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故事

 

佛陀:世間四事難長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釋迦牟尼佛住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生得端正、聰明,又有口才,在一國之中,可說無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父母非常疼愛這個獨生女,甚於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憂愁,見到女兒,心中的憂愁苦惱當下就消散了。面對女兒突然死亡,父親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每天傷心啼哭,不覺竟然瘋了,整日到處亂走。

  有天來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見到佛陀,當下神智清醒,並向佛陀頂禮。悲傷的父親說:“我沒有兒子,只有這個女兒,愛惜她如手中珠玉,讓我忘掉一切憂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捨我而亡,喚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閉,身體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憑我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心中的郁悶痛苦無法形容,難以忍耐,唯願世尊解開我的憂愁。”他的聲音哽咽,淚流滿面,令旁邊聞者也不禁為之濕袖。佛陀就跟他開示說,世間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無常”

  就是說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不變,繼續保持原貌,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本質會慢慢改變,最後就消失。例如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新陳代謝,經過生老病死,最後在這個世間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成住壞空、生住異滅的過程。

  第二,“富貴者必不久”

  就是說不管怎樣大富大貴的人,最後也會頹敗下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積德,才能保持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凡夫都有悭貪的心,有了還要更多,多還要永遠。所以,沒有布施,富貴就不長久。

  第三,“會合者必別離”

  六親眷屬在一起,或是親戚朋友的往來,有一天都會離散,所謂“無不破之家,無不敗之國”。尤其時代不同,孩子長大往往離鄉背景出外謀生,放年邁雙親守著故鄉田園,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後也會生離死別。

  第四,“強健者必歸死”

  不管多麼年輕、強壯的身體,總有死亡的時候;即使再長壽,也終歸一死。人不論誰,從生下來,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時刻在他旁邊威脅著。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決後生大事,則生亦安,死亦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說了四句偈: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

  合會有離,生者必死。

  這位婆羅門恭聞佛陀為他開示這些偈語,心便開解,而作比丘,深觀無常,終於證阿羅漢。

  以上故事出自於:《法句譬喻經》卷一,無常品之四。

  昔佛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辯,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便喪亡,田有熟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愦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傳聞人說佛為大聖、天人之師,演說經道忘憂除患。於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禮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愛以忘憂,卒得重病捨我喪亡,天性悼愍,情不自勝。唯願世尊垂神開化,釋我憂結。”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解,願作比丘,須發自墮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

 

上一篇:現代婚外戀的因果案例:桃花劫——林與蘋的故事
下一篇:我父母的善行善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