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經咒頌念

 

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三十一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經》,請大家打開經本第四品,「法藏因地第四」,偈頌的最後倒數第二首:

  【輪回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這首偈是接著上面一首,是「願求淨土」。可以講這兩首偈連在一起,就是從前面「願當安住三摩地,恆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連著上面這首偈,是這品願文的一個總結,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就是這一個願望。是法藏菩薩希望能夠建立極樂國土,專門是接引『輪回諸趣眾生類』。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為了我們這些輪回在六道裡面的苦難眾生而建立的。如果超越了輪回,入四聖法界,甚至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他們當然有他們的苦,但是比起六道輪回的眾生來講,他們的苦就很輕微了。阿羅漢的快樂是六道凡夫不可能想象出來的,連阿羅漢的快樂我們都沒辦法體會,那菩薩的快樂,一真法界裡面法身大士的那種樂,當然是沒辦法比的。但是沒成佛之前,都是有苦、有煩惱。

  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菩薩斷了塵沙煩惱,還有無明煩惱;法身大士連無明煩惱都斷掉,還有一些習氣存在,所以沒圓成佛道之前,這苦還沒有完全離開。當然,阿彌陀佛都是要接引他們,使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永遠離開諸苦,真是叫做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但是這些是聖人,對比我們凡夫來講,他們快樂得多。我們在輪回裡面自己做不了主,是業力做主,我們一生造作的善業、惡業,如果善業多,將來會到人天享福;惡業多,將來要墮落三惡道。人、天是專門幫我們消福報的,三惡道專門幫我們消罪業的,反正你有善業也要消,有惡業也要消。你在人天裡面消福報,福報消完了,就墮三惡道;三惡道裡面業障消除了,就出來作人、作天,就這樣輪回。而且在輪回裡面,三惡道的機會多得多,人天的機會很少很少。

  釋迦牟尼佛過去跟弟子一起,有一天,他從地上用手抓起來一把土,然後把土扔下地,扔干淨了。大家看到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舉動,很奇怪,就問:這是什麼意思?佛就講,我們這一生是人身,下一生還能夠得到人身的,不用墮下去的,就像我現在手指甲裡面的土這麼少,墮到三惡道的是我扔在大地上的那些土,不成比例。所以你就知道我們人身真是難得,如果人身得到了,我們不好好修行,沒能夠了脫生死、出三界,這一生又錯過了,那來生很可能還是要墮三惡道。

  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有深厚善根的人。我為什麼要這樣講?不是我會看,是經上講。經上講的是什麼?在《無量壽經》第四十七品裡面講,「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你們過去生中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遇到這本《無量壽經》,你才會歡喜。你不歡喜你不會來的,禮拜六很多活動可以做,你可以逛街、可以打麻將,甚至可以去澳門賭幾場。你為什麼要選擇來圓明寺聽經,你歡喜做這件事?就是因為你們的善根很深厚,過去生真是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好像《金剛經》裡面講,不是於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而是從無量諸佛那裡所種善根,你今日才能夠歡喜信此事。

  我也是為大家歡喜,大家都很歡喜。歡喜完之後,我們要認認真真來對待這個生死大事,如果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我們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就空歡喜一場,將來還是該怎樣生死就怎樣生死,該怎樣輪回還是怎樣輪回。所以既然遇到這個淨土法門,這個是「由彼如來加威力故」,經上講得很清楚,你前世有善根,這一世又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阿彌陀佛的加持,所以你遇到這個法門,歡喜信受。只要能夠下定決心,把這個身心世界都放下,求生淨土,你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了。

  你看經上講「輪回諸趣眾生類」,就是講我們。『速生我剎受安樂』,「我剎」就是極樂世界。短短幾十年光陰,如果我們錯過了之後,失了人身,以後再得人身非常難。即使你得到人身,再遇佛法就難上加難,遇到佛法你能夠信淨土,「難中之難,無過此難」。這麼難得我們都已經得到了,這一生要把握機會。特別我們在座的老同修,知道自己很幸運遇到這個法門,以後的光陰有多少不知道,但是肯定的一個是,一天比一天少。縱使你能夠活到一百歲,從出生到你走的時候,只不過是三萬六千天,給你三萬六千元,一天用一元,也很快用完。所以你想到這個問題,要有高度的警覺心。而能夠真正這一生速生淨土,我們就能夠圓滿成就了,這個法門是最快速的。你修其它法門,即使是那個法門非常高妙,但是你要清楚自己未必是那個根性。

  我自己通過二十年學佛,我學得也算是很認真,學了二十年之後,發現自己修其它法門都不適合。為什麼?根性太差,業障太重了。因為其它的法門是靠自力成就,自己的力量太小了,壓伏不住煩惱。尤其是我們現在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那些誘惑之大之多,古人是想象不出來的,一不小心,你就墮落惡道裡面。惡道,天天我們都要檢查有沒有墮落?你有沒有起貪、有沒有起瞋、有沒有起癡?貪瞋癡,這個就是惡道的因,貪瞋癡積累到最後,果就現前了,就墮入三惡道。貪是餓鬼道的主要業因,貪心就變餓鬼;瞋恚心是地獄道的主要業因,包括嫉妒,包括傲慢、不平、怨恨,這些都是瞋恚;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愚癡是什麼?對聖賢的教誨、對佛菩薩的教誨懷疑不信,這個是最大的愚癡。我們反省一下,這個每天都可以做反省。我們現在想想昨天,昨天一天到晚,我有沒有起貪的念頭?有沒有起瞋恚心?有沒有愚癡?如果有,那就是積累三惡道的因,因成就之後,果就現前了。即使學佛的人,可以講,貪瞋癡想要能夠不增加,在現在社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學佛的人就不用講了,隨著這個煩惱習氣,隨著這種惡浪,肯定被卷下去。

  我們不要看別人,看看自己有沒有把握不墮三惡道,你們自己去反省。我自己反省我自己,做不到,即使是出家了,貪瞋癡都沒有放下,還時常都會起現行。你的貪愛,無論你是愛什麼,只要有這個愛的心,你的貪就沒有放下。世間人愛名、愛利、愛財、愛色,修行人這些不愛了,愛什麼?愛名譽、愛面子。面子是什麼?犯了錯誤不肯承認、不肯忏悔,這個就是愛面子。愛經書,愛收藏,收藏佛珠、佛像,喜歡別人尊重我們、贊歎我們,別人稍微批評我,甚至給我們臉色看,自己心裡面就很不高興。不高興就是瞋恚,你高興是貪,貪瞋,放不下,見到別人修行覺得不錯,自己不能夠隨喜功德,還要有嫉妒,妒忌別人。自己還傲慢,他有什麼了不起?一念這樣的心就是傲慢,傲慢就是瞋恚心的一分。所以這些要非常認真的去反省,要改過自新,才能夠保得住你不失人身。而不失人身,這一生可以不失,來生又保不住了。所以想著想著,真是這件事情太可怕了。

  這一生遇到佛法好,可以幫助我們反省,幫助我們改過自新。來生沒有遇到佛法怎麼辦?現在我們看看那些有福報的人,你說他們做不做貪瞋癡?做不做殺盜YIN妄?難免的。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來生我們再投胎作人,難免要墮落。所以想想真是要求生淨土,往生之後你就不退轉,貪瞋癡慢疑這些見思煩惱永遠不起了。不僅你能夠受安樂,你能夠『常運慈心拔有情』,你是菩薩,經上講你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常」是講時間,盡未來際不會間斷,沒有一念是為自己著想,念念都是為眾生著想,這個叫做常。「常運慈心」,你的慈悲心念念能夠保持不退。極樂世界的菩薩可以做到,我們這裡有些人可以做到,但是鳳毛麟角,太少了。我們自己有時偶然可以做到,慈悲心發現出來了,看到別人有苦難,覺得很可憐,要幫助,這個就是慈心。

  但是這個慈心很容易就退失掉。為什麼?因為沒有好的助緣,這裡全部都是惡緣,你有慈悲心、你去幫助人,別人覺得你是個怪物。我有時在馬路上,見到地上有垃圾,我撿起來,路過的人用那些非常奇怪的目光看著我,他覺得我們是另類。你看做小小的好事,別人都覺得很難接受,說明整個社會潮流是什麼?向著三惡道裡面進軍。這個大潮流就是這樣,你想做些善事很不容易,立刻被那些惡浪卷進去,到最後你就退心了。人家個個都不做,為什麼我要做?你是會這樣的。能夠在這個社會裡面堅忍不拔,堅定做好事的人,不做壞事的人,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是菩薩。所以我們懂得現在的環境惡劣,一定要厭離。

  去到極樂世界,你的慈悲心完全打開,看到每一個世界裡面的苦難眾生,你一定會去救助,而且你有能力去救助。他們需要什麼,你可以幫助他們,你可以幫助他們認識西方極樂世界,幫助他們念阿彌陀佛,把他們超拔出六道輪回,這個是最圓滿的救助。直至『度盡無邊苦眾生』,你的慈悲的大願永不終止,十方世界眾生有盡,你的願無窮,直至眾生都度盡為止,你跟眾生一起圓成佛道。所以這個是去極樂世界的事業。

  這裡講無邊是講空間,十方,時間上盡未來際,時間上無邊,空間上,十方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都要去度,空間無際。你是個過來人,你去到極樂世界,你知道過去你是怎樣苦,你是怎樣出離的。你念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那你將來往生,去十方世界度眾生,當然是為他們介紹淨土法門。只要這個淨土法門他聽聞,他就得到佛力的加持,所以他能夠相信、能夠發願求生淨土,你能夠乘阿彌陀佛本願的威力,在十方世界度眾生很自在,你不會有苦。

  現在要度眾生,我們覺得是很苦,處處都有障礙。為什麼?因為自己內有煩惱,外有種種的這些障緣,所以度眾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們把這些統統放下,先成就自己,先往生;往生了之後,乘願再來,度眾生就方便、容易了。所以這個法門自度就是度他,不需要急著現在我要去度眾生,不需要,你只要能夠拿到往生把握,你自然就度眾生了。所以念佛就很重要,念佛幫我們自己消除業障,降伏煩惱,增長信願,跟阿彌陀佛念念相應。這個是發願「願求淨土」,是阿彌陀佛因地上的大願。最後一首偈是法藏菩薩請求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為他做證明:

  【我行決定堅固力。唯佛聖智能證知。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法藏菩薩在這裡發願,前面發的大願是要建立極樂世界,在這首偈裡面是講行,『我行決定堅固力』。因為願一定要有行才能夠實現,如果有願而無行,沒有行動,那個願是個空願、虛願,不會實現。所以願和行是相輔相成,願引導你的行動、你的修行,修行能夠護持你的大願,能夠落實你的大願。法藏菩薩在這裡為我們做示現,有了這個大願之後,行一定要跟上,「我行決定堅固力」,決定是不改移、有恆心,堅固不動搖,這樣就產生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降伏煩惱,消除我們的業障,打開我們的智慧。

  我們要學法藏菩薩,我們現在發願是什麼?先要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你想做什麼都沒有問題。你想先要回來這裡救度眾生,沒有障礙;你想先成佛之後以佛身度眾生,也沒有問題。所以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求生極樂世界,你有這個願,行就要跟上。行是什麼?正助雙修,正行是信願持名,助行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正助要雙管齊下,助是輔助你的行,正行是主要的行。古德講的,正助雙修。正行是信願持名,信願通過我們學《無量壽經》可以得到,《無量壽經》我們一遍一遍的學習,信心逐漸逐漸就增強,願心也逐漸逐漸信、堅定。《無量壽經》不是學一遍兩遍就行的,起碼要學三十遍、四十遍,你的印象才深刻,你的信、你的願才叫做堅定,「決定堅固力」你才得到。沒有這樣長時間的熏習不可能堅定,因為什麼?外面的那些魔擾太厲害。

  我現在就覺得,我學了《無量壽經》,真正要求生極樂世界了。發現什麼?很多拖後腿的那些繩索拉住你。你在這個世間你要生活,人與人之間難免要去互相交往,雖然我們的人際關系已經縮小得很小很小,都不跟外界怎麼接觸了。那我們精捨還是有七、八個人在一起,跟別人交往還要講話,一講話那個念頭就不清淨,佛號就斷了。所以每天早上發願都是:我一定要一心念佛,一定要專注。我自己定自己是,十二月二十一號之前,一定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願是發了,魔擾它就來了。你念著念著有人跟你講話,你回答他還是不回答他?你做事情,你跟別人一交往,你就難免要起心動念,這些都是魔擾。真是現在發現很不容易,念佛功夫成片之前,這段時間是自己要克服,一定要用決定堅固力去降伏魔怨。

  這些魔不是外面的,全部都是內心的。內心是什麼?你放不下,你跟別人講話不就是放不下嗎?你說他跟我講,我不可以不回答他的。你不可以不回答他就是放不下,這就是情執。六道輪回的根本業因是什麼?是你的情執。你不知道這個境界全部都是幻象,《金剛經》裡面講得這麼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為什麼把它當真?他來跟你講話,你不回答他又怎麼樣?你不理他又怎麼樣?這世間事你統統放下又會怎麼樣?你說這樣不行的。不行是因為你放不下。你不承認佛在《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以為它不是夢,你以為它是真的。這件事情不是開玩笑,是真刀真槍這樣去真干,你能不能夠對自己開刀,把這些世間事、這些應酬統統放下,就以十二月二十一號,這個古老的馬雅預言講世界末日,作為一個最後的日期。我們先不要講它是不是真的世界末日,有此一說,我們學佛的人不需要去研究它、去考證它是不是真的,那些都沒有用,全部是夢幻泡影。如果是真的,那你當然要拼命念佛了;如果不是真的,那你拼命念佛的後果就是得到功夫成片,總之是對你有好處。所以克期取證,即使它不是世界末日,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眼前的災難這麼多,天天都有死人,什麼時候會輪到我?要有這個警覺心。現在今天還沒有死就要拼命念佛,把這個夢幻世間徹底放下,你就一定有成就,這個就是法藏菩薩當年「我行決定堅固力」。你要堅固,你要生決定心,這一生我要決定求生極樂世界,無可商量。別人不去,別人的事情,我不管。即使是至親眷屬,你想幫他,他未必聽你的,你拉他念佛他不肯,那你就不需要情執了,放下。等你往生的時候演示給他看,你自在往生,你預知時至。

  所以求生淨土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看你是不是真正有決定心,有堅固願。假如你的心是真的,你的願是真的,怎麼可能不往生?阿彌陀佛一定來接你的。如果阿彌陀佛不接你,他不成正覺,他已經成了正覺,他成佛十劫了,說明他一定做得到的。所以問題不是在阿彌陀佛那裡,是我們自己不肯放下、不肯去。不肯去,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你只要肯去,阿彌陀佛就一定來接你。你不肯去,阿彌陀佛不會勉強人的,他會等待你,等你什麼時候覺悟了,你再來。這一生不覺悟,來生。來生再遇到淨土,不知道多少劫之後了,善根不夠,一點點再種,所以那就很可憐。我們搞了無量劫,搞到今天都是這樣,所以這一生一定要發願去,這個世間真是要放下,統統是假的,什麼都帶不走,縱使你身家千億,帶不走的。你的至親,你所愛的人,你疼愛的人,他不會跟你走的,六道裡面輪回是獨來獨往,孤苦伶仃,你自己都幫不了自己,不要講幫別人。這些問題真是要想清楚、參透,你就肯放下。所以這句話「我行決定堅固力」,常常讀一讀,鼓勵自己一定要決志求生淨土。

  法藏菩薩在這裡發的願是真願,決定的願,堅固的願,什麼誘惑、什麼魔擾也動搖不了他的願望。『唯佛聖智能證知』,唯有佛的這種大聖的智慧,才能夠證明、能夠了解。佛是無所不知、三覺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神通廣大,無所障礙。所以佛能夠知道法藏菩薩的境界,而法藏菩薩這時候的境界跟佛如來是平等,所以法藏菩薩這裡講,唯佛才能夠知道我。佛以下的菩薩,都沒辦法證知法藏菩薩當年的境界。菩薩的階級有很多種,《華嚴經》裡面講五十二個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覺、妙覺,五十二個位次。經上講,下地菩薩不知上地菩薩的下腳處,他舉手投足那種境界,下地菩薩不知道上地菩薩,一地的不知道二地的,二地的不知道三地,境界不同。我們凡夫想要去理解、去測量諸佛菩薩的智慧,也是不可能的,唯有仰信,仰是以真誠恭敬的心,雖然不是自己的境界,但是我們信任,我們全身心去投靠、去皈依,等到你整個皈依進去了,你念佛入了淨土了,你就徹底明白。

  現在用我們凡情劣智不可能理解佛的境界,所以這句話也是提醒我們,不可以懷疑,也不需要問問題。問問題是知識分子的習氣,這些習氣我以前都很強,一直到最近這兩年就不問問題了,以前十幾年經常問問題。問到最後發現,問題問這麼多都叫做戲論。戲論是什麼?根本毫無利益、毫無用處,都是廢話。你的問題得到答案又怎麼樣?得到答案都是戲論、都是廢話,除了一句阿彌陀佛以外,其它全部都是廢話。為什麼?因為那些話不可能幫你出三界,不可能幫你成佛道,唯有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幫你出三界、成佛道。所以以前我學佛很喜歡跟人家談經論道,很喜歡講話,讀的書也不少,懂得一點東西,有點傲慢,自以為聰明,要跟別人顯示顯示自己的才能,顯示顯示自己知多識廣,跟別人講起來滔滔不絕,現在覺得很羞愧。

  哪些人是真修行?你看看那些沒有文化的老阿公、老婆婆,那些人一天到晚拿著串念珠,嘴裡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問他什麼,他就是阿彌陀佛,你跟他講什麼,他就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他沒有話講。這種人是我們真正大善知識,為什麼?他是阿惟越致菩薩,他不退轉,他這生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好像我們這樣的人,就像蕅益大師講,縱使你講得三藏十二部經典,到最後還是要輪回,很可悲。幸好,我們現在從經典裡面算是學得明白一點點了,知道過去是錯的,那些統統叫做戲論。講經都是戲論。講經是什麼?是報恩,自己得到這麼好的法門,得到佛菩薩這麼大的恩德,老師對我們大的恩德,我們接受這個教導,現在明白了,有這個緣我們應該報恩,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家,希望多些人認識這個淨土法門,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同生極樂土,這是阿彌陀佛希望的。我們就做報恩,但是這個不是我們的主務,不是我們的正業。正業是什麼?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我們的正業、正行。講經說法救度眾生是助行。自己斷惡修善,改過自新,知道自己有什麼錯,把這些錯誤改過來,這是修行。這是輔助你的信願念佛,也是非常重要,雖然是助行,但是必不可少。

  還有是積功累德,有機緣弘揚佛法,弘揚淨土。這個弘揚不一定是自己去講,你有能力講當然好,沒有能力講,你可以送他一個光盤,送他一台播經機,送他一本《無量壽經》的經書,或者介紹他來圓明寺聽經,這都是弘法利生。他來當然好,不來,不來就算了,不影響的。我們主要的事業、主要的任務是自己念佛求生淨土,其它事都是不重要,有緣就做,無緣就放下,這樣的心態你就清淨。所以正助雙修,你要知道自己信願持名是正行,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助行。

  如果到了晚年,譬如說七十歲、八十歲了,助行都不需要了,純一正行,就是信願念佛。如果你的信心還不夠堅定、還會有懷疑,或者你的願心還不夠決定,你還會有不捨得、還會有留戀、還要有貪愛、還會有煩惱,那你就要聽經,通過聽經明理,堅固你的信願,念佛你就相應。如果你的信願已經很堅定了,一點懷疑都沒有,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個是信堅固了。願堅固是什麼?對這個世間一點留戀都沒有,一切人你都可以放下,沒有情執;一切事你都要放下,不要記掛;一切物都放下,沒有任何貪愛,只是一個念頭求生極樂世界,你的願就堅固了。到這個階段,經也不用聽,我勸你不用來圓明寺了,來圓明寺,你的心都會不清淨。為什麼?你見到別人,別人說:阿彌陀佛!您好。你就說:阿彌陀佛!您好。又中斷了。見到這些人、這些事,你還要起念頭都是干擾。最好是什麼?躲在家裡,一個人在家裡閉關念佛,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你就見佛了。到這個階段要這樣修行。但是大家不要一聽到這樣,那我下次不來了。我告訴你,你沒到這個階段,你到了這個階段,你自然就曉得怎樣去做。現在你還是有懷疑,信心還不夠堅定,願就更加不夠堅固了,你還有貪愛、你還有煩惱,你在日常生活中還會起貪瞋癡的念頭,說明你的願還是不夠堅固。那你一定要聽經,聽經就非常重要,初學階段這個是最重要的。

  所以這是法藏菩薩為我們做這個證明、做這個示現。後面兩句是他的大願這種誓願的說明,『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一般人發了個願很容易退,稍微有些打擊、有些干擾、有些誘惑,願就會消磨了,沒有了。如果能夠願堅固不退的話,你修行一定能夠成就。我們無量劫其實都是在修行,種的善根真是不少。《阿彌陀經》講「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其實大家善根都不少,福德也不少,因緣就更加不少了,遇到《無量壽經》,這個因緣就非常殊勝。但是雖然不少,還不夠,還欠一點點,欠在哪裡?就是我們自己願不夠堅定。發願,聽經的時候發起來了,一定要念佛、一定要往生,兩個小時的熱度,在講堂裡面發了願,下午聽完經一出門,就慢慢消磨沒有了。回到家就沒有了,見到別人做的事情不好,還會罵人,還會不開心。今天晚上禮拜六,我逛逛街,秋冬新裝上市,我先看看。你看你貪愛、不平、怨恨,那些貪瞋癡干擾你,把你的願就打掉了。所以我們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不能夠成就。

  這一生又遇到這個法門,想不想這生成就?你真正想明白,真是要想的話,要發出好像法藏菩薩這個願,「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起碼我這一生我永不退。「諸苦」這個苦包括很多,在唐譯本裡面,《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唐譯本是在《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如來會」,它裡面講的是「縱沉無間諸地獄」,說明這個諸苦包括地獄、無間地獄的苦,連地獄的苦我們都可以受,我們都不退這個願,其它的苦當然也沒有問題,這個是法藏菩薩發出這個真心出來。修行的道路上一定會吃苦,不吃苦,你不可能修得出來,苦要去受。我們現在還不至於墮地獄這麼痛苦,地獄那個苦我們想象不出來。你想去試驗很簡單,早上你炒菜時下油,你拿只手指放在油那裡,你就試試那個味道,地獄裡面,整個身就扔進油鍋裡,你想想多痛苦。我們現在人間油的溫度很低,地獄裡面是高溫,那個才是真的苦。

  我們現在修行所謂的苦是什麼?包括,第一,你的生活上這些所謂的苦,一天你要三餐自己去煮,早上早點起床,做個早課,做做家務,上班,有點勞累;人事上可能別人罵你、傷害你,你覺得很委屈、很難過。無非就是這些苦,還不至於飯都吃不上,房也沒得住,還不至於。釋迦牟尼佛當年,你看出家之後,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乞食,拿著缽去乞食,沒有房子住,住在樹下。人家就示現這種以苦為師的生活,為了提醒我們,修行要甘願吃苦。這些苦裡面有樂趣。世間人追求大富大貴,他以為是樂,樂裡面有苦,那個苦很難過,憂慮煩惱,甚至富家人裡面跳樓的也有。我們學佛的人,生活雖然很簡單,所謂很清苦,但是每天睡得很安穩,吃得很開胃,無憂無慮,一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是快樂。世間人他不知道這個樂趣,他看我們好像很苦,我們看他也是覺得他很苦,到最後看結果如何。結果是什麼?我們去極樂世界,他們去墮三惡道,那個才是真的苦。所以生活上的苦,人事上的這些障礙、這些傷害,那些是一種苦,都要忍耐。

  還有一種是修行上的苦,學了佛要改自己的習氣。特別是初學的人,知道自己有習氣,這個時候是心上很苦的時候。以前不知道,不學佛、不聽經,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習氣,基本上是麻木的,所以他不覺得有什麼苦。現在學了之後,發現自己樣樣都不好,全身都是過錯,自己覺得一無是處,心裡面覺得很苦。這個階段是每一個學佛人都要經歷的,這個經歷是什麼?說明你真正開始修行。夏蓮居老居士寫了一首偈裡面講,灼然見得自己渾身不是處,便是功夫得力處。自己看到全身都不對、不好,覺得自己是個很可惡的人,這個時候你功夫開始得力了。為什麼?你真修行。你用真誠來對待自己,你不再麻木不仁,你不再自欺欺人了。你願意改自己的錯,首先承認自己是錯,承認自己是個業障深重的凡夫,生起慚愧心、生起忏悔心,這個功夫就開始得力了。如果你沒有這種心,基本上是佛法殿堂的門外漢,你沒有進去,裡面有什麼你都不知道,佛法有什麼法益你一無所知,讀再多的經都沒用,所認識的只是皮毛。真正修行,你就要改自己的過錯。

  我們剛剛學佛的時候,也很認真,聽經之後聽到,講經全部講的都是我的過錯,好像老法師是對我講的,條條都指著我,自己覺得又慚愧又羞愧。發奮圖強,自己拿個小筆記本,功過簿,專門記錄自己有什麼過錯,每天都反省。早上從起床開始,第一個念頭有沒有念佛?有沒有按時間起床,早上調好鬧鐘四點鐘起床,有沒有偷懶?把鬧鐘一按再睡,睡完一覺,六點鐘了,這些都是自己毛病習氣。我告訴大家,我就是改這個不能夠按時起床都改了幾年,到現在才算是比較按時,不用鬧鐘,早上那個時間就會醒,以前常常睡懶覺。我們香港人都很喜歡睡懶覺,九點鐘起床算是早的,現在叫你四點鐘起床,受不了。慢慢來,你不要這麼急,先六點鐘,六點鐘起床,慢慢到五點半起床、五點鐘起床。起床做什麼?可以讀一部經,可以拜佛,可以聽經。你上班之前,譬如講你九點鐘上班,一般我們香港寫字樓十點鐘上班,是嗎?九點。

  我認識一位同修在香港工作,他早上三點半起床,起床之後四點鐘開始做早課,讀《無量壽經》、拜佛拜三百拜、念佛,然後再聽經,吃完早餐再上班,一天的功課都完成了。你看三點半,四點鐘開始到九點鐘出門,五個小時,這修行不得了。所以要精進。對治自己的習氣,對治自己的這種煩惱,每天就拿功過簿來寫,今天我有沒有罵人?別人罵我心裡面有沒有怨恨?對這些事情有沒有計較?是非有沒有計較,別人對我好、別人對我不好有沒有愛憎的心理?愛憎是分別、是執著,這些統統是跟極樂世界不相應。我有沒有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我不肯發慈悲心幫助?「常運慈心拔有情」,我有沒有運起這個慈心?有沒有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很多條慢慢來自己研究,你很快能夠發現自己最重大的過失是什麼,最重的煩惱是什麼,你馬上能夠發現的。不用兩天你就能發現。

  不外乎是貪瞋癡慢疑五大類。有些人貪心重,放不下;有些人瞋心重,喜歡發脾氣;有些人愚癡重,什麼事情都懵懵懂懂那樣,做事猶豫不決,這個愚癡。有些人傲慢心重,這些是自己有些能力的、有些才華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些是懷疑心重,整天疑神疑鬼,懷疑別人。貪瞋癡慢疑五大類煩惱,你自己規畫規畫、總結總結,你就知道了。還有殺盜YIN妄酒這五戒,我有沒有犯?就拿這十樣來對照就足夠了。發現自己的過錯,這個叫做開悟。開悟不是什麼好像覺得這個太玄,太不符合我們現實生活的這些事,不是,天天都可以開悟。悟了之後,你知道自己有什麼過錯了,開始修正這個過錯、改這個過錯,這叫做修行。禅門裡面講「悟後起修」,悟是什麼?知道自己有什麼錯,那就悟了。然後起修,把錯修正過來,天天就做這件事情。為了什麼?為了我順順利利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我只要有一樣過錯不改,有一種煩惱我沒放下,可能它就會成為我往生的障礙。我為了要保險,我為了要順利往生,我要把這些障礙統統去除,你的心就是真的。

  在理上講,往生極樂世界是你一念之間,你臨終的那一念還是求生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你一定往生。道理是這樣講,沒有錯,但是萬一你有障礙怎麼辦?你看你昨天有沒有發脾氣?如果你發了脾氣,在你發脾氣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在出現了,要接你往生,我脾氣還沒有發完。你錯過機會了,你往生不了了。這個發脾氣就障礙你往生。萬一我到臨終的時候,周身是病很痛,人家當然照顧你,未必照顧的那麼周到,你一發脾氣的時候,阿彌陀佛來了,你還沒發完,那就錯過機會了。一斷氣,來世就墮三惡道。

  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就要認認真真改自己的煩惱習氣。你很用心、很努力的去改,沒改完怎麼辦?不要緊,可以帶業往生。阿彌陀佛知道你,你是真心要改,你不是在自欺欺人,你不是騙阿彌陀佛,故意做出個樣子出來。阿彌陀佛無所不知,你心裡面每一個念頭很清楚,你只要是真心的,到你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現出來。這個時候,你不會發脾氣,你不會起煩惱,為什麼?有佛光加持你。佛光是清淨光、安穩光、歡喜光,你的心就清淨、就安穩、就歡喜,正念不失,阿彌陀佛現出來的時候,你保證往生。雖然還有很多煩惱沒放下,甚至一品都沒有放下,不要緊,帶業可以往生。去了極樂世界,自然就能夠斷,這些煩惱很容易斷,在這裡很難斷。在極樂世界非常容易,因為它沒有你發作的緣,很容易就斷,時間一長就沒有了。在這裡不容易。

  所以你要真心去修行、真心去改過,只要這點心是真的,就行了。你說容不容易?其實很容易。但是也很難,難在哪裡?你這個真心保持就很難。你自己問問自己發了多少個願?我們有同修說,差不多每個禮拜都發一次願,發新的願,不是舊願,新的願。一下心血來潮就,今天我一定要發願,把我傲慢徹底斷除,以後再不傲慢了;明天我發願,以後再不罵人了;第三天我發願,我的錢財都可以全部捨掉,我不要了。願也很大,過兩天就全沒了,這些叫做露水道心。我勸大家不要這樣發願,你寧願發少些願,但是你能夠保證這個願能夠持久,這樣能夠護持你的真心。

  好像在佛門裡面我們受三皈,一般受了三皈之後,就會受五戒,五戒就是你的願,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讀起來很容易,不用一分鐘就讀完了,你要做,做一世都不犯戒,不容易。所以真正能持五戒,這種恆心、這種毅力,這個就是真心,真修行。你往生就是憑這一點真心去。所以真心,我們要時時刻刻都要去維護著,不是只對阿彌陀佛是真心,自己想去極樂世界是真心,對別人就不是真心。真心是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這種真誠,對任何人都不欺騙,以誠待人。不管別人對我如何,我要對別人真心,我對別人要有善意,善待他人。即使他不領情,甚至來傷害我,我也不要覺得委屈、不要覺得不平。為什麼?因為你是真心。真心是沒有條件的,你幫助人,你對別人好,就不要講究別人對你怎樣回報,永遠是施恩不求報,這個是真心。

  就像我爺爺,今年九十多歲,現在念阿彌陀佛。他一生為人很真誠,從來不會騙人,他不曉得騙人,講大話他不會講,你教他講大話他都會講錯,是很老實的一個人。農民,一輩子。他在中年的時候,當時在農村,在廣州農村土地改革,那時候社會比較亂,他同村有個人偷了別人家裡的東西,被別人捉住了。當時是沒有什麼法律的,捉住了要把他打死。我爺爺也很有這種善良的心,把自己家裡面的東西全部拿出來贖他,贖他一命。結果那個人後來不但沒領這個情,反而在背後講我爺爺的壞話,恩將仇報。當時我奶奶很不服氣,我爺爺就勸她,算了不要計較,救他一命就算了,他怎樣對我不要計較。你看看這個就是真心,所以他晚年有福報,可以遇到淨土法門,孫子可以親自教導他《無量壽經》。

  所以你能夠真誠待人,好像當時你受到損害,其實回頭你看看後面,後福無窮,你這一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你說你的福有多大?不可思議的福報。你跟別人計較,爭取這些蠅頭小利,就算給你得到了這些利益,到最後怎樣?還是要輪回,什麼都帶不走。這些不是聰明人,不是有智慧人。所以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他不會跟你計較那麼多,世間人看他很愚癡,老實人很愚癡,「好馬被人騎,好人被人欺」,覺得這種人不可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其實他不明白,這些人有大福報,他內心清淨沒有雜念,他真誠,這個淨土法門只要遇到了,他就一定往生。所以自己在這個世間,無論受多少苦,我們都要「如是願心永不退」,求生極樂世界。即使你再苦,能夠苦多少年?幾十年光陰忍一忍就過了。到你最後往生極樂世界,無量劫受安樂,你得大自在,可以成佛度眾生。所以想想這個前景,我們什麼苦都肯去忍,都不要去計較。

  這個就是法藏菩薩發起這種大誓願,永不退轉。這個願發起來,他的修行一定就得力,他的心是定的、是安靜的,他不會受外界的影響,外界人怎樣去折磨他都好。學佛的人很老實,可能在社會上經常被人嘲笑、譏笑。我以前在大學讀書,廣州中山大學,住校,同一個宿捨的八個學生一起住。我在讀經,別人在旁邊打麻將,在旁邊笑我,我也不理他,我讀我的經。學生宿捨,因為大家都很調皮,我們以前住校每天打水,要打熱水。要去開水房,拿四個暖水壺去打水,本來是輪流值日,輪到誰誰去打水。結果大家都不打了,锺茂森(這個是我的俗名),锺茂森他是學佛了,要多布施,他要幫我們打水。我就去打,不要跟別人計較那麼多,打水有什麼,鍛煉身體。你不要覺得很委屈,為什麼別人欺負我,占我的便宜,你不要這樣想。你說很快樂,這個好,我有機會修福報,去布施。所以我天天都打水。多做事多布施,不會虧的,只會增長自己的福報,所以我今時今日能夠出家,這個就是福報,全班同學只有我一個人出家。能夠遇到淨土法門,什麼都值得了,甚至你什麼便宜都被人占了,什麼虧都吃夠了,只要遇到淨土法門就值得了,夠本了。所以你的心很安,一點計較都沒有,你說你多快樂、多自在!別人看你,覺得你很老實,要欺負你,你自己心裡面很明白,你不跟別人計較,樂於布施,難得胡塗,人生的大智慧。到最後,你的念佛功夫成就了,別人個個都不如你。你內心裡面阿彌陀佛不間斷,阿彌陀佛不間斷就是極樂世界不間斷,你自己心裡面很清楚你將來要去哪裡,你也很清楚他們將來去哪裡。

  為什麼現在你不救他?救不了。不是不救,救不了,他不聽你的,不聽你的就是因緣沒到。你就不要急,你就是念你的佛,笑咪咪看著他,即使看著他墮地獄,你都笑咪咪的念佛。好,墮地獄也好,為什麼?消業障。這個業障沒消完,他不會信佛法的,不會求生極樂世界;一定是苦受夠了,他就回頭。苦沒受夠,你只能隨他,把自己的情執徹底放下。佛菩薩度眾生不急於一時,他的耐心很長遠,無量劫都可以等你,等到你什麼時候真正受夠苦了,很想出離了,這個時候他就來了。他來教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沒到這個時候,他不會來。來了怎樣?你會毀謗他,你會造口業,你甚至折磨他,造很重的罪業。佛菩薩不忍心加重眾生的罪業,所以他不來,不來都是慈悲,不幫助就是幫助,這個就是用智慧,不是用情執。甚至對家人都是要這樣,心要放下,你不放下,你自救都救不了,不要講救人。自己都是落水兒童,你怎樣去幫助別人,救別人上岸?一定是自己上岸了,然後拿條竹竿遞過去給他,叫他說,你拿住竹竿就行了,拿著竹竿你就能上岸。他肯抓住竹竿,他就可以上來了;不肯的繼續沉淪,沉到幾時他想抓竹竿的時候,你就拉他上來。佛菩薩就是這樣救度眾生,很自在,不會有任何煩惱。這個都要我們學的。

  這一品「法藏因地第四」,我們就講完畢了。今天上午的時間也到了,我們下午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


 

上一篇: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三十二集)
下一篇:鐘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三十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