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明奘法師:無二相 念真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二相 念真如

  【經文】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無者,無二相。”“無二相”是沒有染淨、好壞、善惡、修與不修甚至佛魔對立的狀態。

  “無諸塵勞之心”塵勞也就是煩惱之心。如果你在相上產生分別,是你的心產生隔閡、二元。只有你的心隔,相上才會隔,心不隔,相自然不會隔,這是相應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這是修行方法,大家自己體會。怎麼念呢?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這段真是說得透徹,我認為不需要多講。一個參禅的人,學任何的方法、法門的人,把這段當成咒語來領悟,三天就可能解決所有問題。“真如即是念之體”,真如,歷來經典裡都說,真如就是這顆心,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正面描述的。六祖也說,非青黃黑白,非大小方圓所束,非善非惡,非遠非近。真如本體雖不可說,但是它有用啊!念就是本體之用,真如是念之體。

  我們可以在“真如自性起念”上去用功。眼耳鼻舌身意,只是工具,不是它們能念,色聲香味觸法,無善無惡、無好無壞,都是一個緣起對應之法,好比餓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都是無善無惡無記的。但是我們的見常常有問題——哦,這個好,我要多來,這個不好,我要少來;有益的我要抓住不放,那個對我不好,我要推開它——貪嗔二法就出現了。心的流轉是這樣的。所以“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啊!這裡把六根、六塵都給否定了。其實色聲沒有壞,盡管沒壞,但是沒有眼耳了也就等同於零了。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所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然而,我們再想想剛才說的張拙秀才的詩文:“即此見聞非見聞,無余聲色可呈君。各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你就知道“不染萬境”,又有什麼可說的呢?“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心念已經純熟了,沒有什麼可以沾身。所以“經雲”——“經”就是《華嚴經》,最究竟了義的大乘經典,佛法不是教人愚癡迷惑之法,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法——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這跟世間的學問不同。世間的學問,是“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知”。他不知,並不是“不動”。

  在這一品中,把我們的根本問題——定慧的不二、一行三昧、三無——都講了。如果這其中的一個我們能很好地運用,修行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明奘法師:坐禅品第五
下一篇: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