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修行求什麼,這個要知道,修行是求智慧。釋迦牟尼佛講經這四十九年,他辦班教學,我們要清楚,四十九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阿含”,十二年,好像我們現在辦小學。
第二個階段“方等”,好比是中學。小學畢業向上提升了,中學,中學跟小學合起來二十年。
第三個階段講“般若”,“般若”是大學,也就是佛出現在世間,想做的是什麼、想教的是什麼,就是教“般若”。那“般若”必須得有前面二十年的基礎,你才聽得懂、才能夠修學。說法四十九年,般若占二十二年,差不多是一半時間,你就曉得,這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最主要的一個階段。
末後八年講《法華》。《法華》好比是研究所。《法華》講什麼?《法華》講成佛。“般若”是菩薩,菩薩最後要成佛,那就圓滿了。佛離開我們“般涅槃”了,一天一夜講《涅槃經》。《涅槃經》是遺囑,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最後說的,我們看這個就懂得了。
過去古時候,唐朝中葉以前,學佛是有次第的,按部就班來,所以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有成實宗、有俱捨宗,這兩宗唐朝晚年就沒有了。這兩宗沒有了,經典有,在《大藏經》裡頭,有《俱捨論》、有《成實論》,是他們所依據的。中國為什麼把它丟掉?中國人用“儒”跟“道”代替了。
“儒”跟“道”是本土文化,特別有親切感,而裡面的內容是小學,是佛法的小學,又比小學高,雖是小學,它比小學高,它可以直接通大乘,所以我們的祖師大德,就把小乘放棄了。中國在大乘是八個宗派,這個我們要懂。
我們今天問題來了,今天佛法衰了,可以說滅亡了,為什麼?基礎沒有了,不學小乘,也不念《四書》、《五經》,也不念《老子》、《莊子》。古時候念,到清朝中葉那個時候還念,乾隆嘉慶那個時代還是念。那個時候到現在大概一百五十年,現在不念了;到民國,滿清亡國之後到民國,恐怕小乘不念了,“儒”、“道”也不念了。換句話說,佛法的基礎教育失掉了,那再學大乘都是空中樓閣,能讀能講,做不到。
現在連讀的人都沒有了,哪個法師讀《法華經》?《法華經》天台宗的,沒人讀了。哪個法師讀《華嚴經》?沒有了。大概這些經典,只有在現在水陸法會還有個壇,請法師去念一部,從頭到尾念一遍,《法華經》一般是念七部。每個宗派都有主要修學的經論,全都沒人讀了,確實名存實亡。大概藏傳的密宗還有,那也要學經論,不學經論,光念咒不行。
剩下淨土宗,淨土宗大概我們這一脈,沒聽說有第二個人講“淨土五經”;依照淨土宗念佛的方法修行,也沒有了。
我們現在是得力於高科技的幫助。我們沒有道場、沒有講堂,一生流浪。可是我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章嘉大師早年勸我出家,囑咐我學釋迦牟尼佛,所以想到釋迦牟尼佛,我們就很安慰。釋迦牟尼佛在世,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去托缽。至少我們現在吃飯不要去托缽,我們還有地方可以遮蔽風雨,房子不大,小小房間,比樹下一宿好多了,所以想到佛陀我們就很安慰,我們很感恩,真的!
這種修行的方式是正確的,真正是與人無爭,與世無求,心是清淨的。如果我們有個道場,每天講經,有幾百人來聽經,那就麻煩大了!我這裡信徒多,別人信徒少,一定會引起佛門自贊毀他、爭奪信徒、爭求供養,這就大錯特錯了!
自贊毀他是毀謗,這個果報要照《戒壇》上講的,是無間地獄。為什麼?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五逆”裡面就有一條破和合僧,破壞和合僧團,無間地獄,這個是五種重罪裡頭最重的一條,其他都比這個輕。所以我們這個路走對了,是要這個樣。
所以有發心學講經的法師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你肯不肯學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建道場?哪個地方請就到哪裡去;沒有人請,就念佛求往生。真正發這個心,你的法緣佛菩薩替你安排,到時候自然有人請,講個十年、二十年,真的根底厚了,解行相應,自己得法喜,佛菩薩給你安排道場,你的聽眾當中,聽得很歡喜,有外地人來聽,他就請你到那邊去。
我這一生的法緣就這麼回事情,都是聽眾彼此互相介紹,我們一個人,沒有累贅,哪裡請,就可以到哪裡去,講完了,那個地方預約了,一年三百六十天日子很好過,處處做客。
所以記住:做客不要做主,你把這一關看破了,走這個路好,這個路是真樂,法喜充滿,真正做到與人無爭與世無求,真正做到。
我們這個戒律很簡單,五個科目:
第一個:“淨業三福”。三條,不難記,出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邊。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是無論修學哪個宗派、修學哪個法門,必須要遵守的,這是佛法的根本戒,我們要持這個戒,根本戒。除這條之外,“三皈”、“五戒”、“十善”;出家再加一個《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第二個科目。
接著下面修“六和敬”。別人不修,我一個人修,“見和同解”、“戒和同修”。住哪個道場,守哪個道場的規矩,這就叫“戒和同修”,我們不標新立異,恆順眾生,皆大歡喜。“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法喜充滿。最後一個,“利和同均”,這條最好不要放在心上,不求利養,每天吃飽就行了,寺廟供養,如果方丈主持包個紅包給你,可以收;不包呢?不包就算了,不必過問,這樣就好,大家對你放心。不爭,永遠這一生不跟人對立,這條很重要,對立就造業,造業果報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很可怕!不跟人結怨,修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德行,最後的目標定在西方極樂世界,多好!你們喜歡這些,統統給你,我不要了,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到極樂世界去,什麼也不能帶,連這個身都不能帶,統統放下。
所以,“三福”、“六和”、“三學”、“六度”,這都是戒律。
“三學”是“戒,定,慧”三學。這個戒裡頭,主要是講求學修道。我們這個五科就是屬於戒,我們自己必須要嚴格遵守。
“戒”的目的是什麼?是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慧。所以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智慧怎麼開?心定就開了。心裡面有染污,不開智慧;心裡面有分別,不開智慧;心裡頭有起心動念,不開智慧。戒是幫助你得定,定是幫助你開智慧。
“定”的樣子是什麼?我們這個經經題上說得很好,標准的樣子,你看,“清淨”,“清淨”是阿羅漢的定,心不染污,清淨心現前,是阿羅漢、是辟支佛,開小智慧。這個“定”再提升一個階段,大定,菩薩修的,開大智慧。這個智慧是世尊是第三時所講的般若智慧,開大智慧。後面還有個“覺”,你看“清淨,平等,覺”,“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戒,定,慧”三學,佛用這個方法,幫助多少人一生當中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
我們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想法,那叫造業。業有善、惡,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換句話說,你出不了六道輪回,麻煩在這裡。
佛教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真修行是在這裡修,你不能離開,離開到哪修去?!眼在色當中修,耳在聲當中修。修到什麼?最粗顯的先下手,那就是從不執著,真放下了。眼見色,不執著就是阿羅漢;再加上不分別,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佛。你看這三個等級,確實大道至簡。
用什麼方法修?沒有一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哪個方法都行,沒有一樣不行,就是在境界裡學個什麼東西?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妙極了!你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錯了!理上跟事上全錯了。這是佛法深妙之處。
不起心、不動念還不礙辦事,還什麼事都干,就是《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什麼?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生心”呢?什麼都干,樣樣都不礙事。心一動念頭就錯了,不起心、不動念是用真心,真心完全用自性的性德,就是智慧德相,它用這個,所以它不礙事。
起心動念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凡夫他不知道用真心,他用妄心,凡夫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用這個,這就錯了。
所以,修行要把總綱領、總原則掌握到,與這個相應就是對的,跟這個不相應就是錯的。不是說一天念多少經、念多少論、拜多少佛,那都不是的,不是的!
真正修行人也要做這個樣子,他不礙事,他心裡沒有。他天天在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真高明!為什麼拜這麼多?拜給別人看,希望別人學習。別人肯拜佛的,修點福報也不錯,成不了佛,修善業、修福報,用意在這個地方,自己真的是“無住”。“無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菩薩的“無住”就是不分別、不執著。
我們凡夫學佛學了幾十年,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應該慚愧、應該忏悔,遇到淨宗才能得救,遇不到淨宗救不了。淨宗怎麼?淨宗可以帶業往生,其他法門沒有聽說帶業的。帶業就是換個環境,這個地方境緣我們沒有能力克服,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緣好,都是殊勝的緣分,障礙的緣分沒有,所以這是個好地方,最安全的地方;修行不招魔事,那裡沒有魔。這個世間魔太多了,無量無邊,凡是叫你起心動念、叫你分別執著的統統是魔。所以要認識。
2014大經科注25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