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是佛教一個專用名詞,一般來講,知識在今天社會學裡面就是指具有某種專門學問,那就叫知識,那就叫一門知識,或叫一門專業。在佛教文化中,知識這個詞,具有另外一種含義,知識就是朋友。我們要交一個朋友,必須知道這個人,認識這個人,光知道認識還不行,還要知道他的心,他的德行是什麼,所以知識、朋友、善友、聖友、親友,都是知識這個名詞引申出來的意義。能夠引導我們到達善處的,這種朋友就叫善知識,反之是惡知識。
在世間,在佛門,絕大多數都是善知識,也有極個別的是惡知識,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不是罵你兩句就是惡知識。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善法,引導我們到達善處,惡知識是教導我們惡法,引導我們到達惡處,那樣才是惡知識。善法,有世間有出世間善法,善處也有世間善處也有出世間善法,世間善法,五戒,出世間善法,修六波羅密,十波羅密,世間善處,得生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羅,修無漏三學,成菩薩、成聲聞,乃至成佛。惡知識教導的是惡法,殺盜YIN妄酒,貪嗔癡;所到達的惡處,指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親近一位善知識,都要從我們人身、現在的思想、言行怎麼才能端正起來,從我們未來的歸宿有一個好的歸宿,所謂善處。佛教重視要親近善知識。
我們在坐的法師們,都受過三壇大戒,我們在坐的居士也有的受過菩薩戒,在舉行這個儀軌時,首先要發十四種大願。我們法師們可能都記得,第一願,講“從今時到未來際生,常能念佛,常能親近善知識否?”“從今時盡未來際生,能遠離惡知識否?”答:“能!”好朋友,這個好朋友,也要分別一下,好朋友不見得就是善朋友,我們要親近善友,不見得是好朋友。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這些朋友當中,在我們出家的朋友當中,有許多的好朋友,這些好朋友,往往也有不符合善法的言行相互影響,佛教在教我們結交朋友的時候,要親近善知識,結交善友!
關於善知識的名義,我想就講這麼多。下面我就講講善知識的種類,這就是把知識,或者朋友完全固定在善友、善知識這個方面。
三種善知識
我在講修禅定止觀的時候,曾講過,要成就修道,成就學法,要成就做人做事,有善知識的護持、同行、共事、教導,非常重要。所以在“修禅定,具五緣”,其中就有善知識這一條。天台智者大師講修習善法,修習止觀,要有三種善知識,一種叫外護善知識,一種叫同行善知識,還有一種叫做教授善知識。也就是說把善友、勝友,能教導善法,指導善處的分為三大類,外護、同行、教授善知識。
所謂外護善知識,我們不單單地從修道來界定他,在家佛弟子做一切事業,一切工作,都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些良好的、積極的起正面作用的社會關系,都可以看作是外護善知識,因為這些善知識對我們事業的成就、工作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人際關系”。積極良好的、善的“人際關系”。
同行善知識,共同在做一件具體工作、修行,都有同行的人,在一起做事的人,在佛教的意義,同行必須同什麼?(眾:同心)。同心這也是一個說法,但佛教不是把它界定一個具體的東西上,“同行必須同見”,見解、見地、觀點,這就所謂“志同道合”。這個同行善知識,志同才能道合,同見才能同行,包括工作、修行、學習,這個同行呢不僅僅是某一個善法。事業也好,工作也好,學習也好,修行也好,找到同見同行的伙伴,不容易,所以人生得一知己。當然這一句話比較籠統,還是沒有佛教講得善知識,這樣一個名詞界定的清楚,不過我相信古人用這個詞的時候,都是從正面的、積極的方面來考慮,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只要有自己的人,只要有善知識,我們只要志同道合,天涯海角的人也好像在身邊,好像是鄰居一樣,這是唐朝王勃送行詩裡面兩句話。所以說,人生要得到一個善友,得到一個善知識,多麼的快樂!
第三種叫教授善知識,就是老師。能夠在事業上給予指導,工作上給予指導,學習上給予指導,修行上給予指導,就是教授善知識。教授這個詞,言傳身教,都有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同時並重,所謂教授善知識。我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我們的修行中、學習佛法中、事業工作中,是不是經常要有人來教導,經常有人教授,這樣就少走彎路,就事半而功倍。在這裡就提出一個問題,作為老師的人,就一定會比被教授的人高明一些,那麼作為我們選擇朋友的人,也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說,每個人都不圓滿,總有一些缺陷,我們怎麼樣來看待善知識,怎麼來看待善友呢?我們也有一個善心善念來看待,也要有選擇的來看待,我們這個朋友品行、人格、知識、才能,我就學習他優秀的一面。他有不足之處,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身上也具備他那種不足之處,就是要改之改正。就是要全面的來看待一個人,也要全面地分析一個人,不要一個朋友有某些不足之處就一概的否定,也不要一概的肯定,要有選擇。剛才講的智者大師的分類法,有三種善知識。
六十華嚴所說十種善知識
六十華嚴經舉出十種善知識,這十種善知識,著重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開佛智慧這個角度出發,思想廣大,行門廣大、願力廣大、智慧廣大,成果成就廣大。
這十種善知識首先是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我的老師、朋友能夠教導我,時時刻刻安住在菩提心當中。什麼是菩提心呢?簡單的可用兩句話來說,這是本公老和尚印在名片上兩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就是菩提心,這個心量多廣大!這個心量可以說完全做到捨已為人,一切都想到眾生,想到成就眾生,利益眾生,想到如何來使他人快樂幸福。從菩提心出發,令他人得到的快樂是什麼呢?我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最究竟的快樂是什麼呢?(念佛、修行)念佛是最大的快樂的,還有什麼快樂沒有呀?(施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想從菩提心出發,最大的快樂就是這兩句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因為你做到這兩句話了,其他的不求而自得,做到這兩句話,西方極樂世界你不用求,阿彌陀佛親自來接你,了生脫死,當下就做到了。“心地無私天地寬”,你心底無私了,還有什麼生死了,當下就了生死了,說是這麼說喽,這個私心好像是很難斷掉。不管是學佛的人,還是不學佛的人,這個私心也有各種各樣的層次。比如剛才兩位居士說,一位說念佛最快樂,還有一位說往生西方最快樂,這兩個答案對不對呢?完全對,但是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樣一種精神境界相距有多遠呢?就不止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那麼樣的一個路程了,相距不僅十萬八千裡了。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大家讀《普賢菩薩行願品》,讀《金剛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告訴我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讀《金剛經》就是要求我們做了這麼多好事,不要老把他背在身上,做了一切的好事,不要有負擔,不要說這是我的這是我的,我做了什麼,那就是菩提心,那就是安住菩提心。
第二種是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發了菩提心,還要修習善根,善根有多種多樣,一切與菩提心相一致的善法,堅持不懈地去做、毫不動搖、毫不退縮,行善的這種心態、行為,堅如磐石,就好像一切的植物,落地生根了,那就叫善根。心存善念,口說善法,心行善事,堅持不懈,不可動搖,那就是善根。我們見到一位學佛的人精進、專一、慈祥,就說,哎呀,他的善根好深厚。凡是善根深厚的人,不是天生的,都是從不斷的修習而來,不斷積累而來,不斷培養而來,所以能夠指引我們修習善根的人,那就是善知識。
第三種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究竟波羅蜜,就是能圓滿地來實踐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一切自利利他的。我在講心經的時候就給大家講過,波羅蜜者,到彼岸,彼岸到,對於波羅蜜,一定把他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善法當中,而且波羅蜜要得到究竟,那一定是無漏的大智慧、無漏的大慈悲。所謂無漏的,就是徹底的,不考慮個人的得失,不考慮一切小的果報、有漏的果報,完全從大乘的三輪體空出發修習一切善法,那才是波羅蜜。
佛經上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五個法門,只有聯系到第六般若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為統率、為指導,才是叫六波羅蜜,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眼”,只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就像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一樣再走,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他不知道,因為他沒有眼目,智慧是我們的眼目,在智慧的指導下,在無漏的智慧指導下修習一切波羅蜜,修習一切善法,才能成就波羅蜜。
第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分別解說一切法就是能夠分別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能分別解說,就能使我們從善棄惡,捨小向大;如果說不能善分別,善惡不分,大小不明,修行就會出現誤區,所謂要善分別一切的法,才能於第一義谛而不動搖;善分別一切法,不是一說完了,就算萬事大吉,而是說了以後要找到那個究竟的法門是什麼,然後按照那個究竟的法門去修去行。
第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善知識一定要具備,使一切眾生,要成熟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我們這個世間才會有更多的人來行菩薩道,修菩薩行,那些受苦受難的人,那些不圓滿、不究竟的事才能越來越少。
第六,能令具足辯才隨問隨答善知識,自然就具備善巧方便智慧,大眾有什麼疑問,隨時提出來,能夠給予一個圓滿的解答,能夠使之改邪歸正,棄惡行善。具足辯才不是為了成口頭的游戲而已,不是為了耍耍口頭禅,而是為了使大眾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七是能令一切不著善知識。善知識教導我們,一個染著的意思,一個執著的意思,進一步我們要不執著於生死。生死從哪裡來呢,生死就是從染著而來,有人執、有我執,就是生死,有所染著,就是不善法,生死那就能,都能解脫,善知識能夠教導我們如是行如是修,就是真正好的善知識。
八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這個好難喲,不是這一輩子下一輩子的事,行菩薩道,那就是永無休止的做一件事,做什麼呢?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是到極樂世界去休息呀,要以智慧心、慈悲心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心無厭倦,這是菩提心。我們有很多的道友,聽了這個話很害怕,這怎麼辦呢,西方世界也不能去,要永遠都要在六道中行菩薩道,所以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有5000個聲聞弟子退席,他聽到佛的境界這麼廣大,行門這麼高深,這個法我接受不了,有恐怖。
我坐在這裡這樣說,也有恐怖,我能不能做到這樣哦,能不能在六道中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心不厭倦,能做得了主嗎?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反省自己、拷問自己,做的到嗎?但是在受菩薩戒時,是發了願的喲,“眾生無邊誓願度,能度否?能度!”具體做起來就,要是發廣大心,發菩提達心。菩提心就要上求佛道,下發眾生。
第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這十種善知識,次第來教導,一步一步地來提升,普賢行是什麼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菩薩行願品》把普賢菩薩的無邊願力濃縮在一卷經當中。我們能夠經常地來讀誦《普賢菩薩行願品》,就能培養菩提心,安住菩提心,成熟菩提心。
第十,能令入一切佛智善知識。上面說了九條,最後歸於一條,能深入佛智,是什麼呢?還是承擔一切苦難而沒有負擔,因為佛之所以要成佛,不是他自己有什麼需要,他是因為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在生死輪回當中,苦難不息,所以他要成佛度眾生。佛的智慧就是指導如何度眾生,如何不執著,如何做到“四弘誓願”,那就是佛的智慧。
這十種善知識,可以從種類與功能兩個方面來看,兩個方面來加以理解,從種類來說,有些十種善良知識、十種老師、善友。從功能來說,可以是一位善知識就具備這十種功能,或者說幾位當中分別就具備某種一種善知識的功能。所以不要小看親近善知識、交善友這樣一件事,一定要從一個立志高遠的角度來看待善知識。
也有經書上,把善良知識來分成上、中、下三品,有什麼標准來衡量呢?上品的善知識,就是教授我們出世法門的善知識,所謂“與法者為上品善知識”,“法與財兼與者為中品善知識”,也有法的給予,也有財力的給予,那是中品的善知識,因為一牽涉到財物,那就是,僅僅給財物的是下品善知識,這是從很高的角度來看待善知識的作用。在今天這種現實社會來講,我覺得,還是要“財法二施、等無差別”,這樣更能體現佛法既重精神,也種物質的圓融無礙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