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有一個孩子,我第一年教六年級,他的奶奶來找他。六年級都是在大樓的最上層,一年級,年級愈小在樓下,六年級在四樓。他奶奶我看應該是六、七十歲,爬四層樓,爬上來的時候,我剛好見到這個老人家。她剛爬四樓氣喘噓噓都還沒喘過勁來,她馬上給我鞠一個九十度的躬,然後給我說老師好,這是台灣普通話。我當時候非常觸動,老師這兩個字分量太大了,假如我們沒有認真修德、認真教學,那我們德行有愧,為什麼?對不起這個老人對我們的這種信任跟尊重。雖有這一分心期許自己,但是還是會做錯事,結果錯了以後,又有一個慣性出來就是解釋,倘掩飾,增一辜,又錯上加一條罪了。像我們在大都市裡長大的,大都市容易塞車,所以每一次遲到,第一個反應對不起,塞車。馬上把責任推給這個社會,這是不對的。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改的這些習慣,變成一個下意識了,必須要有很高度的警覺性之後,才容易洞察到自己的過錯在哪裡。我也是慣性反應開始解釋,結果我看三十幾個學生聽我解釋的時候,愈聽愈聽不下去,然後那個頭都不想看我。小孩子是最直心的他不會掩飾,你講得有道理,他眼睛放光;你講得沒道理,他就有點聽不下去了,他也不會裝給老師看。我看到學生們的反應,突然警覺到要趕緊轉念,要認錯,我就給他們鞠躬,說這一件事老師錯在哪。我這個躬鞠下去再抬起頭來,學生看我的眼神是對我的尊重。所以我們的行為跟道德相應,才能贏得別人打從內心的認同。而不是用我們的地位,或者用我們言語的氣勢去壓人,「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所以會生氣跟好面子、貪有關,包含傲慢、強勢的話,也特別容易發脾氣,應該是要謙卑柔和才好。我們想想強勢,為什麼人會強勢、會傲慢?他可能覺得他有什麼,人一有高下見這個傲慢就會起來。比方頭發比人家烏黑會傲慢,眼睛是雙眼皮,看到人家單眼皮也會傲慢,這些外在的人都會傲慢,包含有才華也會傲慢,地位高也會傲慢。可是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頭發黑是你媽生的,你有什麼好傲慢?你唱歌好聽,那喉嚨也是你媽生的,你有什麼好傲慢?你說我有才華,沒有父母、沒有那些老師栽培你,你怎麼會有?而且冥冥當中我們的成長,有無數的緣分、無數的人在成就,國家撥多少費用在教育上。所以愈有才華、學歷愈高,代表得到國家、家庭、社會的栽培愈多。那應該用才華去回報家庭、回報國家社會,怎麼可以拿著才華傲慢?
包含地位,地位假如是公務員,那是國家還有我們的領導,對我們人格跟能力的信任,那更不能去傲慢,「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公務員。包含私人公司,今天老板、主管重用我們,我們應該帶頭勤奮認真,然後帶頭人與人和睦相處。那傲慢一定會讓身邊的人很不舒服。曾國藩先生有一段話講得好,他說「家敗」,一個家會敗敗在哪?「奢」奢侈。「人敗」,一個人會失敗敗在哪?「逸」放逸,懈怠、放逸,沒有責任感、沒有目標,這個人就毀了,因為他自我放棄了。「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了,人家跟我們相處就很有壓力。所以人要學禮讓、忍讓、謙讓,謙退的人就是給人家留余地,不拿著自己的長處去壓人家的短處。給人留余地那慢慢慢慢這個謙讓的態度,會讓自己的心很敏銳什麼?處處替人著想:我這句話會不會傷到人、我這個態度會不會傷到人?他有這種謙讓的態度,慢慢的他時時都能體恤他人。
可能我們講到這裡,有人要問了,那體恤他人有什麼好處?現在這個時代是功利時代挺現實的,體恤他人可以賣錢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他感來的就是人和,感來的是一大堆貴人對他的協助。有些道理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習氣不應該起來,不應該讓這些習氣繼續傷害自己的本善。
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