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序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彌陀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手易而成就高,用力少而收效宏。是以《 華嚴 》奧藏,歸根結底,乃以普賢菩薩十大願行導歸極樂。

  良由此門既有彌陀接引眾生之宏誓,又有諸佛護持眾生之悲心;概括法界無盡奧秘,寄托無量有情依止;實為諸法門之總匯,各宗派之共歸。

  此法門以信願行為往生淨土資糧,信須真信,願須切願,行須持名妙行。三者具足,必定往生。持名者,專念彌陀聖號六字洪名也。此洪名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持此洪名,以果地覺,修因地心,包括六度萬行之功,總攝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門諸修之德,而具不可思議之妙用。從歷史發展而言:由實相念佛至觀像、觀想再到持名念佛,提倡持名,代不乏人。然提倡最力,影響最大,得以普及延續千幾百年迄今而不衰者,唯唐善導大師一人也。彼在《 觀經四帖疏 》中,將行人一切修持判定為正、雜二行,又以彌陀淨土為准繩,列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贊歎供養為五種正行,余修盡為雜行。從正行中特提稱名為正定業,余四為助業。如此,將持名念佛提到最高最要地位,令人捨雜修正,於正行中專持洪名,以達決生淨土。大師自己身體力行,瑞相昭示,德望感人,使此法門不僅普及盛行於當時,而且垂今不替。念佛若從升華歷程而論:由持名念佛至觀像、觀想再到實相念佛。念佛念至“恰恰念佛時,恰恰無佛念”之境界,則四種念佛全在其中矣。約禅觀邊言:前句是持名念佛,後句攝觀像、觀想和實相念佛。約持名邊論:前句攝持名、觀像和觀想念佛;後句是實相念佛。由事顯理,以理攝事,事理圓融,不可思議。無論何種念佛,要在懇切至誠,持之以恆,終必以滿所願而證所信。

  大安法師,宿具善根福德因緣,早年現身於大學執教之際,即深信正法,鑽研淨土;以解導行,由行升解,解行精進,感應道交。發心弘法,曾撰《 淨宗法語大觀 》與《 淨土宗教程 》導世。後者原系於中國佛學院本科授課之講稿,三十余萬言,全面系統深刻闡明淨土理論與旨趣,涉及內外典籍眾多,通向台、賢、空、相各宗;聯系哲學、自然科學,提出真知灼見。對內學淨土根本經論、彌陀本願、極樂莊嚴、往生資糧與品位等,皆有詳盡論述。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探赜索隱,剖析入微。尤其對安養樂土之建立原理,概括為“真空——願力——妙有”之公式,即由真空出現彌陀宏願,願力成就樂邦不思議依正莊嚴,實為契合邏輯之創見,發前人所未發。此稿在講授過程中,始終深受學子喜聞。1998年交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問世以來,得到佛教界普遍垂青、歡喜贊歎!作者發菩提心,離俗入山,現比丘相,圓具足戒,成大安法師,專修淨土,依止傳老大德,發揚東林遠祖精神。今者《教程》再版,安師將原來的篇章結構予以調整,將原第一編與第四編組合成一編,將原第一編內之第四淨土諸祖一章,升遷為第二編一編,內含第四、五、六三章,分別闡明諸祖之生平業績與思想法要,特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淨土法門之所以能普及歷久遠而不頹勢者,無非歷代諸祖對人類弘傳功績使然也。《教程》實為現代佛教難得之佳作,伏願同仁細細閱讀,共沾法益,同歸淨土!

  慚愧白衣王新拜撰於北京淨心齋

  佛歷二五四八公元二00四年七月吉日

 

上一篇: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序一
下一篇:大安法師:《淨土宗教程》淨宗研修的態度與方法(1)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