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半個月走訪了美國一些城市,有些城市之前也去過,但似乎都沒有此次的印象更為深刻。當時第一站是去紐約,同行的有幾個居士,他們此行目的之一也想去美國看看在那留學的孩子。結果到了紐約,看到的情形與他們事先的設想還是很有差異。
幸福的狀態,來源於對現狀的認同
先說留學生活,到這留學的中國學生似乎真正來學習的並不多,很多家庭送孩子來是為了“鍍金”,到這裡雖然學不到太多東西,但急著回去又覺得沒面子。還是頂住巨大的經濟壓力,選擇了咬緊牙關堅持。這些年輕的孩子很不容易,在家裡很少吃過苦,在這裡卻往往是多個孩子住在一起,省吃儉用。住處條件之差也超乎想象,有的孩子住的空間連一個車內的空間大都沒有!周邊的治安條件也往往堪憂,這裡居住環境是分區的,有錢人是有錢人的圈子,窮人是窮人圈子。各個國家又有各個國家的圈子,往往距離城市中心遠的,條件就會差一些。很多華人街的條件不是太好,最差的就是黑人居住區。
還有些更差的地方,用當地人的話說,治安環境太差,像土匪窩子一樣。這也許顛覆了人們對紐約的印象,那裡不是高樓林立,極盡華美的麼?事實上,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最多的鏡頭只是紐約的一個島,是一個經濟發達的集中區,到這個島上的過橋過路費都很高。捨此之外,紐約當地人似乎對城市的認同感並不太高。幾個城市比較下來,只有休斯頓這個地方,人們對城市認同感較強。洛杉矶則更低一些,當地好久沒下雨了,氣候跟中國大西北差不多,很多地方缺水的厲害。開場之所以先說這些,是跟大家表明,有些外表看起來不錯的,實際上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美國大家都認為福利很發達了,但並不是針對這裡的所有人。大街上一看,乞丐筆國內還多出不少。這裡是某些人的天堂,絕非是所有人的。比如大量的打黑工群體,政府也默認這種情形的存在,一部分人的優越生活,需要另外一部分的辛勤付出。
我於是常常在想,一個國家也好,一個城市也好,生活在這裡的人,其真正幸福的狀態,與對自己生存環境的認同與贊美是分不開的。認同與贊美表現在哪?非但是沒有抱怨,而且更樂意於為國家或城市去付出。有個人所皆知的典故,春秋時,秦國襲鄭,鄭國商人弦高捨棄自己的安危與財物,換取國家的安全。這是一個普通民眾的愛國之情,這種愛國之情是建立在他對國家的認同之上的。
在國外一些留學群體當中,也能看到這樣差別,有些國家認同度高一些,有些則不容樂觀。比如韓國人往往較為團結,有段時間國家經濟危機了,很多人還能夠拿出私房錢來幫助國家。相比較而言,現在有些國人會抱怨,國家這兒不好,那兒不好,生活中我們不是常常看到這樣的憤憤不平麼?但是我們有沒有去想過,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要求國家先給你什麼,為何不能換個思維,首先去想想我們能為國家付出些什麼呢?這樣的要求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這裡面存在著世界觀的選取與抉擇。
不要先索取,而是想自己能貢獻什麼
星雲大師他曾在世界多個地方興建寺院。有人說,建那麼多寺院有什麼用呢?大師說,對我自己而言,是不需要建設這麼多寺院,很多人還想把寺院交給我,我九十多的人了,該放下的都放下了,還要建設寺院干什麼?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目前的現狀之下,在世界各地去建設這樣的一個“文化符號”,讓世界來認同中國文化,讓世界上的中國人能夠有個凝聚力和向心力,卻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比如在美國的洛杉矶西來寺,這個寺院的風格以及文化內核,都是有很強的中國文化特征。當地來朝拜的信眾,也95%以華人為主,在這裡,寺院成為當地華人的一種向心力,它成為一種載體,傳承了中華的精神,提醒著我們到哪裡都不能忘本。
現在都在談傳統文化的復興,那麼誰能承擔文化復興的重任呢?放眼望去,儒家的傳承經過多年浩劫,幾乎已經見不到幾個真正的國學大師。社會上現在能產生影響力,有傳統文化特征的,恐怕只有佛教了。在這種情形下,大師悲天憫人的情懷就更能理解了。前些年兩岸關系緊張,台獨囂張的緊要關頭,大師把佛指捨利請到台灣供奉,一舉打破兩岸交往的僵局,為彼此交流搭建了通道。南京祿口機場與台灣的直航,也與大師的努力密切相關。
當時,台灣當局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大師頂住了壓力,為兩岸的互通盡心盡力。此後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開幕式是在無錫靈山,閉幕式則在台灣等等,這些都是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的有效舉措。大師時時不忘作為中國人的本懷,有濟度世間的慈悲與智慧,這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反觀現在我們很多學佛的人,一開始學佛就為了索取。當得不到的時候,勢必對佛也生出了煩惱之心,認為學佛起不到作用嘛。事實上,真正的信佛,首先不是去往佛要什麼,而是想想自己能付出什麼,能為佛教為大眾貢獻什麼。如果能這樣去想,無論是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還是對自己的信仰就會更加有信心,很多煩惱就無從生起了。
覺悟在心,有了覺悟才知道如何抉擇
有個故事,說兩個人要去投胎,上帝給出兩種生活讓他們選擇。一種生活是可以天天接受別人的供養,一種方式卻是要不斷奉獻自己的所得。兩種人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結果選擇第一種生活的人成為乞丐,而選擇不斷奉獻的人卻成為樂於布施的富翁。可見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也是一門藝術,不同的理念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生活。
春秋時,有兄弟倆人帶著分到的家產一起去外地闖蕩,結果受財物的蠱惑,兩個人同時對對方產生了不好的念頭。他們想,如果另一個兄弟不在了,那本來分成兩份的家產不都是自己一個人的了麼?這個念頭讓兩個人痛苦不堪,最後他們還是克服了魔障,選擇把財物投到湖裡面去,認為這東西太害人了:如果把控不了,本來關系如此親密的兄弟,卻能反目成仇。可見,在沒有把控力的時候,物質財富不但無益,還往往會對人構成傷害。這個時候如何選擇就很關鍵了。
佛教修行的關鍵,便是提倡覺悟在心,有了覺悟才會知道如何去正確的抉擇。在生活中,我們要時時體察和觀照自己的心念,要善於把惡念轉化為善念。這是覺悟產生的力量。佛是覺者,學佛就是要學佛的覺悟。在沒有覺悟的情形下,往往對事物善惡的判斷都有很大差別。比如說,有些人認為動物就是天生供人享用的,與善惡無關。又比如說,希特勒大家都知道是無惡不作的,但是他自己還認為自己在拯救世界呢。可見,世間大道難行,在道上猶如逆水行舟。尚好的是,我們還有忏悔一法,有改過從善的機會。我們要善於給別人機會,也要善於給自己改過的機會。通過不斷的改惡遷善,趨向於念念覺悟,那麼就會有如何抉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