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成觀法師:六祖壇經義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六祖壇經義解

  行由品第一

  第一集

  今天開講《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先誦此《鐘聲偈》。

  「鐘聲傳三千界內,佛法揚萬億國中。功勳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六祖慧能大師(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放掌。今天有緣跟大家在這裡邊講「六祖法寶壇經」,首先講一下我跟「六祖壇經」的一點緣,事實上這算是我第四次講「六祖壇經」。第一次是在十多年前,我還在家的時候,在「達拉斯佛學社」講了七個月,講了七個月以後就閉關了,閉關三年,後來出家了,在莊嚴寺又講了一遍,這是第二次,然後,回來台灣的時候也講過,不過沒講完就是了,因為某種因緣,所以換成講別的經。因此跟這部經呢,可以說是緣很深,本來我跟道慶法師說,我要講一部我拿手的經,那是因為我的印象中,我最早講的經,就是這一部,我講這部經時,是在家的時候,在那以前我曾聽過人家講了幾次經,那是在上高中的時候,也聽不太懂,後來學佛以後,因為大部分都在美國,聽經的機會不多,主要都在看書,所以我到「達拉斯佛學社」去,本來是抱著要去學習的心,沒想到一去,卻變成去那邊講經,我自已實在是沒想到。這部經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看起來很簡單,為什麼呢?因為他用詞、用字很簡單,講的道理好象也很簡單,所以一般很容易把它講成什麼「勵志」儒家的這些東西來看,所以很容易被誤解。這回我跟道慶法師講過以後,因為要講,就再看一次,唉唷!不得了,怎麼這麼深呢!而且以前說是拿手,現在已經不敢再說拿手,連拿腳都不能說了。因為這裡面都是禅師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所以很深,現在什麼都不敢說。不過答應要講,所以就要勉強講一講。雖然有攝影機在這邊,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要那麼緊張,還是照常像平常講經一樣,他們拍攝,就好象是偷拍的一樣(眾笑),這樣比較好,比較自然一點。

  因為要講「六祖壇經」所以必須要介紹一個東西,就是所所謂的「禅」。因為「六祖壇經」大家都知道是禅宗的東西。禅宗從西天傳來,總共傳了二十八祖。然後,初祖菩提達摩大師到東土來,傳給二祖慧可大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以前,包括五祖,他的師傅傳給他的時候,都是以「楞伽經」印心。什麼叫印心懂嗎?這都是耳熟能祥,但你究竟诘起來的話,又好象什麼都不懂了。「印心」就是心裡面與所證的理互相印證,叫做「印心」。這個「印」又有印可的意思,就好象董事長,人家寫的簽呈,董事長拿來一看,然後說「可以」,「照准」蓋個章,那叫「印可」,所以那個「印」是這個意思。「印心」是什麼啦?是師父修的一個境界,教給徒弟,徒弟照著去修,修完了以後,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就來跟師父對照一下,「對照一下」就叫作「呈」,呈出來以後,師父說「汝亦如是,吾亦如是」,這個就叫印可。印了以後,小則等於證明他開悟了,大的話就傳給他祖師位,就這樣子。

  所以「六祖壇經」是禅宗的經典。在五祖以前所傳的都是「楞伽經」,五祖以後就開绐用「金剛經」來印心。印心剛剛講過是心的印證,有時候要在經典的輔助,那經典就是「楞伽經」,五祖以後就是用「金剛經」,六祖以後再加一部經就是「六祖法寶壇經」。所以習禅的人,六祖以後的人都要修至少這兩部經。當然還有許多經,譬如說「圓覺經」、譬如說「楞嚴經」、「大乘起信論」這些都是必修的。未法時期有一個誤解,以為習禅,什麼都不要了,所謂「不由文字」嘛!這以後會講到的。事實上不是這樣子,你還要通達經教,這個佛的道理,你要懂得。

  好!所以「六祖壇經」是一部禅經,因為要講禅,所以先介紹,如何是「禅」?

  這裡講到「禅」呀!不同的人就修不同的「禅」,因此有不同的禅的境界。「禅」對不同的人,意義也就不同,那「禅」的意義,就一般的意義有兩種,第一個就是「思維修」,「禅」梵文叫「DiaNa」,拉丁拼字是「Dhydna」,中文翻作「禅那」,但中國人很會省略,就把「那」字省略掉,簡稱「禅」,事實上全文是「禅那」。咦,怎麼啦!我本來是要講台灣話,講得都忘了,這樣子兩款都講,這兒講講、那兒講講,大家都聽得懂,大家也都聽不懂(眾笑)。「禅那」台灣話叫「禅」(Siam),南部人說「閒」,同樣的意思,但原音是「DiaNa」,北京話叫「禅那」,台灣話變作「顯挪」,不好聽呢!那日本人說是「Zen」,「禅」那個漢字日本話念作「Zen」。

  這個「禅」的意思是什麼?頭一個是思維修,思維修的意思。因為你要了解這「六祖壇經」,你就要對這些事情先知道,才有可能說了解;第二個意思是「靜慮」。先解釋「思維修」。首先說「思維」,「思維」是什麼意思呢?在佛法裡面所說的「思維」,和我們普通言語所說的思維是同字,但意思不同。一般世間法說的思維,是思想的意思,在心坎裡想,一直想,想說,明天這張票要怎麼(支),才可以,那就是思維。但在佛法裡不是想這些,也不可以想支票或匯錢,這些都不可以想,那不是思維。若真是「思維」,是「思維佛理」,把心理所有的污垢、垃圾、「垢迷」(日語垃圾)都要清一清,什麼「垢迷」呢?標會、支票、還是所有那些事情都不要想,心先靜下來,一心澄淨後,「澄淨」的意思就是澄清,就好象是水,放明礬下去就會澄清,較清以後再來思維,思維什麼,思維清淨的佛法,你若是用污染的心來思維清淨的佛法,你思維不動,那以佛法說是「不相應」,所以先要靜坐,讓它澄清了以後,把垃圾清掉了,才開始思維佛法,思維佛法就會開智慧。所以坐下去讓它澄清,澄清就叫做「定」,定後就是「止」,定後思維,這就叫「觀」,觀就是「智慧」,有智慧才會觀。用什麼來觀呢?用「智慧之眼」來觀,有智慧之眼才能觀,那個眼是指「智慧之眼」,不是我們普通人的這個眼睛,不是這個肉眼。所以,「思維修」即一般所說的「禅」的意思,(「禅」的意思)第一個就是「思維修」。就是坐在那兒,運用一些佛法,你要定、或止、或澄清你的心,有很多方法,那些方法現在無法解釋那麼多,當然簡單地說,譬如數息觀、念佛觀、不淨觀,因緣觀,這些都可以使我們的心停止,煩惱較少,那時再來思維佛法,那麼這些道理,像那樣子地修,就叫做「修禅」或「習禅」。所以「習禅」怎麼習呢?就是思維修,用思維的方法來修,這是頭一項「禅」的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靜慮」,其實這個意思和那個意思差不多,講法稍微不同而已。這個「靜」是讓心先靜下來,「慮」就是思慮,也就跟「思維」差不多。所以講法不一樣、用詞不一樣,但意思是一樣。所以這是一般「禅」的意思。這「思維修」和「靜慮」它的道理是什麼?因為澄心以後,把心澄下來以後,然後去思維佛法,就轉八識,薰轉八識,也就是薰習這個心,然後把業力轉過來,由於這個「思維」的力量,就可以把它轉過來。那你問說,「這樣就可以轉呀」?「可以噢」!這「轉」很利害。譬如說有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想發財,一直在想錢,那麼整個心就是個$(美元標識),「歐卡內」(日語,錢),要不然這個也不錯,這「¥」日本元(日元記號),整個心就寫這個字,整個心也就被它轉去,這就是說貪財的人,或有些好色的人,一天到晚都想那種事情,出口也那種事情。所以,這就是因為一直在薰習的關系,他常在想,常想就愛做那樣的事,做那種事就成為那種人。所以,現在要反過來,去思維一些清淨的法,用那清淨的法,如同把它洗掉,把它矯正過來,那就叫做薰習。剛才談至到「靜慮」,「靜慮」跟「止觀」意思是一樣的。「靜」就是「止」,「慮」就是「觀」。「止觀」的「止」是什麼?「止」就是止息煩腦惱,止息煩腦惱、妄想塵勞。煩惱大家大概知道,但一般不太清楚。「煩惱」在佛法裡面是個特殊的名詞,它代表的就是「貪、嗔、癡」三毒,主要是三毒。但是「煩惱」有很多種,有「根本煩惱」、「隨煩惱」。「根本煩惱」是六大煩惱,「隨煩惱」是二十煩惱,所以有很多。什麼是「煩」?「煩」是你的心坎會煩煩的,那感覺就是「煩」,心不定的情況叫「煩」,「惱」呢?「惱」就是氣惱,心的動向比較大的時候就叫「惱」,像說「你把我惱到了」,所以「惱」是比較大的動向,「煩」是比較小的動向,但是心動就有苦,「起信論」裡講,「心動即有苦,果不離因故」。所以「煩惱」就是心動的現象,而「妄想」是心坎自個兒亂想,稱為妄想。「塵勞」跟「煩惱」意思是一樣的,「塵」就是「六塵」,外面的「五塵」和裡面的「意塵」合起來稱為「六塵」,「六塵」使這個心「勞動」,所以叫「塵勞」。一勞動就有苦,因為我們人不但是「身」好逸惡勞,這個「心」也是好逸惡勞,所以一勞動就覺得苦,所以「塵勞」是「煩惱」的代名詞。

  以上是介紹「禅」或「禅那」的一般意思,接下去來介紹「禅」的特殊意義。

  「禅」的特殊意義有五種。第一個是「凡夫禅」,第二個是「外道禅」,第三個是「小乘禅」,第四個是「大乘禅」,第五個是「最上乘禅」。這五種「禅」合起來就叫做「五味禅」,五種味道。第一個「凡夫禅」,這就是一般凡夫所修的禅,一般凡夫沒有什麼佛法的信仰或是宗教的信仰,他常要靜坐,靜坐的時候,也就是想要靜一靜,因為在外面奔波、跑呀!他覺得很累,不但身體累,心裡面也覺得很累,所以想松弛一下,那時候就坐一坐,現在日本的「會社」很多嘛!日本的公司很多都提倡這個靜坐,教員工都要靜坐,但他們這種靜坐不是要修道或什麼的,只是講了一天很累的了,稍微休息一下,有人說這個是「充電」,調節緊張,求這樣的作用,這是一般「會社員」,(上班的人)修的,還有一種人是生病,生病了,打坐身體會好,因為打坐會令氣血通暢,可以治胃病、肺病,可以治很多病,事實上。因此,這種的靜坐就變成所謂的養生。「養生」也是「養身」,把靜坐拿來當「養生」和「養身」,這樣就是「凡夫禅」。怎麼說是凡夫禅呢?因為照這樣再怎麼修也是凡夫。這缺點在那裡呢?缺點就是「貪著色身」,他貪著這個色身,所求的就這樣而已。接下來去第二種禅是「外道禅」,這種禅,譬如說波羅門教也坐禅,他們坐禅時要冥想,冥想和大梵天合而為一,因為他們的信仰是說,一切眾生都是從大梵天出來的,上等的人是從大梵天的頭頂出來的,中等的人是從大梵天的嘴出來,較下等的人從大梵天的肚臍出來的,最下等的人是從大梵天的手腳出來,那些從手腳出來的人成為首陀羅,就是奴隸那類的人,即賤民,這就是他們的信仰,是一種妄想。因為大梵天是他們的所自出、來處,所以將來要回到他們的所之處、所來處,要回到他們的原來的地方。返本還原,儒家也有這樣的思想,返本還原,認為那是最好的,道家也有這個道理。所以波羅門教他們修的,就是要和大梵天合而為一,耶稣教也是一樣.他們叫Communion,因為要和耶和華合而為一,要回到「天上的父」那兒去,天主教也是一樣。我們中國的道教、乩童,要冥想他的對象、外靈,冥想要取得和外靈溝通,希望那外靈來付附身,因為他這麼想,所以他也就做得到,因為他用定力,心的定力是很強的,可以促使一切事成就,所謂「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對不對,世間法也是這樣。外道禅的境界,就是使人能和外靈溝通,令外靈來附身,乃至於所謂「起靈」,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像中國還有「道家」,不是「道教」,要冥想「與萬化冥合」,與萬化冥合是道家老子、莊子、抱樸子等這些人的境界,儒家也有類似習禅的事情,他們求的是「天人和一」,這都是「外道禅」的境界。還有一種介乎「外道禅」和「凡夫禅」,就是現在很流行的,即在靜坐時練氣功,這種氣功有很多名堂,現在發達到不必坐著,站著也可以練氣功,但是他們用的是道理是「修定」的道理,修「定」和修「觀想」合在一起,然後達到那種禅的境界,然發動身中的氣。例如有一種「五禽戲功」,還有一種聽說現在很發達的,叫做「大日佛功」,聽過沒有?「大日如來」就是毗盧遮那佛,其實是練氣功,坐在那兒練氣功,他說是「大日佛功」,且說是大日如來傳的,胡說八道,那位教主自稱作「大日法王金剛上師」,哇!真是「糟透了」。還有一種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因為很多人知道這個名,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徹底,叫做「達摩易筋經」,聽過沒有?這不是達摩的,它裡面的內容,修習的方法,道理,以及它所用的名詞,都是道教的,都是道家的,所以根本不是達摩所傳,不要被它騙了,你若要修,隨你,你若要健身可以,但是你不要認為你是在修道就好,其實它那是用一些佛法中禅的道理,還有道家、及一些民間的拳術合在一起變成「達摩易筋經」,其實和達摩一點都沒關系,達摩因為太有名了,「真衰」(真倒霉)。

  好!剛講的練氣功的那種,不是佛法,若有練氣功的,絕不是佛法,你若要練功就好好練功,不要說你在打坐,若要打坐,你就打坐,要把它「劃清界線」,這樣以策安全,若要「攬來攬去」,那碗菜會很難吃,譬如菜,一道菜就是一道菜,你要把它混在一起,怎麼會好吃,一定不好吃,就像是「噴」(馊食)一樣,「噴」就是豬食。

  以上是「凡夫禅」和「外道禅」。凡夫禅,就是執著我們自身的身體;外道禅是執著什麼呢?是執著他的第六意識,依照他的第六意識去妄想分別。為何叫「外道」呢?因為「見心外有道」,故稱「外道」。因為「見心外有道」,故稱外道,因為道應該在心中,是心內之法,外道人見「心外有法」,而且說「心外有道」,故稱外道。

  接下去說「二乘禅」或稱「小乘禅」。「小乘禅」是小乘的佛弟子所修的「四谛」、「八道」(「四聖谛」、「八正道」),從「五停心觀」開始修,修到「四谛」、「八道」,達到滅心泯智、壓伏六識,讓它不會起現行,讓六識硬把它壓下去,讓他不要起來,若要把它壓下去不起來,說是「涅槃」。這是一種聲聞乘修的,若緣覺乘所修的就是「遠離行」,遠離以後,讓「根」和「塵」不相接,根塵不相接,就不會生「識」,那就還會生「煩惱」了。這種境界就把他是涅槃,那是不究竟的,所以稱為「有余涅槃」。

  接下來說「大乘禅」。「大乘禅」就是大乘菩薩所修的,是第四種禅,是「不昧味不亂」,這是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中,講「禅波羅密」的時候說「以不味不亂故應修禅波羅密」。這個「不味」是什麼?「味」就是「味著」。「味著」的意思是什麼?就好象人吃東西,這是個比喻,吃東西時品味,說「很好吃」,愈吃愈好吃,這是品食之味,就象品茶的人,他愛茶愛到象命一樣,那是因為「味著」那個茶。那麼坐禅的人,坐到後來,也會象這個樣子,開始坐時當然會很苦,因為腳會痛,坐到後來會產生一種境界,外道人稱為「覺受」,很多覺受會產生出來。有很多知覺、很多感受。不管是身的感受或心的感受,都會產生出來,會「貪著」那種感受,那個叫做「味」,這種境界叫做「味」,這是已經「償到甜頭」的意思。你若打坐,坐到後來,有那種覺得味道不錯,但是會起貪著時,就叫做「味」,坐禅人像這樣子的會貪著,這叫做「味著」,這種味著的人,就是心比較定。另一種人是亂,「亂」是什麼?亂就是凡夫。而「味」的人一定是修行人,所以修行人和凡夫的境界是相對的,一個是「定」,一個是「亂」的境界。若是大乘菩薩,就要「不味不亂」,不能味著,不能貪著禅的境界,但是心亦不亂,這很困難對不對。你若做一件事做得很好,很順手,你一定很愛做,你愛做的時候,當下要把那個「愛」給去掉,雖然去掉了愛,還是繼續做,這樣難不難?這樣是很困難的,對不對。譬如說你開始學插花,剛開始的時候插得很難看,到後來插得很美,便越插越愛插,但是那個「愛」貪愛,要去掉,可是仍然繼續要插,你的花藝還是繼續進步,這就不簡單了。所有的技藝、功夫,你開始學時很困難,到後來做得順手時,變成很拿手了,一拿手你就變成會貪愛那個東西,或那件事情,那時候就要小心,要把那個「貪愛」給去掉。雖然去掉,但不是說就討厭噢,只是去掉「貪愛」,沒有變成「討厭」,去掉這個貪受以後,但是技藝還是繼續地精進,讓它進步,「大乘禅」就是這樣「不味不亂」、不著凡夫、外道、小乘的境界,不貪著凡夫、外道的「有」,也不貪著二乘偏空的「無」的境界,這就是中道實義的境界,這就是「大乘禅」,大乘菩薩所修的。

  (第一集竟)

  第二集

  我們上一節介紹「五味禅」,已經介紹了四味,現在介紹最後一味就是「最上乘禅」,這是最上上根人修的,是「一乘根熟」的人修的。「一乘」就是「一乘佛」,「一乘佛」就是一心要作佛,不求其它的,這叫做「一乘」。「根熟」就是他的善根都成熟了,「根」就是「五善根」,「信」、「進」、「念」、「定」、「慧」,這「五善根」都成熟了,這種人就叫做「根熟」的人,「根熟」福慧具足,福與慧全都具足了,「福德」與「智慧」。所以是上上根人的境界,這個境界裡面,就是所謂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境界。什麼是「言語道斷」呢?就是說言語到這裡都斷了,意思就是說,超越言語所說的,已經說不出來了,這樣的境界,不只是說不出來,連想也想不到,叫「心行處滅」。「心行」就是思想的意思,那就是心裡所想的,看你多會想,就是再會想,也會讓你想不到就對了,已經超過言語和思維的范圍,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他已經到達這種境界的時候,就是稱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簡單一句話講,就是「不可思義」,已經到達「不思義」的境界。「思」就是「思考」、「思維」,「義」就是「義論」,「義論」就是用嘴說。所以心裡想的和用嘴說的,都不能去「Describe」(去描述),那種境界就叫作「不可思義」境界。那是什麼樣的境界呢?那就是如來的境界、佛祖的境界,就是不可思義的境界,想也想不到、講也講不到,超過一般「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以外的。所以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種禅就是這樣子,一切無所依,「無所依」,一切無所依,不依靠任何事情,就象「起信論」裡面所說的,修這種禅是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諸想,這種境界就叫做「最上乘禅」。所以這「最上乘禅」就是所謂的「真如三味」。「真如三味」也稱為「一行三味」。所以這個是非常高、非常的深。要修這種的人,要先「悟」才可以修。

  接下來簡單介紹「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因為禅宗開始傳心的時候,印心的時候是用「楞伽經」,所以簡單介紹一下「楞伽經」。(楞伽經)也有講四種禅,第一種就是「愚夫所行禅」,第二種就是「觀察義禅」,第三種「攀緣如禅」,第四種叫「如來禅」。「愚夫所行禅」是什麼呢?「愚夫」就是愚癡凡夫,愚癡凡夫所修的禅,「愚夫」就是代表外道、凡夫,及二乘所修的,全都稱「愚夫禅」。「楞伽經」裡面說,這種禅是「依於人我無性,自共相計著,不離於想」這樣的禅,這個非常深,所以稍稍講一下就好,如果你要深入來講,我有「楞伽經義貫」你去看這一部分,在第三卷,「楞伽經」第三卷有講到四種禅,大慧菩薩請問如來四種禅。再來是「觀察義禅」,「觀察義禅」就是「離人無我,自供相計著」,這種叫做「觀察義禅」,這種是「權教菩薩」所修,「權教菩薩」這「菩薩」兩種,一種是「實教」,權教菩薩所修的,是比較不究竟的「禅」,就叫「觀察義禅」,這離人無我和自共相計著,第三種就是「攀緣如禅」,這是「實教菩薩」所修的,實教菩薩所修的就是究竟的,但是他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如來禅」,佛如來的自行境界,這是最高的,還有一種禅叫「祖師禅」,「祖師禅」是後代的人說的,像達摩祖師所傳的這樣之法門,稱「祖師禅」,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禅」,你們就會有一些的觀念,另外就是「禅」一般都與「定」有關系,「習禅」就好象「修定」,可是要注意,禅宗的「禅」不是「定」的意思,其他的「禅」大部都是,「定」的意思,尤其是「凡夫外道禅」,但是禅宗的「禅」主要意思都是「悟」,是「悟」的意思,所以「禅」就是「悟」。如果是外道的「禅」,就是「定」的意思,所以稱為「禅定」。如果「禅宗」的禅就是「禅悟」,是「悟」的意思。所以如果你習「禅宗」,就是要求「悟」,這「悟」又有很多種,有「大悟」、有「小悟」,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究竟」,成佛的時候就是「大徹大悟」,「小悟」就是一般在修行時,有「破惑證真」就是「小悟」。「悟」一般有三種,「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即使是小「悟」也要「破惑」、「證真」,「小悟」就是局部局部很小的;「大悟」就是范圍比較大;「大徹大悟」就是全盤的。可是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說「他悟了」,或是「有一天我悟了」,這是不可以講的,有人說「我悟了」,其實他的意思是「我了解了」,「了解與悟是不一樣的」,了解是「知見」,只是知道而已。「悟」有這三種,另外還有三種,稱為「解悟」、還有「行悟」,還有「證悟」。「解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看經文,要了解經文的意思,不只是文字,連道理也要了解,這樣叫做「解悟」。例如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你都知道意思,稱之為「解」,但是「解」不是「悟」,由「解」而生出的「悟」,這種稱為「解悟」。這樣了解吧?這種是在看經文的時候或是聽經的時候,啊!我懂了!這種叫「解悟」,懂了以後而且能夠對自己的身心有所改變,如果你「悟」了以後,過去行為的模式、思想的模式、語言的模式、都沒有改,那不叫「悟」。如果你說「悟」了,但依然是個大凡夫,就不能稱之為悟,「悟」了以後一定和普通人或以前的你不一樣,要有所改變,這樣才算「悟」,也就是說能夠對你的身心、言行舉止、乃至語默動靜、生活習慣都有所改變,這樣才算是「悟」,否則不是。否則是什麼?否則是言說境界、言說戲論,只是言說而已,用嘴說的而已,這不叫「悟」。「解悟」再重說一次,就是說你聽經、或看經、或聽開示,了解道理,了解後,對你的身心和生活,有起了改變,這樣稱之「解悟」。第二種是「行悟」,就是修行而產生的「悟」,譬如有人不知「經」的道理,只念佛或持某一個咒,持咒後他的心就「定」了,「定」了以後,因佛加持或菩薩加持,他就「心開悟解」,由於修行的關系,所以「心開悟解」,但是他沒有去讀什麼經,這種稱為「行悟」。「心開悟解」以後,突然就想到過去有那些過錯,過去有什麼事情做錯了,從現在開始就不再犯了,那就有所改變,而且還了解很多道理,這種稱為「行悟」。「解悟」和「行悟」,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是讀書的、一種是沒讀書的,有讀書或沒讀書都可以「悟」,但是方法不同而已。另外一個是第三種「證悟」,「證悟」是全盤性的、較大的,稱為「證悟」,這種一般而言都必須「深入經藏」,而且也要有「修行」,「解」、「行」都要合一而去「悟」,這樣得到的「悟」,稱為「證悟」。當然「證悟」是最高的,這個「悟」是非常困難的,不是很簡單的,所以不可以胡說的,也不可以隨便說「我開悟了」,也不可以說「我悟到了」,也不可以說「某某人聽說已經開悟了」,這不可以傳的。如果傳這話,也會變成大妄語的從犯,「說某某人已經開悟了」,「開悟」這什麼意思呢?「開悟」就是「大徹大悟」的意思,「大徹大悟」就是「成佛」。如果「成佛」就不得了了,對不對。所以這個不能亂說的,那如果有聽別人說「某某人已經開悟了」,你聽聽就好,不要亂講,所謂不宣揚謠言,你沒有得到證實那就算是謠言,這個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大妄語,是所謂「僭聖」,搶聖人的位子,「僭聖」,但是現在未法時代,「開悟」的人滿街跑,你到處都可以看到「開悟」的人,這個也悟了,那個也悟了,以前我們說大學生很多,你如果站在一棟大樓頂,拿一個桔子丟下去,就會丟到一個大學生,現在是這樣,如果你拿一個雞蛋或桔子丟下去,就會丟到一全開悟的人或金剛上師。所以「學佛」是非常困難,「修行」非常困難。要了解道理,才不會自誤誤他。「自誤誤他」,那個「誤」不是那個「悟」。

  現在我們開始正式講〖六祖法寶壇經〗。

  先說這個「經題」,「六祖」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師。「禅宗」是佛法,中國佛法裡面的一宗,「宗」的意思就是「派別」的意思。什麼是「宗」呢?「宗」就是「主」的意思,「宗」就是「主」。什麼是「主」呢?你修的方法以什麼為主,就是稱為宗。以何為「宗」?就是以何為「主」。你修什麼,就像你主修什麼,在大學裡面主修什麼。如果這個「宗」在英文裡可以翻成兩個字,一個就是「Sect」,「Sect」派別的意思,另外一個字就是「School」(宗派)都可以,但這裡用「Sect」較好。這第六代祖師是「慧能大師」。頭一代的祖師是誰呢?就是「菩提達摩祖師」,「菩提達摩祖師」他是從西天來的,他是西天第二十八代的祖師,來到中國時已經九十歲了,來傳這個佛法,傳給第二代祖師「慧可大師」,「慧可大師」再傳給「僧璨大師」,「僧璨大師」再傳給「道信大師」,「道信大師」再傳給「弘忍大師」,「弘忍大師」就是第五代祖師,然後再傳給第六代的祖師就是「慧能大師」。「慧能大師」以後這個佛法,「禅宗」就變成非常重要,如果說到「中國的佛法」,就是以「禅宗」最重要,最發揚光大,這個功勞是誰的呢?主要是「慧能大師」。在他之前,不是那些祖師不行,是他們因緣不好,因為政治的關系,時代政治的關系,所以「禅宗」就不能發揚,在以前的祖師大部分都躲起來,因為有「宗教破壞」、「宗教迫害」。第六代祖師「慧能大師」就是唐朝初年,那個時候唐朝皇帝是尊重佛法,雖然不是只有提倡佛法而已,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他們也提倡「道教」,所以那時候「道教」和「佛教」常在斗法,有時贏、有時輸。那個「道教」是指畫符的那種,不是指老子、莊子哲學的那種,是畫符念咒的那種。這「六祖大師」是中國的,是由「達摩祖師」第一代傳下來的,但是達摩祖師是第二十八代,你們有沒有拿到這個講義?我先說這個「禅宗」的第一代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傳給初祖「大迦葉」,有一個「拈花微笑」,就是「大迦葉」,傳給「大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再傳給第二代祖師就是「阿難尊者」,一直傳到二十八代的時候,順便提到「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二十四代,再一直傳,傳到二十八代就是「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就傳來中國,那時就變成「西來」,「佛西來大意」,就是達摩從西邊來,不是到西邊來,是從西邊過來到中國,這是整個的傳承。另外「慧能大師」開始,「禅宗」就很發達了,所以我們早晚課,出家人做早晚課,都叫做「禅門日誦」,那是「禅宗」的,整個都是「禅宗」發展的,不管你是「淨土宗」或是什麼宗的,都是「禅門日誦」,沒有講「淨土宗日誦」,這樣會被人罵,一定是「禅門日誦」。「禅門日誦」是怎樣?是因為「禅宗」在中國是最重要的。好!我們看這張講義上面寫的,這個字沒有很清楚,如果有筆的,你們可以把它寫清楚,南宗「慧能」,因為「禅宗」在唐朝就是五祖「弘忍大師」時,他傳給兩個弟子,一個是「神秀」,一個是「慧能」,「神秀」是沒有真正得到「衣法」,但是他有另外一種修法,他是「漸修」的,而「慧能大師」是「頓悟」的,「頓悟」,他到南邊來,所以稱為南宗,「神秀」在北方,所以稱為北宗。但是後代所說的「禅宗」主要都指「南宗」,就是「頓悟」派。「南宗慧能」傳下來,傳給「南岳懷讓」。你看這名字都是四個字,四個字前兩個字都是他居住的地方,叫「南岳山」「懷讓禅師」,「懷讓」是他的法號,和他同時另外有一個「慧能大師」和弟子,就是「青原行思」,「青原山」「行思禅師」。再來第二代「馬祖」,「南岳」傳給「馬祖」,但我們講的時候,為了尊重,一般都只說他住的山或廟的名,沒有直呼他的名號。「南岳」傳給「馬祖」,「南岳禅師」傳給「馬祖道一」,另一邊「青原行思」就傳給「石頭希遷」,再來「馬祖道一」傳給「百丈懷海」,「百丈禅師」就是訂那個「叢林清規」,就是「百丈懷海」訂的,所以「禅宗」很重要。我們後代說「住叢林」,「叢林」是如何來的,就是「百丈懷海禅師」開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從他開始的。什麼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呢?因為佛法在中國如果要用托缽,你只能「托牙齒」,「托牙齒垢」(沒得吃),你就不用吃了,因為中國本來就有「儒家」「孔子公」,(要)大家都要自食其力,如果你都不做事,只要吃飯,你就免吃,所以出家人也必須自已種田,所以在山裡自己種田、種菜,那個就叫「叢林」,那個就是從「百丈禅師」開始的,因為大家都在「從林」裡修行,就必須有規矩,否則會亂,變成一個「Community」(社區)一樣,這就要有規矩,要有法律,意思就是這樣,才不會亂,那這個法律是如何規訂呢?誰來規訂?就是「百丈禅師」規訂下來的,所以我們後代中國寺廟的「寺規」都是依照「百丈禅師」傳下來的「百丈清規」,這本書現在還存著。「百丈禅師」再傳下來就是「沩山靈佑禅師」和「黃糪希運禅師」,「黃糪」就是「黃糪大師」,他寫了一部叫「傳心法要」,這本書太「讚」「非常好」,「讚」到說不出有多「讚」,我在「習禅」裡面,最受到益處的,除了「六祖壇經」以外,就是這一部「傳心法要」。有一天,那時才學佛不久,我看經書都是看到天亮,不是故意的,那和讀書時在夜間開夜車不一樣,讀書時,開夜車是硬拼的,但是學佛以後,看經書都是看下去就放不下來,就一直看,看到天亮。看這一部「傳心法要」時,愈看愈歡喜,歡喜到不可言愉,然後歡喜到感覺天地都在震動,就是大法喜,七天七夜不散,所以非常感謝「黃糪大師」,這部經太棒了,我現在正在翻成英文,但還沒有翻完,翻一半而已,但是會把他翻完。以後如果有因緣,也可以說這部經,但這部經主要是要「悟」的,雖然要「悟」的也可以講,講了有「悟」、沒有「悟」,我就不知道了。接下來「沩山靈佑」傳給「仰山慧寂」,到「仰山慧寂」時,因為「沩山靈佑」,「沩山」、「仰山」就成為「沩仰」宗,變成一宗,這宗就叫「沩仰宗」。「黃糪希運」傳給「臨濟義玄」,這個叫「臨濟宗」。所以我們台灣「臨濟宗」還有,「臨濟宗」如何來的?就是從「黃糪大師」來的,「黃糪大師」是「臨濟宗」祖師的師父,「臨濟宗」的祖師是誰?就是「臨濟義玄」,他的師父就是「黃糪大師」。再來看「石頭希遷」這一支傳下來的叫「藥山惟嚴」,「藥山惟嚴」再傳給「雲嚴昙晟」,再傳給「洞山良價」,這就是「曹洞宗」,「曹洞宗」就是這樣來的。再來看另一邊「石頭希遷」還傳給一個「天皇道悟禅師」,「天皇道悟」再傳給「龍潭崇信」,「龍潭崇信」再傳給「德山宣鑒」,「德山宣鑒」再傳給「雪峰義存」,「雪峰義存」再傳二人,一個是「雲門文偃」,這個就是「雲門宗」;「雪峰義存」再傳給另一個「玄沙師備」,「玄沙師備」再傳給「羅漢桂琛」,然後「羅漢桂琛」再傳給「清涼文益」,「清涼文益」就變成「法眼宗」的祖師。然後變成什麼呢?「南宗慧能」大師所傳下來的變成「沩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宗。所以祖師在授戒的時候說「一花開五葉」就是這「五葉」。「五葉」就是這「五宗」。什麼人傳給什麼人,考試的時候不用背,但有什麼宗要知道。

  接下來說「經題」的「法寶壇經」。「法寶」因為我們有「三寶」,對不對?「佛寶」、「法寶」、「僧寶」。「六祖大師」所開示的「法」,也是寶,所以叫「法寶」。「壇經」的「壇」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的時候,這「壇」都是用土做的,叫「土壇」。「土壇」古代要供養時,要拜佛、要供養如來時,或外道要修法時都一樣用土做一個「壇」,即高起來的「土堆」,「壇」就是土堆高起來的,這個土堆可以是「圓形」、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三角形」的、也可以是「半圓形」的都有,但作用不同,一般息災、「息災法」所用的是「圓形」、也可以用「方形」,如果用「降伏法」就用「三角形」,所以這「壇」的意思就是這樣。這「壇」在梵文就稱為「曼荼羅」,這「曼荼羅」主要意思有兩種,一種是「輪圓具足」,「輪」就是能夠「摧毀」的意思,能夠「載重」的意思叫「輪」,「圓」就是「圓滿」。另一個意思,這「壇」主要是供養的意思,要如何供養?你供養就要講,對不對?所以要請所有的聖者、佛菩薩來,然後供養,請到「壇」的地方。所以你看西藏喇嘛教,他們說「壇城」,那個「城」是多加的,意思是說他的「壇」好象一個「城池」一樣,自成一個世界。所以「曼荼羅」由於供養的意思,再進一步說就是「諸聖會集」的意思,所有的聖者會集在那個地方,就稱為「曼荼羅」。因為你要供養,一定要把那個「聖者」都請來,所以要請在那裡?就請在那個「壇」裡面,所以「曼荼羅」的意思,有這樣的意思。那「六祖大師」所講的「經」又叫「壇經」,就是供養的意思,供養什麼?當然是供養佛菩薩、供養如來。因為是供養,所以也有「布施」的意思,「上供諸佛、下施眾生」的意思,所以稱「壇經」。

  然後「經」的意思在梵文叫「修多羅(Sutra)」,這個「Sutra」的意思是什麼?一是「契」的意思;第二個是「串」的意思。「契(合)」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契理」和「契機」。這個「契」原來的意思是什麼呢?譬如有一塊木頭,我們把它做成三角形,把一塊拿起來(在一塊方木塊上刻出一塊三角形的木塊,成觀法師在此畫圖示意),這個三角形的叫「契」,就像我做「打榫」一樣,所以這一塊拿起來,以年後再接上去,剛剛好吻合,「剛剛吻合」就叫「契合」。以此引申古代兩人簽約,我們現在簽約都是及拷貝的,對不對?但古代不是的,只有一張,兩人簽好以後,再撕下來,你拿一半,我拿一半,以後如果要對的時候,你那一半來對我這一半,如果可以對上,就是「契」。「契約」的意思就是這樣來的,人家說「打契約」,就是這樣「契」,有沒有「契」,有「契」,好就是「契約」。如果說要拿來對,對不上,那就不「契」了。所以兩個人「心有默契」,這是什麼意思?就是相合的意思。這樣你們聽了有沒有「契合」?這個「恝」又是「合」的意思,能「合」。什麼是「契理」呢?「契理」就是合於道理,合於什麼道理呢?合於最高的真理叫「契理」。所以佛所說的一切言語、經書都合最高的道理,就叫做「契理」。「契機」的「機」就是「根機」,(就是)眾生的「根機」,「根機」有很多種,有上、中、下,(細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下」、「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多種,佛對什麼人,就說什麼道理,讓他可以了解,這就叫「契機」。不然一個很聰明的人,你說一個很淺的道理,他聽了不合,他會認為佛看他不起,說這樣簡單的,我也知道,不用你說。如果說一個很笨的人,你說很深的道理給他聽,他聽不懂,也沒有用。所以道理是很好,但對人要能適合才有用,就像藥很好,但要對症,才醫病醫得好,就像胃藥再怎麼好,如果你用來治肺病,怎麼會好呢!相同的意思。所以一切的佛法就象「法藥」,「法藥」是要治病的,所以「治病」要契合眾生根基,聽了會「感應」這樣才有用,這就稱為「契機」,「契機」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契機」,結果都不合道理,也不可以。所以現在末法時代,就有這個問題很大。「講經」好象在開玩笑,嘩眾取寵,講了大家聽了很高興,但其實都不合道理,這個是大問題。所以聽「講經」不是聽講「笑話」,聽講「笑話」你看電視就好了。但是「講經」也都在看電視,壞了,真是的。所以「講經」是要讓眾生遠離煩惱塵勞、要開悟,要脫離生死的,所以不是「余興節目」,所以不是開玩笑的場所,應該都是很嚴肅的,所以不要期望說,這個師父都這麼嚴肅,沒有說一些來笑一笑的,師父不是講笑話的,那就變成小丑了。

  (第二集完)

  第三集

  我們繼續說六祖壇經。這個「經」早上說的是「修多羅」,「修多羅」是「契」的意思,契約的契,「契」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就是契合眾生的根機,跟契合道理,這二種不能偏廢,要同時,不能說只是契合道理,而不契機,這樣沒有效果,白廢唇舌而已,只是契機而不契合道理,那就變成妄語,對不對,所以變成虛妄,但是如來言無虛妄,如來是實語者,所以這二種都要兼顧到。再來,我們早上說到這個是法寶,對不對。我們佛經裡面法寶有三種,就是三藏,經律論三藏,經就是開示一切修行的道理,我們說的「修多羅」就是經;那律呢?律就是講戒律,經就是開示一切修行的道理,律是說我們生活以及修行時,應該要注意的事情,不能犯的那些事情,叫做律或叫戒律,跟我們的法律一樣,我們國家的法律也是說,有哪一些事不能做,什麼樣的事可以做,這就是像我們的法律說我們國民的權利跟義務,都在裡面交待清楚,彿法的律藏也是這個意思,律有在家律和出家律,在家人就依在家律,在家律去修,就是在家戒,律就是戒。同樣的意思,出家眾就依照出家律去修,開示律、戒律的學問就是律藏,經跟律這二個藏(藏就是「寶藏」的意思)都是佛祖說的,都是釋迦如來所說的;另外有一種論藏,這論是什麼呢?我們知道論是「討論」的意思、「議論」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發揮」,「發揮」跟「解釋」的意思,發揮、闡論、诠釋的意思。剛剛說經與律是佛所說的,所以經跟律是絕對不能更改的,這個論一般來說是佛祖的弟子或後代的大菩薩,因為眾生的智慧不夠,所以對經跟律有不能了解的地方,他去發揮,就一個問題、一個題目他去發揮,就變成了什麼論。所以佛祖說的就不是論,佛祖說的一定是經或律,其他的大菩薩或是大弟子所說的就是論,這是一般來說。但是有一個例外,這個例外就是我們中土的「六祖大師」,只有他說的這部經,也只有這部經而已,這部經叫「六祖壇經」。其他再大的菩薩所說的都是「論」,譬如說馬鳴大士他所說的「大乘起信論」,對不對,其它許多的論,也是論,那些都是菩薩所說的,譬如說「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都是論,但是這一個是例外,就是六祖大師他不是釋迦如來,但是他講的這一部經典就稱為「經」。所以就有印度人說,六祖大師是東方如來,所以他說的法稱為「經」,其他的人都沒有,所以這是這一部經特殊的地方。

  〖唐釋門人法海錄〗

  「唐」是唐朝的時候;「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佛家的門人;「法海」是他的法號,意思是說他是出家人。這個法海你們有印象嗎?《白蛇傳》中金山寺法海禅師,對不對?那是小說,不要被騙了,那小說胡亂寫,他並沒有跟許漢文過不去,他是大禅師是教眾生開悟的,沒有去跟白蛇斗法。所以小說可以看,但不要被小說給迷住了。《西游記》也是小說,不要相信以為真的有一個孫悟空,更奇怪的是現在有人拜孫悟空和拜豬八戒,那根本是小說人物,小說人物卻把它當作真的在拜,實在真是愚癡啊!「唐釋門人法海錄」就是這個六祖大師的弟子,他把它記錄起來,六祖大師說,然後他把它記錄下來。

  頭一品〖行由品第一〗。

  我現在講經都是直接講經,所以有時候講的很快,有時候講的很慢,講慢是在講道理的時候,你們可以了解的地方,我會很快的就講過去,但是我的目的就是說,讓你文字看懂,接下來道理也懂了,再接下來就是跟你們說修行的法門,看這個要怎麼修,所以有時候會很花時間,就花在義理及修行法門上面,閒話就沒有,沒有閒話。所以這個要很有精神才能聽,如果沒有精神就茶多喝點。

  經文:〖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剌史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剌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學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義解:「時」那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以一般的佛經來說,「一時佛在捨衛國」或是什麼,那個「時」就是一時,有一個時候。這就是模仿佛經裡面,沒說那個時候是天寶幾年幾年,沒這樣說,只是說「時」。那個時候「大師」,就是六祖大師至「寶林寺」,這寶林就是寶林寺,現在稱做「曹溪南華寺」,就是六祖大師的肉身還在那裡,就是這個寶林寺,現在叫做南華寺。「韶州」就是韶州府。「韋剌史」這剌史是一個官名,唐朝叫剌史,清朝時叫「知府」。韶州府的知府,知府是什麼?就是府長,像我們現在說省長的意思是一樣。「與官僚」官僚就是他的部下,像什麼部長啦!一起入山去請大師出來,到城中的大梵寺的講堂「為眾開緣」,這個「眾」就是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家、出家男女合起來就是四眾,來「開緣」開就是啟發的意思,開什麼緣?開學佛的因緣、修行的因緣。「說法」就是宣說法要。「師升座次」,六祖大師升座的時候,這個升座在佛經裡面有規定,如果法師要講經或是開示時,要升高座,要坐高,不能坐低,這樣才如法,現在有人在講堂或禮堂講經或開示或是通俗演講的時候,講堂講台比較低,觀眾比較高,這樣子在那個地方講經就「不如法」,不可以,佛祖說這樣子不行,要講法的人不能站著,你不能站著講,而聽的人坐著聽,或是你坐著而他躺著也不行,當然你不能躺著講,除非你快要死了,所以這個說法有很多規矩,要如法。有人說方便嘛!不可以有那麼多方便,太方便就變成「隨便」,所以這「如是因,如是果」,一定要按照這個法去做。「師升座次」這個「次」,就是那個時候的意思或之後,大師升座以後,「剌史」就是韋剌史跟所有的官僚三十多人,「儒宗學士」儒宗就是學儒家的,拜孔子公的,拜孔子公讀書、作詩、填詞的那些人,總共有三十多人,還有「僧尼道俗」「僧」就是出家,在佛法裡出家的男眾,「尼」就是出家的女眾,「道」就是道教的或道士,「俗」就是俗家人,總共一千多人,「同時作禮」作禮就是頂禮,一般應該是頂禮,我們現在因場所的關系,所以問訊就好,這是沒辦法的,應該是要頂禮。「願聞法要」願就是希望,希望聽聞佛法的大要、精要。

  經文:〖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義解:單單這一句就沒辦法了,所以六祖壇經其實是非常深的,深到什麼地步?深到沒有底。「善知識」這是六祖大師尊稱這些聽的人。什麼叫善知識?凡是能教我好的事情的人,叫做我的善知識。但是禅宗裡面講的善知識不一樣,禅宗裡所講的善知識要能開示究竟的法門,簡單一句話就是「能夠引導眾生開悟的人」,才叫做「善知識」。其它的人都不能說是善知識,只可以說「名為善知識」,這樣而已。可以引導眾生開悟的人,叫「大善知識」、「真善知識」,其他的只是稱呼稱呼而已,好象現在很流行稱呼人菩薩,你也是菩薩、我也是菩薩,好象「泥鳅」菩薩。所以善知識,最究竟的道理,最深的法要、無上法,什麼是「無上法」呢?就是可以使眾生達到無上菩提的法,叫無上法。那個無上法一般來說,禅宗所說的道理就是無上法。我們開經偈裡面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那個最深的道理,能夠開示這種道理的人叫做「善知識」。善知識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可以看到修行人或是眾生哪些修的好、或是不好,看得出來,這會點醒你的人就叫做善知識。其他一般的人就沒辦法這樣,沒有這種能耐,其他的人就只會稱贊你,說一些讓你高興的,贊歎你而已,其他的就沒辦法點醒你。這個善知識三個字,六祖大師這麼說就很深了。怎麼說,這個就跟他說的道理相吻合,他沒有輕視當場在聽他講經的人,不然你看現在的法師在講經,都說你們大家啊,怎樣怎樣,你們大家如何如何。「善知識」真是尊重,為什麼?因為他是開悟的人,他看到大家都有佛性,所以很尊重,跟後來他會說的「不輕初學」,初學的人也不會輕視他。所以他是開悟的人,而又得到祖師位的人,是可以很跩的,但是他沒有,他沒有很神氣啊,他很尊重大家。不只是這樣而已,後面也是這樣,全部都一樣,來參訪的人,也都很尊重,沒有很跩、很神氣。順便提到「六祖壇經」是什麼呢?在看來,就是說其實應該是「六祖的公案」。「公案」常常聽到,對不對,這一部經就是,整部經就是六祖的公案,所以我本來想寫一本書,名字叫六祖的公案,但是後來想想,寫了也沒用,因為已經說六祖壇經,就是六祖的公案了,從頭到尾都是。什麼叫「公案」?「公」就是公開,「案」就是案例,用英文說比較清楚就是,Public Case,「案就是」 Case, Case大家都知道的,這是什麼 Case呢?這就是開悟的 Case。什麼是開悟?開悟就是說師父教徒弟、師父怎麼教,徒弟怎麼開悟,這個過程,把它記錄,用簡潔的文字把它紀錄下來,反這個事情記錄下來,這就變成一個公案。「公案」的意思就是給大家公開去討論的意思,給大家去討論就是為了所謂的「參」啦,大家都可以「參」,而不是說私藏的、私傳的「案例」。表面上是說公開的,但是,這禅宗的奧妙就在這裡,怎麼說呢?雖然是公開,但是你如果參不出什麼,公開等於沒有公開,很多公案你看起來,很象是笑話,很好笑,那笑一笑就過去了,其實那是一個祖師要教他的徒弟,用方便引導他,然後讓他忽然開悟,看起來象「忽然」開悟,其實不是,那是因緣成熟,所以開悟。他在開悟之前,不知道走了多少辛苦的路,那沒有寫到,好象我去高野山,不知受多少辛苦,你們不知道,你們只知道我去高野山去學法而已,學一些法回來,師父會那個法,但是你們不知道,我去那邊有多麼辛苦,如果我都不說,我也很神氣的,說去那邊是很好啊,其實是叫做辛苦受盡,對不對。一切的修行人都一樣,都是這麼樣啊,你要記得喔!「從苦中來」,從苦中來的。所以你在修行的時候,你不要求很舒服,你若求舒服,沒有一個「道」是從舒服裡面來的,除了阿修羅道或是地獄道以外,大概都不是從舒舒服服中間來,所以舒服不會生「道」。所以一切的英雄,以世間法來說,都是苦英雄,那一切的修行人有所成就或有點成績的都是苦中來,都是苦修而來,這介個苦修是有方法的,不是說你光是吃了苦就可以了、就是苦修,還要有方法,要不然你變成外道、亂修,也叫苦修,你說好!從現在開始我三餐都不吃,這樣叫做外道。你說:好!從現在開始跟水果法師一樣,我只吃香蕉。你要知道,水果法師也不是故意的,你知道嗎?他是在因緣之下,沒有東西吃,他才吃那個東西的。你不需要這樣,你即使這樣做也不會開悟,並且你也不會得定,這樣知道嗎?所以你要學要學對,修行的困難就在這裡,要有智慧。但是你又說,就是沒有智慧才要行修,看能否開智慧,那就麻煩。所以這六祖大師,他的心是怎麼樣,就是很平等,很簡單,就是他已經起了「平等性智」,起了平等性智也就是去掉了第七識的我執,轉第七識的我執為平等性智。剛剛說到這整部經都是六祖的公案,現在是公案的開始,每一段落都是公案,那公案就是師父怎麼教徒弟,然後那個開悟的過程。可是有一個是很「Ronica」的,中文叫反諷,什麼反諷?這個公案其實是「私案」啦,為什麼?因為這個公案是一位特定的師父教一位特定的徒弟、在特定的時間跟地點跟因緣開悟的經過。所以怎麼樣?不能復制,這個有版權(笑),否則你就犯了301。所以你要拿去拷貝,沒辦法,因為你沒有一樣的老師,你也不是那位行者,所以這公案等於是私案,等於是給你作參考用的,但是後世的人不懂,說所謂的參公案,參可以啦,你可以得到某個程度的悟解、解悟,但是你沒有辦法因為這樣而跟他一樣有同樣的開悟,因為你到底不是那位行者,時間、地點、人、事都不一樣,所以不能Reproduced,不能復制、不能拷貝。但是這些公案或私案,是很有參考價值,因為是前人的經驗。

  「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這八個字就暈倒了,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覺,覺跟自性,這個「自性」是什麼?從頭到尾這部經都講「自性」,這自性換一句話來講就是佛性或是「真如本性」,「起信論」裡面馬鳴菩薩是說「真如」二字而已,「圓覺經」裡面是說「圓覺」或「圓覺性」,在涅槃經裡面是說「大涅槃」,用詞不一樣,但是它所涵蓋的意義都一樣。菩提自性,為什麼說「自性」,注意那個「自」,「自」就是「自已」,那自己包括「自在」,自在的話就是「不依他」,因為在唯識學裡面,有一個「依他起性」,什麼是「依他起性」呢?就是因緣所生法,都是依他起的,依靠外法、因緣和合所起,一切因緣法都是這樣,但是我們眾生本來就有的具足的「本性」是「非依他起」,不會因為外境的改變而改變,「從本而然」這樣叫做「自性」,所以你要深深的去體會六祖大師他用這個字,用這個詞的意思,他說「自性」或「本性」,其實他也可以講「佛性」,他也可以講,涅槃經也把它稱作為佛性,就是自性或真如本性,也稱為佛性,但是如果他用佛性的話,就失去了禅宗的色彩,禅宗的色彩是什麼?就是他不用大字眼,你如果讀英文就知道,英文有很簡單的字,也有很長的字,很長的字大部分是拉丁文或法文過來的,但是那個Anglo—Saxon他們的字都很簡單、很短,禅宗是用的很簡單的字,但意思很深,他都不用那個文字來嚇人的,因為什麼?道理已經很深了,再用深澳的文字,這樣障疑就更多,又再加一個文字障。所以這個自性,它的涵義,原因就是因為它「非依他起」、從本而然。「本來清淨」這個「本來」就是「從本以來」,「從本以來」是什麼呢?照這樣說是「無始劫以來」,從無始劫那麼久的時間到現在,這整個過程叫從本以來,簡單說叫做本來。本來就是清淨,這本來不是說從前清淨,是現在也還是清淨,這才叫本來。從「本」本就是古早以來一直到現在,從本以來到現在都是清淨無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一般在修行學佛時,都說我們的業障很重,對不對?這個心是黑黑臭臭的、不清淨,但是禅宗在看,他是看究竟的,就說大家都是清淨的,不是說將來你成佛以後才清淨,是你現在就是清淨的了,不是現在才清淨,而是從本以來從未污染過,這是說什麼?是說「性」。一切法分為二部分:一部分叫「相」,一部分叫「性」。你的「本性」從本以來都是清淨的,但是你現在出現了一個「相」,就是污染相,不是清淨相,那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緣所生的,舉一個例子說,有一個鏡子放在那兒,你都沒有用它,也沒擦試它,過幾天後它就復蓋上一層灰塵,對不對?那我們說這鏡子上面有一層灰塵,但是啊,這一句話是對的,但是也不對。怎麼說呢?因為那層灰塵並沒有粘在一面,所以鏡子實在是沒有灰塵,這樣聽懂嗎?實在是沒有灰塵,那你說有灰塵那個只是虛假的,因為那可以去掉的,如果去不掉的才可以說有灰塵嘛!好象我們說真藥醫假病,真病無藥醫,同樣的意思。所以那個鏡子實在上面沒有灰塵,什麼原因呢?就是說鏡子跟灰塵「不和合」,聽懂嗎?它那個是這樣,寄在上面而已,同樣的意思,我們的心也跟這鏡子一樣,稱為「心鏡」,我們有這「心鏡」,這「心鏡」如果我們久不用它,它也會復上一層灰塵在上面,但是「心鏡」上即使有灰塵,實在也未粘在這「心鏡」上面,同樣的意義。為什麼?因為「心鏡」與那個外塵「畢竟不合和」,如果和合的話,就分不開了。再一個比喻,這「和合」的意思是什麼呢?你如果要修行,就要對這些言詞都了解,要很清楚,而且字字分明,把它們分開來看,這「和」就是和平、和諧,因為和諧的關系,所以可以「合在一起」,因為「和」所以可以「合」,譬如說牛奶和水,牛奶加上水時就水乳交融,那就合和,對不對?「和合」的東西你分不開,如果是「不合和」的東西,你就可以把它分開。所以如果牛奶你把它加上水,就無法分開了,只有全部喝下去而已,我們這個「心鏡」上面的灰塵,實在是不「和合」,如果「和合」的話就永遠分不開,如果永遠不分開的話,就沒有人能夠「斷煩惱」,也就沒有人能夠「證菩提」、「得解脫」,為什麼?因為這個污染的事情就已經把你的心「究竟污染」到了,已經合在一起了,粘在一起就分不開了,分不開的話那你就永遠這樣子,你只會更壞不會更好,也就是說你不可能「消業障」,也不可能「斷煩惱」,因為「煩惱」已經跟你的「心」和合了,這樣聽懂嗎?

  所以這個「心」跟這個「境」、「心」跟「外境」究竟是不和合的,表面上看起來和合,跟那個鏡子上面的灰塵一樣,表面上搭在上面,好象和合,其實不和合,以這個「權法」來講是和合的,所謂「根」「塵」相接而生識,和合,其實以「實法」來講,實在不和合,楞嚴經裡面也是開示這個道理,但是這個要根機很高的人才有辦法,了解這個事情,因為實在不和合,所以你能夠把它減少再減少,再減少、減少到後來整個都沒有了,然後煩惱漸漸減少,甚至於可以加新的好的東西進去,所以「心」與「境」不和合,所以心的「鏡」本自清淨,不管上面復蓋了多少黑煙灰塵,它本來就都是清淨的,你只要把它擦試干淨,它就現出「本來的面目」。這本來面目,你也知道這是禅宗的詞語,這個實在很難說,要說得讓你們明白真的很難說,不過我就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不知道聽得懂或不懂。

  光是講平個「本來清淨」,我們這個心就像是一面鏡子,本來清淨,無量劫以來所造的惡業,不管是殺人放火、十惡、破戒、犯戒這都是「煙塵」,都復蓋在我們清淨的本心的那面鏡子上,讓你變成癡癡傻傻的或是業障很重,經也看不懂,也聽不懂,有時候還眼盲跛腳,這都是所造的惡業,往昔所造的惡業所感的果,但是不管你無量劫以來所造惡業有多少、有多重,但是你的心也一樣是清淨,只不過是你所復蓋的灰塵實在太厚了,要清除掉它可是要很拼,要有因緣、還要發心,如果能清除掉那麼就開悟了,如果去掉了一點,那就有一些明白,不信你試試看。有的人念佛,你如果眼睛閉上,沒多久就打盹了,所以佛祖就是知道我們的毛病,所以要我們三分眼,因為睜得太大會亂看,如果這樣(閉眼)就睡著了,所以三分眼不會亂看不會分心,所以你知道佛祖的苦心,不是說坐禅或打坐,一定要三分眼,我五分眼難道不行嗎?可以啊!如果你有那個境界,你就盡管把眼睛睜開,有時候盡管閉起來,因為釋迦佛在打坐時,也常常是閉上眼睛的,像釋迦佛要成佛時,那魔女來擾他,說你何必常常這樣,眼睛閉起來坐禅,來啦!我們來快樂一下。所以這經文就表示說,釋迦佛在打坐時他眼睛是閉著的。那你說佛祖閉著眼睛,我在學佛所以也把眼睛閉上,你閉著眼睛你就睡著了,睡著是怎麼樣呢?那個就是「昏沉」,為什麼會昏沉呢?昏沉就是愚癡,愚癡障重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昏沉。那麼愚癡障重的人怎麼辦?就要努力點拜佛,才會消業障。

  「菩提自性」這個菩提,可以說是菩提與自性,這個「菩提」是說一個「覺性」,這「自性」是我們自己的「本性」,這個菩提是你要求的那個菩提、那個覺悟,跟那個自性都是本來就是清淨的,這是一種的解釋。第二種的解釋是說,我們這個「自性」是「菩提」,就是「自性菩提」,這個「菩提」等於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自性」。這菩提是個形容詞形容自性,所以菩提之自性,是本來就有覺性的。到底你現在能覺多少,就看你上面復蓋的灰塵有多少,如果都沒有整個都現出來,如果蓋一分那麼就現九分,如果蓋九分那就現一分。

  「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你看,這些字都很簡單,但是卻很難了解。「但」就是只要,只要「用」就是使用,只要使用這一個「心」,是「真心」的意思,你只要是用你這個真心去修去悟,就「直了」了就是悟的意思,「直」的意思,你要注意這個「直」,直直下去,不要彎彎曲曲的,直直下去,直直的依照這個「本心」然後去體悟,就能夠成佛,這個經文非常的好,我們下一節再說。

  第三集完

  第四集

  繼續講前一節所講的。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但用此心」但就是指,只要用這個心、這個真心去直了,就能成佛。換句話說,不要用別的,不要用什麼?不要用「達摩易筋經」,也不要用什麼氣功,也不要用什麼「五禽戲功」,也不要用很多雜七雜八的,也不用「起靈」,也不用什麼(其它的),都不用,乃至於其它的法門都不用,只用此心。這就很難了,這個有什麼難處呢?這個難處就在你要能夠覺知自心,要能覺知自心、要能「觀心」,而且能觀到自心,這樣才能用那個心嘛!你沒有觀到自己的心,你如何能夠用此心呢!所以這個難是在此。所有以說這是「上上根人」修的,原因是在這裡。但是不要緊,你現在先聽這個道理,慢慢消業障或是趕緊消業障也好啦!業障消一消,心就會較明,心明,漸漸地就能用你的心去修了。現在統統不是用心在修,現在統統是有時用嘴在修,有的或是用其它的、有的用煩惱在修,有的用身體在修,最「粗」的就是用身體在修,這就是指拜佛,這樣拜拜拜!拜到最後心就會較明。所以「但用此心」這是最高的,照如此去修,就「直了成佛」,直悟成佛,這楞嚴經所謂「一門頓超」。那個「一門」是什麼?「一門」就是「心地法門」。所以這整部六祖壇經統統是講「心地法門」,都是教你怎麼樣在心地上用功,在心上用功夫,所以叫做「心地法門」。為何叫做「心地」呢?因為我們這個心好象「地」,這地就是大地,那大地有什麼性質呢?大地的性質是這樣的:第一個它能載;第二個它能生。能載就是負載,「載」跟「負」是一樣的,就是說這大地,在經文裡面講的,不管你放什麼樣的東西在上面,它統統接受就對了。譬如說這大地、這地上你放金子它也幫你負載,你放破銅爛鐵它也幫你負載,你如果在那裡拉一把屎它也幫你負載,所以不管多好的它也接受,不管多壞的它也接受,這樣叫做「地」。我們的這個「心」也一樣,再怎麼好的它也能接受,再怎麼差的它也能接受,最好的,像佛祖所說的道理,它也接受,最壞的,殺盜YIN妄它也能接受,對不。所以這個心如大地無所不載,所以,它統統載得動。再過來,「心」能生,好象大地,大地能生出很多東西,對不對?一切植物都由此生出,水果、稻、麥等等,統統是由大地生出來,對不對?這就譬如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地」一樣,它能生出很多東西,只要你撒種,它就能夠生出來,你撒善種,就生善法出來,你撒惡種,就生惡法出來,對不對?大地也一樣,你如果撒稻種,它就生稻子出來,你如撒荊棘或是撒芒草,它就生芒草,對不對?撒荊棘它就生長荊棘出來,同樣的意思。所以大地「能生」,我們的心地也同樣「能生」,所以你如果撒好的種子,在你的心地上,它就生出好的「法」出來。所以我們就稱這個人是好心,如果撒壞的種子在你的心地上,它就生出一些惡法出來,我們就稱這個人壞心,壞心好心都是所撒種子的問題。但是,你現在注意,雖然這塊地你撒好的東西下去,它生出好的東西出來,撒壞的東西下去它生出惡的東西出來,但是那塊地全部都沒有改變,你注意到沒有,對不對?那塊地仍然是那塊地,所差別的只是你撒的種子的問題,這「所撒的種子的問題」是什麼?那就是「因緣」,對不對?那塊地就是我們的「心地」。所以這個心地無始劫來、從無量劫來都一樣。但是因為因緣所生的關系,你如果撒善的種子,就生善法,撒惡的種子就生惡法,撒人道的種子就生出人道的法,撒菩提種就生出菩提法,撒餓鬼道的種子就生出餓鬼法,雖然它所生出的東西,統統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差別很多,但是那個心地從本而來沒有改變,而且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你有沒有注意到,雖然那些種子,由種子而發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都在那個地上,對不對?都在那個土壤上面,但是,那個植物和這個土地「不合和」,注意到沒有,這不和合,為什麼?如果和合,你就撥不起來了,是不是?所以惡人不會一直惡,好人也不會一直好,其原因在於此。善人不會一直善,為什麼?他的心地和善法畢竟不合和,只是因緣所生而已。而因緣所生就是無常,所以你只要給他好的因緣,它自然就生出善法,自然生出好的法,自然消業障,開智慧,乃至證菩提,對不對,都是因緣的關系,而這因緣有很多種,其中一個就是「善知識因緣」,以下會講。

  所以惡法和我們的心就像的植物和地是不和合,乃至於善法和心地也是不和合的啊!你不要認為只有惡法和心地不和合,不是的;善法乃至於菩提跟這個心地也是畢竟不和合,這是最高的法。所以怎麼樣,所以以下會講。

  真修行者「一切法不即不離」、「不取不捨」。為何不取不捨?因為「不和合,因緣所生」,如此而已。連成佛也是一種因緣,對不對,「成佛因緣」嘛!有因緣才能成佛啊。但是這一部經所講的是什麼?「眾生本來成佛」啊!本來就是佛。但是現在所出現的,只是「暫時的現象」,所以你現在看自己是聰明還是笨,是愚癡還是智慧,而愚癡和智慧的差別,也是非常多,有的比較聰明,有的比較不那麼聰明一點兒,有的更加不那麼聰明一點,有的更加笨一點,很多種。這都是過去因緣所生,到現在還在受這個業報,雖然在受這個業報,就象以前所種的種子,所開花結果出來,但是這個開花結果出來,如果是愚癡的話,這個惡果和你的心地那個「根」,那個惡果的根,跟你的心地畢竟不和合,所以可以撥除的原因就在此,所以,可以消除的原因也在此。

  所以。如果要成佛,就要「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最後一定要如此。開始不管你如何修,用很多方便法門去修,但是最後一定要用「心地法門」。所以說「但用此心」就是「心地法門」。這樣一直在心地上用功夫,才能成夠佛。

  經文:〖善知識,且聽慧能行由得法事意。慧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好!先看到這裡。「善知識」就是眾位善知識,諸位善知識,你們這些好朋友,暫且聽慧能,就是他自己自稱,六祖大師自稱。慧能的行由,「行」就是行狀,「由」就是由來,「行狀」的意思就是他的自傳叫做行狀,他過去的經歷,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就叫做行狀和由來。「得法事意」,「得法」就是說他在五祖大師、弘忍大師那裡如何得到「衣法」的這件事,「意」是大意,大概稍說一說。「慧能嚴父」就是他的父親。「本貫范陽」貫就是籍貫,他本來的籍貫是范陽,慧能大師俗家姓盧。「左降」就是左遷。為何說左呢?這就是降職的意思,被人降職,因為古代是以右為大,以左為小,所以左降就是被降職,「流」就是流放,被流放到嶺南,嶺南就是五嶺以南。「作新州百姓」,「作」就是成為,新州就是新興縣,作新興縣的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他的父親很早就去逝了。「老母孤遺」,他和他的母親,「孤」就是指父親早死,沒有父親的人叫「孤」,「孤遺」是同樣的意思。就「移來南海」,就移來南海這個地方住。「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市」就是市場,在市場賣柴,砍柴來賣。

  經文:〖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

  好!看到這裡。那時候、有一個時候有一個客人向我買柴,叫我送到他的客店,那個客人收柴以後給我錢,我得了錢就「卻」,「卻」就是退,就退出來,到門外時見到一位外客念經、誦經。「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我一聽到他所念的經文,我的心就開悟了。要注意這個開悟不是大徹大悟,但是有所同而已。

  經文:〖遂問客誦何經〗。

  因此就問這個客人念什麼經。

  經文:〖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雲:我從蕲州黃梅縣東禅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好!看到這裡。這個客人就說他念的是金剛經,這個金剛經是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卷,叫做「能斷金剛分」。「金剛」的意思是什麼?是一種比喻。因為金剛就是鑽石,是世間裡面硬度最大的一種東西,它能夠割斷最硬的東西,但是自己不會斷,所以比喻智慧。智慧能夠破除一切煩惱,但是智慧不會壞,所以稱為金剛。所以最高的智慧稱為金剛,最高的禅定稱為「金剛喻定」,就是「等覺」後心入金剛喻定,破最後一分煩惱,就證菩提。「復問從何所來」,又問他從那裡來,又能夠持這部經。這個客人就說,我是從蕲州黃梅縣東禅寺來的,這個寺內是五祖大師、忍大師,因為尊敬的關系,所以只稱一個字而已,應該是弘忍大師。譬如說廣欽老和尚,我們因為尊稱他就不稱廣欽老和尚,而稱廣老。只稱一個字而已,不將他的名字全部說出來就是了。五祖忍大師「在彼」,在那個地方「主化」、主持,「化」就是法化或度化,在那裡度化眾生。「門人一千有余」,他的弟子有一千多人。「我到彼中」,「彼中」就是那個地方,就是在彼寺中,那個寺內禮拜,禮拜什麼?禮拜弘忍大師,去向他頂禮、而且「聽受此經」,去聽他講這部經,就是講金剛經,「大師」就是五祖大師。「常勸僧俗」勸在家出家一切弟子,「但持金剛經」,「但」就是只要持金剛經。「即自見性」就能見性,「自見性」。注意這個「自」字,自見性就是指你自己會悟道、會見性。「直了成佛」,「直了」就是不會彎彎曲曲,直接就到了,好象直達車一樣,直達車就不會彎路。

  經文:〖慧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慧能,另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慧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好!看到這裡。「慧能」就是我,聽他如此以後。「宿昔有緣」,可以加一個「以」字,以就是因為,因為「宿昔有緣」,自古以來就和他結過緣,所以「乃」,「乃」就是就,就「蒙一客」,這「一客」是另外一個客人,另外一個出外人,這「客」是出外的人、旅客,「取銀」拿十兩銀子給我,叫我「充」,充就是當做,當做我的母親的「衣糧」,給她做生活費,「教便」,「便」就是馬上的意思,立刻去黃梅去參禮五祖。「慧能安置母畢」,我將我的母親都安排妥當以後。「即便辭違」就和他的母告辭。「不經三十余日」這「不經」不字是沒有意思的,中文常常會這樣子,就是指經三十余日,為了要形容很快,所以加一個「不經」,加一個「不」字,其實是經三十余日,中文很奇怪,譬如說「地上」就是「地下」,有東西掉在「地上」,就是東西掉在「地下」,「上」和「下」相反,對不對?但是就是這樣子,很多這樣的言辭。「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以下這開始了,這是第二個公案了。

  經文:〖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慧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好!到此為止。他去禮拜五祖以後,五祖大師就問他說,你是何方人氏,好象演歌仔戲。「欲求何物」你要求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問他何方人氏,就是問他的出身,為什麼要如此問呢?因為你看公案裡面都是如此。大師就會問你從何來或是你是那裡人,大概知道你的程度如何,再來「欲求何物」,就是問你的「發心」,你來這裡要做什麼?問你的「意願志向」。如果「意願志向」一問就知道你是何等人、何等角色,這就是你的發心。「慧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在唐朝時嶺南是很「內山」(徧僻),「遠來禮師」我這麼遠跑來禮拜師父您,「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很深哪!這些字很簡單,但是道理很深,為何?這你要知道。你要看過「法華經」才知道,「法華經」內就是講「一佛乘」,什麼叫做「一佛乘」呢?因為佛祖講法講「五乘」,五乘的佛法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第五個就是「佛乘」。「人天乘」就是教一般凡夫之人,他不能修行,叫他做一些好事,未來免於墮落惡道,來世還可以作人或者可以升天,去做天人受天福,這樣叫做人天乘,這需要受持五戒和十善,中品的人就可以來世再做人,下品的來世就沒把握了,上品的人就可以升天,這是凡夫。如果要修道的人,所以受五戒不一定是修道,你要知道受五戒有的是求福,但是你受五戒有大福。再過來就是「聲聞乘」,聲聞乘的人就是見到娑婆世界很苦,深深感到這個世界很苦很苦,苦得已經不能忍受,所以趕快要解脫,於是就修苦、集、滅、道「四聖谛法」求解脫,這種人叫做聲聞乘。再來「緣覺乘」,聲聞乘是見到「苦」,緣覺乘是見到「無常」,比較高一點。為何稱作「緣覺」呢?就是修「十二因緣」,從這十二因緣裡面得到覺悟,所以稱為緣覺。十二因緣就是講無常的道理,因為體悟到無常,所以他修「出離」。其實緣覺乘所修的無常,也是一種苦,但是苦有很多種,可是這個無常是「苦的根本」,為什麼會苦,因為「無常」故苦。所以緣覺乘他是有更加高一層的原因,因為他不是在果上,而是在因上,為什麼會苦?是因是無常,這個叫緣覺乘。接著就有「菩薩乘」,菩薩乘除了它要體悟到世間的無常和苦以外,為了要自求度脫,同時他還發大悲心要度脫眾生,這種人叫菩薩,修六度萬行,這叫做菩薩乘。接著菩薩再往上就是佛了,叫做「佛乘」。「一佛乘」就是說在法華經內說的,佛祖說這麼多,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講這麼多「乘」,到底佛祖的意思是什麼呢?其實佛祖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只是說「你們都應該要作佛」,我跟你們說修「人天法」,然後得到世間的福田,得到快樂,這只是暫且說說而已,為何要如此說呢?因為你沒有那個根器,我跟你說那麼高的法,你也沒法修,所以你現在只要增加一些福報就不錯了,如果根器、根機比較好的人,我就叫你修四聖谛、八正道,不再求世間的福田,因為世間的福田是「有漏」的,是無常的,這不究竟,也不能出離,也不能解脫,也還是在三界六道之內,所以你如果有這個根器,我就給你講四谛八道的道理,讓你去求解脫,或是說十二因緣,讓你有更高的體悟。如果有那種人,就是說他除了自己感到很痛苦以外,他又會感覺到別人也一樣,所以他有發心要自度度他,這種人就叫做有發大悲心的人,我就和他說「菩薩法」。不是只是說「自求度脫」而已,因為二乘人就是自求度脫啊,但是菩薩是「自度度他」,這要有那個心才可以,也就是說菩薩比較不自私嘛!為別人考慮、為別人的利益而著想,為別人的利益而發心,為別人的利益而努力,為別人的利益而受苦,為別人的利益而受難,乃至於捨生命,這種就是菩薩。如果有這樣的人,我就教他菩薩法,就修「六波羅密」,乃至於修「十波羅密」、「四攝法」,如此去修,修菩薩就修菩薩道,行菩薩行,這樣已經「四乘」了,對吧!但是這個都不是如來的本意。如來的本意就是說「你們每人都要和我一樣,將來都要成佛」這樣的意思。因為怎樣呢?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你們如果不成佛,我們用一個白一點的話說,「不成佛白不成佛」,這樣可惜啦!因為你的佛性你不用,你不用來成佛,你寧願在外面拋頭露面,在六道裡面輪回,拋頭露面,輪轉受苦,這樣可惜,這樣白白浪費,這樣枉受苦難。怎麼枉受呢?這叫做冤枉,冤枉無處訴,冤枉啊!怎麼說呢?你本來不用如此啊!你本來可以不如此,在這個六道裡面輪轉,可是因為你不用你的真如本性,你不用你的真心,你全是用你的「虛妄之心」在生活。虛妄之心是什麼?就是貪、瞋、癡、煩惱啊!跟別人計較,天天就是點鈔票,因此就輪回生死,貪、瞋、癡、嫉妒等等,這些惡法都是「虛妄之心」,你不用你的真心,而用虛妄之心在生活,所以永劫不得出脫,所以就枉受苦難,如此可惜啦!可惜你具有一個佛性,甚至於你有佛性你都不知道啊!所謂「不知不覺」啊!所以眾生就是如來。如來是已經覺悟的人,對不對?他覺悟什麼?他也沒有覺悟什麼,他所覺悟就是覺悟他的佛性,這樣子。那我們不知不覺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不覺知自己有一個佛性,不覺知自己有一個真如本性,所以無始劫來,只是用自己的妄心在討生活,所以就枉受辛勞,枉受辛苦啊!

  好!那麼現在回到這個正題。佛種種的方便言說都是什麼?這個字「誘」、拐你,好象小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你會對他說「來來來」對不對!你「來來來」他就走一步,又「來來來」他又走一步。我們就象那個嬰孩一樣,正在學走路,如來就拿一顆糖「來來來」,你因為想拿那顆糖,你就向前走,所以一步一步拐你,拐到你能夠走,拐到你不用扶旁邊的欄桿就能走,如此漸漸成熟。所以開始的時候用簡單的東西,用人天五乘、人天法來誘你,引誘,再來就用小乘法、再來就用大乘法,最後就用入究竟的一佛乘,這是如來的本意。大家都要成佛,這是究竟,你不成佛太可惜了,意思是如此。

  那有人發心,根器大的人一發心,就是我要求佛道,其它我都不要。譬如像世間苦,沒有關系,我就是要求佛道,我不求小乘道。當然啦!那些什麼世間法,那些東西都不求了,那練氣功,唉!這個嗤之以鼻,根本看都不看,然後還有種種的那些世間貪著的法,根本看都不看,棄若敞屣,聽得懂嗎?好象一雙破鞋子該丟掉了,你若是開始學佛的人,一雙破鞋子要作何用,你有新鞋子不穿,每天穿那雙破鞋子,等新鞋子壞掉了你才去穿它,對不對?所以學佛的人就是要有這樣的覺知,然後「自求大乘」、「自求一佛乘」。但是一般的人不是如此,這六祖大師他說「唯求作佛」,我就是(要)求一佛乘,「不求余物」。但是我們(卻)不是,我們很多學佛的人所求的很多,有的比較下等的就求一些世間之事,有的求發財、有的要求病能痊愈、有的求先生能乖些,不要喝酒、不要睹博,兒子會念書、生意好,求這些,這就是求世間的。如果比較高一些的,就求其它的,說這娑婆世界太苦,我要趕快出離,或者說我趕快去西方淨土避難哪,不是說去西方淨土不好,很好啦!但是現在是說最究竟的,最究竟發心的人,就沒有此土彼土的差別,但是也不貪愛這一個世間,所以如果是真正發大心之人,所謂發大心,你就要知道,說「他很發心」,發什麼心,那真正發大心就是說「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能這樣嗎?你自現在開始就不要妄求,世間人有一點可憐的地方就是妄求,虛妄追求或是「盲目追求」,看別人追求那個,就跟著別人追求,譬如有很多人如此,例如現在,好像在十多年前開始的樣子,很多小孩都去學鋼琴,或學小提琴,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在學,我的孩子不學也不行啊!所以都在比較,這就是虛妄追求。看別人如何,就要如何,還有的人還有更加可憐的,就是上大學或者結婚,也是一樣,你為什麼結婚,大家都結婚,我也結婚,你為什麼生小孩,大家都生小孩,我不生不行啊!真的啊!不生就有社會壓力,對吧,有社會壓力,那你就過不下去啊!你已經有三個女兒了,還要生孩子是為何?就因為沒有兒子,大家都生兒子,我不生不行,趕快生一個,要生一個,又說不夠,再多生一個,因為生一個,好像不太安全的樣子,再一個比較穩,可以傳完滿接代,所以這個都是為了別人,為了別人而活啊!每啊個人都在賺錢,每個人一個月至少三萬五萬,那我至少也要三萬五萬,我如果賺二萬五,就比別人差,就不行了,其實我兩萬五已經是夠用了,但是別人都是三萬,我就不能兩萬五。所以別人怎麼樣,我就怎麼樣,因此就虛妄追求。那你如果是真學佛人,你真正有發心要學佛,看看你有沒有那個氣魄,「從今以後不再虛妄追求」。那樣叫做什麼?這樣叫做「息心不求」,你說要學「心地法門」,這個就是心地法門,這個就是最困難的,但是這個你必須做,你如果不做,你讀再多的經也沒用,我說再多讓你們了解也沒用,這就要真正在心內自己去用功,「息心不求」。如何謂之「息心」,因為我們的心跳動七十二,一分鐘砰砰砰砰這樣一直跳,跳不停,每一跳都是在追求,你看能不能讓他慢一點,仍然要跳啦!但是不要那麼凶,稍慢一點,這樣你的煩惱可以減掉很多,而你的智慧會增加很多。我們的煩惱都是由心跳的太凶來的,乃至於會有心藏病,也是心跳太快。好!所以這個就解釋說「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有人因為讀「金剛經」,說我「無所求」,那都是騙人的,「無所求」你沒有那麼行,除非你是像六祖大師這樣的人物,你才有可能無所求。你現在只要不妄求就不錯了,然後再進一步,唯求一佛乘,這樣才是正確的。你不要說你是無所求,那都是吹牛,這種大話都不要亂講,因為講這種話的人,大概都糊裡糊塗,不知道自己在求什麼,自己在求的時候,當下也不知道自己在求,你知道,他會如此與的原因,就完全是無明,無明愚癡在背書,讀了一些經書在背書而已。

  以下「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你是嶺南的人,壘是獦獠。獦獠是什麼意思呢?獦獠就是夷狄,夷狄是南蠻,我們所謂的「內山兄」。「若為堪作佛」,「堪」就是能,你怎麼能作佛。這是激他,激將法,不是在笑他。「慧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人雖然有南北之分,南部的人和北部的人、台北的作下港的人,但是微型佛性沒有南北之分啊,佛性都是平等的。「獦獠之身」,內山兄(鄉巴佬)之身與和尚(和尚就是親教師的意思,我們普通話就是師父)的身體雖然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別,這佛性有什麼差別呢?都一樣的啊!

  經文:〖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五祖大師還想跟我講話,「與語」就是與我語,還要跟我說話,但是看到徒眾全都在旁邊,「總」就是全,於是就令,就叫我「隨眾」,隨著大眾去「作務」,「作務」就是作粗重的工作。

  經文:〖慧能曰:慧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雲: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慧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經八月余〗。

  好!看到這裡。五祖大師就叫我去做粗重的工作,「慧能」就是我,那是他的自稱,就說「慧能啟」,「啟」就是啟禀,啟禀師父,慧能來啟禀師父,弟子我「自心常生智慧」,常常都生出智慧,這常生智慧,智慧下面打兩點冒號,(就是)常生如是智慧,常常都生出這樣的智慧,什麼智慧呢?「不離自性,即是福田」這樣的智慧,就是指眾生如果能夠不離自性,這樣就是福田,這樣就是什麼福田呢?出世第一福田。好,講到此為止。

  第四集完。

  第五集

  上節說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弟子」就是說我慧能啦,自心常常生出這樣的智慧,什麼智慧呢?「不離智慧,即是福田」。這字很簡單,但是很深,什麼是不離自性呢?這「不離」是「念念不離」,念念都沒有離開,一直都是常見自性。常現在前,叫做「不離自性」。這是一個假設句,「若」或是如果眾生能夠不離自性,即是出世第一福田,就是出世間的第一福田,這個「福田」是出世間的,不是世間的。「福」怎麼會是「田」呢?「福田」的意思,這是個比喻。要講的主要意思是說那個福,不是那個田,那個田只是個比喻詞,那你行這個行所得到的福跟田一樣,因為你如果修一個福,那它只是有這麼多福,譬如說五萬塊的福了,那就是五萬塊,那就沒有了,但是你這五萬塊如果是說拿去生利息,那就不止了,對嗎?所以「福田」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可以生。因為田你若撒一粒稻種下去,它就能生出多少粒米啊!很多很多,對不對?不可數啦。所以你修的福,修一點小福能得到很大的福,那這種福就好象田一樣,那個福能夠生長,而且生長的倍數不只是十倍百倍千倍那種,乃至於萬倍都有,這就好象一粒稻種,結籽以後那個稻穗有多少顆的米啊!那就不可數了,是不是?那這一種福,就叫做「福田」。那這個就不止只是一本萬利了,所以若或作生意的人,就會作這種生意最好,一本十萬利啊!所以你若是會打算盤的人,現在就是用電算機你稍算一下就會知道,這款的最劃算哪!那若講到這個,大家的嘴都笑嘻嘻,所以這個就是福田。但是那個福有很多種,有的種一得一,有的種一得二啊,那麼有的種一得十、得百、得千,但是如果在出世間裡面修福的話,那麼他所得到的利益呢,不只千倍、百倍、萬倍,不可比喻啊,所以只好比喻成福田,那因為是能夠得到出世間,什麼叫做「出世間」啊?就是解脫的意思,解脫這個世間的生死痛苦,所以叫做出世間,不是離開這個世間的意思呃!就是解脫這個世間的痛苦、生死輪回,如此叫做「出世間」,那若能得到這樣的福田啊!那出世間的第一福田是什麼?就是「不離自性」。你要得到福的利益,最大的是「不離自性」,念念都不離自性,不離這個真如本性。他就向五祖大師這樣自呈境界。古早的人去參善知識的時候,都會這樣,這「自呈境界」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求印可」,「求印可」不是「展寶」(炫耀)噢!「師父你看!我這麼行」,不是這樣,他的意思是說,「師父,我現在修行到這個地步,你看怎麼樣?」他的意思是這樣,因為修行人最苦的一件事是什麼?就是自己不知道站在哪裡,對否?自己站在哪裡不知道,自己修到這個地步,不知對或不對,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明眼人指點,說「嗯!這樣對」,這叫做印可。所以這不是展寶,這兒附帶講一下,這很重要,你自己所修行的境界,不可以隨便跟人講,當然不可以很驕傲,到處去展寶,到處去吹虛說「我怎麼樣」、「昨天我又夢到阿彌陀佛了」、「我昨天觀世音菩薩又去跟我說這樣、怎樣」,不可以這樣,你所修的境界只能跟一個人講,那個人是誰?那個人就是你的師父。那個人是你的師父教你怎樣修,告訴你對或不對,對在那兒,不對在那兒,若對,接下去要怎麼修。所以六祖大師所講的,跟五祖大師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呀,不是在展寶的哩。不是說「你看」,現在所有人,我現在所講的意思就是這樣,現在的人不是這樣,看哪一位師父很行,就去講「師父!我現在怎樣、怎樣」,好似說他很「洋」(自負),很利害。我若遇到哪種人,我都靜靜地、我都聽他講,我這功夫不錯呢!其它的不會,這個還不錯,若不要聽我講的,我就聽他講,有時候,呃!很會講,講兩個鐘頭久,我也做在那兒聽他講,「噢!對、對」,你要作個好聽眾,這招不簡單噢!這招我是從高中就開始修噢!你現在若要作修行人,你就要這樣噢!現在就開始修,若聽你講話,能聽進去的人、聽得相應的人,你就多說幾句,若你聽不進去的,你就少說,甚至不要說,甚且要聽他說,嘔!他就長篇大論一直講下去,講得給你耳朵都痛起來。好!所以修行人就要知道「分別」,你是要,何時是聽的時候,何時是講的時候,你不要說,我要度眾生,所以我就一直講啊,若人家不愛聽,也拉著一直講,嘔!疲勞轟炸。所以這就是說,你講的時候,就要有自己有境界才講,若不是自己的境界,你看書看來的或是聽來的,你就少講點,若不怎麼懂的也不要講,若經文有點懂的,自己不徹底的,也不要太講,動不動就是什麼「如如不動」、什麼「真如本性」啦!你若真的有體悟到「真如本性」,你才可以說,但要說,也要有機會呀。我簡單一句話說,有的弟子跟我這麼久,你何時聽我說「真如本性」,不曾對嗎?因為這是佛祖最高的法寶啊!所以這不是每天拿來在展覽的,所以不要這樣說,稍微懂幾招。這樣好!

  「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接下去,「未審和尚」不知道,這「審」是清楚的意思,、清楚的知道,我不知道師父要叫我做什麼事情。「祖雲」五祖大師就說,「你這位內山兄根性大利」,你根性很利,就是根器很好。「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講了,你有沒有看到五祖大師,他也沒對他講「你這樣對」或是「你這樣不對」或是怎樣。「著糟廠去」,「著」是「令」,叫他去糟廠,「糟廠」是馬房,飼馬的所在。「慧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行者」就是帶發修行的人,叫做行者。一般的人所知的行者,都是看西游記的孫行者,孫行者意思就是孫居士的意思,帶發修行的人,居士。「差慧能」就叫我去劈柴,「劈柴」因為這間寺院有一千多人,以前劈柴要劈很多柴。「踏碓」就是舂米,舂米是很粗重的事情,舂米是將糙米把米糠給舂掉,這是很粗重的。

  經文:〖經八月余,祖一日忽見慧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師意,政治家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到此為止,翻回來。這六祖大師就劈柴舂米,經過八個多月。有一天,五祖大師忽然間看到慧能,就是看到我,就跟我講,我因為想你的這個見,「見」就是「見地」,你的見地「可用」,「可用」就是可以,你的見地可以,你所修的可以,但是「恐有惡人害汝」恐有壞人害你,「遂不與汝言」所以就不跟你講話,「汝知之否?」你知道否?慧能就說,弟子也知道師父的意思,所以不敢走到堂前那邊去,所以令大家都不知不覺,沒人知道,沒人知道說我修的不錯,也沒人知道師父看得起我,這樣的意思。「祖一日喚諸門人」五祖大師有一天叫所有的門人弟子都來,這個「總」就是全,全部都來,下面就是五祖大師給大家講的話。「吾向汝說」我向你們講,「世人生死事大」世間人生死這個事情是很大的的事情啊!「汝等」你們大家,「終日」整日,只會求「福田」,求什麼福田啊?求世間的福田,求世間的福田是什麼?總說就是名利,出家人也有求名利的呀!有呀,怎麼沒有。出家人的名利和一般人有時相同,有時候不同,有的較世俗化的出家人,他所求的跟世間人沒有什麼差別,對嗎?求發財,求名啊,什麼的!若再說再較高個點的出家人,那他所求的,以名來說呀,種種的虛名啊,要出名啊,要求知名度啊,求廟大個點啊,求弟子多一點啊,或是廟再多一點呀!道場多啊,等等,求弟子多,供養多,這都是出家人所求的,若這樣,這都是福。你說出家人廟較大,這樣不對嗎?這樣對啊,怎麼不對,這樣有福啊,但是你若是用求來的,那樣就不好啊,這樣知道嗎?你若是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而來的,這種的好啊,怎麼不好,否則大家都去住在山洞裡面,這樣好嗎?這樣也不好,所以若是由自己的修行自然感得的福,那是很多了呀!那因為自己的修行感得很多弟子,那也是很好啊,但是若是去求來的,心有所求,這樣子就不好了,這樣知道嗎,但是有人不是,一天到晚就想著,現在我要度一百個人或是度一萬人,或是度多少出家,在家要多少,現在我要蓋幾間寺,一天到晚都在想這些,也沒想修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空心思去做各種事情,這樣就不對了,對嗎?譬如說廣欽老和尚,那他老人家就座在那兒,而弟子一大堆噢,那是好好啊!而你不是,到處去奔波,作廣告,這樣來的,對嗎!所以如果是自己修行的德啊,「福德所感」、「自德所感」這樣是很好,那如果是求的,那樣就不好,所以福田不要用求的,用什麼呀?用修的。你在修的當下,你不作有福田想,這樣才是,而且不以得到這些福為榮為樂,這樣聽得懂嗎?得到這些福,也不要說「我好高興」,因為我有很多福,我的廟這麼大間,我的寺這麼大,我的弟子多少多少,這樣,所以很高興,甚至以此驕人,驕傲啦!這樣子就不對呀!這樣子就變成邪道去了,就不是佛道了,所以如果終日只求福田,在世間裡面苦苦追求,「棲棲皇皇地追求」,那樣就於道相違,我們世間人,我剛講妄求嘛!虛妄追求,那每個人都「皇皇如喪家之犬」,就象章回小說裡面所講的,只是求那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這種的不是說五祖大師在教訓他的弟子這樣,古早就有這種出家人,現在更加流行,不但流行,又給他合理化,說這樣在行菩薩道,在世間裡面貪著,他說是在行菩薩道,你要會分別。出家人這樣,在家人更加普遍,更加的所謂「理直氣壯」呀!對嘛!所謂在家菩薩嘛。「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若是「自性若迷」,這個是倒裝句,「若迷自性」這樣也可以,你如果迷了你自己的自性,「迷」字是迷失的意思,你迷失掉你自己的自性,若如此,這世間的有漏之福,要怎麼能救得到你呢!救不到。「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我給你們講,我現在講這部經,我在作冒險,你們知道嗎?什麼冒險呢!我都直接講,都沒有顧忌,這樣就是這樣,所以都講實話啦!這是個大冒險,希望有緣就來結一個法緣。「汝等各去」你們大家都離開,「自看智慧」這個「看」是觀看,怎麼觀看?用自己的智慧眼來觀看,觀看自心的智慧、自心的菩提之性,然後「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你從這個「本心」、真如本心裡面的這個般若菩提的這個性,依照這個去作一首偈子來給我看,也就是自呈境界,看你修得怎樣。「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你若是說已經悟到這個大意,「大意」是佛法大意,「佛法大意」這個「大意」不是簡單的意思,是說重要的所在,最重要的所在你若悟到,這樣我就把「衣法」、「衣」和「法」傳給你,所謂「衣缽傳人」哪!怎麼說衣缽傳人知道嗎?「衣」就是穿衣,對嗎?但是這個「衣」不是,是「袈裟」,「缽」就是吃飯的缽。怎麼傳法的時候傳給「衣」和「缽」呢?「衣」就是穿衣,對嗎?「缽」就是吃飯,那就是說引穿衣和吃飯這兩件事,這兩件事是世間人一定要做的,所以出家人也是要做的,出家人也要穿衣和吃飯,這代表什麼?這代表「生活方式」,所以「衣缽」就代表生活方式,但是也代表「法」,怎麼講呢?因為「衣法」,這個衣的法,「衣」就是袈裟啦,袈裟法這個在戒律裡面、出家戒裡面很多,都是在規定衣要怎麼做、怎麼穿、怎麼受供養種種,怎麼割截等等。所以它那「衣」就是代表戒律,「缽」吃飯,這個也是戒律裡面的,但是因為出家人一般就是說過中不食,對嗎!然後過中不食裡面等於說包括修行、禅定,所以「戒定」都包括在裡面,那所以付給你衣缽代表說「佛怎麼吃飯我就怎樣吃飯,佛怎樣穿衣服我就怎樣穿衣服,佛怎麼樣生活我就怎麼樣生活」,那「吃他的飯,穿他的衣服,吃佛的飯,穿佛的衣服」就如佛一般,所以學佛意義是這個意思,那你若把佛的衣缽傳給你,你就好象佛一樣、如佛一般。所以那個衣這裡講「衣法」,「法」就是以心傳心那個「法」,就是見性之法,若傳給你以後,你就作第六代祖師。「火急速去,不得遲滯」你們大家都快去,不可以遲慢。「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什麼叫「思量」啊!「思量」就是用第六意識,我們有八識,對嗎?會思量的作用就是第六意思,前五識是五根嘛,五根吸五塵變成五識,眼、耳、鼻、舌、身對嗎?那第六識就是意識,那第六意識它的作用就是分別,所以第六意識又代表等於是妄想的意思,妄想、分別,所以你們不要用第六意識去思量,你若用第六意識去思量「即不中用」,就沒效啦!簡單一句話就是說,這個你不能用頭腦去想的,你若用頭腦去想,你的頭會痛。在這兒我講一個小故事給你們聽,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大二或大三的時候,大學生都會談戀愛,對嗎?我那時候沒有啦!正在進行而已,有一個同學他已經有女朋友,他是我很要好的一個同學,有一天他來我家,兩個人躺在床上,在那兒「開講」(聊天),那個大學生又是少年孩子,講、講、講都麼在講女孩子,講的時候他就引雜志上的句子,他講說「我看雜志講說,在測驗你愛不愛一個人,有好幾種方法」,有測驗卷那種的,說第一種啊講你是不是對他日思夜慕呢?因為有時候你自己講,我已經愛上某人,自己都不覺得,甚至於不敢確定,對嗎?眾生愚癡就是這樣,糊裡糊塗的,愛都不知道自己在愛,甚至自己恨也不知道自己在恨,搞得糊裡糊塗,所以那個心理學家就很慈悲呀!就弄出這個測試卷說「如果你有如下現象,就表示你愛上某人了」,這樣,頭一個他講「你對某一個人是不是日思夜慕」,他講「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但是你「白天想他,晚上也想他」不一定是愛他的,所以愛還有更多條件的;第二條他就講「要是你去某個地方的時候,發現那個地方很美,你很快樂,你是不是想說這個時候他若能在身邊不知有多好」,那你若說有到這種感覺,那就更進一步證明說你是愛他的;再過來第三個「你是不是認為說他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不管他長得圓或扁,即使生得再丑,也覺得他很美」,情人眼裡出西施啦!就表示說你愛他,更進一步證明啦!那第四個就說「你若是有得到什麼好的東西,你都會想說那都要跟他分享」,若有這樣的現象就表示你愛他的,問題還有很多,最後一個他說「你是不是隨時都准備為他作任何事情」。他就問我,「我對某人是不是有那個感覺嗎?」我那時候的回答我不講,因為這事過去了,不要講。我們兩個當時不是躺在那兒嗎,我就返問說「你對那位粟小姐是不是這樣呢?」他說「耶!我想看看啦」,因為他跟他交往已經差不多兩年了,他說「我想看看嘛」(考慮),我那時候或霍然起身說「啊!你別想了」,你一想那就沒有了,怎麼呢?你還要考慮啊,現在沒有狀況在前面,你已經要考慮了,等到有狀況的時候,那更加不可能,對嗎!所以我自早就有一點點的智慧(眾笑)。這樣他就問我「為什麼不用考慮」?我說你沒愛他。譬如說若是你家在「火燒厝」(房子著火),你太太在裡面,你還要想說,嘿!我是不是要闖進去救她,你若那樣想時,你就不會闖進去了,對嗎?那要怎樣,所謂「奮不顧身」對嗎?我太太在裡面無論怎樣,我也要闖進去把她救出來,我會死也不要緊。那菩薩是什麼?菩薩是不要說那厝在火燒的時候,在裡面那一個不管是誰,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只要有人在裡面我就闖進去救他,這樣就是菩薩,你若想到是你老婆、親人等想救的人才去救,那就是凡夫。

  好!這是解釋「思量即不中用」,「你若要用想的,那就沒效了」,那等於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一樣,那你若是修到有到那個境界,出來的、所講出來的,就是那樣,不用修飾,也不用思考,那樣就是那樣,那就是禅宗所謂的「當下」。

  因為現在佛法太昌盛,對嗎?大家都多少看一些林清玄之類的書,一些名詞都知道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解這個字,你若用我剛才所解釋的故事,你去想,我知道「當下」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那也要配合這位五祖大師,所謂「思量即不中用」,就是不能用「頭腦」去想,也不是用「心」去想的,都不能夠想,這樣挖出來就對了,挖出來的那就對啦!若挖不出來的,那個就沒有了,所謂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這樣,好!繼續再說一點點,「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真見了佛性之人、見了真如本性的人「言下須見」,就是說你所講出的話,就應該會出現你所修的境界,其實我們的佛法真是利害,為什麼利害?你所說出來的,就足一代表你修行的境界,那真奇怪。你若修儒家或是修道家、或是修基督教,不管你修什麼教,都不知道,默黝黝,縱使你說得口沬橫飛,也不知道你真的修得怎麼樣。但是佛法,你所講出來的,就代表你的境界,那若名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哪裡,一點都瞞不過,你若講講講講啊!就講騙人的啊!就寫兩個字在這兒(額頭),若講講講說「有修」,啊!就在這兒(額頭)(笑)。

  你們,就說一般初學者,現階段所觀的大概都是妄心,但是可以觀到妄心已經或是覺知妄心已經很不錯了,那所謂「覺知妄心」就是「妄時知妄」,要這樣,我們用白話說,就是說有自知之明,這就不簡單噢!你自心和妄的時候要知道有妄,而且要知道妄在何處,就是說這個妄法是什麼樣的妄法,要知道,但是我們一般都不知道,一般真的都不知道,這糊裡糊塗啊!譬如說最常見的就是兩個夫妻相罵的時候,他說「你怎麼會這樣講」,一個氣得要死,譬如說先生向老婆講些話(後),老婆跟先生「你怎麼會這麼講」,先生說,沒有,我哪有那個意思,我沒有那個意思,(老婆)又向老公說「明明你就這麼講,我才會生氣呀」!但是這個妻子生氣是事實嘛,對不對?而先生使這個妻子生氣也是事實嘛,對不對?但是先生自己沒有覺得啊,所以我們一般人都是這樣,常常這樣,講一句話給人氣得半死,自己也不知道,有時候對他講的時候,他也氣得半死,說「我就沒這個意思啊」!所以「惱人的時候不知惱人」,對嗎!所以那個心要很微細,要所謂「法華經」裡面「善分別一切法」,你這一句話講出去的時候,對方會怎麼想你就要知道。但是我們現在不是,咱們一般人都是講出去的話啊,我若想到那兒就說到那兒,就進出去啦!先進出去,他若生氣的時候再說,要吵就來吵吧!誰怕誰,對嗎?所以你講這話出去的時候,人家的感覺會怎樣,這都要考慮到,這變成有三種人,一種人是「先知先覺」;一種人是後知後覺;另一種人是不知不覺。先知先覺的人是說,平一句說還沒有講出去的時候,就全部考慮好了,平個考慮不是說想半天哩!就這樣「霹雳」一剎那就知道,「這句話講出去有什麼效果」,先知先覺,呃!所以都不會講錯話,所以如來的「十八不共法」裡有一個「言無失」、「語業無失」、「一切語業無失」,一定沒有失誤就對,這是先知先覺的人;那「後知後覺的人」是怎麼樣的呢?他若是有時候有失誤,講出來的話去惱到人,被他惱到的人就會說「你怎麼這樣講呢」!他會說「耶,我怎會這樣說,啊!失禮、失禮」,對嗎?這就是「後知後覺」,跟他說一下他就知道,他就承認。「不知不覺」的人就是說,「你怎麼這樣講」,他就會說「沒有啊,我不是這麼講的!」或者「我雖然這麼講,但我不是這個意思啊」!你若這麼講,就是這個意思,怎會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現在用佛法,去觀察這個世間人,很有趣。

  所以你要先善分別一切法,然後你在觀的時候,就是先觀自己的心。這個「觀心」哪!你就要了解「唯識學」,我們人有「八識」對嗎?這八識大概就是這樣,「前六識」大概都在表面上的,那開始觀到的,大概都是前六識的作為,然後漸漸深入的時候,再觀到第七識。第七識是什麼?是我執、我執的中心,所以就會看到自己執著的所在,若看到自己執著的所在,就較不會執著了。但是一般人比較沒辦法作到這一點,為什麼?因為他不覺得自己在執著啊!順便提到,佛說的一切法最重要的就是破執著,這是在講這一部經我才講的,這也可算是如來的秘密啊!今天「俗賣」(大減價)給你們,若有本錢的人「賣回去」,這很好用,都是為了破執著,這執著裡面有很多種,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我執」。因為有我執,所以產生「法執」,那法執又更微細,知道嗎!我執是「二乘人」破的,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小乘人破的,而法執是大菩薩破的,但是你不要說「我這是法執」,其實一般在學佛的人都是我執,不是法執啦!或是「我、法」兩個都執,還談不到破什麼法執,但是要破法、破執啊!就要先見到自心的執著,那個自心的執著就象什麼呢?有如我們的心哪!就象大白鲨,你知道嗎?大白鲨那電影有看分配嗎?大白鲨那嘴、那一嘴牙齒十分銳利,若被它咬到,就不會放掉了,對嗎!我們那個心就和那大白鲨一樣,若抓到東西就不放了,就不放、「堅固執著」,經裡多麼講「堅固執著」噢!就一定不放了,死也不放,你如果講他的話,它還要反咬你一口。所以先要看到,自心的這些虛妄相,因為見到自心虛妄相,虛妄相如果看到了,就放掉了,漸漸放掉。放掉虛妄,就沒有虛妄,放掉虛妄,即無虛妄。如果是根器利的人,放掉虛妄,達到無虛妄,那就如經裡面所說的「若夢醒時,即自無夢」,懂嗎?若在作夢時,夢醒之後,就不再夢了,夢中是作夢,夢醒時就沒有夢。如是,若「去妄」的時候,就沒有虛妄,下一句是什麼?下一句就是說,真如本性自然現前。所以在用功的過程中,還是要先觀這個妄心,這個妄心的下面就潛藏著真心,這是一個方便說法,其實若是最究竟的說法是什麼呢?是說「這個妄心的本體是真心」,這樣聽得懂嗎?這「妄心怎麼樣做成的」呢?它的材料是什麼?它的材料是「真心」,這很深了!這樣我說個比喻,就像海的波浪,「海」無事它不會起波浪,什麼事情會令它起波浪?就是有風的時候,它會起波浪,對嗎!若是小風、微風、微微風,它就起小漣漪,對嗎!如果是中等的風,它就起一點點小波,如果大風它就起大浪,甚至是三十層樓高那麼的大浪,可以把幾萬噸的船都吞掉,對嗎!這都是因為風的因緣。但是,不管它是漣漪或是小波,還是大浪、還是巨浪,它的成份都是什麼?成份都是水,對吧!水性有沒有改變?沒有,只有那相狀改變而已,它那外表的形象改變。所以,那個水,如果這樣擺動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漣漪」,「名為漣漪」,如果這樣子的時候(師父用手大幅度比劃),我們稱為波,如果這樣子的時候(師父用手更大幅度比劃)我們稱為浪、大浪,但是「其為水也、一也」,這個水是同樣的水,「水性一如」啊!水性從本以來都一樣,都沒有改變,不管你怎麼樣起風作浪,水就是水,海水就是海水,鹹度都沒有改變啊。所以我們這個心也是一樣啊!不管它做好事、做壞事、乃至於智慧、愚癡,它的那個構成的成份,都是「真如本性」,沒有其它的材料,材料都同一樣,只是它做好了以後的那個形狀不一樣而已。因為形狀不一樣,所以它的作用不一樣,這樣能聽懂嗎!所以「其體皆同,以相不同,故用不同」,所以一切法有這三種就是「體、相、用」。「體」是一樣,但是因為現出來的「相」不一樣,所以它的「用」不一樣。譬如說我現在穿這一件袈裟,就變成所謂的法師,對嗎,同一個人,我若現在把這袈裟脫下來,頭發留起到,西裝頭梳起來,西裝披上去,就一不一樣,了,是不是?那時候就不會有人叫我師父了,是不是?或是穿別的款式的衣服,因為只是外相的不同,所以它起的作用就不同,對不對!同樣的,我們「自心」也是一樣,它起種種的相狀,但是它的這個「其體」是一樣的,那你要「觀心」的時候,就這樣去「觀」。所以,我剛才講說,你現在觀到的雖然是「妄心」,但是妄心的根本,它的「本體」是真如,這一點啊,我們下一堂再進一步的發揮。呃,好吧!

  第五集完

  第六集

  我們今天繼續看「六祖壇經」。這本經的第四頁第三行。

  五祖大師對大家說,叫大家去作一首偈,拿來給他看。上次說到「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今天說下去。

  經文〖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靠慢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鹹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看到這裡。

  「若如此者」,「如此」就是見性之意。如果是這樣見性的人,「者」的話。如果是這樣見性的人的話,「輪刀上陣」,「輪刀」就是揮刀,如同車輪這樣轉動,「陣」就是戰陣,「戰陣」就是在戰場上,如同在戰爭的時候,揮著刀上戰陣「亦得見之」,這樣還是看得到。看什麼?看「本性」看得到,如果曾見到則「一見永見」,真正見到是「一見永見」,不是看到以後就沒有了。如果是這樣那一不是真正見到,有時我們在修行時,今天修行的很好,第二天就沒有了,不知跑到那裡去了,有時不是第二天不見的,有時是早上修得很好,下午就不知跑到那裡去了,或是上午修得很好,下午別人說了一句什麼話,就完全亂了,那就是沒有真正的見到。所以如果真正的見到,應該是「一見永見」,「一見永見,念念現前」。因為見了以後,「性」如果是囊中之物,它就是在那裡,你如果不去移動它,它就永遠在那裡,所以不用怕它丟掉,不用怕它不見,不用怕它跑掉,它不會長腳跑掉,如果你有這個知覺性,覺知它在的時候,那它就永遠在那個地方,所以它永遠在那裡,不只是念經的時候在那裡,坐禅的時候在那裡,吃飯的時候也在那裡,走路的時候也在那裡,甚至大便的時候也在那裡,甚至在睡覺的時候也在那裡,甚至和人家講話的時候也在那裡。更進一步如同五祖大師所說的,「輪刀上陣」的時候也在那裡,在槍林彈雨中,現在沒有拿刀子的了,如果在打大炮或是機關槍在掃射的時候也在那裡。不只是在那裡而已,也是看到自己的本性在那裡,所以這「輪刀上陣」的意思就表示很危險的時候,性命很危險的時候,也一樣看到「本性」在那裡。如果大家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造次亦如是,顛沛亦如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造次」的意思是說心很亂的時候、慌亂的時候,心中慌亂的時候,也一樣要守著「道」的意思,「顛沛」就是「顛沛流離」,那就是說落難的時候,一樣要守著道的意思,這和五祖大師所說的一樣,「輪刀上陣」也一樣要看到自己的本性,你不可以說剛才怎樣,一念忽然忘掉了本性,剛才因為很危險,所以才忘記了,好像有一點理由或借口,那樣不可以,那樣的話,就不是究竟的真正見到「性」。這本經有古人寫的注解,小字的「喻利根者,見機而作」,這你要用鉛筆把它畫掉,這個不對,這個牛頭不對馬嘴。「眾得處分」,「處分」就是命令或吩咐。眾人得到五祖大師的吩咐之後,「退而遞相謂日」,「遞」就是「更」、「輪換」的意思,一個傳一個叫「遞」,避如說,我拿一部經典或講義,你們傳下去那就叫「遞」,所以叫「傳遞」,或是「更替」都是同樣的意思,「遞相謂日」,「交相謂日」,「更相謂日」,互相說來說去,說什麼呢?「我等眾人」,「我等」就是「我們」,我們這些眾人呀!必須要「澄心」,「澄」就是「淨」,把心清靜下來,再來用意,「意」就是「心」,再用心來作這個偈,「偈」在梵文裡有固定的字數,一句有幾個字,而且有押韻,但是把它翻譯成中文之後,這個偈頌字數可以固定,但就沒辦法押韻,如果還要押韻就很困難,就和做詩一樣,所以一般佛經翻「偈頌」時,字數固定依照原文,但是沒有「押韻」,這個沒有關系,因為我們翻譯佛經,主要就是要知道意思,不是在做「美學」、「美文」。「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這個「將」是拿去的意思,拿去「呈給」和尚看,呈給師父看「有何所益」,有什麼「利益」呢?「益」是「利益」之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神秀上座」他已經是「上座」,就是他已經出家二十年以上,在教大家,就象老師一樣,所以「教授師」(梵文即阿阇梨),如果在密宗裡面,西藏翻做「上師」,密宗裡全稱叫「金剛阿阇梨」,在真言宗就不說「上師」,在正統的密宗稱「金剛阿阇梨」,現在自己封「金剛阿阇梨」的很多,這「阿阇梨」不可以亂封的,也不是自己「封」的,這一定要有傳承,有師父教你、認可,不是自己封的。接下來「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一定是他得到祖師位,「我靠謾作偈頌」,「謾」就是且莫,我靠且莫作偈頌。「枉用心力」,「枉」就是「白白浪費」之意,「白費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大家聽到這些話,心都停下來了,「鹹言」,這「鹹」就是「皆」、「都」,都說「我等已後」,這個「已後」和那個「以後」是同樣的意思。「依止秀師」,「依止」就靠他、依靠他,但是這個「依止」在佛法裡是一個專有名詞,就象你去住在一個寺廟裡,那個寺廟裡的住持師父,就是你的「依止師」,當然這是指「出家人」而已,如果「在家人」就不可以這樣說了,你去「依止」的那個地方,俗語就是「掛單」。「掛單」是什麼意思呢?「掛單」就是我們出家人有「三衣一缽」,如果要出門「三衣一缽」帶著,「戒本」、「戒牒」帶著,打一個結,包一個包袱,那叫「單」。去到一個寺廟以後,找「知客師」,「知客師」很大,「知客師」驗你「戒牒」,合格說你正式受過戒,問你的師父是誰,你住在那裡,在那裡受戒,受戒多久了,都要登記下來,就象住旅館一樣,然後才准許你「掛單」,不論你「戒臘」多大,都必須向那個「知客師」禮拜,然後才把你分到寮房去,到寮房以後,那裡有一個勾勾,你就把你的「衣單」掛在那裡,那就叫「掛單」。所以在家人如果到寺廟裡去住,不可以說「師父我今天在這裡掛單」,因為什麼?因為在家人沒有「單」可以掛,你是「借宿」可以而已,所以不可以說你去「掛單」。現在都有人亂說,不知意思。「師父我今天晚上要在這裡借宿一晚」,這樣可以。如果出家人去「掛單」的地方,那裡的住持師父就是你的「依止師」。以後我們依止秀師就可以了,這裡「秀師」就是「神秀師父」。但有人不知道,有剛剛學佛的人,聽到出家師父,大的就喊較小的什麼什麼「師」,對不對,譬如說「法中師」,在家人也跟著稱「法中師」,那樣沒禮貌,你要稱「法中師父」才對。接下來:

  經文:〖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看到這裡,神秀法師就想,這個「思惟」就是「想」,這個「思惟」不是我們開始講經時講的「思惟修」的「思惟」,「如理思惟」,這個是「思想」的意思,「諸人」就是「大家」,大家都沒有寫偈拿給師父的原因,「者」就是「原因」的原因,就是「的……」,可以「的人」,「的地方」,「的原因」等等,在這時就是「的原因」,這個原因是什麼?「為我」這「為」就是「為了」,「我與他」,他是「他們」,這個「與」是「做」,我做他們的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我應該寫一個偈,拿去給師父看,若我不呈偈,沒有拿偈去,和尚如何知我心中的見解是深還是淺,「見解」有兩種意思,「見」就是看見、「親見」,就是「親身的世界」,如果是「解」是比較「表面」的,是文字上的了解,就是「解」,真正到達了那個地步,就叫「見」。例如「念佛三昧」來說,這個詞大家都會說,但是真正達到「念佛三昧」,就是「見到」,「見到」念佛三昧的境界,若能了解念佛三昧,其中有什麼事,或要做什麼事,要如何去修,這就叫「解」,但是去「修」,「修」之後達到了那個境界,就叫做「見」。所以用字都很簡單,所以就變成好象一個「陷井」,禅宗都是如此,好象一個「陷阱」,乍看好象在吃什麼,吃粥,咕噜咕噜一直下去,都不用嚼,結果都不了解。「我呈偈意,求法即善」,如果把「偈」呈出去,「意」就是「用意」,用意是「求法即善」,如果是為了「求法」,這個法是什麼意思呢?「法」就是「傳法」,因為如果「五祖大師」要傳給他「祖師位」,他一定還有一些「訣竅」,有一些「秘訣」,會告訴他,你現在要當祖師了,我現在有一些「絕招」傳給你,所以這些「絕招」只有祖師傳祖師,其它人不可以講的,所以說「求法即善」,「覓祖」這個「祖」就是「祖位」、「祖師位」,「覓」就是「求」或是「找」,如果是要找「祖師位」,那就是壞的、惡的,如果是為了求法的,那就是是好的,那如果是為了要那個「祖師位」那就不好,為了那個祖師位,就變成求名、求利,但是如果「求法」就好,「卻同凡心」,「卻」就是「反」、「反而」,如果為了求「祖師位」,而去寫一個偈給師父看,那樣反而「同」、如同,「凡」就是「凡夫」,如同彼凡夫,就他那些凡夫的心一樣,「奪取聖位」,「奪」就是「欲奪」,想要奪這個「聖位」,因祖師位就是聖人位,我們說「佛祖」、「佛祖」,「佛祖」不是合在一起說的,是分開的,在禅宗是分開說的,「佛」他「祖」,「佛」是「釋迦佛」和「十方一切佛」和「祖師」的祖。如果要奪那個「祖師位」,就變成好象凡夫人一樣,「奚別」那個奚,就是「何」、「何別」,有什麼差別,「若不呈偈」,若是沒有呈這個偈,「終不得法」,這個「終」就是永遠,永遠也得不到法,「大難、大難」,實在是真困難,他這個描述的好像短篇小說,描寫他心理的交戰,他的心理很沖突。

  經文〖五祖堂前,有壁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

  看到這裡。

  這五祖大師寮房前面有步廊,步廊就是走廊,「三間」就好象三間房子那麼長的走廊,「走廊」當然上面有蓋的,「擬」就是「想」,想要請這個或是「預定」要請「供奉」,這個「供奉」是個官名,唐朝時如果有一才一藝的人,有特殊才藝的人,就在朝廷去供奉內廷,譬如會畫畫的人,就在內廷裡面教那些公子或是太子畫畫,若會唱歌,就教他們唱歌,甚至會運動的就教他們運動,會打拳的教他們打拳,當然要很出名的人,這種叫「內廷供奉」,簡稱「供奉」。有一個「供奉」他名叫盧珍,要請他來畫「楞伽經變相」,這個變相是佛在講經時,前面都有一個「敘述」,說「一時佛在什麼國,有什麼人,和什麼人在一起,講什麼經」,這是一個敘述當時的會場,例如「法華」,講「法華經」就有「法華會上」,講「楞嚴經」「楞嚴會上」,對不對?如果把「法華經」講經那個會上的現場依照經文所敘述的,看有些什麼人,把它畫出來,這就稱為「法華變相」,如果是「彌陀變相」、「阿彌陀經的變相」也可以,「阿彌陀經變相」就是阿難尊者、那些尊者都畫出來,須菩提等等都畫出來,世尊坐在那裡講經。如果是「地藏變相」就是那些諸大菩薩都畫出來。如果是普門品的變相,就要有諸大菩薩、聲聞弟子、在家弟子、還有一個「多寶佛塔」,這樣就是普門品變相。這個是說「楞伽經變相」,就是佛在「楞伽山」,「楞伽山」是現在的斯裡蘭卡(錫蘭),在錫蘭的「楞伽山」上講這部經,把「楞伽會上佛菩薩」及天龍護法等等,都把他繪出來,這就叫「楞伽經的變相」,這在敦煌裡面有很多「佛經變相圖」。他就要請盧珍把這個楞伽經的變相圖畫下來,及「五祖血脈圖」,「五祖」就是五位祖師,不是只有五祖「弘忍」,從「菩提大摩祖師」開始,這個「血脈」是傳承之意,為什麼稱為「血脈」,因為是「嫡傳」,「嫡傳」的意思就是「大房」生的,意思就是「正傳」,如果是「姨太太」生的就是「庶傳」。因為是祖祖相傳,都是正傳,所以都是嫡傳。為什麼要畫這兩種呢?畫「五祖血脈圖」的意思是說,初祖達摩祖師如何傳給二祖,如何從西天來,如何到廣州,見梁武帝,因為不合,又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面,然後慧可大師去求法,然後如何教他印證,如何得法,然後慧可大師又再次中何傳給三祖僧璨禅師,然後僧璨大師再怎麼樣傳給道信禅師,然後道信禅師再如何傳給五祖大師,到五祖大師為止,都把它畫出來,好象看圖識字。他現在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表示以前祖祖相傳,都是以[楞伽經]來印心,所以「楞伽經」是禅宗的根本經典,但五祖以後就換成「金剛經」,這是五祖大師的智慧,也是古代祖師所說的,這是菩提大摩祖師的一種「授記」,這楞伽經到二百年以後,就變成只在講相上、變成在講「名相」,所以就不在「性」上求,只專在「名相」,好象在搞「唯識」而已,所以就無法作為禅宗「以心印心」的特別經典,當然這個「楞伽經」是非常特殊的,它是「性」、「相」兩宗都當作是根本的經典,因為相宗的東西在這經裡面,也是一樣重要,是「性」、「相」融合的東西,所以非常的深,但是傳到五祖的時候,那時眾生就漸漸地只求「文字言說」,所以在「楞伽經」裡面所見的,就不是「真如本性」,而是只看到那個「相」。所以禅宗的祖師為了使眾生不再著這「名相」,因此就換成用「金剛經」印心。「流傳供養」,畫下來以後,大家就可以流傳來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寫完了以後,好幾次要拿這個「偈」去給五祖大師,結果心中恍恍惚惚,全身都流汗,「擬呈不得」,想要呈但沒有成功,「得」就是成功,前後經過四天,總共十三遍,「度」就是遍,十三次要呈「偈」都沒有成功,神秀法師就這樣想,「乃」就是「就」的意思,「不如向廊下書著」,「向」是「在」的意思,「書著」是「寫上」的意思,「從他和尚看見」,「從」就是「隨」或是「任」,就是不去教他,也不去勉強,隨便他,他看到就看到了,若看到時「忽若道好」,如果看到時忽然說這很好,「即出禮拜」,「我」就出來禮拜說,師父這是我寫的,「若道不堪」,「道」就是「說」,如果他說「不堪」,「堪」是「忍」的意思,「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向」好就是「在」,冤枉在山中、在山裡面修行這麼多年,而且還受人禮拜、受人頂禮,寫一首「偈」就讓師父說這不行,見不得人,這樣就很不好意思,「更修何道」,更說修什麼道,每天都被叫師父,每天都被禮拜,結果寫一首「偈」出來,師父說不行、見不得人,這樣就很不好意思。「是夜三更」,那晚三更,都沒讓別人知道,自己拿燈籠,去到南廊壁間,就把他的「偈」寫下來。

  經文:〖偈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

  這是很深的哩。你不要以為五祖大師把這個說的一文不值,你也覺得一文不值,不是的,這也是一種很大的修行境界。「身是菩提樹」,這個是一種文學說的隱喻,「隱喻」就是「臂喻」,這個「譬喻」為隱藏在裡面,不是明喻表示出來的,有一個「好象」就叫「顯喻」,如果不是顯喻,反過來說,不說「你好象冬天的太陽」,而說「你就是我冬天的太陽」,用「是」的時候就稱「隱喻」,「你好象我冬天的太陽」就是「顯喻」,如果把那啊比喻變成一個等號,, 那就是「隱喻」。這個神秀法師所用的這就會「隱喻」,「我這個身就是菩提樹」,這是「隱喻」,他不是說「我這個身好象菩提樹」,不是,他說「我這個身就是菩提樹」,所以是個「隱喻」。「心如明鏡台」,我這個心好象明鏡台,「明鏡」和「台」是兩個詞,我這個心好象一面鏡子,這個鏡子又有個台,而且這鏡子是很明的,很清晰的。「時時勤拂拭」,我若常常、很殷勤、很勤勞的去把他擦拭,去擦干淨,這樣就「勿使惹塵埃」,不要讓這個鏡子沾上塵埃,現在我們來分析這個意思,一般意思是這樣而已。但是進一步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說「菩提樹」,如果沒有這樣問,神秀這首偈就太簡單了,什麼叫「菩提樹」?「菩提樹」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坐在哪裡,坐在「菩提樹」下,對不對?所以「菩提樹」是佛成道所依的地方,「成道所依」,因為有那棵樹讓他依靠,他在那裡坐禅,思惟個切的道理,所以他可以成佛,所以是成道之所依,但這個所依,是唯識學的名詞,這個比喻什麼呢?這是比喻我這個身體雖然會臭、會腐,但我要修行、要成道也是要依靠這個身體,就象世尊在修菩提時、在修行時他依靠那棵菩提樹一樣,所以我現在要修佛道,也是依靠這個肉身,所以這個「肉身」就是所依,所以他說的「菩提樹」的意思是所依,不是真正在說一棵樹,你必須了解,因為這是個譬喻。所以依於菩提樹,而坐禅得成佛道,依於此身、此五蘊身而修道得成佛道的意思。「心如明鏡台」,為何說「明鏡台」,這是根據什麼呢?根據我們在修行時有一個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對不對!有「四智」,在「四智」中最後一個智就是「大圓鏡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這個是在成佛的時候,成佛的時候「轉識為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解釋一下「大圓鏡智」,「大」就是無所不包,「圓」就是「圓滿」,「鏡」就是「能照」、「能現」,「能照、能現、能顯一切,而自身不動」,後面這句很重要,「而自身不動」叫做「鏡」。譬如「鏡」可以顯示一切事物,但是它自身都不動,自身沒有改變,所以這也譬如第八阿賴耶識一樣,它可以應一切外鏡,而現一切像,但是它自身都不會改變,另外又表示這個「鏡」,雖然能「現」、能「顯」一切,可是與外鏡終究不合和,因為不合和的緣故,所以不受染污,所以畢竟清浄,「畢竟清浄不動」,這就是「鏡」的意思,所以你要依這個意義去了解,不論是修唯識也好,「習禅」也好,都依這個去了解,才能開智慧,所以「大圓鏡智」的意思就是這樣,「廣大無所不包、圓滿、能照、能顯」這樣的智慧叫「大圓鏡智」。我這個心就象這樣的鏡子一樣,「鏡台」的「台」沒有意思,他要說的主要是那個「鏡」,所以我這個心就象那鏡子一樣,這個「鏡台」你若好好用,讓他顯出他的功用、作用,充分顯出它的作用,那你就必須要怎麼樣呢?要「時時勤拂拭」,就要經常去擦,意思就是說你每天都要用功,不是擦一天用三天,或是擦一天用一個禮拜,你一看並不髒,不髒就不擦它了。不是這樣,天天都要擦,「時時勤拂拭」,不要讓它惹塵埃,如此這個「明鏡台」就一直都「明浄」,故這「時時勤拂拭」就是常常要保持清浄,這表示要「拂拭」,要擦我們的心,這個心要常常擦干淨,不沾污穢。什麼是污穢?貪、嗔、癡種種的煩惱,那些污穢都要擦干淨,不要讓他惹塵埃,「不惹塵埃」是什麼?那就是「離欲清浄」,「離欲」則這個「心鏡」上都沒有沾「五欲六塵」的污穢,這樣就永遠清浄自在,他的意思是這樣,你看這樣簡單嗎?這不簡單,所以不要祖師笑他,我們也跟著笑,不能這樣,其實這是很深的。所以在歷史上,他也是「北宗」的祖師,「六祖大師」是「正傳」、「嫡傳」,「大房」所傳的「正法」是南宗,他是「北宗」等於是附屬的,但還是很重要,他這個法是「漸修」,這個法門叫「漸修法門」,「六祖大師」那個法門就是「五祖大師」所傳的,是什麼呢?就是「頓悟」。所以「北漸南頓」,北方的法是「漸修」的,南方的法是「頓悟」的。講到這裡。

  第六集完

  第七集

  經文:〖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惹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先看到這裡。

  這神秀禅師,他已經將這個他寫了以後,「書偈了」,「了」就是完畢的意思,「便卻」,卻就是退的意思,退回他的房中,「人總不知」,「總」就是全,所有的人全都不知道,「秀復思惟」神秀又再這樣想,想以下的事:五祖如果明天看到這個偈,如果歡喜呢!「即我與法有緣」,那就是我與這個法有緣,「即」就是「就是」,就是我與這個法有緣,我能即「得法」,「若言不堪」,如果說這個「不能看」(台語),這樣不行、「糟糕」(日語),「自是我迷」就是我迷,「迷」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是與「悟」、「開悟」正好相反的意思,你要知道禅宗可以說是所有宗派裡面最嚴的一派,這和我們一般所知道的正好相反,以為說禅宗最不嚴、最輕松、最自在、灑脫,其實不是,禅宗最嚴,嚴到怎樣?嚴到起心動念都要注意。所以,那有說因為我習禅,所以我很潇灑,你潇灑,那你就要吃棒子了。所以他現在說,「迷」的意思是什麼呢?凡是「未悟」都叫「迷」,要是沒悟、沒開悟的人都是「迷」。所以這是最嚴格的定義,對嗎,「非悟即迷」嘛!所以你還要看禅秀禅師他那樣講,就瞧不起他,他的「迷」的意思,是很嚴格的定義。那麼什麼樣的人是「悟」呢?成佛的人是開悟的人,除了佛以外的人都是「迷」、都是「在迷」,所以我們不是有講,「十法界」那就是六道、(加)「聲聞」就是第七個、「緣覺」八個、然後「菩薩」九個,這叫「九法界」,然後最後一個法界是「佛法界」、如來法界,那這個在佛以下的「九法界」,這「九法界」統統是叫做凡夫,也都還是「迷」、也都是眾生,所以菩薩、即使是「等覺菩薩」也還有「一分無明」未斷,所以還有無明未斷,都還不能說完全大徹大悟,所以大徹大悟就名為「大覺」,就是「佛」。所以神秀他在這裡說,「自是我迷」這個迷是說自己,謙虛啦!我還沒有開悟嘛,還沒有大徹大悟,所以是「我迷」、迷於自性。所以你不要看到這裡,就說「那他也和我差不多,我是迷,神秀禅師也還是迷啊」,所以不要輕視他,他已經很高了。「宿業障重」,這「宿業」的「宿」就是「宿世」的意思,宿世的業障很重。這「業」是什麼業?就是身口意所造的三業,構成的障礙很重。「不合得法」,「合」就是應該,所以就不應該能得到法,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假如師父說我寫的這偈、我這個境界太差、不行,那樣我就不怨師父,這樣聽懂嗎?不怨師父說我寫的這麼差,明明我就寫得很好,你怎麼說我寫的那麼差,不是這樣,是師父對,不是他看錯,那是我自己還有「迷」在,我自己業障重,這樣子,所以不應該得到法。所以這修行已經很高,修養很高了,對嗎!師父如果說好、一定好,那師父如果說壞,這樣一定是壞,那是我自己還不夠格,不是說師父偏心或怎麼樣。「聖意難測」,「聖意」就是聖人的心,那「聖人」就是指五祖大師,因為在聖位,和諸佛菩薩同一階級,祖師和諸佛菩薩同一階級,所以就叫「聖意」,「難測」很難測知,我們凡夫無法了解,說他們聖人心裡面想的是什麼,但是聖人對我們凡夫心裡面所想的都知道,嘴還沒開就知道你的喉嚨底(台語)。「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五更差不多三點左右,古時候說「五更早朝」,要去參皇帝,那都是天沒亮。所以古時作官也不是很輕松的事,不像我們現在在朝九晚五(台語),九點才上班,九點他們已以下班了,作官的已經下班了。「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五祖大師已知道神秀禅師「入菩提門」、入無上菩提之門、入見性之門未得。那入門就怎樣?入門就看到了。這修行有三個階段,第一個就是入門;第二個就是登堂;第三個就是入室。所以頭一個階段就是入門,我們常常講說,他是他的「入室弟子」,就是得到他的所有的秘密,就叫做「入室弟子」,那還有一種叫做「及門弟子」,我們如果「謙虛」,寫信給師父,可以寫及門弟子,「及門弟子」是謙虛地說「我只是到你的門口還未進去,門檻還沒跨進去」,表示說「師父你真高,弟子我真無能,我有緣拜你作師父,但是我只到了門口而已,還未跨過門檻」,所以及門弟子,是到了門口尚未進去,但是能夠入門已經很利害。你知道嗎,一般都是找不到門路,對嗎?在那裡到處亂竄、亂轉,連門路都找不到。所以他這個「入門未得」的意思,就是說「還不見性」的代名詞,這見性也是分好幾個階段,我上次有講過,有初見性,然後有畢竟見性,畢竟見性就是畢竟成佛啦!如果真正開悟,例如初地菩薩,就是見到「性」的地步,所以初地菩薩又稱為「歡喜地」,為什麼稱作「歡喜地」呢?因為初見性,非常的歡喜,生大歡喜心,說「啊!自性原來是這個樣子,「啊!本性原來是這個樣子」。下面就有了「何期自性」那就是這種感歎啦!開悟時候的感歎。好!這愈講就愈高潮啦,下面慢慢再說。「入門未得,不見自性」,沒見到自性,因他未入門,怎麼看得到。這「自性」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切法的自性;一種就是自心的自性。那一般所說的自性是自心的自性;第二步就是一切法的自性。但其實這是相通的,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當時就見到一切法的自性,因為一切法就是在自心裡面現出來。所以你若只看到自心的自性,而沒有見到一切法的自性和我自心的自性是一樣的,這樣就仍是沒看到。這樣聽得懂嗎?所以這個就是一個秘密啦!所以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就應該也看到外面的自性、一切法的自性,山河、大地和一切眾生、九法界的自性統統和我的自性是相同的,這樣就是真正的見性,要不然就是叫做「一偏之見」,那樣不是真正見性,要不然你只看到我有自性,別人都沒自性,這樣就不是真正見性,這樣就會變成驕傲了,是不是?這樣就是不平等了,所以你要是見性,就是見到「平等之法」。什麼平等呢?就是我的自心和外面的性全部一模一樣,完全相同,沒有高下之別,所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下面我們等一下再說清楚一點。所以神秀還沒看到自心的自性和一切法的自性,統統都沒看到。

  經文:〖天明〗。

  第二天天剛亮時。

  經文:〖祖喚盧供奉來〗。

  五祖大師就叫盧供奉來。

  經文:〖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好!先看到這裡。

  第二天天亮時,五祖大師叫盧供奉來,「向」就是在,要在南廊壁間那裡畫圖,忽然間看到這個偈啊,其實這是表演啦!他跟本就知道啦。忽然間看到這個偈。「報言」報就是對那個盧供奉講,五祖大師對這個盧供奉說「供奉卻不用畫」,供奉你啊不用畫了。「勞爾遠來」,[勞]就是辛苦你啦!「爾」就是你,從這麼遠來,下面那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就沒說了。「經雲」這是什麼經啊?「金剛經」啦!「金剛經」上面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就是一切的意思,所以一切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什麼叫做「相」呢?這個「相」也是佛法裡的專有名詞,「相、象、像」在古文裡都是相同的意思,但是在佛法裡都是寫成下面的這個「相」,我們現在外面的照相館,他們常常都寫下面的這個「相」字,有的也寫這個「像」的,其實本來是這個「像」,這個「像」是什麼意思呢?「像」就是「相像」啦!就是「很相像」叫做「像」,但是它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呢?本來是這個「象」,這個象的意思是形狀,「相貌、相狀、形貌、像狀」全都相同的意思,所以這一切法它都有一個形狀,不管是抽象還是具象,都有一種形狀,你只要講的出來的,它就一定有個形狀。這經文裡面說「只要一切有相狀有形像的東西都是虛妄的」,「虛」就是空的啦!「妄」就是假的,是空的是假的,這是「金剛經」所說的。這怎麼說呢?因為一切形狀都是我們的心所顯現出來的,但是我們的心不定,我們的心不是永遠是這樣的,所以外面的東西所顯的像,也跟著我們的心變化而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說,譬如說你看天上的雲,你要是心情好,你看到的雲都是非常漂亮的,有天女、有天人啊、有某種樣的,各種形狀都有,然後天上的雲啊、風啊都在笑。要是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烏天慘地」啊!連那個雲都在哭,是不是?雲都現作妖魔鬼怪的形狀,但是雲還是一樣的雲啊!不只是雲,譬如說有我們的地板啦、還是牆啦!要是有一些圖案,你看它有的變成人像的樣子,有的像一個很丑的、有的像甚至很帥的人啊,等等。對嗎?但是,其實都是沒有的,都是你自己想的,所以這一切外面的相狀形像啊都是虛妄的,都是你自心所現的,這是一個比喻啦。但是,不只是這些雲,而是說其它的東西,甚至於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於眾生,都是自心所現,依究竟的法來講。所以,你只是這一句語、這四個字「自心所現」。你若是要學佛,學究竟的法,還是說修禅都好,你把這四個字「包起來」。但是進一步應該要怎樣呢?你必須相信、你要信,這是佛祖所說的最究竟的法。你要是這四個字能真正悟到的話,那就是真正悟了,也就是開悟了。但是尚未開悟之前,要先信。信了之後常常去想,常常去思惟,漸漸開智慧,就漸漸會看到。這是最根本的,法都是自心所現,因為自心虛妄,所以它所現的法也是虛妄的,這樣知道嗎?

  「但留此偈,與人誦持」。這五祖大師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本來叫他畫畫嘛,畫「畫」就是「像」嘛!結果現在不用了,他就說「一切都是虛妄」,不用畫了。「但」就是「只是」,只要留這個偈「與人」,「與」就是給,給大家誦持,若大家依這個偈來修,就可以免墮入惡道,惡道就是三惡道。

  「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若大家依這個偈來修,有很大的利益,就會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你看這就是祖師,他不是說「這是誰寫的,寫這些是什麼玩意兒,這樣也想得到祖師位,擦掉、全擦掉」,要是一般的師父,大概就是這樣了,或是說「誰寫的、誰寫的」,叫他來,罵一頓,「像這樣丟人現眼,還寫在這裡」。這就是祖師啊!他根本就知道是誰寫的。這個寫的人是上座啊,所以也給他保留面子啊,對不?還有一點就是說他寫的境界也是很高啊,其它的弟子也都未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大家就說依照這個偈去修,若依照這個偈去修就是用什麼啊?就是硬碰硬,硬碰硬去好好的用功。這樣他給他這個偈子的「印可」是什麼?其「印可」就是說這樣修不會墮入三惡道,至於開悟就沒說了,這件事就沒說了。所以他沒有說依照這個去修是會開悟,還是會見性,他沒有這樣說了,對不?只說就免墮入三惡道啊,這樣就是修很好的法了,修「善法」了,對不?但是,不是「無上法」啊!若依照這個偈去修,會得到很好的好處,所以他的「印可」是這樣子,這就所謂的評分啦,給他一個評分。

  「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就叫這些弟子燒香,在那邊燒香,還有大家都要誦這個「偈」,要背起來,再照這個偈去修。

  「即得見性」。這「即得見性」是說以後的事,不是說修這個就可以見性了。

  「門人誦偈,皆歎善哉」。大家都說,誦這個偈真好、真好。為什麼?因為師父說很好嘛!所以一定是很好的嘛。所以有句話說,矮人看戲啊,矮人看戲怎樣?因為大家都站在那,矮子在下面看不到,若是看到人家在鼓掌說真好、真好,那他也跟著大家鼓掌。所以「矮人看戲,人雲亦雲」,人家鼓掌他也鼓掌,人家看得笑他也笑。「門人誦偈,皆歎善哉」都說真棒、真棒,很贊歎。

  經文:〖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這五祖大師啊,三更時候就叫神秀到他房間內,這個偈是不是你寫的啊,這神秀就說,實在是神秀所寫的,但是「不敢妄求祖位」。不敢說這樣就要求祖師位的啊,希望師父您慈悲,看弟子有一點點的智慧沒有。「少智慧」就是一點點啊!祖師說你寫的這個偈啊沒有見性,沒見本性,只到了門外,還沒到門內。所以剛才我寫「及門」對不對?只到門外而已,你並沒有摸到「寮門」,但是還沒有起來啊!所以這「寮內」不知是養牛、養雞你就不知道了。「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你如此啊,就是「用如此見解」,你要用這種見解,「見解」我剛才講過,「見」就是親知親見,親自證到的境界,親自已進入的境界叫做「見」;「解」就是了解。這樣想要找這個無上菩提啊「了不可得」,這個「了」是完全,完全不可得。我們先看到這裡。

  你看五祖大師他的表現,在公案前的時候那樣說,私下的時候就這樣說,你看有一樣嗎?他的口氣完全不同,所以這是我們要學的,但是這裡沒有寫。我現在說給你們聽你們就知道了,做師父若要教訓弟子,就把門關起來,像這樣。若在公案前,就要給他面子,而你自己要忍住,這不簡單啊,同樣的,做父母的要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不是說要打孩子給別人看,打孩子給別人看,說我很會教訓孩子,我的家庭教育很好的,你看,我的孩子不對,我就給他個耳光,在人前打得唉唉叫,這樣叫做你會管教孩子?不是這樣,在人前用說的就好,用說的也不是說用疾言歷色,破口大罵,看要是罰還是打,回去關起門再打,這就是你要自己能夠控制得了自己,要不你當場就已經發作了。這是第一步的修行,就是當場你不能發作要控制住,控制到回去以後,他說「我要當場發作沒有發作,回去就冷卻了,就不會罵他,也不會說他了」,那就要看你的修養怎麼樣,你是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你若為了孩子好,你回去就不應說「我回去之後我就涼了,不去教他,也不去說他了」。不行,你要保持回去,在人前「假裝不生氣」,回去要「假裝生氣」,這樣你看困難嗎?非常困難的。做師父的也是一樣的,所以做師父、尤其做出家的師父不可以在公眾面前罵出家徒弟給大家看,也不可以處罰他,若要處罰,門關起來,看是要跪香、還是舉椅子,都不要緊。

  所以五祖大師這就是示現,讓我們看怎樣教弟子,公眾的時候贊歎他,說大家要這樣修,但私下罵得臭頭。說像你這樣就想得到無上菩提門都沒有,「了不可得」啊!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心,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這段「昏倒」了,這段很深哦!慢慢來講。

  「無上菩提」如果想要求無上菩提的話,「須得」必須要怎麼樣呢?「言下識自本心」。「言下」就是說「一講話」叫「言下」,一說話就馬上有了,那「言下」或者是禅宗裡面常常說的「當下」是相同的意思。所以意思就是我上次所講的,不用再想了,思量即不中啊,說「我稍微想一下」,「稍微考慮一下」,不用考慮,你若考慮,那樣一定不對,若是不用考慮,你都隨時准備齊全在那裡,如同上次所說「有嗎?若有,拿出來」,那個就是了「當下即是」。他問說「有嗎」?「不知道、不知道在哪裡,我找找看」,找找看後拿出來的那一定是假的,那一定不是真品。「言下識自本心」。這個「識自本心」和「識本心」不一樣,差很多的。這個動作叫「識本心」(成觀法師畫圖),「識本心」是「從外而內」識本心,然後這是在修的時候。修了之後起用,這個叫做起用,「起用」的時候是「識自本心」。這樣知道嗎?識本心的時候是說,用六識來修這個本心,然後「見自本心」,所謂「返聞自性」,這叫「返聞自性」。先用六識、六根、六塵的法去返聞自性,見到自性以後,要識別外界一切法,再從「本性」去識別一切法,這樣知道嗎?所以「識自本心」是這樣的(從內而外),而「識本心」是這樣子(從外而外)。所以識本心是「起修」或是「修」,「修」了以後、「修證」了以後(修然後證),證到本心以後,再用本心來起用,就是「識自本心」。所以一切法都不是用這五、六、七(第五、第六、第七識)這個前七識來妄想分別,而是用「自心自性」來識別,那就是「沒有分別的識別」,好象一面鏡子一樣。這樣了解嗎?這要好好去想。「識本心」你就假設你那個「本心」是一個「目的地」,或是一個「目的」,然後你用其它的「七識心」來識別這個「本心」,等你識了「本心」以後,也就是說「見性」,「見到了本心」以後,再依照這個「本性」來看這外在的一切,五根、五蘊、六塵乃至於十二入、十八界、一切法界,全都從這個本心本性來看,這叫「識自本心」或「識自本性」,是相同的意思。這樣了解嗎?好了,我們用普通的法門來說,就說念佛。念佛你怎麼念啊,念佛若說真正究竟的念法有兩種:一種是念進去;另一種是最究竟的就是「唸出來」。「念進去」就是說每一聲佛號都是念在心裡面,不是在嘴皮上念,要每一聲佛號都是念在心裡面,如同是什麼,如同你這裡面有一個甕,心裡面有一個甕,你所念的每一句佛號,每一聲「阿彌陀佛」的聖號,都好象甘露水念下去,如一聲阿彌陀佛,「哆」(水滴聲)滴下去一滴,南無阿彌陀佛「哆」(水滴聲)二滴。所以每一聲佛號,都念到心裡去,都存住了,都存在那裡。你不知道有沒聽過那個音樂,以前我聽過古典音樂,有一首叫做「莫爾島河」,那「莫爾島河」開始的時候,就是那小提琴用鉤弦的方法「登登」,小提琴應該用拉的,對不?而那他不是,他用「登登」這樣,那就是敘述說,作家的意思是在描述他那條河開始在山裡面,那時還沒有河啦,就只是一些山裡的泉水啊,樹葉上面有露水,樹下的小泉水很小,從那樹葉上面有水珠滴下來「哆哆哆哆」,滴到山泉中,就這樣慢慢慢慢積聚,聚到後來,就成一條小河啦,那小山澗愈來愈大。我們念佛也是像這樣的意思,也是一滴一滴地積,所謂「積水成流」,這樣一滴一滴,所以你每一滴佛號,都要滴在你心內,不要滴歪了,你若滴在嘴上就滴歪了,那就沒有儲在你的「心器」裡面,所以你唸佛的時候,就要端心正坐,身口意都要正,因此你唸的時候,哆哆哆都滴進去了,心不能歪、口也不能歪,否則就滴不進去,就滴歪了。所以端心正坐念,每一滴都滴進去,這就是「每一個佛號都念到心裡」,每一聲佛號「念到心裡」,然後等這功夫已經很堅強了以後,很堅固了以後,再每一聲佛號都從「心裡面念出來」,「每一聲佛號都是心裡的聲音」,不只有在嘴上而已。這樣我根你們說這些是最究竟的念佛的方法,但是這裡有一個麻煩、有一個困難是什麼呢?就是你一定要見到自己自心,你要是沒見到自己自心,那你佛號要念到那裡去?你問說:師父,我那「盤子」要放在哪裡?是要放在這邊、放在那邊,還是放在這邊。麻煩了,對不?所以你要先見到自心,然後每一聲佛號才能念到自心裡面。所以你要真正念佛的話,還須先讀「楞嚴經」裡面的「七處征心」把心找出來,你心在哪裡,先找出來。這也是禅宗慧可大師去參初祖大師的時候所說「弟子心不安,乞師安心」,達摩祖師說「將心來吾為汝安」,你把心拿來,我給汝安。然後二祖大師說「覓心了不可得」。他說我心不安,請師父給我安心。初祖大師說「哦,你心不安,這樣,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那二祖大師就說「我的心找不到啊」,說「覓心了不可得」。菩提達摩大師就說「這樣我已幫你安好了,你要是找不到心,就是安好了」。這就是什麼?這個「念到心裡面」就是「識本心」、「識本性」;從心裡面念出來便是「識自本心」。這樣懂不懂?我這是一個譬喻。當然禅宗的「識本心」跟「識自本心」類似而已,並不是就是這個樣子,這只是個比喻而已。若是要求無上菩提的人啊!「言下」就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這兩個意思是一樣的,「本心」就是「本性」,沒有差別。然後「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徹見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都不生不滅,當然心性是不生不滅,一切法全都是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在一切的時間裡,不管是什麼時候,早上也好、下午也好、晚上也好,坐禅、念經的時候也好,走路、趕車、吃飯的時候全都一樣。怎樣?「念念自見」念念之間都自見。這「念」是什麼意思?「念」在梵文中叫做「克剎那」(Ksana),也就是剎那,一剎那之間,我們中文將它翻作「念」。但是這一剎那是多久呢?一彈指裡面有九十剎那,每一剎那裡有九百個生滅。所以剎那很快,這一彈指或是不到一秒鐘,這麼短的時間裡面,!統統念念都是自見。這「自見」,你要很注意這個「自」,這個「自」不是別人讓你見或是別人叫你見,而是你自己見。所以「自修、自證、自悟」這個自見。念念之中都「自見本性」,「萬法無滯」,這個滯就是滯留。「滯」是什麼意思?「滯」就是說如果有水流下來,有一個窟窿(如深坑),那水就不會再流過去了,那個窟窿就叫做「滯」,所以叫滯流。所以如果流不動時就叫做「滯」。但是一切萬法都是流通的,不會說有一個窟窿把它留在那裡,它一定是會流過。所以這就是「金剛經」所講的「無所住」,一切萬法都不住,它不會黏在那裡。例如,年輕無法永遠年輕,一切都一樣,健康的人不會永遠健康,所以一切萬法都是「無住」的,「念念無住」,所以「無所住」,那「無滯」就是「無住」,沒有滯留。「一真一切真」,若證得「一真」,即見一切真,即證得一切真。要是征得有一項是真的,那個「一真」的「一」是什麼呢?「一」就是「心」,要是證得你的心是真的,那樣一切法都是真的,所以你不要把它當作好像繞口令一樣、好像唱歌謠一樣,「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這樣,這是儒家才這樣,要是佛家就不會這樣,因為這樣轉(師示范儒生晃頭背書樣子),頭會暈。如果證到這個「自心」,這個「一心」是真的,那就看到一切都是真的,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因為這外在、內在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現,你如果見到這個自心是真的,那麼一切都是真的。這個「真」是指什麼?是指真如啦!「真」是什麼意思?這「真」你要從相反的詞來看,「真」的相反是「妄」,「妄」就是虛妄,我們在「權法」裡面,說「一切法都是虛妄」對不對?但是到了最究竟、最究竟的時候則又說「一切法都是真的」,六祖大師說「一真一切真」,我們佛經中很大的一部經叫做「華嚴經」,經中說「一真法界」,那「一真一切真」就表示「一真法界」。所以你如果要真正了解「六祖壇經」,那「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都要看,「金剛經」當然要很熟啦!所以這些大經都要很熟,你看了以後,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都知道。但是六祖他不是「教下」的,而是「宗門」,也因為是宗門,所以他即使提到經典,也只講「經雲」,不會說一直都在引經據典,然而經典就都含在其中,只是你看得出來不。

  第七集完。

  六祖壇經講義

  第八集

  這個經典第七頁第二行。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一就是「心」,如證得心是真如,「真」就是真如,那就是說證到這個心不是虛妄的。我們上次說過,我們開始修佛法的時候,因為貪著,貪著這個世間法五欲六塵,所以這個心都被這個五欲六塵所覆蓋,五欲六塵的這些幻相所覆蓋,所以這個心不是虛妄也變成虛妄,因為表相都是虛妄之相。這樣聽得懂嗎!所以,所說的虛妄是指什麼?是指那個表相是虛妄,好象拍電影一樣,好象我們在看電影一樣,我們在看電影都有一個銀幕,對不!那銀幕是什麼顏色的?一般都是白色的,銀幕上面有沒有東西?銀幕上面普通都沒有東西,只是一個白色的銀幕而已,對不!如果有一個放影機,電源打開一放下去,然後銀幕上面就會出現很多影像,對不?所以你就看到銀幕上面有很多影像,但是電源如果關起來以後,銀幕又恢復原來的白色,一點東西也沒有,是不是?所以我們說那個心是虛妄是什麼?就是心的那個因為外物的投影、外物的投影投在上面讓你看到很多影像,所以那叫虛妄相。但是那個虛妄相雖然投在心上,可是這個心從來也沒有被這些虛妄相真正的染污掉,它心的清淨還是一樣,清淨本然,所以這個叫「一真」。因為我們自己貪著這些外塵,所以東拉西扯,吸引了很多外界的虛妄影像,投在這心上。所以佛就說,開始的時候就說,這一切法皆是虛妄,這是對開始修行的人所說的,然後這個虛妄,不是說那個心是真正的虛妄,是講心上的那些表面的事情是虛妄,然後讓你體悟了這個心表面的虛妄以後,然後你再能夠更深的一層去體悟的時候,這個心的「本體」它是真實的,那心的本體是真實的。可是你必須要先體悟到那個心的虛妄相,然後才能夠更進一步體悟心體是真性。所以相是表面的,相假,但是性是真的。所以,也就說是「相妄性真」。所以你若證到「一真」的時候,那一切法都是真的,都是真如。那講到虛妄的時候,這個是開始修的時候,所以在二乘境界、聲聞緣覺境界,就是修這個虛妄相,乃至於權教菩薩所修,也是修這個虛妄之相。所以,我們有「一心三觀」(即:空、假、中三觀)。我們開始修的時候,修一切法都是空的,修「空」,但是你要知道那個「空」和「假」都是對治法,因為我們眾生執「有」,執著那個「有」,所以佛說「空」來對治那個有,來治你這個對「有」執著的病,因為我們執著一切法都是有,因為執著「有」,所以會貪愛,為了要治這個病,所以說「空」這個法。而這個空並不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叫做空,(而)是「自性空」,就是說你不能把握的那種叫做「空」,因為沒有一件東西你能夠把握的,不光只是說外面的東西你不能把握,這個「把握」是什麼呢?我們如果這樣講比較清楚,(如)「擁有」,這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以佛的知見來講是我們真正「擁有」的,乃至於什麼,不要說財產啦、田產啦,乃至於說父母、妻子兒女都不是我所擁有的,乃至於這個身體也不是我所擁有的,為什麼?我作不了主啊!譬如說,這個身體我若作得了主,那它就不會生病了,它如果生病,就說不要病,我是主人,不要病,它就不病了。但是你說的話不算數啊!為什麼?因為你作不了主啊,你不是主人,所以他不聽你的。你若能作得了主宰,那樣子的話,就是你真正所擁有嘛!「主宰」表示「擁有」,擁有一定是能主宰,對不?但是房子、田產、妻子、兒女乃至於這個身、心都不能主宰啊!那個「心」我們都不能夠說要它怎麼樣。譬如說在「一直在想」,你叫它不要想,它也還是在想,它如果是在擔憂、在煩惱的時候,你叫它不要煩惱,它也是煩惱煩惱啊!是不是?所以,你自己不能做主宰心的主宰。所以,因為不能做主宰,那麼就是「空」的意思,就是沒有主宰性、沒有自性。沒有主宰性、沒有自性叫做「空」,所以這個「空」是一個專有名詞。「假」是跟著「空」來的,「假」就是幻化的意思,虛幻變化,好像變魔術一樣,這一切法就好像在變魔術一樣,好像無中生有那樣,所以叫「假」。然後從假再生出這個「中道」,中道就是兼顧了「空」跟「假」,就不偏於空,也不偏於假。空的話,就表示完全不取著,那假呢?假是偏於「有」,因為「假有」嘛!空是偏於無,假是偏於有。但是空也不是無,假也不是有,只是偏而已。因為現那個相類似那個樣子,那中道呢?就是在那個中間。這些空、假都是什麼?都是方便說法,都是方便,方便接引。那「方便」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那回事哦!方便還是真的,只不過是你程度還沒有到那個地方,你程度還沒到那兒,所以就一步一步把你接引。如果一下子就要把你接引得那麼深,你不能忍受,你不能接受,不要說受用,你根本就不能夠領受,你會受不了,甚至於會驚怖,所以佛就慈悲,一步一步慢慢講,由淺入深,那「空」是初步的,然後再講「假」,「空」等於差不多是小乘法,「假」是菩薩法,從空出假。所以菩薩就幻出一切的境界來接引眾生,這都是菩薩的慈悲,所以「假法」代表慈悲。那「空法」呢?就代表二乘的境界,假法是菩薩境界,「中道實義」是大菩薩及佛的境界。所以「空、假」二法都是慈悲接引人,那「中道實義」才是真正的、究竟的。所以證到後來就是看到一切都真,不是開始所說的空或假,實在都是真的。但是,佛祖為什麼一開始就(沒)教我們一切都是真的,如果你基礎沒學,那你就說一切都是真的,這樣我就不用學了,這樣我就不用修也不要緊,一切都是真的嘛!所以,我就錢愈多愈好啊,虛名也是愈多愈好啊!種種色、香、味、觸愈多愈好,因為都是真的嘛!所以就會變成這樣子,然後就會壞因果,然後變成墮在世間裡面的貪著,而說「一切都是真」,這你看現在學佛的現象,這佛教界就有很多是這樣的,說這一切都是真的、真實的,其實他就沒有從根基開始學起,然後也沒有真正懂得無上義,就拿著這最高的法門來掩飾他最低的修行。聽得懂嗎?就這樣,所以一真一切真「如」,如果證得一心是真如,這樣就看到「一切法都是真如」,一切法皆是真如,「一切真」是一切皆是真如。那這「一切」是代表什麼?「一切」代表世間法、出世間法,全部在裡面。不是說佛祖是真如而已,菩薩也是真如,乃至六道一切眾生統統是真如。

  「萬境自如如」。這萬境自如如,這「如」是什麼意思?「如」剛剛我們說是真如。這真如是什麼意思?梵文叫做「多陀伽他」(Tathagatha)。這個「多陀伽他」,我們中文翻做「如」。這個「如」是什麼意思呢?是「平等」、「不動」這兩個意思。「平等」、「不動」的意思就是「如」。那什麼叫「平等、不動」呢?「平等」的意思就是沒有差等,沒有差別,沒有差等。什麼差等呢?就是沒有「聖凡」的差等,沒有「染淨」的差等,這樣叫做「無差等」。那凡夫和聖人都一樣是真如,淨法和染法都一樣是真如,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也都是真如,這個叫都「平等的」、「一般」;然後「不動」是什麼呢?「不動」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就是「不動」,如果有生滅就有「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叫做「不動」,有生有滅就一定「有來有去」。「生」就是「來」,「滅」就是「去」。沒有生滅就是「沒有生死」,這樣就真正的「不動」了,所以「如」就是這個意思。那麼一個「如」是平等不動,那為什麼有兩個「如」(如如)字呢?兩個「如」字就是「內法如,外法如」,謂之「如如」。什麼叫做「內法」呢?「內法」就是我們的根身,「內根身,外器界」。根身就是我們的五蘊,五蘊六根,根身就是內法。「外」就是外器界,山河大地、六塵,統統叫做「外法」。所以不但是「內法」是真如所成,連「外法」也是真如所成。所以一切法都是「如」,所以「金剛經」裡面說「如來者,諸法如義」,你聽過這部經(後),連金剛經的重要道理也都聽到了。「如來」是什麼意思?如來者,「者」就是「的」的意思,如來的意思就是說「諸法如」,「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諸法如義,「如」平等不動,「如來的意思就是說證得一切法都是平等不動的人,這樣叫如來」。「諸法如義」的「義」就是道理,「如來的意思就是說已經證得一切法、一切諸法全都平等不動的道理的人」叫做「如來」。這平等不動另外還有一個(地方)講平等的,「金剛經」裡面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法」是說什麼?這是法是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無上正覺、無上菩提的這個法,如果證得這個法的人,或者說這個法裡面就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也沒有低。所以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看「金剛經」看到這句就減少我很多煩惱,有些人,我如果看到他們在分別的時候,我就感到很可憐,也很可笑,我說一些給你們聽。例如有人說禅比較高,有的人說密比較高,有的人說淨土比較好,又說未法時期只有淨土可以度人。這都有高下的分別,對不?我如果聽到這些話,我就用「金剛經」印心,說這都是「烏說」(騙人的)。如何說呢?因為「金剛經」裡面分明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佛祖所說的,所以我就絕對相信這句話,實在是全都是平等的。再說「金剛經」裡面說的,當要知道「如來說法如筏喻者」,「筏」就是船,以前要過黃河沒有船,就用竹子把它編成一個竹筏,對不?就是要過渡用的,如來說法就好像那個過渡用的竹筏一樣,那個竹筏是給我們過那個河的,過了河以後又怎麼樣呢?就捨筏登岸,對不?如果過了河以後,竹筏就不必用了,但有的人就覺得這個竹筏「太讚」(太棒了,捨不得放棄),這樣我們就應該背著它走,背著它跑,這樣聽懂了沒有?這樣就變成法縛、變法縛,被法綁住了。你要知道,法是使人解脫的,結果你覺得這個法「太讚」(太棒了),你就把它背著跑,那就變成執著了,法縛就是「法執」。這就使人想到伊索寓言裡面一對父子、驢子,一只驢子要騎也不是,要騎也不是,統統被人批評,後來他們父子倆就背著那驢子走,這你們知道嗎?所以這就是聽別人的話,而自己沒主張,搞得不知道怎麼辦好。所以修行的人自己要有一些主張。繼續講下面。

  「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如如之心這就是講,如果證到「內法如,外法亦如」,如果證到這「內法」是真如、「外法」也通通是真如、「一切法都是真如」,那這個「心」就是「真實」,這個「真實」,「真」是真理,「實」是實際,這樣就是真理實際。

  「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若能夠如是親見,這個「見」是親見,也就是「親自證到了」,證悟到了無上菩提,證悟到了無上菩提的自性。

  經文:〖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慧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先看到這裡。

  五祖大師開示到此,就吩咐他「汝且去」。「且」就是暫且,「去」就是離開,你暫且離開。「一兩日思惟」去想一兩天,你不用趕,一兩天再作一個偈,拿來給我看,你的偈如果入門,就是「見性」了,我就交待「衣法」給你,神秀就出來頂禮,經過了好幾天,作偈作不成,心中就恍惚,神思不安,心神和思想統統都不安,好像在作夢,「猶如夢中」,行坐通通不快樂,又過兩天,有一個童子、有一個小孩子經過碓坊,就是工作的地方,「唱誦其偈」,就聽他誦神秀的偈,「慧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慧能就是他的自稱,我一聽到就知道寫這個偈的人,沒有見到本性,還未見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我雖然「蒙」,就是受到,我雖然沒有受到人家教授,沒人教我,但是,我早就知道那個意思了,這在佛法裡稱作「無師智」,或是「自然智」,無師智或是自然智,修行要修到這地步,才能說有些許成就,我在「古早」(很早)的時候,如果看經看過後,雖然沒人教我,我就知道意思,就可以說給人聽,如果沒有什麼注解的書,我看也能了解大部分啦,但是這和六祖大師比起來,還差很多。如何說呢?因為他不識字,他只聽就知道了,而我要看,所以這差很多,因為我書讀了一肚子,全是草,草裝了一肚子,才能如此。所以,這個叫做無師智、自然智,所以,佛法裡面這種境界確實是有的,這不是小說,也不是傳說,真正是有的。還有我現在跟你講一個「正知見」,很多道場或是寺院或是佛學院,都在說要「訓練講經人材」,在我個人的看法,這講經的人才是不能訓練的,這「講經」要怎麼來呢?「講經是從修行中來」。所以,這不是說你看看書你就能講經,不是這樣的。所以你如果沒有修行的話,你只能作什麼?你只能收集資料,對不?收集資料,然後把佛經當作世間的學問來做,那收集資料,然後把別人的意見講出來如此。如果這樣講的話,就好像在作一個研究報告而已,所以,那如果以真實的意義來講,就不叫講經了。所以講經有很多種,像以前的祖師,最高級的講經就象六祖大師那樣,他就沒有書啊,也不必看書,而他說出來的就是經啊,他跟佛祖一樣,對不?這是最高級的。第二級的就是說佛祖或祖師、大菩薩所說的經他把它拿來解釋,而他拿來解釋的時候,他也不用看別人的注解,他自己看,而依自己的境界就一直講下去,這樣子。第三種就是什麼?就是他須要研究、要收集很多資料、很多注解的書,然後去研究、然後又再參究,「研究」和「參究」不一樣哦!譬如說「楞嚴經」那不是只有研究就可以的,你文字上懂,但境界沒到那裡,你也講不出來啊,更何況很多大德注的重要的地方都沒注到,那就要靠你自己了。像圓瑛法師,圓瑛老法師他就是參楞嚴經,他如果有不懂的或是不知道的、不了解的他都寫在一張紙條上,一張張紙條在他的寮房貼了一大堆,好像是貼了兩千多張的樣子,就這樣一直「參」,如果參到了一條,他就把它撕掉,這樣差子不多八年,所以他光是搞那部「楞嚴經」就搞了八年,而以前,他還沒有出家以前,就參楞嚴,參到吐血,因為用功太猛。所以你不要說我用功就好了,用功太猛,然後那個氣血攻心就吐血,所以修行不好玩,你必須要有善知識,然後這個快或是慢都是要調、要調整好。剛才講了三種講經,就是研究,然後再參究,然後就是研究後再參究,然後把參究的心得寫下來或是講出來,這樣子。還有第四種呢!第四種的就是收集資料,只有研究,沒有參究。第五種呢?就沒有收集資料,只拿一十個經,拿一本別人寫的注解的書,當作教材那樣去講,那個又更省事了,既然也沒有研究也沒有參研,只是就看。譬如說講金剛經,就拿那個什麼,拿那個居士,有一本這麼大本的,江味農那本,如果講楞嚴經就用圓瑛法師的,如果說什麼經就用那個(注解)。譬如說如果說阿彌陀經,就用蕅益大師的,如此很省事啊,這是第五種,這是講經。再下來就不是講經了,再下來是講大意,譬如說「金剛經大意」,那他就大概說一下而已,那就更省事了。再後來就是「專題演講」,譬如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定這個題目來講。又再過來呢,就是「通俗演講」,譬如說「禅宗與婚姻生活」,這種的。現在都把它籠統稱為講經,但是境界就不同了。而我們現在在看這部經,這是六祖大師所講的經,那我現在也稱為講經,我是在講六祖大師所講的經。

  看下面「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就問這個小孩說,你在誦的是什麼偈啊!這個小孩就說,你這個「內山兄」(鄉巴佬)都不知道,大師說「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這世間人的生死是大事啊!所以大師要傳衣法,叫所有門人都作一個偈給師父看,如果悟得佛法的大意啊,就付給他「衣法」,作第六代的祖師,神秀上座他在南廊的牆上就寫了一個「無相偈」。這「無相」在這裡有一個反諷的意思。他說神秀所寫的是「無相偈」,事實上神秀所寫的是「有相偈」。怎麼說呢?等一下比較他和六祖大師所作的偈,你就知道了。現在我們繼續看下去,「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這句話,這個小孩就把五祖大師所說的話背起來,就象我前面說的矮人看戲,感到很好笑。

  經文:〖慧能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慧能曰:慧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慧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稀有。慧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志。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若汝得法,先須度吾,忽忘此言〗。

  好!看到這裡。

  六祖大師就向這個小孩說「上人」,他稱呼他為「上人」。「上人」的意思就是師父、和尚。他為什麼叫他師父呢?因為慧能大師那個時候,還是在家身份,對不,還未剃度,這是一點,所以就尊重佛祖所交待的,在家出家二眾,在家人稱呼出家人統統叫師父,這是一點;第二點啊就是表示六祖大師的心很平等,他不因為看那是小孩就看不起他,所以也是很尊重他。「上人」就是指師父的意思,所以不隨便叫別人「上人」。如果尊重人說「問你師父是誰」?這是普通講的話;「請問上人是誰」?這樣就比較文雅,比較內行。「我此踏碓」我在這裡踏碓、碾米已經八個多月了。你知道碾米那石頭都很大、很重,所以那是艱苦的工作。還不曾走到前面顧望上人你,帶我到偈前去禮拜,所以這個小孩就帶我到那個偈前去禮拜。這時候「慧能曰」,我就說,慧能不識字,請上人你替我唸一遍,讀一遍。這時候有一個江州的別駕,「別駕」也是官名,這就是剌史的部下,也叫做「通判」,名字可能做張日用,就大聲的唸那個偈給我聽,而慧能我聽完了以後就說,哦!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別駕你替我寫。這個別駕就說,你也會作偈啊!你字也不識,沒說出來而已,你連字也不識,偈也看不懂,你還會作偈,「其事稀有」這樣很希罕啊!這也難怪他如此說。「慧能向別駕言」這慧能六祖大師就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假如要學習無上菩提的人,不可以輕視初學的人。這在「圓覺經」裡面也說「當知菩薩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當知菩薩不重久習」,菩薩就是修行的人,如果修行菩薩道的人,就不會非常看重學習很久的人,而輕視初學的人,如何說呢?因為一切都是「覺」、「一切皆覺」,就是沒有初學或久習的這樣分別。但是我們一船人都不是,如果見到師父就說,請問師父你出家多久了,如果三年、五年他就不睬你,如果二十年就說師父你很有修行。順便講一下,在家人不能問出家師父你出家多久,也不要問師父你持戒多久,有沒有受戒,因為這跟你沒關系,所以你為什麼要問,你問就是分別,分別就是分別什麼,頭一步就是說,我恭敬你的程度就要分別,為什麼,你如果出家二十年,我就向你頂禮,如果出家五年我就向你問訊,如果出家一、二年我就向你合掌,如果才出家,我就這樣,就說「師父阿彌陀佛哦」,這就是妄想分別了。還有人動不動就說「我學佛三十年」或是說「我受戒幾年」,如果出家人說「我戒臘幾年,二十年,三十年」。但如果是修行菩薩道的人,就沒有這樣在分別,這年紀較大或受戒較久或是出家較久、較短,這都和修道都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我們世間人,就是這樣妄想分別,只看胡須,看胡須和看有沒有駝背,如果是愈駝就是愈棒。「一切覺故」。我們先看到這裡。

  第八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九集

  上節講到「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圓覺經」上說「當知菩薩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所以我們世間人最容易犯的是什麼?最容易犯的就是「勢利眼」,看到行的人,就很恭敬,看到差的人,就看他不起,這是普通哪,那再進一步,看到差的人就欺負他,對吧!看到有錢的就把他奉侍的像祖公般,若看到沒錢的人啊!就看不起他,這就叫「勢利眼」,眼睛看高不看低。同樣的,看到若是修行人哪,看到有修行的師父,噢,很恭敬,這是應該的啊!若是看到修行較差或是較沒修行的,或是說較沒名的,他那差別心就都出來了,這都不對。這個若是在唯識學就叫作「谄曲心」,「谄」就是谄媚,「曲」就是彎曲,那個心彎彎曲曲,不是直的,所以彎彎曲曲很多分別,直心的話就沒有分別,那心中谄曲這種人無法修道,只能和佛法結緣,如此而已。但是正經地修道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心中分別心太重了,他分別有修行、沒修行、出家多久、年少或年老、或說是男是女,他都分別,分別得很清楚,他的恭敬心、恭敬的表現有差別,乃至呢我們說較難聽點,他供養的紅包大小也有差別,若較大的師父他就較大包,小師父就小包,若小沙彌就無包。所以這種人分別,你學多久、你出家多久、你受戒多久,這種人沒效(無用)。「只問有道無道,不你年老年少」,聽懂嗎!對於出家人不能問他出家多久,也不能問他幾歲,問過了以後說「啊,師父你跟我同年哩」,有時候「啊,師父你少我兩歲」,這都愚癡。當然啊,這是說在家人對出家人,出家人對在家人也一樣,也不能分別這樣。「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就是說表示他地位很低的意思,這個「下下」是指地位,這地位很低的人,就有時候也有「上上智」,也有上上的智慧,莫看他是掃地的人,有時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都)不一定哪,對嗎?他現在是說運氣較壞,沒碰到好機會,沒找到好工作,所以他現在在掃地,但說不定他修行很好,說不定他很有學問。所以不能看表面上就對啦。剛才所說的「久學」或是「初學」,這也是表面的啊!或是說年老年少、男女等等,這都是表面上的,不能依這個標准來判斷。一個人的修行如何,乃至說一個人他修行很好,和另外一個人個行沒很好,你也不能這樣分別你的恭敬心,你的恭敬心應該要平等,他的修行怎樣,和你的恭敬心這是兩回事,你的恭敬心是你的修行,你知道嗎!你若平等恭敬,那就是你的修行,那你就比較容易快一點入「平等性智」。這樣你知道嗎?「下下人」地位很低的人,有時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這句話是這樣的意思啦;「上上人沒意智」,地位很高的人有時候也有「沒意智」。這個「沒」就是埋沒啦,「意」就是他的心,他的心智啊!有時候也會被埋沒,就是說他的心智的智慧顯露不出來,被埋沒,有時候也會這樣。意思就是說,地位很高的人,有時候也會愚癡啦!因為他的心光被埋沒了。「別駕言:汝但誦偈」。這個經文很有趣,他就沒說「你莫再說了,我知道了,你看有什麼偈,你盡管說,我替你寫啦,你若由於這個偈而得到法,你先要來度我噢,不要忘記噢」。「勿忘此言」,勿忘記這件事情。

  經文:〖慧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啊沒什麼學佛的人也知道,這個偈大家都好像唱,這首歌你知道哦!「愛你在心口難開」,但是這深意是什麼?當然要對照神秀那首偈來看。

  「菩提本無樹」。這樹,我們上回說「菩提樹」是什麼?菩提樹是所依,是修行菩提、證道的所依。因為釋迦牟尼佛依靠那棵菩提樹、在菩提樹下修道,所以(這樹是)可以證到無上菩提的依靠。回過頭來說,那個菩提樹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祖的「道場」。「道場」的意思是什麼?「道場」是修道或成道的場所,叫做「道場」。所以菩提樹下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他修道或成道的場所。再進一步說,這菩提樹的來源是什麼意思?這個名啊,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那種樹的下面修道、成道,本來那樹(原來)不知叫什麼名字,可能也(還)沒有名字,但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那種樹下面成道、成菩提,所以便將那棵樹稱作「菩提樹」。「菩提本無樹」,這個「本」就是「從本以來」,從本以來啊這個菩提就無樹。這「無樹」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倘若要修無上菩提的人、或是說「菩提自性」從本以來就沒有說有樹。「樹」是什麼?是一個場所(或代表一切有相有東西)。因為我們剛才不就說釋迦牟尼佛因為依靠那棵樹,在樹下修道、成道。所以那棵樹是他成道的所依,也就是他的道場。但是啊,這菩提自性,前面這「菩提」要加兩個字來講,就是「菩提自性」,菩提的自性,本來就不說什麼道場不道場,這樣意思知道嗎?那個樹就代表道場。進一步來講,就是說這菩提自性,它本來就是菩提呀!所以它不必依靠什麼樹或其它的事。譬如說依靠樹或是依靠廟,或是乃至說依靠佛像,因為我們現在就要有佛像才可以修啊!或是依靠經本和經書,或是依靠同修,這一切,本來就不必依靠這些,無所依,菩提自性應該是無所依的,應該是「無所依」,因為什麼?因為它本性一切都具足,本來是這樣,從本以來就是這樣。但是你若這樣講,怎麼釋迦牟尼佛又要坐在菩提樹下來修行來成道呢?所以這個「樹」是代表什麼?「樹」表面上是道場,再進一步就是說一切修行所現出來的「相」,就稱作「樹」。一切修行的相,譬如與說,乃至於代表出家、剃發出家、然後修行、證道、度眾生、入涅槃這「八相成道」整個的過程,都是用「樹」來代表。這「樹」是什麼?就是具象、是具體的東西,這「樹」就代表一切。「樹」本來只是說坐在菩提樹下修道,但是他的廣泛的意思就是代表這一切的修行。若以菩提來講呢?本來就不需要依靠這棵樹、或是依靠出家、或是說依靠剃發、或是說依靠受戒、或是說依靠經書等等,因為菩提自性本來就是菩提。但是釋迦牟尼佛他怎會示現、也仍然這樣出家、剃發、坐菩提樹下、乃至於苦行六年,然後再坐菩提樹下得成菩提呢?我們在「三皈依」裡面講「大慈愍故」,起於大悲,經文裡講「起於大悲」、「以大悲而為上首」,就是因為慈悲的關系。所以示現「出家、修苦行、修道、坐菩提樹下、降伏魔軍、成道、轉*輪、入涅槃」這都是慈悲啊!再進一步講「法華經」裡面講,釋迦牟尼佛他自己說「我來這娑婆世界成佛,至今為止已經八千返」,八千遍了。那個「梵網經」也這麼講,釋迦牟尼佛來成佛已經八千遍,所以他不是頭一次來成佛,所以他本來就是佛,是慈悲所以來度眾生。所以「菩提本無樹」這是釋迦牟尼佛,若依照釋迦牟尼佛他本身來說,他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菩提樹,他甚至也不需要坐在菩提樹下才可以成道,也不一定說一定要怎麼做才能成道,因為他已經證到菩提自性,但是因為慈悲的關系,所以他就這麼做。乃至說,他也不須要持那些戒律啊,但是就是慈悲的關系,所以他也持戒,所以他也日中一食,所以他也去托缽啊。其實他根本就不必要吃那種東西,他若想要的話,天人供養很多啊!所以那些他都不需要,但是因為慈悲的關系。所以「菩提本無樹」,菩提從本以來就不須依靠那個菩提樹。

  「明鏡亦非台」。心中這個「明鏡」(用明鏡比喻眾生能知、能覺的本性)、這個「心鏡」也不是說有一個「台」(台比喻有一個什麼有相的東西)。這個「台」是什麼?就是「有相可取」,有一個「相」、有一個「具象」的東西可以得,依一個具象的東西而立、依台而立。(其實)不用依台而立,怎麼說?(因為)我們心中這個鏡是無相的,此鏡無相,所以不須依台而立。所以這一個鏡子並不是所謂的真正的鏡子,因為它只是個比喻而已。

  「本來無一物」,諸法自性本來無一物。這「無一物」的意思是什麼呢?不是說一件東西都沒有稱為「無一物」,這就是「清淨本然」,這個「心鏡」或諸法自性本來是清淨本然,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不生,在密宗裡面講說「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本不滅,不生就不滅嘛!因為心體本來不生不滅,所以稱為「無有一物」。這個心體好象虛空一樣「無有少法可得」。怎麼說「無有少法可得」呢?這心體如虛空,所以就好象什麼呢?這一切法在這心中,有如雲過月,「雲過月」,雲若遮在月亮上,雲過月的時候,雲過去了在月亮頂上不會粘著,所以一點痕跡都沒有,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這叫作「雲過月」,那一切諸法在心裡生生滅滅,就好象雲過月,也象天馬行空,「天馬行空」天馬在空中裡面在奔跑,那馬過去了以後會留下什麼嗎?沒有啊,沒有痕跡。所以這就比喻說「無有少法可得」,沒有一點兒法可以得到,這「少法」就是一點點的意思,所以那個虛空就好像,我們的心一樣,而一切諸法就是顯現在我們心上的那些法,若過去就沒有痕跡了,所以說「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沒有一物可得,沒有一物可立,究竟清淨,不生不滅,這個意思。這個心鏡若是這樣。

  「何處惹塵埃」。這樣這個「惹」,又是「反諷的反諷」,「惹」就是招惹,本來就沒有少法可得,那裡可以招惹塵埃呢,那裡可以留下痕跡呢!所以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染污這個心鏡。而這個心鏡也就從來沒有被污染過,沒有「能染」、沒有「所染」,一切本自清淨。

  如此這個偈就稱為「無相偈」。什麼叫作「無相偈」?就是導引眾生入無相門的偈。你現在反過來看那個神秀講的,他這個是真正的「有相偈」。你看第五頁「身是菩提樹」,他把這個身體比喻作「菩提樹」,菩提樹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啊,看得到、摸得著的,然後「心如明鏡台」,不但是有形的身,他把它比喻作看得到、摸得著、具體的「樹」,然後連「心」,這個看不到、摸不著的心,他也把它比喻作「明鏡台」。所以把有形的、無形的都把它具體化了,所以這是名副其實的「有相偈」,不是「無相偈」。那什麼叫作「有相、無相」呢?或什麼是「具體」和「抽象」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是老子所說的。「道」是什麼呢?就是「形而上」。「形而上」就是說「形上」,是「超過形相以上的東西」就叫作「形而上」。那超過形相以下的,叫做「形而下」。如果是「道」的話,全都是形而上的。這「形而上」英文就稱作Metaphysics;「形而下」就是「有相」的意思,我們佛教講「有相」,「形而下」就是「器」,「器」是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器具嘛。所以這個神秀的偈子是十足的「有相偈」。「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這個偈誦的境界在那裡呢?第一個它是「有相頌」;第二個他是「入門的功夫、基礎功夫」。這個入門的功夫呢,也必須要做,但不是一個開悟的境界就對了。那開悟的境界,像「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個是開悟的境界,而六祖大師這個偈,他了呈示自己的境界以外,他主要就是要破、破斥,破斥什麼?破斥執著。那他怎麼破法呢?那就是「將言破言,就地取材,不立一法」。怎麼叫做「將言破言」?就是說他都利用神秀寫的那些重要的字句,然後去破斥它,他自己本身沒有立任何一法,這就是利害的地方,高明的地方。「就地取材,不立一法」,順便講,以諸佛祖師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法門,就是引導眾生破斥眾生的執著。那麼六祖大師這個偈子也是破斥他對於有相法的執著。為什麼?因為他執著菩提有個「樹」,「有」就是執著修行一定要坐菩提樹,這樣你知道嗎!修行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那菩提樹就代表很多啦!那這個明鏡一定要有個「台」,要不然你的鏡台怎能站得起來,怎麼能梳頭發?要梳頭打扮也要有鏡,要有鏡台,對吧!六祖大師說這心中那個鏡不一定有「台」,若要修菩提也不一定要有一顆樹,我在山洞裡也可以啊,或是說我在別的地方也可以啊!不一定要有一顆樹,那一顆樹也不一定要是菩提樹啊,我若要芭樂樹也可以啊,這樣的意思呀!一切法本來就沒一點兒可以讓你執著,本來無一物嘛!可以說這個是「我的」,這是「我證到的」等等,你怎麼可以說在心鏡上面可以惹塵埃,這心鏡上面本來就沒有塵埃啦!所以是破斥他的知見執著,這樣知道嗎!所以你聽了不知有沒有明白,若有明白以後就不必「哦哦耶伊耶伊」了。我現在說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就好象祖師的智慧,你好象在唱山歌,這樣。呃,看下面。

  經文:〖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看到這裡。

  這個江州別駕寫這一首偈,寫完了後,一切徒眾大家都很驚訝,就互相都在講,哦,真奇怪啊!「不得以貌取人」,不能看人的表面噢,「以貌取人,失之子予」這是「論語」

  裡面講的。「子予」就是宰我,那是孔子的徒弟,叫做宰我,因為宰我長得不好看,孔子就說不能只看表面,孔子公自己也說「我以前也只是看他的表面,所以看不起他」,所以宰我真可憐,常常被孔子罵,所以孔子公也是很勢利的。所以「不得以貌取人,連我已經是聖人的孔子的我,看我自己的徒弟子予,也看走眼了,只看他長得並不漂亮,所以就以為他智慧不高,因此不得以貌取人」,「取人」就是判別高下的意思。「何得多時」如何能夠再過一些時候,使他成為「肉身菩薩」。「肉身菩薩」是什麼呢?是說金剛不壞之身,才是肉身菩薩,因為我們全身都是肉做的啊,你不要說這塊肉這麼大塊,放著不會壞,你去買一塊肉放在家裡,若是沒放在冰箱,一天就壞了,對嗎?何況說這麼大一塊肉,怎麼會放著不壞呢?所以,怎樣呢,就是用這「法」、法就是不可思義,因為他修法,心修戒、定、慧,也就清淨了,清淨把這個會臭、會腐、會爛的五蘊之身那毒素全去掉了,都清淨了,所以就不會壞了,那比防腐劑還好啊!所以也免像埃及的木乃伊,又浸藥水、又包繃帶,捆成一在捲,後來變成人干,就不用這樣了。六祖大師的肉身那是「正港的」(正牌的)肉身,他都不用「坐缸」,也不必用藥,都不用,他坐在那兒要涅槃一涅槃了,全身都不會壞,所以是「正港的」(真的),那全身都是所謂「捨利」、「全身捨利」。這個人這麼說,卻給他正好說中了,因為他真的到後來就是肉身菩薩啊!「祖見眾人驚怪」這位五祖大師看眾人都這樣驚怪,就恐怕有人會損害六祖大師,所以就拿起鞋子來把那個偈給塗抺掉,說「亦未見性」,這個偈也還沒見性,還沒到那個境界。「眾以為然」這四個字真好笑哩,矮子看戲一樣,師父講未見性,所以一定是未見性。「次日」第二天,五祖大師就暗中「潛」,就暗中去那個碓房那兒看到我,「能」就是慧能,我慧能「腰石」就是在腰綁一塊石頭,因為舂米力量不夠,重量不夠,所以踏那個碓踏不動,所以綁這塊石頭加重才踏得動。就說「求道之人當如是乎!」說「欲求道的人都要像你這樣才對呀」!那個「乎」是「呀、啊」驚歎詞。「乃問曰」於是五祖大師就問說「米熟也未」?這個你看,昨台灣話就是中原的話,你看「米熟也未」這是咱們中原的話,都沒變,唐朝的時候在中原講的話,就是這樣寫的「米熟也未」,米熟也沒啊?慧能大師就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米已經熟很久了,但是啊還沒篩,就是因為他舂、舂完不就有粗糠了嗎,粗糠要把它篩一篩,剩的就是白米了,白米便是要煮的。所以意思就是說「你初步的功夫已經好了嗎」?他說「已經好了,但現在還欠人牽引」,欠人指點、欠人「牽引」批示,你來給我點一下,我就好了。所以欠師父您這個篩子把我篩一下,我就「妥當」了,「篩」就是篩子。「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就拿他的拐杖敲那個他在舂米的那個碓子、把它敲三下,就離去了,那就像那在作情報員打暗號,慧能就了解這個意思了,就三更,「三下」就是三更,三更就進去這五祖大師的寮房,五祖大師就用袈裟,把窗子都圍起來,因為古早那窗子都是紙窗,把它圍起來,但是你要跟他講法,你一定要點蠟燭,用袈娑圍起來,人就看不到了。「不令人見」,就為慧能大師講「金剛經」,講到那裡呢?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兒「慧能言下大悟」。好,講這個千古奇案,就是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也就是「哦哦耶伊耶伊」,什麼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先要了解什麼叫做「住」,這「住」是什麼意思呢?「住」就是居住,居住在那兒地方叫作「住」,「住」的意思就是什麼?就是這個字、最初步的意思「著」。「著」是什麼?「著」就是「貪著」,因為貪著所以會「住」。譬如說你住在你家,你一定就會貪著你那間房子,因為你貪著,所以會住在那裡,那我們怎會一直「住在三界」呢?(在)娑婆世界都不去阿彌陀佛那兒呢?因為我們比較愛這裡、比較不愛阿彌陀佛呀!所以就一直「住在這裡」,貪著,因為「貪著這個娑婆世界」,所以就「住在這娑婆世界」,所以這個(著)是「因」,這(住)是「果」,所以「住」是因為

  「著」,「著」是「貪」,「貪」是因為「愛」呃。然後我們再「十二因緣」來看,「十二因緣」裡面有「愛、取、有」對嗎?「愛、取、有」這三支,咱們若看到一個東西,我們心裡「愛」就去「取」,「取」來了以後「擁有」了,擁有以後呢,就會「執著」,就「著」了,「著」了以後呢就「住」了,這「著」就像「粘住」了同樣的意思,就象蒼蠅被那粘蒼蠅的紙「沾」到一樣,撥不開,那個叫「著」,所以這個程序是這樣子。所以眾生為什麼會「住於法」,那個「住」就是「貪著法」,那為什麼會「住」呢?就是因為「貪著」,那為什麼會「貪著」呢?就是因為「愛、取、有」而來,這樣子。那「應無所住」也就是「無所住著,而生其心」,這「應無所住」就是說主詞省略掉了,誰「應無所住」啊?是「菩薩摩诃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要從「金剛經」前面一開始講,從那個地方看才知道,金剛經開始時,須菩提長跪合掌問佛說,「菩薩摩诃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或是「雲何應住」?「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的回答是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應無所住」就是說,現在整個講給你聽,「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講「對一切法無所貪著」,這樣就對啦!「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於一切法、對一切法都無貪著,這樣叫作「無所住」,這是頭一步。虛雲老和尚他在九十二歲或許是一百零二歲的時候,寫一個「應無所住」,這個很有名,那個書法很美,而我把它框起來,後來我在閉關的時候,一直看著它,因為虛雲老和尚是習禅的,我看到後來,覺得好像欠一半,因為下面一半很重要,上面一半是西裝的上裝,下面那一半是長褲,沒穿長褲難看。「而生其心」就是那個長褲,那個很重要。現在講「而生其心」,什麼叫「其心」呢?這你查不到啦!我把所有的金剛經五十家注本都拿來看,都沒有,都沒有講到。我現在跟你講,「講破不值三個錢」,但是又很值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生什麼「心」呢?「其心」就是「大悲心」,應該無所住而出生大悲心。那「無所住」是什麼?「無所住」是智慧,那因為「無所住」所以能夠自度、而且究竟自度,而且不但究竟自度、能夠究竟涅槃,能夠得無上大涅槃,這「無所住」,但是得到無上大涅槃是「自度」,但是你也還要「度眾生」,所以「而生其心」。不是你自己度了以後就好了,所以穿西裝不可穿一半,下面也要穿呀!才能看,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我們以經解經,「楞伽經」裡面講「智不得有無,而生大悲心」,智慧已經證到一切法、而沒有說「有」或是「無」,沒有執著它「有」、也沒有執著它「無」,那就真正的「無有少法可得」,那就是最究竟的大智慧,就是無上菩提。自己達到這個境界以後,然後生大悲心,什麼意思?廣度眾生。所以又回到三皈依文裡面講,「大慈愍故」。所以修行者、大菩薩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後,應該是對於一切法,對於世間、出世間、佛法、世間法都沒有貪著、都沒有住著,但是因為這樣子而自己證得無上菩提而自得解脫,但是還要生出大悲心來廣度眾生。所以雖然「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但是還是坐菩提樹、還是成菩提廣度眾生。

  「慧能言下大悟」。我聽到這句話,聽到這兒五祖大師解釋之後,我就大悟了。悟到了什麼呢?悟到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一切萬法都都不離自性啊!悟到這個。什麼意思啊?就是說一切萬法都是依靠這個自性發出來的,這「離」就是一切的萬法都和這個自性不可分離,「離」就是分開嘛!然後從自性所發。所以「遂啟祖言」因此我就啟禀五祖大師,講了下面這些話,這些話就是「自呈境界」。若開悟之後,都有一個境界在,這也等於是印證的意思,又再一次的印證。他悟到之後說,啊!這樣,諸法如是,師父,我的境界就是這樣,不知對或不對,所以又講一遍。好,休息。

  第九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十集

  現在再復習一下「應無所住」那個「住」,這樣「愛、取、有、著、住」,「愛」是貪愛,「取」是執取、擁有或是占有,貪愛、擁有、占有、執著這整個的過程叫作「住」。所以你若對某一個法有貪愛,你就一定會想要把它取來,取來之後你就占有了,占有就是說「這是我的」,對嗎?若是我的就不是你的了,若是你的也是我的,那就是「占有」、占有欲。所以這個「占有」是什麼?其結果就會變成有很多「我的」,如我親愛的、我的兒子、我老公等等,這個就是「擁有」,就變成所有權,所以太太是我的,先生是我的,「我家」的房子,擁有權,全部蓋一個「所有權狀」的章,這就是占有的那個「有」。既然占有以後就會「執著」、就會執取,到「執著」的那個時候就變成癌症末期了,就是沒藥醫了。若開始「愛、取、有」,「愛」的時候,那是癌症初期,但是已經得癌了,那「取」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期了,到「有」的時候已經是開始末期了,若「著」的時候那就要死了,所以我們眾生都是這樣。都是什麼?都是「住著」。所以「著」跟「住」可以互換,可以「住著」這樣說,也全都沒有藥醫,那個心已經很堅固執著了。若是修行的人呢「於一切法無所住」,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以習禅的來講,習禅者,於禅法通達一切禅法而心不貪愛,這樣才是「無所住」,要通達禅法而不貪愛;是若修密的人,他就要通達如來一切秘密法藏而不貪愛,這樣才叫作「無所住」。這兩個都要在一起,要「通達」而「不貪愛」,這樣才叫「無所住」。你如果說沒有通達而說「無所住」,這樣那不是,那叫懶惰。你問說「咦,你怎麼這樣懈怠」?他說「沒有啊,我無所住啊」!這不是「無所住」,你是「懶惰蟲」,或是智慧太低、不能修,欲說是「無所住」,結果什麼都沒有學,你還說是「無所住」,這是「胡說八道」、騙人的啦。如果是修淨土的呢?(要)通達淨土法門,得念佛三昧,而不貪著那個三昧。這樣聽懂嗎?所以這兩個(通達、不貪著)都要有啊!要「通達」而「不貪著」才叫「無所住」。你沒有通達之前,你說(你)無所住,你還不夠資格說無所住。因為什麼?因為您沒有東西可以住,你懂嗎?你還在「住」什麼呢?你還在住「五欲、六塵」,懂嗎!所以修行者,第一個是要先「不住」世間的「五欲、六塵」,對嗎!不貪著「財、色、名、食、睡」,沒貪名、沒貪利、沒貪吃、沒貪睡,這些都沒貪,沒貪道場、沒貪弟子、沒貪供養,全都不貪。那個時候再進一步,因為已經不貪世間法了,再進修「佛法」,進修「佛法」的時候這裡面有一個現象就是,你會「愛法」,會愛法啦!不貪愛世間法的時候,去學、專心去學佛法的時候,就會變成愛法。「愛法」那個現象是什麼呢?就是說「啊!我現在心裡什麼都不想了,都沒在想了,我若有得念佛就好了」,那個時候差不多就是這樣。「我若有阿彌陀佛可經念,這樣就好了」,或是說那是一個代表啦,或是說「我若是可以修行、有經可以念那就好了」,那個時候差不多就是愛法。但愛法不要緊,你盡管一直愛下去,愛到後來,把整個法都弄通達以後,最後要把那個「法愛」去掉。在修行的過程中,開始的時候有「愛法」沒有關系,那開始修的時候就怕你不愛(佛)法,怕你愛世間法,你先不貪愛世間法,專心下去修(佛)法,專心修(佛)法的時候你會產生「法愛」而愛法,那個時候你盡量愛,不要緊,但是修到後來,就要去掉這個「法愛」,那「法愛」去掉了就是去掉「法貪」。那為什麼要去掉「法貪」呢?因為你已經通達了,通達了以後再去掉這個「法愛」、「法貪」,(這樣)那也就去掉「法執」了。這樣知道了嗎?那如果能去掉法愛、法貪,也就是去掉「法執」,現身就是大菩薩,現身就是大菩薩的境界。因為聲聞弟子、二乘境界是去掉「我執」,菩薩、大菩薩才可以去掉「法執」。舉一個例子來講,聲聞弟子證到涅槃,對嗎!他就貪愛那個涅槃的境界,所以他要「住在」涅槃的境界裡面,要入涅槃對嗎!所以他貪愛涅槃。那如果菩薩呢?雖證得涅槃,但是也「不取涅槃」,就表示他沒有貪愛涅槃,但是他雖然不入涅槃,並不是表示他沒有那個能耐,他是以大悲願力所持,不入涅槃。我們普通人,你不可說「我學菩薩行,我也不入涅槃」,你根本就沒資格說,還說什麼「不入涅槃」對嗎!你根本不知道涅槃生作圓或扁,對嗎?你先要通達了以後,然後有那個能力,但是你(還能)並不貪著,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中道之行」,才是如來的境界,那個才叫做「無所住」。這個「無所住」就是「中道」,「中道」有一個比喻,是說什麼呢?就好象走鋼索,你看過馬戲團嗎?馬戲團有一位在走鋼索的,在高空上這走鋼索很危險,對嗎?我們學佛的路程在菩提道上,就像走鋼索一樣。怎麼講?不能偏哪!你偏一點點就摔下去了,對嗎?你如果偏左邊就摔到左邊去,如果偏右邊學摔到右邊呃!一點點都不能偏,所以他一定要平衡。所以若功夫較行的,他就手舉起來了,用手來平衡,對嗎!若功夫較差一點的,他就拿一支平衡桿,對嗎!那個平衡桿就是看那邊要輕、那邊要重。所以,走「中道」的「菩薩道」就是像走鋼索一樣,很危險,稍微一偏就掉下去了,就粉身碎骨了,所以不能有一點點偏差。還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經裡面常常稱呼世尊「無所著等正覺」,就無所貪著,那就是「無所住」啦!但是世尊的「無所著」他是通達一切法以後啊、覺悟一切法了,然後而沒有貪著。好!

  慧能大師聽到這五祖大師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後,他就悟到說,一切萬法都沒有離開這個自性,都總是跟自性在一起。也就是說一切萬法都是自性所現。這個時候,他就向五祖大師講了這些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好!現在解釋這段。

  「何期」「期」是期待啦!那我從來也沒有期待、從來也沒有想到、我從來就不曾想到說,這個自性啊是本自清淨的。再另外一個意思較簡單講,就是一個驚歎詞。「我從來就不曾想到說」或是「真想不到」,真想不到啊這個自性本自清淨;真想不到這個自性啊本來就不生滅;想不到這個自性啊本來就自己具足,這具足什麼呢?具足一切功德;真想不到啊這個自性本無動搖,這個「無動搖」跟這個「不生滅」是同樣的意思,但是這個「生滅」是較大的動搖,這個「動搖」是比較小的「變動」。我從來就不曾想到說這個自性啊能生萬法,一切萬法都是從這個自性生出來的。這個自性本自清淨,就是都沒污染,像我這前面所說的,從本以來就不曾說有污染過。這是「總說」、總說一切相。這個本性的「相」是什麼?就是本自清淨。而下面就是「別說」。總說這個自性的總相,是什麼呢?就是「清淨」、「本自清淨」。這「本自清淨」所攝、下面就是清淨所攝的法。什麼叫做「清淨」呢?就要有符合下面(的條件)才可以說「清淨」,一個就是說「本不生滅」,「不生滅」、「不生不滅」、「沒有少法可得」這樣子才叫作「清淨」,如果有生有滅,那就不能說「究竟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想不到這個自性啊本來就具足一切的功德啊!所以怎樣呢?所以啊就不用「往外追逐」了,因為我們本心本性就已經有一切功德在裡面,「本自具足」,本心裡面全都具足,一切的功德都總具足,所以啊就不用往外追逐,「往外追逐」或是「往外馳逐」。(這)是怎麼說呢?因為咱們家沒有啊!所以就要去外面找,對嗎!咱們家裡若是有就不用出去外面找了,對嗎!但是咱們家裡統統都有了,怎麼還須去外面找?所以,就不必到外面「四處奔走」。這樣你知道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一切功德啊!所以只要自見自心自性,就自然一切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這個自性全都不動不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就是雖然它本身不動,這就是說「真如隨緣」,「能生萬法」就是說「隨緣而生萬法」,雖然它本身沒動搖,但是若有那個因緣,它會生出「一切法」出來,善法跟惡法都可以生,若是有善緣它就生出善法,若是有惡緣它就生出惡法,若跟善知識在一起,它就生善法,若跟惡知識在一起,它就生惡法,所以,這自性可以生出一切萬法。繼續看下去。

  經文:〖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雲:『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看到這兒。這五祖大師知道說,我已悟到本性了,就跟慧能說「若是不識本心」沒有識得本心呀!「學法無益」,這是究竟來說,因為你若是沒識得自己的本心,你所學的只是表面上的,只是跟佛法結個緣,那不是究竟的啦!所以只是表面上在學,其實都沒學。譬如說我早上跟你們說,念佛來說念到心裡面,再從心裡面念出來,這兩種境界對不?但是,一般在講的念佛是說「嘴念,耳朵聽到」這樣,這樣就好了,對嗎!都是這麼講啊,但那是不究竟的,但是,不究竟也沒辦法呀!因為你若沒看到自心的人,沒見到自心的人,你說要「用心」,那就是一種「用心念佛」了,也辦不到,所以只好跟你說「嘴念,耳朵聽到」。但「嘴念,耳朵聽到」這就是韓愈在「師說」裡面講說,這只是「口耳之學,口耳之間才六寸耳」,所以叫「口耳之學」,這「嘴」跟「耳」中間才六寸而已。意思是什麼?意思是說「很膚淺」,這是比喻,韓愈在比喻「記誦之學」,他說你若只是背誦,他是背孔子講的經,只是背四書、五經,都沒了解它的意思,也都沒照著做,那就象「嘴念,耳朵聽見」,在嘴跟耳朵中間,就沒有到四肢百骸、沒有到心嘛,對嗎!「口說,不應心」嘛!變成「口耳之學」,就是「嘴跟耳朵的學問」而已,這樣嘴跟耳朵中間多長呢?才六寸而已,這樣很淺哪!我們學佛的人,若變成這樣,那就很可憐了。但是一千多年以來,大部分念佛的人都是這樣念啊!「口耳之學」很可憐。因為嘴沒有應心啊!所以「口念阿彌陀,心無阿彌陀」對嗎!好好去想,這很嚴重噢,這是天下第一大事噢。你若「嘴念阿彌陀,心要有阿彌陀」,但是這又很深,這又很困難,你要心有一個阿彌陀,這不簡單呢!這已經要修很多很多的善根下去,這要怎麼修?以後再跟你們講。沒稍一下吊口味,這是法寶哩,這真的很「寶」呢!這比菜脯更「補」,也比當歸補。所以你念佛就要「心裡也念阿彌陀佛」。同樣的,你若念地藏王菩薩,心裡也要有地藏王菩薩。所以不僅是「嘴念,耳朵聽到」,甚至一般人不是說嘴念、耳朵聽到,「嘴念,耳朵也沒聽到」,你注意,是不是這樣啊?念了半天也不知道在念什麼,念到那兒也不知,就好象一部念佛機一樣,這張嘴就象「念佛機」上直念下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死不死這樣子,那不可以,念佛不可以這樣,念佛變作這樣,兩個嘴唇皮、兩件嘴唇皮開一下、合一下,也不知在念什麼,自己也不知,也沒聽到,你不要說別人沒聽到,他自己也沒聽到,白費功夫在念,對嗎!所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念的都不能增加智慧,僅有一項,你若沒用心在念,是僅用嘴在念的,或是說用嘴念,僅用耳朵聽到,這樣中只多一項,增褔,增加褔報,這樣而已,增加一點兒褔報,這是世間有漏的褔德,他不能、不能增進無漏智慧,不可能。無漏智慧還要從無漏處去修,無漏在那裡呀?無漏不在嘴唇上,在心上,一定要用心去修。所以祖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益」是什麼意思?「益」就是「增益」,增加啦。學法不能增加什麼?不能增加你的智慧,不能增加你的「功德法身」,對你的「法身」沒有增加,沒幫助啦。「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所以這個不只是識本心,而且要「識自本心」,從本心來認識一切法,從本心裡面「起用」,去認識一切法,然後從本心去「見一切法」,這是倒過來講,這很奧妙!好好去體會。這樣你了解嗎?從自性裡面去見一切法,從自性裡面去認識一切法,去識別一要法,這樣子的人才稱為「丈夫」,這個「丈夫」是「調御丈夫」,「調御丈夫」是佛的十號之一,「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叫如來十號,這十號是如來所種的功德,他的法身的功德。「如來」,「如」就是「真如」對嗎!真如平等、不動,這是佛祖的智慧,「來」是慈悲,雖然證到「真如平等」的境界,但還是為了大慈大悲而來度眾生,叫「如來」。然後「如來、應供」,「應供」就是說如來已經證到十號十力,所以具足無量功德,一切的世間人應當供養,叫做「應供」,那「應該供養」的意思就是說,你供養了你會有福啦!不是如來要求你啦,而是說你如果供養的話會有褔報,會生出褔報。「正遍知」,「遍知」就是三世十方無所不知,叫做「遍知」,「正」他是正的、不是邪的啦!像一些外道,他也知道一點兒事情,但是有時候是邪的,而也不能遍、不能普遍,普遍的知道了一切事情,叫作「遍知」。那「正」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依照自己的修行,然後得到圓通而知道,這個叫「正」。有一種外道,他利用外在的外靈、鬼魂等等來了解事情、來知道事情,譬如說有的會畫符去捉鬼,那鬼也替他服務,跟他說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他就好象知道過去、未來,知道一點點,但不是很多,那樣、那種的就不正,因為那不是他本身修行的能力,那是依靠外在的。而如來不是的,他是他的心已經證入了真如平等之際,所以他遍十方三世他都知道,所以他的方法是正確的,所以是「正」,他對於時間跟空間都沒有阻礙,叫做「正遍知」。「正遍知」梵文叫做「三藐三佛陀」。「明行足」,「明」就是三明,「行」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一切具足、三覺具足,叫做「明行足」。「三明」就是「三明六通」那個「三明」。「善逝」就是依靠善法、「以善法而逝」叫做「善逝」,也就是「涅槃」,那如果翻譯成白話就是「好去」,「好去」就是「依涅槃法而去」,叫做「好去」。那「好去」這個「善逝」跟「如來」正好成一對,一個來、一個去,「逝」就是去。「世間解」這如來不僅了解怎麼解脫,怎麼修行,一切世間的法他都了解,所以叫「世間解」。甚至你若說欲種稻子的人不知怎麼種,你去問世尊,他也會知道,因為在經裡面就有寫,有一位種樹的他不相信如來是「一切智人」,他說「真的嗎?我種樹種了二三十年,他難道都會嗎?我不信,我來考考他。」結果如來不但知道,而且比他知道的還要多,又教他什麼樹要怎麼樣避蟲害等等之類都知道。「無上士」就是說,這個「士」有「下士、中士、上士」,「上士」就是菩薩,「中士」就是聲聞、緣覺,「下士」就是一般修行人、凡夫,那菩薩之上就是「無上士」,這位就是「佛」。「調御丈夫」這詞是怎麼來的?這就是從騎馬來的,這眾生就像馬一般,每一個眾生都好象野馬,而這野馬怎麼樣,這野馬到處亂跑,我們較老的人都知道,罵那女孩子說「好像野馬」,意思就是說到處跑,家裡待不住,這馬若要騎之前,就要「調它」,要教到使它可以讓人騎坐,但要先能放鞍上去,不是噢,要先鉤這個啦,先鉤鼻子這個,鉤鼻子之後再放那個馬鞍,再把它騎上去,騎上去要先會走,要不然一下子就被它摔下來,但是我們都像野馬,都不能夠調伏,「調」就是調伏,而佛祖呢就好像是一位很會調教馬的人,稱為「調御人」。再怎麼野的馬他都能夠調它,所以「調御丈夫」,所以經典裡面稱贊如來說「調御、大調御、能調無不調」,若可以調的,他都可以調伏他。「調御丈夫」,所以一切眾生在調他什麼呢?調他的惡性,我們眾生都是剛強難調的,是嗎!很倔強、剛強難調啊!而如來都可以將你調好,調得你「滑溜滑溜」。「天人師」天和人、天界和人界、天道和人道的師,其實是說「三界之師」,「天人師」是代表「一切三界之師」。「佛世尊」,「佛」就是覺悟,「世尊」梵語叫作「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一切世界都要尊重,稱為「世尊」。這就是佛祖的名號,也是否他的功德。而這裡「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是只簡單地講這三項,也就代表如來的十號就是了。這樣就是說,若可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成佛,這樣簡單一句話說。而禅師他講話就比較特殊一點,而你就看得看不清楚。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我在三更受得這個法,都沒有人知道,就傳這個「頓教」,頓悟的衣法和「衣缽」,就講「汝為第六代祖」,你現在就是第六代的祖師了。「善自護念」,要好好地「護」、保護,「念」就是受持的意思。「廣度有情,流布將來」,要把它傳到未來。「無令斷絕」就是「勿令斷絕」,不可教它給斷絕了去,每一個祖師要傳給另一位祖師的時候,都會講這一句話「莫令它斷絕了去」,那法要一直傳下去,若法讓它斷絕了就變成罪人了。「聽吾偈曰」這個叫傳法偈,若祖師傳給另一位祖師的時候,都會說一首偈。這個就是他的什麼?「心要」啊!這就是他的「心要」。

  經文:〖「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這個偈實在很冤枉,因為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很深,字很簡單,看起來意思好像也很簡單,但是非常地深,這個是真正的深。「有情」,這個「有情」是指大悲心,誰是「有情」啊?就是「大有情」。「大有情」是誰啊?「大有情」就是菩薩摩诃薩、大菩薩。大有情啊「來下種」,「下種」是撒種。撒什麼種啊?撒菩提種。菩薩摩诃薩、大菩薩因為他的大悲心來播這個菩提種。這菩提種啊播在何處?「因地果還生」。這個「地」是什麼?「地」就是「心地」。「心地」是什麼心地?是眾生的心地。有菩薩來播種啊!然而也要有眾生那個「心地」,好像你若要播田,你也要有田才能「播」,若沒田你播在那兒?而這菩提種也要有「地」才能播。播到那兒?播在眾生的心地裡面。「果還生」,這個「果」是什麼果啊?那「果」不是我們中午吃的那些水果,這是「菩提果」。有「菩提種」才會生出「菩提果」。因為眾生他有一個「心地」在,所以菩薩才可以「播種」,播在他(眾生)的心地,若有這個心地、又有菩提種,如此這個菩提的果就會生出來,這心地當然就代表這眾生他本來就有這個因緣、本來就有這個菩提性在了,他的心地就有這個菩提性在了,所以這個菩提種種下去,它才會發出來。「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若是「無情」呢?「無情」的意思就是說若是菩薩無情,菩薩若無情就是說菩薩沒悲心哪!菩薩若沒發大悲心來,那麼辛苦來播種呀,就「亦無種」,這個世間就沒有「菩提種」了。「無性亦無生」,這「無情亦無種」是根據這個菩薩來講的,那「無性亦無生」是根據這個眾生、一切眾生來講的,眾生若是他的心地沒這個菩提性,「無性」就是「無菩提性」。眾生的心若是本來就無菩提性啊!如此,那個菩提果也生不出來,是這個意思。好,這是頭一層的意思。這五祖大師的這個意思(偈)有兩層意思,這(前面講的)是第一層,是表面上的意思。第二層是較深的意思、是究竟的意思,究竟的意思就是在第二句那兒,(即)「無情亦無種」。雖然這菩薩發大悲心,但是他也沒有動什麼情,他雖然是「大有情」,但是他也沒有動什麼「情」,所以是「無情」。那「亦無種」,所以究竟來講他也沒有播什麼種,為什麼?因為眾生的心地本來就有菩提之性了,所以不需要菩薩來播什麼種,他本來就有菩提種,本來就有菩提「種性」,這樣懂嗎?所以這個是究竟的意思。所以依究竟的意思來講啊,菩薩「無動情」,沒有動到「情」,而且亦「無播種」。而「無性」呢?一切法本來就無自性,那一切法「亦無生」,也不生不滅。所以一個是表面的意思,一個是究竟的意思,都在裡面。這個就是說「權、實二谛」,五祖大師所講的這個偈裡面「權谛」跟「實谛」都總包括在內。「權谛」就是表面上的,因緣所生法包括在內。「因緣所生法」是什麼呢?眾生因為妄造無明罪過,所以枉受苦難,這樣就需要菩薩辛苦來播種、來傳法、來度眾生,這稱為「權谛」。所以因緣所生法,因為眾生有妄造惡業、枉受苦難的「因緣」,所以感得菩薩來度苦、度苦難的因緣,這全叫作「權谛」、「權法」;那「實谛」呢?以「實谛」來講哪,實在「無情亦無種」,菩薩沒動什麼感情,也沒下什麼種,因為眾生本來就有種了,「本自有種」,那一切法哪本來就無自性,也一切法都不生不滅,然後這就究竟入「一相無相」之門。呃,深噢吧!所以這(個偈)也不能當作山歌唱呀,你若光看字面「有情水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這樣也未能了解,所以這就要深深下去體會。你聽我講這些,你聽了以後,你就須要去思維呢,你不可以到外面去「吹牛」哦!聽我講幾句你就到外面去賣弄,這樣就變作「口頭禅」,這個「禅」是在心中修的,不是在嘴巴上。所以「禅」有很多種,有「口頭禅」、有「文字禅」、有「野狐禅」。所以這些是這麼深的法,這些名詞我平常很少講,為什麼?因為不要落於這個變成「口頭禅」嘛!這麼深的法、這麼深的寶貝,不是隨便可以講的,你若要講的時候都要怎麼樣呢?我根你講,若要講這麼深的法都要先洗手、洗臉、漱口,坐好,這樣才能講,不能隨隨便便就講的啊!所以越深越高的法,你就要越尊重,不可以邊走邊講,不是隨便什麼時候、什麼所在都可以講,不可以哦!為什麼?尊重法,「菩薩修行,重法故」,雖然這些是所謂表相,但是這個表相就是你心意的表現,你這個心意你都做不到,那你說「唉,我沒有執著啊」!吹牛。好!

  經文:〖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雲:『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慧能三更,領得衣缽,雲: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江口。五祖曰:汝不須憂,吾自送汝。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惠能隨即把橹。祖雲:『合是吾渡汝。』惠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向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

  看到這兒。

  這五祖大師就講,古早的時候,達摩祖師他剛來我們這個「此土」,就是咱們這中土、中國,而「人未之信」,一般人就沒信他的法。所以「故傳此衣」,現在就傳這衣,這「衣」就是袈裟,不是穿的衣,當作「信禮」,「信」就是征信,使人會相信。相信什麼呢?相信說他確實是祖師傳給他的。譬如說五祖是四祖傳給他的,要怎樣才知道說這是四祖傳給他的呢?就因為四祖拿這衣給我,這個袈裟給我,這袈裟還在這兒。那袈裟是誰的呢?那袈裟是大迦葉的衣。所以那是金剛袈裟哩!比我這件更美(師父笑),因那是安金的,我這是安布的、用布條,他那是金的,可能很重噢,要是沒錢,敲一條下去賣(師父笑)。「以為信物,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敬傳這個袈裟,當作是傳法的征信,一代一代相承,這個法呢?就以心傳心,這個就用「心」來傳給「心」,這意思就是說「不能用一般的言語來講,這是以特殊的言語在講」(用心的語言講)。傳了之後「皆令自悟自解」,會使大家都可以「自悟自解」。好,今天講到這兒。

  第十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十一集

  上回說到這經本的第十頁。五祖大師傳給六祖大師這個傳法偈,這稱為「傳法偈」,祖師傳給祖師,都有一個偈子,稱為傳法偈。但是還沒有繼續講下去之前,來復習一下上回,就是五祖大師開示這個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那時六祖大師開悟那個地方,現在稍微復習一下,就是最重要的這個「金剛法門」,「金剛法門」就是金剛經的「心要」。金剛經的「心要」是什麼?就是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簡單講是四個字「無住、生心」,這「無住、生心」就是金剛經最重要的法門。因為金剛經開始的時候就是須菩提問說「菩薩摩诃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雲何「住」?釋迦牟尼佛回答說「應無所住」。如何「住」呢?就是「無所住而住」,所以叫「無住」、「無住而住」。雲何生「其心」?那佛是答,應生「其心」,結果好像等於沒有回答一樣。但是你那個意思要從經文裡面的上下文來看,所以這個就是金剛經的「總法門」。「無住生心」,那麼「無住」是什麼?無住就是「智」,那生心就是「悲」,所以是悲智雙運」。那悲智雙運這樣修行的結果就會達到所謂的「褔慧兩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覺覺他,這樣就是究竟圓滿了。所以這就是「金剛法門」。那由這個「無住生心」,因為「無住」剛剛講說是「智」,那麼「生心」就是「悲」、悲心;那「無住」也就是「慧」,那生心呢!就是「福」;那「無住」是能夠自度,「生心」能夠度他;無住者自覺,生心即覺他。

  接下來看這個「無住生心」,這金剛法門和六祖的大悟那個大悟偈境界有什麼關系?六祖大悟的內容是本自清淨,第一個就是「本自清淨」,這個是悟得的總相,這一個是「體」,不生不滅、本不生滅也是「體」。接著「本不動搖」跟「本自具足」這一個是相。因為一切法分三種,「體、相、用」三種。真如本體的這個「體」是清淨的、是不生不滅的。「本自具足」和「本不動搖」這是它的「相」,現出來的「相」,是「具足」跟「沒有動搖」。然後他的「用」呢?「能生萬法」就是它的「用」。所以,六祖大師所悟到的境界就是「真如本性的體、相、用」。

  另外再說這個真如,就是「如來藏」。分做三種:一種是「空如來藏」;一種是「不空如來藏」;一種是「空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不變的;「不空如來藏」跟「空不空如來藏」是隨緣。那麼,第一個「本自清淨」跟「本不生滅」的那個「體」是指「如來藏」的第一個「相」,就是「空如來藏」它的「本體」;第三、第四句「本自具足、本無不動搖」這個就是「不空如來藏」;第五句「能生萬法」這個是「空不空如來藏」。

  「空如來藏」的意思就是說,「如來藏」它的體「自性空」,所以叫「空如來藏」。因為「自性空」,所以它能夠「容一切萬法」,而且能夠「生一切相」,如果「不空」的話就沒辦法了,所以他的「本體」是空如來藏;接著「如來藏」又有「不空如來藏」,出生這不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是指說,這個「如來藏」雖然它本體是「空」,但是它會有作用、它有作用,它出生種種的作用出來,就變作「不空」。所以本性雖「空」,但是能夠產生「不空」的作用(作用不空)。那本體是「空如來藏」是不變的,那麼這個「不空如來藏」能夠「隨緣變化」,就好象我們說水,因為外境的風大小,所以現出來的波浪也有大小不一樣。「本不動搖」也是「不空如來藏」的一個現象;然後「能生萬法」是它的總的功用,那麼這個是「空不空如來藏」。那「空不空如來藏」以及「不空如來藏」這兩個都是「如來藏」的「隨緣之用」,而他所依據的「本體」是不變的「空如來藏」。

  好,我們翻開第十頁,繼續上次所講的。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上回講到這裡,這還要重復講一遍。五祖大師又說,古時候,「昔」就是古時候,古時候達摩祖師他當初來(此土)中國的時候「人未之信」,「人未之信」就是人未信之,這是倒裝句,就是沒有人信他。這個沒人信是信什麼?信「自心是佛」這最重要的道理,禅宗裡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深的,說你「自心是佛」這個是最難信的。這要有大根器才有辦法信,(當時)就沒有人信他所說的這一個。因為自心是佛,所以「直指人心」,就能夠「見性成佛」。

  「故傳此衣,以為信體」,所以達摩祖師他除了傳法以外、也傳衣。「衣」就是「袈裟」,當做是「信體」,信就是說,這個「信」是征信,征信之體,讓人家相信說這個法門真正是達摩祖師所傳的。「代代相承」,每一代每一代祖師傳給祖師,互相都相繼承。「法則以心傳心」,那所傳的法就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悟自解」就是說「不由他悟」,在經上說「不由他悟」。怎麼說「不由它悟」呢?因為這要自己去做,不能說全靠師父,師父是給你開示,開示完了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做你自己就會悟到。因為師父跟你開示的有一個程度,到某個程度為止,其它的你必須要自己去解,自己去悟。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若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啟曰:向甚處去?祖曰:逢懷則止,遇會則藏」。看到這裡。

  自古以來「佛佛惟傳本體」,佛祖和佛祖之間所傳的就只傳「本體」,「惟」就是只是,只有傳這個「傳心法」,這個「傳」是傳心法,傳心跟法的本體,就是說傳那個最重要的地方,其它較小的就自己去悟就好了,因為這禅宗是最高的,所以只有傳那個最重要的地方,那較小的、不是很重要的,都要靠自己去悟,不是說每一件事師父都要給你交待得清清楚楚。「師師密付本心」,師父、每一位祖師,這個「師」就是祖師,祖師和祖師之間都是「密付本心」,「密」的意思就是說不是公開的,都是私下傳的。所以都是一對一,一對一那樣那樣傳的,私下秘密。「付」就是交付或是咐囑。「本心」是什麼?「本心」就是「本自清淨」,自無始以來就無染著的心,就是「本心」。都傳這個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這個袈裟是爭奪的起端,所以到你為止,以後不用再傳了,就是傳到六祖大師為止而已。六祖大師接下來就沒有七祖了,六祖是因為傳衣傳到人嘛!傳到六祖。所以不知後代怎麼說有七祖、八祖都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其實沒有。因為如果有「祖」,那也只有一個,一個才可以稱「祖」,那如果有好幾個就不能稱「祖」,你也祖、我也祖,到底誰才是祖。所以只有一個而已,同時候只有可以一個祖師,同時候可以一尊佛出世。所以不能同時候有二尊佛、三尊佛、七尊佛,同時候在同一個世界一尊佛而已。這是正法,這是佛說的,法就是這樣,「法如是故」。所以有聽人家說,現在他也成佛、他也開悟,統統都是佛,那是不可能的事。依照佛說,一個時候只有一尊佛而已,未來佛還沒有出世。釋迦牟尼佛再下去是彌勒尊佛嗎!就是彌勒佛還沒出世,彌勒佛現在還是彌勒菩薩,他在兜率陀天,所以不要被騙。「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你若再傳這個衣,性命就好像「懸絲」,(比喻)很危險的意思。西洋也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國王請他吃飯,准備好了很豐富(的東西)給他吃,他坐的上頭掉一只劍,那一只劍用一條絲綁住,看他吃得下嗎?所以那意思就是「懸絲」(很危險)的意思。再看下面,「汝須速去,恐人害汝」,你要趕快離開,這個「去」就是離開的意思,恐怕人家害你啊!「慧能」就是我,我就啟禀師父說要向什麼地方去?「向甚處去?」「向」就是往,往什麼地方去?祖師就說:「逢懷則止」懷就是懷集縣,你如果走或遇到那個懷集縣的時候「則止」,就住在那邊,就停止在那裡,就不要再走了;「遇會則藏」那如果再遇到四會縣「則藏」,「藏」就是躲藏起來,不要跑出來。這就是說五祖大師有「宿命通」,但是在禅宗裡面因為是正法,所以不強調「宿命通」或是「他心通」等這些,但是他就是這樣表現出來,好像很自然,你如果沒注意也看不出來。但是他如果表現出來,不是要現寶了,不是要炫耀,而是要有那個需要的時候才這樣作。「慧能三更領得衣缽。雲:能本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五祖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慧能隨即把橹。祖雲:合是吾渡汝。慧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雲: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慧能辭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庚嶺。」

  「慧能」我啦,我三更領得這個衣缽以後,就說慧能我本人本來是「南中」、南方的人,「南中」就是南方,我本來是南方的人,六祖大師是廣東人,那是移民去那裡變成廣東人,所以說的是廣東話,他去五祖大師那裡話不怎麼通,所以很辛苦啊!同樣在中國,但是廣東話跟我們中原話差很多,但是佛法就是這樣奧妙,話不怎麼通,也是通,也一樣可以學法,這就是佛法利害的地方。像古代的大師,如果從印度西文來,都會講中國話,那實在很利害,他也沒有說事先去補習班補習、補習,那個時候又沒有補習班,沒有台大語言中心什麼的,可以補。那實在是很利害。所以他們以前都是開悟的人,什麼都可通。「素不知此山路」「素」就是本來的意思,本來統統都不知,素常統統不知道這個山路,要怎麼出這個「江口」。這五祖大師就說,你不用煩惱,你不用憂愁,我自然會送你去。五祖大師就送六祖大師到「九江驿」,「驿」就是驿站,到驿站裡,五祖大師就「令」我上船(叫我上船),可能是租了一艘船。「慧能隨即把橹」,那時我就馬上拿一只橹,「橹」就是槳。「祖雲」五祖大師就說。「合中吾度汝」,「合」就是「應該」,應該是我渡你,應該是我把橹渡你才對啊!慧能就說(這句話很重要的),「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迷的時候就要師父來度,但是開悟之後,就要自己自度,不能統統都要靠師父。「度名雖一」這「度」的名字雖然是同一個,但是「用處」,「處」就是地方,用的地方不一樣。一個是他人來度,一個是自己自度。慧能我出生在邊方,「方」就是地方、邊地。「語音不正」講話的音都不正(廣東方言),受了師父您「蒙師傳法」,「今已得悟」現在已經開悟了,「只合自性自度」應該只是自性自度,「自性」就要自度,「自心」也要自度。所以佛祖跟祖師統統開示一個方法,我們自己要去做,我們自己沒做,佛祖也沒辦法。「祖雲:如是如是」五祖大師就說,這樣沒有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說印可他所說的話,「如果悟了自性,就要自性自度」。以後這個佛法「由汝大行矣」,因為你所以就「大行」,(佛法)會很風行。這六祖大師以前,佛法尤其是這禅宗沒有很流行的原因是因為因緣不好,但是六祖大師的因緣很好,所以傳的法得道的人很多。「汝去三年,吾方逝世」你離開三年之後我才過世。這是什麼?這是我們一船說「預知時至」,如果在禅宗裡面「預知時至」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那如果在其它的宗,預知時至好像很傳大。上面那個說「以後佛法由汝大行矣」這是宿命通,知道以後會怎樣,所以祖師就是祖師,不是做假的。「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你現在就好好去「努力向南」(行)。三年以後五祖大師才過世,五祖大師過世時七十四歲。「不宜速說」不用再講了,「不宜速說」就是不用再多說的意思。「佛法難起」佛法要起來(興起)真的是不簡單的事。「慧能辭違祖已」慧能向五祖大師告辭以後,就向南行,二個月當中就(來)到大庚嶺。接下來那些小字(法師所用經本中的小字)那是以前看經的人注解的,後來就變作經文一樣。

  經文:〖五祖歸,數日不上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

  五祖大師送走六祖大師之後,回去好幾天沒上堂,就是沒開示,大家都懷疑,就跑去問說,師父你是不是生病,有煩惱嗎?五祖大師就說生病是沒有啦,但是衣法已經去南部了。弟子就問,是誰得到傳授。他就說「能者得之」,這個「能」是雙關語。「能者」就是有能力的人,也是指慧能,所以是雙關語。大家就知道是慧能得到的。

  經文:〖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看到這裡,這個又是另外一個高潮,這個是很重要的高潮。

  「逐後數百人來」在後面有幾百人追來。「欲奪衣缽」想來奪我的衣缽,有一位出家人、一位僧人,他的俗家姓陳,名叫做惠明,他的名字叫做惠明。「先」就是以前,以前是「四品將軍」,所以是個退伍軍人、退伍軍官。「性行粗燥」性行很粗。「極意參尋」非常想要找到我。「為眾人先」比大家都跑得快。「趁及慧能」「趁」就是追,追到了慧能,就是追到我了,慧能我「擲下衣缽」,就把那衣缽丟下去,躲在草莽中,這個慧明就是那個四品將軍,來了之後「提掇」「掇」就是拾起的意思,就要拾,拾不起來「提掇不動」。就在那裡喊「行者、行者」行者的意思就是說帶發修行的人,就是「行者」。這個我們常常看過就是在「西游記」裡面那個孫悟空,就是「孫行者」,對吧!因為猴子並沒有剃頭的,沒剃頭而在修行,那就叫行者,這行者不是走路。我們說在寺廟裡面吃菜修行沒有剃發,叫做「菜姑」,是嗎!那男生不知要怎麼講,「菜姑」,「姑」相反的意思是什麼?比較正式就叫居士嗎。居士居士,我是為了法而來,這個行者是比較內行的話,如一般就說居士。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了袈裟來。「慧能遂出」我就出來。「盤坐石上」就坐在那石頭上。到現在那石頭上仍慧能大師他盤坐的痕跡,所以下面有衣的印子,那也是示現神通,但是沒講而已,沒向大家講,你看我坐在這裡印子你看!慧能大師就盤坐,「盤坐」就是跏趺坐,坐在石頭上。「明作禮」就頂禮,就向他說,希望行者為我說法,他要拿衣缽拿不動,嗯,怎麼那麼奇怪,他一定很有力氣,退伍軍人、四品將軍力大無窮,以前當兵和現在不一樣,以前都要考十八般武藝,不是現在拿槍,沒力氣也可以拿槍,以前就不一樣,以前一定很強壯。所以他那麼有力氣,又拿不動,他就感覺很奇怪了,這不是簡單的事,所以心裡就嚇到了,就趕快說,我是為法而來,請為我說法。慧能就說,你既然是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屏」的意思原來就是屏擋,把它擋起來。屏風你知道嗎?屏風就是擋起來的意思。這個引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身有「六入」對嗎!然後外緣從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六入」跑進來,對不?那現在不要讓它跑進來,把它擋住「屏住」,擋住讓外面的「六塵、六境」統統不要進來,所以要「屏」,把它擋住之後就「息」就停了,你把它擋住它就停了,對嗎!所以擋住,息止「諸緣」,「諸緣」就是外面種種的外緣,種種的外緣全都把它擋起來,不要讓它跑進來。「勿生一念」不要出生任何一念,內心要讓它清清楚楚,統統都沒有雜念,心中統統都沒有雜念叫「勿生一念」。「吾為汝說」這樣我才跟你說,跟你說法。「明良久」這明就是「惠明」,惠明良久,良久就是很久,惠明就這樣屏息外緣,就在打坐,就在打坐淨心,心都靜下來「勿生一念」,經過很長的時間。慧能我才告訴他,才向他開示,開示什麼呢?「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這句話非常的重要,怎麼重要呢?現在先向你介紹這個「心」,我們假設這樣,心的最外面最上面一層是「前五識」,然後在下面一層是「第六識」,再下面一層是「第七識」,最下面一層叫「第八識」,前五識就是就是根據五塵境界、吸收五塵境界而成的,所謂的「五塵落謝的影子」。那個五塵的落謝的影子是怎麼來的?是眼根吸收色塵,然後耳根吸收聲塵,這個眼根吸收外面的色塵,就在我們內心有一個「影」,像攝影一樣,跟攝影一樣,這個「心板」跟那個軟片(膠片、底片)一樣,底片一樣,然後這眼根就好象快門一樣,經過這個快門,然後吸收外面的色塵,然後在我們這個心板上面,就有一個外象的影子在上面,譬如說照這朵花,如果眼睛對這朵花,那心裡面就有這朵花的影子,這就是「攝受」,眼根攝受這個色塵,眼根攝受這一朵花,然後心裡面就落謝一個影子,這個是花的影子,然後那個影子只是色塵的影子,有一個影子而已。所以眼根攝受色塵,這叫「根塵和合」,在唯識學裡面稱為「根塵和合」。「根塵和合」以後,然後就生出一個「影像」,但是光是這個影像沒有用啊!那個心裡面自然馬上就會同一個剎那,就會生出一種「分別心」來,然後去分別說,嗯、這個影子是什麼影子?我所看到的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一朵花。所以這眼根攝受外塵,攝受這朵花的影像以後,就在心裡面有一個影像,然後心裡面就去分別這個影像,然後就「覺知」,所謂的「識別」,識別說「此物是一朵花」,這樣就是「前五根」攝受「五塵」,(即)「眼耳鼻舌身」攝受「色聲香味觸」,「五塵」在心裡面有這個影子在,但你要注意這只是「影像」而已,所有「外塵」在心中都變成一個「影像」,並非我看到花,然後我就把那朵花裝到我眼睛裡面,再裝到心裡面去。不是這樣的,對嗎!要不然你裝一朵、我裝一朵,其實只有一朵而已嘛。但是一朵花每人都可以裝進去,對不!而這中間又沒有沖突。你看,很有意思吧!雖然沒有沖突,但是你裝的花跟我裝的花又是同一朵花,實在是很奇怪。所以同一朵花可以給無量的人受用,是不是?所以同一朵花每個人都可以把它帶回去,裝在心裡面、裝在眼睛裡面,然後裝在心裡面帶回去。這個就是「攝受外在的影像」,那「五根」攝受外面「五塵」得到的影像,然後心裡面又產生那個「識」。所以眼根攝受色塵的時候,就產生「眼識」,「耳根」攝受聲塵的時候產生「耳識」,這樣懂嗎?然後這產生眼識的時候就是分別什麼?第一道的分別,因為分別分很多種,這「前五識」就是最粗淺的分別,就象分別說「這是一朵花」,還是看到一個人說「喔!這是一個人」;還是看到一間房子說「喔!這是一間房子」,這樣而已,然後看到一間房子的時候,心裡就有一個這房子的影像在心裡面,對嗎?但是還沒有再進一步分別,若再進一步的分別,那就再根據這個前五識的影象,再進一步去把它分析,然後看到一間房子說「喔,這是一間房子」,看到一間房子心裡就有一間房子,就分別「喔,這是一間房子」,但是又在幾乎同一剎那,又會再產生「第六識」去分別他說,「喔,這是什麼房子?」,「喔這,這是日本房子」、「還是洋房、還是高樓大廈」,這樣區別,是再進一步的分別,這就是第六識,由「前五識」的資料作再進一步的分析、比較、研究產生的結果,就是第六識的分別(功能)。那第六識分別,不但是說再進一步分別說,這是大房子、小房子、日本房子、中國房子、乃至於還會分別說「噢,這一房子很漂亮,那一幢房子很丑」,「種種的價值判斷」,就是從第六識的分別中一連串這樣下來。這個第六識之所以產生種種的分別,是根據什麼呢?外則根據外面的資料,內則根據第七識,外面根據外面資料是「前五識」,裡面根據「第七意識」,所以外靠「前五」裡面靠「第七」,因為它處於中間嘛,這樣懂了嗎?所以這「第六識」是這樣子,它一方面要靠外面的前五識,一方面要靠後面的、這個底下的第七識。為什麼?因為光是它本身的話,沒有辦法作分別,能夠做這些微細的分別都是根據外面的資料以及第七識。現在介紹「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我執」中心,又叫「末那識」。那這個「我執」怎麼來的?這個我執有兩種,第一個是「分別我執」,第二個是「俱生我執」兩種。「分別」與「俱生」,那「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意思,就是父母剛生出來的時候就有這個分別的能力,這個叫「俱生我執」;另外「分別我執」呢?就是一切的後天的,譬如說文化、教育,教育又分兩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等,還有社會環境來教我們分別的,這個教做「分別我執」。所以「我執」就有這兩種,「俱生我執」和「分別我執」。那根據這兩種我執,然後再來產生第六識的分別,所以第六識的分別心表面上看來只是分別心,事實上它裡面就包含了「我執」。你如要了解這個「不思善,不思惡」,要真正的了解,就要(先)了解這些。等一下再繼續講。

  第十一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十二集

  「前五識」吸收外塵的影子,然後我們就得到那個印象,譬如說看到一個人,噢,這是一個人,就可以分別知道這是一個人,不是一條狗,也不是一頭牛,人就是人,對不!也知道是男人、還是女人。那進一步呢?根據這個資料,馬上下一剎那就起了「第六意識」,「第六意思」再去分別說,這個是日本人、還是黑人,是漂亮、還是不漂亮,美丑,也就是加上所謂的價值判斷,價值判斷的美丑、是非、善惡就是從這「第六意識」來的,然後再由「第七意識」再起愛憎之心,喜歡或討厭從第七意識來,第七意識所起的這個喜歡或討厭,是從第六識所分別的分別是非、善惡、美丑、高矮、胖瘦等等,這些分別(從)第六意識(產生),所以越來越微細,這樣子。那麼我們一般所說的「思想」是指什麼?都是指「第六意識」這裡。「第六意識」裡面就分別,一切善惡、是非、美丑統統是「第六意識」在分別的,這「識」的意思就是「分別」的意識,即所謂「識別」。

  再接下來,介紹這個「不思善,不思惡」(的「思」),這個「思」在唯識學裡面就是「思心所」,就是五種「遍行心所」裡面的「觸、受、想、思、作意」的「思心所」。什麼是「心所」呢?就是「心的作用」叫做「心所」,即「心所有法」。一切「心的作用」裡面都有這五項,所以叫「遍行」,普遍都有這五項就是「觸、受、想、思、作意」,所以「思」是「心」的一個作用。

  而「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指不用這「第六意識」去「思維」。困為「思心所」是「行蘊」所攝,「行蘊」的意思就是「遷流造作」,依於「我執」,跟「第六識」的分別同時而起。

  現在再復習一下這五、六、七、八識。(首先)「前五識」的作用呢是「取塵」,就是「取外塵」。(其次)「第六識」的作用是「分別」。(最後)「第七識」因為是行蘊「造作」,「造作」以及「執著」,所以我們人如果會很執著的人,就是他那個「第七識」很強、非常強。不過一般來說呢,沒有修行的人都是「第七識」很強,都是很執著的,他說這樣就是這樣,如果別人講他也不聽。(再說一次)「前五識」(的作用)是「取塵」,吸取外塵;那「第六識」是「分別」的作用;「第七識」是「造作」、或是「執著」的作用。

  「不思善,不思惡」這「思」已經介紹了,「思」就是「第六意思」的分別作用,這個第六意思是根據前五識跟第七識,然後取種種「外塵」這樣來「思維」。其次談「善惡」。我們現在來好好分析一下這個「善惡」是什麼?一般所說的「善惡」,就是說「道德標准」,對嗎?有人說「如果不思善惡,那就變成沒有善惡了」。不是這樣,那是一般所說的,如果你要成佛或者說要開悟,就要超越一般的這種事情,就不是一般凡夫的境界。因為怎麼說呢?什麼叫善惡?所謂的「善惡」是,有一定的時間跟一定的空間,在一定的時間裡面,在一定的地方裡面,然後在一定的人裡面,以及在一定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裡面他的一個標准,那個叫做「善」或是「惡」。譬如說一定的時間,十八世紀的中國,十八世紀的時候,一定的地點「如中國」,然後中國又可以分很多種,可分為中國南方,中國北方,中國中原,那標准又不一樣了,對不?然後「一定的人」是怎麼樣的人,男人還是女人,讀書人,還是做工的人,他的標准也不一樣,一定的社的背景、文化背景,那些都是有一個一定的(標准),那如果超過這范圍以外,他的「善惡」就不一樣了。譬如說同樣是十八世紀那時的人,中國人跟印度人所想的,就不一樣了,對嗎?中國人與英國人所想的也不同,「是非善惡」統統都不一樣,譬如就以美和丑來說好了,我們十八世紀的中國,女人「緾足」很漂亮,「三寸金蓮」說叫做漂亮,但那是很難過的,不能走路了,是不是?譬如說十九世紀的時候,在非洲的女人,有的在鼻子上穿洞,對嗎?好像是牛鼻子穿洞,兩邊再放上珠子,說這樣很漂亮,古代我們山地同胞,臉上都有彩畫,說這樣很漂亮,如果我們看說那是番子,哪會漂亮,對嗎?所以美丑標准就不同了,連是非善惡也在裡面,如果女人沒緾足,大家會說那是野女人,所以這就是「是非」跟「善惡」都有一個時間性,也有地域性,也有民族的不同就不一樣。所以「是非善惡」沒有絕對的。譬如說同樣是佛教徒,我們中國人就要這樣穿(僧衣)(師父指著自已身上的衣服),如果不這樣穿,大家都攻擊你不如法,對不對?所以在中國的出家人都要按這樣子穿。那如果住在中南半島的出家人,他們穿衣服又不一樣了。所以中國出家人穿外國出家人的衣服就感覺很奇怪,對不?怎麼講呢?因為你是吃中國信徒的飯,所以就要穿中國佛教徒的衣服,這樣才對。而如果你去泰國,那你就穿泰國的衣服,也沒關系,但中去泰國,又是穿中國出家人的衣服,也是可以啦!因為你是外國人嘛!對不?但是你跟人家共修呢,那就不一樣,你如果去住在別人的寺廟,要跟他們共修,要跟他們學習,你就要跟他們穿一樣啦!同樣的,外國出家人要來跟我們中國人學習,他也要跟我們穿一樣才可以,要不然你要來學習,結果你故意跟我們穿不一樣,這樣不行的。所以,這個「是非善惡」要有一個標准在的,那個標准每一個時間和每一個地方,所有的人全都不一樣,甚至於怎樣呢?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時間也可能不一樣。

  所以修行人他有一個標准在,但是他依照的標准是比較高的標准,但是為了慈悲的關系,所以他們隨順眾生。眾生說是「善」,他也會說是善,他不會(故意)跟人唱反調。就是說,人家說是對,你就故意說「不對」,他就不會這樣。因為不須要跟人家去辯論這個事情。你如果知道比較高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六祖大師現在所講的「不思善,不思惡」,這是怎麼講的?這是超乎凡夫所說的「善惡」的境界。但是這個超乎凡夫所說的境界,並不是說就「沒有善惡」,你懂不懂?而是怎麼樣?而是不執著「善惡」,這樣子!「心」無執著。因為了達一切善惡都是有一個時間、地域、人、事、物等等,因這些標准有所不同。所以這個修法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但是又要回到那一個「心」的作用,因為我們那一個心本來是清淨的,對不對!本來也沒有什麼「善惡」等等。但是因為吸收了外塵,然後去分別那個外塵,就好像你打電腦一樣,把資料打進去以後,然後再用資料處, 理去處理那些資料,資料打進去以後那個就是「前五識」,裡面就有資料了,對不?然後再去分別的時候,就是去處理那些資料,那就是「第六識」(的工作),以及第七識的作用。所以,本來這個「心板」上是一片清白的,沒有這些所謂的「是非善惡」等等,這些影像都沒有。所以現在為了要令你體驗出你這個心的「本來的情況」,因此六祖大師就叫他(慧明)說「不思善,不思惡」,那麼正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時候,於是這個「心」就會怎麼樣呢?即所謂的萬緣放下。因為你在思索一切善惡的時候,你的心很忙碌、亂想啊!而現在就不根據任何一點點外緣,這就叫萬緣放下,也就是所謂的「止心」,「止息妄心」。所以那個「不思善,不思惡」,換一句話講就是「止息妄心」。但是我們在佛法裡面常聽到「止息妄心」,那要怎麼樣止法呢?(就這個問題)六祖就開了一個方便,就是「不思善,不思惡」。在這個時候你不要去管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全都不要去管它,也不要去想它,這樣子。然後「正與麼時」,「正與麼時」就是剛好那個時候,正好在那個時候,「與麼時」就是「那個時候」,這是唐朝那個時候的白話,就剛剛好在那個時候。什麼時候?就是「你都沒有想善,也沒想惡」的時候,這沒想善惡。「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什麼?就是「止」(止息分別心,六識心息),那「正與麼時」呢?「正與麼時」就在那個時候,禅宗又有另外上句話就是「當下」,你「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當下,「那個當下」或「那個當口」。因為「不思善,不思惡」是「止」,而「正與麼時」呢?就是「觀」,「正與麼時」就是「觀」。那是怎麼「觀」呢?現在我們打一個比方,(如)「雲過月」,你觀你這個「心」好象月一樣,好像月亮,即所謂「心月輪」,這也是密宗的觀法之一,你觀你的心好像一個心月輪,那你種種的煩惱就好像什麼?好像烏雲,烏雲經過月亮,這樣子。所以你那個心是一個「明月輪」,然後種種的「煩惱」以及「思維」都像黑雲過去一般,「黑雲」從你的這個「心月」上面過去,這樣子。那個黑雲在經過的時候,有時候黑雲比較濃,有時候黑雲比較不濃,那中間也有間隔,對不?然後你就這樣「觀」,你光是一心澄淨地「觀」。「觀」什麼呢?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然後觀你那個「心」就像月輪一樣。但是你雖然這樣澄心啊!但是,種種的妄想雜念還是很多,那「妄想雜念」就好像「烏雲」,好像烏雲一般這樣飄過去,但是你不要雲管它那些「烏雲」,你也不要管它是哪些「烏雲」,是什麼樣的「烏雲」,反正就是「烏雲」,反正「雜念」就是「雜念」(你不用雲分別它),這個時候你就光是「觀」,而不雲分別,光是「觀」而「不作分別」,因為你平常會想說「喔,我這雜念,是在想以前殺生或是現在想我過去跟某人吵架等等,種種雜念,有很多啊」,通常你會去觀察,會去思維那一些雜念,但現在六祖大師,所告訴我們的這個方法「不思善,不思惡」,(覺知)雜念是有,沒有錯,但是你不用去管它,你就光是有如退一步看你自己的心,這個就是「觀心法門」。

  你坐在那裡「不思善,不思惡」,然後你那個「心月輪」上面種種煩惱、種種雜念就好像「烏雲」一般,飄過心月,(你不用去分別)那些「烏雲」是什麼樣的烏雲,是黑不黑、濃不濃,你都不管它,就是看著烏雲就對了。如此,你很客觀地觀察你心上的那些「烏雲」、那些「雜念」,而不作任何分別。因為客觀地「觀」著那些烏雲,而不作分別。可是那些「烏雲」(之間)是有間隔的,譬如在這片烏雲過去,另外一片烏雲上來之前,中間有一個空隔,對不!(煩惱與煩惱之間有隔)兩片烏雲中間露出一個空隔的時候,那時候月光就會透過來,對不?好!那空隔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的「正與麼時」。這樣聽懂嗎?這還要帶點表演才行(師父作動作),「不思善,不思惡」就在(沒有烏雲的)那一剎那間「正與麼時」,你就會看到什麼?看到月亮。你就看到月亮了,「喔!原來月亮就是長成這個樣子」!圓圓扁扁的、而且光亮的。「正與麼時」是什麼?就是所謂的「靈光一現」。你在觀觀觀觀的時候,喔!突然這個煩惱跟煩惱中間停止的時候「正與麼時」,你看到那個靈光一現,也就看到了你那月亮、「心月輪」的本身。(就)OK!

  那麼所謂的靈光一現或是「靈光獨現」,是因為煩惱止息(才能乍現),對不!但是因為還在凡夫地位,所以煩惱總還會有,可是煩惱與煩惱中間都會有間隔,甚至還有煩惱薄一點的時候,那時(心中的)烏雲就沒有那麼濃,因此你還是可以矇矇眬眬地看到你那個「心月輪」。那就是所謂的「靈光獨現」,也就是所謂的「現前」,即「真如現前」。

  你若看到(真如)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是「現前」,所以就叫做什麼?就是看到真如現前。而真如就是「本性」對不?因此你就看到「本性」了,也就是所謂的「見性」。

  但是這個不可亂講,你不要今天聽我這麼說,明天你去做做看,然後就跟人家講「耶,我見性了哩」!那你就慘了。沒那麼快啦。你看到的也許只是「幻象」,你看到的也許是你自己妄想的,因為那個「見性」不是一個物質,不是一個物質的東西,不是真正你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那是「智眼所見」,智慧之眼所見的,智眼所見。所以你不要看看看看到就說,我「心中這裡好象會發光呢」!那是不對的。

  「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中那)是「那」個,這是肯定詞,就是英文that,那一個就是「明上座」,「明」就是慧明,慧明上座「您」的「本來面目」。所以這整句來說,你如果沒有用「六識」的妄想分別去「思善」或「思惡」,也就是說不去思維「善」或是「惡」而「超乎這一切善惡(的)一切凡夫分別境界」的時候,就正在那個時候,你會發現有一絲「靈光獨現」,那時候你所看到的那個「靈光獨現」(明明朗朗)的那個境界,就是「慧明上座您本來的面目」,也就是你的「真心本性」所現出來的境界,那就是「見性」。

  「慧明言下大悟」。慧明上座聽了六祖大師的開示之後,馬上就「大悟」了。

  經文:〖復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慧明雖在黃梅,實未醒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暧自知。今行者即慧明師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慧明今後向甚處去?慧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看到這裡。

  這慧明上座他就大悟,就又問說,「上來」,這個「上來」不是「從上以來」(從古以來),有人解釋說是「從上以來」,不對的。這個「上來」就是「您上面所開示的」(或上頭),就是我們在作早課時有回向說「上來現前清淨眾」的那個「上來」。你剛才、你上頭所開示的「密語密意」,怎麼說「密語密意」呢?因為這個「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如果沒有好好地解釋,一般人是不會聽懂的,對不對?這樣就好象秘密了,是不是?也因為好像「秘密」,所以又叫「密語」。那密語中間包含了很深的道理在裡面,所以又叫「密意」。而這正是禅宗裡的秘密(密訣),大家要注意,不是密宗才有秘密,「禅宗」也有秘密呢!禅宗也有「密法」呢。退一步講啊,禅宗裡面的「密法」才是真正的「秘密」。怎麼講呢?因為它都公開給你看,大家都可以看,結果都看不懂,對不?這才是真正的秘密。如果像密宗是說你不能看,不能看所以是秘密,對不?因那是秘密啊!但那是說密咒,「咒」是秘密。而禅宗(的秘密)並不是「咒」,是有意義的,雖是有意義的,而你就是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秘密」了。所以這個是真正的最「深密」。

  這個「明上座」就問說,您剛才所開示的這個「密語密意」以外。「密語」就是剛才所講的那句話,「密意」就是可能接下來六祖大師有跟他開示,那是什麼意思,以及要怎麼修,他才能開悟,並非只說了一句話「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說完,他就開悟了,不是這樣子,六祖有再解釋看要如何修行,他才開悟。所以(問)除有此「密語」以外,還有其它的「密意」嗎?「還更有」就是還有其它的「密意」沒有。意思就是說你剛教我的這些,這是很秘密的,就好像是絕招,對不!「除了這個之外,你還有其它的絕招嗎」?意思就是說(師父)你可不要留一手,你還有的話,快點全部都教我。

  「慧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邊」。這句你可能要把它背起來。怎麼說?這個確實是很深的道理,而且還可以破「執著」。「與汝說者」我所跟你講的、如果是向你說出來的,就不是秘密了,另外一個意思就說,我如果能夠跟你說得出來的就不能說是秘密了,因為如果真正是秘密的東西是講不出來的,也就是超乎「言語的境界」。即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可以用語言「道」出的「道」即「非」恆「常」不變的「道」)。真正如來的秘密境界是「唯證方知」,不是用言語可以講得通的,你要自己去做、自己去證到,才會知道,是「超過言語的境界」,所以「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我如果跟你講、能夠講得出來的,就不是秘密了。這有一個笑話,就是說「我跟你講,你不要跟別人講,這是秘密喔」,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對不對?所以只說「我跟你講」,講到這裡就好,不用再說「你不要跟別人講」,這句話不用講,這句話是多余的。因為如果這是秘密,你就不應跟別人講,甚至你也不要跟他講,對不對?你既然跟他講了,就不再是秘密了。所以「秘密」就是「對什麼人都不能講的」這樣才叫秘密。什麼人都不能知道,只有你知道就好了,如果以佛法來講就是「你知道,佛祖知道」,這樣就好了,這樣就是秘密的了。如果你講出來,那就不再秘密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就稱為秘密。如果你我以外的人也知道,這樣就不是秘密了。所以「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意思就是這樣。所以若跟你講了,那就不是秘密了,如果是真正的秘密是講不出來的,那叫做「秘密境界」,那個要「自證自知」。對不對?

  「汝若返照」。如果你自己「返照」、「返照自性」。怎樣是「返照」?那你就要了解剛才我所講的「六根取六塵」,我們的「六根」都是「向外面去追求」,所以是「往外」的、是「外馳」的,我們的「六根」跟「六識」都是往外的,所以是「外馳」。現在則要反過來,要「往內」、「內攝」,「內攝」就是「返照」。「返照」什麼?返照「自心自性」。你如果能「返照」你的「自心自性」,(就會看到)「密在汝邊」,一切「秘密」啊全都在你的「汝邊」、是你的身邊,但這不是身邊,是你的「身上」,是指你的身上,你如果可以返照你的「自心、自性、自心」,那麼,一切的秘密啊就在你的「身上」,這意思;還有另外一句話說一切最秘密的是什麼?就是你的「心」,一切最秘密最秘密的境界不是如來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自心」境界,是最深、最秘密的,沒有比這個還要秘密的的了。它秘密到什麼程度?秘密到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有多秘密,是不是。連你自己也不知道,意思是什麼?連你自己在某一種情況下怎麼會生出貪愛,你自己也不明白。怎麼會有貪愛、怎麼會有「嗔怒」、乃至於怎麼會「得定」?你也不知道。你如果照這樣去修,你就可得「定」,或你照這樣去修你就會減少煩惱。為什麼會這樣?你自己也不知道。所以這是最秘密的了。「心」最秘密了。

  所以我現在講一個補充的。你看我現在學密法,對不?但是我自從「古時候、古時候」的那個「古時候」(很久很久以前),就相信六祖大師所講的什麼?就是「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所以,你不要看我東奔西跑,到處去求「密法」,其實我是依這個「法」(壇經)來求「密法」。聽懂嗎?

  所以我也不羨慕密法,也不貪愛密法。但是可以這麼說吧,以慈悲故,以慈愍故,而努力受盡千辛萬苦,而求密法(法師東渡日本求學東密)。但是心裡深信最「秘密」的是什麼?就是「自心」。那這不只是說站在禅宗的立場上看,事實上我現在向你們透露一點點,「密教中所修的也是這一個」,密宗中他要修的最後還是這個境界,只不過密宗的方便不一樣,而且它有很多、種種的方便。反過來說,禅宗是「最高」的境界,但是它沒有方便,它「以沒有方便,為方便」,所以是「大根器的人」、是「上上根器的人」修的,所以(在禅宗)你悟了「就悟了」,沒有悟了「就算了」,這樣子。所以歷代(禅宗)祖師徒弟那麼多,開悟就悟了,沒開悟就算了,你沒開悟,師父也不煩惱;若能開悟的,他(師父)就盡量讓你開悟,如果開不了悟,也好!這樣子,大家都好!就是很自在。但是沒有悟到的人卻很苦惱,是不是?(這是說禅宗)。而密宗則是不管你是什麼根器它都有辦法讓你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有次第的這樣一直修上去。禅宗就沒有次第,禅宗不講次第,「以無次第為次第」,「以無門為門」,這樣你就楞住了,是不是?所以(禅宗)你能修就修,不能修就罷,如果根器差的就落入「文字禅、口頭禅、野狐禅」了。而密宗就有很多方便,讓你這樣一步一步地正修行,漸漸的「漸修」上去,若能夠頓悟的它也有頓悟的大法能讓你這樣修進去(頓悟之門)。

  所以,如果通達這部經(壇經),通達這個法,學起佛來就方便很多,然後就少掉很多執著,其它不說,「知見」就正,少走很多冤枉路,少生很多煩惱。

  再回頭說一句,你說修「密法」,什麼最「密」?「自心」最「密」。那密法只是幫助你的一個方便,他確有很多的方便來幫助你,去入那「如來的秘密境界」,這樣而已。而禅宗呢?是一下就要讓你上去,入「最高境界」,如果你爬不上去就算了。就以爬山來講,禅宗的人就像什麼?就像登山高手,他不用走的、也不用爬,他就拿那個好像泰山的「籐索」,(甩上去)咻咻咻咻——嘣——鉤住了,(一拉住籐索)他就上去了。但那個要有力氣才行啊,沒力氣,(爬)不到一半就掉下來,是不是?那如果是淨土宗的,這是比較啦!淨土宗的一樣要爬到山上,禅宗的是這樣——「咻」就上去了,淨土宗就慢慢地開路,接著繞呀繞地(依路)繞山而上,繞、繞、繞、繞到後來那很穩啊!又不會跌倒,很穩啊,慢慢上去,但是很慢就是了,且要很有耐心,慢慢地繞到最後也是上山了;又如密宗,密宗就什麼都有,看你是什麼根器,他也能讓你一步一步(地上去),但是他(密宗)那法門就是那樣繞就是了,他可能是繞S型,有比較快一點,因為「持咒」嗎!「咒力」是如來的咒力,有不可思義的力量,所以有快一點。但是「密宗」所修的最後的境界也和「禅宗」的境界一樣,也就是禅宗開悟的時候的那個境界,這是正統的「密宗」。如果說是外道的「邪密」,那就不一樣了,外道的邪密就追求種種的神通,貪著世間,對不對?那是不一樣的。

  好!這一句再重復說一遍。「與汝說者,即非密也。若汝返照,密在汝邊」,如果是跟你講的,就不是秘密了,就不是密法,那如果是密法就不能說了,就說不出來了,那真正是「密」的,退一步講,你如果說是自己「返照」,一切的秘密法門全都經你的「自心」裡面。你不用求我說「還有什麼秘密的法門」(沒有),如果有什麼秘密的法門,你「自心」裡面都有、「一切具足」,只是你自己沒有「返照」而已。好像什麼呢?像「法華經」裡面所說,那個「浪子懷金」的事,對不?就是這件事。「浪子懷金」簡單講一下,「法華經」裡面佛祖說,有一個人他父親很有錢,他要出去旅行,他父親怕他在旅程中沒錢可用,除了給一些現金之外,又在他的大衣的「縫裡」縫了一塊金了,但是這個人出去流浪太久錢花光了,卻不知道他父親縫了一塊金塊在大衣裡面,以致他在外面流浪變成乞丐,由於不知有真金在衣服裡面,所以就不能使用它,因此還是在乞討,這譬如什麼?那塊「真金」就好像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很寶貴的,像「真金」一樣,所以具足一切功用,那眾生因為不知道,所以穿一件破衣服。那「破衣」是指什麼?就是指「六道」,於「六道」中現種種的「形」,「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等等,現種種的形。雖然現種種丑陋的形,但是他裡面所懷著的那一個「真如本性」卻是像「真金」一樣很寶貴,而且永遠不會改變。所以我們眾生身體裡面都有一塊「真金」(即)「真如本性」在裡面,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你如果可以「返聞照性」、「返照自心自性」,一切的秘密都在你的「自心自性」裡面。因此你不用向我求,你要問我說「你上面所講的密語密意以外,還有什麼秘密沒有」?(我告訴你)最秘密、最好的東西就在你的「自心自性」,只是須(要你)自己「返照自性」如此而已。

  所以,不只是說我(成觀法師自己)去學密法是這樣學,甚至你如果能夠的話,你從現在開始,你學一切法都用這一句話來學,這樣就沒有錯,而且這樣子的話,速得大智慧。那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相反,學一靠子也不會增加智慧,學一靠子好像只是作學問而已,只增加很多的知識,但是不會開智慧。

  「明曰:」下面慧明法師就說「慧明雖在黃梅,實未醒自己本來面目」,慧明就是我自己在黃梅。「黃梅」就是五祖大師那裡,也用這個地方代替那個人,這個叫「避諱」,不直接稱師父的名字,而稱「黃梅」,以地方代人。實在未「省」,「省」就是「悟」或是「了」。實在沒了悟自己的本來面目。「今蒙指示」現在受到你的指示,「如人飲水,冷暧自知」這句話是佛經裡面的話,這句話也很深的,就好像人在喝水一樣。譬如說我現在在喝這杯水,你問我說「這杯水是冷還是熱」?我說「熱的」。你說「多燙」?我說「這麼燙這麼燙」。你說「到底是多燙」?要不然你自己喝看看你就知道了。對不?我說有多熱,你也不知道,我說熱得會燙舌頭。你說「喔——這樣我知道了,熱得燙舌頭」。其實那樣也是不一樣的哩!因為有的人會燙舌頭,那要很熱、剛煮開的,他才會燙舌頭,有的人舌頭不能忍受那個熱度,所以稍微熱他就感覺很燙啊!所以這「如人飲水,冷暧自知」就是說,你喝的水到底有多燙,每一個人所喝的感覺不一樣。這意思是什麼?就是說「修行是自己自證的境界、自證自覺的境界,外人沒有辦法體會、外人沒有辦法分享」,那在佛法裡面又有一個詞叫做「自受用」,是「自受用」的境界,譬如說你早上起來念佛一個小時,念完時說「哎呀,念得好舒服呀」!你朋友就問你說「有多舒服呢」!你就說「哎呀,那不好講啦,十分舒服」,那到底有多舒服也不能說,對不?你就自己去念,結果他自己念了,也感覺很舒服,但是他的舒服跟你的舒服又不一樣,對不?所以那是「自證境界」,自證的境界是「不得說與他人」的,就是說無法對別人講的,真要跟別人講,也講不出來,如果講出來的,也會有差啦!如果你能說得出來,別人聽了即使可以了解,也不能「領受」(那境界)。這就是「自受用」境界。所以一切念佛的境界、念經的境界、打坐的境界,這些都是說不出來的。你自己修自己知道,對吧!所以這個就叫「如人飲水,冷暧自知」,多熱多冷你自己知道,但是別人不可能知道。別人所知道的是他自己的事,那又不一樣了。

  「今行者即慧明師也」!現在「行者」您呀,就是我慧明的師父。好!看到這裡,下午再說。

  第十二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十三集

  剛下課的時候,有人問我說「師父啊!這「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什麼都不想嗎」?不對啦,不一樣噢!差很多。

  「不思善,不思惡」跟所謂「什麼都不想」完全不一樣。因為,如果什麼都不想的話,坐在那裡像「木頭」一樣,那就不對啦!那個正好是六祖所說的「百物都不思想」,坐在那裡就像木頭、石頭,那樣不對。

  「不思善,不思惡」是坐在那裡修「止觀」的功夫啊!修止觀。「不思善,不思惡」已經不只是止觀了,又更深一步。因為在「不思善,不思惡」之前,六祖就說,叫慧明法師要「屏息諸緣」,早上就說過,這個「屏息諸緣」是什麼?就是「止」嘛!「屏息諸緣」就是「止」。什麼叫做「緣」?現在再進一步解釋這個「緣」。這個「緣」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先講當動詞好了,因為一般所知道的就是名詞的「緣」,而當動詞的時候就是「攀緣」的意思。怎麼說是「攀緣」呢?就好象我以前曾經講過,我們這個「心」好像蝸牛一樣,又好象章魚,章魚比較(更)像,好像會生出怪手,所以坐在那裡好好的,會生出怪手去抓東西,去抓取外面的東西,叫做「攀緣」。「緣」為什麼要「緣」,因為要取嗎!如果被它抓到的東西,它就會不放,那就跟章魚很像啦!所以那個叫做「攀緣」。而現在你要修習「止觀」、乃至於習禅啦!第一步的功夫就是要把那「怪手」收回來,不但怪手收回來,不去攀緣,而且好像要把它擋住一樣,不讓它出去,那就是「六識不出六門」,聽懂嗎?「六識不好六門」,那樣就是「止息」,「止息」什麼呢?止息「攀緣」的心,不往外馳逐,也就是這個心沒有再出去,這是第一步功夫。你要修行的話,第一步功夫,這個心不能「出去」,要在家裡,要「住在家中」,而「家」是在「這裡面」(師你指身內)呀!所以要先「屏息諸緣」,這樣講也許很清楚,但是有些人可能也還不太清楚。要舉些例子,你坐在那「屏息諸緣」。

  什麼是「諸緣」呢?就是不要想你丈夫、你兒子、你妻子、還是你孫子,也不要想作生意,不想票會的事,後天「會錢」到期,大後天又有另外一個「會」,接下來,下星期又有利息錢,這些都不要想,這些全是「外緣」,這些「外緣」都要停下來。怎麼說是「外緣」呢?因為這些都是外面的事情,這是世間的事情,不要想,甚至出世間的事情也不想,也不要想師父、也不要想道場、也不要想法會,統統不要想,那些都是「外在」的事情。只想什麼?只想我們「內在」的事就好,不是「全部不想」,而是要想我們自己「內在」的事。我剛才做了一個譬喻,就好像做生意,你不要再「進貨」了,要先清「庫存」,現在要開始先清除你的「存貨」,看你「庫貨」中有多少東西,自己要了解。所以你若再「進貨」,就好像再進新的資料,那就是再去「攀緣」,「攀緣」取新的資料回來,平常都是時時刻刻一直往外「攀緣」,現在就不要往外攀緣了,然後「觀照自心」。

  但是要「觀照自心」之前,你先要「止」。「止」什麼呢?就是「止息」,第一個是止息攀緣、「往外攀緣的心」,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不思善,不思惡」。「不思善,不思惡」就是開始在「清理庫存」的貨時候,你要「了解」你的庫存裡面(你心裡)有什麼東西?那麼,以「楞伽經」的話來講,就是「覺自心現量」。「覺自心現量」就是說「念念都知覺你自心裡面現出什麼東西」。所以你在「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時候之前已經有一個「止」了,那個「止」就是「前方便」,也就是在「正修行」的「前方便」,你要能夠先「屏息諸緣」,然後「不思善,不思惡」才開始「正修止觀」。

  (所以)這「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方便隨緣止」,「屏息諸緣」叫做「息緣止」。(這兩者)同樣是「止」,境界不一樣。

  「屏息諸緣」叫做「息緣止」,「息緣」後止息妄心;「不思善,不思惡」叫做「方便隨緣止」。都是「止」的功夫啦!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不是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思想。

  那個「不思」是「不妄想分別」的意思,但是內心「了了見,了了知」,內心裡面「了了見自心相」,我不是比喻那「烏雲」嗎!你坐在那裡「不思善,不思惡」,但是你一切的妄想、雜念你都清清楚,都看得清清楚楚,但只是不去分別這是什麼樣的「妄念」,這是好的、這是壞的、是「善」的、還是「惡」的,是「是」還是「非」、是「錯」還是「對」、是大乘的、還是小乘的、是凡夫還是聖人的都不去分別它,但是你清清楚楚(心中)有妄念出來,而且都看得很清楚,這樣子。那麼這個「看得很清楚」這之中既是「止」、也是一種「觀」,因為你不去「思維」、不去分別它,所以「正與麼時」這個呢就是「正修觀」。而「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這個以「楞嚴經」的話來講,就差不等於「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的境界。「不思善,不思惡」就可以「離生滅」,離了生滅以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自心自性」,然後就是「現前」,「現前」就是「寂滅」,一切究竟寂滅的境界現前。

  所以「不思善,不思惡」並不是「什麼都不想」,然後坐在那裡跟木頭一樣,那是錯誤的,那絕對不是「習禅」。「習禅」我們在開宗明義(開始講本經)的時候就講說「思維修」,所以是要「用心」。而且不只是要「用心」,而且是要「用功」的,要用功的,要很用功的。為什麼?因為你那「自心現」(境界)是剎那、剎那(生滅),你如果稍微一放松,就觀不清楚了,於是就不能「覺了」,接著就被妄想帶著跑,然後就糊裡糊塗了,就墜入「無明」,但是你要「念念明了」很不容易,非常、非常不容易。

  「念念都明了自心」這叫做「明心」。「明心號菩薩」,對不!所以這是「菩薩境界」,很難、很深。

  接著我們繼續講上午講到的地方。不好意思,講呀講地,就講成北京話去了。因為有時候講到較重要的,要用台語講,較不順,台語的造意差,沒辦法。繼續看下面,早上講到「如人飲水,冷暧自知」這是比喻修行是「自證境界」,沒有辦法完完全全告訴別人的意思。所以必須要「自證自知」,他人沒有辦法分享受用。

  接著「今行者即慧明師也」。「慧明」法師就講了,行者您就是我慧明的師父了。慧能大師就說「汝若如是」,你若是那樣,「如是」就是這樣。「這樣」是指什麼東西這樣?就是這樣悟到,你若「如是悟者」,「吾與汝同師黃梅」,我才真正與你一樣,同拜黃梅為師父,同樣拜五祖大師為師父。你若如此悟到,那麼我們都同樣是黃梅五祖大師的徒弟,如此我們都是師兄弟了,是真正的師兄弟,而不是假的,不只是有名,而是真的。因為五祖大師已經開悟,他教我悟到,你也悟到,那樣大家都平等,所以我們都是同一個師父,你不用叫我師父。所以這樣不簡單,是不是?這樣就表示六祖大師一點都沒有自大。他要叫他師父,普通人就說,你要喊我師父,那很好呀!但是他就沒有那樣子。第一表示他「不自大」;第二「不亂僧倫」,「僧倫」就不亂了。我們都拜五祖大師做師父,所以我就不能做你的師父了。當然實際來講,他是傳他法的,實際上他是他的師父,但是名份上就不可以居那個名,所以他就不居那個名,有實無名。

  「善自護持」你就要自己好好護持,「護」就是保護,「持」就是受持,保護受持。護持什麼?護持你剛才所修的那個法,所聽到的、所悟到的那個法,你須好好地護持。「明又問:慧明今後向甚處去」?我今後要向什麼地方去呢?慧能大師就說「逢袁則止」「袁」就是袁州,你若碰到袁州就停止,不要再跑了,若碰到「蒙」就是蒙山,蒙山就是「蒙山施食」那個蒙山,我們說「放蒙山」就是這個。「放蒙山」這個詞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蒙山」是不能「放」,「蒙山」是個地名怎麼放?應該是「施食」,密教裡面是稱為「施餓鬼」。若你碰到蒙山,你就住在那裡,「明禮辭」你看六祖大師他是開悟的人,所以他也一樣有宿世通,會指點別人,看下面的小字。

  經文:〖明回自嶺下,謂趁眾曰,向至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鹹以為然。慧明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慧明法師就回到山下,「嶺下」就是山下,因為追到山上,現在回到山下,就和要追的人在一起了,就跟他們那些趁眾,追趕的眾人。「趁」就是「趕」,跟他們講。「向」就是剛才,「陟」就是升,「向陟崔嵬」「崔嵬」就是高的山路,山路很高的地方,又有石頭,稱為崔嵬。我剛才爬到那高山,又有石頭的地方,「竟無蹤跡」竟然沒有看到那位行者的蹤跡,「當別道尋之」我們應到別的地方去找,這些追趕的人,「鹹」都,「以為然」「然」就是如此,都想那樣是對的。「慧明後改道明」慧明法師後來就名為「道明」,「避師上字」就是要避諱慧能大師,他也是「慧」,一個「慧明」,一個「慧能」,因為他好像是他的師父一般,不能和師父同名,所以以後就改為「道明」。

  經文:〖慧能後到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一是思維,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義,一曰風動;二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近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征結奧義,見慧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雲: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

  看到這裡。

  「慧能」就是我,後來又到「曹溪」,現在叫曲江縣,在曲江縣東南五十裡的地方,又被惡人「尋逐」,於是就在「四會」縣避難,躲在獵人隊裡面,總共在獵人隊躲了十五年,他躲在獵人隊中,就是令人最想不到的地方,因為學佛的人,怎會和打獵的人在一起呢?所以就找不到了,這和老兵躲大炮,稱為「蹲彈坑」一樣,炮彈打過來,都有一洞,若躲在那個洞中,一定不會被炮打到,因為炮彈不會正好又打中那個洞。所以躲在獵人隊裡面,跟蹲彈坑是差不多的意思。「時與獵人隨宜說法」「時」就是常常的意思,常常跟打獵的人「隨宜」就是「隨他機宜」、「合他的根機」來說法,打獵的人常常叫我照顧那網子,若看到「生命」活的動物,我都把它放掉,吃飯的時候我就把菜放在煮肉的鍋子裡,「或問」就是有人問,我就說我只吃肉邊菜,他是不得已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你若吃素就不要說我要吃肉邊菜,就好比我上次講,廣欽老和尚吃香蕉,你也學他吃香蕉一樣,他吃香蕉可以得道,你吃香蕉並不會得道,因為你有飯可吃而不吃。六祖大師吃肉邊菜是不得已,所以你不要學六祖大師吃肉邊菜,不必這樣。因為你也不在獵人隊裡面,而且你也沒有得到衣缽,更沒有人被追趕,所以學佛,不要「斷章取義」。「一日思維」有一天我就這麼想。「時當弘法」,這個時候我應該出去弘法了。「不可終遁」「遁」就是「逃遁」,不可常常躲著。於是我就下山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值」就是遇到、碰到,正好碰到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因二僧論風幡義」有二個出家人在討論「風幡義」,「是風、還是幡」的道理,因為這兩個人看到幡飄來飄去。其中一人說「這幡為何在動呢,因為風在動,風先吹動,所以幡才會動,若沒有風,幡就不會動」對吧?另外有一位就說「這是幡在動,而不是風在動,若風在動,那是風的事情,風在動時,幡不一定就會跟著動」。就這樣在那裡議論不已。慧能我就向前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這是什麼意思呢?「風動」是什麼?風動是「因」,而「幡動」是果。這兩個人一個只看到「因」,一個只看到「果」,各執一端,各執已見,那這樣就沒有「交集」了。所以就不能達到結論。慧能大師就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尊稱)就是你們兩位心動。這是怎麼講呢?這是說「一切因果皆在「自心」」。因為一個執因,一個執果,但是一切因果其實都在自心,所以這個「心」才是一切現象真正的原因,(一切現象、因緣)最終最後的真正原因就是「心」。所以,你們看到的那個風動或是幡動它只有一個「心動」以後的表面的表象之結果,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這句話「仁者心動」是一個雙關語,是個反諷、也是破斥,但這個是表面的意思。而較深的意思是「一切的因果都是自心」,所謂一切法皆由心生,「心生故一切法生;心滅故一切法滅」。所以是「仁者心動,萬法由心造」的意思;第二個意思也是雙關語,是反諷、諷剌他們說,是你們心動,因為你們心動,所以吵吵嚷嚷不休,「議論爭執不休」也是一種「心動」。「一眾駭然」,大家聽到了都非常驚呀!說講這道理這麼深。印宗法師就「延」,「延」就是請,就請我坐上席,「上席」就是上座的上面。「征诘奧義」,「征」就是征求,「诘」就是問,問我奧義,「奧義」就是「深奧」、「奧妙」的道理,就問我一些很深的佛理。「見慧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印宗法師看我所講的話,「言簡」言語都很簡單,「理當」道理都很適當,而且「不由文字」,「由」就是循、假借、執著的意思,「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因為上面所講的「言簡理當」,「言簡」的「言」就是文字了嘛!有「言語」就是「文字」了嗎!所以「不由文字」不是「不用文字」。

  所以很多人以為「不由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那就都不用看經了,日本有一幅很有名的畫,畫中慧能大師把經書撕掉,你們曾看過嗎?那是一幅很有名的畫名畫,(題名)「慧能大師撕毀經書」,那個是魔說、那個是魔道。慧能大師既沒有教人撕毀經書,也沒有自己撕。下面慧能大師就有說「不由文字」不是說都不用文字,若不用文字,怎麼樣傳法呢。所以一定要用文字,只是「不執著文字」而已。而且他所用的字都非常簡單,沒有用很深的文字,但是道理都很適當、很深。所以禅宗「不由文字」,並不是說都不用文字,也不是說都不要經典,而只是不執著,還是要有經典的方便,才能夠傳法,所以言說文字是需要的。宗雲,行者你一定是個非常人、不是普通的人、不是平常的人,我好久前就聽說黃梅五祖他的衣法已經傳到南部來了,「莫是行者否」?「莫」就是莫非,莫非就是你吧!慧能就說「不敢」。經文中「慧能」是他自己稱自己的,而我們學佛的人,不要說「慧能」,我們要稱「慧能大師」,最好稱「六祖大師」才更禮貌。好像有人說「釋迦牟尼」,你不能光說「釋迦牟尼」,你要說「釋迦牟尼佛」,要加個「佛」字。假若是菩薩,要加個「菩薩」,不要只說名字。有一部經叫「百喻經」,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博士,把它翻作英文,稱為「The Fables of ShaKamuni」,這個名字根本不對呀!有二個地方不對啦。第一「The Fables」「寓言」(這個英文字不對),第二個「Of Shakamuni」你不能光說「Shakamuni」「釋迦牟尼」,應該說「Shakamuni Buddha」「釋迦牟尼佛」,這樣才對。「釋迦牟尼的寓言」這樣不行,要稱「釋迦牟尼佛的寓言」才對,你如果是信佛的人的話,這是第一點。譬如我們稱呼人,你也要稱某某先生,若是老師也應稱某某老師,不能直呼其名,對普通人都如此尊稱了,何況是佛祖呢!第二點是關於Fable這翻的不對,應是Parable。因為英文的Fable是指「伊索寓言」式的(寓言),那種動物的寓言才是Fable。若是佛祖說的並不是動物的(寓意),不是說狐狸精或是青蛙做主角的,狐狸精或是青蛙做主角的那才叫是Fable;若是人作主角就要說是Parable,這點較不重要,較重要的是「釋迦牟尼布達(佛)」。看下面。

  莫非行者您就是「衣法南來」得到衣法的人?慧能大師說「不敢」。你看我們中文真是奧妙,慧能大師說「不敢」,這「不敢」的意思其實是「敢」。「宗於是作禮」,「宗」就是印宗法師,印宗法師於是就向我頂禮,所以古時候有修行的人就是如此。「告請」叫我應該請出傳來的衣缽「出示」給大家看,請大家瞻仰。為什麼請大家看?因為是法寶呀,是寶貝,代表法寶。看下面的經文。

  經文:〖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禅定解脫?』慧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看到這裡。

  印宗法師又問,黃梅五祖大師「付囑」,「付囑」是付囑衣法,付囑給你衣法。「如何指授」,「指」就是指示,「授」就是教授,如何指示和教授你?他傳給你衣法,如何指示和教授。這就內行了,不是光看衣缽就好,主要是(要看)「法」,在「法」上他怎麼開示。慧能大師就說了「指授即無」,若講「指授」是沒有的,只論見性而已。「不論禅定解脫」,這「禅定」是說一般由修「四禅八定」而得到解脫,他就不說這些了。印宗法師就說了「為何不論修四禅八定,來得解脫呢」?慧能大師就說,因為這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這裡是很麻煩的,現在我們看講義。這解脫的「禅定」有「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叫做四禅;「八定」就是四禅的「色界定」上面又有「無色界定」也是四種(其實後四定就是後四禅,但前四個不稱定而稱作禅,後面的四個不稱禅),(與四禅)合起來稱為「四禅八定」,其實「定」只有四個,「禅」有四個,「定」也只有四個,可是一般都講「四禅八定」。「解脫」呢?待會兒講「八解脫」就能了解了。「解脫」的「解」就是解「惑業的系縛」,「脫」就是脫「三界的苦果」,簡單說就是解脫「惑業苦」,解掉「惑業」的系縛,「惑業」一解脫之後,就脫離了三界的苦果,這樣叫做「解脫」,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解脫」的意思是指「八解脫」,看講義就好。「八解脫」,第一就是「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第二個就是「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第三個「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這樣斷句的);第四個「空無邊處解脫」;第五個「識無邊處解脫」;第六個「無所有處解脫」;第七個「非想非非想處解脫」;第八個「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這些叫做「八解脫」。第一個「解脫」回過頭來講。(第二個)「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就是「內身」有「色想」之貪,簡單說「心內」還有「色想」仍會「貪色」,「色」就是「物質」的意思。為了要除去這個「貪」,就觀外色是「不淨、青瘀」等色,也就是作「不淨觀」。「青瘀等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若看人的身體又白又嫩,那樣就會生貪,現在則觀人死了身體變成「青瘀色」、好像青黑瘀血(顏色)很難看,「青瘀色等」就是修「九想觀」,因修「不淨觀」使「貪」不起,而得解脫,這種「解脫」叫做「內有色想」、「內有貪色之想」觀「外色不淨」而得「解脫」。好!今天講到這裡。

  第十三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行由品第一;般若品第二。

  第十四集

  「八解脫」第二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頭一個是講,「內」就是內心,內心仍有對色的貪念,因此觀「外色不清淨」,所以得到解脫。第二個就是內心已經沒有對色的貪念,叫「內無色想」,對色的貪念,但仍觀這個「外色」而解脫,雖然心裡已經沒有貪念了,但是為了要使得它更加堅牢,所以觀外色「不淨」的青瘀等色,使不起貪,而得解脫,就稱為這(第二)種「解脫」。這是依「二禅」的定力,已經得到「二禅」的禅定,依「二禅」的禅定而起,雖然二禅的禅定,但所緣的色是「初禅」的色。以上這二種都是「不淨觀」。第三種「淨解脫身作證」,這則是觀「淨法」,就是不是「不淨觀」,而是「淨觀」。觀什麼呢?觀「淨色」故名為「淨解脫」。就是在定中除「不淨」的想,唯觀這八色等,(即)「光明、清淨、光潔、妙寶」之色,「觀」這八種妙寶之色,這是好的色,所以不是「不淨的色」,是「淨色」,觀這「淨色」而得解脫就是「淨解脫」;「身作證」就是自己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叫「身作證」;「具足」呢?對這一種淨解脫的境界都已經具足圓滿了,所以叫「具足」;「住」就是「住於此定」而不動,叫「住」。接下來第四個「解脫」「空無邊處解脫」,這「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個其實跟「四空定」是一樣的。剛剛不是講「四禅」、還有「四定」嗎?「四定」就是這四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因為修「空無邊處定」而得解脫,叫做「空無邊處解脫」,那麼這個是「四定」裡面的第一個「定」。什麼叫「空無邊處定」呢?就是「觀空」,「觀這一切法如虛空一樣」、而這「心量」也如虛空一樣「沒有邊際」,因此就自在無礙而得解脫,那麼這種解脫叫做「空無邊處解脫」。那如果觀「虛空沒有邊畔」這樣子的「定」叫空無邊處定,當然這是得到「四禅」以後的境界。這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什麼樣的境界?如果得到「初禅」就不用睡覺、也不用吃飯,所謂的「禅悅為食」嘛!如果得禅定就不會睡著了,他坐在那兒就是一種最好的修休息,所以不吃、不睡。然後到「四禅」以後,連呼吸都停止了,所以是那種境界,但是沒有死呢!身體還是熱的,但是脈搏已經很微弱了,這個是「色身」上的境界。那如果是「心」裡面的境界呢?如果得了「禅定」以後,煩惱就很少很少了,「忿覆悭嫉惱害恨」這些粗的煩惱都已經幾乎沒有了,「忿」就是大怒那個「忿」,得禅定的人不會暴怒,「覆」心中不會「覆藏」事情,「悭嫉」這個「悭」就是悭吝,不會吝啬,「嫉」就是「嫉妒」,不會嫉妒,「惱」就是不會惱別人,「害」呢?也不會害眾生,「恨」不會懷恨。所以入了「禅定」以後,「心」就變得比較微細,那粗的煩惱就壓止下來了,止息「粗的煩惱」,剛剛講的那些煩惱就都沒有了,就不會起「現行」,因為那個「定力所持」,它就不會起了,「忿覆悭嫉惱害恨」都沒有了,所以你若知道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在「俱捨論」裡面講的。「俱捨論」全名叫做「阿毗達摩俱捨」,「忿覆悭嫉惱害恨谄诳憍」這些粗的煩惱都很薄、都不會太起了,所以用這些就可以做一個標准,若有人說他已經得「定」,那就用這個去看,看他這些毛病還有沒有?會不會常常這樣子,如果還會這樣子,那他所謂的「得定」是騙人的,當然這些毛病、這些煩惱並不是說得定以後就沒有了,而是不起現行了,知道吧!「不起現行」因為「定力所持」,「定力」把它壓住了,「定力」把這個煩惱壓住了。怎麼壓呢?因為我們修禅定,大家知道就是「攝心」,對不對?「攝心成為一個」(攝心一念),那怎麼會有煩惱呢!煩惱都是因為(心)「散亂」,「心散亂」就有煩惱,心若收攝成一個的話,那個煩惱自然就收起來沒有了。所以(心)「散掉」就有煩惱了,得定人他那煩惱就暫時止息,因為那個「心」收攝的關系,「煩惱相」就生不出來,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你要「攝心不亂」、「攝心不亂」。所以你「念佛」,為什麼要念佛呢?也是初步就是說,因借著念佛的方便,然後「攝念」,「攝念」就是把你的「心念收攝」起來用這個念佛的方便,那因此「心」就不散亂了,「不散亂」就沒有煩惱了,再進一步就「得定」,就是所謂得「念佛三昧」。看你修什麼法門就得什麼樣的「三昧」、或是得什麼樣的「定」。

  剛剛講說如果是得定的話,得定的人他就不會有些粗的煩惱,粗的煩惱就收攝起來了。所以我們這個末法時期你要能分辯到底某些境界是真有、是假的,這樣子你一看就知道了(指辯別那些說已得定的人)。所以你在坐禅有很多人他會產生很多種身體的現象,對不?身體的現象沒有一定,那也沒有標准,但是有一種一定是准的,是什麼?就是這個(指「忿覆悭嫉惱害恨谄诳憍」這些煩惱是否還現行),這就是「心法」。(身法)沒有關系,有的人說他會發冷、發熱或怎麼啦,那都沒有什麼關系,有也好,沒有也好,那是有一個道理在的,(這)下次再講給你們聽。那是「身」的變化,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心」有變化,你修行修了半天,你的「心」有沒有起變化,你要「轉化」你的心有起變化,那才是修行有功效。那什麼樣的變化?當然是變好而不是變壞,變得煩惱淡薄啊!變得煩惱壓下去、或是少了,這樣子才是真正的修行。那若其它的種種變化、乃至於你可以呼風喚雨,可以見神見鬼,那都沒有用。你說你有看見佛祖,有看見也不要緊,最好你自己變成佛祖,那是最重要的,你看見佛祖那也只是你所見到的,但並不是「你」,這樣子(講)了解嗎?我現在跟你們講,因為這部經(壇經)是究竟的經,所以我跟你的們講的都是實在的話,就不會像拿棒棒糖給你,慢慢引你、誘你,現在講的都是實在的。好!

  「空無邊處定」就是因為觀「空」,「觀」一切法空,然後達「自身空」、「他身空」、然後達「色空」乃至於「器界空」,這叫「空無邊處定」。那如果觀出那個「空」以後,就得到「定」了,叫做「空無邊處定」。這個「空」是「無情界」,對不對?是觀「無情界」空,然後接著就「觀」有情界的「識」,「識」就是觀「八識」,「觀」我們這個「八識」是「遍滿一切處」就是「無邊處」,我們這個「八識遍滿一切處」,所謂的「法身遍法界」,觀成的時候就叫做「識無邊處定」,因為這個「法身遍一切處」,所以得「定」,稱為「識無邊處定」。那如果這樣修的「定」而得「解脫」,就叫「識無邊處解脫」。第六個呢?「無所有處解脫」,這個是從「無所有處定」來的,本來是「空無邊處」跟「識無邊處」,現在變成「無所有處」,那就又更進了一步,就是說這個范圍又更廣闊了,「無所有處」。那修一切法「無所有處」那麼就得「無所有處定」,那因此(定)而得「解脫」,就稱為「無所有處解脫」。第七個又更進一步了,「非想非非想處」,「非想」因為一切眾生都有「想」嘛!那就是「非想」,那如果「非想」的相反呢?「想」的相反是「非想」,但是這個定呢是「非想又非非想」,那麼那就是在三界裡面沒有什麼執著了,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那麼修這樣的觀想而得到的定,叫做「非想非非想定」,那因此而得到的「解脫」,叫做「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那麼以上其實是跟那個「四禅八定」的「四空定」是差不多的。第八個「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滅受想定」就是「第九次第定」,也就是「小乘」聖人所修的「滅受想定」,把「受」跟「想」都滅掉了以後,然後得到了解脫,「身作證」就是「身」已經達到、自身、親自達到這樣的境界,叫做「作證」,「具住」就是「具足圓滿而不動」叫「具住」。那麼以上這些叫做「解脫」,這樣的修法一般就是說小乘的修法。

  但是大乘的菩薩並不是說不會。你就要注意這裡,六祖大師說「不論禅定解脫」,並不是說禅宗的祖師就「不會禅定」、「也不得解脫」,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不是以這個為最究竟這樣的意思,不是以修「四禅八定」得「八解脫」為最究竟。那為什麼呢?因為禅宗所談的最重要的是「見性」,「四禅八定」得「解脫」這種比喻說是大學程度,「見性」就是研究所的程度啦!等於是這樣子。再看下面。

  「宗曰:何不論禅定解脫」?稍等一會兒,我印給你們的講義,還有一份「八勝處」跟「十一切處」,有沒有?這個出家眾可以看一看,這些都類似、都相關,因為這都是修禅定的東西,你看一看,可以了解一下。十一切處那是「十」一切處,「一切處」是在一起的。雖然是有相關,但是我們沒有時間去討論這個,你自己去看一看就好,以後講到的時候再講。

  「宗曰:何不論禅定解脫」?印宗法師就問他說,怎麼會不論禅定解脫呢?「慧能曰:為是二法」,因為「禅定」、「解脫」是二法。什麼是二法呢?就是「對立之法」。什麼「對立」呢?因為「禅定」是對「散亂」;那「解脫」對「系縛」。有「解脫」就有「系縛」;有「系縛」才有「解脫」。那「禅定」是對「散亂」,因為有「散亂」才有「禅定」,所以是「對法」、是對立之法。但是在「本性」裡面,這個「禅定、解脫、散亂、系縛」這些都是「本性」裡面所現出來的「相」。因為是「對立」之法,有「定」就有「亂」啦,有「解脫」就有「系縛」,所以不是「佛法」。這是什麼意思?「佛法」就是「佛所自行的境界」,即「佛的境界」。這裡所謂的「佛法」是「佛自己的境界」,因為禅宗所學的是「佛的境界」,而不是一般的境界。所以接著又說啦「佛法是不二之法」,佛祖自己所行的法是「不二之法」,不是有兩種。這個「不二」就是說「離一切分別對立」,怎麼講呢?因為佛性「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對立」,所以是「不二之法」。佛祖的境界就是「沒有對立的」,因為有「對立」就有「沖突」,有「沖突」就有「煩惱」。但是佛已經到達沒有沖突煩惱的地步了,所以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師又問說,那麼你所說的「佛法不二之法」是什麼?慧能大師就說「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法師你現正在講的「涅槃經」、你在解說這「涅槃經」,「明佛性」,「明」就是「闡明」,闡明佛性或是明了佛性,這就是佛法的「不二之法」。這「不二」就是「不分別」、「生佛不二、一真法界」的意思。「生佛不二」就是眾生與佛是不二的,眾生與佛不是二種、是一種,因為都是「真如所現」的。

  「慧能曰」慧能大師就說,法師您在講的「涅槃經」的「闡明佛性」這就是「佛法不二之法」。譬如說「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這是「涅槃經」裡面的經文,高貴德王菩薩就跟佛世尊說「犯四重禁,做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假如眾生犯「四重禁」,「四重禁」就是「殺盜YIN妄」這四種重戒,「禁」就是「禁戒」,這四種重的禁戒。犯「四重禁」又造「五逆罪」,「五逆罪」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這五種的「逆罪」叫「五逆罪」。跟「一闡提」(叫信不具),意思就是說「不具足信根」,「不信」就是不信三寶,對三寶不相信(不信佛法僧),這種人叫「一闡提」,就是不信佛的人。這樣犯了「四重禁」跟「五逆罪」以及不信佛的人,是不是會斷他的「善根」與「佛性」呢?佛世尊就回答說,「善根」有兩種,一種是「常」;一種是「無常」,但是佛性非「常」、非「無常」,所以就不斷。「佛性」跟「善根」不一樣,佛性它不屬於「常」,也不屬於「無常」,它(佛性)不是「生滅法」,所以就不會斷。「名為不二」所以就「不二」。「一者善,一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法」裡面有「善法」也有「非善法」,但是這「佛性」不是屬於「善法」、也不是屬於「不善法」,不能說它是「善」還是「不善」,因為好人也有「佛性」,壞人也有「佛性」,所以「非善非不善」,所以「佛性」是「不二之法」。「蘊之與界」,「之與」就是「至於」,從蘊到界;蘊至於界,就是從蘊到界。「蘊處界」總說應該有三種即「蘊、處、界」,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間省略掉一個「處」。所以從蘊到界叫做「蘊之與界」,簡略的講就是「蘊之與界」,那事實上是有三個,叫「蘊、處、界」,這三個叫做「三科」,這個代表(了)一切世間法,一切世間法就用這「三科」不代表。「凡夫見二」,對這一切的世間法凡夫人都看到兩種,「看到二種」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染淨、善惡、是非、美丑」等等

  (對立的兩面),他都把它分別成兩種。「智者了達,其性無二」,若是有智慧的人,他了達這個真如本性,就看到這個「其性無二」,就看到一切法的本性是沒有二種(對立)的,不是「兩種」而是「一種」,這都是「真如所現」的。「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假如沒有分別、沒有差別的這個「性」就是「真如之性」,真如之性就是「佛性」。

  經文:〖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發,願事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這個印宗法師聽到我這麼說以後,很歡喜合掌,說「某甲」,某甲就是我(印宗自稱),印宗法師自己自稱(某甲),我在講經就好象瓦礫,好像碎瓦礫、破瓦這樣子,而仁者您所論義、您所講的道理就好象真金,很寶貴;我所講的就好像破瓦礫,而你所講的就好像真金。稱贊他很高,而自己很謙虛。所以你看,修行的人就是這樣,假如沒有修行的人就不是這樣,甚至於嫉妒還要加害他。「於是為慧能剃發」就為他剃發。「願事為師」願意侍候他當他的老師,就拜慧能大師作師父。慧能我於是就在菩提樹下,開示這個「東山法門」,「東山法門」就是五祖大師的法門。

  「慧能於東山得法」我在東山那裡得到法之後,辛苦受盡,生命好象懸絲一樣。「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今天能夠跟你們這些官僚、這個知府官僚、出家人、在家人在這裡講這個經,莫非是累劫所結的緣,也是過去生中我們大家一起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所以才能夠聽到我上面所說的禅宗頓教得法因緣。所以這以上就是六祖大師他的得法與第一次(正式)傳法的因緣。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我慧能自己的智慧,你看,這個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說自己很行,甚至比佛祖更行,說這叫什麼「無上師」,嘿!實在是真愚癡。因為這些法都是佛祖所傳的,不是自己發明的。如果要聽先聖,「聖」就是佛,要聽先聖所教的法,就要自己要淨身、淨心,要令這個心清淨。聽完了以後,要各自除去這個疑問,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象先代聖人一樣,就沒有差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這些法眾大家聽了這個法以後,就很歡喜,作禮而退。

  這是頭一品「行由品」。

  你們如果有看過這個「六祖壇經」,從頭到尾看一遍,那麼這裡有一個問題,你去看這些品裡面,最重要的是那一品,你去想一想看?然後(再想)為什麼(這一品最重要)?還有這頭一品因為是講「故事」,對不?所以你們不要只是看一個故事而已,這不是只有看故事,要看裡面的道理。所以「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好這是頭一品。接下來講「第二品」。

  「般若品第二」

  經文:〖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诃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聽!吾為汝說:〗

  先看到這裡。

  這「般若」梵文叫做Prajna,這個「般若」意思就是「智慧」,但是為什麼不翻成「智慧」呢?因為「智慧」會根一般所說的智慧混在一起,跟世間的智慧會混在一起,所以就直接翻那個音,因為這個(般若)是「出世間的智慧」,那一般的智慧跟出世間的智慧、跟佛祖所說的智慧有什麼不同呢?最重要的就是說,一般的智慧或是「聰明」不能「斷煩惱」、不能「得解脫」。所以你看在這世間裡面,說這個人很聰明,比如說他算術很棒、物理、化學很棒、或是說很會寫文章、或是說很會做什麼什麼事情,乃至於說他是很出色的哲學家,但是他就是沒有辦法斷他的煩惱,甚至他自己的事情都沒辦法,甚至他的家庭生活,他個人的生活,他都沒有辦法處理得很好,所以這就是一般世間的智慧,他可以數學很好,但是他的煩惱跟一般人一樣,一大堆,他可以是科學家、還是數學家、物理家、化學家、乃至哲學家、歷史家都可以,但是他心理的煩惱一大堆,譬如說以哲學家來說,以「羅素」,羅素也是哲學家對不對?但是他的生活就一團糟,他離婚三次,然後他以前常常要自殺,這是哲學家;那文學家呢?文學家他寫文章是想要說教化眾生,但是很多文學家、普通文學家也都是這樣,煩惱一大堆,乃至自殺的很多,譬如說海明威是自殺的,對不?三島由紀夫也是自殺的,像哲學家「尼采」他那麼會寫哲學,那麼會教人,但是他自身在一生中都在瘋狂的邊緣,其他像畫家那更不用說,畫家發瘋的也有,像「梵谷」,他就是一生都是在瘋狂的邊緣,甚至住在瘋人院裡面,「梵谷」也翻成「梵高」。所以世間人的智慧是沒有辦法得解脫,沒有辦法超脫煩惱的,只有佛祖的智慧有辦法,乃至世間的聖人,譬如孔子來說他也很煩惱,你知道嗎?你看「論語」、看「四書」就知道他也很煩惱,他煩惱什麼?煩惱無官可做,所以周游列國就是要去當官,但無官可做,所以只好回去魯國寫春秋,這個你知道嗎(史中有記載,史記「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又他(孔子)老人家也常生氣,常常罵人啦,常常對他的徒弟也不公平,他喜歡的就稱贊一大堆,那如果會跟孔子拍馬屁的,譬如木氏、子貢、還是顏淵啦!他就對他們很好,像子由那個土公(粗人),他就把他罵得臭頭,宰我常常都被他罵,這樣子,所以(對弟子)有分別心啦!所以他(孔子)也會瞋怒,也會種種、甚至於你看林語堂的「子見南子」,「子見南子」你知道?「南子」你知道嗎?南子是一個很美的女人,她是一個國王的妃子,雖然很漂亮但是很貪YIN,孔子看到她的時候也驚動,所以那個林語堂就寫了一個戲劇諷刺孔子,叫做「子見南子」。論語裡面也有提到有人問孔子說,先生您見到南子的時候為什麼「心動」(而失儀)?這樣的問題。還有孔子也離婚,你知道吧!「孔子出妻」,那個「出妻」就是把她離婚(休妻),好象是李敖(作家)吧寫了一本書叫「孔子離婚」。我以前就是這樣子,什麼都看,所以有的沒有的裝了一肚子。所以世間人的智慧啊!即使是說我們中國人所稱的「至聖先師孔子」他也煩惱一大堆,這樣子,甚至他也不是只有煩惱是無官可作,他也曾無飯可吃,他在陳蔡的地方,陳國跟蔡國的中間的時候,被人家圍,三日三夜都沒有飯可以吃,所以也是一種煩惱。世間人的智慧像哲學家、還是聖人統統都有煩惱,只有佛祖的智慧能夠斷煩惱,剩下的人都沒有辦法。因為我就是從那裡滾過來的,我就曾經研究哲學、研究了很久,為了要所謂「追尋真理」!東西方哲學都探索了一番,結果找不到(真理),最後還是覺得佛法最好,只有佛法才可以「斷煩惱」,而且可以「安身立命」,其它的都沒有辦法,其它的,在說的人本身就沒有辦法了,那有辦法教人,所以這個叫做「智慧」。

  「出世間的智慧」能夠「斷煩惱、度生死、得解脫、證菩提」,出世間的智慧可以這樣子,就是佛的智慧。但世間的(智慧)就沒有辦法(斷煩惱)啦!

  「次日」第二天。「韋使君」就是那個剌史。就「請益」請教。「師」就是六祖大師。「升座」以後就跟大家說。「總淨心」,「總」就是大家、全部,大家都要淨心。然後再來念這個「摩诃般若波羅密多」,「摩诃」是「大」的意思,「般若」智慧,「波羅密多」到彼岸,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另外一個翻法就是「大智度」,有大智慧才能夠「度」。才能夠「度生死煩惱」,若沒有智慧就沒有辦法「度」,若沒有智慧,無論你修什麼樣的法門,都沒有辦法「度」。好!休息。

  第十四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五集

  繼續說。「總淨心念」大家統統「淨心」然後再念,這「念」是心念,心在念。「念佛」、「念咒」的「念」不是口(邊)(即唸),沒有口字旁,表示是用「心」來念。這個「念」啊,你看這個「念」字,什麼叫做「念」?是「今心為念」,現在此刻這個「心」,就叫做「念」。所以中文的造字也是很深奧的。淨「心」來念「摩诃」,「摩诃」是梵文,是「大」的意思。「般若」上次已有講過,剛剛講過。「波羅密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能夠到達彼岸」,意思就是「度」,大智慧能夠「度」。這個到「彼岸」是一個比喻而已,有「生死煩惱」就是「此岸」,如果能夠「超越生死煩惱」就叫做「彼岸」。所以「龍樹菩薩」他著一部「論」叫做「大智度論」,「大智度」就是「摩诃般若波羅密多」,就是「論」這個「大智度」。「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善知識」就是六祖大師稱呼在場的所有的人,你們諸位「善知識」啊「菩提般若之智」,這「菩提」意思就是「覺性」,「覺性般若之智」。「世人」就是世間人,一切世間人啊「本自有之」,本來就是有這個「菩提覺性」的「般若之智」啊!「只緣心迷」,這「緣」就是因,只因為「心迷」,「迷」就是迷路或是迷失方向叫做「迷」。這個「迷」是迷什麼呀?有兩種的「迷」,一種是「迷內」;一種是「迷外」。「內迷、外迷」。「外迷」什麼?外迷「五欲六塵」;那「內迷」呢?內迷就是迷自己的「根身六識」。一切眾生迷這兩種東西,就是「迷內」跟「迷外」,「外迷」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被「財」迷去啊、被「色」迷去啊、被「名」迷去啊、被「睡」迷去啊、被「食」迷去啊,被「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迷去,這就是「外迷」;或是被「色聲香味觸」(五塵)迷去,「迷色、迷聲、迷香、迷味、迷觸」這叫「外迷」;或迷「山河大地」,例如有的人愛看風景啊,所以常常去朝山,朝山還可以邊看風景、邊拜,真好!空氣又好、景致又好,在拜的時候大家又可以作秀真好、帶表演,這是「外迷」;迷「山河大地」、迷「房屋田產」、迷「汽車洋房」,這是「迷無情界」;那迷「有情界」,迷「迷父母妻子兒女」,這些都是「迷」,這是可以看得到的;那看不到的呢?迷「稱贊、恭敬、名譽、供養」等等,這也是一種「迷」。所以世間人說「人死留名,虎死留皮」,其實這是妄想,你留名,而那「名」也是會變的,有時你這一世現在得好名,到下靠子可能你被人罵得要死,也未可知。例如孔子公他也有時候(境過)很好,有時候也不太好,如「批孔揚秦」的時候他就遭殃了,對不?然後碰到胡適的時候,就提倡把孔子(孔家店的書)全部丟到茅屎坑裡面去,對不對?(如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所以邊孔子公也有「時候好」(景氣)的時候,也有「時候不好」(不景氣)的時候,連孔子公都這樣了,何況是你我。所以有些文學家,有時候在某些朝代他就很風靡,有時候就籍籍無名,就沒有人要研究他,對不?所以那「名」啊!是依附「外在的」(條件),而且是虛幻的(不可靠的),所以你如果要求「留芳百世」那是妄想的,因為不可能,你的名聲也是起起落落,那都有「市場」的啦!那市場有那個(景氣)指數有時候高,有時候會低,像賣股票一樣,所以有時候也會「跌停板」,所以很不可靠,而且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依靠別人的評判(而存在),那真可憐、非常的可憐。所以修行佛法就不應再求這個(名)了,求那個就是一種系縛,「為名所系縛」嘛!被「名」綁死,眾生就是空思妄想,為了求有名,不只要當世有名,還要流芳百世,實在是三八,沒有那種事(指能流芳百世)。

  所以你這樣看儒家說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實會不會朽呢?會朽,沒有一樣東西是不朽的,因為「一切法皆悉無常」,很明顯地這個時代孔子公就沒有很流行,對吧?那樣就朽啦,對不!所以這個叫做「外迷」,「外迷五欲六塵」,「迷財、迷色、迷名、迷食、迷睡」,都是這個「心」被那些東西所迷惑了,這個「迷」就是「迷惑」,這是講「外迷」。

  那「內迷」呢?這「外迷」已經夠難了,對不?你要克服這「外迷」已經夠難了,要有那種智慧啊!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都是「依靠外法」心就不自在了,這已經夠難了,你說光是要看那個「歐卡內」(日語,錢)就很難了,對不?可是「歐卡內」只是一個東西啊!跟「歐卡內」有關系的太多了嗎!我剛才說的房子啊、田產啦、洋房啊、汽車啊這些統統都是啊!這些東西統統都是跟金錢有關系的,財啊!那要看開這個「器界」啊!「有相的器界」的東西,(如看開)「房屋、田產、山河大地」這已經很困難了,這叫「器界」的就是「無情界」的。剛剛講的那些「房屋田產」啊、「色聲香味觸法」等,那些都是「無情界」的。而「有情界」的就更加困難了,你要不被所謂的就是「父母、妻子、兒女等眷屬」所迷這就更難了,可是這些仍是「外法」。

  等到談到「內法」那就又更難了,內迷「根身六識」或是「八識」,我們眾生不但「迷於外」,而且還「迷於內」,迷自己的「身體」根身跟迷自己的心,「迷」身又迷「心」。那「迷」的根本是什麼?「迷」的根本就是「貪愛」,因為「貪愛」所以「迷惑」。

  所以我們貪「外法」又貪「內法」。「外貪」這個世界,「內貪」(自己的)身心,所以不得「解脫」啊!然後(把)外貪(的)這個世界當作是我的,內貪(的這個)身心當作是「我」。所以一個是「我」;一個是「我所」。

  所以「外迷」為「我所」,「內迷」為「我」;外迷「我所」,內迷「我」。

  「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只因為心中迷惑,所以不能自己悟到。「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所以就要「假」就是依靠,就要依靠、假借大善知識,「示」就是指示,「導」就是引導,指示引導,才有辦法「見性」,「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好像一個人到一個地方去玩,他因為迷路,所以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去要問人家說,總統府怎麼去、在那裡?有一個認得路的就跟你說,總統府在那邊,你就這樣走。為你指示總統府在那邊、那樣走的那個人,就是「善知識」。所以因為你迷了路以後,你再怎麼轉也轉不出去,再怎麼轉也轉不到,所以你就要靠善知識給你指示。一切眾生不能悟道就是迷啊!「迷」的相反就是「悟」,或者反過來講,「悟」的相反就是「迷」啊!所以不能「開悟」的時候就是因為「迷」的關系,那「迷」的關系所以沒有找到路,那因此就要靠「大善知識」來指示、引導你們(向)正確的方向。這個「指示」跟「引導」不一樣,「指示」只是指給你知道就好;那「引導」呢?就是說甚至把你帶到「目的地」,有時候若只是告訴你(怎麼走),你聽也聽不懂,所以他就說「好啦、好啦,我帶你去吧」!美國人和日本人經常會這樣,我們台灣人不知會不會這樣不知道,你若問他路,他跟你說了半天,你又聽不懂,仍不知怎麼走,他就會干脆帶你去。「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你就要知道「愚人」愚癡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的「佛性」本來是「無差別」的,但是只因為他的「迷」和「悟」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就有愚癡也有智慧的(人),種種的差別。所以有的人學習這個禅宗,很容易就墜入「斷滅空」,他說「啊,沒有差別」或說一切都不分別,雖然「不分別」,但眾生還是有迷、有悟、有智、有愚啊!這「迷悟」和「智愚」還有很多差別,有的人很笨,有的人沒那麼笨,有的人小笨,有的人大笨,對不?以智慧來講也是一樣,有的人有一點智慧,有的人智慧很高,有的人有普通的智慧,這都有很多的差別,是不是這樣呢?所以雖然「真如本性」是一樣的,但是因為它現出來的「相」不一樣,所以它的「作用」就有很多不同,差別就很多,雖然差別很多,但是究竟來說是沒有差別;雖然「究竟」來說沒有差別啊!但是因為因緣不一樣的關系,所以也有種種的差別,這樣聽得懂嗎?所以若要說「無差別」,另外一句也要說,「因為因緣不一樣的關系,所以也有現出來種種不同的差別出來」,所以有「智」有「愚」。不是只有有「智」有「愚」,也有「健康」也有「生病」的啊!也有長得很壯,也有缺嘴的,也有眼瞎的,生出來就這樣子的,也有精神很政常的,也有發瘋的,統統有啊!對不?這就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這樣呢?所以這都是眾生的因緣不一樣,它因緣不一樣,它的「業果」就不一樣。

  「吾今為說摩诃般若波羅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我現在為你們解說這個「摩诃般若波羅密」的這個法,所以你們大家統統可以得到智慧。「志心谛聽」,「志心」就是「一心」的意思,「專心一心」來好好聽,「谛」就是「真」,「以真心來聽」,不要再妄想分別。「吾為汝說」我來跟你們說。

  經文:〖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先看到這裡。

  善知識,諸位善知識,這世間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就嘴裡面一直在念、一直在說,說這個「般若」,如念一點「般若經」啊就一天到晚在說「般若」,就一直掛在嘴巴上。「不識自性般若」但是他實在沒認識到他自性的「般若」,他所說的「般若」是外在的「般若」,不是真正的「自性的般若」,如果這樣呢?「猶如說食不飽」,就好象「說食」吃的東西、食物,若只用說的,而沒有去煮,也不能得到食物,只有用說的不會(吃)飽,這意思就是「畫餅充饑」的意思,「說食不飽」和「畫餅不能充饑」意思是一樣的,你只用說的不會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只有嘴一直在說「空」,「口但說空」心實不空,而種種的迷執,貪著不捨,這樣子的話,萬劫也不能見性。「終無有益」這樣只有說「空」,也沒有利益就是,所以這一切佛法,都不是嘴巴在說的,都是要「心」來做的。「善知識」諸位善知識啊!「摩诃般若波羅密」是梵語,「梵」的意思就是「清淨」的意思,清淨的語言,這是印度文的一種。「此言」,「此」就是此方,(此言)就是(指)我們中國話的意思,就是說「大智慧到彼岸」,因為他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夠達到彼岸。「此須心行」「此」就是這個事情,這件事情是須要心行,「心行」就在心裡面修行,「不在口念」不是在嘴說的。「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果只是嘴念,而心沒有照著做,不依行那就「如幻如化」,好像幻化一樣,「幻化」的意思即不是真的,那就對本身沒什麼幫助,沒什麼利益。「如露如電」就好像「露」和「電」一樣,露水太陽出來它就不見了,電也是很快、「電」是無常。所以意思就是說「剎那生滅」,這種智慧是不能久住的。「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如果嘴裡面唸,還有心中照這樣去做。「則心口相應」心跟口就互相呼應,這樣「口說心行」,互相照應,相符合。

  經文:〖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诃。〗

  看到這裡。

  這是六祖大師在解釋這個「摩诃般若波羅密多」那個「摩诃」的意思,「摩诃」就是大,那什麼樣的「相狀」叫做大,真正能稱為「大」的東西是什麼呢?六祖大師就這樣解釋,從剛才那個接下去看「本性是佛」,我們眾生的本性是「佛」,如果離開這個本性,就沒有別的「佛」,所以一切諸佛都是證到這個本性,所以才統統是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什麼是摩诃呢?「摩诃」的意思就是「大」的意思。那「大」的意思是什麼呢?「心量廣大」這個是最重要的意思(大般若的人),「心量廣大」好像虛空那麼大。「無有邊畔」就無邊無畔,看不到邊那麼大,這(心量)才叫做「大」,這只是講它的「尺寸」,它的尺寸就是看不到邊(無法測量),那樣叫做「大」,但(還)不只是這樣而已,不只是尺寸。「亦無方圓大小」(大般若)也沒有形狀,如果有形狀的話,也不能稱為真正的大,不能說他是四角的或是圓的或是大或是小(它超乎一切形狀),這種東西(般若)才是「大」,還有(大般若)「亦非青黃赤白」也不是青色的、黃色的、赤色的、白色的,也就是說(大般若)也是「超越了顏色」,不是「屬於」那一種顏色,而是「超過了一切的顏色」,這「青黃赤白」只是代表而已,代表一切顏色,也不能說是「屬於」那一種顏色,它是超過一切顏色的,所以(這般若)才是「大」。「亦無上下長短」,「上下」是方位,也不能說它「大般若」是在上面、還是在下面,或者說它的方向在那裡,還是長、還是短。「亦無瞋無喜」,「瞋喜」是「情」,(大般若)它也是「超過一切的情和感受」,「情」跟「受」,所以「無瞋無喜」,不能說(大般若)是「瞋」或是「喜」,超越這個「瞋喜」的范圍,所以(大般若)才可以說是「大」。「無是無非」,「是非」是「分別」,(大般若)超過一切分別,所以它是真的「大」。「無善無惡」,「善惡」是「價值判斷」,(大般若)「超過一切價值判斷」,所以它是真的「大」。「無有頭尾」,「頭尾」是次第,(大般若)也超過一切的次第,要是有次第也不是真正的「大」,它超過一切的次第,所以(大般若)是真正的「大」。「諸佛剎土盡同虛空」(大般若的境界),一切諸佛的「剎土」就是佛土,就是「佛國」,統統好像虛空一樣,「虛空」的意思是「無所住著」,不住不著,一切諸佛的「剎土」,一切諸佛的「佛國」,對它(大般若)來說,它都沒有「住著」,「不住不著」,這樣才是「大」。「盡同虛空」無所住著。「世人妙性本空」所以一切世間人的「妙性」,它本來就跟「空」一樣。「無有一法可得」沒有一點點的「法」可得,「得」的意思就是「執著」,你要把它「把握」起來,要把它「執著」起來,說那是「我的」,那樣叫做「得」。所以一切妙法、世人的本性統統跟虛空一樣,沒有一點你能夠把它「執著」起來,就是「無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眾生的「本自有之的佛性」叫「自性」,眾生本自有之的佛性那個「真空」也是一樣。「真空」的意思就是說「能夠容納一切」,可經容納一切叫「空」,可以容納一切而不取、不著、不染這樣子叫「真空」。所以我們眾生的心,本來應該就是這樣,對一切他都能夠「容納」,而且「不著不染」,所以是「真空」。

  「善知識」諸位善知識,你們不要聽到我說「空」,就執著那個「空」,第一個不要執著「空」,「第一莫著空」不要執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若是「空心靜坐」這個叫做「枯坐」,若是「空心」,把這個「心」都空掉了,然後在那邊坐著叫做「枯坐」,所謂的「槁木死灰」啊!這樣就「著無記空」,「無記的意思」是什麼?「非善非惡」叫做「無記」。(關於)非善非惡,因為一切法有「三性」,就是「善、惡、無記」,一切法中有的法是善的,有的法是惡的,還有另外一些法,你不能說它是善或是惡的,那種叫做「無記」,就是沒辦法登記,沒有辦法記載說是屬於善、還是屬於惡,那叫做「無記」。譬如說(四種)「不定法」就是「無記」法,「悔、睡、尋、伺」是「無記法」,這「四不定法」也屬於「無記法」。「無記」就是不能確定說它是好的、還是壞的。譬如以「睡眠」來說,你不能說它是好、或是壞,那便是「無記法」。怎麼說「睡眠」不能說它是好或是壞?若是人疲勞的時候睡覺,睡了以後精神很好,這樣就是「善」的,對不?同樣是睡,若已經睡得很飽了,你還繼續睡,這樣就變成壞的了。所以同樣是「睡眠」,貪睡就是不好的啦!但不管怎麼樣,那個睡眠本身是一種「無記」法。「無記法」是屬於愚癡所攝,是一種愚癡。所以「無記法」做得太多的話,就變成「愚癡」。「空心靜坐」也是一樣,你坐在那裡、傻傻的坐,好像木頭坐在那裡,不會增加智慧,反而越坐越笨,不會越坐越聰明,坐到後來,一個人混混鈍鈍的。

  所以不是說「打坐就是修行,就能開智慧」你知道嗎?也要懂得方法,你須知道坐在那裡要怎樣「用功」、怎樣「用心」。智慧是要修的,不是說坐在那裡,自然就會有智慧,(智慧)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是這樣的,須知道這智慧要怎樣「修」。還有打坐不是說坐在那裡,有的人開始坐的時候腳會疼,坐到後來腳比較不疼的時候,就說坐得好舒服呀!坐在那裡不是要「求舒服」的,坐在那邊是要「修道」,是要開智慧、是要斷煩惱的,所以不要搞錯了。

  「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無記」就是愚癡,所以不要稍微念一些「般若經」,就一天到晚講「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這世界是「器世界」,器世界的虛空能含這一切萬物,這萬物的色像,統統在虛空之中。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善人惡人,善法惡法,乃至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山等等」統統是在這個「虛空」裡面。所以一切法統統在「虛空」之中。這個比喻下面、比喻說世間人他的本性是「空」也是一樣,他的本性「本有的佛性」能夠含容一切善惡,「人、法、依報、正報」統統在這「佛性」裡面。

  「諸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所以叫做「大」,「萬法」統統在諸人的「本性」裡面,在諸人的本性裡面顯現出來。

  下面「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以上所說的,就是說「大」或是「空」的道理,現在這句所說就是說教我們怎樣修這個「大」。這個「大」、這個「摩诃」要怎樣修(才能達到「大般若」的「大」)?就是我們若見到一切的人、無論見到什麼那種人,「惡之與善」,見到一切人他惡的地方也好、見到他善的地方也好,統統「不取不捨」。「不取不捨」的意思,換句話講就是「不愛不憎」。甚至「不取不捨」比「不愛不憎」還要更進一步,因為你「取」的話就是「喜歡」嘛,「捨」的話就「討厭」嘛!你「喜歡」的時候你就會「取」,你「討厭」的時候你就會「捨」。因為「取捨」所以才有「愛憎」。「亦不染著」心也沒有被染到,這個「心」好像虛空這樣,這樣叫做「大」,所以就稱作「摩诃」。所以要怎樣修這個(大般若的)「大」呢?怎樣修這個「摩诃」(般若之大)呢?就是這樣修。若看到(別人)好的地方,或是壞的地方統統「不取不捨」,不愛不憎,「不忻不悲」,這樣叫做(大般若之)「大」。所以世間人常說「我能愛能恨」或「我嫉惡如仇」(這是凡夫人的境界),但是修行人、修佛法的人,就不說「嫉惡如仇」了。學佛的人要怎樣呢?要「不憎惡人」,這就很困難了,對不?不憎惡人,不但不憎惡人,甚至佛在佛經裡說「於善不善等以慈」,「於」就是「對於」,對善人和不善的人統統平等地有慈悲叫「於善不善等以慈」,這就真的「大」了,「大悲大悲」是沒有條件的,並不是說他是善人所以我對他好,他是惡人我就不對他好;他是善人我就對他慈悲,他是惡人我就不對他慈悲。

  經文:〖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看到這裡。

  「善知識,善人口說」這「迷人」他只是「用口」說而已。若有智慧的人,他「用心」在修,他在心裡面修。「口不亂說,心在修行」,要是沒智慧的「迷人」、愚癡的人,就只有一天到晚嘴巴吱吱喳喳地說,心裡都沒在修;還有一種「迷人」,愚癡的人、迷惑的人「空心靜坐」,他就要把這個「心」空掉,在那裡「靜坐」,「百無所思」一切都沒有在想,說他能這樣而自稱很偉大,為什麼?因為他說「我可以把我的心都空掉」,其實這是愚癡,因為你不可能把那個心都空掉,即使你真的可以把心都空掉,也不會有智慧的,你知道吧?即使你能夠空掉的話,也不會有智慧,也不能度煩惱,所以就稱為「迷人」。「此一輩人,不可與語」說這種人啊!就不能和他一起說話,(不能)說什麼呢?(不能)和他說這個「無上法」。「為邪見故」就是他「為著邪見故」,因為他心中有邪見。「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我們這個「心」的「量」本來很「廣大」,可以「遍周法界」,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用即了了分明」,如果在應用的時候就「了了分明」,「了了」就是「清楚」的意思,很清楚又分明。「應用便知一切」若是應用這智慧的時候就「知一切」,就是如實知道一切法。「一切即一」對這個修行人來說,他就證得「一切法」就是「一」,「一」就是指「一相」,「一相」就是「真如相」。「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真如相」就涵攝「一切法」,所以它能夠來去自由,「去來自由」就是「來去自由」,這樣就是「生死自在」。「心體無滯」他的「心」的本體、「心」的本體沒有障礙,「滯」就是滯礙,就沒有障礙了。這樣的意思就是「大般若」的意思。

  第十五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六集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這裡接下去。

  經文:〖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看到這裡。

  「善知識」就是六祖稱呼與會大眾,就好像佛稱與會大眾說「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一樣,那這個「善知識」就包括所有的男子女人。「一切般若智」般若的智慧啊,「皆從自性而生」,「自心本性」而生出來的,為什麼說「生」呢?因為「用」的時候就「有」,「不用」的時候就「空寂無相」,所以稱為「生」。那這個般若之生呢?也是要與外面的因緣和合,所以會生起。就好像閃電一樣,閃電也是因緣和合,「陰陽二極」和合的時候而生的。「不從外入,莫錯用意」這個般若的智慧啊,不是從外面進來的,是「本性本心」本來就是有的,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莫往外追逐」,不要到外面去追逐「般若智慧」,「莫錯用意」,這個「意」就是「意識」,(是)第六意識,也就是說「莫錯用心」,也是可以說的,不要會錯了意思,然後不要用你的「意思」去妄想。「名為真性自用」你如果體會到自己「本心」的般若之智呢?就是自己的「真性」,然後自己「取用」。「一真一切真」如果你證到了或是體會到了這個「一真」,也就是你這個「自心」,這個「一真」的那個「一」就是指你的「自性」,證到自性是真的話,那麼就見得「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現」。「一切真」就是「一切法皆是真如所現」,一切法之「體」都是以此真如為體,叫做「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心量是成佛的大事,這個「大事」是指「成佛」。那個「心」是什麼呢?「心」是指「如來藏心」,「如來藏心」他要辦的事情是一件大事。什麼大事呢?最大的事莫過於「成佛」,所以「不行小道」,不要修行小道,這個小道是泛指一切的「凡、外、權、小」,一切「凡外權小」的境界就叫做「小道」。什麼是「凡」呢?就是凡夫、凡夫的境界;「外」就是外道、一切的外道;「權」呢?就是佛法裡面的「權法」,也就是說不是「究竟」的法;「小」呢?就是「小乘」;「權」就是指大乘菩薩裡面的「權法」,大乘菩薩道不是都是真實法,它有「真」有「權」,因為大乘菩薩道很廣,真實的「真谛」跟「權谛」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如果要做這心量的大事呢,要成辦心量大事,那麼就不能行小道、不能行「凡外權小的境界」。要行什麼樣的境界呢?要行佛如來、以及大菩薩的境界。那麼這個凡夫的境界呢?譬如說我們講這個「壇經」就是講「禅」,那這個「禅」有很多種,現在有很多像六祖大師所說的「空心靜坐」,那這個算是凡夫的境界,那麼有的呢?坐在那裡就練氣功,乃至於美名之什麼「大乘禅功」、什麼「達摩功」啊、什麼「如來禅功」啊、「大日佛功」啊,很多,然後也稱之為修道很奇怪。當然修那個種種氣、乃至於氣脈明點、精氣神啦!那麼這都是在「會臭會爛的東西」(臭皮囊、身體)上面修,這個就好象經裡面講說,譬如煮沙終不成飯,你去煮沙怎麼能成飯呢?即使經過累劫你去蒸沙也不會把那個沙蒸成飯。還有人練這個什麼「達摩易筋經」,這個也不是佛法,那個只是稱為達摩,事實上跟達摩沒有任何關系,達摩真歹運、真衰,因為那裡面的道理、還有那個詞都是道教的,所以很多不知道的出家法師,還很神氣的練「達摩易筋經」,「達摩易筋經」如果要「易筋」的話,那個「筋」是「無相的筋」,不是「有相的筋」,不是那種橡皮筋的那種筋,所以達摩(祖師)怎麼易筋呢?「破相」就是易筋。聽過這個沒有「易筋經」?什麼叫「易筋」?「易筋」的意思(本意)就是說把那個筋脈全部都改變了叫「易筋」,把這個筋脈(會變臭的身體)變成(他們所謂的)「超凡入聖」、那就是指「打通任督二脈」,這個筋就「易」過來了,就改易過來了,然後就可以達到「白日飛升」,「陽神出竅」、「陰神出竅」這種境界,這不是道教的境界是什麼?所以學佛的人要有眼睛,自己要會看,不過世間睜眼瞎子很多,沒辦法。所以如果真要修「佛道」的話,是成佛的大事「心量大事」,是要成就「如來藏」的,因此「不行小道」。「行小道者」佛在「法華經」裡面說叫「樂小法者」。「樂小法者」是有一種人、有一類人是喜歡小法的,但是如果修「無上菩提」的人須樂大道,不樂小法。

  「口莫終日說空」不要一天到晚都喊著說「空」啊!「空」啊!但是心裡面卻不修此行,學佛折人一天到晚喊著空啊!空啊!就有一點像花花公子一天到晚碰到一個女孩子,然後就跟她講「我愛你,我愛你」,但是「心中並沒有真愛」,是同樣的道理。但是他講那個愛是很容易,跟順口溜一樣,很容易講;同樣的那學佛人,也很容易就開口就「四大皆空」,或是「如如不動」啊!像這些都變成「順口溜」,要不然就變成什麼「繞口令」這樣的,「口頭禅」啦!口說不應心,心口不相應,「相應」的意思,就是「同時俱起」叫相應,「同時俱起,同緣同時」,同一個緣,它所「緣」的東西是一樣的,那麼就叫「相應」,這個是「唯識」的一個名詞。

  「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就好像一般的老百姓,自己說自己是國王,那「終不可得」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名不應實」。「悲吾弟子」。如果是這樣子,你光說不練,就不是我的弟子,我的弟子的話,一定要就是說「解行相應」,當然這個「解行相應」,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是很難得的。有人問達摩祖師說「如何為祖」,因為學禅的人就是要「成佛作祖」,有人問說「如何是祖」?達摩祖師答說,「「解行相應」名之為祖」。「有解有行」以外,「解」跟「行」又要相應。下一段。

  經文:〖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看到這裡。

  諸位善知識什麼叫做「般若」?「般若」的意思啊,「唐言」唐就是唐朝,也就是中國話,中國話叫做智慧,「一切處」就是一切的地點、任何地方。「一切時中」就是一切時間、一切時候、無論什麼時候的意思。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什麼時候。「念念不愚」念念都不愚癡。這個「念」是什麼意思?這個「念」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時間單位」,那個時間單位就是「剎那」的意思,「一剎那」就是很短;那第二個呢?是「空間」的單位,就是「念頭」,我們心中的念頭就稱為「念」,所以說叫做「心念」。所以這個「念」,這裡的「念念」代表兩個意思:也就是說「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就是說「心中的每一個念頭」就叫「念念」,念念啊不愚,念念「在很短的時間裡,心中每一個念頭都沒有愚癡,都不生愚癡,都不會有愚癡出現」,這樣子叫做「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這個常行的「常」不是說常常,是說「一直是這樣」、「永遠」的意思,永遠叫做「常」,永遠不變叫做「常」。永遠都沒有改變地修行智慧,這樣就是「般若行」。

  一直說這個智慧,到底什麼是「智慧」?智慧有很多種,智慧有「聲聞智」、有「緣覺智」、有「菩薩智」、有「佛智」、有「凡夫智」或是「世間智」,這些都是「智慧」。當然這個智慧是有高低。這個凡夫智是最低的,「聲聞、緣覺」稍為高一點,菩薩又高啦,那佛制是最究竟的,那麼再說什麼是「聲聞智」呢?聲聞智就是「苦智」,代表的就是「苦智」,也就是「四聖谛」的第一個,苦集滅道那個苦智,如果能於世間一切苦啊生於(出)智慧就叫「苦智」,聽得懂嗎?因為我們世間的人,在這個世間受很多痛苦,但是只有受痛苦而已,沒有智慧,永遠都沒有智慧,白受苦而已。但是有聲聞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在受苦的中聞,他就觀察,依照佛祖所教的法門去觀察,觀察以後就起了智慧,那個叫做「苦智」,這個「苦智」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一句話就是說「一切世間皆是苦」,這個叫「苦智」,這是依佛祖所說的,一切世間都是苦,沒有一點可以叫做快樂的,那你如果說有一點快樂的,那個快樂也很快就變成不快樂,那個(世間的)快樂要剛剛好的時間,剛剛好的量,才會是快樂,如果太慢也不會快樂,太早也不會快樂,那如果太多也不會快樂,太多也會討厭,太少也不會快樂,太早的時候你會說不過瘾,不過瘾心中就會起煩惱,剛才說太早的時候,太早來,你心裡沒有准備,也不會快樂,太慢來,你在那裡期待,也不會快樂,那就要你恰好需要時,它剛剛好來,這樣碰巧就真快樂,但是那個快樂也是一剎那,那個剎那快樂過去以後它會「變壞」,那麼變壞叫做「壞苦」。「一切法的本質是苦」,叫做「苦苦」。可是這個快樂會改變,它的性質會改變,會變壞,無常嘛!那會變壞,所以叫做「壞苦」。有一種苦呢,即使不是變壞,即使本身不是苦,也就是說不是「苦苦」,也不是「壞苦」,但是它會一直「遷流造作」,那叫「行苦」。「遷流造作,變動不居」那你把握不住,捉摸不定,那麼這就是「行苦」。舉一個例子,譬如說「善變的女人」,女人的脾氣最善變,男人常常被女人搞得糊裡糊塗的,那就是因為女人的脾氣善變,所以男人就因為這個「善變」而很苦,這個叫做「行苦」。不過人就是這樣愚癡啦!你若不讓他這麼受苦,他又覺得不過瘾,所以非得這樣苦不可。那麼所以佛說「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你如果不(令他)這麼苦的話或說不是這麼善變的話,又會說她「不夠女人味兒」。所以「聲聞智」就是「苦智」,是一切聲聞智的根本。然後聲聞因為要出離一切苦,所以從「苦聖谛」開始。這「苦」是「苦果」,「集」呢?是「苦之因」,由果推因,所以由「苦聖谛」到「苦集聖谛」,「集谛」是一個縮講,它的全稱叫做「苦集聖谛」。「苦集聖集」接著呢?是「苦滅聖谛」,「苦滅聖谛」就是「涅槃」。那要怎樣達到這個「苦滅聖谛」的果呢?那就是求它的「因」,(其因)就是「苦滅道聖集」(道)。這在聲聞乘裡面,所謂「阿含聖典」裡面都是這麼講,「苦聖谛」、「苦集聖谛」、「苦滅聖谛」、「苦滅道聖谛」,簡單的講叫便是「苦、集、滅、道」。好!那麼這之中都有一個「苦」字,對不?它是為了要「離苦」而修的,「離一切世間苦」。這個「世間」是指「三界」,「離三界之苦」,這個是「聲聞智」。接著「緣覺智」呢?「緣覺智」主要就是「無常」、「無常智」。「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無名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病死,純一大苦聚」,那麼這「十二有支」表示三界「生滅的無常」,緣覺的修行人就體會到這個生滅的無常,所以是「無常智」,以「無常」為代表。接著「菩薩智」,菩薩的智慧主要「空智」,「空智」就是「人空、法空」。因為聲聞智是證到「人空」,那緣覺智除了證「人空」還證到部分的「法空」,因為「以無常故空」嘛!那「菩薩智」呢?就「人法二空」。接著「佛智」呢?佛智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智」,那即是「空不空智」,也就是「一切中道智」。那「凡夫智」是什麼?凡夫智就是所謂的世智辯聰。

  那麼這裡講說「常行智慧」,當然就不是指「聲聞緣覺」的智慧,主要是指至少菩薩的智慧,菩薩跟佛的智慧,要常行這樣的智慧。那麼佛的最高的智慧呢?簡單講是「無有少法可得」,「於一切法不緣、不取、不著、不住」這就是佛智,如果能夠常行這樣的智慧呢?就是「般若行」。所以「般若」不是只是喊「空啊!空啊的!」因為所謂的「空」啊!是「空而不空」,是依「如來藏」而來的。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愚」就是若心中起「一念的愚癡」,假如心裡起「一念」,那一個念頭是愚蠢的,是愚癡的念頭,這樣你心中所有的般若,都斷絕了,都沒有了。

  「一念智,即般若生」如果心中能夠生起一念的智慧啊,那麼就是「般若」生起來了,所以不要小看這一點點的「心念」,這一點點的心念、心裡頭一點點的不要說有「智慧之念」,說「善念」善念就好了,只是這善念、一剎那的善念,就不知道過去世修了多久才有辦法,不然的話,一般的凡夫心裡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一小時有六十分、一分有六十秒,這樣一天有多少秒啊,你看(心中)有幾秒是善良的,有幾秒的念頭是「為別人想」的,有幾秒的念頭是「不為自己想」的,很少、很少,對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為自己想,其它時間都糊裡糊塗的,不知道在想什麼也不知道,那這樣子,一靠子就是昏昏暗暗、矇矇懂懂一靠子,那活了等於沒活、白活了,所以凡夫就是這樣子,心中沒有智慧,沒有光明,佛所謂「暗鈍」。所以心中像防空壕,防空壕知道嗎?(不見天日,很暗)。「一念智,即般若生」你若有一個「念頭」是智慧的出現,那樣你心中的「般若」就生出來了,但是不要小看這「一念的智慧」,是很難得(到)的,更何況你如果說這個「念念」能「相繼」,都是(有)智慧出生的話,這樣這個人過去世修行修的不錯,已經在修行的上面受了很多苦,很用功,才有辦法,不然的話,我們這個「內心」與外境有很多引誘、誘惑,讓你去胡亂想、一直想,而且都是想一些有的、沒有的(事),但是都沒有在想「正道」,你看有幾秒在想「正道」,你測試看看,你去叫較棒的醫生,在裡心裡面裝一個表,開始測,現在如果有一個念頭是在想修行的事,就跳一下,那如果在想「悲慈」就跳一下,那又「不能生氣」就跳一下,那如果想其它的事就「叭」一下,這樣可能整天都在「叭、叭、叭」。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世間人啊都愚癡與迷惑,就好像沒有眼睛,沒有慧眼,所以不能看到般若,這個般若是什麼?般若是「法」。「法」就要什麼才看得見呢?要有「慧眼」的人才看得見,當然啦「法眼」更好,法眼就「見法」,對不!那至少要有「慧眼」,慧眼才看得到「般若」,那我們凡夫都好象瞎子,睜眼瞎子啊,都看「法」看不見,都看這個「五欲六塵」,種種形形色色看得到而已。「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嘴裡面雖然每天都在說般若、般若,空啊、空啊、空啊,空到後來,整個人都「空空」(台語,呆呆),但是心中卻常常都存著愚癡的念頭,這個情形你注意看,有很多,尤其是念「金剛經」的,念到後來,很多都這樣,落入斷滅空,一天到晚都在說「空」,但是你注意看看,「金剛經」不是在說「空」的,「金剛經」所說的不是「空」,一切都誤解了。我以前在美國有講一部「金剛經」錄音帶,以後有因緣再給你們說一遍,金剛經不是在說「空」,你們不要那麼「空」,實在不是在說「空」。「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常常都說「我是修般若的」,常常聽人家說,我父親是持金剛經的,好像「金剛經」是一條金魚一樣,說他們在「飼」(台語飼與持同音)金剛經。(他所說)「持金剛經」是什麼意思呢?早上念一部,晚上念一部,這樣就叫做「持金剛經」,應該是說他是誦「金剛經」的,這樣就可以了。「持」是什麼呢?「持」就是「受持」,「受持」不是用「手」這樣持(拿持),(不是)「拿經本」這樣就叫做「持」,那也不是用「嘴念」叫做「持」,「持」是用「心持」。「持」是什麼呢?「持金剛我的法門」,「持金剛經的道理」,「心裡就照這樣下去做」,這樣才叫「持」,不然的話只能說他是「念金剛經」,或是「誦金剛經」的。有的人看「般若經」,或是般若系的(經),然後就說他是「修般若」的,接著「念念說空」,好像世間的人在讀文學,讀浪漫的文學,那一天到晚都在談愛情、白馬王子,這樣子,每天到晚等於都在「打妄想」一樣,「念念說空」實在是不識真空,對「真空」實在是沒有真正的認識,其實呢「般若無形相」,「般若」的智慧是「無形相」的。

  什麼是「般若」呢?就是「智慧心」,智慧的心就是「般若」。所以意思就是說「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那如果「沒有智慧」呢?就沒有「般若」,「般若」不是在「經」裡面,「般若」是在「心」裡面。「般若」不是在佛祖所說的「般若經」裡面,是在「眾生的心中」,眾生的心中若有智慧,就有「般若」,若沒智慧就沒有般若。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假如可以做這樣的「解」、理解,這樣就叫做有「般若智」。

  經文:〖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何名波羅密」什麼叫做波羅蜜?「波羅蜜」梵文叫Paramita「波羅蜜多」,應該整個講叫做「波羅蜜多」(全稱),這是翻它的音。「此是西國語」,「西國」就是西方,就是印度的意思,西方的音;中國話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是一個比喻而已,不是說真的有一條海,還是一條溪,「對面」就是「彼岸」,不是那個意思,那是一個「比喻」。譬如說什麼,比如說彼邊好地方,彼邊,過河那邊好地方,就叫彼岸。我們這邊「生死痛苦煩惱的地方」就叫此岸;過了這條「生死河」,去那個「涅槃」、「菩提」的境界,叫「彼岸」,「沒生死煩惱的地方」,那是一個比喻。

  「解義離生滅」,「解」就是了解的意思,但是這個「解」有三種:一種是「理解」,一般的解是「理解」;第二種呢?是「悟解」;第三種是「證解」。這個理解是指一般「世間智」,凡夫的智慧去了解叫做「理解」,這是有煩惱的心,(用)有煩惱的心去理解一件事情,叫做「理解」;若沒有煩惱心,沒有煩惱心「與定心相應」、「善根相應」的叫做「悟解」,已經悟到的解叫做「悟解」,這個「悟」不是說「大徹大悟」啦!是一般的「悟」叫做「悟解」。這個悟有「通達」的意思;「證解」就是較高的境界。「解義」,「義」就是「道理」的意思,「佛理」的意思,假如有悟解到佛理就離「生滅」。所以這個「解」至少是「悟解」,或是「證解」。你若「悟解」到佛祖的道理,就可以「離處滅」。「離」就是離開,就是脫離的意思,「生滅」就是生死煩惱,「生死煩惱」叫做生滅。「著境」著就是貪著,貪著這個「境」是什麼?就是「內外境界」,內外的境界叫做「境」。那內外的境界,「內」也可以叫「境」,「外」也可以叫境。「外境」就是六塵,那「內境」就是六根,貪著「外六塵,內六根」的境界,叫做「著境」。如果貪著了內外的境界,「生滅」就起來了,「生滅」就是「生死」,就有「生死煩惱」起了。「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如果這樣貪著了內外境界的時候,生死起來,就好象水,這個「水」是指河水,好像河水裡面有波浪,一條河如果有波浪的時候,這樣就會阻隔航行,如果你要駕船,就比較危險,船就不能過了,所以這邊就叫做「此岸」,那邊就叫做「彼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假如「離」就是脫離,如果能脫離一切境,一切內外的境界沒有貪著,這樣就沒有「生死煩惱」,就沒有「生滅」了。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就好像河水常常通流,不會起波浪,這樣子船都可以來來去去,通行無阻,這樣子的話就能夠「到達彼岸」,所以稱為彼岸。你那條船要劃到對岸,就劃得到,叫做到達彼岸,所以叫做「波羅蜜多」。這一句、整句的意思是什麼?「什麼叫做波羅蜜多,什麼叫做到彼岸」?「波羅蜜多」我們又翻成「度」,「六度」,那什麼叫「度」呢?「度」的意思就是簡單一句話,就是「離境」跟「著境」。如果「離境」的話就是波羅蜜多,如果是「著境」的話就是「生死此岸」。所以簡單一句話,就是「貪著」與「離貪著」,如此而已。「貪著」就是「此岸」、就是「生死」,就是「煩惱」;「離貪著」就是「到彼岸」,就是「得解脫」。

  經文:〖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這一段很有名,但是很容易誤解,這六祖大師歷害就在這裡,每一個人看都很懂喔!這「六祖壇經」我都看得懂。看懂是看懂,不知是「幾分目」而已(用幾分目來看)。

  「善知識,迷人口念」這個迷的人,凡夫人啊!只是嘴巴念而已,用嘴巴講的、嘴巴唸的,用嘴巴講的比較快。「當念之時,有妄有非」當他在唸的時候,「有妄」有虛妄,也「有非」,就是有過錯。譬如說大家都念佛,大家都唸「阿彌陀佛」,見到師父就「阿彌陀佛」,見到同修也「阿彌陀佛」,但是在唸「阿彌陀佛」的時候,心裡也是打妄想,對不?「妄想」即是「非」,那就叫做「有妄有非」。「阿彌陀佛」跟你的「妄想」結在一起,「相應俱時而起」,聽懂嗎?這叫做「有妄有非」。因為念「波羅蜜多」是清淨法,好像念佛「阿彌陀佛」是清淨法,你在念清淨法的時候,還有「雜染」,污染法,跟一切雜七雜八的都結合在一起,所以變成你心中的「阿彌陀佛」,也不能超生,因為被你的「染法」包住了。所以(這樣)莫說你要往生,連你「心中的阿彌陀佛」都不能往生。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如果念念,每一個念,都心裡有在修行,這樣叫做「真性」。「真性」是什麼?就是「隨於真性」,跟隨真性來行(即)「隨於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假如可以悟到這個法的人,他所修的就是「般若法」,如果修這個行的就是「般若行」。「不修即凡」若沒有開始修行,就永遠是凡夫。「一念修行」假如一念間發起,一念間「發起修行」就「自身等佛」,「等」就是平等,與佛平等叫做「等佛」,與佛祖平等,假如一念間發起修行之心,這樣就與佛祖平等。這是什麼?這是不是很跨張?沒有。他(六祖)在說的是「究竟」的意思,這就是跟「華嚴經」所說的同樣的意思,即「發心畢竟兩無二」的意思。你一念間發起修行,就是「初發心菩薩」了,「等佛」就是跟佛祖一樣,佛祖已經是「究竟」成佛,而我們只是開始修行而已,開始發心修行,但是這個發心是非常困難的,頭一步是很難踏出去的。這()有一個比喻不要說太遠,(就說)早上開鐘聲的時候,要翻身爬起來那個時候,是很困難的,被窩裡很溫暖(比喻開始難),對不?休息。

  第十六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般若品第二

  第十七集

  繼續上節所講的。「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倘若沒修行的話,永遠就是凡夫,倘若一念發起修行,就自身與佛是平等的。這個你們就要注意,這個「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都是最究竟的意義,所以你要以這個真實義,真實眼來看,真實心來聽,而不能虛妄分別,不能像這個地藏經裡面說的以「凡夫俗眼」來看,那樣子的話,不但不能了解經中大意,而且還會起「疑、謗」,不信(就)生「疑」,「疑」生「謗」,這是層次的問題。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這是什麼意思?這個就要參一靠子啊!參一靠子看能參得透、參不透,哪我現在跟你講好了,那你依此去了解,解了以後依此去行,這樣子啦!不用再去猜,一般所謂「參」都只是變成「猜」啦!不是「參」變成「猜」,在那兒用「猜」的就對的啦,而猜來猜去也沒有公布答案,你也不知道對、還是不對,不是自己才是對。好!現在跟你公布這個答案,唉,那如果我幫你公布答案啊!這就等於是前代的禅師祖師們所說的「譬如嚼飯與人」,就好像你沒牙齒,我嚼一嚼,嚼爛了才喂吃這樣。這樣怎樣?那很臭呀!對不?不是很好的。

  凡夫啊!如果是悟道的人,悟道見性之人,「見一切「凡夫性」都是「佛性」」,也就是說「他所看到的不是「凡夫相」,而是他的「佛性」」。「煩惱即菩提」那麼「一切的「煩惱性」或是煩惱的本體就是「菩提性」」,「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有的人以為說「煩惱即菩提」就是說,「現在煩惱沒關系,我因為有煩惱,所以我修行,將來就會證菩提」這樣的意思,不是啦,這樣不對啦!那個就較慢了,這「煩惱即菩提」,不是說「現在煩惱,以後這個煩惱會變成菩提」,不是這樣的,或是說「現在的煩惱是作為菩提之因」,(也)不是的,現在的煩惱不是將來會變菩提,(而是)現在的煩惱「本身」就是「菩提」這樣。這要怎麼說啊?就是我以前所比喻的那個啊!說有一塊金子,你拿去把它變成一個「像」,如果是做成一尊佛像,就能令人生起一個「恭敬心」,生起歡喜心,生起「清淨心」,對不?那你如果去把它(金塊)做成一個「YIN女像」,就是妓女(像),或說男女交合之像,(雖然)同樣是金子啊!但你看到就會生出那個染汙的想法來,同樣是純金啊!所以他那個現出來的「相」不相同,作用就不同了。但是它那個金子、「金性」一點都沒有減少,一點都沒有損壞,對不?你假如說是那個男女交合的金像,拿去再溶一溶,再做成一尊菩薩像,也是可以啊!是不是?不管那一塊金子現出來的「像」是「佛像」、是「清淨相」、還是「染汙相」、是「凡相」、還是「聖相」,這樣聽懂不?是「凡、聖、染、淨」、是「世間」、是「出世間」、是「智慧」、是「愚癡」、是「菩提」、是「煩惱」,它的「本體」都是一樣的,「本體」的意思就是「本質」的意思,它的「本質」都一樣是「金子」。所以佛祖的真身好(好比)是金子,而眾生的「煩惱心」也同樣是「真如本性(好比金子)所成」。但是有一個問題是說,我們凡夫俗眼所見只是「取相」,所謂的「見相不見性」,凡夫於一切法「見相不見性」、「取相不了性」。那見性悟道之人呢?他就正好相反了,於一切法於一切眾生啊!是「不取相」,「見其性,不取其相」。因為「見其性,不取其相」,所以能夠「於一切法平等」,所以能夠「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大悲」,因為沒有「分別」嘛!沒有分別你「高下」,沒有分別乃至於你是「愚癡」的,還是「聰明」的。不是說你是「聰明」的,所以像孟子所說的「君子有三樂,家有賢父兄,乃至於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一樂」啊!因為你一教,他就會成就啊!那你如果說,相反說「得天下蠢才而教之」哇,累了,是不是?那佛菩薩呢?就是於一切眾生就不見他的這個「愚癡」或是這個「智慧」之「相」,所以「不取其相」啊!所以「平等大悲」、「等同攝受」、「都令他們有所成就」,那當然也「不取」說他是有錢、沒錢啊、有勢、無勢啊!乃至於美丑啊等等,(還有)教肓高低啊,都沒有這些「分別之相」。所以士農工商都能夠成如來的弟子,男女貴踐都能夠成為如來的弟子,平等教授,因緣成熟就證得阿羅漢,或說是更高的果位,成大菩薩等等,所以這就是「如來於一切法不著其相」,所以在「金剛經」講啊,說「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所以剛才在講啊,我才說「持金剛經」啊,「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什麼意思呢),若只是唸呀唸的,也不知道在唸什麼,「離一切相」,這「離」的意思就是「不貪著」、「不貪著一切相,不取一切相」,這樣子的境界就是諸佛的境界。「即名諸佛」就是「諸佛的境界」的意思,「諸佛所行的境界」。所以這煩惱它的「本體」就是「菩提」,不是說煩惱滅了後才有菩提,也不是說「煩惱消失了後,才有菩提」,也不是說「因為有煩惱,現在努力去修行,以後煩惱沒有了,才變菩提」。所以在經裡面都說是「轉煩惱為菩提」,「轉」但是這個轉啊!只是一個「名」而已,不是真正的怎麼轉啦!是什麼「轉」呢?是你的「心念」轉啦!「心念一轉」啊,那麼「就煩惱變菩提」了,這樣子。這好像很深的,說一個較簡單的比喻,比如說有的人很羅曼蒂克啊!假使他的心情壞時,看了好像外面若有花開,就好像花也在哭啊!(感時花濺淚),其實花怎麼會哭呢?那是你自己在哭啊!對不對!所以那是你自己的「心相所現」,如果他心花開時,即使是雨天,他也很快樂啊!下雨天,他也出去外面跑,他也很快樂啊!所以那個都是自己「心相所現」,所以「外相」沒有一個「自性」(緣起性空),乃至於說自心裡面的「相」啊、「一切相」都沒有一個「自性」,一切的相啊!全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性」,比如說「好」或者是「壞」,還是說「快樂」還是「憂愁」,乃至於說什麼?乃至我們說在打坐的時候腳會痛,對不?到底會痛、還是不痛呢?你若一直想腳痛,它就一直痛,你若不要想,「不作是念」,他就不痛了。有時你若沒有想、或有時候你打妄想,(那時)也變成不會痛,因為忘記了,所以你那個「痛」若是「實在」的。你注意這句話,那個「痛」、那個「痛受」或是「痛觸」,「痛」叫「觸」,觸覺的「觸」,那個「痛觸」由於「因觸生受」,「接觸」以後才會有「感受」,對不?如果沒有接觸就沒有感受嘛,那怎麼「觸」呢?因為腿一盤起來接觸嘛!所以「因觸生受」,生什麼「受」?生「痛受」,所以「痛觸」生「痛受」。那如果「痛觸有實」、是「實在」的話,那麼應該「時時皆痛」嘛!不應該有時候會中斷,不應該說,你一打妄想的時候就不痛了,就忘掉了(痛),你一專心聽講的時候也忘掉了(痛),你一專心、攝心在鼻息上的時候,也忘掉了、也不痛了,可是你一直在想它(痛)的話,念念「覺」觸的話,那麼那個「觸受」就死了(消失了),所以「痛觸」如果「有實」的話,應時時皆痛,但是「痛觸」不是一直都在痛啊!所以可知「痛痛無實」、「痛觸虛妄」,這樣子就不是只有打座,像牙痛也是一樣的,所有的「痛」都一樣,乃至不是說所有的痛,「痛」是一種「受」,那麼「痛受」或是一切「苦受」,或是乃至於「樂受」,或是乃至於「不苦不樂受」,也就是所謂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一切受」皆無有「實」,都沒有「實在」啦!這樣子。而受會(好象)「有實」的時候是怎麼來的?是「取」而來的,你如果去「取」的時候,就會有那個東西在,那你如果「放掉」的時候,它就不見了,那這最容易觀察的就是在靜坐的時候,尤其是雙盤腿「痛」的時候,那個心好象有「手」會去抓那個「痛」,「抓來」以後再細細的「品嘗」,喔痛、痛、喔好痛!痛到整個心扉都縮了起來,整個糾結在一起,整個雙肩都僵聳起來了,就好像貓一樣,呼吸都呼不上來,那呼吸只有在上半截,啊都很緊張,這樣子,那就是因為你去「執取」那個「受」、執取那「痛」,所以它就變成「有實」了,你若一「放開」就沒有了,所以在靜坐的時候,修「放下」也就是這樣。怎麼放?「身放」、「心放」要放下來。這從那裡「放」啊?從肩膀先放,因為肩膀做什麼用?肩膀是用來「擔」的嘛!所以不是說一定有一個擔子(扁擔)才能擔的喔,不用擔子也照樣擔。不用擔子只是腳痛、還是說那裡痛,也是這樣擔(師父作聳肩動作)啊!不是說打坐痛才擔,你若上班在緊張的時候,還是在「丫支票的時候緊張,都是在「擔」」,喔!啊很緊張的,啊這兩個肩胛就這樣聳起來,就好像貓一樣,而這眉頭深鎖,有的人甚至一蹙起來,額頭糾結成一直線了,有的人眉頭中間有一條直線,那都是在「擔」嘛!擔到後來才會變成那樣子嘛,而不是只有做工作啦!有的沒上班便擔孩子,有的擔孫子,都是在「擔」,「擔」到一個愁容滿面的(樣子),因為很重啊!對不?「擔重擔,跑大路」。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所以這個「凡夫即佛」,不是說「凡夫修行以後將來成佛,所以叫「凡夫即佛」」,不是這樣子,而是「凡夫當下即是佛」、「凡夫當體是佛」。我講到這裡,我想講一句話,但是這講了是會被罵的啦!有的人一靠子擔兒女,接著再加擔孫子,一靠子擔不完,真的很傻,他擔,難道擔得完嗎?擔不完啦!孫子擔完了,還有曾孫呢,孫子現在是讀書而已,以後還得「擔」他上班工作呢,接著還得「擔」他取妻生子、嫁妝等等的,會說「外婆不爭氣,都沒有一點東西給你留念的」,所以就得標個會,是不是這樣呢?都是這麼「擔」的啦!肩膀真有力。英國有個幽默大師,叫做蕭伯納,他說「我所講的笑話都不是笑話」。我剛剛講的也是這樣子,好像笑笑著說,可都不是笑話喔。

  經文:〖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好!看這一段。

  「前念著境」。「前念」就是說你剛剛在想的那個念頭,假如是「著境」,「住著於六塵境界」,或是「內外境界」,假如是貪著這個「境界」啊!這樣就是煩惱,這樣就會生出煩惱來,沒人說「有貪著境界」而「不生煩惱」的。「後念離境」,「前念」若貪著境界生出煩惱,你不用煩惱,只要你後念「離境」,「離境」就是菩提。但是我們不是這樣啊,我們假如是「前念著境」,起煩惱的時候,接下來,不是說著境煩惱,而是在煩惱說「我怎麼要著境」,我剛才為什麼要著境,而就在「後悔」這件事,這樣聽得懂嗎?啊,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啊。所以後念你如果「離境」就好了呀!「前念著境」沒關系嗎,那「後念離境」就好了,那「離境」就是「菩提」啊!就是「趨向菩提」啦!這個「菩提」就是趨向菩提,這樣你證菩提就有機會了。但是這是說「離境」其實本身就是菩提,離境「當下」就是菩提,這是最究竟的說法。

  「善知識,摩诃船若波羅蜜」,「摩诃」就是「大」,「般惹」是智慧,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到彼岸是,注意啊!這個「大智慧」才能到彼岸,「大智度」你常常去想這三個字。「摩诃般惹波羅蜜」什麼意思?我們早課唸唸唸唸到後面,都要唸這一句,心經後面「摩诃般惹波羅蜜多」,唸這個到底是唸什麼?不知道。「摩诃」就是「大」,對不?「般若」就是智,對不?而「波羅蜜多」呢就是度,「大智度」。什麼叫做「大智度」啊?就是「以大智慧度生死」、「度煩惱」的意思。所以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可以「度煩惱」啊!就是只有「大智慧」可以「度煩惱」。這「大智慧」是指什麼呢?是指佛祖所開示的智慧啊!指佛祖開示的這些道理,叫做「大智慧」,才可以度生死煩惱。這包含著什麼意思呢?包含著說「你若修其它行」是可以幫助你開智慧,這樣而已,但是它本身不是智慧。所以你在佛道裡面,修一切法的總目標,就是要開智慧。所以你修一切法能開智慧,那就是好的;若不能開智慧的話,那就是壞的。若越修越傻那不修也好啊!是不是,可以開智慧就是好的。「開智慧」要做什麼呢?開智慧不是為了要炫耀的,不是要「秀」給別人看的,開智慧是要「度煩惱」。所以只有智慧才能「度」,其余的都不能度。「其它的」是指什麼呢?例如說布施、還有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些都是幫助(開)智慧的。雖然說布施也是一種的「度」,「六度」之一,對不, ?但是「度」的「正體」是「智慧」,你不要說光是以聲聞聖來講,因為他沒有起大般若智啊!所以他就不能真正的證到「無余涅槃」,更何況是其它的啦?所以只有「大智慧」能夠真正的「到彼岸」。那其它的一切修行都是輔助這個的,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

  摩诃般若波羅蜜,所以我們念「心經」,念到最後就是念這個,就是希望「回向一切都開大智慧」,這樣的啦。

  「最尊、最上、最第一」這個是最高的了。「無住、無往、亦無來」,「無住」是現在無住;「無往」是過去無往;「無來」是未來無來。那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令修行者因為這「摩诃般若波羅蜜」,令一切「真實修行」的人「現在不住、過去無往、未來不來」。「住」和「來」是什麼?「住」和「來」就是「生死」嗎!「往」是死,「來」是生。那沒有「生死」就是什麼呢?就是沒有「煩惱」了,就是沒有「輪回」,「輪回」就斷了。那「無往」、「無來」就稱為「無住」啦!所以「無住」是「總說」啦,「無往」、「無來」是「別說」啦。無住是總說,「住」就是「著」的意思、就是「停止」的意思。「無住」是指現在,「無往」是過去,「無來」是未來,那這就是「三世」,「三世」又稱為「三際」,「三際」都「不系」。那「摩诃般若波羅蜜」能夠令人於「三世三際不系」,三世不系,都綁不住他,「現在、未來、過去」這三世都綁不住他,那這樣就「自在」了,「自在無礙」。若要得這樣的「自在」,就唯有「摩诃般若波羅蜜」有辦法而已。所以下面那一句「三世諸佛從中出」,三世一切諸佛,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諸佛啊全都是「從中」、從這個「中」(其中),「從摩诃般若波羅蜜之中」出世。也就是說為何會有諸佛呢?就是因為有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才有諸佛。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就象是諸佛的生母一樣,「諸佛之母」會生出諸佛出來;若沒有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就沒有佛了。若有其它一切,也都不能稱為佛;就是因為有「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才能稱為佛。若你說如果有「定」呢?外道也有「定」啊!對不?有持戒呢?很多修行人也都持戒啊!所以也不能稱為佛啊!不能說持戒的人都稱為佛啊!是不是?那得「定」的人是不是都成佛呢?沒有啊。很多外道、小乘、菩薩也都得定啊!所以不是得定就能成佛啊!那麼忍辱呢?連希臘也有「堅忍學派」啊,斯多格派啊,那個也提倡堅忍啊!所以忍辱也不能成佛啊!光是忍辱不能成佛啊。要怎麼才能成佛呢?要有智慧才能成佛,對不?(至於)精進,光是精進也不能成佛啊!所以真正成佛的「體」是什麼?智慧。就以智慧才成佛啊。佛之所以高於「一切世間」,就是因為他有「佛智慧」。就這樣子,對不?所以「三世諸佛」都是從「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出生的。所以「摩诃般若波羅蜜多」是三世諸佛之母,「母」的意思是「能生」的意思。順便提到有一種邪密,不是真正的密法,正統的密法不這麼說,(他們)說,佛母是母(女性)的,反正就是他無說,既然有「佛母」,那就有「佛父」啊!而這佛父、佛母還交配啦,那個是邪密,佛法裡面沒有這樣。佛法中那個「佛母」,「三世諸佛從中出」,「摩诃般若波羅密多是三世佛母」那個是比喻啦!不是真正的說男女交配,然後生出一個佛出來,佛父和佛母交配然後生一個佛出來,不是這樣子啦,莫錯用意。哎,眾生愚癡啊!未法時期的眾生,佛說是「愚癡堅固」。這未法時代的眾生,佛說不只是「愚癡」而已,而且還「愚癡堅固」,「愚癡」兼「堅固」,(而)修行不「堅固」,但是「愚癡」卻很堅固,你再怎麼說他還是那樣,說不動他啦!毫不動搖。「毫不動搖」你知道嗎?以前當兵,早起的起床號「答滴答答」,(阿兵哥就把他稱為)「不動不彈」,「不動不彈」就象我剛才說的。發心修行,你不用說發心怎麼修行,比如說早上起床就爬不起來,對不?你就說,喔人家發心是昨天晚上發的,今天早上另當別論啦。所以昨天發心說,今天早上3點一定要起床,於是你將鬧鐘撥到3點鐘,哦、不得了、發大心(大精進心),發了大心後。隔天早上較好的是聽見鈴聲,有很多人3點開鬧鐘響了,都沒聽到,自己沒聽到,都是別人聽見的,若有聽到的,有的就糊裡糊塗中又把他按掉,也有的不是說只是放在床邊把它按掉而已,有的還下床去把它按掉,然後又再去睡,自己都不知道。還有的人早上爬起來翻個身,將棉被蓋在背上、身體爬著像只烏龜一樣,要等待好久之後才會起床。那叫做什麼呢?那就是「五蓋」的「昏沉蓋」太重了,所以你說你「發心修行」,你只要試著說,早上只要你下決心說3點鐘起床,只要鈴一響,就能馬上「跳起來」那就差不多了,接近了發心。我平時若按了3點,我們都不必等到3點就起床了,都不用開鬧鐘,都是我主動去把鬧鐘先按掉,免得它等一下我在用功的時候吵我,有的時候都差很久,比如說按3點,有時候1點、2點就起來了,那沒有什麼稀罕的。雖然沒有什麼稀罕的,但也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做到的。所以你要是「發心修行」,先練這個早起,剩下的都是白講,起來的時候不要東摸摸、西摸摸,結果就到5點半要早課了,那也沒用,起來的時候要「一躍而起」,起來的時候順便把被摺好,馬上去洗臉,這樣才可以。你起來的時候(不要)留戀那個被窩,(要)「一躍而起」這個不是比喻的喔!要真的要跳起來喔,然後你做久了以後,就變成「業習」、就成了習慣。若你每一次都伸出過手來,一按鬧鐘然後又睡去了,那也會變成「業習」。所以修行人就是在這一切境,甚至於睡眠也是一種「貪著」,你知道嗎?睡眠也是「五欲」之一嘛!「睡欲」。我們佛祖的法很利害的,佛祖說,吃你盡量的吃,沒關系,但是你不要盡量的睡,睡少一點、吃飽一點,這樣子。但是也不能吃得太撐了,吃撐了就會變昏沉、就愛睡覺了,所以吃剛好就好了。看下面:

  「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當」就是「應當、應該」,應該用這智慧來打破這五蘊的煩惱和塵勞,「塵勞」就是煩惱的意思。怎麼說是「塵勞」呢?「塵」就是五塵,「五塵」你(平時)把它吸收起來,吸到你的心裡面,而在心裡面紛紛擾擾,那心就很勞動,「勞動」就是「煩惱」。我常說我們的這個心,就好像是「吸塵器」,都是四處去「吸塵」,所以這個心整個就像垃圾桶。

  「如此修行,定成佛道」。等一下,這「當用大智慧」,這智慧要「用」啊!因為照佛祖和六祖大師來說,人都是有智慧的,但都是沒去用它,「沒用」放著就生銹了,就像那個頭惱一直放著便生銹了,我們(本有的智慧)都放著沒用、太久沒有用了,所以就忘記了,那智慧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所以就須慢慢的再學習、再恢復。倘若如此修行,一定會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變」就是「轉變」,「三毒」就是「貪、瞋、癡」,這「貪、瞋、癡」是很毒的。會毒什麼呢?會把我們的心給毒壞掉,就像毒素一樣,所以才叫作「三毒」,「戒定慧」是三無漏功德。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我這個法門是從「般若」而生出(的)八萬四千個智慧。「何以故」是什麼緣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為」就是「因為」,因為「世人」就是世間人,世間人啊有八萬四千塵勞,「塵勞」就是煩惱。「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若無塵勞」的意思就是說倘若眾生無「塵勞」,就沒有煩惱,眾生若無煩惱即得智慧常現,他本身的智慧就會顯現出來。假如說是在白天時,若無雲時、天上無烏雲把太陽遮住,那太陽的光芒就可以照耀整個世間了。同樣的,我們心中的智慧和太陽是一樣的,非常光明熾熱,雖然陽光熾熱光明,但是心中若有煩惱,就會像烏雲一樣把心中的智慧之光遮住,那就黑黑暗暗的、黑黝黝的,而這心中就變成了像防空洞一般,裡面有蜘蛛、青蛙,通通都有,老鼠啊一大堆。所以如果無塵勞、眾生如果沒煩惱,那他的「智慧心」或是「智慧的光芒」就會「常現」、就會常常現出,這個「常」是永遠的意思。「不離自性」這樣就可以不離開「自性」了,不離毀「真如本性」了,一切所行、一切「身、語、意」三業都不會離開自性,都合於自性,都合於本性,也就是都合於「道」,都合於「無上菩提」的意思。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若悟到這個法的人就是「無念」,這是最最令人誤解的地方。這個六祖大師的法門裡面,這個「無念」,現在我開剖給你們聽。什麼叫做「悟」?悟此法者,「悟」者「從吾、從心(悟字是由心部首和吾字組成的)」(人人吾,人人心,雙人為從,三人為眾),若有二個人,一個跟著一個,就叫做「跟從」嘛,所以跟從的從,古字就是這麼寫的即「人人」(從),「人人(讀從)吾,人人心」,這是「文字學」的說法。若在文字學中解釋「悟」這個字,就會解釋成「人人(從)吾、人人(從)心」,那意思就是說「悟字是一個吾、一個心(部首)」,「吾」是什麼?「吾」就是我嘛!「我的心」就是「悟」(吾心即悟),你看是不是很有趣,所以我們中國的造字跟佛法是相合的,「如果我看到我自己的自心,就是悟了」,「見吾自心,即是悟了」。所以其它的「悟」都不是「真悟」,「見到自己的自心、本性」才叫「悟」,其它的都不算真的「悟」,你如果有(其它的)悟,也只能算是小悟啦!真正的大悟都是「悟本心」,悟到自己的自心本性。

  好!若悟到這個法呀,就能夠達到「無念」,那什麼叫做「無念」呀?這個「無念」就是「沒有妄念」、「無妄念、無邪念、無惡念」,「非無正念」,不是沒有「正念」,叫做「無念」。也不是腦袋空空,像個石頭這樣子叫「無念」。所以有人說「我修無念,那就心中什麼都不想」,這樣一個像木頭,不是這樣子叫「無念」,六祖的「無念行」不是這樣子的,(而)是「心中無妄念」,這樣(才)是真「無念」。心中沒有「虛妄之念」,無「邪念」、無「惡念」、無「雜念」,無「染念(污染之念)」,所以心中「純是一派正念」、「清淨之念」叫做無念。那什麼叫「正念」呢?「唯念般若」、「唯念真如」、「本性常現前」這叫「正念」。這個「正念」常常不失,叫做「不失正念」。如果這樣,就可以具足無量功德。然後無量功德都能夠具足圓滿「起大用」,廣度有情。「無憶、無著」,「憶」就是回憶,「著」就是貪著。好!休息一下。

  第十七集完。

  六祖壇經義解

  第十八集  請打開經本19頁,繼續早上講的。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诳妄」。早上講「無念」就是「無妄念、無邪念、無惡念、無污染念,(但)非無正念」,再進一步講呢,「無念」這是一個大法門。那什麼叫「無念」呢?除了無(前面)這些「念」以外,總的講就是「於一切法不起心動念」叫做「無念」。那什麼是「於一切法」呢?也就是「於一切境」的意思。譬如說「於眼見色時,不起心動念」,「於耳聞聲時」不起心動念,「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也就是在「五根接觸五塵」的時候不起心動念,眼睛看到東西的時候不起心動念。不起「什麼心」呢?不起貪心、不起瞋恚心、不起愚癡心、不起嫉妒心、不起憂心等等。不起這些「心」叫做「不起心」,乃至於不起「執有之心」,「取」啊、執有。見眼色時不起心,「緣、依、取、有、執」(等心),在眼見色時,不起這樣的心,不起「攀緣之心」,不起「依靠之心」,不起「要執取之心」,不起「要擁有之心」,不起「執著之心」,那麼這叫做眼見色的時候不起「心」,那起什麼心?就是起(以上)這些心。那不「動念」呢?「起心」和「動念」其實是一樣的,念一動的時候,心就動了。「心」既然沒有「相」,那什麼叫做「起心」呢?即是「念動」。「念」若不動的話,心就沒有「起」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叫我們修行的時候都是修「念」。念什麼?念佛、念法、念僧,對不?都是「念」,所以佛如來的大法門就是一個「念」字。那麼為什麼要修「念」呢?因為「念即是心」,念就是心。離念無別心,離心亦無有念,聽得懂嗎?離念無別心,念即是心。

  我們再來看這個「念」字的構造,「念者從今、從心」。因此念是什麼?「念」就是「今心」,「今」就是現在、此刻,「此刻、當前」這一「念」、這一個「心」。所以「今心」就叫做「念」。佛要我們去體會我們這顆心,那怎麼體會呢?實在沒有辦法去體會,因為心是「無相」的,所以就得從「念」上著手,那就修「念」佛、「念」法、「念」僧,因為有「心」才有「念」,而且有「心」必有「念」,只是各種「念」的性質不一樣,念的染境性不一樣,念是清淨的、還是汙染的,這樣子而已。一切眾生皆有「念」,所以這個「無念行」,並不是說「沒有念頭」,只是說「沒有污染的之念」,而不是說沒有「清淨之念」。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這是個「觀念」問題,是要「轉」這個「污染之念」為「清淨之念」,這樣子而已,不是要把一切的念頭全部斬斷,不是這樣子。所以這「無念法」是指「無雜念、無妄念、無亂念、無邪念、無惡念」,當體於一切法、於一切境界不起心動念、不起邪念、不起惡念、不起貪念、乃至於不起嫉妒念等等,稱為「無念」。所以這個容易嗎?這個當然就很難啦,對不!那麼你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無念)?你要先自能「觀心」。可以觀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眼見色、耳聞聲的時候要很「覺知」、「警覺」,乃至於「警覺」、「警覺自心」。這個「五根」接觸「五塵」的時候,馬上「警覺」,要常常「警覺」著,那如果一起什麼「惡念」、或是「妄念」、或是「邪念」的時候,馬上「警覺」。但是我們凡夫都是很散漫的,所以起什麼念也不知道,也不在呼。但是那個「念」就是什麼?「念」就是我們的「法身」。知道嗎?「念」就是「法身」。為什麼?因為「念」就是「心」、就是「意業」。「法身」是在那裡造?是在「心」造。所以修行者就很注重這個「意念」,很注重「意業」,很注重這個「念頭」。而凡夫呢?不見棺材不落淚,在造惡業的時候,心裡面在造惡業的時候,都沒有關系,等到做出來的時候,或是講出來的時候,成為口業或是身業,也不覺太要緊,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等到受苦的時候,才有點點(覺得)要緊,甚至於也還不太要緊,是別人急,他不急。好!(以上是)「無念行」。

  「無憶」就是不回憶。我們凡夫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很喜歡回想。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他很浪漫蒂克,他說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造成「一個美麗的回憶」,你看多麼美妙的一個境界,美麗的回憶,所以他一靠子都在造夢、尋夢。這就是愚癡凡夫啊!「一切的煩惱都是由於回憶而來」,如果沒有回憶就沒有煩惱。為什麼?一切事情「已過不可得」對不?如果過了,不可得,那你就不再去追尋的話,「追尋回憶」就是什麼?炒冷飯,我們都喜歡炒冷飯,冷飯炒一炒,也蠻好吃的,天天都在吃冷飯。(關於)這個文殊師利菩薩有一部經「文殊發菩提心經」,(經中有人問)什麼叫「禅師」?何謂「禅師」?文殊菩薩說「於一切法不憶想分別,名為禅師」。「於一切法無憶想分別」因為你追億或是回憶,什麼叫追憶、回憶呢?(就是)執取「過去的影像」。因為已經過去了嘛!回憶一定是過去的東西,對不?過去所謂「六塵落謝的影子」,六塵落謝在你「心板上」的那個影子,然後你去執著它,這個叫做「回憶」,執取「過去的影像」叫做「回憶」。執著以後呢?因為「執著」就會「抓住」,抓住以後再來「分辨」它、「分析」它,這叫做分別。那你要「分別」之前就要先「抓住」。怎麼抓呢?就用「憶」的這個功用(來抓),(這是)「心」的功用(之一),這是個心能,「回憶」是一種「心能」,(心)先抓住(影像)叫做「憶」,「把過去的影子抓回來」然後再仔細地分辨叫做「分別」。「憶想分別」這就是凡夫(心之運作),然後在「憶想分別」裡面產生無窮的煩惱,自緾緾他。明明是已經過去的事情,還一直提、一直提,提個不完,那就很煩惱,所以有智慧的人就不會這樣。什麼叫做「禅師」呢?(禅師就是)「於一切法不憶想分別」,所以若能不憶想分別就能成大禅師,這是很難的啦!但是我們凡夫就很奇怪啦,你要他記的,他偏偏記不起來,而不讓他記的,他偏偏又記得很清楚,所以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瑣瑣碎碎、零七堆八的事他都記得,可是真正叫他念經、記經他又記不住。所以簡單說,就是記一些垃圾。

  「無著」這個「著」就是「貪著」。「著」的意思就好像黏著,就像用強力膠一樣黏著,用那個快干膠一黏著,馬上就撥不開,那個就叫做「著」。那「著」什麼呢?我們這個心就像強力膠一樣,一沾到東西就黏住了,也像是章魚有很多觸肢,有八只腳,現在如果什麼東西被它網住,就撥不開了,那個叫「著」、貪著。

  「不起诳妄」心中「诳」就是欺诳,「妄」就是虛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起用自己本具的真如本性的智慧來「觀照」,「觀」就是觀看,「照」就是照見,要有智慧的眼才能「觀照」。那這個觀照就好像說,我早說的我們這個「心相」就像防空洞一樣,防空洞中是黑黑暗暗的,你若拿著手電筒一照射下去,如同拿起佛祖的「般若智慧」的「手最筒」一照射下去,馬上就亮起來,一照下去,你心中的防空洞中那些「蟑螂、老鼠、蝙蝠」馬上跑光光、馬上閃避去,所以以智慧一照,馬上洞見一切。

  「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什麼是「一切法」呢?一切法就是包括「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五蘊、六塵、十八界」這個叫做「世間法」;「出世間法」簡單講就是「佛法」啦!佛法即「戒、定、慧施、忍、進」(六度)、「禅淨密律」等等,這些都叫做「出世間法」。「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取」啊,就是抓來擁有。那為什麼要「取」呢?因為貪愛,「以貪愛故取」,「愛、取、有」嘛!「愛」然後就是「取」,「取」然後「有」。「捨」為什麼捨呢?「以瞋恚故捨」,因為討厭所以要捨嘛!那如果是見性之人,以智慧觀照,就不會貪愛,也不會討厭,「不愛不憎」,所以「不取不捨」,因為「不愛不憎」所以「不取不捨」。那麼這個「不取不捨」另外一個詞就是「不即不離」,也是一樣的意思,「即」就是接近,「離」就是離開(遠離),這個就很困難,最難做的就是「不取不捨、不愛不憎、不即不離」,怎麼講呢?因為我們一般凡夫若不是最「愛」、就是最「討厭」,(反之)若不是「討厭」就是「愛」,很少是在中間的啦!若不是想要把它擁為已有,要不然就是討厭到想辦法把它捨掉。所以開始學習佛法修行之前,對世間一切名利乃至於妻子、眷屬等等,都很貪愛。等到學佛以後又覺得這些很討厭,(常想障礙你修行)想要趕快捨掉,所以就「趨於兩端」走(另一)極端,等到漸漸修習大乘智慧以後,才可能包容一切。雖然包容一切,但是也不擁有,而也不捨棄,所以才能夠廣度眾生,廣度眾生而不厭不悔。為什麼?因為你如果貪愛的話,你就會對它非常非常的關心,關心到你的心連他的心。所以他的心動一下,你的心也跳一下。相反的,很討厭也會這樣子,你很討厭有人,他其實沒怎麼樣,他只是稍微這樣子看一下,你就說他在瞪我、他在瞄我呢,那你就覺得很討厭,甚至於他講話的樣子也不對,走路也不對,反正就是沒一樣對的啦!都會令你起煩惱,那麼那個就是因為心裡面「憎」的關系。所以開始學佛以後,就對於這些境界(覺得)就好像是癌症腫瘤一樣,趕快要把它捨掉,覺得很很污染,除非開了大智慧以後,才能夠整個「融攝」,整個「融攝」,但又不取著。雖然不取著,但是又平等的能夠「廣施」。這個很難呢!老子說啊「為而不有」,意思就是說,那個東西是我做的,「為」就是做、制造,制造了以後但是又不擁有,這個很難喔。或者說這些弟子是我度的,「我度的」那就變成「我的弟子」了嘛,是不是?(既然是)我的弟子,那就變成為「我所擁有的啦」!是屬於「我所有」的。你若能夠「度」而「不擁有」,這難不難?這很難,這就是如來。如來「度一切眾生,而不擁有一切眾生,亦不擁有任何眾生」,所以即所謂「度而無度」。所以「金剛經」裡面為什麼佛說「莫言如來度眾生」,你如果說如來度眾生即是謗佛。這是什麼意思?這是這個(前面說的)意思。他雖然度你,但是他並沒有說「你是我度的」,那就變成你是我的奴隸一樣,否則你變成我所擁有的一件物品一樣,如來不作是念,所以如來不說「我度眾生」,或「我應度眾生」。為什麼呢?一切覺故。你如果能度,是因為你本來就有可以度的品質,(早)已經有了,本來就有那個品質,本來就有那個潛能啦!是我把你引發出來,如此而已。是我把你引發出來,但我也「不居功」,這就是佛與外道神的差別。對外道神(而言),那就是,你永遠是「主的奴僕」。所以於一切法、乃至於一切眾生界皆「不取不捨」。「不取不捨」變成什麼樣呢?「吊在半空中」。這樣懂嗎?吊在半空中,又不用繩子,這個叫「不取不捨」。要不然於一切法,你不是「取」,就是「捨」嘛!你要「不取,又要不捨」就是吊在半空中。所以「法華經」裡面「從地湧出品」說「有菩薩從地湧出,住於空中」,意思就是這個,也就是說「不著一切處」。像「法華經」這部經,那文字看起來淺淺的,像在說故事似的,其實它的意義是非常深,你不能憑表面上的意義、不能看表面上、文字上面字面的意思。「從地湧出品」說「菩薩從地面湧出來,於空中住」,就這樣子而已,也沒有怎麼解釋,那個其實都是一種「密意」。「從地湧出」是什麼意思啊?「從地」的「地」就是「心地」,那麼也就是從眾生位然後發大心,然後修行「頓法」頓悟法門,所以能夠湧出來啊!湧出來以後因為修行頓悟法門,所以「於空中住」、「於一切處不著」。這樣聽懂了沒?因為這個跟那個都有關系,所以你聽一部經,就變成聽了很多部經,如果你要看一部經能看得通,你就必須看多部經,才可以全盤通達。「不取不捨,不愛不憎,不即不離」即是「見性成佛道」,這樣才是「見性成佛道」。

  經文:〖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贊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能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善知識假若要進入甚深法界,這個「法界」是指整個「佛界」,及大菩薩的「法身大士」境界,(亦即)佛祖的境界或大菩薩的境界,叫做「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那「般若三昧」就是「般若定」。假如你要入「般若定」,就要修「般若行」。而這「般若行」要怎麼修呢?就照前面那樣。「若持誦金剛經」這「持」是指「心持」或是「修持」,不是單單用嘴念而已,假若「心持」或者「修持」,什麼叫「修持」呢?就是在心中「念念念之」、「念念思維,依之修行」,這樣稱為「持金剛經」,所以這叫「持誦金剛經」。這「金剛經」是一部很特殊的經,這部經可以誦,也可以用「持」的。譬如「六祖壇經」就沒有人用誦的,對嘛!所以不一樣。「金剛經」與「法華經」是特別的,它可以誦,也可以悟的。又譬如「地藏經」與「藥師經」、「阿彌陀經」這就不要是用「誦」的。但是假若法門是比較深的,一般就不只是用「誦」的而已,主要是要了解那個道理,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誦」的可以嗎?當然可以啊!念經無罪,念經並沒犯罪。那假若不了解道理,只是用念的那有效嗎?有啦!但是要看效果在那兒?念就有功德,但是你若能了解其意義,再去誦,那較圓滿;你若不知道意思,只是誦,那功德就比較少。所以不是說不知道意思,就不能誦,不知道意思也可以誦的,只不過功德較少就是了。但是這裡說,持誦「金剛經」就可以「見性」,若要見性當然要了解意思,才能見性,是不是?你若不了解意思,只是念、只是誦經會有什麼功德呢?增福、消災。若不懂經文的意思,只是念則可以消災、增福。假如要開智慧,一定要了解意思,才能開智慧,因為智慧是從第六意識開始,然後去分別(理解),然後才能生出所謂的「勝解」,「勝解」才能開智慧,開智慧才能破煩惱,否則,如果完全都不了解(意思),只是「誦」,很拼命、很努力用功,也可以斷煩惱,但是比較辛苦。怎麼說呢?就如同「土法煉鋼」一樣,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用你的「信心」與「努力」支持下去。所以如果要開智慧,就應該了解那經文,照著經文的意義去修,這是開智慧一般的途徑。若是消災增福,就要用誦的。但是呢有的經你如果無法去一下就悟到,那你就常常念,常常一直(在心中)念,而這個「念」不只是用誦的而已,你除了在佛堂上拿著經本念以外,其它時間都常常在「想」它,也就是「思念」。常常「思念」經文的意思或是那個字句,這樣叫做「念經」。所以「念經」不是說一定是拿起經文在佛祖面前才叫「念經」,當然那樣也是「念經」。但是另外一種念經,就是不拿經本時,你依照自己的記憶,行住坐臥的時候,常常(心中)都在想著經文的意思,這也是「念經」,而這種念經比在佛祖面前念的,不能說較重要,但是很重要的就對啦!要不然你就是所謂「作功課」,功課作完就「下課」,啊,就沒了,根那小學生寫功課一樣,「你有寫字嗎」?「有哇」。寫字寫完了,得了三個圈圈,這樣就好了,不是這樣子的。字寫完以後要能記住,考試才能及格,對嘛!

  「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就能見性,就能見到自己的本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這部經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很多的。「經中分明贊歎」,「分明」就是很清楚,這部經裡面很清楚的贊歎說,這部經的功德非常非常的大。「莫能具說」,「具」就是完全,現在無法完全跟你說明,這部經的功德有多大,講也講不完的意思。「此法門是最上乘」這個法門是最上乘,「乘」就是車乘的意思,是車的意思,古時候的馬車,佛法裡面有「大乘法」、有「小乘法」。「為大智人說」這個「金剛般若經」啊這個法門是為有大智慧的人就的,「為上根人說」。如果是小根、小智的人聽了這個法門就心裡面會生出「不信」。是什麼緣故呢?就像是天龍下雨的時候,下雨下在閻浮堤的時候,「閻浮堤」就是南膽部洲,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所在。一切的城邑聚落,它如果是下了大雨,變成大水米災,這城邑聚落都會被漂流,流走,就如同漂草葉般。「若雨大海」但是如果雨落在大海中,但是大海卻不增不減,因為大海很浩大,下一點雨絲毫沒有影響。「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這個叫「法合」。上面是「譬喻」。如果我說是發大乘心的人,有大智慧的人,聽到「金剛經」啊就能夠「心開悟解」,「心開悟解」應該是「解悟」,但是這樣子比較順,(其實)應該是「心開解悟」,因為是「解而後悟」嘛!(不是「悟」而後「解」)不過因為文字這樣比較順,所以叫「悟解」。「心開」了以後才能夠「悟解」。那你就注意這個「心開」,因為我們眾生的心都是「封閉」的啦!所以我們的這個「心」都沒有「開」,所以「門」沒有「開」,所以裡面的空氣不好,又黑漆漆的。所以現在「心門」如果打開了以後,空氣就流通了,空氣好啊,也光明啊,即使你不能開門的話,至少也開個窗戶嘛!對不?若只開個「心窗」也不錯呀!才透光嘛(心中即有光)。「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講到這裡。體息。

  第十八集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九集

  接著講二十頁。「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知」。假如是最上乘的人,「最上乘」是什麼?就是「佛乘」。因為「乘」有很多種,有小乘、有大乘、然後有菩薩乘、有聲聞乘。佛說總說有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但是最高的就是「佛乘」」。所以人天五乘,那麼最高的就是「佛乘」,「佛乘」就是發心趣求無上菩提的叫「佛乘」,要求無上菩提的,這個叫佛乘。假如發心要求無上菩提,又有最大智慧的人,這個叫做「佛乘」、「最上乘」,佛乘就是「最上乘」。大乘已經是「上乘」,對不?聲聞乘是「下乘」,緣覺乘「中乘」,菩薩乘「上乘」,佛乘「最上乘」。不是說只有發心就可以了,發心還要有智慧(才)可以相應,才會聽得懂、才能夠「依教起修」,所以那不只是用嘴巴說而已,(還)要有那個智慧、那個根器。有那種「根器」就是上乘根器的人。假如聽到「金剛經」,「聞說」就是聞人說,這個「說」就是解說。如果聽人家解說「金剛經」就「心開悟解」,怱然間就「心開了」,心花開了就「悟解」了,所以因此而知道說本性裡面自有般若之智。怎麼說呢?因為如果心開悟解的時候,那就了解佛祖所說的主要的道理,大道理都了解了,那就開智慧了。這種智慧要修很久很久,才能修到。那麼會怱然間被你悟到了呢?這就表示說,這個智慧不是從外面進來的,跟剛才說的一樣。從外面進來的,這就要很久才能「輸入」這麼多,時間很長才可以的,那有辦法說忽然間頓悟?然後就,喔完全都懂了,那表示說你本來就有的,那是現在一個「緣」,好象那個「引線」一樣引一下,然後你馬上就開通了。那本來就有,(由於)某種因緣、種種因緣,那「因緣」主要就是「煩惱因緣」,煩惱因緣的灰塵蓋住了,所以讓你感覺好像沒有。例如說你父親或是你先祖留下很有價值的鑽石,這是很寶貝的,但是你不曉得放在那裡,忘記了,哇!糟了,放在那裡都忘記了,如果忘記了那就好象遺失了一樣,對不?好象遺失了就不能用了,是不是?因為不能用,所以你就變成很勞,所以你就向別人借錢,對不?忽然間你打掃或掃廁所,忽然間在角落裡找到,哇!在這裡。忽然間發現了這個寶,馬上你就忽然間變成很有錢,對不?其實不是忽然間變成很有錢,那些錢本來就是你的(比喻頓悟),所以「本自有之」,佛經裡面講的「本自有之」,「本來無失,今已無得」,這樣聽懂嗎?(又如)有的人,譬如說很寶貴的東西,用報紙包一包、或用破布包一包,就裝在舊的皮鞋裡面,或裝在垃圾筒裡,放在這那裡卻忘記了,有一天小孩子在玩的時候,拉出來才發現,你就發現時,你就說,哇!忽然間變富有了。其實不是忽然間變富有了,你本來就富有的啊!是你沒辦法用到而已,對不?譬如什麼呢?就好像我們的「本性」一樣。我們的「本性」被煩惱的破布包圍住了,為「種種煩惱破布纏裹」包住了,所以就現不出來了。因為現不出來,所以我們就變成憨憨、愚愚癡癡、呆呆的,什麼都不會,忽然間如果有一個善知識或是什麼的一個因緣,將你的破布都解開了,那你的「本性的鑽石瑪瑙」都現出來了,那就變成有如「寶王」一樣。所以你的「鑽石的那些寶貝」「本亦無失,今亦無得」,所以你能夠忽然間一念「開悟」,然後就什麼都通達了,原因就是說你本來就有的。那你如果本來沒有的,那你就要修很久很久很久,也(還)是不可能。所以「頓悟」這個法門是有的啦!不是沒有。所以如果自己不悟,不要說一切人都不會悟啦,還是有人會悟的啦!對不?

  「自用智慧,常觀照故」如果自己的這個智慧、剛剛講過這個「用」啊!不要把它擺起來不用,我們就是因為有那個智慧不用,所以一直放著就生銹了,常常用就會發光發亮了,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假就是「借」,不「借文字」或是(不)利用文字,(不)依靠文字。「假」是借、或是利用、依靠。因為文字只是一個「緣」而已,它不是「智慧本身」。「智慧」是文字「所指」的,就是所謂的「所诠」,文字是「能诠」,如果光是講究文字的話,就變成「言說戲論」。「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就好象雨水,不是天上自己掉下來的,(而)是龍王啊以種種因緣而下雨。

  經文:〖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這個天上的雨是龍王「興致」,他(龍王)放下來的,使一切眾生與一切草本、有情、無情都可以得到它的好處,所有的百川河流,都流入到大海裡面,那個水就匯作一體,眾生的本性也是一樣。百川眾流,水溝等等,都流到海裡面,水就變成同樣的味道,等同一味。這表示什麼呢?眾生若他沒有辦法自己開悟,依照善知識開示以後,就可以悟到了。悟的時候雖然有大小,與性質不同,但是究竟來說,悟到的都是一樣的。所以悟了以後它的「本性」是一樣的,就好象海水,所有的水入到海裡以後,它的水性都是一樣的,鹹度也度一樣的。眾生如果悟了以後,他的境界也都是一樣,是這樣的意思,這是譬喻。「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假如根器小的人,聽到這個頓悟之教,就好像草與小樹木,根性較小,如果遇到下大雨,那就被它淹倒了,水太多反而不能生長,水太多對它沒有好處,反而有害處。同樣,法門也是一樣的,假如根器小的人,聽到高的法門,他不但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好像被水淹死一樣。「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本來這個小跟器的人,本來的般若之智,與大智慧的人是沒有什麼差別,因何聽到這個佛法而不能開悟,這是什麼原因?就是「緣邪見」。這個「緣」就是因為的意思。因為這小跟的人邪見,心中的邪見、障礙很重、業障很重、「煩惱根」很深,所以雖然聽到法,還有眾生的本有的般若智慧全都有,但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他就沒有辦法開悟。「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這就譬如好像說,如果有很厚的雲將太陽蓋住了,假如沒有風吹來,這雲就不會走,日光就不會現出來。「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一切眾生所本具的般若之智,本來是沒有大與小的分別,但是因為一切眾生,他自心「迷」或「悟」的程度不同,所以他現出來的智慧就變成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這就是說,什麼叫做「小根器」的人,假如「迷心外見」,「迷心」迷於自心,迷於自心就是「不見自心」,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心,假如看不見自己的心,就象「迷」於自心,這樣的人就是「外見」,就「往外求見」,向外面求見什麼呢?要「見佛」啊!或者要「見法」,這個叫做「迷心外見」,往外要去「覓」、「求覓」要見。「修行覓佛」修行以覓,「覓」就是求,修行想要求佛,要見佛啊!而沒有悟到自性,這樣子的人就是「小根」,「小根器」的人就是這個樣子。「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假如開悟這個「頓教」的人啊!就沒有執著是在外面修,就是說「執著外法」而修,就是在自己的自心裡面,常常都起這個「正見」,他的煩惱與塵勞都不能染污他,世間的一切煩惱與塵勞,都不能把他的心污染,這很不簡單,這就是什麼呢?這就是有定、有慧、有戒。所以煩惱就不以染污他的心,這樣就是「見性」。

  經文:〖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內外」。「內」就是根身。內根身,外器界,於內根身,跟外面器界,「身心、世界」就是了,身心、世界都「不住」,不住的話就是不貪著。不住著人「住」是什麼?住著,好象說租房子人租久了,他趕他都趕不走,是不是?而我們都是租房子(租色身)的,但我們都住久了,這個「客房」都住久了,就好像變成是他的房子,你如果要叫他走,還要拿錢給他,所以我們就是這個樣子。李後主說「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不知道實是「客人」,卻以為自己是主人。什麼是「客」?「客」都「不住」嘛!「不住名客」。這在「楞嚴經」裡面有講,「不住名客」。如果是主人的話「自無攸住」,主人就不會說今天住一信,明天就走了;而客人呢?客人就來來往往,「客者不住」。事實上我們都是「客」嘛!所以什麼如「百代過客」。但是我們不認為我們是「客」,所以我們就常常要「住」,「強行占住」,強占他、占住他,就不走了,不走,到後來牛頭馬面就來將你托走了!不走,來,用鏈子把你拷起來走。「內外不住」於「內法、外法」都不住著、不貪著,那麼就來去自由,這樣才能「去來自由」。這個用講的很好講,這個就要做,你知道嗎?這個就要做。怎麼做呢?在內法外法都不住著。什麼叫內法不貪著呢?最簡單講,「內」是根身嘛!如果不貪著、不貪著根身就不怕死,不怕死嘛,也找不死。(因為)不怕死嘛!那我今天趕快死,也不對。也不貪一切的著田產啦等等;名利,這些都不貪著,因為不住啊!雖然這樣子,但是生意還是照做,該賺的時候還是照賺,那賺的時候也不生貪著,那不賺的時候也不生憂愁,這樣才是「去來自由」,這樣才「內外不住」。那你說因我不住,所以我「不住賺錢」,那你願「住賠錢」,也不對啊!乃至於這個五欲六塵、眷屬親友都不住著,要這樣修,這很難的。怎麼不住著呢?「不愛不憎」。那我們不是(這樣)啊!我們都是不是愛他愛得要命,也就是恨他恨得要死,今天他對你好一點的時候,你就愛他愛得要命,明天講一句話惱了你,你就恨他恨得要死。那一切處、一切時都「不愛不憎,不取不捨」,然後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這很不簡單的。但是你現在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但是也不讓他發現,他也不知道,這個叫做「密修」。不然你回去跟他講,跟你的同修說,師父說(讓)我要跟你保持距離,那他就會說,這樣你明天不能再去了。做兒子的也不能回去說「爸爸,我師父說要我跟你保持距離」。那要「自己自心自修」,於父母、妻子、兄弟、姊妹、師長、徒弟都「不愛不憎,不取不捨」,這樣才不會「被轉」。對不?不然你就要肩膀很有力,統統都挑起來,對不?不然你就常常變成貓了,才會常常這裡(師父指胸、肩)痛,常常在按摩,還有腳底按摩啦,還有吃中藥調理啦,辛苦啦!「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執」就是執著,執著的心可以能夠除得掉,執著的心很難除,執著的心好象得了癫痫症一樣,(筋骨痙攣)縮住了,沒辦法,放不掉,痙攣一樣,那你要把他放掉,能夠把那個執著的心除掉。「通達無礙,能行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這樣子的話,就能夠通達無礙,就能夠一切法通達無礙,乃至「於三界中通達無礙」,乃至「於世間、出世間通達無礙」,這樣子。這樣就變成像「法王」一樣,這就是真的「法王」嘛!成佛嘛,見性成佛道嘛!「能修此行」這樣就跟「般若經」所開示的道理,本來就沒有什麼差別。這就很困難了,但是這就要修啊!不能說只是知道就好了。

  經文:〖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翻回來看。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修多羅」就是經藏。一切經藏與所有的文字,佛祖來開示道理的這些文字,「大小二乘與十二部經」都是「因人而置」,因人而設置,是因為要度眾生才說的。若不是要度眾生,就不用說這些經,對不?「因智慧性,方能建立」。但是也要有眾生本來就具有、具有這個智慧之性,智慧的本性,才能夠建立這些經教;若眾生沒有這個智慧,佛祖即使講這麼多經,也沒用啊!眾生還是不能開悟。所有可知,佛的智慧所流露出來的這些經教,與眾生本具的智慧是相應的。所以好像佛祖在開示的那些經,就好像磁石一樣,那我們眾生的心就好像「鐵」,磁石跟鐵是會吸引的,如果眾生的心不是「鐵」,是「石頭」或「木頭」,就不會吸引了。對不?雖然說眾生的心是「鐵」,不管是「破銅爛鐵」或是什麼?反正就是它跟磁石能夠「相應」,才吸得住,所以說那個「性」是相近的。所以啊一切眾生是本有、本具有智慧的。所以能夠跟如來所講的經教的那麼大的智慧能夠「相應」,那因為眾生的自心自性啊有「智慧性」,所以能夠建立這一切的經教。「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如果沒有這些世間人啊,需要佛祖來度,這「若無世人」當然是省略,就是需要佛來度,這一切萬法跟本就免了。「故知萬法本自人興」所以就知道佛祖所沒的這「一切萬法」,都是為了人而興起的,一切經書因為有人來解說,所以才有的。在這裡所有的人裡面,就是眾生裡面「有智有愚」,有的眾生是很愚癡的,而有的眾生是很有智慧的,愚癡的人就叫做「小人」,小人就是說,不是道德壞就叫小人,是說比較低下的人,意思就是「凡夫」啦!愚癡的人就是凡夫。「智為大人」大人就是佛菩薩,聖人的意思,愚癡的人就是「凡夫」,有智慧的人就是「聖人」,是大人、聖人。「愚者問於智人」愚者問「道」於智人,愚癡的人「問」就是問道,請教佛道於有智慧的人,就是於佛菩薩啊、或是有大修行的人。所以呢?智者就為愚人說法;那愚癡的人呢?如果因此而忽然「悟解心開」,忽然大轍大悟啊!「即與智人無別」,那麼就跟有智慧的人沒有什麼差別。這個「心開悟解」,若忽然開悟了,這不是只有大乘禅宗裡面才有,在佛世的時候、在佛祖的時代,很多弟子都是佛祖開示一句話、還是一段話,忽然間他就開悟了,然後馬上就當下就證了阿羅漢,這個很多,對不?這個有老的、也有年輕的,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經文:〖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善知識,假如沒有悟到,「不悟」的意思就是「迷」,假如是迷的人啊!就佛是眾生,他所看到的佛祖啊就像眾生凡夫一樣,他對佛沒有信心,也沒有恭敬心,他看佛就好象普通的眾生,普通的凡夫一樣。很多人說,佛祖就是古時候的那個「太子」,這樣子。二千五百年前的那個太子(喬達摩),這樣子。還有,現在有一派的人,做那個考據的,他們也沒有信佛,他所信的也是二千五百年前的那個太子,他就說我們現在所信的這個佛,釋迦牟尼佛,其實沒那麼行,那都是什麼呢?他們說那都是後代的人把佛陀「神格化」,也就是將他看做好像神一般,其實「佛」並不是那麼行,這樣的意思。這個第一個表示不信;第二表示毀謗,就謗佛啦!這一派的人又不信「佛是一切智人」,「一切智人」就是「薄伽梵」嘛!但是啊你如果深入經藏,你就不會被騙了,不會被誤導。怎麼說呢?雖然他們這些人不信大乘佛法所說的「佛」,以及佛的「佛果功德」。但是你如果去看即使是所謂他們所說的,根本佛教就是小乘佛法裡面那個「阿含經」或是「阿毗達摩」,也就是小乘經論,裡面都有講「如來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而且講的很清楚,像這個捨利弗所說的,所造的一部叫做「集異門足論」、「阿毗達摩集異門足論」,這一部論典事實上是捨利弗集的,但是是佛說的,裡面講的都是佛語「世尊言」,「阿毗達摩集異門足論」,這個「足論」,「足」是具足的意思,這個小乘裡面有「六足論」,像「戒身足論」、「集異門足論等等,總共有「六足論」。裡面就是分明講的很清楚,這個如來的「十號」功德等等,(故佛果功德是大小乘所共說、並非神格化)所以這個未法時期很可悲,大家都人雲亦雲,然後佛教的原典看的人少了,那看得懂的人又更少了,就隨便人家說啦!人家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因為他很有學問嘛。所以我有一個發心,將來我就講這個,就是這個「六足論」,把所謂的原始佛教,真正的本來面目呈現出來,說「是這個樣子,小乘跟大乘所說的如來功德沒有差別,汝等莫謗佛」。聽到謗佛就很生氣,佛祖就好像我父親一樣,如果說我父親的壞話我就曾很生氣。所以這個一定要、一定要把她糾正過來,這也是叫做所謂的「護持佛法」、「護持正法」,對不?這就是佛子的天生的義務。現在佛法越來越亂,就是這樣子,大家都不知道,隨便人家怎麼講,那種人說,如來不是「一切智人」,然後如來是後代人把他「神格化」等等,這都是邪見。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即佛」。所以因為這些人是迷啊,迷自己是凡夫。自己是凡夫,所以看一切人皆是凡夫,然後自己是狗屎,看一切人都是狗屎,你知道嗎?所以有人說「這世間都是狗屁」,那麼那個人他自己是狗屁,你知道嗎!因為他自己是狗屁,所以他看一切都是狗屁。那麼「一念悟時」如果自己悟了的時候呢,那麼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一切法都是「自心現」,你所看的一切法都是你自己自心所現出來的,你如果「自心清淨」的話,你所看到的都是清淨的,你如果自心是污染的,你所看到的都是黑黑臭臭的,對不?你那可能看到清淨法昵?絕對不可能,所以叫做「一切法皆自心現」。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所以啊我們要知道,一切萬法都在我們自己的心裡,何不就在自己的心中,頓見自己的真如本性,你為什麼要去外面到處跑呢?亂跑、亂闖。「到處跑」這是很深奧的哦!這個你要知道。

  經文:〖《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雲:『實時豁然,還得本心。』〗

  看到這一段就好。

  「菩薩戒經」裡面講,「我本元自性清淨」我的「本元」,本來的源頭,這個「元」跟那個三點水的「源」是同樣的意思,我本來源頭就是「自性清淨」的,所以如果認識自己的自心、又見性,就一定能夠成佛道,這是「菩薩戒經」裡面這麼講的;「淨名經」就是「維摩诘所說經」,說「即時豁然」豁然貫通,「豁然」就是貫通的意思。「還得本心」「還」就是返回的意思,「豁然貫通」返回然後得到本心,既然說是得到本心,所以不是「新得」的,是本來就有的。

  經文:〖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善知識,我在忍和尚,就是五祖弘忍大師那裡,一聽到他解說,我「言下便悟」,我就馬上開悟了,「頓見真如本性」這個他可以講,我們不能這樣講,你不能說「我那天聽師父講經,我就見性了」,你不要亂講。「是以將此教法流行」所以將這個教法、這個頓教的法門來流通,使這個要學習佛教的人,都能夠「頓悟菩提」,「菩提」就是「覺性」。可以「各自觀心」,「觀心」觀看自己的心,你就要起智慧才能夠觀看自己的心,你聽到「觀心」,「觀」是用眼睛看,對不?但是這個眼睛不是這兩個可以帶眼鏡的這個(肉)眼睛哦!那是「心眼」、心眼沒有「近似眼」,所以不用帶眼鏡。所以你聽說「聽說」用眼睛看,就一直瞅著,本來沒有近視,看得變近視。

  自己觀自己的心,這實在很奇怪,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嗎?這個「心」無相,對不對?但是它(用)起來的時候,你如果真正「心眼」有開,你就看得到,看它現在是在「貪」、還是在「愚癡」,都看得到,都在放電影,你看得到。但是用什麼看?很奇怪那什麼人在演呢?什麼人在演給什麼人看呢?「自己演,自己看」,這樣才有趣。所以這非常不可思議,這個自己演自己看,不是只有看而已,而且還有聲音,這是有聲電影。不是只有聲音,電影如果在廚房在煮的時候,那個味道你也聞不到,對不?我們這個(觀心的電影)不只有聲音、有影像、還有味道,「色聲香味觸法」全都有,非常的精彩。「觀心」就是這樣去「觀」。「觀」這個(師父指體內)裡面「自心所現出來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

  「自見本性」這樣就能夠自見本性。「若自不悟」但是如果說你自己沒有辦法悟。「須覓大善知識」就要去「覓」、找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他能夠了解最高的法、最上乘的法的人啊!「直示正路」直接指示你那個路、那個正路讓你去修。「是善知識有大因緣」這個善知識是有一個大因緣,這個「大因緣」是什麼呢?(就是)所謂化導令得「見性」。「所謂化導」(這裡)受詞省略掉了,(受詞)就是眾生。所謂化導有情,令得見性,這是「善知識的因緣」。所謂「佛以一大事因緣,出興與世」出現於世,這是「法華經」所說的,就是「開示悟入」佛之正法、「佛之知見」。善知識,或是佛祖出生在這個世間的因緣,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要「開示悟入」、「開示悟入一切眾生」,「開示」道理令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一切善法」這個善法就是說佛法裡面最好的法,都是因為有善知識開示,所以才能夠發起。「三世諸佛,十二部經」本來在人的本性裡面,都是「本來就具有」的,但是凡夫都沒有辦法自悟。所以啊就必須求善知識來指示,才能夠見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如果自己能夠悟了,就不必向外去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假如執著說,一定要善知識來提撥,使我解脫,這樣就不對了。因為善知識只是指點你一條路,但你要去自己修,那個「路」要你「自己去走」,「他(善知識)不能替你去走」。所以解脫的路,也要你自己去修。好!休息一下。

  第十九集完。


 

上一篇:《壇經》的基本思想和禅學意義
下一篇:濟群法師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