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黃念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四卷19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第四卷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本品名聞經獲益。廣顯聞者,獲益難思。《無量壽起信論》雲:‘聞經之益,如是不可思議,皆是無量壽本願力故。亦以本師威神加被故。凡有眾生遇斯經者,其所獲益亦當如是。’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天人世間,有萬二千那由他億眾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二十億眾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

  ‘塵垢\’通指煩惱。如《維摩經》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正同此經。\‘法眼淨’者,《維摩經嘉祥疏》雲:‘雲法眼淨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故雲法眼。’今此經指小乘法眼淨。如憬興曰:‘法眼淨者,即預流果(初果)也。’又《淨影疏》雲:‘見四真谛,名淨法眼。’\‘阿那含’是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諸漏已盡,心得解脫’。如《維摩經》雲:‘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肇公注曰:‘漏盡者,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是指煩惱斷盡,心意解脫,證阿羅漢之果。可見經中法眼淨及諸漏已盡,均指聲聞乘。

  或問:聞此大乘無上經典,為何得小乘法益。《淨影疏》雲:‘小乘眾生,聞說娑婆穢惡可厭,深心厭離,故得小果。’憬興亦雲\‘眾聞此方穢惡可厭,故得聲聞之果。’

  四十億菩薩,於無上菩提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二十五億眾生,得不退忍。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上段正指聞法所得之大乘法益。‘不退轉\’,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也。又表勤行修習,如念佛不退、勤行不退等。又不退轉即梵語之阿鞞跋致。

  本經中雲‘住不退轉\’,下復雲‘得不退忍\’,均據《唐譯》。至於《魏譯》則只雲‘得不退轉\’。淨影師疏曰:‘大乘眾生,聞彌陀威德廣度,堅心願求,故得不退。聞此多益,誓欲濟度,名誓自莊。’蓋謂聞名求生志願堅決,故得不退。誓欲利他,故名弘誓功德以自莊嚴也。今經據《唐譯》為‘住不退轉\’,涵義稍深。但不妨仍引《淨影疏》以指其中之初步者。

  ‘得不退忍\’,‘忍\’者,《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又十一曰:‘於法實相,安住為忍。’例如無生法忍,據《智度論》釋為安住於無生之法理,而不動心者也。可見忍者,即安忍,謂於理決定,而無移動之念也。准此可知,‘不退忍\’者,即安住於不退之理而無移動之念。是則念念皆無退轉,應相當於三種不退之念不退也。蓋不退有三:一位不退,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觀經妙宗鈔》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於凡夫之假有)。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今不退忍者,指安住於實相之理,念念不移,則應是念不退矣。住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則相當於行不退。聞經菩薩根機不一,聞法之益,自有差殊也。

  ‘今始初發\’者,發菩提心也。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故一切經中於發菩提心之人數,均大書之也。如是菩薩既發大心,復行眾善,願生極樂,故均得往生見佛;復於諸方先後成佛,同名妙音如來。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受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俱得往生極樂世界。

  上明十方具緣眾生普得授記益。佛對眾生授當來成佛之記,名授記。此有四種:一、未發菩提心授記。二、已發菩提心授記。三、隱覆授記。他人得聞,當人不知。四、現前授記。得其一者,皆名得授記。‘得授記法忍\’,‘得授記\’,如前;‘法忍\’者,即彌陀第四十八願中之三忍。(《魏譯》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得佛授記,證入無生,成無上正覺。如是之人,故雲‘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如《唐譯》雲:‘八萬億那由他眾生,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無量壽焘佛昔行菩薩道時,成熟有情,悉皆當生極樂世界。’蓋一切法從因緣生。如是眾生過去生中,得與因地中之彌陀相值,深蒙教誨,成熟善根,是乃無上殊勝之善緣。又因宿世受教因緣,曾從聞起思,從思生願。如是正思正願,印入八識心田,決定不消。是為無上殊勝之善因。今彌陀覺滿功圓,成究竟覺。於是因緣俱熟,蒙佛威力攝受,‘俱得往生極樂世界\’。可見極樂世界菩薩、聲聞、天人俱皆無量者,正表彌陀因地,於無量劫,於生死海中,教化攝受六道眾生,實無量也。且我今日,於此妙法,能聞能信,是必彌陀於往劫中,追逐我於泥犁之中,教誨我於火宅之內。攝受不捨,勸導不休。不惜共輪轉於六道,但欲我回心於一念。恩德無極,威德無窮。為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長。注釋至此,不禁淚零!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並現種種希有神變。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復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無量妙花紛紛而降。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上表法會圓滿,復現奇瑞。本經現瑞,既現序分,復現正宗與流通。深顯此經實為初善、中善、後善,萬德圓滿。如序分《大教緣起品》,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放大光明,數千百變。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有。如是之瑞應稱奇瑞,以昔所未有也。正宗分中《禮佛現光品》,既見彌陀,如黃金山,高出海面。復聞十方稱揚贊歎阿彌陀佛。彌陀掌中放光,一切佛國,悉皆明現。如是之瑞,正是奇瑞。末於流通分中,則大地震動,復現種種希有神變。光明普照,天樂盈空,天花紛降。經雲‘希有神變。\’故今所現亦是奇瑞。《無量壽經鈔》曰:‘序分中有光顏奇瑞。今亦現此瑞相。當知佛意,表鄭重也。’《嘉祥疏》謂流通現瑞者,‘明感瑞證益\’。又《淨影疏》雲:‘如來化周,為增物教,故以神力動地放光,作樂雨花。’總之皆為眾生證信。勸令眾生於經所說難信之法,應生實信。

  ‘尊者阿難\’以下,《淨影疏》雲:‘明說廣益,教惬群機,大眾同喜。’\‘歡喜’者,《無量壽經鈔》曰:‘法位雲:“依《伽耶山頂論》明歡喜有三義:一說者清淨。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得清淨。以如實清淨法體故。三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能證得清淨妙境界故。”。今謂大眾,聞彌陀願,荷釋尊恩,自得大益,何不歡喜矣!’准《鈔》意:(一)說此經者,是我本師。‘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是為說者清淨。(二)所說之種種功德,只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是乃所說法得清淨也。(三)得果清淨,如靈峰大師雲:‘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依教修持,橫出三界,迳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成佛。是乃得果境界清淨也。具三清淨,聞者得無上益,是故皆大歡喜。信樂受持,故雲‘信受奉行\’。

  《無量壽起信論》曰:‘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於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所以佛慈加被,殊異余經。奉勸後賢,普同信受。’(以上流通分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竟

 

上一篇:智渡法師:無為心?怎麼說?怎麼說,平等心是,無為心是
下一篇:言多必失,說話的二十二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