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檔恭錄: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百六十八集 2015/9/20
一、二十五年學佛路 三段歷程各不同
第一段路(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九年),這九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沒上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九年學佛,我對什麼是佛教,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都沒有明確的認識,處於一種朦朦胧胧的狀態。什麼宗門,什麼教下,什麼法門,我更是一無所知。那九年所謂的學佛,就是東跑西顛,忙修瞎練,所以我說那九年學佛根本沒上路。
可是說來很奇怪,盡管學佛沒上路,不知為什麼,那幾年讀誦、抄寫的大經不下十幾部,而且都是大乘經典。至於為什麼要讀誦,為什麼要抄寫,當時我自己也不知道,包括我後來用原稿紙寫了一百零捌本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
第二段路(二OOO年-二OO九年),這十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上了路。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就是在二OOO年那一年,我有緣得到了一本《無量壽經》會集本和一套《無量壽經》光盤。用我的話說,結緣無量壽,一發不可收。從那以後,我就專讀《無量壽經》會集本,專看《無量壽經》光盤,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也就是從那時起,再也不東跑西顛了,再也不盲修瞎練了。當然這裡也有生病的原因,身體狀況也不允許我出去跑了,這可能也是佛菩薩的安排吧。十年的聽經念佛,我的心定下來了,學佛上了路。
第三段路(二O一O年-二O一五年),這六年學佛,用一句話概括,叫做學佛對了路。
我自己的感受是,這六年學佛,是我二十五年學佛進步最快,收獲最大的六年,尤其是最近的三年更明顯一些。不知道我這麼說是不是不謙虛?但這是我真實的感受,我必須把我真實的東西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六年會是這樣的?我的體會是:八見恩師面,諄諄教誨咱。教我修淨土,老實把佛念。一部《無量壽》,牢牢記心間。言傳加身教,親自作示范。我發大誓願,隨師回家園。
二O一O年前,我雖然聽師父上人講《無量壽經》已經聽了十年,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去香港見師父,連這個念頭都沒起過。到了二O一O年,機緣成熟了,我去香港見了師父,那種感覺和沒見到時完全不一樣了,師父那種場能的極大攝受力、親和力是我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體會到的。我從師父那裡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人,什麼是真正的高僧大德。讓我知道了應該怎樣做人,應該怎樣做一個修行人。我一點一滴地向師父上人學習,再一點一滴地把從師父上人那裡學來的東西落實在我的生活中,向師父上人學習很重要,落實就更加重要了,所以我說,這六年學佛對了路。
上面,是我二十五年學佛路的三段歷程,不管是經驗也好,還是教訓也好,我都願意如實地和同修們交流分享,希望我的經驗供你們借鑒,希望我的教訓能夠讓同修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我願做同修們修行路上的鋪路石,並盡我所能,把路鋪得更平坦些。
我為什麼要和大家說我學佛的三段歷程?這緣於一位同修的來訪。前段時間,一位同修帶著她的丈夫來到我家。她自我介紹說,她是某醫院的院長,她丈夫是省政府一名機關干部,還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女兒。第一次見面,她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滿臉憂愁,心煩意亂,眼神游移不定。剛一坐下來,她就滔滔不絕地訴說她的種種苦衷,語速極快,像連珠炮似的,根本沒有別人插話的機會。我看著她的眼睛,靜靜地聽著她的訴說,就這樣說了大約半個小時,她終於停下來喘口氣了。趁著這個機會,我遞給她一杯水,對她說,別著急,先喝口水,歇一歇再說,妳今天不管有多少話要對我說,我都會聽下去的。感恩您對我的信任,把這麼多知心話兒說給我聽,真的謝謝您。聽我這麼一說,她的情緒立刻緩和下來了。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劉老師,真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可是不知為什麼,我的這些話就是想對您說,我知道您會理解我的。我對她說,我真的理解您,我不是劉老師,我是您的大姐,姐妹連心嘛,一下子把我們的感情拉近了,我看見她笑了,但眼睛裡帶著淚花,這是她進屋以來的第一次笑。
我把她所說的煩惱梳理一下,大概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煩惱,她學佛二十多年了,學得很苦很累,一點法喜沒得到,反而覺得越學家裡越亂,越學不順心的事兒越多,覺得學佛不靈。
第二種煩惱,課程多,每天只要有一樣課程完不成,她就煩惱不已。她的課程實在是多,每天誦經、持咒不下十幾種,除此之外,還要念一種叫小房子的東西。這個我沒有聽懂,不知道她所說的小房子是什麼。我問她為什麼要念這個?她說念小房子很靈。
第三種煩惱,丈夫和女兒不學佛讓她煩惱,她想讓丈夫和女兒和她一樣學佛,但丈夫和女兒不聽她的。她丈夫說,就你學佛學成這樣,打死我也不學佛。
第四種煩惱,女兒處男朋友,不合她的心意,她千方百計想拆散他們,但沒拆散得了,這讓她十分惱火。
第五種煩惱,工作上的諸多不順心、人事關系的不和諧等等都是她煩惱的因素。
我幫助她把這幾種煩惱逐一進行了分析:
第一種煩惱的根源是求不得,她是帶著有所求的心來學佛的,換句話說是求佛保佑的,認為我一學佛,家裡一切都順,萬事如意,這是典型的理不明。不知道為什麼學佛,不知道怎樣學佛。真正的學佛是把佛陀的教誨學明白,然後再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這是真正的學佛。不是佛保佑妳,是妳明白了佛陀的教誨,妳的智慧現前了,妳自己就保佑妳自己了。人生的一切煩惱和痛苦,說到底就是欲望太多而引發的。
第二種煩惱的根源是貪多嚼不爛。她每天的課程安排的那麼多,又非常執著地一定要完成所定的課程。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又有外在條件的限制,如果一個人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這樣修行,一定會感到又苦又累,疲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怎能不心生煩惱?一門精進,長時熏修,這是古聖先賢祖祖相傳的有效方法,我們的修行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完全忘掉了大道至簡的道理。
第三種煩惱的根源是掌控欲在作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於別人。宗教信仰也是這樣,信仰不信仰,信仰哪個宗教,也是每個人的自由。也不能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於人。對別人不能掌控,實際上妳也掌控不了,包括妳的丈夫和女兒。從另一個側面說,妳信佛學佛,如果學的像,還給大家做出了好樣子,不用妳動員,人家看到妳學佛做的那麼好,自然而然就願意學佛了,這比掌控別人效果要好的多。
第四種煩惱的根源也是掌控欲太強的結果。兒女大了,她們有自己的愛好、理想和追求,要給她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在處理一些問題時,父母可以給她們一些建議性的意見供參考,不可以強迫她們如何如何做。事實證明,現在的孩子,都很有個性,妳強迫她們干她們不願干的事情,她們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她們會遠離父母,甚至是離家出走,這樣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難道不值得我們做父母的反思嗎?方法對了,效果才更好些。
第五種煩惱的根源是心量不夠大所造成的。人,生活在這個人世間,總要和人、事、物打交道。老法師經常告誡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怎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首先一點,做人心量要大。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宰相肚裡能撐船。心量就是舞台,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心量小,你的舞台就小;你的心量大,你的舞台就大;你的心量無限大,你的舞台就無限大,你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絕不跟人計較,好事,好;壞事,也好。為什麼?全是虛妄,好事等於虛妄,壞事也等於虛妄,統統把它歸零,歸零是什麼?歸零就見性成佛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著人事物,這是我們的境界,起心動念太重要了,要用什麼樣的心來對待?《無量壽經》經題告訴我們,清淨平等覺。我們要時時記住,是非總有評定,公道自在人心。就算人心取不得,還有歷史;歷史如果太短,還有漫漫宇宙。干嘛非得在這一時一世說個清楚,弄個明白?
其次,做人要寬容。前幾天看了一本書,這本書裡對寬容是這樣說的:寬容,它甜美如醇酒,讓人回味無窮;寬容,它溫馨如關愛,讓人感慨不息;寬容,它親切如善誘,讓人感動不已;寬容,它明亮如晨星,讓人迷途知返。另外還說,寬容是一種雅量,也是一種風度,寬容是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寬容是一種豁達和摯愛,如一泓清泉,可澆滅怨艾、嫉妒和焦慮之火,可化沖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寬容是一種深厚的涵養,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帶給人心裡的恬淡和寧靜,慰藉和升華自己的心靈世界。
我們經常贊美水,做人若能做到如水一樣,已經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了,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水這個自然界的精靈中,獲得做人的種種智慧,使我們擁有一個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學佛的人很多,念佛的人也不少,為什麼成就的不多?我們真的應當認真地進行反思了,不找出障礙我們成就的根,今生成就是一句空話。我之所以把我二十五年學佛路如實地向同修們報告分享,就是真誠地希望同修們少走彎路。我學佛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沒上路,第二個階段上了路,第三個階段對了路。這是我二十五年學佛路的真實總結和概括,希望能給我的同修們一點點幫助和啟迪,我們不能學佛二、三十年了,甚至時間更長一些,到現在學佛還沒有上路,人生有幾個二、三十年?真的不允許我們再蹉跎歲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