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如何面對人生毀譽得失而不動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每天打開報章、雜志,可見輿論紛纭,人生百態,大小事件,層出不窮:高官落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游行、空難墜機等等,接二連三,說之不盡。尤其現今社會中,作為公眾人物,其一言一行必然備受關注與批評,因此,每日報章新聞,針砭時事,說長論短,各執一詞,莫衷一是。由於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之地,任何階層、任何媒體、任何人士,均可發表意見及批評;唯此等言論,卻時有偏頗,既不求真,亦不求准,甚至是蒙昧良心,違背社會公德,失實報導,令人心寒。若身為當事人,面對如此狀況,該如何對應?

  事實上,由於同一事情,站在不同的觀點與角度,可有多種不同的看法,因此,誰是誰非、孰對孰錯,都是很難定論的,所以佛法教我們要忍耐、包容,要保持沉默與冷靜,要有「不動心」,要「心能轉物」,不要「心隨境轉」,如此才能看得真、站得穩、走得遠;盡管外在世界是是非非、風風雨雨,議論紛纭,內心仍能做到淡然面對,泰然自若;不回應、不解釋、不爭辯。這就需要不同與世俗的智慧、修養與功夫。

  但如何能做得到呢?世事紛纭,社會混亂,人事復雜,價值顛倒、亂象橫生,要看清楚這個「世局」確實是絕不容易。依佛法來說,世間的種種榮辱毀譽,可歸納為「世間八法」,因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而且又能煽動人心,所以又稱為「八風」。此八種法即是:

  一、稱:每逢有人「稱贊」我們的時候,總不免令我們感到開心、歡喜。

  二、譏:每當有人「責罵」、「譏笑」、「羞辱」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難堪與難過。

  三、毀:當有人說我們的壞話時,一旦讓我們知道了,會令我們感到難以忍受甚至是憤怒。

  四、譽:當別人「褒獎」我們,或得到「功名利祿」或「眾人的喝采與掌聲」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是一種榮譽,會感到很得意,不覺沾沾自喜。

  五、利:當我們事業成功,事事順利通達,自然就會感到滿足、心情愉悅。

  六、衰:當我們事業衰敗,遭受打擊、倒霉或諸事不順時,難免會感到頹喪。

  七、苦:當我們受大挫折、罹患重病、種種煩惱的逼迫,令我們的身心難以承受,就會深感人生確為一大苦聚,人間確實充滿苦難。

  八、樂:當我們享受五欲,身心適意之時,總認為人間充滿歡樂。

  這八種順、逆外境的旋風,時時在我們周遭循環不停地吹著;吹得我們一生人都為它團團轉,永無寧日。正如阿底峽尊者曾經說過有八種陷阱能讓一個人變得脆弱:第一種陷阱是想要得到贊美,第二種是不想被批評,然後是想獲得和不想失去,想要快樂和不想不快樂,想要被注意和不想被忽視。這些便是八種陷阱或前述所謂的「世間八法」,無論在修行或實踐上,必須遠離此八法。所以學佛之人,必須學習善法,親近善知識,以建立正確的知見,開啟智慧,不再隨境搖動,逐物流轉,達到「八風吹不動」的境地。

  說到這個「不動」或「不動心」,自然令人想起了禅宗裡面「風動、幡動、心動」的公案:據《壇經》所載:

  禅宗惠能大師得到五祖弘忍大師傳授衣缽之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後因機緣成熟,開始行化於世間。有一天,途經法性寺,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面幡,面紅耳赤爭論不休,六祖上前一聽,才知道他們在爭論旗幡所以會飄動的原因,一個說:「如果沒有風,幡怎麼會動呢?所以說是風在動。」另一個就說:「沒有幡子動,又怎麼知道風在動呢?所以說是幡在動。」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惠能大師聽了,就對他們說:

  「二位請不要爭執,我願意為你們做個公正的裁判,其實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而是兩位仁者的心在動啊!」

  當時的惠能大師已經開悟了,所以和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樣。一般人是從外境的現象著眼,透過主觀形成因人而異的判斷。外在的環境如果沒有主觀的人去觀察它、體驗它,它是毫無意義的。一旦通過人的觀察、體驗和認識,就失去了客觀事實的標准。因為每個人內心的反應或感受都會因時、因地、因個人內心的狀況而有所不同,所以兩個出家人看到幡在動,就會有兩種不同的想法。顯然這兩種看法與想法都是相對的、都是不正確的;惠能大師一句「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就為他們點示出來了。

  從這個故事可給我們一些啟發:人間所謂是非、好壞、優劣、善惡等等判斷,並沒有一定的客觀標准,都是因時、因地、因主觀想法而有所不同。所以佛教稱之為「虛妄」;虛妄也就是不真實的,那麼既然是不真實的,那就不應該執著它,而應該看破它、放下它。因此,如果能對一切現象不起執著,不生愛憎煩惱之心,就能獲得解脫與自在。

  不過,這裡所說的「不動」,並不是要我們「幡不動、風不動、心也不動」,這是不正確的理解。因在現象界之中,有風的話,幡一定會動,問題就在於我們的心是否隨風而動、隨幡而動,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心不隨著環境而轉動,就不會被環境所牽動、所左右;若不用主觀的自我意識來觀察、衡量、判斷,就不會產生種種的矛盾與沖突。社會上很多人就是因為多管閒事;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去管,以致煩惱不已。其實只要我們內心不為環境所動,以智慧和慈悲為根本立足點,所謂「慈悲無障礙」、「寬恕無敵人」,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修養自我,借境悟心,不為聲色所動,這就是人間的智者和勇者。

  我們一般人生活在世間上,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不知有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艱辛;甚至為了事業的競爭、名位的奪取,造成人際間種種的矛盾與沖突。如果沒有修養,沒有定力,就會變得很脆弱,常常會被外境所左右,會隨外境而動搖,就會不知不覺被社會潮流牽著走,隨波逐流,終而迷失方向。尤有甚者,甚至用各種不正當、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去表達自我的要求;如此的話,無論對個人、對社會,都會造成許多有形無形的傷害。所以,佛教宣揚其慈悲喜捨教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淨化社會、世道、人心;令我們成為有善心、有道德、有修養的人,這樣的話,當遇到任何事情、任何問題,就能氣定神閒,不會輕易受到環境的牽引、動搖。而怎樣才能做到不動心呢?

  以下提供數點給大家參考:

  一、不為名動:以世間法來說,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如果有人以高位、厚職來誘惑我們,讓我們放棄義理、道德、操守,我們動搖了,我們的人格道德就會被名位所操控,所以我要堅持不為名位所動。

  二、不為利動:世間的金錢,是最吸引人的,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人為金錢出賣人格、出賣道德、出賣朋友,使得自己的人格、生命、節操成為金錢的奴隸,實在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們必須看透金錢的本質,才能不為其所動。

  三、不為謗動:古語雲:「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我們不要輕易為毀謗所動,即使是一句閒話,幾句是非,就當作是耳邊風,吹過、聽過就算了,不要隨便因毀謗而動搖自己,更不要浪費時間去跟人家爭辯、解釋。

  四、不為情動:人是情感的動物,故而常常被情所困、被情所惑,因而無法自拔,一生為情所苦。亦有人常因人情難卻,故而終日擔負著情感的重擔,無法自我釋懷,終日受情感及情緒的約束。所以,我們要打開心扉,讓情感吸收清新的空氣,將小愛擴充為大愛。

  五、不為苦動:普通人往往遇到一點艱苦或困難,就會退縮或卻步不前的,如此的話,一生的事業又怎可能會有成就?唯有不怕辛苦,努力奮斗,積極向前,人生自然就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六、不為難動:遇到艱難、挫折、困苦時,要有冒險犯難、不屈不撓的精神,如果凡事因遭遇小小困難或阻礙,便裹足不前,最後必定是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要鍛煉自己養成不怕難、能吃苦的性格,人生自然無往而不利。

  七、不為力動:別人力氣比我們大,權勢比我們高,我們不要畏懼,不要小看自己,其實每個人都人無窮的潛力,只要能立定腳跟,堅持到底,自然就能有成功的一日。

  八、不為氣動:人之所以生氣,往往由於感到不平或不滿;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心浮氣躁,沖動壞事,累人累己。所以我們學會沉著、忍耐,不要讓瞋恚心左右自己。正如古德所雲:「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社會雖然日新月異,我們卻不要忘記這些歷古常新的教訓。所謂「能忍自安」,「百忍成金」,確實是我們人生最佳的座右銘。

  正如佛在《佛說吉祥經》中所說: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佛陀勸導我們要以慧眼看人生,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時刻保持一顆清淨之心,謙卑、克己、慚愧、感恩、忍耐、包容,生活平淡幸福,無憂無惱,便是一種最為吉祥的生活。所謂「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在我們的人世間,有無數誘惑在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浮動躁亂的心難以平靜;心動引起了的欲望增加,當欲望無法滿足時,就會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在今日價值混亂、迷失的社會中,我們不但要守法、守道德,更要守住良心的底線;所謂「與社會同步,不與社會同流」,若能保持平靜、安穩、不動的心境,便能令我們少欲少惱,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實現喜悅、自在的人生。

 

上一篇:淨界法師: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下一篇:學誠法師:人生最大對手是自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