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第一》
引文是《論語》第一章的第一段,是提綱挈領、貫穿全篇的理念。可以給出一個題目:君子之學。
《說文解字》中解釋“學”是“覺”的意思,不是一般學習知識的范疇。《大學》開篇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學說非常具有心性的格調。
明“明德”——覺悟自己有光明的性德。“明德”就是聖人之性,也就是至善、至誠。覺悟自己有明德後,君子就要將其彰顯出來。
明“明德”的過程就是學或者覺的核心意思。要把明德彰顯出來,你得要去修行。修行要作格物的功夫,我們本有的明德被不合天理的物欲所遮蔽,所以要革除。
這個革除的過程就是“時習之”。一般說“習”是指小鳥在樹上練習飛翔的狀態,用“習”來比況格物的過程。“時”就是當下。我們本有君子的德性,但常常變現為小人的習氣。
比如我們貪欲心會上來,當下要用博施濟眾對治;當嗔恨的煩惱上來時,當下要用仁愛去對治;當狹劣的報復心上來時,當下要用寬恕的心去對治。要分析自己的習氣、毛病在什麼地方,把它革除掉。
不僅一定要將自己的明德彰顯出來,也要令他人彰顯出來,自他都安立在至善的狀態。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念茲在茲。
將恐懼、不安、憂慮、嫉妒等負面、陰暗的情緒這些負面遣除,內在的光明性德顯現,就會快樂。
在“時習”的情況下有一種感應,即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你在修心養性的時候,內在德性現前時,你就能感應志同道合的修行人聚在一起相互切磋、精進、進步,它就顯得更快樂。
更深一層的意思還有心性上的感應:是由於一個學人正在對治自己的煩惱,顯發自己的性德(明德)的時候,他就在阿賴耶識裡面喚醒了自己多生多劫的善的種子並起現行,就類似於從遠方、最深邃的地方過來朋友一樣。
在阿賴耶識中善的種子相互串習,這時候就顯得更快樂了。那就類似於慧遠大師、劉遺民、雷次宗等人修心養性,專心念佛,在定中見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意識深處有極樂世界的原型,通過你的修行顯現出來。這個快樂就是自性之樂,叫法喜法樂。它是超越一切感官的所有快樂。
進一步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在做一種修身養性的功夫,指向的是一個真實崇高的目標;是從事一種為己之學,心性之學。所以社會上他人不了解你、誤解你、嘲笑你、奚落你時,你就不會去怨恨和憤怒。
君子本身他是為己之學,就不能去炫耀自己,不能求名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