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菩提甘露121:嗔恨心重的眾生,死後變為蛇、蠍、蜈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山活佛-太滄和尚 青蛇打死 救而復活

  嗔恨心重的眾生,死後變為蛇、蠍、蜈蚣,就因嗔恨心重,變為畜生蛇蠍蜈蚣,它有凶惡的怪相,使人看見生懼生恨,不管大蛇、小蛇、大蜈蚣、小蜈蚣,使人看到都駭異驚跳起來,膽小的避讓逃呼,膽大的就拿棍棒鐵物,把它打死了事。故所以蛇與蜈蚣給人發現,都是被人打死的多。

  金山活佛有一次在南京樓霞寺前乘涼,與幾位當家師正在談話聊天,突然有一條不大不小的青蛇爬出來,被工人發現,他們就毫不留情的采取撲殺行動,隨地撿起石子來,你一下,他一下,就把這條青蛇打死,並且打成數段,但青蛇還在那裡跳動,當他們打的時候,金山活佛看見就制止他們不許打,等到活佛跑到面前,這條青蛇已經成數段了。

  金山活佛悲心切切愛護一切眾生,極不願有一眾生在他面前被人打死,今天他眼見這條青蛇被人打死,他要負起救死扶傷的義務來。

  因此他就親自動手,把那被打成數段的死青蛇,拾起來湊成一起,然後取一杯水,口中念念有詞,大約是念大悲咒,念了一會,就將水灑在死青蛇身上,慢慢念,慢慢的灑,大家看到也圍在四邊看,真有不可思議的靈驗,這條小青蛇竟漸漸的動起來,稍停一會;這條青蛇竟起死回生,復活過來了,活佛為它說三皈依,它才慢吞吞的爬進石頭縫中去了。

  當時打青蛇的人與圍觀的人們,都從內心中對金山活佛生起最高的崇敬心來了,並且不忍隨便傷害物命,都虔誠的皈依了三寶。

  活佛這種悲心的表現,不但救活了小動物的性命,而且醫治了高等動物的人類殘忍心。

  據說,金山活佛經常為蛇蠍蜈蚣等說皈依的,有時取在手內,有時藏在袖中,並且與他們親熱得很,不但不咬他,而且很聽話,有時他正在為蜈蚣說法,看到有人趕來看,他就把那只蜈蚣藏進袖中,等到人家向他請求要看時,活佛就舉起手來,向大袖子裡說﹕「師兄你出來有人要看你」,那時蜈蚣就慢慢的從袖中爬出來。停止在活佛手掌心,動也不動,等到大家看過以後,他又說﹕「師兄,進去吧」,真奇怪,那只蜈蚣又慢慢的進入袖中,可是停了一會活佛又把這只蜈蚣放入叢草之中,並與他說上幾句人家所不懂的話,那只蜈蚣都是依依不捨的游入草石山間內去,這就是活佛心中無毒,一切物不能傷害,我們通常人為蛇蠍所傷者,都是心中之毒未去,或者與蛇蠍前生有怨仇,所以現在冤家見面,遭其襲傷,如果打死了那更增加性命的怨恨,將來「因緣會與時,果報還自受」,讀者諸公怎可不慎。

  金山活佛-太滄和尚 活佛打人 初二三果

  隆泉法師對筆者說﹕「民國十四年,寶華山的慶祝浩淨老和尚的八十大壽,開期傳千佛大戒,而且是羅漢期。所謂羅漢期者,戒子要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同時沒有限制,來者不拒,那次金山活佛也來參加,穿了一件大棉襖,兩只大袖子垂到地,頭上沒有頭發,紅而發亮,每晚不睡,在竹園裡跑著,深夜唱出他「誰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腔調來,聲如宏鐘,全山數千人都聽到,我們大家都學會了他的腔調,東西板堂的師傅們也都會唱。

  大家都尊敬活佛,可是活佛本身太客氣,不受人的禮拜,你拜他,他就拜你,同時比你拜得快,浩老和尚升坐說法,活佛偷蹲在法坐下面,我們看到即好笑又不敢笑,他就是這樣隨便自由的人。

  上海的一般小姐少爺,大家都羨慕活佛,請活佛為他們公子小姐們摩摩頂,那知活佛摩頂打人,他在少爺小姐們頭頂上,打一下說一聲「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打過以後說﹕「好了,成道了」,有些年青的少爺小姐眼淚都被打出來,咬著牙齒,硬著頭皮讓活佛打,他們說﹕「活佛打人是為人消業的,所以活佛雖然打得很重,可是那些男女居士們都來請活佛打。

  是的活佛打人,不但能消業,而且可以治病。

  活佛在棲霞山時,有一居士請活佛醫病。他給那居士重打了幾拳,病就好了。

  就等同戒期裡,新戒被打楊柳一樣,戒師拿一把楊柳枝在新戒頭上死打,打一下,新戒還念一聲阿彌陀佛呢!

  金山活佛那一次在寶華山,替寶華山常住化緣,化了很多米,並且在齋堂裡為大眾供養,吃的上白好米,那一次戒期,新戒菩薩能吃到好米,都是金山活佛化的緣,活佛的慈悲,真是了不得,他自己吃剩飯穢物,而化緣供養大眾,使大家都吃好白米,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不是無我相的活佛,是作不到的呵!

 

上一篇:淨空法師:怎樣才能夠保持一心執持名號?
下一篇:菩提甘露122:恭恭敬敬唯命是從的皈依三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