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法界法師:金剛經講解 第十二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二講

  大家晚上好,還有最後三品,今天就講完了。在家的把香點上,沒在的就心香九柱。大家虔心靜坐,把心放平穩,用一顆平常的心、清淨的心來聽這部《金剛經》,其實聽《金剛經》的過程,也是重新認識自我的時候。

  深吸一口氣,沉入海底輪,讓我們那朵蓮花慢慢的開放,然後把氣吐掉。心香九柱缭繞十方法界。

  好!大家心平氣和之後,我們開始祈請:

  嗡…嗡…嗡…

  祈請娑婆教主南無釋迦牟尼佛!

  祈請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祈請東方教主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祈請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菩薩!一切天龍護法!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無三滿多。母馱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薩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既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既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既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理相。就是說我們的心不能有兩邊見,不能有二分。只要有分別心,就不是一合相了。因為真常法界是一個相一個理,不可能有第二個理。有第二個理就是凡夫後天的思維。先天原本自性是一個整體,沒有你我、是非、長短、黑白。分別心越重,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分裂狀態就越嚴重,煩惱就愈多。

  內心清淨了,外在與內在就是一個整體,都是實相。就是一合相。

  每一個人的本性和宇宙是統一的,是相信真理的。信是敲門磚,修行首先要信,信心足,才能進入神殿大門,才能明白宇宙的來龍去脈。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啊,假如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為微塵,我們的肉眼都看不到了,這樣的眾微塵你難道認為不多嗎?須菩提回答說,太多了,世尊啊。

  佛所用的比喻從深度上比以前要有分量,佛怕須菩提以及後來的末世眾生迷失了自己執著法相,就往深裡開導,也是佛進一步在擴大弟子的心量。

  這部經是越講越深,講到最後幾品的時候已經講到了宇宙的極至,比喻已經達到了極至。簡單的比喻已經明白了,於是就往深裡來進一步的破除法相。

  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誰也沒看見。因為這個宇宙太大太大,太陽系由九大恆星組成。多少個太陽系組成了一個銀河系,我們不知道。多少個銀河系又組成一個總銀河系。多少個總銀河系又組成一個河外星系。只能說通過現在的科學天文望遠鏡能看到大約是多少個,實際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科學家用高倍望遠鏡探測宇宙,一個光團就是一大片星雲。一片星雲裡又包括多少總銀河系和銀河系哪,也不知道啊。

  雖然已經過去了兩千五百年,但是釋迦佛的思想並沒有過時。因為現在的科學家用科學儀器已經看到釋迦佛當初看到的情況。蓮花生大士在世的時候,他預言在未來的時候,將有鐵鳥(飛機)飛上天。當時沒人相信鐵鳥怎麼能飛上天。後來飛機誕生了。

  現在的科學研究的底蘊離不開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真正有智慧的科學家已經明顯的感覺到,釋迦佛不是一般的凡人,是神人是聖人。老子也不是一般的凡人。在我們中國不重視傳統文化的時候,西方哈佛、劍橋大學卻把《道德經》和佛儒家的一些經典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中國道家的和佛家的思想將是整個世界的主流思想。因為基督裡有些偏離了人性的東西,還有些暴力。真正最原始的《聖經》是非常清淨的。耶稣當初跟釋迦佛學過法的,這個你們可以查一下資料,我說的話都是有根有據的,耶稣去過印度,所以說他才能在歐洲和中東建立自己的法脈,其實那也是佛教的東西。

  人往往把眼睛能看到的,才認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好像有一個世界,好像有一個太陽,好像有一個星雲,其實這些所謂的實實在在的物質都是由各種元素組合在一切的,是緣起性空的。如果在顯微鏡下不斷的分割下去,分子分割到質子、誇克,還可以分割下去,但找不到一個主宰。

  佛看這個世界是虛妄的,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比如說蓋房子,有磚,有泥,有水,有木頭等等眾多元素集合在一起才能把房子建造起來。如果把它拆掉的時候,也分割成若干若干,這房子就不存在了,也沒有一個主宰。所以說世間的東西都是無常的,都是空性的。

  大家應該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個過客,就像山頂上的雲彩一樣,在山底下看好像是真實的雲彩。等你真的站在山頂上的時候,哪裡還有雲,只是霧蒙蒙。

  只要大家善於觀察就能發現,我們的物質世界都是不真實的。只不過是我們的後天思維認定它是真實的,給它設定一個假的名稱。所以說一切色相的東西,都是因為我們後天思維有分別心了,給它起上一個假名稱。我們首先認定了自己是世界,我們的地球是世界,我們的國家是世界,然後分別心妄想心開始擴大,說太陽系是世界,再擴大宇宙是世界。所以說有地球世界,人類世界,然後太陽系世界,星河世界等名稱,都是我們人為區分事物而安上一個假的名頭。萬事萬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都是人們為了區分事物安立的假名稱,也是人們的心識所幻化出來的,都是不實在的。

  心有妄想就會有分別,有分別就會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果心沒有分別,三時合成一時,就是一合相。

  從自性的角度來講,三千大千世界是指貪嗔癡各占一個大千世界,人在輪回的無量劫中,所形成的貪嗔癡慢疑妄念填滿了內心世界。從外部講,星球叫世界,星空叫世界,恆星和行星組成的星雲集團光叫世界,宇宙叫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佛用的比喻而已,三千在佛家是個定語,三六九是個定語,用這種數字來表示多。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既不說是微塵眾。】知道為什麼嗎?佛,是後來阿難結經的時候加上了。釋迦自己不會說自己是佛是世尊的,是徒弟尊重他後來加上的。

  須菩提,假如這麼多的微塵是真實存在的話,我就不會說是微塵眾了。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接著佛進一步解釋原因,我釋迦說的那些微塵都是不真實的,都是虛妄的。

  如果你的心真正的清淨下來了,雖然我們兩個眼睛看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分析起來物質可以分割到最小最小,小到最後就是一個空,所以說也不叫微塵眾。

  比如說我們看一個石頭,你從表面看很結實很光滑,你在顯微鏡下看,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窟窿非常大,再分析下來也是空性的。

  我們的心態真的平穩了,身心在行般若波羅蜜法的時候,用智慧常常覺照自己,念念不住於任何一個法上,也不會住在空上了。因為知道了一切都是幻化的。

  以前的人不好理解這個事情,現在的科學儀器檢驗以及科學發展的成果,使大家更容易理解釋迦佛所講的道理了。比如說寶石,用兩個眼睛看非常光滑非常堅硬,如果在顯微鏡下看它是由炭元素組合成的,炭和炭之間的分子窟窿眼是很大的。但是對於我們人來說金剛鑽石是非常堅硬的,是實在的,在佛的眼睛裡,在顯微鏡的眼睛下面它就是微塵,就是空性的。因為我們的眼睛已經迷失了本性,看不到最深層的東西。

  微塵是從哪兒出來的?是從我們內心當中。釋迦佛只不過是打個比喻,把三千大千世界這種固有的物質打碎捏碎到最極限的時候,成為微塵的時候想想看,多到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從我們自性煩惱的心來說,我們內心的煩惱和釋迦佛用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這句話來比喻是同等的、一樣的、無窮無盡的、一浪比一浪高的,這就是我們的煩惱海。

  如果大家真的度過了這個煩惱大海,就達到了彼岸;度不過這個煩惱大海,我們就被這個大海淹死。所以說釋迦佛為了打消大家前面沒有明了的心態,他最後用世界來比喻,所以說釋迦佛慈悲到家了。

  因為他用平常的東西已經無法再比喻了,只好最後用三千大千世界來比喻。如果這個時候很多人再不明白,釋迦佛也就沒有辦法了,因為再往下說,語言是無力了,只有自己去實證了。佛講的一切也都是了解內心的工具,是通過這些經典,從文字般若深入到觀照般若,再到實相般若。如果能悟到實相,一切文字都不需要,因為佛法妙義不關文字啊。

  三千大千世界碾成碎末的時候,多到已經用語言無法形容了。你用清淨的心去看它的時候,它就不叫微塵。你用那顆清淨的心、智慧的心、念念無住的心去看世界的時候,人的世界、天的世界、宇宙的世界再多,也都不叫微塵眾。因為你的心是清清淨淨的,明明亮亮的,也就雄雞一唱天下白了。雄雞是我們的自性,自性有力量的時候一唱天下白,天下就是整個宇宙,白是你的光明一片大亮。一唱是從你身體自性當中發出的嗡的聲音,叫雄雞一唱天下白。

  你的自性清淨了,微塵就不叫微塵。如果你的心不清淨,煩惱的心一浪高過一浪的情況下,就給它起個假名字,叫微塵眾,多得不能再多了,用語言無法形容。

  外在的世界這麼多,那身邊的事情也會是這麼多。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每天有想不完的事,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這是不是煩惱呢?你要掛在心上,就是煩惱;你要不掛在心上,就不叫煩惱。不叫煩惱,就不叫微塵,它只是一個詞而已。所以說我們一旦悟道明道的時候,自己的智慧就會常常覺照自己,返觀自照。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把世界比喻成微塵,又把微塵比喻成世界,這又拿世界來說。剛才說了我們的貪嗔癡各占一大千,外在的色相也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太陽系,用天文望遠鏡能看到銀河系,用高倍的幾十萬倍、幾十億倍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銀河系以外的,比如說幾百億光年以前的事情、事物,必須借助於外力。

  釋迦佛觀到的和現在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都是不謀而合的,我們修行就應該更加明了,我們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是因為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的,都是一個無自性的世界。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色組成的,這個色就是物質,都是由物質元素組合而成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你、我、他。明白了這個也就知道了無我是什麼狀態,什麼叫大無畏了。

  為什麼釋迦佛捨身跳到虎窩裡頭喂小老虎,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因緣四大和合假成。如果因緣巧合,又可以把這四大和合散掉,土歸土,風歸風。

  我們的心如果清淨下來了,三千大千世界是因為我們的心清淨下來了,也就呈現出空性了,叫即非世界。已經無我狀態,無我也就沒有是非、沒有遠近了,那世界也只是一個假名稱。

  自身是一個小世界,宇宙是一個大世界,兩者相合就是天人合一,也叫一合相。也就是心心相應,印度叫瑜珈,瑜珈翻譯成中文就叫相應。只有自心小宇宙小世界,和身外的大宇宙大世界,兩者心心相印相應相合的時候,才叫天人合一,才叫氣理合一。人喘出的氣和宇宙的氣叫氣氣相通,一氣呵成,這都是修行的方法、方式。

  心不清淨有善惡之分的時候,才有大世界、小世界等等之分。

  如果大家明白了這些道理,也就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界之間、人與宇宙之間都是相通相補的,也是微妙的。如果大家不明白,那世界是世界,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心中依然有煩惱有分別心。有分別心一合相就不可能,天人合一也不可能,氣氣相通更不可能。

  只有我們心中清淨無為,沒有是非長短黑白,一切在無我、無法狀態下,這個時候才能轉凡入聖,觀一切事物,才能明明白白。

  為什麼釋迦佛能觀測到地球是橢圓的?水裡有蟲子?宇宙的運行變化?兩千五百年前人類還不算聰明,還沒有現在人聰明吧。從很多實際例子上我們就能明白,是一個心。你的心靜到極點的時候,別人的思維自己很清楚。是你的心靜到極點的時候,突然收到別人的信息,好比一碗水很平靜很平靜,突然空氣中掉下來一粒微塵,微塵就是別人的思維電波傳到你的心裡,水開始泛波瀾。這波瀾就是你的心似水似鏡子映現了別人的東西,知道他有什麼想法了,這個就叫心通。

  很多人修心通修了一輩子也沒明白心通是什麼,每天在那兒念咒語、打坐、參禅,心通也沒開開。只要把你的心放到最平穩的時候,你就能接受到宇宙中任何一個信息,所以說心通很好修,他心通也好修,宿命通也好修。

  在古時候修五通都好得,但是漏盡通不好得。因為只有佛能得這個通,或者跟佛修行的羅漢可以得到這個通。因為他們明白了世間一切都是幻化的,是無住的,因而也就沒有掛礙,不去執著。很多外道把漏盡通理解成不流眼淚了、不流血了等等,不流的時候叫漏盡通了,這都是外道說。

  真正的是你的煩惱見思二惑全都干干淨淨,就是把煩惱全部漏光,不會再有煩惱生起了,這個叫漏盡通,也叫無漏。

  只要你的心真正清淨下來,返本歸源了,一切世界都是空性的,所以不是實在的世界,只是假名為世界,為了表述的方便。外面的世界,你叫它什麼都可以,都不是恆久的。

  通過這些文字大家要明白自己的心,利用文字,又不被文字所粘連,破一切法相,心如虛空,量大法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既是一合相。】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如果我們真的是雄雞一唱天下白了的時候,心中明明了了了,世界就沒有了,因為心已經透達空性了。假如真有實實在在的世界的話,就是一合相了,一合相就是實相。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如來說的一合相,是法身相,是虛空相,是無相之相。只能說給它一個假名字叫一合相。這個一合相也是假名字,為了表述的方便,這個名字本身並不是心體,所以這個法相也要破。因為心體不是語言文字能表達的。

  如何能修到一合相呢?佛家講悲智雙運,真正修大乘佛法發無上心的人,都要修悲智二法的,是在自己發願的時候,悲智二法是從自性中自然而然生起來的。只有修悲智二法,最終才能得清淨的菩提心。如果沒有慈悲心,沒有智慧,就是凡夫。

  修行修到一合相,基礎就是悲智二法。只有悲智雙運,才能最終讓我們能見道、聞道、悟道、得道、成道、守道。沒有悲智二法作為底蘊,都叫盲修瞎練,修到最後只能修五通、世間有為法。有了悲智作為底蘊,才能成為無上士,最終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菩提果。

  如果沒有這個作為底蘊,別說是一合相,半相都不是,只能是凡夫修了一些有為法的東西。有為法是生滅法,對於無上士是不究竟的。所以說我們真正想修無上道、做無上士,只有悲智二法作為我們修行人的底蘊。修到心中沒有能所了,也就是無牽無掛清淨的情況下,心中呈現一合相,但心中沒有一合相的概念,清清亮亮,不是語言能說的清楚的,心心相印,建立萬法,又沒有一法。

  如果心有能所,法相不破,也就無法究竟一合相,也就無法明白一合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從文字上理解,不去實證,都是虛假的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既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須菩提啊,我們由悲智作為底蘊,將來可以成就不可思議的菩提佛果,那是用語言說不完的,說不清的,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宇宙是無窮無盡的,語言是有障礙的,是有界限的,所以說用語言是無法說。用再好的語言來描述,也只能是冰山一角。

  凡夫之人,用後天的思維去衡量,是永遠都不會明白的。因為這不是人的後天妄念能測度的,是用清淨心來印證的。想用一顆有求的心來考究一合相,都是徒勞話歲寒。

  如果你執著於文字上的“一合相”、“世界”這樣的詞匯,有文字相、有法相就是凡夫。不從內心真正的實行悲智二法,行般若波羅蜜法,只知道嘴上談天說地說空,執著於文字、法相,最終是得不到無上菩提的,也無法了解宇宙的真理,更不能深達自己的內心。

  由此可知,到了這兒我們也就明白了人與人、人與宇宙之間微妙的聯系了,也就明白了一切東西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緣起性空的,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道理深達內心,也就不再去執著,去掛礙了。如果還去執著內外的法塵,把內在的清淨心給攪渾了,必然會迷失自己,依然沉淪六道輪回不息。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知見不生。我們那顆原本清淨的心是不生不滅的,是原本具足清淨無為的,就是《心經》裡講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如如不動的,怎麼會有知見哪。

  四相、法相、空相都破了,也就是如來,就是回歸了自己的本性,本性有見聞覺知的妙用,但不會升起任何的知見,是過而不留的。

  心原本具足、圓滿無礙、光明無量,就是照耀十方法界的性光,就是那個集合星雲。從天文望遠鏡上看是一片星光、星團。由很多很多銀河系組成一大片星光。如果用佛家的眼光來說,那就是由我們自性顯現出來的性光,在宇宙中不斷的發光發亮照耀十方世界。

  有知見存在,說明還是有相。住相就會妄念翻飛,煩惱不斷。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從字面上,須菩提啊,假如有人說或者是有人問,我釋迦真的說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哪?這個人理解我所說的真實意義嗎?

  須菩提回答,不知道啊,世尊,這個人不理解您所說的真實意義啊。

  如來就是自性,就是法身佛,法身佛遍虛空是一真法界。如來是佛的另一個名詞。佛是顯於身外的,翻譯成中文叫覺悟的人。如來是自性當中的性德。

  如果真的有眾生說我有這四見,這都是他內心的妄想心、執著心體現出來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因為他的四相沒有破掉,煩惱依然存在,所以要說我說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果他的煩惱真的空了,就不會說我說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果他真的是自性清淨無為了,四相破了,自己也就沒有了四見,沒有了人我是非,沒有了煩惱,一合相了,也就沒有了自己的知見。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你知道什麼原因嗎?接著佛又說,是因為他沒有了解、沒有明白我釋迦說的真實的法義,不明白他的自性是無相無為的,更不明白他本身就具足般若波羅蜜法的。

  釋迦為了把一個事情說的非常明了,這會兒又反過頭來給大家講四相要空、法相要空。因為須菩提他們聽完前面那麼多話之後,已經明了了,但是又有糊塗的時候,釋迦佛就用棒子打,打後他們明白了,之後又把前面說過的話拿過來再問他們,看他們顛倒了沒有。

  同樣的話來問他們,看他們的境界是不是長了。這個時候須菩提真的明白了。因為只有自性當中清淨無為的時候,四相才不會生起來,煩惱才不會生起來。如果自性當中還有煩惱,四相就會出來。四相出來,就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了。這是從凡夫地講四見。

  從自性的角度講這四見,又是另一種解釋了:

  何為我見?如來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或者說自性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是為真我見。因為我們要真的看到了所有的眾生都有佛性的時候,這是真我見,就是真正的我見到了他們真的是有佛性,真的都跟如來是原本無二的,這個叫我見。

  何為人見?我們自性當中承認一切眾生都有無漏的種智,就是都有無漏的智慧,都能明白煩惱這個東西是假的。既然知道是假的,就會把它漏光,比如煩惱在桶裡,把桶底一抽掉,全都漏下去了,桶也就空了。空的時候,就表明我們的自性清淨無為了。你承認一切眾生都有無漏智慧的時候,你的自性就圓滿具足。我們見到了一切眾生都有一顆圓滿具足的、無礙的無漏智慧,這叫人見。

  佛家講五眼六神通,第六通不好通,叫無漏通。外道法不承認無漏通,證到五通就完事了,說五通是最高的,這個最高能達到梵天,也就是三十三層天,中國所說的玉皇大帝的那個天,佛家講那是忉利天。

  何為眾生見?一切眾生原本就是清淨無為,無有煩惱,無有妄想,本來就像太陽似的掛在那兒光明閃閃,照耀一切世界,沒有障礙,沒有煩惱。如果你真的是明白了這一點,知道了這一點,是為眾生見。

  何為壽者見?一切眾生的自性光芒(性光、能量團),原本就像《心經》裡說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既然不生不滅,那肯定就沒有壽命限制了,叫壽者見。

  佛家講老無死盡。色身好比衣服一樣,舊了再換一件,靈魂是老無死盡的。說明我們的自性光芒那個能量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就為壽者。所以說我們的壽命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為無量壽。只不過我們現在的煩惱擋住了光明智慧,有生有滅了,有生有滅的是我們心外的那個衣服,就是我們的這個身體生老病死,轉世投胎再生老病死,不斷地輪回在三界內,所以說有生有滅了。

  我們真正悟到了自己那個能量團是光明無量的,是不生不滅的,是不增不減的,我們的壽命就是老無死盡了,就是無量壽了。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啊,如果真的發無上心的人,應該對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比如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我們是如是知了,也是如是見了,也是如是信解了。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就是一切法當中的一個法。

  “如是”就是真實的去信、去知、去看,用本來的心去信去知去看。

  如是知,就是發菩提心去修行的修行人,應該看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叫如是知。

  如是見,應見到一切眾生都有無漏的種智,這叫如是見。見到一切都是原本具足,一切都是現成的。

  如是信,應該相信我們所有的眾生自性當中,本來就清淨的沒有煩惱的,這叫如是信。

  如是解,我們應該相信一切眾生自性光明智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是老無死盡的,是無量壽的,這叫如是解。

  須菩提啊,既然心達到了無上的正等正覺,那麼對一切的法都不會掛礙了。信法知法見法,又不住一切相,內外澄明。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須菩提啊,我所說的法相,都是不真實的,不應該去執著,更不應生起來法相。一旦生起來法相,說明你還有能所心,心行沒有處滅,還有分別妄想的念頭。

  雖然每個人本性具足一切智慧,不生不滅,但你現在執著外相的法相的時候,自己就有了障礙,本性而顯露不出來了,我們給它起個假名叫法相,但法相對本來是不存在的,只能說是名法相。如果你一念清淨,三身四智顯現的時候,那不叫法相,因為本來就是這樣的,還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啊,都是為了表述的方便。名字是人為了便於區分你我他、天和地,給它加上這麼一個名詞,叫法相、法身,也都是為了表達的方便而建立的萬法,對於自性來講,一旦照破,這些都會被消融,都是過河的筏子,並不是心體。

  如果內心不清淨,就會執著於假立的名字,比如法身、報身、化身。想求得到法身,執著法身的樣子,別人看到了佛呀,為什麼我就看不到哪,這就是執著於法相了。法相是虛幻的,當把它當成一個實有,就會成為法相,成為自己前進的障礙。

  如果執著法相,以前所修的成果都會化為烏有了。我從十五六歲就開始修行,在三十一歲之後才開始真正用心精進修行。在三十一歲以前,完全就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執著於相、執著於法。剛修行的時候,比如說師父傳了一個咒語,沒去執著。為什麼沒去執著?因為師父沒告訴這個法干什麼用呀,只是說讓自己去修,也不要問,自己也沒有求什麼的心。

  那時候心是清淨的,無所求,只管修,修的非常快,幾個月之後修好了。師父一檢查行,把這個法的用途告訴我了。我心中就開始琢磨了,小算盤就開始算上了,過兩天一試法力沒有了,因為執著心把清淨的法心給障道了。就去問師父法力怎麼沒有了?師父說:你這兩天干什麼了?我說什麼也沒干,就天天想這個法能干點什麼用。他說:原來你是這麼想的,怪不得,怪不得。

  師父也沒有講為什麼?在雞足山修行的時候明白了,原來執著於法的時候,後天的思維像一朵烏雲一樣把自己原本清淨的法心給障住了包住了。法心的力量發不出光來,放射不出來智慧,力量就會弱。

  大家修法,千萬不能執著法要干什麼用。你一旦執著法干什麼用的時候,這個法就沒有威力了。你不執著它的時候,是一種無為心去修,無為心去使用,這個法就有威力。

  如果大家執著法能賺錢,OK,它賺不來錢,可能還會給你帶來災難。因為宇宙規律就是這樣,你執著它的時候,帶不來運氣,只能帶來背運,反而不相信佛法了。所以說我今天把這個講給你們聽,這是真實不虛的過程。

  很多修行人都會執著法修完之後有沒有用處,一旦你執著法有沒有用處的時候,這個法就沒有威力了。帶來的是小妖小鬼來折磨你。最後你就不相信佛法了,或者不相信真正的大法,說那都是騙人的,都是假的。為什麼有些人一用就好使哪,你不考慮自己的心態,只考慮自己使用的沒有效果,這就是大多數修行人的心態。

  今天我把這個心態講給你們聽,你們一定要記牢,一旦執著這個法的時候,你這個法沒有威力了。因為我曾經實驗過的,所以說我知道這個情況。

  大家修行一定不要去執著法好不好使,只管清淨無為的去修,將來是清淨無為的用,這個就叫得法。

  你心清淨無為的時候,就沒有法相的概念了,不會執著於法成與不成。你不是清淨心的時候,只能說給它起個名字法相、法身。真正的法身是無邊無際的,是無形無相的,大象無形,哪來的法相?用語言是無法說的。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所有的報身和化身都不是真正的身,所以叫應化非真,或者說妄心妄念幻化出來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從兩個方面來講一個事情,叫應化非真。

  講到這兒的時候,釋迦佛把前言後語全都聯系起來了,他怕聽法的徒弟們,還有後來的眾生們,聽了前面忘了後面,聽了後面忘了前面,所以說到最後三十二品的時候,他前後都貫穿起來了。經文都具有貫穿義。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這句話又拿無量劫的世界七寶來布施作比喻,也是進一步來勘驗弟子的心性。

  如果有人用這麼多的七寶去布施,和一個發菩提心的人能持誦此經乃至四句偈等,並為人家去演說,這兩者之間的福德哪個大呀?還是持經功德修行並為人演說的功德大。

  你發無上心去修行,如法去受持讀誦,再給人家去講說宇宙真理的時候,這個福德是用七寶布施的功德不可比擬的。因為一旦自性打開了的時候,你的寶藏是無窮盡的。七寶的寶藏是有生滅的,有限量有盡頭的。悟經悟道修道守道成道的功德,七寶永遠是比不上。

  釋迦佛最後提醒他們,你們要記住,用再多的七寶去布施,都不如去發清淨無為的菩提心去修行、去給人講演的功德大。

  從這一點大家就應該明白,你得了一本經書,自己看過之後去轉送給別人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得到功德。這個功德是陰德。雖然是轉送給別人這麼一個小小的行動,但是陰德卻非常大。也許接你經書的人因此而開悟,他能度很多人啊。何況自己還受持,受持就是每天如法的去讀誦這部經。為人演說的福德更不能比喻了。比如你說一句半句,有可能這個人一下子聽明白自性打開了,你度了這個人,而這個人又能度多少人哪,也許是千千萬萬。

  由此而知,我們發菩提心,悟道的心,修道的心,能給別人講演的心,福德是最大的,是無量的。阿僧祗劫世界那麼多的七寶布施的福德,都是有生有滅的。

  【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如何為人演說哪?沒有四相,沒有法相,用如如不動的清淨無為的心來為人演講。因為你給別人講法說法的時候,你的智慧中就可以生起善巧方便來,是因機而講,因根基而講,因因緣而講。心是清淨無為的,自性是如如不動的。

  何為“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從這裡也能體現出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經前後都是貫穿的,中心思想沒有跑。釋迦佛講的每部經,從前到後都是在講一個事情。既然是講一個事情,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幾句話我們都要聯系到一起來說。

  佛法裡面的法:禅宗的法、淨土宗的法、密宗裡的法、持戒、律宗等,這些法我們都統稱為藥。每個凡夫都是病人,因為是迷失自性的凡人,只不過是病有輕有重,重的我們能看得非常清楚,輕的看不清楚,因為沒有顯露太明顯,還沒有進入膏肓。佛法是藥,釋迦佛用了八萬四千多種的藥,來治療每個人的心病。

  我們明白了佛法是藥,就應該找適合自己吃的藥,因為適合自己的藥,病就好的快。雖然說佛法都是非常好的法,但也是因每個人的根基而來講法而來說法,而來吃這個藥的,不對症就是毒藥啊。所以說我們明白這個過程之後,就要用自己最清淨的心去分辨什麼藥最適合自己,也就是說什麼法最適合自己修煉。

  很多人說修煉淨土法門一點反應都沒有,一練密宗反應大的很,這說明密宗的藥適合你。很多人說修了密宗十來年,一點反應都沒,一念阿彌陀佛,反應大的很,當天晚上夢中就看見了阿彌陀佛,或者是在境界之中見到了阿彌陀佛,說明淨土法門這個藥方就適合你。

  是法平等,不是法法(我們世間的所謂有為法)是平等的。是法法之間的法性是平等的,但顯露於外的這個有為法的過程狀態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藥效是不一樣的,大家一定要明了。

  你明了這個之後,你再修行學佛是非常快的。你就知道念哪個咒語適合自己反應大,最近一段就修這個咒語或者念這部經。等到沒有反應之後,再挑另外一部經,只有這樣你才能精進。

  六祖說:法無鈍漸,悟有遲緩。法沒有什麼快和慢,是因為每個人的智慧不一樣,所以說體現出來這個法好像是有快有慢。只能說這個藥性適不適合你,適合你的,智慧打開的就快,不適合你的,智慧打開就慢一點。但法性都是通達無礙的,都是圓滿的。

  你有了智慧之後,度眾生就有了善巧方便。釋迦佛給我們講了這麼多經,就是讓我們明白智慧以為母,方便以為父。智慧就好比母親一樣,我們從母親那兒吸取營養。方便善巧是從父親那得來的。

  如果你真的明白通達之後,一切名相上的菩提心都不需要,因為你本身就具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因為你迷失之後給安立的假名稱,讓你去得到它。得到它之後這個名稱就沒有作用了。名字是人們為了區分事物都安立的,如果沒有分別心,任何事物叫什麼名字都可以的。出來了名字,也就出來了分別心,山河大地、人、狗、樹木等等都是我們的迷失產生的幻覺幻想妄念,是不真實的。

  一旦執著法相,比如執著阿彌陀佛的法,執著釋迦牟尼的法,執著人的相貌,佛的相貌,菩薩的相貌,就會生出煩惱來。為什麼我的相貌不如他?為什麼他的相貌比我好?為什麼他每個月工資比我高?他就沒有考慮到自己為什麼這麼差勁!是因為現在差勁嗎?還是因為以前差勁?以前指的是前一世做人的時候造了很多的業。知道造了很多的業,要改善自己的處境,就得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釋迦佛教給我們要如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會得到福報(陰德)。陰德可以在一定的因緣巧合之下才能顯示在外,比如說成為大款了,成為大腕了,成為大老板了,這就是陰德變成實實在在的福報了。

  在你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用七寶布施得的都是福報。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我們不斷地去布施,將來的福報也是非常大的。

  在明心見性之後,你再去布施得的是福德性,因為三輪體空了,沒有布施的人,沒有受施的人,沒有中間的物體。三輪體空的時候,說明你的心寂靜無為了。這個時候就有能力救度眾生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可以幫助很多眾生解決心理上的困擾,但你沒有執著功德,沒有執著福德,就是沒有得功德與福報的心態,所以得的福德性是無量無邊的。

  大家聽完這部《金剛經》,一定要明白為什麼要發大乘的心願,要發無上乘的心願。無上乘的心願是大菩薩的心願,有了大願力心的支持,才能促使自己精進,成就自己將來的果位。雖然上一世沒有聽到《金剛經》,但是這一世因緣巧合不僅聽了,而且還受持讀誦了。你以這一世的因緣,來世的果報用語言真的是無法形容的。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也是智慧絕倫的人。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再給大家往深裡講一下這句話,就是講法的人和聽法的人內心當中都要無為清淨,不要有分別心,不要以貌取人,心不住,心無念,心就如如不動。不要去取任何一個法相,更不能執著於法。只有用清淨無為的心去聽法,去受持,去為人講說的時候,我們才沒有分別妄念的心,才沒有分別執著的心。這個時候的心是了了空寂,是如如原本的心,是實實在在的心。達到這個程度,我們無所得的心就出來了,無勝負的心出來了,無希望的心出來了,無生滅的心出來了,這個時候才叫如如不動了,那顆凡夫的心轉為如如不動了。具有如如不動的心,也就說明你已經覺悟了。

  聽法的人也要自性清淨,不要執著法相。有的師父長得非常丑,你如果執著他長得丑而不去聽,是不是錯過了很好的成佛、成道的機緣。所以說聽法的人也不能執著於說法人的相貌是丑還是美。如果你執著小師父才二十歲就給我講法,我都八十了不能聽他的,這就是心中有法相。這樣來分別,心中就會有煩惱,法就得不到啊。

  如果說法的人和聽法的人,心中都清清淨淨,沒有分別妄想,心無住相,心無為的時候,那麼他們的自性都是如如不動的。因為他明白了一切都是假的,自己聽的是法,不是看這個人如何。只要這個人真的能講出大法了,而且心清淨又慈悲,那麼我就要用心來接受大法。這樣的心就是如如不動。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接著佛出了一個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應該明了一切世間有為法,都是生滅的,都是無常的,就像夢幻泡影一樣。每天大家都做夢,誰也沒有把它當成真實的,因為知道那是假的,不真實的。在夢中被人追的,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又打又殺的,醒來是假的,是虛妄的,是妄身的。夢裡的身體是假的,是妄念產生的化身。

  幻,如果說法身為太陽,法身幻化出來的化身是月亮。佛產生的化身,是佛陀再來,凡夫身是不可比的。凡夫夢中的身好比螢火之光,夢是妄念之身。夢中的幻境像七彩燈,燈光一會兒紅的,一會兒綠的,一會兒白的,都是由一種光產生分離出來的七種顏色,這個就是幻。幻是由妄念產生出來的結果,也是不真實的。

  泡,大海水後浪推前浪啊,水泡起來滅掉,滅掉起來,永遠不會停歇下來。好比我們的煩惱一會兒落,一會兒起,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煩惱的念頭也是這樣。

  人的生命也是這樣在六道中輪回不止,就像水中的水泡一樣,一會兒沉下去,一會兒伏上來,沉下去為鬼魂,伏上來為人神。

  影,就是我們往世的業障、現世的業障如影隨形,像影子一樣緊緊的跟隨著。

  夢幻泡影是指一切世間的有為法,就像夢幻泡影一樣不真實。只有無為法才是真實不虛的。

  如露亦如電。有為法像夢幻泡影,也像早晨花上的水珠一樣,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形容時間非常暫短。露珠可以治一些奇難雜病,在早晨四點到五點之間太陽出來之前形成的露珠。電是一秒鐘三十萬公裡,眨眼之間就沒有了。說明有為法是無常的。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已經把第一句“一切有為法”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間的有為法好比夢幻泡影,像閃電水珠一樣,剎那之間就生滅了。

  大家要是學醫的話就會懂了,很多菌分裂的過程是非常非常快,細菌分裂是萬分之一秒,快到極至了,眼睛是看不清的,只有在顯微鏡上看的非常清楚,有為法就像它們似的眨眼之間就沒有了。從內心能看破無常,也就不在執著世間的東西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幻化的,是心中的妄念產生出來的,執著就會迷失自己最原始最原本的能量光團。

  應作如是觀。只有你不執著有為的法相,也就是說離相見性,離開一切事相的時候,我們就看見原本的自性無為了。這個時候心開意解,豁然開朗,原來一切夢幻泡影都是假的。

  當下認可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你造的一切業剎那之間就化為烏有。因為自性原本就是無罪的,是清淨的,沒有善惡之分的。善惡之分是從第七識往下才分出了善惡,第八識原本就清淨無為的,沒有善沒有惡。

  學禅宗必須不思善,不思惡,不思長,不思短,不思你,不思我,只有這個時候才能返璞歸真,看到原本真實的自我,回歸自己的本來面目。如實觀察自己原本的面目,放下妄想的心、迷失的心,讓原本自性法身或者說本來面目或者是無位真人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也就是說從有為走向無為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講完經,長老須菩提、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還有世間的天人,阿修羅,這個一切世間的是指我們三界內的。三界內最高的是天人,第二高的是阿修羅,第三高的是人,就是六道內的天人和阿修羅,人非人等,聽完佛說的無上妙法內心法喜充滿,贊歎佛陀慈悲,然後歡歡喜喜信受奉行去了。

  信受奉行,不僅從內心相信佛講的妙法,相信宇宙的真理,而且是落實在行動上,依法去修行了。

  補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怯啰怯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诃。

  金剛贊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歎無窮。

  斷疑生信,就是斷掉凡夫的雜念、疑心。上士聞道,心體即空;中士聞道,半信半疑;下士聞道,拍手大笑是迷信。斷掉自己的疑心、疑慮,生起對宇宙對人生對法義的信念信心。

  絕相超宗,斷絕自己執著法相的心態,超越一切宗派或教派,超越人間一切有為的理論。

  頓忘人法解真空,剎時剎那忘掉無我無法,忘掉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還得忘掉法中無我,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這個時候才會真正的出來。

  般若味重重,智慧的光芒就像燈光一樣或者像太陽光一樣的照射四方。自性散發出來的光芒是一道一道的,就像後浪推前浪似的,一重一重,一道一道,一排一排,智慧向外擴散,光芒向外擴散。

  四句融通,從始至終經文裡頭都在說四句。有些人說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還有人說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還有人說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些我們都可以稱為四句偈。

  真正的四句沒有明顯的告訴,只有用自己的智慧去體驗。你打開了智慧,不斷地向別人散發智慧光芒,別人確實也能體驗到你的智慧,這個時候才能叫融通。

  融通的前提是斷疑生信,絕相超宗,人無我、法無我,貫通起來了就是四句融通了。

  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這就是四句偈。四句融通了,心中越來越光亮,越來越明朗的時候,福德歎無窮,這個福德不是有為的福報,而是自性中的福德性。也就是你真正的自性本來的面目,無位真人體現出來了。

  他體現出來的時候,他就是佛。因為佛就是整個宇宙的主宰者,他能觀察一切微妙的變化,所以說福德歎無窮。那時候的福德是用語言是無法說的,是無可窮盡的,因為你已經是大徹大悟的人了。

  很多人修了一輩子四句偈找不著,一會兒說一切有為法……,一會兒說若以色見我……,這都屬於半個偈子。到這兒《金剛經》就算講完了,下面我們一起回向一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僅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恭送十方諸佛菩薩!恭送一切天龍護法!

  恭送金剛法會一切諸佛菩薩摩诃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願大家都能有智慧回歸本土本國,踏著本地的風光去旅游。在這不真實的世界中,只要你沒覺悟就是個病人,病有輕有重,重者就為神經病,不重者就叫神經衰弱,大家都有病症,凡夫都是病人。所以說佛才會因一個大因緣,下來度化我們。

  《金剛經》就講到這兒,也非常圓滿。我們下星期一講《藥師經》,因為藥師法和我們的身體是密切相關的。釋迦佛成道之後,觀我們娑婆世界和什麼佛最有緣,第一就是藥師佛,第二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在現世為人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兩個法修好。最起碼病少生一些,將來走的時候走得快一些,這樣就OK了。把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安排好,身心健康,精神安詳。

  好,謝謝大家來聽《金剛經》,大家也因此種下了很深的善緣善根。

  整理於2007-11

 

 

上一篇:《六祖法寶壇經》的開示及其現代意義
下一篇:彭鑫:元氣與肥胖及相關隱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