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種什麼善根能世代富貴長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只竹園精捨。是時國中有一輔相。其家大富。然無兒子。時恆河邊。有摩尼跋羅天祠。合土人民。皆悉敬奉。時此輔相。往詣祠所。而禱之言。我無子息。承聞天神。功德無量。救護群生。能與其願。今故自歸。若蒙所願。願賜一子。當以金銀校飾天身。及以名香塗治神室。如其無驗。當壞汝廟屎塗汝身。

  有一天,佛祖在羅閱城的竹園精捨,當時,國中有一位宰相,家財萬貫,但是卻沒有兒子。當時,恆河邊上有一座神祠,供奉的是摩尼跋羅,這是一位天神。人民都敬重供奉這位天神。

  當時,這位宰相也去這個神祠求子,他說:我沒有兒子,聽說天神的功德無量,救護眾生,能夠滿足大家的願望。所以我今天來歸依您,希望能賜給我一個兒子。如果滿願的話,我就為您重塑金身,用各種名貴的香來裝飾神祠。如果搞不定,那我就拆了你的廟,用大糞塗在你的身上。

  天神聞已。自思惟言。此人豪富。力勢強盛。非是凡品。得為其子。我德鮮少。不能與願。願若不果。必見毀辱。廟神便復往白摩尼跋羅。摩尼跋羅其力不辦。自詣毗沙門王。啟白此事。毗沙門言。亦非我力能使有子。當詣天帝從求斯願。毗沙門王。即時上天啟帝釋曰。我有一臣摩尼跋羅。近日見語雲。王捨城。有一輔相。從其求子。結立重誓。若願得遂。倍加供養。所願若違。當破我廟而毀辱之。彼人豪凶。必能如是。幸望天王。令其有子。

  廟神聽到之後,心想,這個人位高權重,一般人做不了他的兒子啊。我的德行不夠,不能給他滿願。如果做不到,必定會被他侮辱啊。於是,廟神就趕緊去向摩尼跋羅禀告這件事情。摩尼跋羅一聽,這個我也搞不定啊,於是就親自去找多聞天王幫忙。多聞天王是四大天王,他說,我也沒有這個能力啊,我去求玉皇大帝幫忙。

  於是,多聞天王就去忉利天啟禀玉皇大帝說:我有一位臣子,名叫摩尼跋羅,最近說王捨城有一位宰相,找他求子,發了一個重誓,如果滿願,就加倍的供養,如果不能滿願,就要拆他的廟,毀他的像。這個人很有權勢,拆廟的事情他真的干得出來,希望玉皇大帝給他賜個兒子吧。

  帝釋答曰。斯事至難。當覓因緣。時有一天。五德離身。臨命欲盡。帝釋告曰。卿命垂終。可願生彼輔相之家。天子答言。意欲出家奉修正行。若生尊榮。離俗則難。欲在中流莫遂所志。帝釋復曰。但往生彼。若欲學道。吾當相佐。天子命終。降神受胎輔相之家。

  玉皇大帝說:這件事情非常困難啊,我要仔細找找合適的機緣。當時,有一位天人,現了五種衰相,快要死了。玉皇大帝就對他說:你死了之後,願不願意去宰相家裡投胎啊?天子說:我希望出家,修行佛法。如果投胎到豪門貴族,那就很難脫離俗世出家修行了。玉皇大帝說:你盡管去,如果你以後要學道,我會來幫助你的。有了玉皇大帝的擔保,保證他可以出家修行,天子命終之後,就去宰相家裡投胎去了。

  即生出外。形貌端政。即召相師。為其立字。相師問曰。本於何處。求得此兒。輔相答言。昔從恆河天神求之。因為作字。為恆伽達。年漸長大。志在道法。便啟父母。求索出家。父母告曰。吾今富貴。產業弘廣。唯汝一子。當嗣門戶遣吾存活。終不相聽。

  出生之後,相貌端正,於是就請相師為他起名。相師問,你從哪裡求來的啊?宰相說:以前找恆河邊的天神求的。於是就起名叫做恆伽達。恆伽達長大之後,立志出家修行,於是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說:我們家這麼多財富,都指望你來繼承,光宗耀祖呢,堅決不同意他出家。

  這是佛祖制定的規矩,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就不能出家。

  兒不從志深自惆怅。便欲捨身更求凡處。於中求出。必極易也。於是密去。自墜高巖。既墮在地。無所傷損。復至河邊。投身水中。水還漂出。亦無所苦。復取毒藥。而吞啖之。毒氣不行。無由致死。

  恆伽達出家的志向不能滿足,非常的遺憾,於是就准備自殺,投胎到一個平凡的家庭,這樣應當很容易出家了。於是就悄悄的跑去自殺。他試了很多種自殺方法:

  試過跳崖,結果摔下來毫發無損;

  試過跳河,結果始終浮在水面,沉不下去;

  試過服毒,結果這個毒性不發作,也毒不死。

  復作是念。當犯官法為王所殺。值王夫人及諸婇女。出宮到園池中洗浴。皆脫衣服。置林樹間。時恆伽達。密入林中。取其服飾。抱持而出。門監見之。將往白阿阇世王。王聞此事。嗔恚隆盛。便取弓箭。自手射之。而箭還反。正向王身。如是至三。不能使中。

  恆伽達很郁悶,於是就想,我去犯法,讓國王把我殺掉。當時王後和宮女出宮去一個園林的池中沐浴,把衣服脫在樹林裡。當時,恆伽達就潛入林中,偷了她們的衣服,然後大搖大擺地走出來。門衛見到之後,就去報告給阿阇世王。阿阇世王聽到之後,大發雷霆,就親自用弓箭射恆伽達。結果呢,這個箭飛到半路,就掉頭了,射向國王自己。連射三箭,都是這樣。

  王怖投弓。問彼人言。卿是天龍鬼神乎。恆伽達言。賜我一願。乃敢自陳。王曰當與。恆伽達言。我非是天。亦非龍鬼。是王捨國輔相之兒。我欲出家。父母不聽。故欲自殺更生余處。投巖赴河。飲毒不死。故犯王法。望得危命。王今加害。復不能傷。事情如是。何酷之甚。願見顧愍聽我為道。

  阿阇世王見了非常恐怖,於是就把弓箭扔掉了,問他:你是天龍鬼神嗎?恆伽達說,大王要滿足我一個願望,我才回答。阿阇世王說:沒問題。恆伽達說:我不是天龍鬼神,我是王捨城宰相的兒子。我要出家,父母不批准,所以准備自殺重新投胎。我跳崖投河服毒,都死不掉,所以就故意犯法,希望被殺。大王現在殺我,也殺不了,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真是太慘了啊。希望大王慈悲,准許我出家。

  王尋告曰。聽汝出家。修學聖道因復將之。共到佛所。啟白世尊。如向之事。於時如來。聽為沙門。法衣在體。便成比丘。佛為說法。心意開暢。成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阿阇世王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於是就說:我批准你出家,學佛修行。於是就帶著恆伽達一起去到佛祖面前,向佛祖禀告之前發生的事情。當時,佛祖就同意恆伽達出家,為他說法,很快就證了阿羅漢。

  阿阇世王。尋白佛言。此恆伽達者。先世之時。種何善根。投山不死。墮水不溺。食毒無苦。箭射無傷。加遇聖尊得度生死。

  阿阇世王就問佛祖:這位恆伽達,前世種了什麼善根啊?跳崖也摔不死,跳河也淹不死,服毒也毒不死,弓箭也射不死,還能遇到聖尊,證阿羅漢,了脫生死,這是為什麼呢?

  佛告王曰。乃往過去無數世時。有一大國。名波羅奈。其王名梵摩達。將諸宮人。林中游戲。諸婇女輩。激聲而歌。外有一人。高聲和之。王聞其聲。便生嗔妒。遣人捕來敕使殺之。時有大臣。從外邊來。見此一人。而被囚執。便問左右。何緣乃爾。其傍諸人。具列事狀。臣曰且停。待我見王。

  佛祖就說了一個故事:過去無數世以前,有一個大國,叫做波羅奈國,國王叫做梵摩達。有一天,國王帶著宮女在樹林中玩耍,宮女就高聲歌唱。結果呢,林外有一個人,聽到宮女的歌聲美妙,情不自禁,起了輕浮之心,於是就也高聲和唱。國王聽到之後,心裡很不高興,就派人把這個人抓起來,要砍他的頭。

  當時,有位大臣,正好從外面進來,見到這個人被抓了,就問衛兵是什麼緣故要抓人。衛兵就說了情況,大臣說,先等一等,先不要殺他,我先去跟國王說說。

  大臣進入。啟白王言。彼人之罪。不至深重。何以殺之。雖和其音。而不見形。既無交通奸淫之事。幸願垂矜。丐其生命。王不能違赦不刑戮。其人得脫。奉事大臣。勤謹無替。

  大臣見到國王之後說,這個人雖然有罪,但是不至於死罪,為什麼要殺他呢?雖然跟著宮女唱歌,但是沒有見到面,既然沒有通奸邪淫的情況,希望國王慈悲,留他一條活路吧。國王沒辦法反駁,於是就赦免了這個人的死罪。這個人死裡逃生之後,就去侍奉大臣來報恩,非常得勤快。

  如是承給。經歷多年。便自思惟。淫欲傷人。利於刀劍。我今困厄。皆由欲故。即語大臣。聽我出家遵修道業。大臣答曰。不敢相違。學若成道。還來相見。即詣山澤。專思妙理。精神開悟。成辟支佛。

  這個人侍奉大臣多年之後,心想,都是這個淫欲害人啊,比刀劍還要鋒利啊。我現在受苦,都是因為不能戰勝自己的淫欲啊。於是就對大臣說:請允許我出家修行。大臣說:這是大事,不敢耽誤,如果成道了,請回來度化我啊。於是這個人就去到深山老林裡面靜修,最後證了辟支佛。

  還來城邑。造大臣家。大臣歡喜。請供養之。甘膳妙服。四事無乏。時辟支佛。於虛空中。現神變化。身出水火。放大光明。大臣見之。欣然無量。便立誓願。由吾恩故。命得全濟。使我世世富貴長壽。殊勝奇特。數千萬倍。令我智德相與共等。佛告王曰。時彼大臣。救活一人。令得道者。今恆伽達是。由是因緣。所生之處。命不中夭。今值我時。逮致應真。佛說此已。諸在會者。信敬歡喜。頂受奉行。

  辟支佛就回到大臣家,大臣見了非常歡喜,就用甘美的飲食和微妙的衣服等供養這位辟支佛。當時,辟支佛就在空中現出各種神通變化,身上一會出水,一會冒火,放出大光明。

  大臣見了之後,非常高興,於是發了一個願:因為我的恩惠,讓辟支佛得以保命,希望這個功德讓我世世代代都能富貴,都能長壽,非常殊勝奇特,讓我的智慧和福德都相匹配。

  對於沒有佛法的年代,這個願望也算是可以了,對於精進群的師兄來說,這個願望就屬於很傻很天真的願望了。我們的所有功德,都應當發願回向求生極樂世界。

  佛祖告訴阿阇世王,當時那位大臣,就是恆伽達,因為救活一人,讓他有機緣得道,因為這個因緣,他所生之處,都不會中途夭折。現在遇到佛祖,很快就證果了。

  佛祖說完這個故事,與會的大眾,都歡喜奉行。

  經文出自:乾隆大藏經 西土聖賢撰集·第1315部賢愚因緣經十三卷元魏沙門慧覺譯

 

上一篇:佛祖說法飛禽走獸能聽懂嗎?
下一篇:夫妻相處,只要守住這一條,就一定可以白頭偕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