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後兩者,均以破除無明,而名智慧。彼佛智光,能蕩除我等無明心垢,惠予我等真實之利,是故彌陀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這八個字,是十方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贊歎。這個贊歎,昙鸾大師在贊頌裡面,是用“破除無明,而名智慧”,說佛的智慧光能“蕩除我等無明心垢,惠予我等真實之利”,我們得到了嗎?每天這個經念一遍,就是光照一次。
確實我們是染污太嚴重了、無明心垢太嚴重了。雖然佛光天天照,讀一遍就是照一次,我們心裡面的染污好像沒減少,智慧沒有開,這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了。不是佛光不靈,我們迷得太深,讓佛光透不過去,我們被照的這些眾生,居然沒有感覺。所以經典的教誨,我們沒有能夠依教奉行,原因在此地。這個問題怎麼解決?解決的方法古人說過了,我們要相信,那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的時候用真誠心、用恭敬心,不能分別、不能執著。如果讀誦的時候還有分別、執著,還去想經裡頭的意思,那就把讀誦的功德破壞了,讀誦不許可有意思存在,這就對了。一直念下去,念到“其義自見”,恍然大悟,就真明白了。
所以遇到經上有困難的地方,不是經難,是我們自己有障礙、有業障。忏悔業障最有效果的方法,還是“信願持名”。
本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這句,這個是忏悔法裡頭至高無上。只要你真誠、恭敬,一向專念這句佛號,自然有感應。念的時候不必求感應,有求感應的心,那是染污,也把功夫破壞了。一無所求,念到純熟,煩惱控制住了,智慧就現前,就其義自見了。這是古聖先賢所傳的“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上一次,胡小林居士到香港來看我,告訴我,他最近六年專攻《起信論》,古人這兩句話一點都不錯!他說我一千遍念完,許許多多的意思看出來了,自然向外冒;再讀一千遍;意思就更多了,前面一千遍沒有看出來的,就冒出來了,遍數愈多,意思愈精愈妙,其味無窮。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來給我作證明,一點都不錯。所以古人有個諺語說,“只有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能做得到,契而不捨,一句佛號念到底,像海賢老和尚,他真解決了。
我們再看下面第六尊:
【解】“常照光”。見《宋譯》。常寂光中,寂而常照,故名常照光。《魏譯》為“不斷光”。淨影曰:“常照不絕,名不斷光。”憬興曰:“佛之常光,恆為照益,故不斷。”昙師贊曰:“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一切時普照,正是常照之義。
我們業障煩惱習氣很重,“常照光”裡面是常照,從來沒間斷,我們知道,我們相信,但是我們沒有得到光的利益。光是什麼?破迷開悟。我們依舊迷而不覺,這我們來找毛病,到底發生在哪裡?為什麼有人得利益,有人不得利益?我們是屬於不得利益這邊,問題在哪裡?我們心不清淨,我們心不平等,所以佛的常照光,我們沒得到受用。這個光是永遠不斷的、日夜都不間斷的,如果得這個光的利益,我們的心清淨了、平等了,“清淨,平等,覺”都得到了。
我們的無明煩惱,用什麼方法把它消除?讓我們能夠在佛的常照光中,這是什麼地位?給諸位說,這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到佛的常照光,日夜沒有間斷,這些菩薩們住在實報莊嚴土,因為佛光普照、佛光遍照,他們不會退轉,一直等到無明習氣斷干淨了,他們證妙覺果位,回歸常寂光,就證得圓滿的法身。是這個意思。
下面第七,“清淨光”。
【解】“清淨光”。淨影曰“離垢稱淨”。
“垢”是染污。沒有染污這叫“清淨”,我們經題上修行的綱領五個字,第一個就是“清淨”,清淨心裡面沒有染污。
什麼是染污?“有我”,“我”就是染污,因為“有我”,所以就有自私自利,就有七情五欲,就有貪嗔癡慢,都從“我”發生出來的。
佛一開端頭一個,就是教我們破除“我見”。我們知道小乘初果,要把五種見惑斷了,就能證得初果了。五種見惑裡頭一個,執著身是“我”。這樁事情我們要怎麼辦?這個問題要是功夫不得力,念佛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早年間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常說,咱們蓮社蓮友念佛的同學,一萬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五個,真往生了,其他都不能,什麼原因?“身見”沒放下,起心動念都是為這身在想。特別是年老的,想什麼?想身體健康,想怎麼保健,想怎麼多活幾年,跟印光大師方法完全搞錯了。
印光大師晚年他就想“死”字,他沒有想要多活幾年,要保健身體,沒有,天天想“死”。死怎麼辦?求生極樂世界,天天想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往生,這個對了。這個世間不能留戀,留戀這個世間出不了輪回,太苦了。我們自己一定要明了,一天到晚念念都不能忘記,願生西方淨土,信願持名,這就對了。萬緣放下,學了這個佛法一定要管用,要用上。
我們看底下的注解:
【解】“清淨光”。淨影曰“離垢稱淨”。
遠離染污,心就清淨了。心裡頭只裝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要裝,就清淨了。
【解】憬興曰:“從佛無貪善根而現,亦除眾生貪濁之心,故清淨。”
五濁惡世,“濁”就是染污,“濁”就是不清淨。“貪”就是濁惡。五濁裡頭的貪嗔癡,要把這個心放下,什麼都不貪,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完全是虛幻的,我們被這些假相蒙蔽了,被它們欺騙了。
【解】昙師贊曰:“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下面是念老給我們的解釋:
【解】故知此光明朗離垢,復能為眾生消除貪濁與罪垢,故號為清淨光。
它能幫我們清理。這個光裡頭有智慧,這光在哪裡?這十二光總的來說,都在一句佛號之中。廣義來說,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十二光,我們用真誠心恭敬心讀一遍,這十二光就照一次,處處在提醒我們。我們要懂得,“願解如來真實義”,“開經偈”說的。佛的名號清淨,《無量壽經》所說的清淨,依教奉行就是清淨光照注。
【解】又《往生論》雲:“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略說入一法句故。”
《往生論》裡面說得好。什麼是“一法句”?這個三種成就莊嚴,就是“國土成就莊嚴”、“佛成就莊嚴”、“菩薩成就莊嚴”。佛菩薩是正報,國土是依報,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往生論》上:國土說了十七種;對佛,贊歎阿彌陀佛說了八種,贊歎每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大眾說了四種,總共三十九種莊嚴,這成就願心莊嚴。誰的願心?阿彌陀佛的願心。我們每一個往生的人都要有這個願心。
略說“入一法句”。
【解】“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是知清淨一名,體是真實法身。廣攝國土、佛、菩薩三種莊嚴,
這是念老給我們注解的。
【解】故《漢譯》彌陀名號為無量清淨佛,又彌陀密號為“清淨金剛”。當知清淨二字,其義甚深。
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再看底下一尊:
【解】“歡喜光”。淨影曰:“能令見者心悅,名喜。”
見這個光法喜充滿。
【解】憬興曰:“從佛無嗔善根而生,能除眾生嗔恚戚心,故歡喜。”
這個我們看到佛門,天王殿裡面供養的,“恚戚心”,天王殿供養的彌勒菩薩,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是表歡喜光,叫每個人看到心裡都能生歡喜心,所以非常好。
【解】昙師贊曰:“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安樂”者,如《法華》曰:“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佛光能令眾生安樂歡悅,故名歡喜光。
這裡頭要記住一個總的原則,那就是“光明”跟“智慧”是平等的。“光”就是智慧,智慧起作用就成為十二種光。“體”都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有這麼多的德用。
真實智慧從哪裡來?自性上本有的,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心清淨它就現前,心不清淨它就變成煩惱了,它的反面是煩惱,所以清淨心重要。我們根塵接觸不被六塵染污,清淨心就現前,這十二種功德也就自然明顯的顯示出來,這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
【解】“解脫光”見《宋譯》。《魏譯》無之。故古諸師,未有注釋。
自古以來這些注經的,中國注經的只有兩個,日本多,日本注解《無量壽經》有二三十種。
【解】但《魏譯》中有炎王與無稱兩光,昙師贊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由上可見兩偈之實,皆贊解脫。“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是顯解脫光自覺之德;
“脫”是脫離。“解”是解除。解除煩惱的束縛,脫離六道十法界之苦,這叫“解脫”,所以這是“解脫光”自覺之德,脫離六道十法界了,他就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念佛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其他的不是求往生的,真正證得解脫光,他到華藏世界去了。密宗有到密嚴世界,這個是顯示自覺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