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從這段經文開始,《阿彌陀經》有三大重點。第一大重點就是:什麼叫做少善根?什麼叫做多善根?第二大重點:什麼叫做一心不亂?第三大重點:什麼叫做心不顛倒?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阿彌陀經》這三大重點沒有正確的理解,念佛的心一定是忐忑不安。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段經文是顯示往生的修因。從這段經文下面,“正示執持名號以立行”。前面經文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三大莊嚴是勸信,再來勸願,下面的經文就是勸行。所以信、願、行往生三法,在《阿彌陀經》正宗分的經文,圓滿具足。

  誤解之相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段經文,有不少的人誤解;縱然正確的理解,也有不少的人只是淺解而已,不是深解。我們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根據《阿彌陀經》的經文實踐修行,對《阿彌陀經》的經文,一定要深解,不可以只是淺解,更不可以是錯解。

  有人看到這段經文,就自以為是如此的體會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我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是少善根福德因緣,是很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只有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的功德不夠,所以我要加上誦經、加上持咒、加上朝山、加上拜忏、加上修諸六度萬行,這樣才累積多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不少的人對這段經文,是如此的解釋體會。

  過去師父初研究淨土經論,沒有看祖師的許多注解,也是這樣認為。後來深入了解《阿彌陀經》的經文意義,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這樣的理解,剛好和這段經文意思完全相反。

  往生之業 唯在念佛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在《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世尊如此的開示。

  故捨利子!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從《阿彌陀經》的經文,和《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的經文,作一對照,在這段經文意思是完全一樣,只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得較詳盡。

  “往生彼佛國土的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是少善根的諸有情類,當得往生”,那麼換句話來說,必須有多善根的諸有情類,方能往生。所以重要的是要正確理解“什麼是少善根,什麼是多善根”的意思。

  先看消文。世尊又呼捨利弗而說:非是少善根少福德的因緣,能得往生極樂世界。

  再看釋義。此段文乃舉出往生極樂之正因,為多善根多福德,故欲顯示持名功德殊勝,以謂修其它的一切福業,皆為少善根少福德,以非往生之正因故。經文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後言“執持名號,即得往生”,故知其意即是:先貶諸行少善難生,後彰多善唯持名一行,意在顯示往生之業,唯在念佛。

  經文次序 自顯佛意

  在《阿彌陀經》經文的次序,對經文的意義有很重要的關鍵,這段往生因的經文就是。經文世尊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是等於問的意思,後面一定是有答。世尊的說法,是從如來智慧流露而出,說法絕對會很圓滿。如果後面經文沒有舉出少善根、多善根的意義,那麼只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眾生就會不知道什麼是少善根、什麼是多善根。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後面,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樣,經文的前後次序就是說明:原來,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因為這段經文是在說往生的修因,對十方眾生而言,是最重要的,世尊絕不可能在這段這麼重要的經文,沒有將往生的修因說清楚、說明白。所以先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再說“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若一日若七日”就能往生,那不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使眾生稱念,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因緣,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因!從經文的前後次序,可以得到這樣的印證。

  所以,若認為,只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功德不夠,剛好錯解這段《阿彌陀經》往生因經文的真義。所以對經文一定要深入了解,錯解經文的意義,會使自己修學佛法產生障礙。尤其是念佛人,錯解淨土經典的意義,會使自己不安的念佛。不安的念佛有什麼缺失?容易遇障退道。有人念佛三年、五年就不念佛了,有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三年五年之後就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夠。為什麼信心不夠?對淨土經典的道理,沒有正確的理解,或者是正確的理解,沒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信心不深。就猶如樹根定入土中不深不廣,所以有考驗來,猶如一陣狂風來,樹根若定的淺,自然這棵樹就會被狂風吹倒,連根拔起。

  所以,你的信心,是如玻璃還是如鑽石?如鑽石,就表示你對阿彌陀佛的名號絕對救度,信心定得很深,猶如樹根定入土中非常的深入,就不怕大風來吹。你對阿彌陀佛的名號建立深信,邪知邪見的人、異解別行的人,就考不倒你,你不會聽人家說似是而非的話,就失去了念佛心,就失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生心,絕對不會。因為你對《阿彌陀經》的經文,深入的了解了,你知道自己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平生就已經決定,你已經是西方極樂人了。猶如一個參加考試的考生,已經看到榜單上有他的名字,已經考上了,內心就非常的高興。你現在做好往生三法信、願、行,你平生業成,往生決定,你現在就是西方極樂人。在娑婆人間是隨緣過著念佛的生活,將來某年某月某日,臨終來到,你知道阿彌陀佛一定現前,迎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哪有可能放棄念佛,哪有可能放棄求生西方淨土,對不對?

  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說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對淨土經論正確理解的人,對阿彌陀佛有深信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的容易;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正確的理解,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建立信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會覺得非常的困難。困難與容易,都在眾生的心中產生。猶如有人念佛念到非常的歡喜,有人念佛念到非常的苦惱,同樣是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同樣是阿彌陀佛慈悲發願要救度的眾生,可是有人念佛心中是法喜的,有人念佛心中是苦惱的,因為念佛心中法喜的人,知道自己往生是一定的;念佛心中苦惱的人,就是對往生一事不敢肯定。猶如師父去馬來西亞弘法,當我說念佛往生的道理,有一位居士在課後來到我面前,跟我說這句話:“信願師父!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諸位菩薩!我們不要說從佛經來了解,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佛祖統紀》、從《往生集》、從《淨土聖賢錄》,這些記載念佛往生的傳記書籍裡面,能夠看到不少的實例,一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說這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最後,師父也會引用幾個實例,來證明一心念佛,沒有修其它的教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有理論、有實例,你對經文了解了、明白了、信受了,你對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建立深信,就不會懷疑,你的念佛就不會苦惱,就會是法喜。

  其它譯文

  下面來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段經文的其它譯文。

  為什麼要了解其它的譯文?因為我們中國的漢字,中文有很多語法看不出真義。有時候透過其它的譯文來對照,可以令我們對經義有更正確的認知。

  梵文日譯

  首先來看第一,梵文日譯。就是將梵文翻譯成日文,是中村元所翻譯的。這是日本人,是一個佛學大家,很有學問。這段經文,中村元從梵文翻譯成日文,這樣說:

  不得僅以微小善行,往生無量壽如來佛國。

  翻譯得很好。“不得僅以微小善行”,那就是要很多善行才能往生無量壽如來佛國。那麼以自力、他力來作一比較,自力所修的功德,與他力所修的功德,哪一種功德比較多?當然是他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他力。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力量,果地名號有諸善萬行的總功德。

  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修的功德,和我們凡夫眾生所修的功德,作一比較,我們凡夫眾生所修的功德,實在是很微小,猶如大海的一滴水而已。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修的功德,猶如大海水那麼多,所以“不得僅以微小善行,往生無量壽如來佛國”,不就是說:“不可以凡夫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往生無量壽如來佛國;要以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修的諸善萬行廣大功德,方能往生無量壽如來佛國。”對不對?意思就是如此。

  梵文英譯

  第二是梵文翻譯成英文,翻譯者是穆勒。這是一位英國人,也是佛學非常有學問的一位學者,將這段經文翻譯成英文,這樣說:

  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而得到生在彼無量壽如來佛國之果報。

  英文與梵文的文法有時態。時態就是時間的形態。中文的文字,比較不容易看出時態。英文的時態,只要看動詞就能知道,這件事是已經發生過了,還是正在發生、進行之中,從動詞就可以看出。

  穆勒翻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為“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而得到生在彼無量壽如來佛國之果報”,也就是,不因為眾生在今生所做的善行,可以往生西方佛國,那要以什麼人所做的善行才能往生西方佛國?既然不是眾生所做的善行能夠往生西方佛國,那就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所修的善行,才能使眾生往生西方佛國,對不對?穆勒將梵文翻譯成英文,也說得很好,我們跟穆勒贊歎(掌聲)。

  用不同的譯文來佐證,才不會對世尊所說的經文意義錯誤的理解。

  藏文日譯

  下面第三是藏文日譯,就是將藏文翻譯成日文。翻譯者是寺本婉雅,這是日本人,佛學的程度相當深,佛學造詣很高。這段經文,寺本婉雅翻譯說:

  不得以少量善根,往生彼世尊無量壽如來國。

  也就是必須要多量善根,才能往生阿彌陀佛的國土。那麼少量的善根是指什麼,多量的善根是指什麼?再以我們凡夫所修的,和法藏菩薩所修的,作一比較。我們凡夫口業的修行,和法藏菩薩口業的修行,有一樣嗎?不一樣。你去看《無量壽經》,顯示法藏菩薩身口意三業的修行。法藏菩薩口業清淨,不曾說惡語、不曾說绮語、不曾說兩舌、不曾說妄語,所以口業圓滿,成就這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使法藏菩薩成佛。“柔和愛語”,法藏菩薩的修行,我們凡夫眾生要做到口業如法藏菩薩的修行,實在是非常的難。而且法藏菩薩是以古佛的佛心,稱性修行、全修在性。以自性流露的修行,和以意識心流露的修行,功德是天差地別。

  凡夫的心是生滅心,佛的心是不生滅心,所以法藏菩薩以不生滅心修諸功德,這句名號的功德是無為的功德,凡夫以生滅心修行,所以所修的功德是有漏功德。有漏的功德,事實上就稱為福德。《六祖壇經》慧能大師說:“功德不在修福,功德在法身之中。”我們凡夫眾生,因為沒有證悟法身,所以身口意三業的修行,就是如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所說的“雜毒之善,虛假之行。”雜毒之善就是凡夫身口意三業的修行,摻雜三毒煩惱。修行是好,所以用“善”形容。“虛假之行”就是凡夫以虛假心修諸功德,這樣的修行行為叫做虛假之行。所以,一個開顯法身的諸佛菩薩修行,當然和凡夫眾生充滿煩惱的修行,是有漏與無漏的差別。

  法藏菩薩的修行,身口意三業,能夠做到空、無願、無作,我們凡夫眾生有辦法嗎?沒辦法。我們凡夫眾生,要修行修到與空性相應,幾乎是不可能。是不是末法時代的凡夫真的無法修聖道教法解脫?事實是這樣。你看善導大師的開示,看法然上人的開示,看印光大師的開示,你就能明白。因為斷惑證真,對凡夫而言,非常的困難,所以聖道教法難行道,就是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經歷很長久的時間,困難重重。凡夫的生滅心、放逸心、懈怠心、煩惱心,通常修行是進少退多,很容易遇障就退道,所以道業難以成就。因此“不得以少量善根往生彼世尊無量壽如來國”,不就是說明凡夫自力無力解脫生死的事實嗎?

  梵文漢譯

  下面第四是梵文漢譯,翻譯者是玄奘大師,剛才我們看過了。

  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下面引用窺基大師的開示法語。窺基大師是唯識宗的祖師,玄奘大師的得意弟子。窺基大師雖然是唯識宗的祖師,對《阿彌陀經》也有二本注解,《阿彌陀經通贊疏》是其中一本。

  窺基大師《阿彌陀經通贊疏》雲:問:十念彌陀,頓生淨土,據斯所說,果著因微,何故少善因緣不生彼土?答:十念得生淨土,接引懈怠眾生;卻談多善因緣,乃被精進勸學者。或廣或略,理不相違。

  這一問答設問得很好,將多念與少念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說出來。

  問的意思,十念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照這樣的說法,那麼往生的果報是非常的顯著,那十念的修因是非常的微少,為何《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答的意思就是說,十念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得生淨土,是阿彌陀佛接引懈怠的眾生。事實上,說較貼切點,應該就是說,十念往生的行者,是在臨終才遇法,他的生命到了剩下念十聲佛號,阿彌陀佛對這樣的眾生,也沒有放棄。在這裡窺基大師說,十念得生淨土,是接引懈怠的眾生,那是指平生。“卻談多善因緣,乃被精進勸學者”,這段話是在說,要多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在廣度精進念佛的行者,勸勉念佛人要精進用功。“或廣或略,理不相違”,不管是說精進的多念,或者是懈怠的少念,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諸位菩薩!你聽窺基大師說這樣的法語道理,這樣是要精進念佛還是懈怠念佛?精進念佛。你不可體會說:“既然十念能往生,是阿彌陀佛接引懈怠的眾生,那這樣阿彌陀佛要接引我這種懈怠的眾生,我也不用精進用功。”這樣想對不對?這樣想不對。我們是平生之機不是臨終之機,我們是多念的眾生不是少念的眾生,所以我們要一生精進稱念,才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段經文能相應,因為我們是平生就得遇這六字洪名,我們不是說在臨終,剩下念十聲的生命而已,我們現在可以念千念萬,應該要精進多念。(選自《阿彌陀佛精講》)

 

上一篇:為年少無知邪YIN之姻緣斷忏悔
下一篇:信願法師: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