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 正見的建立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正見沒有建立起來,我們的發心就不可能那麼真切;修道的過程當中,也會反反復復,也容易一直在迂回,在曲折的道路上徘徊。
卍 世間善法本身是非常的多,如果我們從世間善法開始修起的話,可能這一輩子到死,我們頂多只能說做些好事,積一些好的業。我們大乘佛法,一開始就是要從甚深、圓滿的佛法開始著手——願心,但是我們落實的時候,是一步一步去落實。
卍 如果我們在平時的討論過程當中,帶有一定的情緒,這本身就不對,有很大的問題。我們跟人家講佛法;或者跟人家講佛法人家不理解,反問你,或者不接受,我們就容易反彈。這樣子就不符合慈悲,也可能造惡業,因為對方不聽或者不接受,那麼我們語言當中可能就會帶嗔心,語言當中可能就會出現對對方的不包容、對對方的不滿等等這種情緒。我們要去特別的注意。
卍 學佛法是要來破除我執、法執,而不是要增長我們的執著,這是一個根本的地方。
卍 如果我們對皈依的因沒有搞清楚,我們就不可能得到皈依的果。沒有因就沒有果,所以在因的方面非常的懇切,因的方面非常的圓滿,那我們修學過程當中得到的利益就會很大。
卍 實際上面,你在哪個地方皈依,是皈依的師父為你做證明你對三寶許下的諾言。
卍 不是說我們念了多少卷經,念了多少卷論,做了多少善事,後世或者說未來能夠換來多少的快樂。那都是世間上面做生意人的交換的心態,都不對。把做生意的心態帶進佛門學習佛法,只有不斷堅固自己的執著,肯定不行。
卍 佛法上面得到的快樂不是像世間法一樣要把外境搞得非常的舒適、優雅,從外境上面來獲得快樂,佛法可以通過對法的一種相應,然後得到快樂。
卍 不是說你在一個廟裡或者在家裡,佛堂多好呀,沒有什麼事情做,或者說天天有經典看,有錄音帶聽,你就能安住。這是不可能的,這些都是外在的助緣。真正能不能安住,看我們的心能不能緣在法上。
卍 我們在廟裡面做事,讓你做一點小事,你的條件一大堆,一大堆的條件就說明你的內心不圓滿,內心有缺陷,內心有求。
卍 觀身不淨本意是說,我們整個的身體,都是跟無明煩惱有關系的,不是說我們肉體本身種種的問題,我們肉體上的種種問題,種種的缺陷,是因為我們無明煩惱引起的,我們種種業的習氣引起的。
卍 雖然說你對他也沒有發怒,也沒有發脾氣,或者是沒有罵他等等,但是你這種嗔心,這種無明,你對外在的人和事,你這個心就打不開,煩惱就把你障礙住,你就沒辦法,你的力量就發揮不出來,這種惑解除不掉,障礙就去不掉,就不能解脫。
卍 一個人只有停止了對外在事物的追求和執著的時候,修道才能夠真正開始,我們才能夠真正覺察到,自己的執著,才能夠真正覺察到,自己對外在追求不到的一些痛苦,一些悲哀,一些焦慮,以及世間上面由此引發的種種紛爭和沖突,才能夠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