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61、修行淨土為什麼不必問他人之效驗?

  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

  至於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229頁 復永嘉某居士書一)

  262、判斷往生的標准是什麼?

  念佛人平時有真信切願,無一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信願感佛,佛以慈悲攝受,感應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又何須問彼見佛與否,方可斷判也。

  念佛人平時有真信切願,無一不得往生。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而死後身體柔軟潔淨,顏貌如生,又何必以彼工夫淺為疑乎?夫彌陀願王,十念尚度,況彼精進修持,已二三年,又有何疑。世有種人,志意下劣,雖常念佛,不求往生,唯欲求人天福報,此種人縱畢世修行,只得來生之癡福而已。有正信者,自己以信願感佛,佛以慈悲攝受,感應道交,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又何須問彼見佛與否,方可斷判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67頁 復郁智朗居士書)

  263、念佛未能心中清淨,也能得往生嗎?

  只要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

  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46頁 復黃涵之居士書三)

  264、念佛沒有境界和瑞相能否往生?

  心與佛相應,有真信願,決定往生。

  問,修行有得好境界者,或夢到西方,或面見彌陀,或聞異香,或見蓮花。湘省王季果居士常有見到。乃念佛十年,並無瑞相發現,設臨終亦如此,豈非難到極樂?究竟可否聽其自然,不生希望?

  答,但求心與佛合,不須致力於見境界。心與佛相應,有真信願,決定往生。心若希求境界,或未相應,有境界現,或致著魔。(《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1953頁 答俞大錫居士問)

  265、為什麼無論業力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仗佛慈力,不計業力大小,唯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得與佛感應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閣下若信此話得及,則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

  閣下既相信光,當依光所說,方有實益。否則雖有信心,但作種未來之善根而已。吾人在生死輪回中久經長劫,所造惡業,無量無邊。若仗自己修持之力,欲得滅盡煩惱惑業,以了生脫死,其難愈於登天。若能信佛所說之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業力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顆沙子,入水即沉,縱有數千萬斤石,裝於大火輪船中,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以隨意使用也。石喻眾生之業力深重,大火輪喻彌陀之慈力廣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亦不能了,喻如極小之沙子,亦必沉於水中,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閣下但生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再起別種念頭。果能如是,壽未盡則速得痊愈,以專一志誠念佛功德,便能滅除宿世惡業,猶如杲日既出,霜雪即化。壽已盡則即能往生,以心無異念,即得與佛感應道交,故蒙佛慈接引往生也。閣下若信此話得及,則生也得大利益,死也得大利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19頁 復裘佩卿居士書二)

  266、“我業重,恐怕不能往生”,這種想法對嗎?

  不對。往生西方,萬不可卑劣自居,謂我業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則決定不能生矣。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一盡,仍復輪回六道。若具志誠懇切念佛,縱將墮阿鼻地獄,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萬不可卑劣自居,謂我業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則決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無真信切願,無由感佛故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620頁 復裘佩卿居士書二)

  267、有人害怕自己工夫淺薄,業力深厚不能往生,錯在哪裡?

  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尚得往生。吾人雖有罪業,雖少工夫,較彼五逆十惡,當復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

  亦有愚人,知見狹劣。謂己工夫淺薄,業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眾生心性,與佛無二。五逆十惡,將墮地獄,遇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滿十聲,或止數聲,隨即命終,尚得往生。觀經所說,何可不信。彼尚往生,況吾人雖有罪業,雖少工夫,較彼五逆十惡,十聲數聲,當復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棄,以致失此無上利益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962頁 樂清虹橋淨土堂序)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則不能往生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91頁 復倪慧表居士書)

  268、極重罪人若能一念回光,志心念佛,也能帶業往生嗎?

  佛視眾生,猶如一子,於善順者固能慈育,於惡逆者倍生憐愍。子若回心向親,親必垂慈攝受。

  又以佛慈廣大,專以度生為事。一念回光,即蒙攝受。所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也。

  畢世修行者,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若能志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視眾生,猶如一子,於善順者固能慈育,於惡逆者倍生憐愍。子若回心向親,親必垂慈攝受。又復眾生心性,與佛無二,由迷背故,起惑造業,锢蔽本心,不能彰顯。倘能一念回光,直同雲開月現。性本不失,月屬固有,故得歷劫情塵,一念頓斷,喻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此實一代時教最妙之法,上聖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機宜,極暢如來之本懷。猗欤懿哉!何可得而思議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134頁 陝西南五台山大覺巖西林茅篷專修淨業緣起記)

  即五逆十惡之流,臨終能生大慚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數聲隨即命終者,亦得決定往生。以佛慈廣大,專以度生為事。一念回光,即蒙攝受。所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35頁 復岳仙峤居士書)

  269、欲生淨土為何不可存“但求不墮惡道即已”之念?

  此念不可萌於心,形於口與筆。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

  至汝先說但求不墮惡道即已,此言千萬不可萌於心,形於口與筆。若有此念,便不得往生。往生全仗決定信願,存此念,即無決定求生之心。有決定不生之心,其害非小。淨土宗旨已失,何能得淨土真實利益?至於化三一心念佛,誓生極樂,能生不生,皆不作念,至不生亦善,即是遠離疑慮之心,乃學宗教家之說大話。汝若是法身大士,則此語方為實義。然法身大士欲利益凡夫,亦不可說此話。若是博地凡夫,又求生西方,說此話,則是胡說巴道,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千萬不可依從,依之則往生無分。凡夫往生,全仗至心切念,彼一切付之無念,則何能感應道交者。其感應道交者,全由至誠懇切之決定念。證無念者,則可說此話,未證無念說此話,皆成東坡臨終之誤。可不哀哉,可不痛哉!至雲莫謂研究起信,並可隨力堪任廣讀三藏十二部,此話與上智之人說,即為契理契機之良言,對中下人,即有泛濫無所指南之過咎。談何容易!試問汝與化三,是此根性否?宗門教人,看一句無義味語,淨土教人,專持佛號者,以約則易於得力,博則難於得益故也。即教家雖曰講演非博不可,然亦須有專業,方為實修。(《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852頁 復周智茂居士書七)

  270、凡夫的狂妄、愚癡二病表現在哪裡?如何對治?

  狂妄者,謂我本是佛,何須念佛;心淨則土淨,何須求生淨土。愚癡者,謂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不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無別。

  故令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庶可親證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災,及不失人身,猶如以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

  一切凡夫,具有二病。一則狂妄,二則愚癡。狂妄者,謂我本是佛,何須念佛;心淨則土淨,何須求生淨土。此系執理而廢事。其弊至撥無因果,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此人必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以善因而招惡果,誠可憐憫。愚癡者,謂我系凡夫,何敢妄想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不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以煩惱惑業障蔽,故令即心本具之佛性功德,不能顯現。譬如大寶銅鏡,經劫蒙塵,智者知是寶鏡,愚人認做廢物。佛憫眾生迷昧自心,教令念佛求生西方者,以最愛惜眾生之本有佛性,恐其永遠迷失,故令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庶可親證此本具佛性。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災,及不失人身,猶如以無價之摩尼寶珠,換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癡可憐,不識好歹為最第一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99頁 復智正居士書三)

 

上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6】
下一篇:女子當性如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