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談談世界的真實性(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一、新的視角看世界

  從世界是個幻象的角度來破解量子迷霧,其實並不是一家之言。當今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大眾科學人文類雜志《新發現》,在2005年12月號的一期中刊載了一篇《世界真的存在嗎?》的文章。該文以這樣的一段話開始:

  “我們應該修改物理學教材了!”2005年8月,在德國康斯坦茨湖畔一所大學的最高建築的頂樓,美國物理學家克裡斯托弗.福熙(Christopher

  Fuchs)用這樣一個大膽的提議作為其組織的系列研討會的開場白。康斯坦茨大學出資邀請了50多位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意大利、法國和澳大利亞的理論學家和哲學家來參加這一為期一周的會議。他們都是微觀物質運動規律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家。其中的一些學者極具威望,但他們也毫不猶豫的推翻了自己曾經持有的觀點。作為門外漢,我們無法深入理解研討會期間專家們徹夜爭論的深奧的數學問題。不過,他們討論都是圍繞著這樣一個觀點展開的:物理學為我們描繪的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物質世界,而很可能只是一個巨大的幻象!

  無獨有偶,在《環球科學》雜志2006年1月的創刊號上,刊載了一篇名為《世界是一張全息圖》的文章,此文的原始論文是著名物理學家雅各布·貝肯斯坦(Jacob D. Bekenstein)所寫。其文章主旨是,我們看似真實的宇宙,很有可能只是一種幻象。所有的物理現象,最終都可以用信息的概念來描述,正如我們看三維電影一般,電影的所有內容都可以以信息的方式記錄和存儲,而我們的宇宙,本質上就是一種具有全息結構的四維幻象。

  這樣的觀點,並不是幾個物理學家或者哲學家的突發奇想,目前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的超弦理論認為,所謂的實體粒子是根本不存在的,粒子只不過是一些細微的“弦”的振動所形成的幻象。而這種細微的“弦”,並不能用我們實體意義的弦來理解。這種“弦”沒有結構,而沒有結構的“弦”我們可以認為根本不存在。那麼,超弦理論中描述的“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事實上,科學家們並沒有對“弦”本身有過研究和計算,科學家們研究和計算的只不過是一種運動模式,這種運動模式與弦的模式最接近,所以命名為“弦”。好比我們用波函數可以描述水波、聲波、電波的運動,但“波”本身卻並不是一種實體的存在,僅僅是一種現象而已。超弦理論中的“弦”也是同樣的道理,從本質上看,現象界的一切都沒有實在性。

  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大衛.波姆(David Bohm)後來從全息的角度對阿斯派克特實驗結果進行解釋,波姆認為,所謂的粒子分離只是一種幻覺,在深層次上,宇宙其實是一體的。類似這樣的觀點,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的認同。著名的系統哲學家、廣義進化論專家歐文.拉茲洛在他的《微漪之塘》一書中寫道:宇宙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宇宙范圍內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非局域關聯。因此,現在人們可以直覺到宇宙中進化和存在的所有事物和過程的共同波函數——即“宇宙波函數”。正如原子結構中的電子和核子通過原子的微觀波函數而相互關聯;有機體結構中的分子、細胞和器官通過有機體的宏觀波函數而相互關聯一樣,行星、恆星和天體系統似乎也通過宇宙波函數而相互關聯。這就是指,通過真空的信息與尺度是無關的;在宇宙的宏觀尺度上與在微觀和介觀尺度上完全相同。

  如果現象世界只是一種幻象,這種幻象世界最有可能是完全由信息來描述的全息世界。我們知道,利用數字信息可以建構出虛擬的世界,VR技術正是利用數字信息建構出仿真的虛擬世界。如果我們的現象世界也是一種虛擬的幻象,是一種全息的世界,那麼信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世界是怎樣的,我們有必要對信息這個概念進行細致的分析。

  十二、信息的本質與熵增原理

  所謂信息,通俗的理解就是消息、訊息、資訊。這樣的理解沒有問題,但對我們探尋信息的本質沒有多大幫助。不過如果我們想要找一個關於信息的標准定義,會發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說,目前國際上並沒有對信息是什麼有標准和公認的定義。我們可以先參考幾個比較權威的定義:

  《韋氏字典》(美國):信息是用以通信的事實,是在觀察中得到的數據、新聞和知識。

  信息論創始人香侬(C.E.Sannon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數學家)認為:"信息是不確定量的減少","信息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

  對信息論作出特殊貢獻的美國數學家維納(N·Wiener)說過:"信息就是我們在適應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交換的內容的名稱"。

  麥克盧漢的觀點:"媒介就是信息。"

  美國Whatis權威網站定義:信息的含義與接收方上下文有關。一些信息可以被轉化成數據,並傳遞到下一個接受者。

  法國物理學家布裡淵(L·Brillouin)認為:"信息是原材料,知識是思維對信息的加工的產物。"

  《Fortran 程序設計》(譚浩強):簡單地說,信息是表現事物特征的一種普遍形式,這種形式應當是能夠被人類和動物感覺器官(或儀器)所接受的。確切地說,信息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通過物質載體所發生的消息、情報、指令、數據、信號中所包含的一切可傳遞和交換的知識內容。

  還有人認為: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內部結構和外部聯系的狀態和方式。

  我們可以發現,對信息的定義可謂五花八門,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定義。如果我們想要探尋信息的本質含義,以上的定義中,除了信息論創始人香侬的定義外,其它大多數定義都沒有什麼幫助。

  但是香侬的定義不是很好理解,什麼叫做“不確定量的減少”?“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是個什麼概念?要理解這些問題的實質,我們必須首先明白“信息”這個詞在香侬的信息論中是個怎樣的概念。

  在信息論中,一條信息,包含有一定大小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單位叫“比特”。一本五十萬字的中文書,信息量約為250萬比特。把這樣一本書轉成電子文檔,並經過壓縮處理,保存在電腦裡,就是一個約為350KB的文件。信息量越大,所占用的電腦硬盤資源就越大。然而,所謂的信息量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世界杯的比賽中,進入決賽階段的32支球隊,理論上誰都有可能問鼎冠軍,假如我錯過了看世界杯,賽後我問一個知道比賽結果的觀眾“哪支球隊是冠軍”? 他不願意直接告訴我, 而要讓我猜,並且我每猜一次,他要收一元錢才肯告訴我是否猜對了,那麼我需要付給他多少錢才能知道誰是冠軍呢? 我可以把球隊編上號,從 1 到 32號, 然後提問:“冠軍的球隊在 1-16 號中嗎?” 假如他告訴我猜對了,我會接著問:“冠軍在 1-8 號中嗎?” 假如他告訴我猜錯了, 我自然知道冠軍隊在 9-16 號中。 這樣只需要五次, 我就能知道哪支球隊是冠軍。所以,誰是世界杯冠軍這條消息的信息量只值五塊錢。用香侬的說法就是,得到答案所需的信息量是五比特。當我所做的判定越多,猜對准確答案的可能性越大,同時對“誰是冠軍”這個問題的不確定性越少。因此,香侬說信息是“不確定量的減少”,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

  我們發現,所謂“比特”,就是我們判定或分別的次數,而信息量,就是我們需要判定或分別次數的多少。對於計算機的二進制系統來說,作出一次“0”或者“1”的判定,就是一個比特的信息量。反映在電路上,有時是電路“開”、“關”的區別,有時是電壓高低或有無的不同狀態,有時可以是三極管的通斷。這些判定,本質上來說都是兩種不同狀態的區別或分別。因此,我們可以說,信息的本質就是分別。沒有分別,就無所謂信息,而需要分別和判定的次數越多,則表示信息量越大。

  信息的本質是分別,而佛家說現象世界就是我們因一念無明,產生分別執著而生成。現象世界因分別而有,現象世界的本質不就是“信息世界”嗎?正是如此,現象世界是由我們的分別執著心而起,其本質上沒有任何實在性,就像我們所作的一個夢,夢裡的世界看起來與現實世界一樣真實,我們一樣可以感受到快樂和痛苦,但我們知道,夢裡的世界本質是空,完全是我們自心的顯現。同樣的,現象世界也是我們真如自性的顯現,其本質和我們的夢境一樣,是完全的“空”。僅僅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虛妄分別,現象世界才得以生成,現象世界其實就是我們無明分別而成的“信息世界”。正因為現象世界這種“信息”的本質,我們完全可以從信息的角度來描述整個現象世界。

  我們可以嘗試從佛學的角度來理解著名的熵增原理。

  物理學上有三種熵。克勞修斯最早從熱力學的角度論述了熵增原理,即,一個孤立系統的熵總是增加的。克勞修斯熵是熱力學的概念,因此克勞修斯的熵增原理可以表述為:在一個絕熱系統中,熱量總是自發的從高溫物體傳導到低溫物體。後來波耳茲曼從統計學的角度重新定義了熵,從統計學角度,熵增原理則可以表述為:在一個孤立系統中,系統總是自發的向可能性更大的方向發展。或者說,系統發展的趨勢總是由有序向無序轉化。這種表述也很好理解,一件精美的瓷器,做起來很費工夫,可以要破壞它卻是輕而易舉。一間房子,如果沒有人居住和維護,很容易破敗。世間的一切現象都符合這種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轉化的趨勢。

  第三種熵就是香侬所提出的信息熵,信息熵的含義比前兩種熵的含義更廣。從信息熵可以推導出波耳茲曼熵,從波耳茲曼熵又可以推導出克勞修斯熵。因此,我們只需對更本質的信息熵進行探討,另兩種熵只不過是信息熵的一般表述而已。

  熵增原理在信息學裡的表述叫做最大信息熵原理。此原理的通俗表述是:任何一種現象,在非主觀的情況下,總是傾向於朝不確定性最大的方向發展。或者說,一般情況下,現象的發生和變化總是朝可能性最大的方向發展。舉個例子,我們擲骰子,得到一點還是六點的機會應該是均等的,都是1/6,擲的次數越多,點數越會按這樣的概率發生。假如我們發現,隨著擲骰子次數的增加,得到六點的概率大增,比如增加到1/2,我們說,這違反了最大信息熵原理。因為根據最大信息熵原理,擲骰子所得的點數應該朝不確定性最大的方向,也就是1/6的概率發展,而不是往1/2的概率的方向發展。由此我們可以判定有人作弊。

  前面我們說過,信息在本質上就是分別,信息量越大,表示分別或者判定的次數越大。根據最大信息熵原理,任何現象總是朝向不確定性最大的方向,也就是信息量最大的方向發展。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最大信息熵原理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從佛家的角度來看,這點非常好理解。現象世界本來就是因無明分別所成,現象世界存在的根本前提就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念。我們自己察覺不到在深層次的分別——生滅,但現象世界正是由這種細微的分別識所形成的幻象。只要我們還有現象世界的幻象,就說明我們的分別識還在不停的分別之中。因此,無止盡的分別就是這個現象世界形成的必然原因,現象世界也必然因此帶有因不斷的分別而導致的某種屬性。不斷的分別,從信息學的角度看,就是信息量不斷的增加,反映在現象界,就是現象總是朝不確定性最大的方向發展,這就是最大信息熵原理,也是熵增原理的根本原因。

  最大信息熵原理是比物理學熵增原理更基本的原理,實際上,許多物理過程都可以從信息的角度加以描述,而這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這個現象世界本質就是一個“全息的世界”。

  十三、全息的世界

  說到全息,大家並不會陌生,防偽商標上就經常采用激光全息技術。全息照片最顯著的特點是能夠給我們帶來栩栩如生的三維立體的感覺。普通的照片,我們只能感知到平面的信息,但是在一張全息照片上,我們還能夠感知到“深度”的信息。如果我們采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張全息圖片,不同的“深度”就會顯現出來。正是這種“深度”感,使我們產生了三維立體的感覺。這種立體感,當然是一種錯覺,但是,這種全息技術,為什麼會產生立體的效果呢?

  有關全息的原理在1947年就已由英國物理學家丹尼斯伽柏提出了,科學家本人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在用激光進行全息影像拍攝時,用一束激光直接照射所攝影的物體,經物體反射或透射後,投影在感光板上。另一束激光則直接投影於感光板,兩束激光在感光板上形成干涉圖案。從全息照片上的干涉條紋上我們看不到物體的成像,必須使用一束激光來准確瞄准全息片,這樣,在全息底片上就能夠看到所攝影物體的立體圖像了。一個叫班頓的人後來又發現了更為簡便的使用白光還原影像的方法,從而使這項技術逐漸走向實用階段。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第一次使用白色光全息片貼在封面時,銷售量由一千萬份增加到再版後的一千六百萬份。這一技術後由美國傳到歐洲和其它國家,廣泛用於信用卡等防偽技術,激光全息攝影技術也隨之風靡全世界。

  全息圖像還有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可以稱為“部分包含整體”。也就是說,在全息底片中的任何一點,都包含了整幅圖片所有的信息。如果我們不小心把一張全息底片摔碎了,沒有關系,在每一個小碎片上,仍然會完整的再現原來的那幅圖片,關於圖片的信息,一點也沒有損壞。全息影像的這種奇妙特性,似乎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機械的、物理性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可能以一種特別的規則來運行。

  其實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經常可以體會到這種“部分包含整體”的全息特性。一塊磁鐵,無論我們怎麼細分,任何一個磁鐵的部分都會有南北極的區分。在微觀領域的電子繞核運動,與行星的公轉何其相似。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實際上都帶有整個生物體的全部信息,體細胞的克隆技術,正是基於這個原理才能夠實現。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人體與宇宙的這種全息性,在中醫針灸技術中,有一種耳針療法,這種療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耳朵的相應位置中,一一對應了身體的各個部分,因此對耳朵相應點的針刺,能夠治愈身體相應的疾病。這種耳針療法經過千年的實踐檢驗,被認為是安全而有效的,是中醫技術中的一個寶貴遺產,也是我們這個宇宙全息性的一種體現。不僅是耳的穴位有全息的特征,手的掌骨、眼睛的虹膜等等都有全息的特征,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腦部的全息特征。

  在腦部研究的領域中,史坦福大學的著名腦神經學家卡爾.普裡布拉姆(Karl Pribram)也完全相信現實世界的全息本質。普裡布拉姆是通過研究大腦的記憶機制,最終認為大腦是一種全息結構。

  近幾十年來,許多研究顯示,記憶的儲存不是單獨地限於特定的區域,而是分散於整個腦部。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一連串歷史性的實驗中,腦部科學家卡爾.拉什力(KarlLashley)發現,不管老鼠腦部的什麼部位被割除,都不會影響它的記憶,仍舊能表現手術前所學到的復雜技能。唯一的問題是當時沒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論來解釋這種奇怪的“整體存在於每一部份”的記憶儲存本質。到了上世紀的六零年代,普裡布拉姆接觸到全息攝影的觀念,才發現了腦神經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解釋。普裡布拉姆相信記憶不是記錄在腦神經細胞中,或一群細胞中,而是以神經脈沖的圖案橫跨整個腦部,就像激光干涉的圖案遍布整個全息攝影的底片上。換句話說,普裡布拉姆相信頭腦本身就是一個全像攝影機。

  普裡布拉姆的理論也解釋了人類頭腦如何能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儲藏那麼多的記憶。曾經有人估計人類頭腦在人的一生中能夠記憶約一百億比特的資料(大約是五套大英百科全書)。相似的,除了其它功能之外,全息攝影也具有驚人的資料儲存容量——只要改變兩道激光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許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范過,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塊底片上可以儲存一百億比特的資料。

  有大量的證據顯示,記憶機制采用的是全息式原理。事實上,普裡布拉姆的理論得到了越來越多腦神經學家的支持。阿根廷籍的意大利腦神經研究者祖卡拉裡(Hugo

  Zucarelli)最近把全息式模型應用到聽覺的世界中。他迷惑於人腦在即使只有一只耳朵有聽覺的情況下,也能夠不用轉頭就偵測出聲音的來源方向。祖卡拉裡發現全息式原理可以解釋這種能力。

  普裡布拉姆相信我們的腦部根據外在波動的輸入,以數學方式建立出“堅硬”的現實。這種想法也得到許多實驗上的支持。實驗發現,我們感官對於波動的敏感度要比我們先前所認為的遠為強烈。例如,研究者發現我們的視覺對聲波也很敏感,我們的嗅覺是與我們現在稱為oamic的波動有關,甚至我們體內的細胞也對很廣大范圍的波動敏感。事實上,人體的不同的感覺器官之間並不是完全隔絕的,在2008年8月20日新華網上的一則科技新聞中,介紹了美國、法國科研人員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大腦負責視與聽的兩套系統之間存在著直接聯系。這個最新發現其實並不算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列子

  仲民篇》中就說:“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無不同也,心凝形釋。”

  意思是說,在心意的作用下,各種感覺是互通的。既然如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的感知覺系統都只不過是對各種波動——宇宙波函數的一種解讀。通過這種解讀,使我們有了顏色、聲音、堅硬、柔軟等等“現實”的感覺。正如兩束激光的波動干涉會產生全息性一樣,宇宙波函數的各種波動互相干涉,於是在我們的意識中就被解讀成了現實世界。然而這種通過對波動解讀而形成的“現實世界”,本質上與三維全息影像沒有區別,都只是我們意識中的幻象而已。

  物理學家波姆與腦神經學家普裡布拉姆的合成理論,被稱為全息式模型理論(holographic paradigm)。雖然一些科學家持懷疑態度,但這個理論風靡了世界。一群人數逐漸增加的研究者相信,這也許是科學到目前為止,關於現實最准確的模型。

  這個全息模型理論,有一個非常現代和專業化的稱謂,然而從佛家的角度來看,只不過是佛家理論的一個現代版本而已。《楞嚴經》中的“於一毫端,現十方寶剎”、“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是典型的宇宙全息理論。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一一微塵中,各現無邊剎海;剎海之中,復有微塵;彼諸微塵內,復有剎海;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這樣的描述,不正是現實世界是全息影像的生動描述嗎?

  我們每一個生命,有可能就像一個全息影像解讀器,或者說,是一個“整體”中的小小“碎片”。我們每一個“碎片”都完整的再現了所有的信息。然而,從究竟上說,所謂“碎片”,也只不過是一種分離的幻象,這也是佛家思想中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十四、關於宇宙波函數的大疑問

  前面論述了那麼多,還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沒有解決,即所謂的宇宙波函數,或者規律,到底是什麼?這個波函數是怎麼形成的?宏觀自然界的形態千姿百態,面貌各異,所謂的波函數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

  以前面網絡游戲思想實驗的例子來說明。我們目前所有的網絡游戲系統分成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兩個獨立的部分。服務器位於網絡游戲運營商處,負責運行主程序。而客戶端就是我們個人所用的電腦。我們通過客戶端發出指令,主程序根據規則對各個客戶端的指令反饋回相應信息,在客戶端的玩家看來,就是在與另一個玩家在交流互動,網絡游戲因此得以運行。

  那麼我們再看思想實驗中的網絡游戲,服務器仍然位於游戲運營商處,但是客戶終端卻不是普通的PC機而是由人的大腦來代替。現代科學證明,人的大腦功能堪比一台超級計算機。比如,IBM公司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了數億的資金,研制出的超級電腦“深藍”,但是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可以奕和甚至戰勝“深藍”,這正是人腦是個超級計算機的實例;再比如,奧運會的一個優秀的射箭比賽選手,可以精准的命中幾十米外的靶心。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如果要用計算機來模擬,必須要考慮力量、風向、弧度、角度等等不確定性的因素,這將是一個龐大的計算過程。但是人腦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相關運算。人腦的運算規則以及信息記憶能力,對於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迷。然而對佛家來說,這只不過是真如無限潛能在現象界的體現而已。

  既然大腦可以作為終端使用,為什麼不可以作為服務器來使用呢?實際上,從佛學來看,人的意識所起的作用就是和一台運行游戲主程序的超級計算機系統的作用是一樣的。我們所看到的現象世界,就是意識運行主程序所得到的結果。意識只不過是真如在現象界作用的體現。真如有無限的潛能,但是由於我們執著於現象界的幻象,意識的潛能也就受到相應的限制,如果我們能夠認清並領悟到所謂的現象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幻象的話,我們就能夠回歸自己本來的面目。

  真如本體是真我,但我們卻都因為執著於各種感覺,誤認為依感覺而存在的,具有色身的我是真我。卻從來沒想過,這個色身,只不過是程序在真如中的幻象而已。執著於這個假我,於是產生了主客二元對立。產生這樣的對立,也很正常,現象世界如此多姿多彩,我們身體的感覺如此細膩真實,這一切怎麼可能只是程序的投影?如果是程序的話,是什麼樣復雜的程序才能有這樣的效果呢?又是誰設計了這樣的程序呢?

  自然界有著自己的亘古不變的運行規律,春夏秋冬、花開花落,西方文明長久以來一直以一種決定論和機械論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在牛頓時代,拉普拉斯曾設想有一個小妖,只要將宇宙中任何一個物體當前的參數告訴它,它就能夠知道關於這個物體在過去和未來任何時候的狀況。但是自普裡戈金提出耗散結構理論以來,人們終於認識到,自然有時是有序的,但有時又是混沌的,從混沌到有序是一個隨機的過程。自然界沒有什麼決定因素。

  隨機性對於科學家是個噩夢,誰都不喜歡這個概念。讓我們想想,自然的進化規則如果和賭博機的原理一樣,科學家不就成了賭徒了嗎?

  十五、神奇的分形

  要把科學家從這種局面中解救出來,我們必須要先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分形。

  分形理論是當今世界十分風靡和活躍的新理論、新學科。分形的概念是美籍數學家曼德布羅特(B.B.Mandelbort)首先提出的。1967年他在美國權威的《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的著名論文。海岸線作為曲線,其特征是極不規則、極不光滑的,呈現極其蜿蜒復雜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認為是一種隨機的變化。我們不能從形狀和結構上區分這部分海岸與那部分海岸有什麼本質的不同。這種幾乎同樣程度的不規則性和復雜性,說明海岸線在形貌上是自相似的,也就是局部形態和整體形態的相似。在沒有建築物或其他東西作為參照物時,在空中拍攝的100公裡長的海岸線與放大了的10公裡長海岸線的兩張照片,看上去會十分相似。事實上,具有自相似性的形態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如:連綿的山川、飄浮的雲朵、巖石的斷裂口、布朗粒子運動的軌跡、樹冠、花菜、大腦皮層、星系等等,事實上,現在人們可以利用分形函數在電腦上制作出與自然景觀極為相似的圖片。

  我們可以發現,海岸線的隨機蜿蜒曲折的變化,其實可以用一種確定的數學函數來描述,也就是說,隨機性並不是不可捉摸的!曼德布羅特在《分形——自然的幾何學》中介紹說,有一種描述真實世界隨機分形的模式叫做凝聚擴散(DLA)隨機生成形式。可以產生像樹一樣的令人迷惑的錯綜復雜的形態。為看到它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取一非常大的國際象棋棋盤,在棋盤中心置一皇後,她是不允許移動的。兵,允許它在棋盤上四個方向中的任何一個方向移動,從棋盤邊緣上的隨便什麼起始點起步,按指示完成隨機的,或醉酒者那樣的走步。每一步的方向是從四個相等幾率的方向中選定的。當一個兵到達緊靠原始皇後的一個方格,它自己就變成新的皇後,也就不能進一步移動了。最終,一個樹枝狀的,而不是網狀的皇後群體逐漸形成,被稱為“威頓-桑特DLA族”。完全沒有料到,大規模計算機模擬已經證明DLA族是分形;它們差不多是自相似的。它的很少的部分和很大的部分被縮小以後的形式極其相似。

  DLA能模擬灰燼的形成,水在巖石中的滲漏,固體裂紋的擴展和閃電的迸發。模擬液體湍流、天氣、或昆蟲群體的動力學方程式是非線性的,具有典型的決定論混沌性質。但如果對這些方程做迭代——檢驗它們在超長時間演變時的解——我們發現,許多數學性質,特別是在做計算圖示時,顯示了其自身是自相似的。

  我們有理由相信,分形函數就是宇宙波函數的基本形式。那麼,我們的無明分別識是怎樣產生了分形函數的呢?

  當我們說到分形的時候,頭腦裡往往設想出一個復雜的數學表達式。然而,所謂的分形,只不過是一種簡單的迭代過程。計算機通過這種簡單和重復的迭代過程,就可以在我們的屏幕中產生和我們現實世界幾乎相同的景物,如山川、河流、樹木、白雲、星系等等。我們的真如具有無限的潛能和無限的維度,比一台PC機不知強多少億萬倍,我們現象界的所有景物,不正是真如運行分形函數的結果嗎?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不僅是具體的三維空間的景物存在分形結構,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分形結構,比如股市和資本市場的波動、公共組織機構、古時的朝代更替、氣候演變,以至於音樂也與分形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我們審視這一切現象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是如此相關和密切,中國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有著深刻的內涵的。而我們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審視,更是可以合理的得出結論:分形結構就是囊括宇宙間一切現象的基本結構,而分形結構形成的原因就是人類無明分別識不斷執著幻象進而產生迭代的結果!

  十六、感覺與感應的問題

  自從意識執著於虛幻的“自我”並參與到現象世界中後,便被現象世界的規律所束縛,執著念越強,我們意識離本體越遠,我們本有的能力也越來越弱。我們人類的意識,若是不執著於感官世界,就會突破分別覺的層次,意識將離本體更接近,能力也會更強。其實人的心靈是可以直接相通的,只是我們平時太依賴於眼、耳、鼻、舌、身等外在的感覺,思維也固化成單一的邏輯思維,這種邏輯思維充滿理性,可是卻阻隔了心靈之間基於直覺的交流。我們在生活中有時可以體會一點這種直覺的交流。比如戀人間可能會經常不約而同想到給對方電話,有些人對發生在遠距離的親人的事故會有異樣的感覺。雙胞胎之間的感應最為明顯,比如遠距離協同發病,這些都被確鑿的醫學病案證實,一些研究機構也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

  據《雙胞胎心電感應》記載:8歲大的理查德·波爾斯被研究人員關在一個隔音的房間裡,並在他的面前放了一桶冰水。按照要求,理查德將手臂伸進冰水裡。在另一個房間,在視線和聽力范圍之外,他的同卵雙生的兄弟達米安身體的反應竟然跟隨著理查德的感覺而變化。當理查德受涼水的刺激作用引起急劇吸氣,可以看到達米安呼吸頻率監測器上突然出現亮點。研究人員進行的另一個試驗是讓理查德打開一個硬紙板盒子,突然一條巨型橡膠蛇朝他向上跳起,這時,立刻清晰看到達米安的脈搏變化。該書中還指出存在三種特殊的心靈感應:母親和新生嬰兒之間的心電感應,狗和主人之間的心電感應以及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心電感應。

  雙胞胎之間的心電感應現象其實非常常見,但在科學上一直對此現象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如果我們暫時摒棄固有的知見,這種現象其實很容易理解。

  前面我們介紹過,人的思維會以腦電波的形式體現出來,這就說明,人的思維,與一定的腦電波相對應。從量子實驗中我們知道,對微觀粒子而言,不存在距離的概念,粒子僅僅通過各種“場”來起作用。從全息式模型理論的角度來看,所謂“粒子”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粒子不過是不同波動相干涉所產生的幻象而已。而所謂的“場”,正是不同波動之間所形成的“干涉圖”,我們的意識對此“干涉圖”進行解讀,就形成了現象世界的幻象。正如我們去看一張激光全息的底片,只能看到兩束激光的干涉圖案,但如果我們用另一束激光照射這張底片,我們就能看到一幅栩栩如生的三維圖景。三維圖景的實質是幻相,同樣的,我們現實圖景也是一場幻相,只不過這場幻象要比我們看到的全息三維圖景要生動和真實得多。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所有的現象只不過是“波動的海洋”。而我們的思想意識就是“波動的浪花”。所以,當同樣頻率、振幅的波動一起產生時,自然會有“共振現象”發生,這就是“心電感應”產生的機理。

  我們的感覺系統其實是很粗放的,19世紀30年代西方心理學家韋柏首次對人的感知覺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並得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韋柏定理。該定理說:人的知覺系統最小可感知的量與接受到的刺激量無關,但最小可感量與前一次刺激量的比值為一常數。其中可感量是指前後兩次刺激量的差值。我把該常數稱為知覺系統的可感度。根據韋柏的研究,視覺的可感度值為1/60,是所有知覺系統中最為靈敏的,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正接受到的光強刺激量為60個單位,那麼,當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刺激量我們還能感覺到,但是如果增加或減少半個單位的刺激量我們就感覺不到了。這已經超出了我們視覺的可感度了。韋柏還得出了其他幾種知覺的可感度,觸覺的可感度為1/30,聽覺為1/10,嗅覺為1/4,味覺為1/3。也就是說我們味覺的可辨別能力最弱。

  對比韋柏的可感度,會發現與之前在論述相對論時所得到的結論有某種相似性。假如我們把時間、空間、運動等概念也作為可感的度量之一,那麼這些度量的變化同樣也是與前一次的狀況相比較而言的變化,與其它因素無關。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運動變化以及冷暖、香甜、美丑等等量度概念。這些量度與任何其它人沒有關系,只與自身的狀況有關。可以說,每個人只活在自己的天地裡,只活在自己的宇宙中,雖然我們很想讓別人分享我們的感受,但終究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或許這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真正含義。

  西方人擅長理性分析的思維方式令人欽佩,不過他們這種分析建立在並不穩固的基礎之上,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有一些局限性。西方人認為知覺是建立在生理系統之上,而每個人的生理系統是一樣的,所以認為知覺的分析也具有普遍性。但從佛學的觀點看,每一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個人的感知覺能力是與自己的意識相關,而不是與生理系統相關。隨著對意識的訓練,感知覺的能力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說,可感度是可以因人而異的。這點其實非常好理解,鋼琴調音師比普通人對音高的敏感度更高,而品酒師的味覺敏感度也非常人可比。是他們天生的生理異常嗎?當然不是,他們只不過是在意識上對自己領域的關注比常人多一些而已。也許這樣的關注度提高會導致一些生理的變化,比如味蕾細胞的增多。但我們不能下結論說是生理的變化導致知覺的變化,這兩種變化可以是一體兩面,挖掘這種變化更深層次的原因才是正道。

  正是由於人的感覺系統是粗放的,所以我們不可能基於感覺系統自造一個與現實世界精細程度相同的虛擬世界,這也正是前文中提到的霍金的外星人控制說、網絡游戲的思想實驗、《黑客帝國》場景以及“缸中之腦”實驗不可能實現的真正原因。所有的這些實驗,都是基於一個假設,即我們所感知的的世界,就是人的神經系統感受刺激的結果。現在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現實世界不是由感官系統的刺激引起,而是由細微得多的分別識所引起。我們設想,若這個世界僅僅是由感覺系統制造,那麼以感覺系統的靈敏度來說,我們只要開發出顯微鏡就可以看透世界的本質了。而且,基於生理基礎的那些思想實驗,存在著一個無限循環的怪圈。比如霍金的外星人控制說,我們如果是外星人用計算機在控制著,那麼外星人本身也可能被更高級別的智能生物所控制,而這樣的推論將沒完沒了。

  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刻不被各種感覺所控制著,餓了、渴了、累了、痛了,我們覺得難受,各種感覺形成的欲望得到滿足,我們就覺得快樂,反之則覺得痛苦和煩惱。各種各樣的感覺不斷寫入我們的潛意識,也就是末那識,我們的思想行為被潛意識支配,使我們已經無法停止對感覺的依賴。

  如果我們反躬自省就會發現,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哪裡有什麼本來面目呢?一朵鮮艷的紅玫瑰,它的紅色是它的本來面目嗎?我們並不能這麼自負的認為它本來就是紅色的,在一個色盲的人的眼裡,它可能是黃色的,在一只蜜蜂的眼裡,它可能是灰色的。在別的動物眼裡,可能又是另外一種顏色,那麼誰對誰錯?我們憑什麼說色盲人和蜜蜂看到的就是錯誤的呢?難道就因為我們是人,或者正常人的人數多嗎?假如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是色盲,那麼又是誰對誰錯呢?

  十七、錯覺的原理

  各種感知覺不僅有著不確定性,而且還會欺騙我們自己。

  西方人對感知覺的研究從古希臘時期就開始了,最典型的要算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說”,他認為人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外物中的粒子流射到眼睛裡的結果。這和現代的光子反射說有幾分相似。現代西方心理學對感知覺的研究基本也是建立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下。這種思維模式,自然不可能揭示出感知覺的真相,外部事物如何在大腦中成像,這對於西方研究者仍然是迷霧一團。我們從對錯覺機制的研究這方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西方心理學存在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錯覺,比如我們通常看天邊的月亮要比看在天頂時的月亮要大,其實月亮的大小從來不曾改變。

  穆勒-萊耶錯覺,我們比較上下線段的長度,會感覺下面的線段要比上面的要長一些,然而實際上兩條線段是一樣長。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錯覺呢?西方心理學家無法對此類現象作出完整而自洽的解釋。而我們運用一些佛學知識,可以輕而易舉的解釋所有錯覺現象形成的機制,不僅包括視覺錯覺,還包括聽覺、觸覺、味覺以及運動錯覺等等。

  分別性和執著性是我們無明心念的兩種基本特性,這兩種特性貫穿於我們的分別識、分別念和分別覺三個層次。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念不管處於哪個層次都會伴隨著這兩種特性。無明分別使我們感知到幻化的世界,而執著心使我們被感覺緊緊的束縛。所以我們可以從心念或意識的這兩個特性來破解錯覺產生的根源。

  在穆勒-萊耶錯覺圖中,根據無明心念的分別性,我們會首先對最明顯可分別的上下兩部分進行分別,很明顯下圖總長度要比上圖長,因此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得到一個“更長”的結果,這個結果因我們意識中固有的執著性,滯留在我們的意念中。當我們根據提示來判斷兩條線段的長度時,意念中“更長”的這個結果就會干擾我們的判斷,因此我們的意識就將得出下面線段比上面線段“更長”的結論。

  再看佐爾拉錯覺圖,我們看這幅圖時,很自然的會得出結論說圖中的斜線不是平行的。但實際上,這些斜線是彼此互相平行的。既然明明是平行線,我們為什麼會把它誤認為不是平行線呢?目前在心理學領域,沒有一種解釋能夠合乎邏輯的說明白這種現象,我們利用人們認知過程中,意識所固有的分別性和執著性這兩點出發,則很容易解釋錯覺形成的原因。

  當我們看到這幅圖時,我們的意識首先會分別該圖案中最易分別的特征,或者說是最顯著的特征。在此圖中,平行線與多條短干擾線的方向差異是該圖形最顯著的特征。意識首先對這一特征進行識別。與垂直干擾線相交的直線會被識別成由垂直干擾線向兩線之間夾角的銳角方向(逆時針方向)傾斜而成,這一識別結果(即“逆時針方向傾斜”)因意識的執著性而滯留在意念中,多條垂直干擾線的作用是進一步強化了意識的這一識別結果。同樣,與水平干擾線相交的直線也會被意識識別成由水平干擾線向兩線之間夾角的銳角方向(順時針方向)傾斜而成。這一識別結果(即“順時針方向傾斜”)也因執著性被滯留於意念中,多條水平干擾線的作用是進一步強化了意識的這一識別結果。當知覺對相鄰兩條平行線進行識別時,前一次的識別結果就會對這一次的識別結果產生影響,即產生兩條平行線分別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傾斜的錯覺。這就是佐爾拉錯覺發生的機制。

  利用同樣的原理,我們可以很好的解釋各種錯覺形成的機制,不僅可以解釋視錯覺,聽覺、嗅覺、幻覺等錯覺都可以用以上原理進行合乎邏輯的解釋。(若有興趣,可參考《關於知覺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對錯覺機制的新解》一文)。

  分別心是執著心的前提,若沒有分別心,也就談不上去執著什麼。執著心總是隨著無明分別心的出現而如影隨形。但執著心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執著程度有一個逐漸加強的過程,若執著心還未到達一定的程度,我們就不會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下面這個有趣的案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英國心理學家和知覺專家裡查德·L·格雷戈裡曾研究過一個先天失明,在52歲時通過手術復明的案例,格雷戈裡稱這位幸運的先生為SB先生,當格雷戈裡讓SB先生看一些錯覺時,他沒有受這些錯覺的誤導。比如,他沒有把赫林氏圖形錯覺(hering illusion)中的直線看成曲線,也沒有把上圖的佐爾拉平行線看成偏斜線。

  對此現象,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位SB先生,在剛剛復明階段,意識對視覺所感知到的現象還停留在分別階段,執著心還較弱,所以自然沒有產生相應的錯覺。可以設想,SB先生在復明一段時間後,再看同一幅錯覺圖,就會產生和常人產生一樣的錯覺。這種情況,就如同嬰兒的學習成長期一樣。我們在嬰兒時期,主要學習如何分別各種事物和現象。而家長們總是鼓勵小孩子對事物作出的正確認知,這種鼓勵是一個小孩正常成長的必由之路,即使沒有別人的鼓勵,小孩也會通過學習和感受進行自我鼓勵。正確認知的結果因與生俱來的執著性不斷加強,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隨著小孩一點點的成長,認知過程變得越來越熟練,這也就意味著對認知結果的執著心越來越強。

  對認知結果的執著心越強,對下一次認知的干擾就越大。這也是人們往往傾向於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一些新鮮事物的原因。所謂經驗,即是以往許多認知結果的累積,這些認知結果,一方面在我們進行相同領域的學習時,使我們的反應更快,使我們能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這些認知結果也會干擾我們的思維和判斷,使我們的思維能力變緩,判斷出錯。2007年12月4日出版的《現代生物學》雜志期刊上刊載了日本學者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表明,猩猩的瞬間記憶能力高於人類大學生的水平,而且年紀越小的猩猩,瞬間記憶能力越強。這項研究所做的實驗很簡單,分別讓猩猩和大學生再認屏幕中瞬間閃過的數字的位置。數字出現的時間越短暫,猩猩的優勢表現得越明顯。這是因為,猩猩的思維沒有受到受到數字本身含義的干擾和影響,因此再認結果准確,而大學生的思維對數字本身的含義有一種執著性,因此干擾了正常的辨認,使再認過程受到干擾。與猩猩的情況類似,人類幼兒期的瞬間記憶能力也要優於成年時期,這正是執著性干擾成人思維和判斷的結果。

  十八、為道與為學

  當我們還在幼兒時期,執著心比較弱,由於對感覺系統的依賴不強,各種感覺還沒有在潛意識中開始制造感覺的囚籠。這時,人類的超感能力卻很容易體現出來。美國心理學家喬治·萊因設計了一種測試超感能力的方法,利用25張背面是黑色的卡片,每張卡片的正面都有不同的圖形:比如十字、五角星、圓圈或者一列數點。研究人員隨機抽取卡片,要求被試人員猜測。按照概率計算,普通人猜對的概率為1/5,而擁有超能力的人可以全部猜中。2006年俄羅斯醫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對1500名年齡從3歲到5歲的孩子進行了這樣的測試,結果顯示,孩子們猜中的准確率要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平均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年齡越小,准確率就越高。2007年7月美國的《心理科學》期刊也刊登了意大利心理學家盧卡教授的研究,他通過一些實驗發現,13個月大的嬰兒具有讀懂成人意念的能力。

  對成人與嬰幼兒腦電波的比較中,我們和很容易發現不同點。成人的思維敏捷而活躍,腦電波表現為較高頻率的α波(讀作阿爾法波)或β波(讀作貝塔波),幼兒中則沒有這樣的波形出現。幼兒的腦電波主要表現為頻率很慢的δ波(讀作德爾塔波),這種波形,成人只有在深層的睡眠狀態中才可能出現。可以看出,幼兒的思維,也就是心念的分別活動非常緩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熟悉感官世界的規則,我們能夠正確的分別事物了,思維也越來越活躍,而相應的我們的執著心也就越來越強,心靈本有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佛家洞悉這一切奧秘,所以所有的修行方法歸根結底都是告訴人們不要執著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謂六根清淨,不是說什麼都不聽、不看也不想,而是指不要執著於外在的現象世界。六祖慧能禅師提倡無念法門,並解釋所謂無念,就是“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又說,“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六祖樸素的話語,直指修行的根本。

  老子同樣深知此理,在道德經中,多處勸導世人不要執著於感官的享受。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段話的意思是,缤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具體闡明了“為道”與“為學”的差異。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意識是說,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則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去做的。老子在這裡所推崇的“無為而為”,與六祖所提倡的“無念行”,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教人們不要執著於感官的享受,不要受現象世界的羁絆,如果能做到“於相而離相”,那麼離“道”就近了。因此老子非常推崇回歸到沒有虛妄分別心的嬰兒時期。在第十章中,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在第五十五章中又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這些話都表明,老子主張的為道,就是要返璞歸真,回歸摯誠的本心。

  十九、無中生有,真空不空

  當我們將現代宇宙科學理論與佛、道思想進行一些對比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三者有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歸納起來可以叫做“無中生有,真空不空”。

  霍金在《時間簡史》中詳細描繪了宇宙從一個零體積的奇點通過大爆炸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這種狀況的過程。大爆炸理論並不是科學家無端的臆測,而是對一些宇宙現象綜合分析後的合理推測。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首先觀測到一些星體譜線的紅移現象,而這種現象的最直接解釋就是:所有的星體都在遠離我們而去。也就是說,宇宙處在不斷的膨脹過程中。這種現象,其實也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之一。不過愛因斯坦本人並不喜歡這個結論,於是引進了一個宇宙常數項,用來保持宇宙的穩定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對經典宏觀世界的偏愛。

  從相對論可以得出宇宙“無中生有”的結論,從量子理論又可以得出宇宙“真空不空”的結論。

  量子物理學家們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推測,真空潛藏著無限大的能量。這種能量被稱之為真空零點能。基於真空零點能的卡西米爾效應已得到實驗證實,更深入的研究已成為物理學界一項非常前沿的課題。真空零點能的發現意味著真空並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可以隨時迸發出一些“物質”,如正負電子對,這樣的電子對如果相遇,則會互相湮滅,消失得無影無蹤。從科學的角度看,由各種粒子組成的物質世界,很有可能是從真空的“無”中產生出來的。

  如果我們熟悉老子的思想,對這樣的觀念將不會有陌生感。老子《道德經》中,對這種“無中生有”的思想有著詳細的論述。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對“無”的狀態也有詳細描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可以看出,老子同樣認為“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虛無,而是有“其中有精”,並且“其精甚真”。這和現代科學的結論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但是如果我們只考察道家與科學中說到的“無”,往往難於理解,我們無法想象所謂的“無”是一種什麼概念,而“無”中的能量又是如何而來?老子也許知道,但是卻沒有進一步的闡述。

  我們從佛學角度來分析,這一切都很容易理解了。在佛學中,現象世界的“有”,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如夢幻泡影,本質上只不過是真如因無明所起的幻象而已。所以是“空”或者“無”,但“空”中有蘊含著“妙有”,此“妙有”既是我們的真如自性,若沒有真如自性的作用,現象的“有”不可能憑空而生。量子真空零點能就是真如自性無限潛能在現象界的一種顯現。

  從科學家對真空中撓場性質的研究,可以佐證我們的這種看法。

  撓場是基於渦旋現象產生的一些效應的描述,渦旋現象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從微觀的基本粒子自旋、超導體中的渦旋點陣,到宏觀的等離子體加速、電化學點腐蝕、龍卷風、銀河系、類星體、黑洞等都存在渦旋現象,整個宇宙通過渦旋而聯系在一起。而這些渦旋所產生的一些效應,需要引進一種新的場來研究,這種場就是撓場。到目前為止關於撓場的文章大概有一萬多篇,前蘇聯學者的研究工作占了很大比重。文獻中指出,盡管撓場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引入,但從最基本的層次上,都可以納入對物理真空這一概念的新的理解上。撓場具有許多特性,包括超光速性、全息性、記憶和滯後效應等。但是目前科學家只是了解撓場具有如此的效應,但卻不知道其中的機理。

  我們從佛學角度來看,所有這些撓場的特性,正是真如本體無限潛能在分別心各層次的顯現。也就是無明心念的功能。時間、空間、宇宙、物質、光速等等本身就是因無明妄想所產生的幻象,當我們執著幻象時,我們稱之為無明心念。現象與無明心念是合一的,本是一體兩面。正由於這個原因,心念的變化在現象界就會體現出全息性。而在宇宙空間時間中的任何變化,都是無明心念的反應,這種反應瞬間傳遍整個宇宙現象界。所以又體現出超光速性。又由於無明心念的執著本性,任何變化都被執著而產生滯後效應。這種滯後效應在分別覺層次的體現就是我們產生前述錯覺現象的機制。同時這種滯後效應也是意識記憶現象的基礎。

  科學家對真空的研究,實際上就是對自身真如空性的研究。然而從現象層面去研究,永遠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狀況。柏拉圖說過一個影子的寓言:許多人住在一個巨大的山洞裡,身上套著枷鎖,無法任意動彈,只能面對洞壁。他們身後有個火堆,在他們與火堆中間,許多物體來來去去。火光將這些物體的身影投射在沿壁上,落在他們眼前。這些人錯把影子當做物的真相,歲月就這麼靜靜流逝。

  科學界對於現象的研究,類似於柏拉圖洞中囚犯對影子的研究,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研究了解到現象的規律,但我們不可能通過現象的研究得到事實的真相。對於洞中的囚犯,只要他們轉過身來,就可以看到事實的真相。而對於執著現象界的人們來說,同樣需要一種“華麗的轉身”,才能擺脫感覺的桎梏。

  二十、協同進化

  如果我們願意嘗試用一種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社會、自然以及人生,會發現許多謎團在新的視角下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解答。下面,我們將從一個新的角度對自然的進化規則進行探討。

  人從何而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些關乎生命起源的問題一直是人們最渴望得到解答的問題之一。而科學家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對這些問題答案的探尋。當今的主流科學界,普遍承認生命是由進化而來,進化的規則由達爾文進化論的適者生存原則為主導。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遠遠稱不上是一種完善的理論,對進化論的質疑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達爾文進化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相關重要進化階段的化石證據嚴重缺失;無法解釋一些物種大爆發現象;一些復雜器官,如眼睛的形成,很難用普通的自然選擇機制來解釋。進化論者如果固步自封於達爾文的進化論,顯然是不合時宜的。而目前盛行的協同進化理論已經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同。

  協同進化論與普通進化論看問題的著眼點不同。在普通進化論中,一個物種往往被孤立地看待,環境以及其它相關物種被視為一成不變的背景。而協同進化論則強調不同的物種間在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共同進化。運用協同進化的觀點,普通進化論所面臨的難題都可以得到相應的說明。如協同進化論認為,隨著環境的變化,一些物種協同快速進化進而產生物種爆發現象是可能的,而這種短時間內的物種爆發也是化石缺失的原因。協同進化的動力同樣是生物之間的競爭,但這種競爭所引發的結果卻不是達爾文進化論中的機械進化觀所描述的那樣,而是生物物種間以整體的形式進行進化。

  這種整體的進化觀,以另一種形式在計算機中得到了再現。一些專家在計算機中模擬了大自然的競爭規則和環境,得出了令人感興趣的結果。在計算機中模擬出的自然界可以稱為是邏輯世界,因為這樣的世界是依靠邏輯規則而建立,邏輯世界是怎樣運行的呢?我們以其中最著名的Tierra世界(T世界)來說明。

  來源:東林法音《淨土》雜志

 

上一篇: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談談世界的真實性(上)
下一篇: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談談世界的真實性(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