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資料圖)
文:普覺
【空中樓閣】
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
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诘經·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借花獻佛”的由來(資料圖)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禅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空中樓閣(資料圖)
文:普覺
【空中樓閣】
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現身說法】
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於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已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
【皆大歡喜】
原為佛經結束語中的習慣用語。如《維摩诘經·囑累品》:“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又如《法華經·普賢菩薩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謂參加法會的大眾聽佛講經說法後,都感到身心愉悅,無比欣喜。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
“借花獻佛”的由來(資料圖)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
【森羅萬象】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禅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
“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