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謗得救,顯悲愍無極
問:造作五逆、謗法也能得救,彌陀豈非縱容包庇罪犯?
答:非也!彌陀是寬恕眾生,佛心是悲愍之心。
根據《佛說菩薩本行經》記載,過去無量劫時,有五百長者子,設施大壇,豎立幢幡,擊鼓宣令,布施沙門、貧窮之人,無論珍寶、衣被、飲食,各隨所需,悉皆施與。當時,有一貧人,見五百長者子,施立大壇,赈窮濟貧,周救一切,問言:“汝等布施,所作功德,求何心願?”諸長者子答言:“持此功德,欲求佛道。”
當時貧人問言:“何謂佛道,其法雲何?”諸長者子答言:“夫佛道者,乃超越二乘、菩薩,三界獨尊,天人之師,無量大慈,無極大哀,普愍五道群萌猶如赤子;教化一切有情悉令為善,斷絕眾生三途之苦,度生死海,使至涅槃安樂之處。所謂佛者,即諸惡永盡,諸善普會,無復眾垢,諸欲皆滅,六度無極,皆悉圓滿;以權方便,隨時教化,而無有極;有十神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奇特之法、三十七品道法之藏,而無有極;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通清徹,無所罣礙,前知無窮,後睹無極,現在之事,無所不知;有如此德,故號為佛。”
當時貧人,聞佛功德,心自念言:“我今亦想學習此願,廣度一切有情,奈何貧窮無有財寶,當用何物而行布施?”心又念言:“當持己身,而用惠施。”作是念已,便以蜂蜜塗抹全身,臥於冢間,而發願言:“今我以身,施與一切有情,若有須求肉、頭、目、髓、腦,我悉施與,持是功德,用求佛道,廣度一切眾生。”
作是願已,應時大地震動,諸天宮殿,動搖踴沒。爾時,天帝即以天眼觀之,見此貧人,在於冢間,以身布施,即便下來而欲試之,故化作眾狗、飛鳥、走獸,欲來食之。於時,貧人見飛鳥、走獸來食其身,心生歡喜,無有退心。
此時,天帝還復釋身,贊歎言:“善哉!善哉!甚奇難及。所作功德,欲求何願?是天帝、梵王或轉輪王乎?”貧人起而答言:“我不求天帝、梵王、轉輪王,亦不求三界之樂。今我至心欲求佛道,我既貧窮,無有財寶可用布施,以身惠施,用求佛道,廣度一切無量眾生。”
時天帝說偈贊言:“欲求最勝道,不惜其軀命,棄身如糞土,解了無吾我,雖用財寶施,此事不為難,勇猛如是者,精進得佛疾。”又言:“汝勇猛精進難及,當來必得作佛。”
爾時貧人者,即是世尊。
又根據《賢愚經》記載,過去久遠劫,有二罪人,共在地獄受苦,獄卒驅使他們牽引鐵車,並剝取他們的皮,用作駕車的皮帶,又以鐵棒打罵,命令他們奔走馳騁,無有休息。當時其中一人,精力薄弱,獄卒逼迫,不支倒地;倒了又起,精疲力盡,困苦難當,悶絕而死;然因業力,死又復生。其中另一人,見其困苦,興發慈心,憐愍此人,回頭禀告獄卒:“希望你能允許我代替他受苦,讓我一人獨自牽引此車。”獄卒不許,生瞋怒心,以棒毒打,使其立即死去,投生忉利天。爾時,獄中慈心人即是世尊。
佛言:“我乃爾時,於彼地獄受罪之時,初發如是慈矜之心,於一切人,未曾退捨,至於今日,故樂修行,慈愍一切。”
同在地獄受苦的世尊,仍慈愍極苦眾生,何況古佛倒駕慈航的法藏菩薩,焉有不發願救度五逆、謗法之眾生?釋迦如來,悲心如此,彌陀如來,亦復如此,故彌陀不忍眾生因造作五逆、謗法而墮入無間地獄,因此成就無量光明,為消除眾生之煩惱黑暗,使其光明;成就無量壽命,為消滅眾生的生死短命,使其永生;成就極樂依正,為救度眾生回歸淨土,使其不再逢緣造惡。故彌陀對逆謗之人救度之本意乃是:讓你體會如來慈悲,自然改惡向善;讓你領悟如來願心,自然感恩念佛。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故誓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本意,乃希望十方逆惡凡夫斷惡修善,念佛往生。
譬如一個殺人放火、十惡不赦之匪徒,被警察捉拿,但因拒捕,與警察發生槍戰,不幸中彈重傷,生命垂危,被緊急送往醫院,若不急救,即會喪命。倘若你是醫生,請問:你會因他是十惡不赦之人而不救他嗎?你救他是希望他改過向善,還是繼續為非做歹?答案是任人皆知。
彌陀如來就是救世的大醫王,醫生對惡人尚且救治,何況是慈悲的佛陀?醫生救治眾生之身命,尚且不論善惡;彌陀救度眾生之慧命,怎會分別善惡?醫生尚且希望匪徒改惡向善;彌陀豈有不期待眾生斷惡修善之理?故彌陀教法,本願念佛,與諸佛教法,七佛通戒,不相違背,不可錯會。
無機不攝,斷惡念佛
問:因彌陀本願,無機不攝,不嫌惡人,故人好造惡業,如何?
答:《觀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又《觀佛三昧海經》雲:“佛告大王:欲知佛心,光明所照,常照如此無間無救諸苦眾生,佛心所緣,常緣此等極惡眾生。”佛心大悲,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是故《大般涅槃經》雲:“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一切佛法無不制惡;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制,煩惱重故,故勸念佛以滅其罪。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我身罪重,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不忍沉淪生死,為拔苦與樂,前來迎接,回歸淨土。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業者,是不信佛之人,亦是自外於佛之慈悲,佛必不許以化之。如父母於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是故,聞信如來本願不捨造惡之人,則知彌陀之心更喜行善之人,故應一生行善,以稱六字洪名。若能深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慈悲,越覺自己之下劣,更應斷惡修善,以契佛心。若因有父母之慈愛,反而肆無忌憚造惡,父母歡喜乎?父母於子女,雖不捨之,然而哀歎;雖哀愍之,然而痛惜。彌陀慈父,亦復如是。
謗法之相與不信之報
問:謗法其相為何?又不信之者,得何罪報?
答:先解謗法之相:謗法有兩種:一者不信大小乘之法,遂疑謗之。二者不信大乘經典為佛所說而誹謗之,或見人讀誦大乘經典而輕賤之。
昙鸾大師《往生論注》雲:“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
問曰:如是等計,但是己事;於眾生有何苦惱,踰於五逆重罪耶?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賢聖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
《往生論注》又雲:“經雲: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劫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輾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
後解不信之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言:“是故濁惡世一切有情,若以有礙小智,有疑於佛無礙智、不可思議智、不可稱量智、大乘勝智、無等倫最上智,疑惑不信;以疑惑故,無數多劫中,墮曾娑婆羅獄,或入頻陀羅獄,受苦無窮,無有出期。”
《稱揚諸佛功德經》雲:“其有不信贊歎稱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而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具受眾苦。”
勿錯解“乃至”之佛意
問:此願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有世人,聞此聖教,現在一生,全不念佛,且做世間事業,但待臨終十念,如何?
答:此乃愚癡無智之言,猶如砒霜毒藥,極易毒死法身慧命,臨終十念往生,乃是千萬人中之一,往生大事何能僥幸於萬一?臨終十念成就者,多是宿善業強故,感得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無善業所感,善知識尚且難遇,何況十念成就?
今聞彌陀聖教,正是宿善緣熟,當思生死至苦,宜應當下,發菩提心,切願淨土,力行念佛,了辦大事,猶如重病垂危,急需救治,不可延誤。又臨終念佛與平時念佛,功行不殊,往生無別,何需待至臨終?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要義鈔》雲:“問:最後之念佛與平生之念佛,何者殊勝?答:皆同也。何以故?平生之念佛與臨終之念佛,無有任何差別。平生之念佛,死時即成臨終之念佛;臨終之念佛,延時即成平生之念佛。”
法然上人又於答秀實書雲:“於平生念佛,往生不定之思者,臨終念佛亦不定也;以平生念佛,決定思者,臨終亦決定也。”又雲:“是故,信彌陀本願之人,不可先有懷疑臨終之心,唯應更至心於日常之念佛。何時佛願唯誓迎接臨終方念佛之人乎?臨終念佛往生之人,乃是日常既無往生之願,亦不念佛之造罪惡人,臨終始遇善知識之勸導,念佛而往生,《觀經》已言之。本來念佛之人,不別作臨終之准備;應思佛之來迎一定故,臨終正念亦是一定也。”
得聞祖師之妙語開示,應晝夜精勤,一心念佛,將生死解脫之大事,必待臨終十念,寄望在不可知之未來,豈是有智作為?況且懷感大師《釋淨土群疑論》列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一者或善友邂逅,未必相逢;二者或眾苦纏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風不語,不得稱名;四者或狂亂失心,豈能注想;五者或忽逢水火,不暇至誠;六者或辄遇豺狼,以斯夭命;七者或逢值惡友,壞爾信心;八者或飲酒過差,惛眠致殒;九者或軍陣斗戰,奄爾命終;十者或迥墜高巖,難修正行。
如上十種惡緣,若遭其一,能念佛乎?若無如上十種惡緣,臨終病死,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痛苦逼迫,能念佛乎?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能念佛乎?又或父母傷痛,妻子哀泣,眷戀難忍,能念佛乎?又於平時,縱然有志修行,若俗務纏身,稍有一事掛心,或世情放不下,便念佛不得,況臨終時?
死心禅師道:“世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爭奈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見耳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世人多雲老來念佛,豈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古人雲: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
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不忙歌言:“且看古來人,幾個七十年,莫把生死苦,撇在腦後邊,真正自己事,要緊萬萬千,勸君發猛省,速種九品蓮。”是故,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應發精進心,除懈怠想,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往生已經決定,我之蓮台必然來迎。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有志生西者,宜深切思之。(選自《無量壽經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