斷七”以後,喪禮才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