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七 與行思問答 不落階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之七 與行思問答 不落階級

  [經文]

  行思禅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⑴?

  師曰:汝曾作什麽來?

  曰:聖谛⑵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曰:聖谛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注】

  ⑴ 階級 即修行階位。大乘菩薩十地:一、歡喜地,見道,斷見惑,證人無我、法無我,生大歡喜;二、離垢地,永離任何犯戒之垢,身心清淨無瑕;三、發光地,成就殊勝之禅定,得五神通,發出智慧之光;四、焰慧地,智慧增盛,斷微細身見等;五、難勝地,俗智與真智相合,通達世間學問技術等利益眾生的方便;六、現前地,無分別智增長,最勝般若現前,入滅盡定;七、遠行地,住於無相行,智慧超勝一切世間及二乘;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斷俱生煩惱障,不為一切事緣所動,得無生法忍;九、善慧地,成就四無礙解,具十力,能遍行十方說法度眾生;十、法雲地,成就大法智,具足無邊功德,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

  諸經對修行階位的施設不一。《勝天王般若經》只說十地,即是只分十個階位;《金光明經》十地加妙覺,為十一個階位;《大智度論》依唯識學四十一位加等覺成四十二階位;《仁王般若經》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共五十一個階位;《華嚴經》、《纓絡經》加等覺成五十二個階位;《秘藏記》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善根(即四加行)、十地,共五十四個階位;《楞嚴經》集諸經大成,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共五十五個階位。一般經論多以十住、十行、十回向為三賢位,十地為聖位。

  《楞伽經》只提到十地,認為十地無次第,任一地都是如來地,從任一地起修,都可修入佛地。《楞伽經·卷四》說:“心量無所有,此住及佛地。去來及現在,三世諸佛說。心量地第七,無所有第八。二地名為住,佛地名最勝。自覺智及淨,此則是我地。自在最勝處,清淨妙莊嚴。照耀如盛火,光明悉遍至。熾焰不壞目,周輪化三有。化現在三有,或有先時化。於彼演說乘,皆是如來地。十地則為初,初則為八地。第九則為七,七亦復為八。第二為第三,第四為第五,第三為第六,無所有何次。”

  ⑵ 聖谛 指聲聞乘修習的四谛法。四谛是:苦谛、集谛、滅谛、道谛。什麼是苦?窺基法師說:“苦,謂三界有情及處,即業煩惱所生所起,理實有漏,無非是苦。有三苦、八苦之說。

  所謂三苦:諸有漏法,性墮遷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世間諸樂,必歸壞盡,緣令纏憂,皆名壞苦;性已逼迫,更增楚切,難忍重生,皆名苦苦。

  所謂八苦:住胎出胎,俱受逼迫,眾苦根本,名為生苦;時分朽壞,名為老苦;大種衰變,名為病苦;壽命衰沒,名為死苦;不愛現前,怨憎會苦;所愛乖離,愛別離苦;所希不遂,求不得苦;諸有漏行,五蘊盛苦。

  什麼是集?這裡指煩惱的集合,這個煩惱集,是眾苦的根源。

  什麼是滅?滅盡煩惱,名為滅。煩惱既盡,則永離苦海。

  什麼是道?滅盡煩惱、永離苦海的修行方法,名為道。即是以八正道為主的修行方法。

  這四谛法,可簡單概括為: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星雲大師譯文]

  行思禅師,出生在吉州安城地方的劉家。他聽說曹溪六祖大師法席隆盛,化導無數,便前來參禮六祖,請示六祖大師說:應當做什麼才能不落入階級?」

  六祖說:你曾做些什麼事?

  行思說:我連聖谛也不做。

  六祖說:那你又落什麼階級呢?

  行思說:聖谛尚且不做,還有什麼階級可落?

  [經文]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

  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

  [星雲大師譯文]

  六祖非常器重他,於是命他作寺眾的首座。

  有一天,六祖對他說:你應當教化一方,勿使正法斷絕。

  行思既已承受了六祖的頓教正法,便回到吉州青原山,大弘正法,紹隆佛教。

  [星雲大師問題講解]

  行思禅師兩人在六祖大師處得法的經過如何?

  行思禅師與懷讓禅師是六祖大師的兩大得意弟子,如同大師的左右手,所以他們在六祖大師座下得法的經過,自然為世人所關心、注意。

  行思禅師,江西人,俗姓劉。谥號“弘濟”。二十歲時到廣東跟隨六祖大師學禅,一住就是十年。當他初見六祖大師時,就問六祖道:應當如何作務,才能不落階級?才能沒有分別?

  並說:成佛我都不想了,還有什麼所作?

  聖谛尚且不為,還有什麼階級、有什麼分別呢?

  行思禅師深受六祖大師器重,成為一寺的首座。有一天,六祖大師告訴行思禅師:你行思可以去行化一方,使我們的法脈不斷,慧燈常明。

  六祖大師在示寂前三年,行思禅師回到江西,住在青原山靜居寺,因為他是得到六祖傳法的高僧,學徒們不分遠近,紛至沓來。有一位學僧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行思禅師回答:“盧陵的米是什麼價錢?”意思就是說,佛法平等,法法皆是,好像是買米的在這裡秤斤論兩。道不要虛弄,道不要分別,道要直下承擔。

  當六祖大師快要圓寂的時候,有一位沙彌希遷,眼看著六祖大師即將涅槃,就上前問:師父!你在世時,我依止你學道,你圓寂以後,我怎麼辦?

  六祖大師回答說:尋思去!

  經一位老首座指示,知道六祖要他到青原山去訪問行思禅師。

  希遷於是到了江西青原山,參訪訪行思禅師。行思禅師問道:你從哪裡來?

  希遷很有自信的回答說:曹溪來。

  問:你得什麼來?

  答:未到曹溪亦未失。

  再問:既然你沒有失去什麼,你又何必要到曹溪去呢?

  答:假如不到曹溪,我怎知道本來就沒有失去呢?

  因此,行思禅師也很器重這一位小師弟,他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石頭希遷禅師,人稱石頭和尚;“石頭路滑”是禅宗很有名的公案。

  行思禅師在四十四歲的時候,時年三十七的神會禅師,也曾經參訪過他。當神會禅師初見行思禅師的時候,行思禅師就問他你從哪那裡來?

  神會禅師把身體搖動一下說:哪裡都可以來。

  行思禅師說:你猶滯瓦礫。

  神會禅師說:和尚!世間有一位真的金人,你有沒有什麼東西給這個真的金人呢?

  行思禅師說:我就是有東西給真的金人,請問你把它放在哪那裡呢?

  真如、法身、道,自己當下就有,何必要別人給呢?

  行思禅師曾經說過:迷時迷於悟,悟時悟於迷,無有一法不從心生滅。迷悟總在一心,道無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飯、睡覺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

  正是所謂“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鏡中頭”。

 

上一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之八 語懷讓 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
下一篇:天冷了,請拒絕皮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