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盡孝道?所謂知恩者才能報恩,在我們的教學當中,總會跟孩子們談到母親從懷孕到生產,以及養育的辛苦歷程,讓孩子們體會到母親的恩德。首先我們會跟小朋友講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經過一個地方,見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佛陀就向這一堆枯骨頂禮。學生就問:“佛陀,您為什麼給這堆枯骨頂禮?”佛陀就說:“這些枯骨可能是我們過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禮拜。”拜完之後,佛陀就叫學生把這堆枯骨做分類,顏色較黑的分一堆,顏色較白的分一堆。學生就問:“這兩堆枯骨,為何一堆比較黑,一堆比較白?”佛陀告訴學生:“較黑的骨頭是母親的骨。因為在懷胎的過程中,胎兒的營養都來自於母親,因此母親的鈣質流失很多,而且養育的過程也十分辛勞,致使母親日漸憔悴,所以母親的骨頭顏色比較黑,重量也比較輕。”
母親十月懷胎,到最後身負幾十斤的重量,非常辛苦。我們曾做過一個活動,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雞蛋,讓他們在當天保護好這顆雞蛋。結果如何?雞蛋幾乎是全軍覆沒。他們本應保護這顆雞蛋,但是差不多三分鐘就忘記了,漸漸就開始蹦蹦跳跳,雞蛋就破了。我們借由這個體驗對學生們講:“你看,一顆小小的雞蛋,你們一天都保護不了,而母親保護你這麼大的一個小孩,能保護十個月,所以非常辛苦。”母親懷孕到了後期,怎麼躺都不舒服,連覺都睡不好。十個月之後還要生產,那更是辛苦,也很痛苦。
生產的劇痛比癌症還痛。產床上有兩根很粗的鋼柱,為什麼有兩根鋼柱?因為陣痛的時候可以拉住鋼柱撐一下,把疼痛轉移到拉力當中,相當辛苦。我們跟小朋友說:“那兩根鋼柱都已經彎曲了,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鋼柱彎掉了?是媽媽生產時痛的力量把鋼柱給拉彎了,所以這兩根鋼柱見證了媽媽生產的辛苦。”我們接著會跟小朋友討論,媽媽生完孩子之後,有沒有說痛死我了?或是當孩子長大之後,她跟孩子說,我生你的時候痛死了。有沒有這樣講?都沒有。縱使她經歷了如此的痛苦,生產後的第一個念頭還是想著孩子是否健康、孩子現在如何。所以,母親對孩子的關懷,使她連這樣的痛苦都能放下,這是母親生產的恩德。
懷孕期間,許多孕婦因為身體不適,時常會嘔吐,但還是勉強自己把食物吞下去。為什麼?她想著要把營養吃下去,才能讓胎兒更健康。孩子出生之後,母親要哺乳,也是要攝取很多的營養供給孩子。所以,孩子生下之後,養育的工作更加辛苦,母親會非常勞累。有一位家長告訴我們:“懷孕時,總希望趕快把孩子生下來。生產之後,又很想把孩子再裝回去。”為什麼?因為生下來之後更辛苦。
記得我的小外甥一歲以前常住在我們家,有時候晚上不睡覺吵鬧,家裡的人就輪番上陣抱他,一個換一個,我也成了這個行列中的一員,但常常抱不到半小時,我就撐不住了。所以母親養育孩子的確十分辛苦。
我母親生了三個孩子,我聽爺爺說,母親早上要教書,所以第二節課一下,就趕緊回家喂我們吃奶,之後又馬上跑回學校上課。我母親說,她在養育我們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了,下課的鈴聲剛剛響起,人就趴在講桌上睡著了。她說,不知道有多少節課,都是學生把她搖醒:“老師,上課了。”又要工作,又要當母親,又要把家裡的事都處理好,確實相當辛苦。
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們理解到,他們的整個成長過程讓母親非常辛勞,要讓他們感念母親對他們的恩德。許多孩子在聽的過程中很感動,甚至掉下眼淚。於是我們就借機更進一步:現在既然知道了媽媽的恩德,就應該懂得報恩——當一個孝子。如何當一個孝子?是不是長大之後,賺大錢給媽媽花?買大房子給媽媽住?這太遙遠了。我們引導孩子,要讓他從當下就開始,落實在生活中。即使拿一次拖鞋,也是幫媽媽一個忙。甚至於幫媽媽拖地,幫媽媽分憂解勞,這都是在盡自己的一分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