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性梵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以下內容尚未校對若有錯字尚請見諒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舎城,耆闍崛山中。

  本經略分序、正、流通三分。敘述一期法會的因由,名序分。序如頭五官具有。正式開顯一經的宗要,名正宗分。正宗如身,腑髒無阙。讚歎或囑累流通到未來,名流通分。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序分又分證信(通)及發起(別)二序,今先講證信序。一般皆以六種成就為證,信茲分二節來說,先說信等五種成就,次明聲聞菩提會集。

  「我」,是結集經的人自稱。「聞」,是從佛陀親聞,不是道聽塗說。結集者表明;佛如此說,我如此聽,現在就我所聽來的,又如此誦出真實不虛,一一都與佛所說的沒有差錯。「如是」,依大智度論說,是表信。信得過的就說如是,信不過的就說不如是。如是,又表智慧。能有如佛的那種智慧,乃能說如是道理。以中國來說,古今人才有智的,沒有人可以超過孔孟老莊,而佛經的道理,皆孔孟老莊所沒說到,其他人更不足論。要有如佛的智慧所說,才可斷疑生信,不違真理,亦可止息戲論與诤競。修學佛法,唯信與智,是為根本。有如智論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無信如無手,不能隨意取得佛法的寶藏。無智如無目,不能揀別邪正善惡,也就不能了達佛法真義實相。

  一般經文都是最先安立「我聞如是」,或「如是我聞」,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經藏,得到佛法的利益。同時也是佛涅槃時,告訴阿難要這樣的。因為佛將入滅,阿難悲啼涕泣,這時阿那律尊者對阿難說:汝是傳法的人,徒悲何益,應該請問佛,有關佛滅以後的大事有四:一者,佛滅以後,諸比丘以誰為師。二者,眾弟子依何而住。三者,惡性比丘如何共住。四者,一切經首當置何字。阿難以此問佛,佛即答覆他說: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惡性比丘默然不共語,一切經首當置「如是我聞。」

  此「如是」兩字,約法來解析:佛所說法,合於諸法。說理如理,說事如事,說因如因,說果如果,完全契合,所以得稱為如是。如本經所說的一切因果事理,絲毫不錯,難怪彌勒菩薩在經中說:世人稱爾。

  約人來解:阿難現在是聞釋迦佛所說,可是卻如過去現在一切佛所說。如果與諸佛說的不合,就不如不是了。

  約理說:如是,即諸法實相。古今不異為如,如理而說名是。實相離相,隨緣不變為如。實相即相,不變隨緣為是。即緣起而性空,雖性空而緣起,這是諸法的真理,確實如此,稱為如是。又觀佛所說法,若顯若密,唯是一心,為如,但又不可取一心是有是無的相,才是。

  再就本經來講:此經所說無量壽,一向專念,這是以如如不變為如。三輩決定能往生見佛,離苦得樂,究竟不退,一生成佛名是。經中所說彌陀果與眾生的二種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決定相合為如。有因必有果,必然如此為是。彌陀發願,修因,證果,度生,始終不變為如。今所成法身淨土,普攝眾生,往生彼國,一一皆真實不虛名是。

  是心是佛為如,是心作佛名是。簡單說:如是就是老實,不老實,即不如是。是故做人學佛,一切皆應以「老實」為根本。

  「一時」,是指某一時間,即某次佛所說法時。因各地的時間不同,計時的曆法也不一,所以不能用確定的年月日,而稱一時。

  「佛」,是說法主,這裡是專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是其他的佛。佛的含義,在前面懸談中已經說過。唐以前,所事的佛經多用佛,到玄奘大師以後,一般譯的經,就多用「薄伽梵」,如藥師經就是用薄伽梵。這是梵語,具有六義:自在、熾盛、端嚴、吉祥、名稱、尊貴,也有破四魔的意思。

  「住王捨城,耆闍崛山中」。

  這是說法的處所。暫時曰在,久居名住。因為佛成道後,多住此山說法,所以稱為住。王捨城是當時印度魔羯陀國的都城,具傳說有三種因緣:(1)國王夫人生子,一頭兩面四臂,大家都說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在野外,有羅剎女鬼,還合其身,養育長大,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至此五山中,統治閻浮提,故名王捨城。(2)過去有一國王學仙,殺生祀天,身墮地獄。其子繼位,一日外出打獵,見鹿疾走,王便追逐,至此五山中,其地平正,生草細輭,好華徧地,茂林華果,溫泉浴池,皆悉具有,王見此勝地,便於此中起捨安居,故名王捨城。(3)國王先所住城,城中失火,連續七次,國民傷財失命,苦不言可。王即下命,再有失火,逐住山中,不得住此。後因王宮起火王,即自遷出城,來至五山環繞之中,即作宮殿,王於中住,故名王捨城。國王守法,就是老實做人。

  耆闍崛山,此翻靈鹫山,也有三說:(1)諸多聖人仙靈在此山住,故名。(2)山形與鹫頭相似,故名。(3)環城五山,此山最勝,多有鹫鳥棲止,故名。

  我聞,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住王捨城靈鹫山,是處成就。有了這五種成就,然後才有這次佛的說法勝會,所以經中首先敘述出來。

  上來五種成就。如以顯理來說:學佛修行,必須實事求是(如是)。都攝六根,反聞自性(我聞)。體用相融,能所兩亡,寂照同時,三世平等(一時)。這樣的話,自性彌陀佛,不離當處(五蘊山中),時時現身說法。高山平地,總是西方了。

  丁二、聲聞菩薩會集 分二

  戊一、聲聞眾 分二

  己一、舉數歎徳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與」字,是表明說法主共聽法眾的關係。要共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方成共義。「大」字,梵語摩诃,有大、多、勝三種含意。天王大人所敬,故稱為大。超勝九十五種外道,故名勝。徧解內外經書,故名多。「比丘」,譯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的人。尚有怖魔、淨命、淨戒、破惡等義。大比丘,就是阿羅漢。「眾」是僧伽的意譯,也是和合眾的簡稱。四人以上,一處羯魔作法布薩,和合無诤。名和合眾。「一萬二千」大比丘的僧團,同住靈鹫山,所以叫「俱」。論事要具備六和合,論理要同得一解脫,這才可以稱俱。

  聽經大眾先列聲聞,後列菩薩,佛經大多是這樣,其意有四:(1)近遠分別故。諸聲聞人,經常親近如來,故名常隨眾,所以在佛之後先列。(2)威儀形相分別故。聲聞人形相如佛,世共尊敬,所以先列。菩薩形儀不定,故後列。(3)約教分別故。羅漢辟支同佛見思漏盡,須列在先。菩薩隨類現化,示為凡夫,故應後列。(4)多少分別故。菩薩人多,聲聞人少,故應少者先列。上來所舉,亦非限定,如華嚴經,就是先列菩薩。

  「一切大聖」。所謂大聖,就是利根聲聞,無疑解脫阿羅漢,有勝德,證聖果。加了本際等,皆是究竟無學聖人,故言大聖,也就是尊敬其德高望重。又本是法身大士,內秘菩薩形,外現聲聞身,參加法會,證此不可思議諸佛所護念經。其數非一,所以稱為一切大聖。

  「神通已達」,這句經文,是歎德的略稱。神通的意思,是神妙莫測,通達無礙。一般說有六種: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此六通又名六種智證通,揀別不是五通仙人所得,有定無慧的通。諸大阿羅漢所有六通,皆是依出世禅定,無漏智慧所起。已達者,已於小乘諸法中修學畢竟,已達涅槃彼岸。所謂:梵行已立,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是無疑解脫阿羅漢,不同其他有學聖人的。

  上來三句經文,如果由事相會歸到理性來說:一念心性,其大無外,所謂心包太虛。此心原是真妄和合,所謂:元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而今聞法悟心,始本合一,理智一如,所謂:一根既還源,六根成解脫。故名大比丘眾。二乘人或聞三轉四谛法輪而悟道,或觀十二因緣生滅而證果,一念法爾具有十如是十法界,輾轉相生,故曰一萬二千人俱。比丘表真如出纏,即是法身。了脫分段生死,具足三明六通,成就五法分身,超出六凡法界,具名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己二、略出名號

  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诃迦葉,尊者捨利佛,尊者大目鍵連,尊者結賓那,尊者大住,尊者大淨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滿願子,尊者離障,尊者流灌,尊者監伏,尊者面王,尊者異乘,尊者仁性,尊者嘉樂,尊者善來,尊者羅雲,尊者阿難。皆如斯等上首者也。

  「其名曰」,是結集經的人所稱說。「尊者」,有得可尊,名為尊者,稱其是人天所尊敬的人。如陳如作梵王師,迦葉為帝釋師。

  「了本際」。以下是列名,各經的次序不同。如法華經以行德大小為次第,如報恩經及本經,是以出家前後為次序。如維摩經是以德辯為次第。本經所列尊者共有三十一位,唐譯列二十九,或有列三十四、三十六,詳略不同故,了本際,即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此雲火器,是姓。因其祖先是事火婆羅門。阿若是名。阿即無義,也是空義。若即智義。無我人眾生壽者,謂之無自性,諸法空性。以無漏智證得此空性,名為了本際,這是三乘聖賢皆同。但陳如最先證悟,得道第一,所以依此立名,首先舉出。漢譯名知本際,吳譯名拘隣,唐譯名憍陳如。

  「正願」,即馬師(勝),漢譯同名,吳譯名拔智致,唐譯名馬勝。威儀第一,五比丘之一,也是六群比丘中的一人。威儀端正,舉止可觀,因污他家行惡行,為佛所呵,即立願永不再犯,同時發願勸化大富長者,為僧建六十房捨,故名正願。

  「正語」,即離婆多,坐禅第一,亦名無倒亂第一。漢譯名不爭有無,吳譯名合屍,唐譯名離波多。因途遇兩鬼爭屍,請他作證,他即公正誠實而說,決不妄證,故名正語。

  「大號」,即摩诃男,是譯尊父系的親族,族姓第一。漢譯名大力,吳譯名摩诃那彌,唐譯名大名,也是五比丘之一。

  「仁賢」,即須菩提。吳譯名須滿日,唐譯名有賢,此是三個須菩提中的惡性須菩提。因是小龍臨終起一念仁慈賢善的心,得生人中,值佛出家證果,故名仁賢。

  「離垢」,即維末坻,此雲:淨除,潔淨第一。漢譯名無塵,吳譯名維末坻,唐譯名無垢。因打掃寺捨,願令心無塵垢,見思惑斷淨,故名離垢。

  「名聞」,即摩诃俱絺羅,此雲:大膝漢譯名能讚,吳譯名不迺,唐譯名摩诃俱羅。此是捨利弗的母舅,是一位精通四吠陀十八種經的婆羅門,因辯不如姊,發憤游學,誓不翦爪,亦名長爪梵志。與佛辯論,舉「我一切法不受」,佛問「這一句你受不受」?自知自墮負處,而捨邪歸正,隨佛出家證果。以其是當時最有名聞的大智婆羅門,故立此名。由於他出家精勤辦道,得四無礙辯,隨問能答,故為答問第一。

  「善實」,即凡耆,此雲:善實。供養第一,吳譯名迦為拔坻,唐譯名善稱。因其過去世曾以最善的果實,供養維衞佛塔,感得九十一劫常生人天,今世值佛出家證果,故名善實。

  「具足」,即樹提長者,得戒第一。吳譯名揭質,唐譯名圓滿。曾以旃檀缽置剎桿上,賓頭盧現神通取得,同為佛所呵,制在家弟子不得以七寶或木缽供養比丘。隨佛出家,發願受持佛制的具足戒成沙門,故名具足。

  「牛王」,即憍梵波提,此雲:牛司,受天供第一。漢譯名牛司,吳譯名摩诃梵提,唐譯名憍梵缽提。因過去世輕弄沙門,感五百世做牛,今得人身,馀習未除,如牛雖然不食食物,而口中常作吃狀,故有此名。受天供第一,是因其雖證聖果,牛司未改,佛勒常在天上受供,以免世人譏嫌。

  「優樓頻螺迦葉」,迦葉是姓,此雲:龜氏,祖先是學道仙人,有靈龜負之,故以為姓。優樓頻螺,此雲:木瓜林,是其修道的處所,因以立名,或說他胸前隆起一疱,有如木瓜故名。他與迦耶,那提,是三兄弟,他老大都是事火婆羅門。漢譯名是聚迦葉,吳譯名憂為迦葉,唐譯同此。他因見佛在其窟中,以神力降伏毒龍,捨邪歸正,隨佛出家證果,常以四事供養大眾僧,故為護眾第一。同時他的二個弟弟:「迦耶」,此雲:城,漢譯名上時,此雲象頭山。「那提」,吳譯名那履,此雲:江。漢譯名治恆,此雲河。皆是依住處得名,亦偕兄隨佛出家證果。連他們三人原有的徒眾,共有一千人,一時出家為善來比丘,都證聖果,這是釋尊最初成道那一年的事。迦耶後來到最難教化,無人肯去的邊地,化導所有的人皈依三寶,故為教化第一。那提七日證果,故為精進第一。

  「摩诃迦葉」,此雲:大龜氏,龜氏是姓。因他既是大富長子,又為國王大人所識,故以大來區別前面三迦葉。他的名是畢缽羅,乃樹名。又名飲光,因前世作冶金師,與一貧女,共同以金薄嚴飾佛像,感得多生身如紫金,光吞馀色,故名飲光。此名漢吳唐譯皆同。他是佛世弟子中,頭陀第一也,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師,又是結集釋尊所說一代時教的最大功臣,亦為佛滅前後,僧團中的翹首。大迦葉年老,還是不捨十二頭陀行,佛讚歎有頭陀行在世,即是我的正法久住。可見他在佛門中的影響,是如何重大。

  「捨利佛」,此雲:鹙子,亦翻身子,珠子,都是連母稱名。鹙子的意思鹙是鳥名,即黃莺,其眼最為明淨,因為他的母眼很美如鹙,故名鹙子。因他母身,端正無比,故名身子。珠子,即取其母眼珠而立名。其他譯本無異。是釋尊的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無人超過的。又名優波提捨,此雲:論議。因為他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論勝過其舅。八歲登座議論說法,十六大國中,無有一人可與相比,因此故名優波提捨。他隨佛出家七日,即徧達佛法,且能深人諸定,目連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帶。他證果後,常能代佛宏化,轉妙法輪,廣利人天,而且是使佛世僧團清淨和合的功臣。有一次提波達多破僧,就是由他的詞正言順,故得破而復合。

  「大目鍵連」,此雲:大采菽氏,或翻萊箙根。以其祖先是不吃煙火食的修道仙人,故得此姓。因他有大神通,故以大稱之。其名是拘律陀,此雲:白楊樹,因他的父母禱告樹神而生他,因以為名,其他譯本無異。神通第一。例如佛昇初天為母說法,毒龍障佛,諸比丘請佛降龍,佛不允許。此時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不再為障。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上梵天。測佛法音,遠至三千界外,乃至止車、燒佛堂等,皆是神妙莫測。

  「劫賓那」,此雲:房宿,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第四。因其父母禱此星宿而有子,故立此名。另有一說,謂他欲從佛出家,途中遇雨,寄宿製陶器家,忽然有一比丘來此共宿,此比丘即佛化現,聞其說法,便得證果,故以立名。漢譯名知宿命,吳譯名拘私,唐譯同此譯。他善知天象,是當時唯一的天文學家,故為之星宿第一。

  「大住」,即摩诃迦旃延,此雲:大扇繩,或翻大文飾,這是南印度婆羅門的族姓。大住是大扇繩的意譯。其母喪夫,戀子不肯改嫁,如繩繫扇,便安住不會遺失了。其他譯本,都名摩诃迦旃。他是論議第一。例如外道說:人死不還,知無他世。他說:如是罪人,被繫牢獄,可得歸嗎?此取人死以後,隨業受報去,安得在還。彼人再說:上天受樂,為何亦不歸?他說:墮廁得出,誰肯再入。增一阿含經中,佛讚他善分別義,善論教法。

  「大淨志」,即賴咤和羅,此雲:淨志。漢譯名大賈師。吳譯名摩诃羅倪。閒居第一。所謂少事少欲,得安樂住,他是聲聞比丘的典型。

  「摩诃周那」,此雲:大路生。他是周利槃陀伽的哥哥。吳譯名摩诃波羅延,唐譯名摩诃注那。

  「滿願子」,即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雲:滿願子,或雲滿慈子。漢譯名滿願臂,吳譯名分提文陀弗,唐譯名滿慈子。慈是母姓,滿是己名,他是依母而得名,也是父母最痛愛的兒子,可是他卻能割斷父母恩愛的繩索,拋棄世間的富樂,隨佛出家證果。在法華經中,佛常稱讚其為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除了如來,誰都無能有其言論辯才,而且九十億佛以來說法人中,亦最第一。

  「離障」,即阿那律,此雲:無貧,或翻無滅,如意。漢譯名多睡,吳譯名阿難律,唐譯名阿尼樓馱。就是彌陀經的阿免樓馱。過去世因值饑荒,有一辟支佛,乞食無得,他以自己所食的粗劣稷飯供養,感得九十一劫生活充足,始終不乏,所求如意,由是得名。他是佛的堂弟,佛成道後,回國省親時,度之出家,但喜睡眠,被佛呵責,發憤精進,七日七夜,不臥不睡,雙目失明。佛乃教其修習見照明金剛三昧,遂發天眼,觀三千大千世界,如看掌中之果,故為天眼第一。離障的名,也是取其已得天眼,見粗見細,看遠看近,無有障礙的意思。

  「流灌」,即孫陀羅難陀,此雲:豔喜,是佛的胞弟。孫陀羅是他太太的名,此雲豔,國色天香,世無有匹。難陀,此雲喜。夫連妻名,故名艷喜。漢譯名多欲,吳譯名難提,唐譯名難陀,維衛佛時,他也是出家比丘,在僧團中,負責浴頭,每日為大眾備辦沐浴的溫水及工具。以此灌沐如來及眾僧的功德,生生世世,身相完美,端正健壯。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儀容第一,舉世無雙。以此因緣,故名流灌。

  「堅伏」,即賓頭盧頗羅墮,此雲:不動利根,簡稱堅伏。不動就是伏,利根便是堅,堅是姓,伏是名。吳譯名滿楓螺,唐譯名住彼岸,他因樹提長者以栴檀缽置剎桿頂上,現通取缽,佛呵責他,勒令雖得聖果,不得入滅,留身久住世間,受人供養,作大福田,故為福田第一。

  「面王」,即薄拘羅,此雲:善容。吳譯名波鸠螺,唐譯名上首王。因面貌端正,世間第一,故以為名。他是佛弟子中四種(法臘、學徳、生年、法性)長老,完全具有的長老,故為壽命第一,同時又是知足第一。他因過去生中嚴持不殺戒,九十一劫,長壽無病,今世壽年一百六十歲才入滅。又因前世布施一病僧诃黎勒果,感得今生五不死的果報。出家後,少欲知足。滅度以後,阿育王巡禮其塔,呈二十貝供養,猶從塔中飛出不受,傳為佳話。

  「異乘」,即優婆離,此雲:近取,持戒第一。漢譯名氏戒聚,是譯尊在太子時的侍者。出家後,一向戒急乘緩,戒徳最莊嚴,故名異乘。佛入滅後,就是由他與五百阿羅漢,結集毘尼藏,後人尊為律藏會上第一代祖師。

  「仁性」,即屍利羅,此雲:施財。生性仁慈,樂善好施,救諸貧乏,濟諸下劣,故名仁性。在佛弟子中,他的布施心最大最多,故為布施第一。

  「嘉樂」,即牧牛難陀,此雲:嘉本或嘉樂。妙聲第一。因他與牧牛的童伴,以放牛十一事問佛,知佛實是一切智人,即隨佛出家證果。以其經常牧牛,橫笛高歌,音聲微妙,人樂聽聞。證果後,馀習仍在,常以妙聲讚誦佛徳。

  「善來」,梵音蔡揭,此雲:善來。漢唐譯本皆同,吳譯名蔡揭。因他也是佛世一千二百五十善來比丘的一人,故特別以此為名。善來者,來佛法中得大善利的意思。律中說,佛只一稱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得戒成比丘性,這是唯有佛世才有的。

  「羅雲」,即羅睺羅,此雲:覆障,或雲執月,本是阿修羅名。羅睺羅阿修羅,立於大海中,伸其兩手,可以到須彌山的半腰,執取日月,故名執月。漢譯名王宮生,唐譯名羅睺羅。他是釋尊在俗的兒子,密行第一。是故佛在法華經中說:「我為太子時,羅睺羅為長子,我今成佛道,受法為法子,於未來世中,見無量億佛,皆為其長子,一心求佛道。羅睺羅密行,為我能知之,現為我長子,以示諸眾生。」為什麽叫覆障呢?因為他在母胎中,六年才降生,這是障自己的出生。又因他未來投胎以前,佛的父王不允許太子出家修道,這是障父的出家。而且由於他在胎六年,人疑其母耶輸陀羅有非禮行為,這是障母出家。有此三障,故名覆障。

  「阿難」譯名阿難陀,此雲:慶喜獲歡喜,亦翻無染。他是佛的堂弟,白飯王的兒子,也是佛的侍者。出生於佛成道的那一天,可以說雙喜臨門,所以又慶又喜。漢譯名博聞,唐譯名阿難陀,他是多聞第一。佛在法華經中說:「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佛,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眾,其本願如是。」阿難也說:「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方便為侍者,護持諸佛法。」凡見其相,聞其聲,親其威儀,無有不生歡喜心,故名歡喜。難怪摩登伽女對佛禀告說:我見阿難,全身四肢五官皮膚毛髮,沒有那一樣我不喜歡。為什麽叫無染呢?因為他是佛的侍者,隨佛到天宮龍宮皇宮,但他對五欲之樂,心無染著,故名無染。阿難做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對佛四十五年所說的法,卻不會遺忘一字。在他出家以前,所未聞法,佛為重說。所以大迦葉贊歎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佛入滅後,大小乘經,都由他為首結集而成。我們今日能得有佛經可以讀誦研究,這完全出於阿難的功徳,我們要知恩報恩。尤其是釋尊的教法中有,女出家眾,完全是由他勸請佛陀允許的,他可以說是一切出家女眾的大恩人!

  「皆如斯等上首者也」。這一句經文,是總結贊歎。如斯兩字,是結上所說三十一位尊者,等字是例於萬二千比丘,都是當時僧團中的上首弟子。所謂上首,就是大眾的模范,舉出他們來代表參加聽經的聲聞聖眾。由此可以想見這次講經法會,是如何的希有難得,隆重莊嚴。

  我們今聞諸大阿羅漢的名號,應該生起三種心:一、是敬仰心,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響往之。」二、是效法心,所謂:「彼亦丈夫我亦爾,寧不自勉力修持。」三、是慚愧心,所謂:「我與聖賢本無二,塵勞妄想忽成異。聖人出世我沉淪,今得人身他滅度,慚愧自身業障重,不見如來羅漢身。」有了這三種心,那你也可以進入聖賢之列,否則成為說食數寶,於己何益?

  戊二、菩薩眾 分三

  己一、列名

  又與大乘眾菩薩俱,普賢菩薩,妙徳菩薩,慈氏菩薩等,此賢劫中一切菩薩。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

  「又與大乘眾菩薩俱」,這句是標名與聲聞眾不同。「又」是再有大士也來聞法。「與」是共的意思。「大乘」,是簡別非小乘。法華論說:「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始名大乘。非一稱「眾」。「菩薩」,是菩提埵的略稱,意譯為大道心成就眾生。此事上求下化,悲智雙運,自他兼利的美稱。菩薩兩字,有通有別,通則三乘聖賢,皆可稱為菩薩。如涅槃經說:「須陀洹亦名菩薩,同求無生智故。」法華經也說:「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約別義來說,則有三意不同,稱為菩薩。一就願心求果不同。已發上求下化大菩提心的眾生,可稱菩薩,馀則無上求化願心,不得稱菩薩。二就解心悟理不同。凡夫著有,二乘住空,不會中道,不契實相,不名菩薩。唯有依大乘菩薩藏修習,信解現前,妙捨空有,契會中道實相,此人得稱大道心眾生。三就依教修行不同。聲聞聞佛說四谛教音聲悟道,緣覺聞佛說十二因緣,或自己緣生滅義理證果。唯菩薩聞說六波羅蜜,依此行於自他兩利,修集福慧兩嚴,究竟則名為佛,是故得稱大道心成就眾生。地持經說:「聲聞緣覺,但能自度,菩薩不爾,自度度他。」今解菩薩,必須善知通別。如是等諸大菩薩,共集一處,稱為「俱」。

  「普賢菩薩」,又名徧吉。普即徧,賢即吉,字異義同。德周沙界曰普,位居等覺曰賢。最先列普賢,因他是諸佛長子的緣故。如行願品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又表此經所說,行願為重故,修普賢行願,必得往生成佛故。如行願品說:「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我今廻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再因華藏海眾,同歸極樂,圓滿佛果,普賢為啟發人,故先列。

  「妙德菩薩」,梵語文殊師利,此雲:妙德,妙首,又雲妙吉祥。此三名,妙首表信願為首,妙德表念佛功德,妙吉祥表念佛法門,行契中道,最為吉祥。如是三名正可代表本經宗要信願念行四門。在彌陀經中,稱他為法王子,佛為法王,菩薩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在一切真子中,文殊智慧第一,是過去七佛的老師,而且早已成佛,名為龍種上尊王佛。又是現在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的化身。為什麽叫他為菩薩呢?因為他是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之一,雖然是佛,隨機應化,倒駕慈航,到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示現菩薩,助佛宏化。把他列在普賢之後,是表示淨土法門的本經,非有如文殊的大智,不能究竟信解。又表唯得根本智,才能圓滿普賢行故。

  「慈氏菩薩」,梵語彌勒,此雲慈氏,是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此雲無能勝。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是娑婆世界當來成佛的補處,菩薩現在兜率天內院,為諸根熟勝慧菩薩說法,以究竟嚴淨佛國為他的要務。為什麽慈氏菩薩列第三呢?是表示必須以唯識心圓明,得入圓成實,才能圓滿文殊智與普賢,轉八識成四智,成就淨土依正莊嚴故。智行圓滿的極樂殊勝果,皆唯識現故。此與本經皆趣完全相合。又彌勒菩薩是當來佛,堪任付囑流通。故此經中,釋尊有幾處都是指名對他而說,無非要他擔荷大法,流通未來,普度群生。況此經在一切法滅後,仍留百年,龍華三會,必說無疑。

  以上是三位大菩薩,都是普現十方世界,教化眾生;而亦常在極樂,輔助彌陀,攝受眾生歸於淨土。此三位恰好顯示:稱性的定與慧,行與証,福與智,方便與般若,緣起與性空,是相依相成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當來佛)。再說,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極樂。何以故?生西方即生十方淨土故。見彌陀即見一切佛故。能自度即普度一切故。不離見佛,聞法,不離親近眾僧故。有此勝益,所以華嚴海眾,亦皆導歸極樂。這種事情,是成佛度生的大因緣。這種道理,又是不可思議的秘密藏,我們千萬不要忽視。

  「等」。等例其馀很多的等覺菩薩,不能一一詳列,故稱等。

  「此賢劫中一切菩薩」。此句是總舉此世界,這一階段中一切菩薩,都來參加聽經。賢劫,就是現在這一個中劫,名為住劫,因為有千佛應現出世,故名賢劫,又稱為善劫。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又以賢護等十六位為代表,皆是求無上正等証覺之士,故名正士。賢護,梵語跋陀婆羅,與如下十五位,都是同行同願,生生世世同為菩薩伴侶,所以共同參加聽經。

  「善思議菩薩,信慧菩薩,空無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慧上菩薩,智幢菩薩,寂根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

  他譯本尚有慧辯才菩薩。賢護的意思,是善護身口意,而得三業清淨,這是行修說。慧辯才的意思,以四無礙辯才,化度眾生,這是約化他修說。其馀十四位菩薩,含意可分為七對來說明:

  (一)思法與信解-善思議菩薩,表善以思慧觀察教法。信慧菩薩,表信順教授而得了解。

  (二)證空與涉有-空無菩薩,表內證諸法空性。神通華菩薩,表外以神通游化諸有。

  (三)大慈與大智-光英菩薩,表慈光炬英,徧照十方。慧上菩薩,表智慧最上,通達諸法。

  (四)自利與利他-智幢菩薩,表修二道五菩提而成佛,豎立一切智幢是自利。寂根菩薩,表威儀嚴肅,其心寂靜,防護根門以利他。

  (五)法名與喻名-願慧菩薩,以法立名。香象菩薩,以喻立名。

  (六)福嚴與慧嚴-寶英菩薩,表無量寶藏,自然具足,福德最勝。中住菩薩,表常住中道智慧,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七)修行與斷結-制行菩薩,表依制化二法,定慧雙修,即是戒乘俱急。解脫菩薩,表既能戒乘俱急,定慧雙修,必得斷諸煩惱,而得解脫。

  這十六位菩薩的名號,正是一切菩薩行的始終綱要,誰能說無量受經不是菩薩行,不合菩薩道。

  己二、歎德 分三

  庚一、歎權實二德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俱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以下是結集經的人,讚歎當時參加聽經的大菩薩,有什麽德行,這是學佛很重要的事。共分三科,先歎權實二德,這是歎果。後歎八相成道,三祇修證,這是歎因。世出世法,皆不離因果,故一併讚歎。世人多喜自讚毀他,一般外道,則多自是非他。二乘人雖然聞菩薩法,見菩薩修行,但對他來說,並不喜樂,也就不會讚歎了。如法華經中,迦葉,須菩提,目鍵連諸大弟子對佛自責說:「我等居僧之首,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無上菩提。……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游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於佛教化菩薩求無上正覺,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所以我們講到本經序分歎德一科,大家特別要生起難遭想,希有心,見賢思齊,隨喜功德,提起精進勇勐的道心來,修因證果。

  「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這三句,可以說是總歎菩薩果德,也可說是讚歎菩薩的實德。第一句是總舉果德,次二句是說明內涵。簡單說,普賢大士之德,就是具諸無量行願,屬心生滅門。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屬心真如門。一心二門,法爾如此。約教來說,就是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約法來說,就是萬行一心,一心萬行。約人來說,就是諸佛長子,位居等覺的普賢大士。

  約事來說,就是時空無盡的願行,也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普賢十大願王,及諸佛的本願,行願相資,才成就功德。又依二道五菩而修,所以成就般若道的功德,名為實德,成就方便道的功德,名為權德。這二德含攝菩薩無量行願,無量功德;但歸納來說,不出生佛平等的一心兩門,這就是普賢之德,所以說「皆遵普賢之德」。普賢行是時空無盡的,有佛前普賢行,佛後普賢行,可以說是有始無終。這就唯有證法身見佛性,或往生極樂,才能成就。普賢行是不問何時成佛,也不必問。

  有如普門品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從圓教初住,至於等覺,為佛前普賢行。三祇行滿成佛,乃至盡未來際,是為佛後普賢行。包括了六度萬行,菩提分法,諸波羅蜜,神通道力,以及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

  有如愣伽經中所說:「知一切法,得般若舟,值智慧風,具善方便,度一切人,超大苦海,得菩提道,登涅槃山,入無為捨,得法性身。」此十種願行,都要圓滿具足。沒有一法、一願、一行,不在普賢行願之中,不在人人本具,靈靈覺覺的一心之中,這名為普賢之德。真實不虛,故名實德。一切菩薩都應該遵行,隨順修習,不可違背,故曰皆遵普賢大士之德。不然,菩薩即非菩薩,是假名的菩薩。華嚴、法華都在顯示普賢之德,就是本經,也是如此。何以故?無量光壽,不就是時空無盡的普賢行嗎?阿彌陀,不就是人人皆有的清淨平等覺嗎?不就是無量法、無量願、無量行、無量功德嗎?

  如西方合論說:「念念厭離即行於捨,念念清淨即行於戒,念念寂靜即行於忍,念念相續即行於進,念念專一即行於定,念念彌陀即行於智,六度皆由念佛流出。」豈可尊崇華嚴法華,而貶抑本經?!又豈可是念佛行人非是菩薩。

  「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即是契入性具萬德之心源,而證會心行理體一如的本覺,是名安住一切功德之法,這是讚歎菩薩實德。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這是讚歎菩薩權德。步就是行,也就是示現。如華嚴經雲:「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

  也如法華普門品所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此是菩薩的權巧方便,所以叫做權德。菩薩修行,不離善巧方便,以善巧方便,故攝取淨土,得常見佛聞法,供養眾僧,成就福慧二嚴,得入佛法秘藏,究竟彼岸。所以說,權乃證會實德之權,實是不離方便之實,相依相成,必如此,才能證入三得秘藏,安住無住大涅槃。念佛求生淨土,也是菩薩的善巧方便。

  如智者大師說:「將入佛法,方便誠多,若以一行而具眾門,無過念佛。一切賢聖者皆由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由念佛而有。易入而證深,無過念佛。大哉世尊!善拔我等,開示一道,直至菩提,甚深法門,所謂念佛。」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二句,是結歎權實二德。前句是歎菩薩有方便(權德)故,才能證入「法身、般若、解脫」三得秘藏。所謂秘藏,即是秘密藏於一切眾生的佛性,法華喻為衣裡明珠,見佛性必須有方便,有了因及緣因的方便,正因佛性始得顯現。法華喻為後遇親友指示,然後取出,這就是方便。菩薩的權德(方便)為能入,實德(三德)為所入。「入佛法藏」,就是結歎能所相資,權實雙行。

  如法華經說:「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也如華嚴經所說:「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究竟彼岸」,就是一真法界,實相,大涅槃。必須理事無礙,二谛圓融,體用自在,空有相成,同異一際,性修不二,才能達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的究竟彼岸。此亦是結歎菩薩的權實二德,也就是結歎等覺菩薩 。

  庚二、歎八相成道 分九

  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

  這二句經文是總歎八相成道。此八相是約本師出現人間的化儀來說,也是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示現作佛的境界。本經是約等覺菩薩說,故於無量世界,示現成無上正等正覺。此八種相,是由住胎乃至涅槃,經論所列八相,稍有不同。如起信論有住胎相,此經無。其他的經有降魔相,本經併入成道,相而另開童子相,納妻相,這正表示本經重視人倫之意。

  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讚歎菩薩八相成道,無非顯示諸菩薩願王無盡;即是「度生成佛,成佛度生。」法爾如是。令見聞本經的人,都能啟發無上菩提心,循此八相成道,修菩薩行,自度度人,同成無上正覺的佛。

  辛一、入胎相

  處兜術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處」,就是住。「兜術天」又名「兜率天」或「覩史多天」,梵音差別而已。此雲:知足,喜足,妙足。是欲界的第四天,屬空居,分內外院。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住此說法,名穢土的淨土。外院則是欲天,慧少福多生,此仍有男女五欲之樂。不見彌勒,又因耽樂故,不聞佛法,不肯修行,福盡仍然輪迴六道。那就還不如人間,有憶念勝,勇勐勝,出家梵行勝,可以見聞佛法,能整心慮,趣菩提了。

  補處菩薩,為什麽不生別天,都是住在兜術天呢?涅槃經有說明,因為上天(色、無色界)者鈍,下天(四王、仞利、夜摩乃至化樂、他化)放逸,唯此天內院,處於中道,無有此過。再說有四種勝事:

  (一)壽命都是四千歲,亦有深位菩薩,壽命長短隨意,但不是無量壽,如彌勒菩薩。

  (二)慧業若多,再加欲界思慧心中,修念佛三昧,則可生內院,親待彌勒,得聞無上大法,斷諸煩惱,發廣大心。

  (三)聖人俱會,能發淨緣不生貪染。

  (四)定慧漸增。

  因此近代的太虛大師,慈航菩薩,都發願往生兜率內院。可是如西方極樂淨土比較,那就差得太多了。唐代窺基大師,將西方淨土與彌勒天宮,共相比較,略名西方有十種優勝。唐、善道法師的念佛鏡中,也舉出西方有七種勝過兜率。一、身相勝。二、徒眾勝。三、壽命勝。四、神通聖。五、果報勝。六、國土勝。七、受樂勝。況且生西方多是一生補處菩薩俱會,兜率內院只有彌勒是補處菩薩,那能相比。

  「弘宣正法」,就是宏揚宣說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法。據莊嚴經說:「菩薩為欲證無上正覺,乃趣一生補處,從此(人間)命終,生兜率天,為彼天子諸天等,百千俱祇那由他數,大集法堂,圍繞菩薩,聽受所說無上大法。」這是入胎前的事。

  「捨彼天宮,降神母胎」。這才是入胎相。據莊嚴經說:「菩薩降生十二年前,便有淨居天子,下閻浮提作婆羅門,說韋陀論,預言十二年後,有勝人(菩薩)現白象形,入於母胎,具三十二大人相,若出家當得成佛。」菩薩從彼天宮下生入胎時,其母受持清淨齋戒,安穩睡眠,時有六牙白象,諸根圓滿,首有紅光,正念了知,於母右協,降神而入。菩薩降生時,放身光徧照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菩薩處胎,欲界色界無量諸天,如其次第,日日三時,為聽法故,來見菩薩,菩薩慰問,為其說法,禮退而去。十方無量菩薩,於日入時,為聽法故,來見菩薩,互相問答。唯同行(菩薩)能見,摩耶不能見。

  補處菩薩為什麽不由化生,而要受胎生呢?據涅槃經說,有八意

  (一)為表示與人同類,以便接引教化

  (二)為寄生人中尊貴家,表示所積功德超勝。

  (三)為生作王子,以王力護持正法。

  (四)為教人孝敬父母。

  (五)為生在王種,可息世人的輕慢心。

  (六)為防止是人對化生的誹謗。

  (七)為留捨利,俾作後世眾生敬信得度因緣。

  (八)為同三世諸佛皆胎生故。

  辛二、出生相

  從右協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

  補處菩薩,住胎十月,然後出生,這是如一般人法。但生時,卻從她母親的右協而出,這就難免令人難以置信了。在此,我們就要從印度的社會去了解。因為印度人原皆信奉婆羅門教,彼較把人類分為四個階段,所謂婆羅門,剎帝利,吠捨,首陀。而以婆羅門最為尊貴,它是從梵天的口中所生故。其馀剎帝利(王種),釋梵天協下所生。吠捨(士農工商),釋梵天臍中所生。首陀(賤民)才是梵天產門所生。這樣說來,補處菩薩入胎於國王夫人,當然是從右協出生了。在印度人看來,這是天經地義,毫無問題的。再說已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今日功圓果滿,來生人間作佛,那裡可以同世人一樣,生處是臭穢不淨呢!所以說「從右協生」,這也是理所當然。因此,菩薩的出胎情況,也與眾不同的。

  「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這五句,是說出生時身相奇特。據莊嚴經說:菩薩生下,身放光明,無量異色,照三千界,無量佛土,一時震動。菩薩便自行走,於東南西北上下六方,次第各行七步。舉聲自言:「我得一切善法,當為眾生說之。我於一切天人,應受供養。我於世間最尊為勝。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無有上。我當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我當降伏一切魔軍。」菩薩下足之處,皆生蓮華,表示我今如蓮華,出污泥(五濁惡世)而不染。六方各行七步,表示我如獅子有奮迅之力,於十方世界獨尊無畏。身光普照,令人覺知。震動大地,使魔怯伏。

  六種震動。六動有三:

  (一)六時: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在此六時,無量佛土,六種震動。

  (二)六方:東、南、西、北、中、邊。於此六方皆有無量佛土,六種震動。

  (三)六相:動、湧、震、擊、吼、爆,此是大般若經所說。動是前後左右擺動。湧是上下高低搖動或六方此湧彼沒。震是裂開崩陷,所謂山崩地裂。這三種是屬形相。擊、吼、爆,此三種是屬震動時所發出的聲音。此六相,每相又分上中下三級,如動、等動、極動、故有十八相。

  何故要有六種震動呢?勝思惟梵天經說有七因緣:

  (一)驚怖諸魔

  (二)令時眾不起散心

  (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

  (四)令念法相無常

  (五)令觀說法處

  (六)令成就者得解脫

  (七)令隨順正義。

  「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這三句,是說出生時口相奇特。無上尊,是佛的十種名號中無上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人,為一切世間所尊敬,名為無上尊。一般人,初生即哭,這是說明有生皆有苦。佛不如此,與眾不同,以證無生,示現出生,故無有苦,下生即自稱:於世最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是佛出生時自說的。其實如前所說,不止只說為無上尊,步行六方,都舉聲自稱如何,其聲普聞三千大世界,本經是略說。

  「釋梵奉侍,天人歸仰。」帝釋梵王,奉侍菩薩,先以輭衣承捧剛出生的菩薩。出生後在毘藍尼園中,七日七夜,人天歸仰,奏樂讚歎,婆羅門供養。梵王帝釋,化端正有智的婆羅門,於眾中坐第一座,而以吉祥微妙言詞,讚歎菩薩。色究竟天與淨居天,亦來設大供養,宣說此菩薩,定得作佛。七日已過,聖母命終生仞利天,菩薩還迦毘羅城,儀式十分莊嚴,五百釋種,各造宮殿,請菩薩居住,經於四月,始歸自宮。王請摩诃婆闍波提(佛姨母)為養育主,並派三十二養育母,養育菩薩。一佛出世,千佛尚且都來護持,天人大眾,歸向仰慕,那更情不由己了。

  辛三、童子相

  示現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籍。

  菩薩從嬰兒進入童年,便是鶴立雞群,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經中只以四句來形容它。如果依四十華嚴經第三十五卷所說,一生補處,則已具六十八種最勝功德,已入一切智智境,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明。世間小小的智識技能,那算得什麽?不過就一般世人所能了知的,菩薩示現,他都能如此。「算計」,就是算術,中國古時叫做數。「文」,即詩書之類。「藝」,即一切百工技藝,中國古時稱為禮、樂。「射御」,即射箭槍舞刀擊劍,及駕車騎馬等,印度稱為象、馬、步、車四種兵,中國過去統稱為御。禮樂射御書數,名為六藝。菩薩無一不是無師自通,可說是神童天才了。而且又能廣博的通達,當時印度九十五種外道的道術,對其所修所證,加以綜合,分析利弊,比較得失,決擇可否。不但如此,同時對於當時盛行的四吠馱十八種,一群典籍,都能貫通他的義理,練達他的作用。以現在來說,菩薩童年,便是科學、哲學、天文、地理、政治、經濟、乃至醫、卜、星、相的通家博士。也可說,他是一部沒有文字的百科全書,顯示出多才多藝,博學深智,真值得我們讚歎敬仰。

  據莊嚴經說,菩薩年始七歲,其父王便帶他到學堂入學,十千童子與菩薩同學,菩薩日唱字母(即華嚴字母),演出無量法門之聲,令三萬二千童男童女,皆發無上正覺之心。此可謂「人小心不小」,這才是菩薩的本來面目。

  辛四、納妾相

  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

  前二句是納妾前的事,後二句是納妾後的事。

  「游於後園,講武試藝。」後園,是指當時講武試藝的處所,即城後的試場。菩薩年既長,大父王欲為娶妻。有鄰國王執杖,其女耶輸陀羅,端正無比。父王即刺國師前往求親。執杖說:技能過人,始得以我女為妻。於是父王召國內青年,共集城後試場,共相比賽。五百釋子一時往試,角力相撲,共射金鼓,名為講武。試書、算術名為試藝。五百釋種皆所不及菩薩,人天大眾無不歎為第一,故得執杖王以女為妃。

  菩薩久斷貪愛,無有淫欲,隨順世法,示現納妻,與諸婇女,住於宮中,故名「現處宮中」。「色味之間」,就是過著男女飲食的生活。孔子說過:「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愣嚴經說:「淫欲乃眾生之正性,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飲食乃眾生之助因,一切眾生皆以飲食而得存活。」世人莫不如此,菩薩既生人間,必須示現隨同人法。

  其實如涅槃經說:「如來非是雜食身,而是金剛不壞身。」何有色味之欲呢!世君子尚且坐懷不亂,況久經塵劫,斷貪去愛的補處菩薩。在他來說,富貴榮華,恩愛團圓,都是過眼雲煙,夢幻泡影而已。

  有人問:那麽羅睺羅何來?我答:這可分二方面來說。一是如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說:「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名安樂行。」這就有如羅什大師,接受秦王十位美女之賜,但他還是梵行清曰。臨終教誡其弟子說:我現在將一碗針吞食下去,汝等也能如我,便可學我與美女共處。另一方面說,人的中陰身投生,不一定要假父母交合,如禅宗五祖,神識(中陰身)附物受胎。何況羅睺羅非是凡夫,乃菩薩示現為諸佛的長子。所以經中說,當時太子手指耶輸腹,謂:汝已有子,便有羅睺羅,此亦合理而可能的事。

  辛五、出家相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璎珞,遺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此四句,是說明出家的動機如本起經說,菩薩處於宮中時令諸婇女發無上菩提心,又令無量諸天,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諸天說偈勸菩薩出家,這是遠因。近因是菩薩於春風熏得游人醉的時節,出城逰觀。於東門見淨居天人所化的老人,南門則見所化病人,從西門出,又見死人。將人類己,覺悟世間一切,皆是非常,特生厭離。

  如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俗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凡有智者,面對眾生的老病死當前,都會有所警覺,求其如何出輪迴,了生死。就在此時,菩薩出北門游觀,見一出家沙門,便問:出家有何利益?沙門答言:「處於空閒,修習聖道,調伏諸根,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求得解脫。」又說偈頌:「有為諸法悉無常,五欲財位皆不定,為苦所逼諸眾生,願速出家救濟之。」菩薩聽後歡喜還宮,決志捨棄財名位,入山學道學道。為什麽要入山,那就是前面沙門所說的「處於空閒,修習聖道。」

  經中說:「如昔諸佛,處山林間,得一切智,廣雨法雨。」過去現在的一切佛,都是出家後,入山學道,修行成佛,得到世出世間的一切智會方便以後,才到城市聚落說法度生。古人說「真修實證,龍天推出。」決不是像一些出了家,怕入山,怕吃苦。愛惜身體,貪求名利。不修行,不學道,那就沒有走上出家的正途。所謂學道,是學習三乘聖賢所修戒定慧的菩提正道,不是叫你去學道教。有絕少數出家人,雖然沒有去做道士學道教。卻去學看風水、地理、算命、卜卦、看相、測字、畫符、收驚、驅邪、捉鬼、唱歌、國術、魔術、氣功、丹功、下棋、演戲、販賣、畜牧。乃至趕經忏,抽煙、喝酒、賭博等事,實在是太離譜了。

  「服乘白馬」,此以下八句,是說出家的過程。今舉釋迦太子為例。太子出家時,先往白父王,父未允許,並勒釋種於城四門日夜防守。太子是夜對馬夫車匿說,為我備馬。車匿即以寶鞍及莊嚴具,佩於馬王乾涉身上,奉進太子。這時諸天相助,太子乘白馬,昇空出城,行六由旬(約二百四十華裡)到彌尼園,仙人苦行林中下馬,對車匿說:我既至閒靜處,汝牽馬回宮去吧!並將頭上戴的寶冠,身上所有璎珞莊飾品,都遺之令還,奉上父王。且托他人代告其妃,人生世間,愛必別離,今為斷此生死大苦,所以出家學道,望勿悲傷,此時車匿與乾涉,皆哭泣悲鳴。太子即取摩尼寶劍,自己剃除鬚髮,拋向空中,帝釋天人,承接還天,起塔供養。太子又將自己身上所穿著的珍妙衣服脫去,換上天人奉獻的袈裟,真實成為一個出家人。重遣車匿白馬回國,去自己步行往拔渠(伽)仙人苦行林中,先向利婆陀及光明、調伏仙人參學。再至毗捨離城邊山中,阿羅邏仙人處,學無所有處定。證已,因非能了脫生死,便捨去,而到王捨城外靈鹫山,獨自修行。每日清晨,則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頻婆娑羅王,聞已讚歎,到太子所奉上飲食說:願大慈悲,於此國境,證佛菩提,最先為我,說微妙法。當時王捨城邊,有摩羅羅仙,常為弟子說無想定。太子往學,端坐樹下,專精修習,即得世間百千三昧。於是又到尼連河邊伽耶山中,勤修苦行,經於六年,證入第四禅,名為阿婆婆定,常為天龍鬼神之所供養,故得身不失壞。

  「行所如應」,這句話是總結:出家修行,當如一般真實出煩惱家,出三界家的人,所應該有的行為,和所應做的事,才算真出家。古人說:出家有三種:第一是出世俗家,第二是出煩惱家,第三是出三界家。如果只有第一種,那就行非所應,不算真出家。蓮池大師對出家有四料揀:一是出家而營營名利,無異俗人,此身出家心未出家也。二是處家而心常在道,不染世情,此心出家身未出家也。三是在家終身營作俗事,無一念求解脫,此身心皆未出家也。四是出家又終身精進辦道,無一念退惰,此身心皆以出家也。唯有第四身心皆出家的人,才是真正出家人,堪為眾生福田,得受信施供養。問:為什麽出家修行,應該如此?答:為的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辛六、成道相

  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桉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異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徵,表章工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菩薩示現出生在五濁的世界(剎),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如彌陀經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中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現娑婆,如有入大火坑,已是甚難希有。在此土成佛,更是難中,之難。可是釋尊不計任何艱難,終於在娑婆成佛度生。這無非是大悲心所驅使隨順群(眾)生,不能不如此。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種大志節,大擔當,難怪諸佛皆稱讚他不可思議功德。

  何故名為五濁呢?

  一、劫濁-在滅劫中,人壽自八萬歲減至二萬歲以後,便入劫濁,有刀兵饑馑疾病三災,而且有如後四種濁,這個時期(劫),非常不好不理想,故名濁。

  二、見濁-外道邪見熾盛,五利使(身、邊、邪、見取、戒取),徧滿世間,詳細則有六十二種邪見,可說是一個知見非常複什、溷濁的時代。

  三、煩惱濁-五鈍使(貪、瞋、癡、慢、疑),及其他煩惱普遍,是一個行為非常不善良,觀念非常不正確,而又多苦多難的人世。為什麽?因為貪感饑馑,及大小水災。瞋感刀兵,及大小火災。癡感疾疫,及大小風災。慢感人多修羅,及國土粗惡。疑感人多詐偽,及山崩地震。現實人間,不就是如此嗎?

  四、眾生濁-既有前面三種濁,必然是人無善類,三惡道眾生充滿世間。為什麽?因為眾生是果報體,煩惱知見是果報因,因濁了,果那能清?如水源既濁,河流自然濁水滾滾。

  五、命濁-是指眾生的一期壽命說,既有上來四濁,必無福壽康寧,壽年日促,一代不如一代,一直減到人壽只有十歲,這就是命濁。而且眾生互相殺害,從小殺至大殺,由小戰至大戰,炮彈至氫彈,小中毒(食物)至大中毒(水、空氣),最後不堪設想,這不是命濁的結局嗎?

  到五濁惡世,有些人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世界好得很,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已經登上月球。生活豐足,科學萬能,要什麽有什麽;而且交通傳播工具普遍,真可說是天涯若比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民主自由制度普及,也說得上隨心所欲,葛天氏之民,帝(政治)力於我何有哉!可是他沒有想到:人心不古,道德淪喪,思想歪曲,知識偏差,物慾橫流,心靈空虛。除了殘酷、冷澹、凶暴、自私、悲傷、恐怖、失望等黑暗光景以外,沒有理想的光明。必然把美好的世界,帶往衣冠禽獸,行屍走肉,痛苦絕望,玉石俱焚的末日。五濁非五濁,完全以人類的精神生活來論定,不可能以盲目的物質享受來轉變。

  所以經中說:一切唯心造,心造天堂、心造地獄,這是不可否認的。難得有佛陀的應現世間,說法教化,這五濁惡世,始有一線希望,轉變為清淨安樂土。不然,那真是「人天長夜,宇宙昏闇。三界無安,又如火宅。」還有誰能給予光明,既以安寧呢?因此我們對於釋迦世尊的悲心、報復、作為,應既以萬分的敬仰與感恩!

  有些大心菩薩,想要把此間濁世轉為淨土。在我想:五濁世界,要想轉為清淨國土,只有兩個情況可能實現。一個是隨眾生的業力因緣,否極泰來,等到過若干年後,人壽從滅劫,回復到增劫,人壽增到八萬歲時,那就轉為淨土了。到時彌勒菩薩便下生人間,成佛說法,廣度人天。一個是佛弟子,能照佛所說,應止則止,如貪瞋癡慢疑惡見等。應作則作,如五戒十善六波羅蜜等。同時都能至心信樂,修淨土法門,成就上品上生,既生淨土,廻入娑婆度有情。這樣的佛弟子,多多益善,那就不要等到人壽八萬歲時,也可轉五濁為淨土。為什麽好比今日留學歐美的人越來越多,回國便能作種種現代建設,不幾年,不也可進入先進國家之列嗎!又如今日栽培改良種的水菓,必須把新的品種,在原來菓樹上接枝換新,下一代便成新品種了。

  以修淨土法門,來轉五濁惡世為淨土,其原理亦復如是。就在五濁眾生的舊枝上,接上淨土新人的品種,下一代便全是淨土的人物了。有些人,只知高喊人生佛教,不講究因果,不溯本從源,唯迎合時人所好,重享受、求欲樂,鼓勵眾生一味向物質追求,那是不可能有人間淨土的。國父也不說過:「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國家之治亂興衰,繫於人心之振糜善惡。」當知:國土好壞,是眾生共業所感,佛菩薩有再大的慈悲,智慧、神通、道力,也不能代替眾生所作的業報,把壞的轉好。唯有眾生共同的轉惡業為善業淨業,國土自然就轉好的淨的了。

  俗話說解鈴還是繫鈴人。因果業力,自作自受,法爾如是。因此,希望有心建設人間淨土的菩薩,要實事求是,唯一的辦法,廣為弘揚淨土法門,自行化他,同生西方,乘願再來,就好像留學、接種,才能把五濁世界轉變為清淨國土。捨此別求,容易嗎?有可能嗎?古德說:「願將穢土三千界,徧植西方九品蓮。」唯有這樣,始有可能把五濁世界,轉為清淨的人間淨土啊!

  這一科降魔成道,共分五節來說。「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桉樹枝,得攀出池。」這四句是第一節,沐浴塵垢。菩薩示現人世的,既然是父母生身,當然與眾人一樣,會有塵垢的。有了就要沐浴灌洗,以去除身上的塵垢。菩薩當時是在尼連河畔的伽耶山修苦行六年下來,不但垢穢滿身,而且只現薄皮包骨,那種形像是很難看的。他想起一般修行人,難免有二種障。一是執著無益苦行不捨,徒苦其身,卻不能使人了生死,得菩提。二是心著欲境,貪愛一切享樂,也不能斷煩惱,證涅槃。唯有不苦不樂,行於中道,才是菩提因,能有菩提果。於是接受善生女乳糜供養,恢復體力,然後到尼連河去洗除身上的塵垢。為什麽叫金流呢?因為尼連河是恆河的支流,與恆河一樣,河中的沙,都是金黃色的,所以稱為金流,亦稱金沙河。由於菩薩的福慧力緣故,食乳糜後,相好圓光,轉增顯赫。在河洗畢,正欲上岸,魔王作怪,把河岸變得非常高峻,岸邊有一棵阿斯那樹,此數有神(神亦名天),就把樹枝桉低下去,菩薩得攀樹枝,出離尼連河池,上到岸來,在樹下休息。

  「靈禽翼徒,往詣道場。」這二句是第二節,行詣道場。菩薩沐浴休息後,正念要往道(詣),伽耶山菩提樹下成佛。佛得到處,名為「道場」。這十三千大千世界的山與樹,無不朝向佛得道處的菩提樹。尼連河至伽耶山的道路二邊,欲界諸天又各化七寶多羅樹,一一樹間,各化有七寶池,池岸有迦陵頻伽,共命等鳥,出和雅音,讚歎菩薩。菩薩行往菩提樹時,身放無量光明。有無量鹦鹉捨利孔雀等諸鳥,皆是諸天所化的靈禽,在空中飛翔,圍繞菩薩,出和雅音,有如國王出巡,百官翼從,極為壯觀。或說,靈禽是五百青鳥,隨菩薩後飛至菩提樹下,此說亦通,但不如前說。

  「吉祥感徵,表章工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此五句是第三節,瑞草應聖。諸佛出現人間成佛度生,這是極大的因緣,也是極大的吉祥,必然會有感應的徵兆,知道必會成佛。那麽有什麽徵兆呢?前面說的靈禽翼徒,這是一種。另外就是菩薩到達菩提樹下,剛好有一刈草的人,名字叫吉祥,挑了一擔很清淨柔輭的吉祥草,在此經過。此草青绀色,如孔雀尾。所以後來密宗的灌頂儀式,多是用孔雀尾,這也表示吉祥,能證菩提的意思。此時,菩薩對刈草人吉祥說頌曰:「吉祥汝金時,宜速施淨草,我當坐是草,降伏眾魔軍,若證菩提時,即聞無上道。」吉祥聞說,手持淨草,立菩薩前,對菩薩說:「請先授我菩提,然後授我淨草。」菩薩答他說:「不是坐淨草,即得大菩提,要修無量德,才蒙佛授記。吉祥汝應知,我證菩提後,說法度眾生,汝當於我所,聽受甘露法。」吉祥歡喜施草,菩薩以哀愍的心,不是以貪愛的心,受其施草。然後敷設在此成佛的菩提樹下,面向東方,於淨草上,作雙跏趺而坐,發大誓言:「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如依涅槃經說,此座是從金剛際起的金剛座,菩薩坐此成佛。「表彰功祚」,這一句是說明瑞草應聖的原因,無非是以靈鳥瑞人、瑞草等,來表顯章(章即彰)明,菩薩三祇修成無量功德福(祚即福)報,故能得吉祥感應的徵兆。

  「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此六句是第四節,智力降魔。什麽是魔?梵語魔羅,此雲殺者。通說,凡壞人善事,能為眾生作不饒益的,都稱為魔。大小乘都舉四種魔:天、死、煩惱、五陰。涅槃經加上無為四倒亦稱魔,則有八種。愣嚴經又將五陰開為五十種陰魔。

  菩薩坐菩提座已,自念今當成佛,必先召魔王波旬來,加以降伏,使發大菩提心。為什麽呢?這裡面含有一乘佛法的究竟義在,因為眾生的思想概念,都是二分法。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名有相可指可說的,都是對待法。這些二分對待法,總名有為法,生滅法,緣起法,一切皆無自性,,所以叫做「畢竟空」,名為「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假使成了佛,還有魔佛的對待,這不是還落在二分對待的巢穴裡嗎?那所成的佛,就不是「唯此一事實,馀二則非真。」因此,未成佛,先降魔,即是表示必須斬絕一切對待,才能證得不二的,絕代的,無明無相的,魔佛平等的佛性,法身。這就假名為成佛,叫做證得無上菩提。這一點,佛弟子應特別注意:二分法的我、人,眾生、壽者,大、小,空、有,這一切都要一掃而空;然後才能顯出一乘的妙法、實相、法界、圓覺、無上證等正覺-生佛平等的自性清淨心。古人形容這種境界為「萬裡晴空,一輪明月」寒山詩也說:「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敎我如何說。」

  降魔的方法,諸說不一。如大集經說:以四谛降伏四魔。苦谛降五陰魔,集谛降煩惱魔,滅谛降死魔,道谛降天魔。大智度論說:得菩薩道故,破煩惱魔。得法性身故,破五陰魔。得道得法性故,破死魔。入不動三昧故,破天魔。攝大乘論說:依慈等持(三昧)能破天魔。本經所說降魔,只約天魔,故經雲:「奮大光明,使魔知之。」奮是放的意思。這時菩薩放白毫相光明,遍照大千世界,當然也照到魔王宮,使魔王見此光明,便之有最後身菩薩,坐菩提樹下,即將成佛。於是魔王波旬召諸魔子魔女,及率官屬百千萬億,而來道菩提樹下,先遣魔女百般誘惑,欲壞其淨行。菩薩制以智力,不為所動。魔王再以眾兵逼試,菩薩入慈心三昧,所有兵器刀杖,化為蓮花,波旬欲近菩薩,也不能進。菩薩對他說:「汝以微善,今獲天報,我從無量劫修習聖道,當得無上菩提。」說完手指大地,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地神即於菩薩前出,出大音聲,為作證明,決定成佛。這時眾魔皆散,波旬還宮。此即表示若有定慧道力,魔不能害。若論降魔,在自行因位(菩薩),須以正智,所謂「一心正念,知邪不從。」魔自退散。在果上(成了佛),則以神通力降伏。如果為了化他,在因位多用光明,使魔知道,然後降伏其魔心轉發菩提心。在果位上多用慈心,於彼憐愍,魔即退散。菩薩此時雖是因位,又是登果的人,智力慈心,神通道力,一切皆有,可以自在隨意,降伏天魔;但是菩薩不用神通,只以智慧與慈心降魔。講到這裡,佛弟子必須有所警悟,學佛在求定慧,須有慈悲心;不要求神通神秘,更不能不發菩提心,沒有慈悲心。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這二句是第五節,正明成道。菩薩示現降魔,即是泯絕對待,由是契證一真。此一真法界,涵蓋理事空有,這是一乘無上法幢,真實微妙不可思議,假名為證得微妙法,成最正覺。約事相說:菩薩降伏魔怨,游入四禅。於初夜分,得天眼通。於中夜分,得宿命通。故知自他過去生死長流,不出十二因緣,如環相續不斷,由是而有生老病死,輪廻不息。復於後夜分,明星出時,以自覺聖智,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一念相應慧,得漏盡通,證無上覺,備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為一切天人示現成佛的瑞相。即時上昇虛空,以偈頌言:「煩惱悉已斷,諸漏皆空竭,更不復受生,是名盡苦際。」諸天歡喜,各以天華散佛供養。如瑜伽師地論中說:「復於後時,坐菩提座,棄捨一切非方便攝(即是二分對待法),勇勐精進,所有善法,遂得增長,於所修所斷轉,轉為勝妙,遂不更求馀外師道,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證等菩提,名為大覺。」

  修有得有成是事,名為修德,俗谛。無修無得無成是理,名為性德,真谛。學佛必須理事無礙,二谛圓融。大般若經說:「無所得故而得」。彌勒菩薩說:「證真識已,起後得智,方證俗谛。」密嚴經說:「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法皆如幻化。」中論也說:「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義(真)。依於空(真)義故,一切法(俗)得成。」所以說我們要先經有修有得有成的耕耘過程,然後才有無修無得無成的真實收獲。舉例來說,是心作佛,這是說有修有得。是心是佛,卻說無修無得。可是你的心,現在只有煩惱妄想執著,沒有覺(佛)。必須經過一番轉迷為覺得工夫,這就叫作佛,即有修有得有成。到了無煩惱妄想執著的時候,你的心本來就是靈靈覺覺,清清淨淨,那還有什麽修作,這就名為無修無得無成。所以說:心不作佛,而心不成佛;心不是佛,作也不能成佛。譬如金礦,必須經煅煉一番(有修有得有成),才得成為十足黃金。可是金礦中本有黃金(無修無得無成),假使是鐵礦,本來沒有黃金,雖經煅煉,終不得黃金。又如冰(心)即是水(佛),在已結成冰時(眾生),只見冰相不見水。須經火熔化(有得有成),冰便成水,水是本來的,這就叫無得無成了。因此,大乘菩薩,都是終日度生,而不執著眾生相。發心上成佛道而,不執著成佛相,並不是端坐空王室,不度生不成佛。所以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馀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辛七、轉法輪相

  釋梵祈勸,請轉法輪。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執法劍,建法幢,震法雷,曜法電,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國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摩宮殿,眾魔慴怖,莫不歸伏,掴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慾壍。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入國分衛,獲諸豐饍。貯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現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正等覺。

  此科轉法輪相,共分三節來說,「釋梵祈勸,請轉法輪。」這二句是第一節,說法因緣。明諸佛常規,都是先請後說,有請才有說。真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得聞。」佛所說法,有如甘露,不同一般凡夫外道的戲論,因此帝釋梵王,都來祈求勸請。梵王帝釋在人天中,福報最大,有大福才有智慧,要有大智慧,才會感到迫切需要出世的佛法,才能知道佛法的深妙。在經中佛說:「我得甘露無為法,甚深寂靜離塵垢,梵王若來勸請我,或當為轉妙法輪。」

  例如釋迦世尊,成道七七日後,受二商主供養飲食已,因梵釋諸天三次祈求勸請說法,方允為說。釋尊以佛眼觀察,阿羅邏、摩羅羅兩仙,聞法可證,但已亡故。唯有曾經跟隨他修行,現在鹿野苑的五比丘,可以接受佛的方便說法。於是便到鹿野苑去,中夜說法,名為最初轉法輪。約事來說,有轉法菩薩,向佛獻一輪寶,請佛說法。約理來說,轉字,含有自轉轉他二層意義。約自轉來說:那是轉眾生的無量煩惱,而成為佛的無量智慧,即般若德。轉眾生的無始生死業力,而成為佛的無礙縛的自在,即解脫德。轉眾生的六道輪迴苦報體,而成為佛的如如不變法性身,即法身德。約轉他來說:把自己所證得的正覺(三德秘藏),開示他人聽聞以後,也如即法修行,同樣證得此正覺。他人又照樣如此轉去,輾轉相續不斷,好像車輪運轉不息,這就名為轉法輪。如遺教經說:「若可度者,皆已得度。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佛說法),自今以後,我諸弟子輾轉行之(修行證果),即是如來法身常在不滅也。」

  再說,法輪是譬喻。比如車論能碾破地上的什物。此喻佛法如輪,能破眾生一切惑業。又如車有輪,能運載貨物,由此至彼處。此喻佛法如車有輪,能運眾生自生死至涅槃。這樣說來,凡是只自轉,或既未自轉而想說法轉他,都不能稱為轉法輪。就好像一盞沒有光的燈,怎麽都不能照亮別人。假使是一盞光明的燈,那就可以燈燈相續,此名無盡燈。所以學佛, 必先自轉然後轉他,也就是先自度,然後才能度人,這是千賢萬聖同遵的軌則。智度論不是說過:「不能自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

  「以佛游步」至「六種震動」,此十四句是第二節,說法行業,即身口施化。以佛游步,是略擧身業。以佛的威儀,游行(步即行)世間,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身教。佛的威儀如何呢?古人形容:行如風,住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凡是佛弟子,都應如此。佛吼而吼,是總擧口業。佛的口業,不像世人多是議論是非,或是無義的戲論。佛則不是說法,就是默然。當佛開口說法時,人天敬伏信受,就好像獅子吼一聲,百獸都敬畏。例如:釋尊到了鹿野苑,五比丘無不起迎,稱善來長老,請坐。佛坐已,告五比丘說,我已得一切種智,不得稱呼為長老,要稱世尊。五人一時請作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威儀如百臘比丘,便成沙門。時五比丘坐於佛前,佛放大光,照大千界,召十方菩薩天人大眾,皆至佛所,佛即為陳如等一切大眾,說四谛及十二因緣流轉還滅二門,修行三轉十二行的法輪。

  (一)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三)作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陳如五人,皆了達諸法因緣,證阿羅漢,便有僧寶。釋尊為佛寶,三轉十二行法輪為法寶,這是最初三寶出現世間。

  從此以後,先化三迦業及其弟子千人,再赴頻婆娑羅王的約,為說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三界不實。問王:有國已經多久?王答:七百馀代。佛開示他說:人生世間,有如朝露,唯道可恃,應修來福,不可空過此生,遂為說十二因緣流轉還滅的道理,王聞法即得證初果,請受五戒。時有長者名迦蘭陀,以城外很好竹圍奉獻如來,佛咒願而受,以後常與諸大阿羅漢住此說法,這就是有名的「竹林精捨」。

  不久,捨利佛、目鍵連及其弟子二百人,亦聞佛說法,請作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都證聖果。後來,佛的父王,聞子得道已經六年,便派人請佛回國一見。佛率眾弟子還鄉,其父即敕釋種,選端正五百人,隨佛出家。佛為父王說法,亦得道果。由此可見,佛口說法,是如何的不可思議,凡有聞者,無不得益。講到這裡,我們又當如何生起慚愧與忏悔的心呢?因為我們沒有那一點,親見本師釋尊的福分與緣份,所以仍然輪廻六道。苦不可言。唯一補救的辦法,就是遵照本師遺囑,至心稱念彌陀。求生極樂,也還可以見聞佛法,同樣證得聖果。否則,就是佛不誤人人自誤了。

  「扣法鼓」,乃至「演法施」,共有八句,這是讚歎諸大菩薩,皆有如佛一樣的微妙辯才。此八句的含意,隨慧遠法師的本經義疏,是說譬喻菩薩的聞、思、修、證,及法、義、辭、樂說四無礙辯。可是若以世親菩薩的法華經論,則分為四對:

  (一) 執法劍,澍法雨,是破惡進善一對──最先執起如劍的佛法,斷一切眾生的疑惑,使未信的生信,已信的努力進修。眾生已信受奉行了,便澍(徧灑的意思)甘露法雨滋潤他,使得智慧開發成熟智身。

  (二) 扣鼓法,震法雷,是開權顯實的一對──已成熟有智慧的眾生,如二乘與權教菩薩,必須開權顯實,令其捨權取實,這才是說法的本意。法鼓聞近,喻權。法雷聞遠,喻實。這就是法華經說的三百與五百由旬。扣與震,都是動詞,小動名扣,大動名震。

  (三) 建法幢,曜法電,是得智證真一對──以入實的,使令進取上上清淨妙智(如如智),此智高顯,有如法幢。既得真智(如如智)照於真理(如如理),如夜見電光,即得見到(法),證大菩提。「建」字,是形容取得了把它樹立起來,安住不動。「曜」字,是形容閃電,一剎那間照明一切。此喻一念相應慧,開悟得果,故名曜法電。

  (四) 吹法螺,演法施,是說法利生一對──求大菩提,為利眾生,今已證得,必須說法,由實施權,方便說五乘佛法,為一切法安立名字章句,為一切眾生開示菩提涅槃正路,名為吹法螺。菩薩既得果滿,必須度生,故隨宜演說出世的正法,布施眾生,使得同成佛道。如法華經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此八句四對,正好是轉法輪的意思,由自行而化他,自利利人,自轉轉他,循環不息,無非斷惑證真,同得了生脫死,同得成佛,這是佛菩薩口業施化的究竟義。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二句是結歎前面所說口業施化,非僅一朝一夕如此,對何類眾生如此,而是時空無盡的,這就是普賢之德。常以法音,說法度生,是時間無盡。覺諸世間,此中包括:器世間,有情世間,正覺世間,名為諸世間。皆開示其令覺悟證入佛之知見,這是空間無盡。

  「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這二句是結歎前面所說身業施化。文顯易知,不必多解。

  「總攝魔界」至「成等正覺」這二十六句是第三節說法利益說明轉法輪的利益如何略明五種益:

  (一)「總攝魔界,動摩宮殿,眾魔慴怖,莫不歸伏。」此四句, 伏魔令離邪欲益-菩薩身業已作放光動地,當然可以在光所到之處,地所動之方,其中一切魔王魔子魔民,都能總使攝伏,令其離棄邪欲害人的心,發起自利利人的大菩提心,把魔界轉為佛界,故名總攝魔界,此句是總明伏魔利益。動魔宮殿,眾魔慴(音涉,恐也)怖,莫不歸伏,這三句是說眾魔得益的實情。大地既然震動,魔宮自然搖動。佛光普照,人天歡喜。相反的必然使眾魔,恐怖憂愁,也跟隨人天,莫不歸投信服在三寶門中,同得修行成佛。

  (二)「掴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慾壍。」此四句,斷惑令入聖道益-菩薩口業已有前說八句四對的妙用,當然可以掴(音滾,用手擊名掴)裂九十五種外道邪網。網,是形容詞,顯出一切外道不正的邪見邪法,就好像蜘蛛結網,密密纏纏,萬一粘上,欲脫很難。亦名邪見叢林,失足進入,求出無期。唯有佛菩薩,有智慧的法劍,可以無為邪見迷惑,而且能裂開其邪網,擊破其叢林,使其所有六十二種諸見,都消滅無遺,把他安立於三乘聖道的正見中,轉邪外成為出世聖賢。散諸塵勞,壞諸欲壍,這二句是對凡夫得益說的。

  一般凡夫,都是煩惱(這叫塵)無邊,輪廻不息(這叫勞),貪著深廣的五塵六欲,這叫慾壍。壍是護城河,一般都很深廣,難以超越,陷入很少能出。因此如老象溺泥,愈陷愈深;生老病死,頭出頭沒,實可憐憫。佛菩薩悲心所使,扣起如暮鼓晨鐘的佛法,使令警覺回頭。再說,邪網諸見,是指見惑,塵勞慾壍,是指思惑,這見思二惑,是眾生的生死根源。佛菩薩轉法輪的目的,就是要把眾生的生死根,消滅散壞,才能令一切眾生,了脫生死,超出三界,進入三乘聖賢之列。

  (三)「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此六句,弘護以報佛恩益-菩薩為報佛恩,必須護持正法。譬如諸侯大臣,非常嚴謹的保護天子的都城,此謂「嚴護法城」。談到護持正法,一切佛弟子都有責任。國王居士是外護,出家兩眾,是內護,內護尤其重要,出家菩薩能嚴持佛戒,即是護持正法。如梵網菩薩戒說:「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律中有說:「毘尼住世,即是正法住世。」佛陀制戒的十種因緣中,第十便是令正法久住。所以,所有佛弟子,都能好好學習受持,本身該行的律儀,那就是嚴護法城,也就是弘揚正法了。同時也能把僧團和個人的一切垢污,(六和不修,三業不淨,名為垢污),洗濯(濯,音濁。清潔無垢的形容詞)乾淨。可是,這樣還不夠。必須:所有佛弟子,都能挑起如來弘法利生的家業,開示闡揚,佛陀親證的無上法門。把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的正法,清清白白地,非常顯明的,使一切眾生都能聽聞了解,信受奉行,這才能報答諸佛的大恩。為什麽?華嚴經不是說:「縱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徧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智度論也說:「佛法無人說,有智莫能解。」佛弟子怎麽可以不說法呢?又怎麽能不竭力弘護,以發揚光大出世正法,融會貫通世間善法,使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普徧宣揚於萬億國中,流通於十方三世,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正法教化的殊勝利益。

  (四)「入國分衛,獲諸豐饍。貯功德,示福田。」此四句,受供令種福田益-轉法輪,不但只用言教,同時還要用身教,有時身教所得的效果更大。所以身為菩薩,應當時時處處, 檢點自己的身業行為。我曾經說過,做一個轉法輪將,必須「言為天下法,身作萬世師。」言行相符,內外一致。尤其是出家菩薩,特別要嚴肅威儀,令眾生一見生敬。佛世出家人,都是托缽乞食,以資養色身。當你入國分衛(即是乞食)時,必須攝護六根,心無分別。獲得很多,很豐美的膳食,不要表現歡喜。就是托空缽,或得到很不好的飲食,也不要顯出一肚子的不高興。這樣才不會使眾生起輕慢心,而能以最誠敬的信心,來供養菩薩;那他就種下了無上大福的種子,這也就是利益眾生。可是,菩薩外表的威儀,固然重要,內在的功德,更是重要。如能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斷惑證真,轉凡為聖,才是貯積了很多無漏的功德,顯示真是無漏無相,無生無滅,不增不減的無上大福田。唯有顯發了自性清淨心,才能為九法界凡聖,作最大福田。應受一切凡聖供養。

  古人說:「恆沙功德,盡在心源。」每個人一念心性裡面,都貯藏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只要用功開發,一朝頓破無明,豁然開悟,無上福田,便常得現前。不過,這不是想要就有,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你只要能老老實實做一個本分的出家人,三業無有過失,隨緣能多少利益眾生,也就不算空受信施,堪作信眾的福田了,不然便是欠債人。古德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最好的警惕語。

  (五)「欲宣法,現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正等覺。」此八句,說法令依修正益-中國道家有句名言:「神仙無法別,只生歡喜不生愁。」古人作笑哈哈歌說:「笑哈哈,哈哈笑,笑的玩意真奇妙,笑的道理太深奧;每天笑幾場,健康長可保。…….不如拋下了憂愁,放寬了懷抱,嘻嘻哈哈笑個飽,輕輕鬆鬆活到老,你想這樣好不好?張開嘴巴大家笑!」

  欣喜的笑,既然有這樣妙的作用,大的好處;所以凡是菩薩,為了欲宣揚佛法,必定是先表現出滿心歡欣的笑容。這是四攝法中的愛語攝,布施度中的無畏施,是不可少的。因此,凡是佛菩薩的像,都是慈祥欣笑,和藹可親。菩薩無不以慈悲為本,凡所說法,當然以諸法藥,去救濟療治眾生的三苦:苦苦,壞苦,行苦。這三苦,也包含了眾生的惑、業、苦,此三種好比一道旋火輪,無始無終,唯有依佛法修行才能斷。還有眾生的六根、六塵、六識,如惡叉聚,名為三聚苦。三界有如火宅,眾苦充滿,這是三界苦。三乘聖人,尚有變易生死,根本無明,這名為三乘苦。像這些三苦,也是佛法所救療的對象。

  菩薩說法的另一面,便是慈能與樂。在菩薩的眼裡,一切眾生就好像他的獨生兒子。在涅槃經裡,便說到菩薩的獨一子地功德。無非以種種善巧方便,引導眾生斷惡修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同得成佛,永受妙樂。經文「顯現道義」,即是教導眾生顯發菩提(菩提此翻為道)心。「無量功德」,即是教修六度萬行的菩薩行,可以積極無量功德,最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那就具足一切功德了。

  菩薩說法的作用,不僅是慈能與樂,悲能拔菩,最難能可貴的,是能給一切眾生,授菩薩成正等正覺之記。如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對一切人皆說:「我信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這是菩薩最好的典范。假使菩薩只能拔苦與樂,世間的聖賢,善人君子,乃至一切宗教,古今的仁君良相,民族英雄,或多或少, 都可做到。但卻不能令眾生,了脫生死,乃至成佛作祖。這就唯有佛菩薩才能如此,故得稱佛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了。

  這科轉法輪相講好,我要提醒大家!佛菩薩轉法輪,都是應機而說。以我們現在的世間來說,最為適時應機的佛法,莫過於淨土法門了。想使佛法普利群生,必須提倡淨土,才真能拔苦與樂,又能令眾生一生成佛,這是最疏勝的方便。但欲弘揚淨土,必須先弘此經。因為本經是如來稱性之談,眾生本具之理,一乘了義,萬善總門,淨土群經的綱要。統攝事理因果,融會顯密性相,詳說苦樂,照了真俗,東來最早,譯本獨多。果能普徧宏揚此經,人人持誦,如說修行,定可人人深信因果,清淨三業,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身心自潔。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在之福樂。劫運自轉,太平自至。希望大家,同見同行,同化眾生,同成佛。道古德說:「寧可粉身千百劫,莫將佛法亂傳揚。」又說:「寧願老僧下地獄,不將佛法做人情。」這是一切菩薩都應該如此的。

  辛八、入涅槃相

  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

  八相成道,皆是佛菩薩所示現。何故名為示現呢?因為佛菩薩,本來已證無生法忍,為了度化眾生,而卻來人間,示現入胎出生。已示現出生,必然有「示現滅度」,這就假名為入涅槃相。從生至滅,乃至中間出家成道等,一一皆是示現,這是活菩薩才能如此的。

  攝大乘論說:佛的化身,示現滅度有六種意思-

  (一)事究竟故。自利方面,已得菩提,成佛果。利他方面,已轉法輪,度眾生。謂之事究竟。

  (二)為除樂道故。眾生有四種顛倒,無常執常,無樂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今見佛也入涅槃,便可消除此四顛倒。

  (三)令捨輕慢故。如法華經如來壽品所說:眾生若見佛常在不滅,便起憍怒,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四)令生渴仰故。佛示現人間,是很久才有,難可得見。如優昙華難得開一次,開了又很快就謝了。法華經說:「 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令眾生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

  (五)為令身精進故。一般眾生都愛惜此身,今知佛尚要捨此身,就不會再顧惜它。應該將此身心奉獻三寶,奉獻眾生。所謂人命無常,過於山水,應當勤修精進,慎勿懶惰,莫以空過。

  (六)欲速成就眾生得解脫故。如法華經說:「有一良醫,具善方便,見子病苦,不肯服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心大憂惱,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癒。」八相成道的一其化跡,最後示現滅度,其原因用意就在這裡了。

  「拯濟無極」,這句是總說示現滅度的利益廣大,能夠拯拔就濟無量的眾生,所有無邊的生死大苦。

  「消除諸漏」,這句是指滅惡益說。示現滅度,能令眾生消除一切煩惱。煩惱的異名為漏。略說漏有三種:

  (1)欲漏。即欲界見思惑。

  (2)有漏。即色界見思惑。

  (3)無明漏。即三界根本枝末一切無明。這三種漏,都可得到消除。如法華經說的,即取服之,毒病皆癒。也能除樂倒,令捨輕慢。

  「植眾德本」,這句是指生善益說。能生起一切功德的根本,名為植眾德本。因佛示現滅度,能有如前面所說六意中,第四令生渴仰,第五令身精進,第六成就解脫,這就是令眾生,生起一切功德。如法華經說,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況且見佛滅度,眾生便能生起厭有的出離心,然後才能發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此是世出世法,一切功德的根本。

  辛九、結歎

  具足功德,微妙難量,游諸佛國,普現道教。

  這四句經文,是結歎八相成道的功德:具足了自利與利他,自覺與覺他,智慧與慈悲,上求與下化。從入胎相到成道相,這是自利自覺方面,是以智慧引導悲願,這屬上求菩提的過程。轉法輪相,是利他與覺他,完全要以悲願來運用智慧,才沒有「人之大患,在好為人師」的過失,這是屬下化眾生的過程。入涅槃相,是功圓果滿,既自利亦利他,亦名覺滿;而且常樂我淨,微妙不可思議。所以經文說:「具足功德,微妙難量。」這是稱讚入涅槃,也是稱讚八相成道全部過程的功德。

  有人誤解,佛菩薩入涅槃,就同世人死了一樣。便引用儒家所說:「死反吾真」的話。或引用道家莊子說的:「大塊(地)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人人勞碌一生。佚我以老,老來做不動才閒佚。息我以死,死了如燈息滅。」更有引用西洋人所說:「安樂死」的名詞。如果拿這些看法,去看佛菩薩入涅槃,那是大錯特錯。為什麽?因為「涅槃」是梵語,此雲:寂滅,滅度,圓寂。這是生滅既滅,即滅現前的境界。是一種無聲無滅,無去無來,無苦無樂,不垢不淨。沒有前後古今的變動,也不受成住壞空的影響。真常獨露,苦樂雙亡,脫離了世間一切相對待的假相,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一切思想概念。

  所以經裡說:「不可思議,為證方知。」如禅宗六祖說:「無上大涅盤,圓明常寂照。」怎麽能把它與世人的死,同等看待呢!也不可「以死為樂」,這是斷滅,枯滅,絕滅,灰滅,死滅的觀念,豈可濫稱為佛菩薩的寂滅與滅度。例如民國弘一大師,臨終前作告別偈:「君子之交,其澹如水,執象而求,呎尺千裡,問於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才是佛菩薩的涅槃境界。古人說:萬裡長空,一輪明月,大乘涅槃,必具常、樂、自在、清淨,而又有無限生意,無量光明,無邊德用,微妙難量的。

  「游諸佛國,普現道教。」是說佛菩薩隨緣出現,游化於諸佛國土,普徧示現這八相成佛,自利利他的菩提正道,為世人做模范,以教化一切眾生,依此修行,也同樣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這種隨緣示現的作為,就好比「千江有水千江月」了 。

  這四句,也可做為暫坦菩薩權實二德。具足功德,微妙難量,這是歎實德。游諸佛國,普現道教,這是歎權德。善巧方便,眾生應以何身得度,便現何身而為說法。示現八相成道度生是因, 成就權實二德是果,有因必有果。所以最後,將菩薩所有這種疏勝因果,用四句來總結讚歎。

  庚三、歎三祇修證 分二

  辛一、略歎

  其所修行,清淨無穢。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了,在意所為。此諸菩薩,亦復如是。學一切法,貫綜縷練,所住安谛,靡不感化。無數佛土,皆悉普現。未曾僈恣,愍傷眾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前面所歎八相成道,僅是菩薩示現一生的過程,菩薩從發心,到究竟佛果,通途要經三大阿僧祇劫,這三祇所修所證,有什麽功德呢?先略歎,後廣歎。略歎中先喻後合。廣歎中先歎般若道,再歎方便道,因為一切菩薩,三祇修證,不能超出此二道的范圍。每道都先修後證,也都不出自利利他。讚歎這些修證的功德,無非使見聞本經人,都能效法菩薩,發起大心,廣行方便,積極德本,同得上品上生,早成佛道。

  其所修行,以下二十句經文,這是略歎。先總舉,次別明。最先二句,總舉菩薩自行化他,皆是契合於自性清淨心,即垢心而性淨無穢,不是離開垢心另有淨心。這就顯出菩薩,不同凡夫二乘的地方。凡夫雖然也有自性清淨心,可是不覺不知,法華經譬喻為衣裡明珠。因此所作所為,都是違背性淨,只順著垢穢的一面去做。二乘人知道有自性清淨心,但卻離開垢心去另覓清淨的心,好比離波去覓水,那是不可能有的,所以法華經說:諸聲聞眾皆非滅度。唯有菩薩,已於無量佛所久植善根,所以從發心菩提,一直到究竟菩提,都是依止三心:一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二是無所得為方便。三是大悲為上首。即垢心而性淨,依性淨而修行,有如蓮華出污泥而不染,是故總舉這二句來讚歎菩薩。次別明中,先譬喻後合法。「譬如幻師」,這是喻能化的菩薩,有如變魔術的人,叫做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這是喻所化行相,所謂隨類現身,如觀音菩薩,現三十二應化身,名為現眾異像。其中有男友女,無所不變。「本學明了,在意所為。」

  這是喻權實二德。上句喻實徳,下句喻權德。因為菩薩,自發菩提心後,即遍學一切法。一般說菩薩所學有五明:一是內明。即經律論戒定慧等,佛說一切化教制教,乃至三乘聖人所修行,皆要隨順學習。二是因明。即理則學,邏輯學。三是聲明。即語言學,音樂學。四是工巧明。即世間百工技藝,所謂哲學、科學、社會學等都是。五是醫方明。即醫卜星相,所謂生理學,心理學,衛生學等皆是。這五名都學圓滿,才得稱為一切智人,世間解,無上士。菩薩所發四弘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說五明,是菩薩應該學的。五明都學有所成,故名本學明了。學成起用,想做什麽,都能完成兌現,名為在意所為,也就是孔子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

  又「本學」,是指一心為本來講。如大乘止觀說:「心性本清淨,諸法唯一心。」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四十二章經說:「識心達本源,號曰為沙門。」菩薩了達萬法一心,一心萬行,是名本學了。這樣的話,其所修行,自然清淨無穢了。天台宗說:一念具三千性相。賢首宗說:一為無量,一心具四無礙法界。唯識宗說:萬法唯識所現淨土宗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禅宗祖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傳法偈說:心地含諸種,遇雨悉皆萌。慧忠國師說:諸佛為指一心,何法不因心之所立。但了心地,故號總持。這些都可說明一心為本,是諸法實相,宇宙真哩。既,得本學明了,自然可以在意所為,自利利他。

  再就本經教我們求生淨土,可得一生圓滿菩薩所有功德來講。「本學」,是指淨業說。什麽是淨業呢即是佛力,心力,信願念行的淨業力,三緣和合而成的根本業,這是往生淨土的必要因素。凡淨業行人,必須先得信解無疑,是名本學明了。然後盡報精修,那就能得在意所為,心無罣礙,意不顛倒,一剎那頃,往生極樂。古德作有一首心境歌說:「無聲無滅是真心,幻生幻滅因前境,譬如明鏡淨無塵,塵緣幻作鏡中影。境穢心穢受輪迴,境淨心淨生極樂。既知境本從心生,身在娑婆心極樂。作生作佛唯一心,畢竟真心無所作。」印順導師所作的淨業頌也說的很好:「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佛門無量義,一以淨為本。戒以淨心口,定以淨情欲,慧以淨知見,三學次第淨。貪淨三昧水,瞋淨慈悲風,癡淨般若火,性地本來淨。無邊煩惱淨,一切淨行集,即此淨心行,莊嚴極樂國。」唯有淨心與淨業,才是往生淨土的根本,再加佛力的殊勝增上緣,便必可往生,莊嚴極樂國。凡我蓮宗道友,應該銘記在心。

  「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這以下是合法。此二句合前幻師。「學一切法,貫綜縷練。」此二句合前本學明了的能化實徳。謂學五明一切法,以自利利他;都能融會貫通,親證萬行綜歸一心。於世出世間諸法的性相因果,都縷解分明不錯。於所應修應斷,練習成就,真實不虛,此名本學明了。「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此二句合前在意所為的能化權德。什麽教所住安谛呢?慧遠法師的義疏說:「於所住法,安心審谛。」璟興法師的文贊說:安心住於所行悲智的境界。寶積經的文句是:能善了知變化之道。我覺得還不如儒家所說:仁者,人之安宅也。這是審實的,名為谛。簡單說:菩薩所有大慈大悲的人心,是一切眾生最安全的住宅,故能無有不受菩薩感化的。

  「無數佛土,皆悉普現。」此二句合前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的所化形相。「未曾慢恣,愍傷眾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此四句合前總舉其所修行,清淨無穢。因菩薩在自行化他方面,無不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依止三心。故於所修所得,不會起憍慢,或恣心快意的心態。又能常以大悲為上首,憐愍傷歎眾生,沉溺生死,不知出離,有如法華經說的火宅譬喻。菩薩情不由己,以善巧方便,先說三車的三乘法,令得出離,後賜大白牛車的一乘佛果。如是等,由實施權,開權顯實的一切法門,這些菩薩,都具足做到。所以三祇修證的功德,可說完全清淨無穢,因此值得我們讚歎敬仰。

  辛二、廣歎 分二(2009.2.23新增)

  壬二、般若道 分二

  癸一、修

  菩薩經典,究暢要妙。名稱普至,道御十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佛所住所,皆已得住。大聖所立,而皆已立。如來道化,各能宣布。為諸菩薩,而作大師。以甚深禅慧,開導眾生。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明了諸國,供養諸佛。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善學無謂之網, 曉了幻化之法。壞姴魔網,解諸纏縛。

  這一段經文,是讚歎菩薩所修般若道的功德。什麽是般若道呢?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一切菩薩從發心道成佛的過程,必經二道五菩提:發菩提心,有發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種。般若道的修行,名伏心菩提,證果名明心菩提。方便道的修行,名出到菩提,證果名究竟菩提。這與唯識宗所說五位十三住的次第,也是一致的。

  前面讚歎權實二德,開始方便說「皆尊普賢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就是指二道五菩提說的。般若道修滿,成就實德,方便道修滿,成就權德。此即時空無盡的佛前佛後普賢行,亦即法華所說五百由旬的險難之道。通途說,成佛必經三大阿僧祇劫,也是指此而言。

  有人說:禅宗不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密宗不是即身成佛。淨土宗不是一生成就嗎?那裡要這麽久。如果要成佛須這麽困難,我才不干呢!我問他:你的生死輪迴,也不是時空無盡嗎?那還由你不干,就沒有生死了嗎?同樣的時空無盡,為什麽用來修行成佛呢!所以太虛大師說:「我沒有急速成佛的貪心。」至於禅宗密宗所說的成佛,是指明心菩提而說,是菩薩道的中途,名分證即佛,不是成了三身四土,福慧圓滿的究竟佛果。淨土宗說一生成佛,這一生是指往生極樂以後的一生,那是不同於我們現在的一生,它是無量壽,便是時空無盡的一生。如果修淨土的人,而有急速成佛的貪心,那就不對了。

  菩薩行菩薩道,古德有二句話說得很好:「般若將入諸法皆空,方便帶出嚴土熟生。」前句是般若道,後句即是方便道。菩薩發菩提心後,必須先修般若道。從聞法思惟,起觀照般若,從假入空,徹悟諸法有即非有,斷見思煩惱,分段生死即了。然後以無所得的中道慧,廣修方便道,從空出假,非有而有,斷塵沙並分破無明煩惱,便得一切無礙。如果只修般若道,不修方便道,則必墮入徧空;且所有上求下化,自利利他的大悲大願,不能實現完成,也就不能成佛。所以這二道五菩提,是相依相成的中道行,是空有無礙,性修不二,時空無盡,皆以般若慧與大悲心,貫徹始終的,故名普賢之行。一切菩薩必須如此,故說皆遵普賢之德。

  「菩薩經典,究暢要妙。」這二句,是指聞思慧說。凡是菩薩藏的經典,都要多聞熏習,窮究通暢,得其宗要,知道它的妙旨。有如印順導師說的:「安立於聞思經教慧學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初心菩薩,必須如此。有些人認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何必看經研教,那你可能走上盲修瞎練的險途。有些人雖然聽聞研讀,可是得少為足,一知半解,沒有得其宗要,知其妙旨,便自認為佛法通家,也可能走入指鹿為馬的暗道。這都是菩薩的絆腳石,我們應該拋棄。唯有依聞思修三慧的程序,有解有行,才能放開腳步,向菩提大道邁進。

  「名稱普至,道御十方。」這二句,是指修慧說。做一個菩薩,必須法隨法行,由聞思慧所得,而起加行慧的修習,一般說為觀照般若。如金剛經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於相。」又說:「雲何為人說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像這樣的菩薩,即在離相度生的事業中,以般若空慧,淨化自心;又能以菩提正道,化導調御十方的眾生。所以他的菩薩名稱,必然普遍傳聞到十方,一切眾生無不受到他教化的利益。

  「無量諸佛,鹹共護念。」此以下十四句,是指修增上慧說。這二句是指諸佛護念,可無魔障。初心菩薩修行,假如沒有諸佛威德的加持,難免有種種的障礙,那就很容易退心。憲再因菩薩既有聞思修三慧,能離相度生,無住生心,便與佛的法身相應,法爾能夠得到無量諸佛,同一法身的共同護念,可以無有一切魔障,這是約理說。以事來論,諸佛因地果德,無不有大悲大願,護念菩薩。如今剛經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如彌陀經說:「一切諸佛所戶念經」。只要菩薩能依二道五菩提的正道而修,必然為諸佛善加護念。護使離惡,念令增善。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聖所立,而皆已立。如來道化,各能宣布,為諸菩薩,而作大師。」此八句,是指自行化他,皆要如佛。如法華經法師品說:「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雲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法空座是真谛,慈悲室忍辱衣是俗谛。諸佛所證所住是此二谛,諸佛所立所說,也是此二谛。如中論說:諸佛所法必依二谛。凡是諸佛菩薩,必須如佛安住是二谛中,然後為眾生說一乘法。佛、大聖、如來,是指諸佛說的。所住即二谛真理,所立即二谛教法,道化即二谛無礙的菩薩行。總說所有教行理,都要依二谛中道的正見,才能住佛揚化,自利利他,也才夠得上為諸菩薩,而作大師。怎樣才算大師呢?說法如佛,所行如佛,度生如佛,故名大師。

  以修淨業的菩薩來說,除了以二谛自行化他,更要如諸佛所住的常寂光淨土,我亦如是得住。諸佛所立所護念勸囑的淨土三經,我亦如是如法修行與宏揚。唯有這樣,才可上報諸佛之恩,下作菩薩之師。

  「以甚深禅慧,開導眾生,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這四句,證是指所修增上慧學說。禅即止,慧即觀。大乘止觀,名為甚深止觀,是菩薩道的總持門,修增上慧的綱要。一切佛菩薩,皆由此證得二谛理,亦以此開導眾生,同修同證。什麽是大乘止觀呢?慧思禅師住有大乘止觀法門一卷,蕅益大師加以解析,名為述要。谛閒大師又依述要作更詳細的解說,有印成書。本寺的普行老法師,也曾閉關研習,然後寫了一本語體文的淺釋。以上幾種,大家不妨請來研讀。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大乘止觀法門,那你就要看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與禅波羅蜜,這兩部著作,是大師的心血結晶,也是天台宗的絕唱。

  以甚深禅慧的大乘止觀,證悟生佛平等的一心,這是菩薩修般若道入修圓滿。以此無上甚深微妙法,去開導眾生,這是出修利生,不違本願了。前面懸談中解析佛的時候,不是說過,佛是先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的人嗎?知的是什麽?即是通諸法性,知道通達二谛法性。了解一切法,皆緣生性空。性空緣生。見的是什麽?即是達眾生相,如金剛經所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這些開示,都是說明,菩薩修般若道,必須如佛所知所見,對於性相,如實通達,是名通諸法性,達眾生相。眾多生死,眾緣所成,故名眾生。菩薩以般若觀照,了達其假名無實,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這樣就不會越岀離相度生的正軌。

  「明了諸國,供養諸佛。」前面說的是菩薩修慧行,這二句是說菩薩修福行。菩薩道從始至終,都必須福慧雙修,才能成就兩足尊的佛果。在十方世界中,有無量諸佛國土。菩薩學普賢行,發心修福,不是在一佛前修供養,要在所有佛國中,供養十方諸佛。那必須先明了諸佛國土的方位,體質形狀如何?更要明了每個佛國的佛是如何?人天聖衆如何?然後恰到好處的,供養諸佛及三乘聖衆。譬如說:有些佛國是以香華供養,有的是以光明,有的可用四事供養,有的純以法供養,菩薩都能稱合他的國土環境,而修供養,這才是菩薩的修福行。為什麽修福只說供養諸佛,不說其他呢?這是經文從簡的緣故。菩薩修福,在敬、恩、悲三種田中修,三田以敬田最上,而佛又是敬田中第一福田,所以舉供佛一項,來含攝其他一切,不是指敬佛供養,其他一概不管不要。再說,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布施眾生,也包括在供佛之中,所以明了諸國一句,也可作了解一切國土眾生的需要說。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這二句是指般若道自利功徳修習圓滿,所起的身業殊勝說。此即已斷分段身,得意生身,故能隨意化現其身。就好比空中電光,忽有忽無,剎那即道,來去自在。有如彌陀經所說:常於清旦,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於食時,還到本國。

  「善學無謂之網,曉了幻化之法。」這二句是指所起的意業口業殊勝。上句約了達教網所诠的義理,又能契理契機而說的智慧說。下句約悟入諸法如幻的空性,又善能達斷疑的智慧說。所謂無畏之網,就是佛與菩薩所有的四無畏,修班若道的菩薩都要學習,習已成熟,凡所施為,自然相應,名為善學。無畏雖各舉四,其實這是總綱,含攝一切無畏,有如網恐雖多,舉綱全張,故喻為網。什麽是四無畏呢?佛果所具:一、得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到無所畏。菩薩所具:一、總持一切法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藥即眾生根性,說法無所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眾疑,說法無畏。

  怎樣去學習四無畏呢?那就必須依止菩薩三心,而起聞思修三慧。福慧雙修,止觀並運,自利利他,循序漸進,不求速成。習以成性,自然與般若相應,任運而有四無畏,並非有什麽秘訣密傳。

  以修淨業的菩薩來說,若能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不但現生能得十種殊勝利益,而可無畏。又能命終往生極樂,得不退轉,究竟一生補處,則可具足一切無畏。這是無畏中最無畏,善學中最善學了。

  如何曉了幻化之法呢?那就必須有般若觀照,於一切事理因果性相,明白曉了,無有言說自性可得。若有所得,就不是曉了幻化之法,也就不能無所畏。如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菩薩修二道五菩提,都要曉了一切法如幻如化,才能心無所得,以無所得,始能得五菩提。如大品般若經說:「無所得故而得。」又如大涅槃經說:「菩薩實無所得,無所得者,名四無礙智,若有所得,則名為障礙。有障礙者,名四顛倒,菩薩無四顛倒故,故得無礙,故名無所得。」這與心經所說大致相同。大涅槃經又說:「無所得者,名大乘。菩薩不住諸法,故得大乘。有所得者名二乘,菩薩永斷二乘之道,故得佛道,故名菩薩無所得。」所以菩薩修般若道成就,曉了幻化之法,心無所得,法爾超越二乘。經中說:「般若以為父,方便以為母,一切眾導師,由此而出生。」又說:「般若生,則諸法不生。諸法生,則般若不生。」由此可知:.有般若觀照,則於一切法,知其若自生、若他生、若共生、若無因生,皆不可得,便得無生智。有了此智,則能曉了諸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有為法,都作如是觀。

  若以修習大乘止觀來說:先於自己的五蘊身心,即外面的一切塵境,了達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也就是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將六識轉為無塵智,無有人法實在自性可得,這稱為伏心菩提。約別教菩薩修行的位次,就是十住修空觀,破凡夫執色迷空。十行修假觀,破二乘執空迷色。十向修中觀,破除一切對待異見。假使吾人下手修習止觀,即依色即是空等四句,那最簡單明了。色即是空,是從假入空觀,體真止。空即是色,是從空出假觀,隨緣止。色空無異,即色空平等觀,亦名中觀,是息二邊分別止。如此,則大乘圓融的三止三觀,皆在此四句中,圓修圓證。真空妙有,諸法如幻的教型哩,也一網全收,這就不同於二乘與權教菩薩的所修了。

  又此色即是空四句,每句皆含四門:即空是空門,空觀。即色是有門,假觀。亦有亦空,是不二門,中觀。非有非空,是真如門,無礙觀。由此四門,直顯諸法唯是自性清淨心,離名絕相,沒有一切分別戲論,是名曉了幻化之法,也就是證悟「迴脫根塵,靈光獨耀。」的一心。此心妙明周圓,含裹十方眾生國土,求於生死去來,了不可得。既悟此心,則能具足一切無畏,曉了諸法皆如幻化,而且可見無量諸佛,嚴淨無量國土。這才是本經讚歎菩薩,善學無畏,了法如幻的真實意趣,不僅是觀諸法皆空而已。

  「壞裂魔網,解諸纏縛。」這二句是指利他功德修習圓滿,所得的功益說。上句是能令一切有緣的凡夫魔外,都能離斷一切惡見惡業。眾生惡見惡業很多,故喻為網。惡見惡業能破壞正見善行,故說為魔。如普賢行願品所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下句是能使眾生滅絕一切煩惱。纏縛是煩惱的別名,有了煩惱,就好比被繩索纏縛住,不得自在,苦惱無邊。小乘說有十禅四縛,大乘說有八纏三縛,詳見教乘法數及佛學辭典。菩薩利益眾生,無非要斷眾生的惑業苦。眾生惡見惡業已壞裂,煩惱已解除,法爾可得了脫生死。這是一切佛菩薩,惠以眾生的真實利益。

  以上是讚歎菩薩三祇修證中,第一祇劫所修般若道的功德圓滿,以下接著歎其所證的勝妙。修是因,有因必有果,世出世法莫不如此。般若道所證,名為明心菩提,相當於禅宗的大徹大悟,淨土宗得念佛三昧。

  癸二、證

  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化終,而現滅度。亦無所作,亦無所有,不起不滅,得平等法。具足成就無量總持,百千三昧。諸根智慧,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宣揚演說一切經典。

  這一段經文分五節來說。「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願三昧。」這二句是第一節,明所證離相:二乘所證,只得人空,未得法空,未空法相。菩薩般若相應,人法皆空,性相皆不可得。又二乘人不能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視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如牢獄,急於證入偏空涅槃。菩薩不同,了如幻法,知虛無實,所以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成熟眾生,莊嚴國土。因此能離相度生,無住生心,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再說:聲聞緣覺,各有三種,第三種雖然屬於大乘,但是先成就二乘種性,回小回大,屬漸入。菩薩發心,即成就菩薩種性,依止三心而修,由始至終,都以大悲大智,自利利人,即凡夫地趣入佛地,這是頓入,故稱超越。

  「得空無相無願三昧」,此為得三種三昧,有小乘大乘的不同。小乘人所得空三昧,只有我空。所得無相三昧,是無我人等四相,但仍有涅槃相。所得無願三昧,是所作以辦,有馀涅槃,或灰身滅智,無復願求。於佛智慧,及相好功德等,也一概不要,無復志願。大乘菩薩所得三昧,則超越二乘,不僅我空,法亦空,乃至空亦空。無我人四相,亦無生死涅槃相。發心即起慈悲,不捨眾生。志願作佛,無成佛相。普度含識,無度生相。不願成就小乘聲聞弟子。這裡是指大乘說,二句經文是連貫的,即是說菩薩所證,超越二乘所得三三昧,是離一切相,度一切生的三三昧。

  三昧是梵語,此雲正定,簡別凡外的邪定,也有決定如此的意思。至於要證得此三三昧,那是必須緣四谛而修。緣苦谛的空、無我二行相,修習相應,得空三昧。緣滅谛的滅、盡、妙、離四行相,修習相應,得無相三昧。緣集谛的因、集、生、緣四行相,及苦谛的苦,無常,修習相應,得無作,亦名無願三昧。所以這三三昧,也就叫做三解脫門,是解脫分段生死的唯一的門徑,菩薩亦不例外。不過菩薩有般若相應,以心無所得故,雖得解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起游戲神通,嚴土熟生,圓成究竟佛果。此謂之超越,不是另有神通秘訣,超越二乘,得此三三昧。

  「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於此化終,而現滅度。」這四句是第二節,明所得方便:前面所證離相,這是實智,屬實徳。現在所得方便,這是權智,屬權德。如法華經方便品所說,佛所證的唯一有佛乘,為適應眾生的根性慾望,不得已由實施權,分別說三乘法。此為諸佛的權宜善巧方便,故名善立方便,顯示三乘。約菩薩修行的過程來說,先修般若道,得明心菩提,這是根本智,亦名實智,真識。得根本智後,起後德智,亦名權智,俗識,修方便道,名為出到菩提。以時間來說,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向,是第一祇劫,修般若道。出地至八地是第二祇劫,八地至等覺是第三祇劫,這都是修方便道,可以說時長量多,沒有方便,是做不到的。所以說要能善立方便,才能修圓滿方便道的菩薩行。怎樣是於此化終,示現滅度呢?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佛便很鄭重明顯的說:「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谛之語。……今當分明宣與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

  ,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說我虛妄過者。」佛是如此,登地菩薩也能部份如此。經裡說,初地菩薩可以於百佛世界,方便示現八相成道作佛,教化眾生,佛則能於無量時空示現而已。

  說到方便,略有四類:一、進趣方便,即小乘七方便位,大乘方便道。二、施作方便,即十波羅蜜中的方便波羅蜜,如法華方便品所說是。三、及二智中的權智,如華嚴十智中的前八智,天台五智中的後四智皆是。四、集成方便,即諸法同體,巧相集成,如經中所說種種緣起皆是。現今說的是善立方便,是指般若道所證,能示現作佛,由一乘而方便顯示三乘,於此教化因緣終了,則示現滅度的方便;也含攝前說四類方便。

  以淨修宗的菩薩來說,念佛往生,便是善立方便。即生極樂,分身塵剎,示生示滅,這真是方便中的方便。古人說:「不需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樊籠。」既出三界,得生極樂,那就一切方便都有了。愣嚴經說:「若眾生心,亦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是不假方便的方便,這才稱得上善立方便。可是,把手相牽行不得,唯有自肯始相應。

  「亦無所作,亦無所有,不起不滅,得平等法。」這四句是第三節,明所證平等:前二句是約得事平等說。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無所不變,如幻如夢,皆無實在作用,所以說無所作,無所有。此二句也可與前面的空三昧,無相三昧相呼應,空故無所作,無相故無所有。不起不滅,是約得理平等說。般若道入修圓滿,破無明證法身;可是淨法雖增,真如理體,無有隨增,所以說不起。染法雖滅,真如理體,亦不隨滅,所以說不滅。這也可與前面的無願三昧相呼應,無願故不起,不起故不滅,此所謂生滅滅盡,寂滅現前。

  得平等法,這一句,總結所得理事性相皆平等。諸法平等一相,所謂實相。實相無相, 又無不相,所謂如是性,如是相,乃至如是果報本末究竟等,這是平等法。如是證會,名為得。又了知吾人一念心性,即是自性清淨心,是生佛平等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滅;非佛或任何人所作,又無有什麽相貌可取,不可思議。唯證方知。所以說亦無所作,亦無所有,不起不滅,得平等法。這四句是證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平等一心的形容詞。不是世人所說的,什麽是真平等,什麽是假平等。

  「具足成就無量總持,百千三昧。」這二句是第四節,明所成眾多:梵語陀羅尼,此雲總持。略有四類,即法、義、咒、忍。此中包括諸法的相用因果,修道的定慧,開出去便有無量,故名無量總持。何故稱為總持?一般說,是總攝一切法,能持無量義。這就唯有真如實相,自性清淨心才能如此。因此經文的含意,便是菩薩修般若道,圓滿具足,所成就的功德,雖然無量,但歸納來說,只有一心。此心總持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功德。百千三昧,亦以此心為體,離心別無三昧。能契悟此總持無相的一心,便具足成就無量總持,百千三昧。

  「諸根智慧,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得佛華嚴三昧,宣揚演說,一切經典。」這六句是第五節,明所證深廣:寂定是約諸根說,廣普是約智慧說。是表示般若道所修,止觀雙流,定慧圓滿。能得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六根清淨,自在互用。天台立六即佛,第四相似即佛,名六根清淨位,即圓教十信,別教十回相。到此般若道修圓滿,登初住(別初地)得明心菩提。六句經文是說既得明心菩提,有體有用,體用全彰。約體說,是得佛華嚴三昧,諸根寂定,六根清淨,智慧廣普,真俗無礙。止觀成就,定慧圓明,寂照同時,生佛同體。約用說,則有如四十華嚴卷六所說:「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識得本覺智,了三界由心所起,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當知自心即一切佛菩薩法;自心即佛法故,則能淨一切剎,入一切劫。」得本覺智,所以能深入菩薩法藏,宣揚演說,一切經典。

  聚賢首國施華嚴經探玄記說:「佛華嚴三昧,是以菩薩六度萬行的因華,所莊嚴佛果的果相。(佛是究竟圓滿,地上菩薩是分得)。此三昧的體性,即是華嚴法界行門心海,等持一切,廣大無有限量。(此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依此心海,而起業用,則顯說華嚴經,顯示華嚴行。」這樣看來,得佛華嚴三昧,是總明所證深廣的體用,其馀五句,是別明體用。所以華嚴經說:「施戒忍辱精進禅,方便智慧諸功德,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得此三昧,可見一切佛身佛土。

  如何能得佛華嚴三昧呢?那要修般若道具足圓滿,或修念佛法門才可得。為什麽呢?因為念佛三昧與華嚴三昧,名異體同。如觀經所說:「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文疏菩薩對法照大師說:「我以過去念佛故,觀佛故,得一切種制。」因此我門對念佛法門,應特加尊重,倍加努力才好。

  壬二、方便道 分二

  癸一、修

  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一念之頃,無不周徧。濟諸劇難,諸閒不閒。分別顯示真實之際,得諸如來辯才之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而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眾生。演慈辯,授法眼。杜三趣,開善門。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一段經文,是歎菩薩所修方便道功徳,可分四節來說明。前三節是法歎,第四節是喻歎。菩薩修方便道,也先成就自利,然後利他,所謂自利已沖,利他則廣。不能自立,何能利人?先要自己有光明,才能照亮別人。世出世法,莫不如是。如八十華嚴所說,當修十種方便慧殊勝道:「一、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起慈悲,不捨眾生。二、得諸佛平等法,而常樂供養諸佛。三、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四、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五、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六、知諸法如幻如夢,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七、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淨土。八、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奇申。九、知諸佛因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說一切眾生差別音聲。實、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十,而修諸行。」這十種方便慧殊勝道,就是菩薩修方便道的准繩。

  「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一念之頃,無不周徧。」此四句,是第一節歎方便道的自利功徳,不同般若道了。因為已證得前述五種功徳,安住此證德也就是性德,從性起修,所修即性。所以能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因諸佛同一真性,同一法身,而且豎窮三際,橫徧十方,所以一念之頃,無不周徧,見一切佛。當知吾人現前介爾一念的心,即是真性法身的全體,不欠絲毫,故能一念無不周徧。再說,菩薩所住,即是佛華嚴三昧,故能見一切佛。淨業行人,能得念佛三昧,即是住深定門,故能一切自在,能見無量佛。

  有人問:這些菩薩,既分證諸佛法身,要充實自利功徳,何必見佛呢?

  答:見佛能聞法,可以增長慧身。見佛必定供養,可以增長福身,如此福慧增長圓滿,才得成佛。所以華嚴十地菩薩,都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唯有三寶,是菩薩所親近處。因此華嚴最後一著,普賢勸華藏海眾-皆是法身大士,以十大行願,導歸極樂,面見彌陀,及十方佛,聞法受記,俾得一生,圓滿菩提。由此可知,登地菩薩,亦需見佛聞法,歡喜供養,能得諸佛現前授成佛之記。這是行菩薩道的無上因緣,唯一大事,那裡可以不見佛呢!所以本經序分有悉覩現在無量諸佛,下卷三輩往生後,亦有十方諸佛告彼國菩薩,往覩彌陀,修諸供養,受決作佛的長行及偈頌。正宗分最後,也有無量佛國的無量菩薩,往生極樂,見佛聞法。正可以前後相呼應,互相顯發,菩薩行的關鍵所在,即是見佛。也顯出淨土法門的方便特勝處,亦在見佛。

  「濟諸劇難,諸閒不閒。分別顯示真實之際,得諸如來辯才之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此六句,是第二節歎利他功徳,即是拔苦與樂。菩薩拔濟世間一切苦難,諸如三途八難,那是最劇苦處,菩薩也無所畏。如地藏菩薩,游戲地獄之門。如觀音菩薩:「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凡是法身大士,都能如此。拔眾生一切的劇難。其他如世間的小三災大三災苦,六道眾生的生死輪迴苦,以及一切社會的,自然的,人事的一切苦難,菩薩皆能拔濟,是為濟諸劇難。有些佛弟子,受了菩薩戒,號稱大乘;可是對於眾生的苦難,漠不關心,那就不是菩薩了。

  什麽是閒與不閒呢?略說是八難之處,無閒暇修道,名為不閒。不在八難,是名為閒。詳細可分三方面來說:第一約受苦說。正在受苦難,名為不閒,如三惡道及苦難人。眼前不受苦難的,如人天在享樂者,名為閒。這就含攝了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第二約修道說。三界內眾生,能得聞佛法,又能隨分修行,名為閒。未聞佛法,或聞而不信,信而不修,這都說為不閒。第三約證聖果說,大小乘修行人,未入聖位,未斷分段生死,名為不閒。已入聖位,已出三界,段分段生死,稱為閒。這三種合起來,就是九法界眾生,菩薩大悲本願所使,都予拔濟,令得同成佛道。所以這「濟諸」兩字,是連貫劇難,閒與不閒,也包含了時空無盡。

  菩薩行利他的另一面,就是大慈與樂,說法度生。說什麽法呢?般若道說的是由實施權的法,及三乘或五乘佛法。現在方便道說的,那就要以開權顯實的法,令眾生會三歸一,這才契合諸佛出世說法的本懷。所以經文說:「分別顯示真實之際。」這就名為開權顯實。如法華經說:「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又「唯此一事實,馀二則非真,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此唯方便道的菩薩,以證真如實相,才能法界等流,分別顯示。未登地的菩薩,是做不到的。此二句是指所說的法,不同凡外二乘,乃至般若道的菩薩所說。再就能說的智解辯才,與語言音聲,也同樣的不同。故經文說:「得諸如來辯才之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方便道的菩薩,是得到了部分的,佛四無礙辯才,及四無畏的智慧。而且也證得解一切語言三昧,可以如佛一樣,以一音聲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人聽是人的音聲語言,天、畜生、餓鬼,各各聽了,都是說它的音聲語言。所以能方便開示,教化一切眾生,使眾生都能得到法喜、法樂、法解、法行、法果,無一空過。例如觀音菩薩說法,就是如此。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這以下,是第三節結歎二利功徳。先明成就自利二徳,上句是指成就斷德說。已斷分段及變易二種生死,已滅見思塵沙無名一切煩惱,所以超過世間一切法。下句是指成就智德說,已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心常安住在出世的四智菩提正道之中,故能任運自然,應機施化。

  若以修大乘止觀說:止行圓滿,體證淨心,理融無二之性,諸佛眾生,同圓一相之身,所謂法身。三寶於是同體無差,二谛自然不二。澄明而照,如月朗晴空。凝湛而寂、如水不揚波。用無用相,動無動相。此是甚身法性之體,非世間所有,故曰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安住於此,故曰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於一切萬物,而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這六句,是第三節所歎成就恩德說。前面既能成就智斷二徳,法爾而有自在無礙,隨類應化的恩徳。這三德有如伊字三點,是同體緣成,不縱不橫,不一不異的。因有四智菩提的智德,所以能於一切萬物,而隨意自在,無不成就。此隨意自在,是方便道菩薩的特徵,不為法所縛,不為人情面子所左右,更不為恩愛牽纏所罣礙;但卻不是放縱三業,隨意作惡。我現在敬錄唐朝自在禅師的三不歸頌如下,可作我們的借鏡。「割愛辭親異俗迷,如雲似鶴更高飛,五湖四海隨緣住,到處為家不一歸。苦節勞形手法威,幸逢知識決玄微,慧燈初曜昏衢朗,為報法恩二不歸。峭壁懸崖往復希,片雲孤月每相依,宴坐經行渾無事,樂道消遙三不歸。」像這樣能得出家樂、覺法樂、解脫樂,則能隨意自在。為諸庶類,庶類即眾生,因眾生品類很多,故名庶類。作不請之友,是說菩薩有無緣慈,同體悲,無功用道,不待時節,有感即應。如日普照,水清則現。同志相得,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善相親,同舟相濟。正己而化入,恩被眾生,解惑授業傳道,作之師、作之親、作之友,是為不請之友。但卻不是「三代之下,無不好為人師。」那種不請之師,不請之友。也不是如異教徒,把眾生看成羔羊,自己是牧羊人的不請之友。荷負,即是擔負。群生,即十方九法界一切眾生。菩薩皆一肩挑起,不捨一個,度其成佛,可說時長量多,形容為重擔。像這樣的菩薩,是一切眾生的大恩人,故名成就恩德。這三德,地上菩薩分得,至佛果則究竟圓滿。

  若以修大乘止觀說:觀行圓滿,淨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出生甚深緣起之能。所謂:光照大千,六種動地,引一念而成長劫,促長劫為一念。隨類現身,分應十方。五通示現,三輪施化。託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示現八相,成道度生。這都是菩薩大悲大願熏習力故。大乘止觀,觀行圓滿故,法爾如是。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二句,是第三節結歎自行功徳。可從兩方面來解析:先約理說。如來甚深法藏,即是三德秘藏,亦名大涅槃三徳:法身、般若、解脫,也就是斷德智德恩徳。斷德成為法身,智德成為般若,恩德成為解脫,名異體同。菩薩已部分成就,故能受持不失。同時這三德秘藏,法爾具足一切無漏功德,便是佛的種性。已證三德,永遠無再迷失,故名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再約教說,如來甚深法藏,佛的種性,是指圓教一乘法,如華嚴、法華便是。菩薩依此「我法妙難思」的甚深法藏,自行至佛,名為受持,即是自轉法輪。然後以此教化眾生,即是轉他法輪。輾轉如是自行化他,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是名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興大悲,愍眾生。演慈辯,授法眼。杜三趣,開善門。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這八句,是第三節結歎化他的功徳,其中含有拔苦與樂的能所二重因果。菩薩興起大悲心,憐愍一切眾生,開示止惡修善的佛法,這是能拔苦的因。眾生聞法而行,便杜塞三惡趣,此是所拔苦的果。菩薩有慈母愛子的心,以四無畏及四無礙的辯才,演說令眾生修福修慧,離苦得樂的佛法,這是能與樂的因。眾生聞法生信,如法修行,是授給眾生清淨法眼,為眾生打開了,通往人天福樂,乃至三乘涅槃的善門,此是所與樂的果。什麽是法眼?小乘初果斷三界見惑,名得法眼淨。大乘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初破無名,初得法身,名為法眼淨。

  上來所說拔苦與樂,這是菩薩慈悲心的必然作用。所謂無緣慈,同體悲,這是不需要眾生來請才有之法;而是菩薩法爾具有,自然有感即應,能施諸眾生,有苦離苦,有畏離畏,無樂得樂,無佛法施佛法。乃至永離三途六道,同成無上佛果。黎即眾生,庶是品類,眾生品類千差萬別,故名黎庶。因為眾生,有善有惡,有男有女,有好有丑,種種不同。菩薩等視眾生,猶如一子,心無分別,平等看待,以慈悲心拔苦與樂。不像世人,心存分別,恩怨分明,順我者存,逆我者亡。信者得救,不信下地獄。那些人或能給予別人,部分的一時的,離苦得樂。終究不如菩薩,布施一切眾生,平等圓滿,離一切苦,得一切樂。約深意說,布請之法,即是無上菩提,或名淨心,真如,實相。大而三世十方,小而纖芥微塵,無一物而非此不請之法。無以名佛,佛證之謂之佛。無以名仁,儒見之謂之仁。眾生不足以見,故日用而不知。此淨心實相,如天無不覆,如地無不載,如海無不容,如雨露無不潤,非親於天下,而天下自親之。近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者也。佛說是心是佛。儒家說思仁仁至,此名不請之法。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四句,是第四節喻歎。拿世間父子,來譬喻菩薩與眾生的密切關係,也用來形容菩薩大慈大悲的作用。菩薩既能如純孝的兒女,把眾生看為自己的父母,使其離苦得樂。必然能令眾生在離苦得樂的感恩中,也好像一個很真純孝順的兒子,以愛敬父母的心愛敬菩薩。菩薩本來就有無緣慈同體悲,對於一切眾生,視若自己,現在見到眾生離苦得樂,又能像孝子般的,來敬順菩薩,那必然更加愛護教導,一直把眾生引進到佛果上,才會罷手,這是出於父子骨肉的真情。如愣嚴經雲:「若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正因為菩薩與眾生,有同體的關係,不能不如此。

  有些人認為魏譯本的序分,文句不好懂,太啰嗦。其實,你只要把握住菩薩道的綱要,便可以有條不亂的,理解出經文的意義,每句每字,都是非常必要而恰當的。就以這喻歎的四句來說,不前不後,用來總結方便道所修功徳,不是很好嗎?因為地上菩薩所修,是不同地前。既得明心菩提,見佛性證法身,親證眾生諸佛同一淨心,就好像父子,骨肉同體,所以拿此四句來譬喻形容,真是最好不過。再說,方便道所修是出到菩提,所謂出三界到一切智海,唯識宗名為修習位。這才真實從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才是二谛圓融,理事無礙的普賢行,也是時空無盡的普賢德。無論自利利他,都含有這種意義,與地前的菩薩行,未見性,未證真,二谛不能圓融,是有所不同的。我們那能嫌它啰嗦呢!可以說,不修方便道,就不會有佛果。

  癸二、證

  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徳。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此六句是歎方便道所證功徳,不出上求下化,都達於最上圓滿,名為等覺菩薩,與佛幾乎完全相等。本經讚歎菩薩功德,開始有「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六句。結尾有此「一切善本」等六句,也是前後相呼應的。前是略歎權實二德,現在是結歎權實二德,這二德也就是方便道所證的功徳。一切善本,是歎上求實德,就是歎法身淨心,究竟圓滿,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三乘聖賢,一切善人的根本。故經雲:「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法界即法身淨心。皆度彼岸,是歎下化權德,即歎六度萬行,究竟圓成,故名皆度彼岸。以後四句,合歎二德,與歎徳開始的前四句,可說互相呼應。「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所以能「悉獲諸佛,無量功徳。」「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所以能「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是互為因果,相依相成的。怎樣才算智慧聖明呢?那就是:眾生流轉還滅之道,三乘聖賢修證之道,皆無所不通。世間出世間的事理因果,真谛俗谛,皆無所不知。三明六通,五眼四智,無所不照。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聞聲知情,慧悟至極。這樣稱為智慧聖明,這樣才能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度化眾生。

  凡是達於至極的,稱其為聖。如孔子稱為至聖,詩有詩聖,歌有歌聖,棋有棋聖,小乘有四果聖人,大乘有十地聖人,不過唯有具足權實二智二德,修滿二道五菩提的菩薩,才堪稱為智慧聖明,如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地藏等。

  己三、擧數

  如是之等菩薩大士,不可稱計,一時來會。

  這三句經文,是擧出這次參加聽經法會的菩薩,有多少數目。那是多得不可稱量,不可計算,而且都是像普賢,文殊,彌勒,如是相等的等覺菩薩。一時來會,是說同一時間,來參加法會。

  其他譯本,還列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天色天梵天淨天,各有多少,一時雲集。可見釋尊這次講無量壽經的法會,是非常隆盛,而且是難能可貴的。

  以上我把本經證信序講完,對於讚歎菩薩功徳,也照經文含義,簡要說過。為什麽要這樣讚歎呢?我覺得有七種意思,須要如此稱歎。

  第一,提示菩薩,若依二道五菩提的次第,而成就種種功徳,這是難行道。欲得菩薩行不退轉,那非修滿一大阿僧祇劫,登別教初地不可。因此,釋迦世尊,大悲愍念末法眾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有幾人能做到。所以格外施恩,特說此經,令初心菩薩捨難取易,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便得行不退及念不退。真是「五濁眾生鹹作成佛,千經萬論皆未談。」

  第二,佛又恐眾生,心存狹劣,不發大心,只為自了,求生淨土,那又有違佛出世說法度生的本懷。因此在經前序分,由結集人來讚歎菩薩所有功德。在經中,由佛詳細介紹彌陀因地,如何發大願,修菩薩行,才得成就極樂世界,才得成佛。又為我們說出極樂世界菩薩,所成就的種種功徳。這無非要令淨業行人,去狹小心,除下劣見,必須發大菩提心,勤修淨業。往生極樂,是為了成就菩薩種種功徳。

  第三,為了令眾生識取進修的次第:

  (1)先要知生死苦。如釋尊游四門而出家,本經下卷所說三毒十惡的因果皆是。所謂之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是學道的通途。

  (2)次要知解脫生死的方法。如釋尊出家修道,離欲梵行,本經所說上輩往生皆是。

  (3)當與一切眾生同超生死。這就是前面所讚歎菩薩的功徳,自利利人。及本經所說,三輩往生,皆要發菩提心。願與一切眾生,同得往生成佛。

  (4)要與一切眾生,同超生死,那就最好依淨土法門而修,才能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可與眾生速超生死。

  (5)既知修淨土法門,更要如本經所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發願回向,往生極樂。不但決定捨此報身,必超生死,而且可以生則不退,一生能得圓滿二道五菩提。這是五濁末法眾生,唯一可以進修的坦途,稱為易中之易,徑中之徑。

  第四,顯示佛說本經,在一切菩薩藏中,是通中有別,別中有通。念佛往生淨土是別,二道五菩提是通。不過本經著重先別後通,先求往生,然後一生圓滿五菩提,此名為勝方便,易行道。這完全是對症下藥,契合末法五濁眾生的根機,不能不如此。如遺教經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倒,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第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大乘佛法的心要。在歎德中,為我們指出「萬法唯一心,一心具萬行。」與本經念佛的法門,旨趣完全相同。心不念佛,心不是佛。心不作佛,心不成佛。所以本經上卷,就是說是心作佛的事理因果。下卷便雙明:心淨生淨土,心穢受輪迴的事理因果。欲令一切眾生,知苦斷集,還復淨心,同生西方,不入退地。我們應該如此去體會,才能真實了解歎德的意義與必要。

  第六,歎德一科,自始至終,都是上求而後下化,自利才能利人,這是一切菩薩行的軌則。正與本經大綱上求下化,完全一致。欲學大乘,豈可不聞此經。總之,讚歎菩薩,就是勉勵自己,大家必須即知即行,隨分修習;不然,說時數寶,那就毫無意義了。

  第七,無量無數的等覺菩薩,尚且來聽此經,聞法修行,何況我們是博地凡夫,福輕慧淺,怎麽可以不聞此經,不修淨土法門,不積集菩薩功德呢?無非要一切見聞者,見賢思齊呀!(待續)

  丙二、發起序 分三 (2009.6.28新增)

  丁一、世尊現瑞

  爾時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

  發起序,又名別序,即是本經起說因緣。在前面懸談中,知經力用一科,曾作通說別說,都可以視同本經發起因緣。現在要說的,是屬於當時的實情,更能令眾生,敬信奉行。

  「爾時」,就在大眾雲集靈山會上的時候,也是本師在念無量壽佛的時候。「世尊」,即是釋迦牟尼佛,因具有一切佛的十種德號,為世所尊,故名世尊。「諸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說。「悅豫」就是六根都表現出非常歡樂。「姿色」,是指整個身體的姿態和儀容說。「清淨」,就是有如春風明月,給人一種清淨和暖的感受。「光顏」,是指身體所發的光明顏色說。「巍巍」,就是又多又大,如經中說無量光明,無量顏色便是。這四句,是結集經的人,用來說明釋尊,當時所現的瑞相,不同平常。利根眾生,即能當下悟入真空妙有的實相淨心。有如世尊拈花微笑,大迦葉便一見悟道。中下根人,今見瑞相,亦必生起稀有心,難遭想,心知佛陀將說殊勝妙法。有如佛說法華之前,先放白毫相光一樣。佛為什麽這樣歡喜呢?一為念及無量壽佛,所修所成的淨土,有樂有苦,及其攝化眾生的方便,可慶可喜。再為念及五濁眾生,得益時至,能以淨土法門,度脫生死,離苦得樂。因此表現出喜心喜相。我們更要從此體會,只要一個人是至心在念佛,必然是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因為佛是具有常樂我淨四德,至心念佛,心即是佛。有其內必有其外,當然表現在外面的,也是歡樂清淨。你如不是至心念佛,那就沒有。所以一個念佛的人,假使是終日愁眉苦臉,雖然終日在念佛,等於沒有念,也沒有懂得念佛的工夫。本師現在給我們一個示范,大家應該好好效法。

  丁二、阿難請問佛

  尊者阿難,承佛聖旨,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如明鏡淨,影暢表裡。威容顯要,超絕無量,未常瞻覩殊妙如今。唯然大聖,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天尊行如來之德。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爾。於是世尊告阿難曰:雲何阿難,諸天教汝來問佛耶,自以慧見問威顏乎!阿難白佛:無有諸天來教我者,自以所見問斯義耳。

  這一段文,分五節來解析,第一節是阿難說其所見。即從尊者阿難,至未常瞻覩殊妙如今。先法次喻後合。承佛聖旨,是說阿難能問,是承佛的意旨,推徳於佛,非是己能。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學習。諸位要知道,我們今天能信仰三寶,研究佛法,甚至出家修行,都是過去曾於無量佛所,種下善根,今日緣熟,承佛護念加持,才會有的。所以我時常說,學佛的人,第一要知恩報恩,尊師重道。阿難即從座起、袒肩、長跪,這是禮節。而白佛言,正說其所見,就是前面佛所現瑞相。接著舉出譬喻,「如明鏡淨,影暢表裡。」影視影現,暢是暢通。這裡最好引華嚴經文來說明:「譬如明淨鏡,隨對面像現,各各不相知,業性亦如是。」明淨的鏡光,能現出外面,以喻清淨佛身的光明,照現外面。外面的面相,能影現鏡中,以喻佛的諸根,又影入身光內,鏡光與鏡像,佛的身光與像,不一亦不異,影暢表裡。諸法的業與性,也如鏡光與面像,互相影暢表裡,緣生無性,名為各各不相知。阿難眼見佛現瑞相,就能了達真空妙有,因緣業性的深意,而說出這樣的譬喻,可見阿難不是凡輩。「威容顯要,超絕無量。」這二句是合法。上句合前光顏巍巍,威合光明,容和顏貌,顯要合昔。從昔以來,所未常見,今得瞻仰,生稀有心。

  「唯然大聖」至「何故威神光光乃爾」。這是第二節,阿難申其所念。唯然,是世間應對之儀規,對上應話稱唯然。又表明真實如此,不是妄語。大聖,即是對佛尊稱,因為佛是一切聖人中之聖,故名大聖。阿難這時心中的感想,今對佛說,稱為我心念言。先念佛功德,後念佛今所為。念佛功德共有五句:今日兩字,是特別說明,我現在心念中的佛,是當前的本師,不是馀佛。「世尊」。是指釋迦佛,為世所尊,故名世尊。「住奇特之法」約通突說,這句是雙歎事理。以事說,上面見佛現瑞相,感到奇特。以理說,諸佛的法身,眾生的佛性,這是非常奇特的。法華經喻為衣裡明珠,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染不會同垢,煩惱不失其淨。不生不滅,不可思議。我曾作過一首偈:「衣裡明珠太希奇,塵點劫來不沾塵,法爾就非和合法,靈光獨耀照古今。」佛已完全證得,故名為住。約別意說,今日佛說無量壽經,這是奇特之法。如本經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廻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為除五逆,誹謗正法。」一念往生,已很奇特;而且往生就能住不退轉,如登地的大菩薩,真太奇特了。

  「世雄」。即是讚佛有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喜大捨濟含識。「住諸佛所住」。約通途說,十方三世諸佛,同共一法身,數窮橫徧,無所不住,名為諸佛所住。再如法華經所說:「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又說:「如來室者,一切眾生,大慈悲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這也是諸佛所住。約別意說,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是諸佛所住的大涅槃,具有常樂我淨四德的境界。

  「世眼」。佛具世間五種眼,故稱世眼。佛入涅槃,眾歎世間眼滅。「住導師之行。」諸佛皆名導師,我們讚佛,稱為人天導師。約通途說,如法華雲:「說乘一妙法,化無量眾生,令入佛道。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悭貪,此事為不可。」又說:「恆為一切,平等說法。常演說法,曾無它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說一乘法,度生成佛,時空無盡,名為住導師之行。約別意說,彌陀是接引導師,釋尊是帶路導師,所說淨土法門,就是導師之行。如華嚴經譬喻說:「眾人欲過五百由旬險道,有一導師,善知險道通塞之相。」眾人即眾人。五百由旬險道,即三祇成佛的過程,那是非常險難的。導師即釋尊。善知通塞,即善知有難行易行兩道。難行名為塞,今日說淨土法門的易行道,名為通。開導眾生捨難取易,悉得通往極樂,一生成佛,此名善知通塞之相。眾生聞而不信,或信而不修,那真太對不起這兩位導師了。

  「世英」。讚美才智超勝的人,稱為英才。佛是無上士,故名世英。「住最勝之道。」約通途說,佛所修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二道五菩提,這是諸佛成佛,最勝之道。約別意說,佛現在要說的無量壽經,那才是最勝不過的成佛之道。為什麽呢?印光大師說過:「捨此法門,九界眾生,上不能圓成佛道。離此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再說,不是最勝,佛又何必在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特別說這易行道的本經呢!當知:佛無所住,以眾生應住而住。佛法平等,無有高下,也是以能適應眾生的根欲,能使眾生得益為上,如藥無貴賤,以能癒病,則為良藥。法華經所說良醫留藥的譬喻,正好為釋尊說淨土法門,以度五濁末法眾生的寫照。

  「天尊」。天有五種:一、世天,如世間稱帝王為天子。二、生天,即三界諸天。三、淨天,即五竟居天。四、義天,即諸法空性。又如中國所稱的知天,畏天,樂天都是。五、第一義天,即指非有非空的法身佛性說,佛已證,故稱佛為第一義天,在五天中最尊最上,故名天尊。「行如來之德」。約通途說,如來德,即智無不圓,惑無不盡,生無不度,自覺、覺他,覺行滿足便是。詳細說,佛的福智二嚴,含三攝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四無礙,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等,皆是如來之徳。如華嚴經說:「虛空可繫海可量,無能說盡佛功徳。」約別意說,如來之得,即是阿彌陀,此雲無量。壽命,光明,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大行,神通,功德,度化眾生,一切皆無量,今天釋尊要為一切眾生演說無量壽經,這便是如來之徳。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爾。」這是第三節阿難所問,今佛所為。三世也包括十方。「佛佛相念」,此有四意:一、過去現在的佛,念未來的佛(現在的眾生);現在的眾生,又念過現的諸佛,名為佛佛相念。二、佛是覺義,一念覺即一念佛,念念覺即念念佛,念念相續不斷,名為佛佛相念。三、即念佛時,佛即是念,念即是佛,心佛不二。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名為佛佛相念。四、佛是已證大圓覺,所以佛的心念無非圓覺,圓覺即是佛,故名相念。而此圓覺,一切眾生都有,所以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迷此圓覺,所以眾生視佛皆眾生。我們現在知有圓覺,與佛無殊,這樣來念佛,也是佛佛相念。如果不知圓覺,不念佛,那是埋沒己靈了。

  「得無今佛念諸佛耶?」這句,阿難是敎我們要念佛,今佛尚且念諸佛,我們怎可不念佛呢?如果我們,能以一念至誠心清淨來念佛,當下這一念便是佛,念念如此,這也不是念諸佛嗎?

  「何故威神光光乃爾」?這句問詞,正可說明,念佛的殊勝微妙。只要你念佛,那就有如佛一樣的威神,也有如佛同樣的光明。觀無量壽經不是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以上三句,是為本經的發起因緣。由於佛佛相念,所以今日釋尊憶念彌陀修因證果,化度眾生,對娑婆眾生,有莫大利益。因此特說此經,以救我們這些久溺生死,無法出離的可憐愍者,真是悲心徹骨。又這三句,就是開示我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成佛;這是一種最直接了當,最方便殊勝的法門。如觀佛三昧經說:「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我與十方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大家好好想想,佛尚如此,我們還能不念佛嗎?還可以反對或誹謗面佛法門嗎?

  在說,釋迦世尊,於大小乘諸經都說過後,為什麽今日偏讚西方?實因彌陀願廣緣強,成就佛身淨土,攝化眾生,堪稱第一。特為我們說無量壽經,其中的教理行果,皆是不可思議。以教來說:會五乘同歸一乘,令眾生欣彼而厭此。唯有厭此,才能轉凡離苦。亦唯有欣彼,才能成聖得樂。以理來說:是心是佛。彌陀即自性,念念圓明,心心實相。真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以行來說:是心作佛。心不念佛,心不是佛。念佛即是作佛,念佛必可成佛。以果來說:三根普被,同登不退,皆至無上菩提。所以前面阿難所念今佛功德五句,可說是與佛心心相印。住奇特法,住佛所住,這是讚淨土法門的理與事。導師之行,是讚此法門之行。最勝之道,是讚此法門之教。如來之徳,是讚此法門之果。如來出世度生的本懷,在本經中全盤托出。真是:野色更無山間斷,天光直與水相通。大家應當直下承當,切不可再因循空過,這是學人一點感想。

  「於是世尊告阿難曰:雲何阿難,諸天教汝來問佛耶?自以慧見問威顏乎!」 這四句,是第四節如來徵問。就在阿難禀白他所見所念所問後,佛陀很慈悲,而又帶獎勵性的問阿難。你剛才問佛的話,都是有智慧有見地的人,才能說的;這是出於你自己,還是有天人教你的呢?威顏即佛,佛說法如獅子吼,有威可畏,故名威顏。

  「阿難白佛:無有諸天來教我者,自以所見問斯義耳。」這三句,是第五節阿難申答。白佛,即禀白於佛,申明是自己眼有所見,心有所感,所以有如此向佛請問,並不是諸天教我的。

  丁三、世尊歎許說 分三

  戊一、讚歎阿難

  佛言: 善哉阿難,所問甚快。發深智慧,真妙辯才。愍念眾生,問斯慧義。

  「所問甚快」,這是總歎阿難所問,非常好。以下舉出阿難三業殊勝,不像一般沒有見識的人問話。阿難!汝內有很深的智慧,這是意業勝。外有真實微妙的辯才,這是口業勝。所以所問的話,既能契於世出世間的真理,更能契合末法眾生的需要。尤其難得的,是非常合時,非常合於我(佛)的心,真是太好沒有了,故歎其所問甚快,快就是好的意思。接著佛又稱讚他是內有菩薩心,外現聲聞行,這是歎其身業勝。為什麽?因為菩薩一言一行,都是慈悲憐愍,緣念一切眾生。今天你阿難所問,是為了未來一切被煩惱賊所害,久沉生死的苦惱眾生,請佛開示一條,人人可得出離生死的捷徑。這就如華嚴經所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有智慧的菩薩,才能如此,問這些如是微妙意義,對眾生有真實利益的話,故曰「問斯慧義」。又向前阿難所舉五德問佛,此中皆是智慧之義,是為問斯慧義。再說,這句問斯慧義,是指佛說無量壽經,是最高深的智慧,為佛與佛,才能知能說,故名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難怪佛要讚歎阿難,所問甚快,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所有功徳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末法眾生,皆因汝問,而得度脫,豈不再好沒有嗎?

  戊二、讚歎如來 分四

  己一、歎出世本懷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無量億劫,難值難見。猶靈瑞華,時時乃出。今所問者,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

  「無盡大悲,矜哀三界。」這二句,是總歎如來出世的本懷,即是時空無盡,矜哀三界的大悲心。以後十二句,是別明。矜是憐愍,哀是悲痛。因有大悲心為體,必然對三界內的眾生,輪廻六道,苦不可言,會生起憐愍悲痛的感受。如普賢行願品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聲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法華經也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所以如來出興於這五濁世界,是為了光顯闡揚,出離火宅,乃至成佛的菩提正道。以教化眾生,超脫三界,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這是如來出世的作用。其目的,無非拔苦與樂,欲使群萌一切眾生,皆能得到拯拔救濟,惠給以眾生,真實快捷,了生死,出輪廻之利益。這種如來出世的因緣,是無量億劫,很久時間才有的。有了,如與佛無緣,還是難值難見,就好像成東老母一樣。所以大家要多結佛緣,例如:拜佛念佛,供養讚歎佛,凋塑繪畫佛。法華經方便品說了很多,這都是與佛結緣,那就能得常生佛世,見佛聞法。佛自己說個譬喻,猶如靈瑞華,要看到靈瑞的優昙書開華,是不容易的。一般說三千年才開一次華,是經過長時的時間,乃出現世間,這不是稀有難得嗎?可是,諸佛示現人間,成佛說法,比靈瑞華更難。為什麽?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尚須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才有彌勒佛,來到人間,成佛度生,不是更難嗎?汝阿難今天所問者,對這個世界眾生來說,真是很多的人,都得到有所饒益。因為我(佛)現在要說的,是三根普被,既快又穩,既方便又容易的淨土法門,要拿這與平常說的難行道不同,名為易行道,來開示教化五濁惡世中,一切在佛世,在佛滅後,乃至其他經典滅盡的時候,所有諸天人民,凡有見聞者,皆可度脫生死。這是格外施恩,你們不要當面錯過呀!

  己二、歎福智具足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多所導御。慧見無礙,無能遏絕。

  這六句,是對阿難上面所念佛的五德而說。以明佛德,是從福智圓滿而來。「如來正覺」,是總舉佛智,以後四句,是別明福智具足。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超九法界而獨尊的智慧。如本經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其智難量」,是說佛智深廣,乃對上面阿難歎佛住奇特之說法的。佛的法身,眾生的佛性,非常奇特,都是具有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種智,這是非常深廣的智慧,是名其智難量。佛是顯發有用,眾生雖有而無用。以別意說,佛在本經讚歎彌陀:「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淨慧知本空,億劫思佛智,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真是其智難量,難量者,既深且廣,思量不到。

  「多所導御」,是對上面阿難歎佛住導師之行說的。時空無盡,說一乘法,度一切眾生成佛,此名多所導御。導是教導,御是調御。如法華經說:「我是如來……世尊,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以別意說,即本經雲:「諸佛告菩薩,令見安養佛(彌陀),聞法樂受行,疾得清淨處。至彼嚴淨國,便速得神通,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其佛(彌陀)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名為多所導御。

  「慧見無礙」,是明福智自在,乃對上面阿難歎佛住最勝之道說的。佛修二道五菩提,成就福智,自在無礙。一般說佛有四無礙,華嚴經說佛有十種自在。又佛得五眼圓明,故名慧見無礙。古德有偈說:「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見真空,佛眼皆具足,照異體還同。」總說,如來是諸法之王,於一切法得自在,是名「慧見無礙」。以別意說,如本經讚彌陀:「就通達神慧,游入深法門,具足功徳藏,妙智無等倫。」是為慧見無礙。

  「無能遏絕」,是明福智無盡,乃對上面阿難歎佛行如來之德說的。佛所成就的福智二嚴,是無窮無盡,無有任何人,亦沒有任何方法,能把它止斷,遏絕即是止斷。佛的報身,就是福智功德所成,是同法身一樣盡未來際。如法華經說:「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報身),今猶未盡,復倍上數。」以別意說,釋尊所說無量壽經,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是無衰無變,教主名為無量壽,這就是福智無盡,無能遏絕。

  己三、歎色身自在

  以一餐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無數無量,復過於此,諸根悅豫,不以毀損,姿色不變,光顏無異。

  如來前現瑞相,今說其因。「以一餐之力」,即指出施食是為主因。一餐是說至少,便得至大的勝果。所以佛弟子必須常以四事供養三寶,這樣的話,施與受者,得大福報。經中說食有九種:一、段食。二、觸食,六識觸對可愛境界而生喜樂,資養色身。三、思食,如想梅可以止渴。四、識食, 地獄及無色界有情。以上四種為世間食。五、禅悅食。六、法喜時。七、願食。八、念食,如念三寶或六念。九、解脫時,小乘證四果,大乘證無生忍。這五種是出世間的食。本經所說一餐之力,乃指解脫食說的,所以能得色身自在。佛的色身,要住世多久就多久。能住壽命億百千劫,少至千年,最少至八十年,都可以。要多的話,無數無量劫,或復過於此,再多也可以。在住世時,諸根悅豫,沒有老病苦,所以也就不會毀傷損害身體。而且始終保持紫金色的姿色,既光明又清淨,不會變動。佛身的光彩顏色,隨他的壽命長短,決定無有半點變異。這一段經文,佛雖然讚歎自己色身自在,同時也是用釋眾疑。因為佛剛才所現瑞相,從來未有,大眾心生疑怪。現在聽佛一說,便知世出世間一切事相,都有必然的因果。所現瑞相是果,佛的解脫一餐之力是因,何足為怪,大家要深信因果。本經至始至終,都在說明佛與眾生的二重因果,我們要把因果兩字,常掛心頭。

  己四、歎定慧圓滿

  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前面所說的解脫食,一餐之力為因,便能得色身自在的果。現在佛為我們進一步說明,這解脫食,又以什麽為因呢?那就是定慧都修圓滿,便名為解脫食。我們如果再追問下去,定慧又以什麽為因呢?佛雖未說,但在一切經中,明白1告訴我們,止是定因,觀是慧因。「如來定慧」,即是修大乘止觀圓滿的果。所以說,大乘止觀,是一切菩薩行的總持門。止成就,證大涅槃,名如來定。觀成就,證大菩提,名如來慧。「究暢無極」,是形容如來定慧二果,無有再上。修止究竟,親證生佛同一淨心,如息波入水,名為入大寂靜真如性海,一得永得,無有退失,故名無極。修觀暢達,法界大用,自在無礙,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故名無極。因此在時空無量無限的度生事業中,於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能得到自在無礙。以別意說,佛說無量壽經,就是為我們介紹,無量壽佛的修因證果,定慧圓滿,攝化眾生,一切自在無礙的因果事理。總之,佛所以讚歎自己福智具足等,不是自揚己徳,而是以己例人,其實是讚歎彌陀。要我們一心皈命彌陀,至心稱念,回向往生,面見彌陀,聞法受記,也能成就如是福智具足,色身自在,定慧圓滿啊!

  戊三、世尊許說

  阿難谛聽,今為汝說。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乙二、正宗分 分二

  丙一、上求 分三

  丁一、勝緣 分二

  戊一、遠緣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須彌天冠。次名須彌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離垢。次名無著。次名龍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頂。次名不動地。次名瑠璃妙華。次名瑠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種。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脫華。次名莊嚴光明。次名海覺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離塵垢。次名捨厭意。次名寶炎。次名妙頂。次名勇立。次名功徳持慧。次名蔽日月光。次名日月瑠璃光。次名無上瑠璃光。次名最上首。次名菩提華。次名月明。次名日光。次名華色王。次名水月光。次名除癡冥。次名度蓋行。次名淨信。次名善宿。次名神威。次名法慧。次名鸾音。次名師子音。次名龍首。次名處世。如此諸佛,皆悉已過。

  此中列出久遠五十三佛,最初錠光如來,最後處世佛。如此諸佛,依次授季、成佛、度生、滅度,是為皆悉已過。為什麽要舉古佛出世呢?這是為了說明,佛法是宇宙真哩,無始無終。在有佛出世時,宇宙的真理是同樣存在於世間。乃往過去久遠無量劫來,久久有一尊佛,興於出世間。這很多的佛,都是證得同一的真理以後,因為有大悲本願,所以出現到人間來,目的是為了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與諸佛一樣,證得宇宙真哩,名為得到。所可度的,皆以得度。其為度的,也因佛已說法,而作為眾生可以得度的因緣。佛的化緣事畢,乃取滅度。這樣諸佛相續出世,就好比世間的燈燈相續,無有盡期,顯出了法身(真理)常住,所以佛種不絕。眾生也依此因緣,方得聞法修行成佛。如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一乘的意思,有四:一、真理只有一個,以所證的真理,無有差別,名為理一。什麽才算真理呢?依佛所證所說,那就是:諸法唯一心,亦不得一心之相,而具一切心之用。所謂心造天堂,心造地獄。古德有詩說:「萬法都由心想成,如心畫物物成形,六凡四聖皆心畫,諸佛當初也眾生。」二、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證得這真理,而稱為佛,以已證的人,無有差別,名為人一。三、諸佛出世說法,都是同樣開示佛所知所見,雖然有時用些方便,但終歸是說明佛自己所證的,以教化眾生,同佛所證,這也沒有差別。如法華經說:「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名為教一。四、眾生能得有緣見佛聞法,不論聞的是方便法,真實法,只要如法修行,畢竟都是菩薩道,皆當成佛,名為行一。所以常不輕菩薩,見四眾弟子,都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皆當成佛。我們要從一乘去體會五十三佛,興出於世,就是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的真實意義,便可了解,無量壽佛修因證果度生,也是一乘佛法的具體說明。彌陀因地,不但與諸佛緣深,而且是依諸佛為緣起,種下很深的善根,才得成佛。如法華經說,彌陀也是無量劫前,十六王子之一。從那時開始,便於無量佛所,植諸善根,常修梵行,受持佛智(真理),開示眾生。可見彌陀,不但在五十三佛所,結下成佛度生的因緣,而是在無量佛所,久遠以來,行菩薩道,積集德本。

  本經所列五十三佛次序,是相續向後推,漢譯吳譯,也一樣。但漢譯只舉三十六佛,吳譯只列三十二佛,而且皆存梵音。唐譯僅列四十二佛,而次序又是向前推。雖然各種譯本有所不同,這是原有梵文,有廣說,有略說,不必去考證誰是誰非。關於五十三佛的名號,毋須一一加以詳細解析。總之不出法、喻、徳、相、用五類。 如錠光如來,到月色如來,這皆以譬喻立名。正念,離垢,無著,這屬以徳。龍天,夜光又是喻。安明頂(即灌頂),不動地這是以法。瑠璃妙華,到月像是以相。日音是法喻合稱,佛說法音,有如日光普照故。解脫華、莊嚴光明、海覺神通皆以徳。水光、大香是以喻。離塵垢,捨厭意是以徳。寶炎、妙頂是以相。勇立、功徳持慧,蔽日月光是以用。日月瑠璃光,無上瑠璃光是以喻。最上首,菩提華是德喻合稱。月明、日光、華色王,水月光,皆以相。除癡冥、度蓋行是以用。淨信、善宿、威神、法慧是以法。鸾因、師子音、龍因是以喻。處世是以用立名,處於世間,度化眾生故。

  戊二、近緣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是指處世如來滅度以後,再次有佛出世,名「世自在王」,這是別名。「如來」至「佛」,是諸佛皆有的十種通號。梵語「樓夷亘羅」,此雲世自在,與觀自在菩薩的梵音相同,王是稱歎自在無有超過。這一尊佛,是在燃燈佛以前第四十三尊的佛,於一切法得自在,故以徳立此名號。

  佛德無量,名亦無邊,經中皆擧十號以攝其馀。現將這十種通號,簡略說明:「如來。」金剛經說:不來亦不去,故名如來。這是約理,依真谛說的。成實論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依真俗二谛說。佛證得真哩,依這真理來人間示現成佛,名為如來。智度論說:「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上句是證法,下句是教法,這是約佛法來說。智論又有頌說:「如如境智合,故能處處現,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住。」這是說,要以能見真理(如)的智慧,去證見諸法真理(如),這樣境與智相合,所以能夠與諸法真理一樣,無所不在,無所不合,處處皆可現出來,故名如來。而所現的雖然是應化身,但也就是功德報身和真理法身,三身是和合不異的,所以能來世間。處處應現,住世說法。怎樣說呢?要依二谛,如諸法的真實相,法有說有,法空說空。「應供」。瑜伽師地論說:以得應得義理(真理),應作無上福田,應受一切供養。「等正覺」。這是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亦有譯為正徧知,這是超九法界的稱謂。表示佛既具有如理智,名為正覺。更具有如量智,名為等覺或徧知。如理智證真谛,如量智證俗谛,佛所證不出此二谛真哩,故名等正覺。「明行足」。智度論說:明是指佛已成就宿命,天眼,漏盡三明。行是指佛已修圓滿戒定慧三無漏學。足字是究竟圓滿義。亦有解析名是智,行是福,成佛則福智具足,這也可通。「善逝」。即好去的意思。智度論說:善逝者,於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或雲好說,能契理契機而說。以上五種,多屬佛的自利,但亦兼利他的德號。「世間解」。瑜伽師地論說:善知正覺、有情、器世間,一切品類染淨相,名世間解。這是約佛的自行及化他說。有如法華經所說:唯佛與佛究盡諸法實相,所謂如是相,如是性,乃至本末究竟。這十如是,是三世間的真實相,唯佛才能究竟完全了解,故名世間解。同時佛出世說法度生,也無非要令世間眾生,也能了解這十如是,此是世間的必然因果律,沒有一法一人不如此的。「無上士」。約佛自己,是或盡智圓,沒有人可以超過說。約佛化他,那是指佛,超出天人魔梵,唯一能度眾生了生死成佛的人。「調御丈夫」。就是善能調伏導御一切眾生的大丈夫,所以經中說,女人不能成佛。「天人師」。以為佛才堪作一切天人的老師說。其實包括六道眾生的老師,以上攝下,故稱天人師。「佛」。即是覺者,含義如懸談中說。以上五種德號,多屬利他,亦兼自利。因為到了佛果,必然自他不二,如懸談顯教要義中所說明。「世尊」。具有如上十種德號,開出去可有無量功德,這樣的人,是為一切世間所尊重尊敬,故名世尊,這是總稱。

  上來佛的十種通號,已簡略講解。稱理來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總是一心之德。此心不來不去,故名如來。此心堪作無上福田,故名應供。此心具真俗二谛,如理如量二智,故名等正覺。此心能修三學,能發三明,故明行足。此心能至一切三昧,無量大智,及佛身佛土中,故名善逝。此心具百界千如,故名世間解。此心為萬法之王,故名無上士。此心總攝十八界,故名調御丈夫。此心為萬行之師,故名天人師。此心靈靈覺覺,故名佛。此心含藏十法界依正因果,為世尊重,無有過者,故名世尊。

  本經從聲聞菩薩會集,至法藏勝緣。托事表法,全顯圓教一乘。如前述菩薩功德,世尊現瑞歎德,是表一心而起萬行,一即一切。本節所述勝緣,由遠而近,先值五十三佛,表菩薩修因證果的五十三位次。後值世自在王佛,即表五十三次,全歸卷舒自在的一心,萬行一心,一切即一。不同儱侗真如,徧空法性。

  丁二、勝行 分四

  戊一、法藏因地 分三

  己一、聞法發心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

  當時有國王,名法藏。國號清泰,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子名月明。因聞世自在王佛說法,滿心懷著歡悅愉快,立即在內心啟發了無上正真的菩提心。菩提,此雲道,意即心。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一般所說四弘誓願,便是無上正真道意。所以智者大師,在次第禅門中說:「所謂發菩提心,即是菩薩以中道慧,正觀諸法實相,憐愍一切,起大悲心,發四弘誓願。善知四願攝一切心,一切心即是一心,亦不得一心,而具一切心,是名清淨菩提心。」這位國王,就是如此發心。另外法藏發心,還有別意在。那就有如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所說:「言發無上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法藏發願,就是要攝取一切眾生,生到他的佛國。

  己二、出家修行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這幾句經文,簡略說明法藏國王,既發無上菩提心,當然不會再貪戀世間名利與享樂,而走上出家真正修行的菩提正道。國家及王位,是應當敬重愛惜的,但是與成佛度生的大事比較起來,那就不足惜了。在十九世紀的西歐,自由風氣正盛行時,曾有幾句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位國王,拋棄國家而不顧,捐捨王位而不戀,去出家修行,作一個息惡行慈,上求下化的沙門,這種精神是更偉大的。他是為一切眾生,不僅為人類,去求取了脫生死,獲得究竟的解脫自由,而把國家與王位,兩者皆拋棄了。我們的本師釋迦佛,也如此。法藏出家作沙門的法名,仍然是「號曰法藏」。釋迦佛在世時,所度的出家眾,如捨利弗,目鍵連等,都是照他原有的姓名稱呼,沒有另取法名。佛法傳到中國的初期,也是這樣。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二句,不但讚歎法藏,其實為一切出家人,樹立了一種模范標准。由此可知,出家修行,是少數的人才可以,不是一般人都可出家作沙門。高才是指天姿才能,都要高人一等。勇哲是指斷欲梵行,上求下化。如印光大師說:「要出家的人,第一,必須真實發自利利人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的天姿,才可以出家,否則不可。」所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是說出家人,必須有高才勇哲的大丈夫志節,才能超過世間的的將相,可以作為人天的師表。如果還與世人一樣,貪求財色名食睡。甚至還不如世間的正人君子,那還能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沙門。因此,印光大師大聲疾呼:不要濫剃度,濫傳戒。「高才勇哲」,是讚歎法藏天姿過人-才徳非常高尚,意志堅固不退,修行勇勐精進,心智也很明哲。明哲是指對事理因果等,都非常清晰明白。「與世超異」,是讚歎其發心與勝德-以真實發自利利人的大菩提心,一言一行,威儀癢序,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斷能斷,永斷淫欲,守身如玉。與世間的人比較起來,就是皇帝將相也做不到,顯得非常的超勝特異。據於伽師地論說:沙門有四種。一、活道。二、污道。三、說道。四、勝義。法藏是勝義沙門。何以故?經文說:與世超異故。又沙門,是當時印度一般出家修道人的通稱。在佛法中出家的,別稱為釋子沙門,這也超異其他的沙門。因為一般的沙門,只是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唯有釋子沙門,除此之外,更要具有慈悲心,上求下化。依於眾生發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才成正覺的佛。所以法藏沙門,是屬於釋子沙門的一類。

  己三、發菩提心 分三

  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繞三市,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這是普賢十大願王的首要,也是做一個出家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依佛出家後,而不拜佛,不讚佛,那是非佛弟子,是魔眷屬。法藏菩薩,是佛的真子,出家後,馬上到是自在王佛的面前,五體投地,稽手佛足。拜佛以後,向佛右繞三市,稱讚如來名號。然後在佛前長跪合掌,表示以最誠敬的心,以頌讚佛曰。頌有二種,一是重頌,法華經中的頌,多屬此種。一是孤起頌,如本經現說的。頌有如中國的詩,以簡短的文句,表達美妙深廣的含意,不過印度的偈頌,不論平仄相對。法藏菩薩所讚佛求願的頌詞,四具為一偈,共有二十偈。初是歎佛功德有七偈,次是願上求下化有十偈,後是請佛證知有三偈。這全部是偈頌,就是法藏菩薩正發無上菩提心文。淨業行人,要發菩提心,不妨照此而發。不但文義週到,也包含了我們所以要往生極樂,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意思,更可與法藏菩薩同願同行,當然必能得到無量壽佛的慈悲攝受,速得成就上求下化。

  庚一、歎佛功德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如來顏容,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有。深谛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無名欲怒,世尊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鄉,震動大千。

  這七偈讚歎佛的功徳,也就是法藏菩薩,發菩提心所求的功徳。可分四節來說:第一節歎佛身業。如來身業,光明與顏色,都是巍巍盛大。如一般讚佛說:佛身猶如紫金容,亦如千日放光明。這是因為如來,有無量無邊的威德神通所致。如是殊勝的佛光,照耀明亮,世間再沒有與此相等的。就是天上的日月,和海中的摩尼如意珠,如果遇見佛光,那它們的光燄照耀,就失去作用。皆悉被佛光所隱蔽,猶如烏雲聚合,黑墨一團。這六句,是讚歎佛的身光巍巍。如來的容貌與顏色,都是超過世間一切眾生,無有一人可以倫比,這是讚歎佛的顏色巍巍。

  第二節歎佛口業。已得正覺的佛陀,口業不可思議,宣說大乘的法音,響亮地普徧流傳十方世界。而且佛以正覺大人的聲音說法,十方世界的眾生,隨類各得了解,沒有半點阻礙,這真是太希有了。

  第三節歎佛意樂。佛的淨戒、多聞、精進,以及甚深的三昧,具足權實二智的智慧,還有種種威神功德,都是世間獨一無侶的。確實是最殊勝,最希有。所以讚佛偈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以上是歎六度所成就的殊勝意業。如來深思審查,谛觀真俗二谛,善念諸佛法海,以此方便,故能證得一真法界,自性清淨心,這是諸法的真如實相。對諸法因果事理的緣起奧妙,也能窮盡了達;而且一一究竟了解其橫的互相關係,縱的相續關係,可說達於涯底了。這是歎佛的智德園滿。無明欲怒,就是貪瞋癡三毒,也叫做三根本煩惱,三不善根。凡聖的差別,就在這裡。世尊永無,所以佛是聖人,而且是聖中聖。因為佛是把煩惱的現行種子習氣,一切都斷乾淨,連最後一品俱生無明,也以金剛喩定斷盡,所以永遠再不會有無明煩惱生起。這是歎佛的斷徳圓滿。

  第四節節歎佛的三業。佛陀是人中的雄勐丈夫,有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喜大捨濟含識,就好像世間的百獸之王,大獅子。偉大的佛陀,你的三業神妙不可思議,成就的功徳,更是無量無邊。你的三業所作的功業和勳績,是徧滿於廣大法界,這是無法讚歎完的。如行願品說:「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徧。」雖然能這樣來稱歎,也是不能窮盡。為什麽?因為佛的三業,都是依智慧所起,這種智慧,深而沒有底,妙而不可言。如法華經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勐精進,成就甚深未曾有法……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因此佛的光明,和有威可敬的相貌,還有如獅子吼般的說法,都能震動三千大千世界,令一切眾生歸投敬仰,聞法修行,得到佛法的利益。可以說,凡有見聞者,無有空過。像這些諸佛自利利他的功德,是我法藏今日發菩提心,所要求同樣得到的呀!

  庚二、願上求下化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恆沙。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光明悉照,徧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這一段偈頌,是法藏菩薩所發無上菩提心的正願,無非上求佛身淨土,下以攝化十方眾生,也就是四弘誓願,分二節來說。第一節願求佛果,願行佛因。法藏菩薩自稱:願我將來作佛,能相齊等於聖中之聖,法中之王。完全過度那分段與變易的,二種生死長流,而到達那常樂我淨的,靡不解脫大涅槃彼岸,這是求佛果。為了完成如上的佛果,我願修行六度之因。例如以布施度,來調伏悭貪之意。還有持戒修忍,和精進不懈,像如是的修福行,是不夠的。我更要勤修三昧禅波羅蜜,智慧的般若波羅蜜。這樣定慧具足的修慧行,那才是最殊勝的,無有再上的了。我誓願證得無上的佛果;更願普行六度,以此作為成佛的因,來達成此上求下化的大願。這十句,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屬於上求。在我修行六度之因,或已達到成佛之果。對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有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苦難,無量恐懼,我當義不容辭的,為一切眾生,作拔苦與樂。而且要使一切眾生,都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業障,獲得最大安樂。什麽是最大安樂呢?那就是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使成佛,都得到佛果的大涅槃。我法藏所求的功德,及佛的大涅槃,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要給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安樂。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屬於下化。

  「假令有佛」,到「堅正不卻」,這八句是校量,顯出發菩提心的超勝。假使有很多的佛,有多少呢?就算百千億萬吧!不但是佛,還有無量的三乘聖賢,都是息妄契真,果證無生的大聖。這些阿羅漢、辟支佛,及地上菩薩的聖僧,數目更多,有如恆河中的沙子。我發心都要去一一如法供養,而且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我都辦到。像這樣,供養的對象,是無量的無上福田。供養的財物,又是包括一切所需。我能供養的心,更是大得很,有多少斯等諸佛和聖僧,我一概要供養。這可以說,必定有世間最大的福報吧!但是,如果拿來與我所發菩提心的功德,互相比較的話,那就大大的不如了,簡直無法相比。因為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求成佛之道,將來必然有成佛的果,佛果的功德福報,那是世間所有的功德福報,不能相比的。華嚴經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發心必能成正覺,是故我禮初發心。」這也很明顯告訴我們,初發菩提心,比成佛還難,那它的功德,更加可貴。何況,我法藏發的心,是堅固不動,真正的上求下化大菩提心。非達到目的,我是永遠不退卻的。所謂有願必成,有志竟成,我法藏有如是的絕對相信。

  第二節願求淨土,願攝眾生,也無非上求下化。譬如恆河中的沙子,多得難以形容,十方諸佛,亦復如是。有佛必各有世界,因此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算。像這樣無數的佛剎國土,都有佛的圓光,又名常光的光明,經常普照他自己的佛國;同時佛又互相放光,普徧照耀如此諸佛的國土,就像一室千燈,光光相照。這些諸佛淨土,都是佛在因地發菩堤新,行菩薩道,一直如是願行相資,精進不息,使得成就如是莊嚴,清淨光明,不可思議。可是諸佛的清淨法身,圓滿報身,以及千百億萬化身,更是威德神通,難以測量,尤其不可思議。今天我法藏發願:假令我將來能得作佛的話,我所成的佛身不但要與諸佛一樣,而且更超勝,圓光徧照十方佛土。我所修成的國土,在一切佛的淨土中,是最莊嚴,最清淨,最光明,最超勝,要稱為第一,才滿我的願。怎樣算第一呢?那聽我法藏說吧!有國土必有天人大眾,衆要第一。在其國土中的眾生,都是希奇微「妙」,超過其他佛國的眾生。如本經後面說:彼國天人大眾,皆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非天非人。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這真是希有第一。再來,就是我修行成佛的道場,也要超勝其他佛國,絕對不能與我相比,這樣稱為第一。如本經說:其道場數高四百萬哩,枝葉四布各二十萬裡,衆寶合成,照耀無極,一切莊嚴,隨應而現。還有我法藏以種種功德成就莊嚴的國土,就有如大涅槃,具足常樂我淨,微妙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無法以語言文字來形容表達的。而在一切佛的淨土中,絕對無有可與我的淨土相等,可說是獨一無雙的第一。

  不過,法藏要事先申明:將來所修成莊嚴安樂無比的淨土,不是為了自己享樂,也不是炫耀自己的才能。我的用意和目的,當然是為了拿這最好的世界,去攝受十方一切,輪迴生死,苦不可言的眾生。這完全出於慈悲的哀愍心,無非要度脫一切可憐愍的眾生,出離生死,都來生在我這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凡是十方世界中,有聽我成佛的名號,或有聽到極樂世界的淨土,希望來生我國的,人人都能滿願,命終決定可以到我的淨土。不過有一個條件,那就必須至心信樂,內心非常歡悅,願生我國。好比如囚出獄,如病得醫,如溺得救,有一種死裡逃生的歡喜心。同時要有至誠老實,來稱念我的佛名。所謂一句彌陀無別念,這就是至誠清淨心,這樣念佛,才得生到我的國土。如果已生到我國,那不用說,人人都得到無比的快樂,所謂禅悅樂、法喜樂、解脫樂、涅槃樂,總說包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快樂。同時也就得到最大的安穩,所謂阿鞞跋致。無論是戒定慧,若修若證,若身若心,若自若利他,都是很快的,沒有絲毫障礙,永不退轉,一直輾轉增上,直至成佛。這還有什麽,可以比生我的淨土更安穩呢?

  庚三、請佛證知

  幸佛明信,是我真證。發願於筆,力精所欲。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首先請世自在王佛,為自己發菩堤心作證。這一點很重要,如現在世界各國的總統宣誓就職,必須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師,或大法官,當場監誓見證。發菩提心,是要登大法王位的,唯有請佛,堪作證明。

  法藏菩薩滿心歡喜的說:我今天非常慶幸,得在世自在王佛面前,至誠發願,上求下話。希望佛相信我所發的願,是真實不虛的,證明我當來,必定得到無上佛果。因為唯有佛,才是可作我真實證明印可的人。

  再來,我要請十方諸佛,為我作證。為什麽呢?因為我既於彼世自在王佛前發願,不是只有願無行,空願無益的。我決定要努力,在十方諸佛世界,精進勇勐,修行菩薩道,來達到我所欲的佛果。我這點願心希望,非達目的,絕不終止。十方世尊,都是智慧無有障礙,所以我要請諸佛作證。同時要令此諸佛世尊,先了知我的心願,才能時常對我的起心動念,及所有行為,加以警策指導,使我行願相符,直至成佛。假使我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身心遭遇到,難行、難忍、難捨、難進的情況,停止不能前進時。我要請諸佛,以不可思議的三業輪加持我,使我雖然在諸苦毒中,我仍然能如願修行,對菩薩道的一切,能形、能忍、能捨、能精進不退。而且更能忍受一切挫折苦難,不得佛果,終不退悔。

  法藏菩薩發菩提心的偈頌,已經講好。全部偈文的系統,就是:願我也能具足佛的三業功德。願修成佛之因的六度萬行。願成就最好的佛身淨土,以攝化眾生。願令十方一切眾生,生我國土,同成佛道。願諸佛為我印證,有願必成。從本經後文所說,彌陀的修因證果,攝化有情來看,法藏菩薩所發菩提心,可以說完全實現。因為只要真發無上正覺的心,一切願王,如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都從此心出生。一切淨土,如極樂世界,淨瑠璃世界,亦由此建立。為什麽呢?一切法不離自心故,心生則種種發生故。法藏菩薩,隨順自己所發菩提心,攝取諸佛淨土的優點,修集種種莊嚴淨土的功德,建立最優美安樂的佛果,普度眾生,這是一切眾生,修行成果的榜樣。我們今天,得聞此經,如果也能發菩提心,修淨土行,求生極樂;則與法藏菩薩心心相印,阿彌陀佛當會為我們,伸手授記,如是自在王佛所說: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戊二、至心精進 分四

  己一、請示修行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知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佛告阿難,時世自在王佛,語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

  「說此頌已」,是結前生後。「而白佛言」以下是法藏菩薩請示修行,分三段來說。第一段法藏請法。「唯然世尊」,是對世自在王佛說:我法藏今為菩薩道,已真實發了無上正覺的菩提心,願上求下化,早得如佛。願佛為我廣說,如何修行的經典,和能得成就的法門。我當依教如法修行,才不致於盲修瞎煉,徒勞無功。我修行菩薩道,是必須依照我剛才所發的菩提願。攝取一切佛國,所有清淨莊嚴,建立我願求的無量莊嚴,最為清淨微妙的淨土。令我於今生今世,便可速疾成就「正覺」的佛果

  其次,我將成佛的名號,及莊嚴安樂的淨土,來攝化眾生。就是要在十方世界,勸眾生念我的佛名,歡喜要生到我的淨土。這樣我必定去接引,都能生到我的國土。便把他們無量劫來,生生死死,勸苦的根本,和輪廻不息的果報,一起都拔掉了,永遠沒有眾苦,但受一切的快樂。我這種發心,可以說都勝過其他諸佛,要怎麽去修行,才能滿院,才稱合我的願心呢?

  第二段世自在王佛欲說先拒。並以稱讚法藏菩薩,使其生起歡喜心,尊重想。佛對他說:如汝所請問如何修行淨土法門,及如何可得莊嚴佛身佛土的勝果,是不用我來說的。因為汝已親近過無量諸佛,高才勇哲,久修梵行,受持佛智,世間的人,都無法與汝相比,汝自己當然會知道。

  可是,法藏菩薩,究竟與眾不同,他沒有絲毫的自滿,或自以為是。我們只要看他前面所發的菩提心,就可想見,他不是泛泛的菩薩,他是一個「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心菩薩。尤其是他確實能知恩報恩,尊師重道。所以他對佛禀白說,這是第三段殷重再求。我要所修所成的佛身淨土,所攝化眾生的事理因果,其中的要義,那是非常弘廣,而又非常深奧的。這是如來甚深行處,有誰能知。這非是我法藏,所能知見的境界。唯願世尊,廣大的,詳細為我開示,敷揚演說,諸佛如來,如何修行成就淨土之行。我法藏聞佛說了以後,當然會如佛所說,老實去思惟修行。這樣才能成就圓滿我所願求的,清淨佛身,和莊嚴淨土。令一切眾生聞名稱念,發願往生,了脫生死,離苦得樂。我們由此可知,淨土法門,是知難行易,正與 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知難行易」學說,大致相同。

  己二、正示行法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麤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爾時」,就在法藏菩薩再次請求的時候。世自在王佛,知其利根大智,高才勇哲,明白事理。而且具足大悲心,志願求高深無上佛國。誘發願要度廣多無量的眾生,這是一個最適合修淨土法門的根器。即刻便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說的什麽經呢不是說什麽玄妙,也不是說有什麽秘訣,只開示修行的心要:乃在「至心精進」四個字。佛先舉譬喻,然後合法,使法藏菩薩一聽就明了。譬如大海,海中的水,真是多得不可說。可是有一人,他要用量米的斗,去把海水全部取空,這真是太難了。可是,海水到底還是有數量的。只要有恆心,能經歷無量劫數的時間,尚可把水取窮,一直到底,而得到大海中,很多微妙的珍寶。以下是合法。假使修菩薩道的人,能像用斗取海水的人一樣,也有恆心,更有至誠專一的心,上求下化。雖然同樣經歷無量劫數,仍然精進不退,求道不達目的,決不終止的話,必然也會獲得他所願求相當的果報,如佛身淨土等。決定沒有任何心願,不能得到。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舉本師,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是如何的至心精進,才把精進波羅蜜修圓滿。佛在過去,為國王太子,名大施。發菩提心,向龍王求得如意珠寶,可以隨心所欲,要什麽有什麽,來布施眾生。但剛得到珠寶,正要回國,一不小心,失落在大海中。他便發願,我無論要經過多長時間,必定要把海水取空,找回失去的寶珠,好布施眾生一切需要。發了願,便一再用水桶去取海水。諸天見到這種情形,都來幫取,結果把海水取空一半。龍王既感動又害怕,趕快把如意珠寶再呈送給大施太子。

  什麽是至心精進呢?至心,即是至極之心,有理有事。約理說:至心便是不生不滅,生佛平等的心,亦即阿彌陀、大圓覺,自性清淨心,一念具三千性相的界爾之心。也就是真實智慧,真如法身,亦名般若心。真智無知,法身無相。無知故能無所不知,以真實而稱智慧者,明智慧非作非非作。無相故能無所不相,以真如名法身者,名法身非色非非色。離四句絕百非,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思議,唯證方知,是為至心。約事說:至心便是誠懇專一至極之心。廣說:如發菩提心,便是至大、至圓、至正、至實、至頓,不是小、偏、邪、權、漸。如修菩薩道,便是至真、至善、至淨、至廣、至久、至剛、至健,有為有手,沒有一點虛偽、疑惑、垢穢、狹劣、退悔、畏難、懈怠、改變。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便是至大無外,至久不息,時空無盡,是名至心。又如有定有慧,定會均等的心,能至菩提涅槃,即是至心。所以三乘共修的三十七道品,法相雖有多種,歸納不出定慧精進,亦即至心精進為修道之不二法門。約儒家說:至心即是忠恕,誠意,正心。說話要誠信,待人要誠實。約修淨土法門來說:至心精進,便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專念即至心,一向即精進故。所謂至心專念,就是至成恭敬,專一無二,名為無後心無間心。相當於禅宗祖師所說:「截斷眾流,涵蓋乾坤。」此心即彌陀,此心即極樂。念佛能做到海枯石爛,此志不移。念茲在茲,廢寢忘食,就差不多。相當於善導大師所說四修中的恭敬修,無馀修。也與觀經所說,上品上生,必須發三種心中的至誠心深心,彌陀經所說,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心,大致相同。怎樣才算一向精進呢?信願念行四門,相續不斷的增上進步,盡報精修,便是一向精進。相當於四修中的無間修,長期修。一般說: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儒家說: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如日月運行,四時相續。易經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如蓮池大師所說:「少閒話,絕閒事,不閒走,做到年無閒悅,月無閒日,日無閒時,念茲在茲。」就算至心精進了。

  世自在王佛,開示修行的心要,就在至心精進。這是很平常的話,並沒有什麽神秘。也不像外道,說有什麽開關點竅。而且說了很好的譬喻,大家聽了,有何感想?我想要能至心精進,必須先能無我。看看我們的本師,六年苦行。以及古今佛門弟子,凡有一點成就,那一個沒有具足無我精神,才能至心精進。愣嚴經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所以必須先理解無我,才能至心精進,惑盡智圓,自利利他。佛世的阿那律尊者,七日目不交睫。周利槃陀尊者,至心念掃帚二字證果。禅宗的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二祖慧可大師,斷臂求法。趙州八十歲,還行腳參訪善知識。虛雲老和尚,三年朝拜五台山,以報母恩。清涼國師,十事自誓,十事自勵。玄奘大師,為法忘身。智者大師,誦法華而見靈山說法。淨土宗的初慧遠大師,三十年不出廬山,六時行道,不廢寸陰。二祖善導大師,每入室,長跪唱佛,非力竭不休。出則演說淨土法門,提倡專修,三十馀年未嘗臥睡。四祖法照大師,以至誠心,親歷五台聖境,面見文殊菩薩,金口宣揚念佛法門。六祖延壽大師,日課一○八佛事,夜到別峰念佛,每日念佛名十萬。七祖省常大師,刺血書經,領眾念佛,日夜精勤。十一祖省庵大師,瞻禮阿育王寺佛捨利,先後燃五指供佛,跪捨利塔前發四十八願,感捨利放光,日夜課佛十萬聲。十二祖徹悟大師,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開示大眾說:「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唯專唯勤,無什無閒,愈久愈挫,轉持轉切。」淨土宗自廬山開始至今,將近一千七百年,其間除歷代祖師外。有仙樂來迎而不去的,有天童請駕而不喜的,有銀台要換金台的,有求佛提前來接的,其他勝事更多,詳見往生傳中所載。歸納來說,都不出「至心精進」所成就。我們學佛修行,應當拿他們做榜樣,也要著實從這四字用心下手才好。切不可空腹高心,貌視先賢古德學成一個會說不行的伶俐漢,一個賴佛偷生的懶散和,或者學成索隱行怪的外道,那就太自誤誤人了。

  當知,六道眾生,唯人道能具有無我精神,至心精進,上求下話。而老實人又比聰明人,更能具有。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都是無我的老實人呀!世間做人,在學問事業,或名節上,有點成就的,也少不了要能無我,至心精進。科學家的發明,如牛頓,愛迪生等。宗教家的耶稣,寧上十字架。哲學家的蘇格拉底,寧願服毒而死。我國古聖先賢,如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夏禹治水,蘇武牧羊。文天祥的正氣歌,諸葛亮的出師表。史可法,岳飛的精忠報國。越王句踐的臥薪嚐膽。乃至國父革命,八年抗戰。還有孟姜女的哭長城。那一件,不是「無我至心精進」的表現?我曾作了一副對聯以自勉:「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尅果,何願不得。」「事無大小難易,盡心而為,勤能補拙,有志竟成。」也可作為諸位求學做人的參考。

  總之,佛教的特勝,在能無我。一切凡夫外道,都執有我。如果學佛,一切為自我,自私自利,求名求利,就算至心精進,也不是佛弟子。談到修行,事不能急功近利,或投機取巧的,也沒有什麽神秘。今日有些佛弟子,不明無我及至心精進的重要,總希望有什麽便宜可撿,有什麽秘密可傳可得,難免朝三暮四,見異思遷。雖然念佛,而不能老實念佛。聽說有跑西方,跟著瞎跑。聽某法師說:每月那幾天拜什麽佛,這樣功德大,也跟著這樣拜。聽人說:念「南無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能於一聲中念得多,也便跟人這樣去念。聽人說:有弘願本願念佛法門,只要有信仰心,完全靠彌陀的弘願本願攝受,不論其他修行,就可以往生,這不是太便宜,太方便嗎?我何必去吃這麽多的苦,這樣不能,那樣不可。還要至心精進念佛,修諸功德起不是傻瓜;因此也跟別人去修弘願本願念佛法門了。有些聽人說:修禅好,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還要念佛生西方干嗎?修密好,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也用不著持齋吃素。或聽人說:學教好,你看某法師,講經說法有幾百幾千人聽,皈依的信徒多得很,好神氣,何必修念佛法門。還有聽人說:煉丹練氣功,練瑜伽,可以長壽,這個更適合我的需要,念佛干嗎?更有些人,聽人說:誦某部經,持什麽咒,功德最大。拜什麽忏,最能消業障;便跟著去誦去持去拜。今天聽說某寺某道場,招待好,法師好,便常跑某道場。明天聽說別的道場好,又去趕熱鬧。看他既很虔誠,又很發心,道場跑遍,忙得團團轉,可是把阿彌陀佛的名號,丟到天邊去了。像如上我所舉的例子,這樣念佛,還能成就淨業,往生淨土嗎?還能稱得上,事一個真實正信的佛弟子嗎?我說這些,不是譏笑諷刺別人,也不識自讚毀他,更不是給人潑冷水,斷人善根,阻人修行。是希望所有佛弟子,都能領取是自在王佛的開示,效法法藏菩薩,及過去先哲,拿穩修行的方向盤:「至心專一,精進不懈,求道不止(不變)。」必然會當尅果,有願必成,同生西方,同成佛道。唯有這樣,才不辜負佛恩,也不辜負自己學佛修行一番呀!再說:中華民族所以能綿延五千年,成為世界最悠久的民族,就靠這「至心精進」的民族精神。只要這四字保持不失,任何險難終能克服,一切驚濤駭浪,都阻止不了我們民族的繼續前進!凡是中國人,必須把握住「至心精進」,才不會愧對我們的祖先,才能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使我們的國家民族,永遠光芒萬丈,成為人類歷史的唯一巨星。

  世自在王佛為法藏菩薩,開是修行心要後,接著對他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中,種種功德,嚴淨,廣大的相狀。並且說明正報的天人,依報的國土,都是有其必然的因果。什麽是因果呢?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這就是古今不易的因果。假使天人皆有淨心善行,就會感得淨妙的國土。相反的如果是穢心惡行,那就必得麤濁的世界。法藏!汝既發了無上菩提心,又希望修淨土行,要成就最清淨安樂的佛國,以攝化眾生。我應當隨喜滿汝的心願。於是,以佛神力,就將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其中有淨土,也有穢土,悉皆顯現在法藏眼前,使其親見明白,就好比在鏡中自見面像一樣。有人問:觀經中韋提希夫人所見,都是淨土。為什麽世自在王佛,現與法藏菩薩看的,要有淨有穢呢?答:這是佛的逗機施教。韋提希只希望速離濁世,往生淨土,故佛只現淨而無穢。法藏菩薩是上求下話,一面要攝取一切淨土的優點,一面要避免一些穢土的缺點,來建立一個第一的淨土,攝化十方眾生。所以佛就顯現淨穢世界的真實相給他看,使他有所選擇,在修行時有所應修應斷,才能成就純淨無穢的國土。

  當知:世間法相念念不住,淨可變穢,穢可變淨。要能得純淨土而相續,非作功德不可,念佛是一切功德中王。可是功德也屬有為法,亦緣起緣滅,要使功徳相續增上,那就必須無我至心,精進不止才能夠。法藏聽了佛的開示,及見了淨穢佛土。便以無我至心精進為體,修諸功德為用,相續不斷,一直到完成他的佛身淨土。仍以無我至心精進為體,十方接引眾生為用,相續不息,要把眾生度盡,才肯罷休。這種精神,如是修行,是我們一切念佛弟子的模范。大家對以上正示行法,這一段經文,千萬不要輕易讀過。不然,佛法懂得再多,而沒有無我的精神,至心精進,行解並重去修證,還是得不到真實利益。本師不是說過:我與阿難,同時發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為佛。

  己三、依教修行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者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法藏聽佛開示完畢,既求法得法,又親見諸佛淨土,便隨聞即行,起聞思修三慧。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效法。假使徒聞不行,等於吳文。因為佛法,不是當研究學問用的,是用來自利利人,了脫生死,成佛作祖的。就算你懂得很多,能說能寫,只能成為佛學通家,不能成為出世聖賢。法藏菩薩,所以能成佛,就在即知即行,知行合一,這是行菩薩道,很重要的關鍵。他聞到佛為他所說,二百一十億淨嚴國土情況,而且承佛神力,皆悉者見。這是聞慧,而且是見聞具足的,由此生信發願,才可稱為深信切願。一般宗教都一樣,要能得信心堅固,必須對他所信的事理,有親身得到一番體驗,此名宗教經驗,那就不會動搖了。淨業行人,也最好至心精進,求其現生得見淨土,這樣成就的信願,才是往生的主力。不過,先要求自己心淨,不求淨心,只求見佛淨土,那容易著魔。而且所見要與淨土三經合,要與所修觀淨合,不合便是錯誤的修習。假使我們不能親見,則當以佛的言教為絕對准確,不生疑惑。若有疑惑,雖然念佛,修諸功徳,只能生在極樂世界的邊地,那就失去大力,本經有明確的教誡。

  「起發無上殊勝之願」,這句是指法藏菩薩,修淨世界願說的,即是後面四十八願,這是無有人超過其上,而且是最殊勝,不可思議的大願。發願一點特別重要,為什麽?學佛修行,是否正確?能不能自利利人?

 

上一篇:《無量壽經》大意
下一篇:大安法師:四十八願乃淨土宗核心眼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