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聞神秀偈
下面繼續看:
【經文】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
童子曰:“爾這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在這一小段中,序幕拉開了,越拉越大,真正的主角登場了。前面說了,五祖一看神秀的偈,說他路對了,但是沒有入門。說他“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讓他回頭再去思維。結果神秀大師怎麼樣呢?“作禮而去。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他的這個心理我們可以體會得到,便是如坐針氈那種難受的滋味無疑。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這樣又過了兩天,一個小“童子”,“童子”就是在寺廟裡邊還沒有出家的,或者出家是小沙彌,年歲還比較輕的。“於碓坊過”,就是六祖舂米的地方。“唱誦其偈”,唱誦就是反復吟唱,沒有固定的腔調,可以淺唱,可以低吟,可以高聲,隨自己的心性和意願。如果大家共住在一起,共修共行,那就有一個統一唱的模式,如果是自己修,就不需要必須遵從哪種唱法,能按照自己最相應的、最喜歡的一種唱法就好。
惠能一聽,“便知此偈未見本性”。惠能大師真是自性常生智慧啊,他一聽就知道了。
“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雖然沒有人告訴他,他早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他問童子,所誦的是什麼偈語。
“童子曰:‘爾這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童子說:你這個南方的野蠻人,五祖早就說了,世人生死事大,想要把衣法傳付給人,讓我們這些門人都作個偈子,看誰要是開悟了,明了了自心本性的問題,就把衣法傳給他,成為第六代的祖師。這個偈子是神秀上座作的,寫在南廊壁上,五祖就讓所有人唱誦這個偈子。“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神秀大師所說是大乘法,是了義法。所以說“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從道的次第來講是沒有錯的,但是從禅法來講,它是不入門的。因此要懂得大乘和最上乘之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