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恆強法師:觀修人身難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中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雜阿含經》中說:“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國者亦爾;如大地土,如是生邊地者亦爾”。思惟人身難得,為顯密共許的觀修法。在密宗諸多經論中,觀修人身難得是契入實修的必要前行。本文依《菩提道次第略論》中所說的四個層面闡述如何觀修人身難得:一是明閒暇,二是明圓滿,三是思惟義大,四是思惟難得。

  一、明閒暇

  閒暇即是有時間有精力。閒暇和無暇是相對的,若是為惡趣所困,為外緣所縛,即是無暇之身,不足以成辦學修之道業。《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

  常願勿處於卑賤,不墮無暇八難中。

  生在有暇人中尊,恆得親承十方佛。

  八難即八無暇。《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中,說到八種無暇。

  1、地獄

  銅柱鐵山眾苦逼,煻煨糞屎刺刀林,

  於地獄中受斯苦,此處豈能聞正法?

  地獄道中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等共一百三十六地獄,如是眾多地獄中有無量眾生在受無量諸苦,沒有閒暇沒有因緣聽聞正法。

  2、餓鬼

  饑渴針咽苦逼身,雨注河流成猛火,

  於餓鬼中受斯苦,此處豈能聞正法?

  餓鬼道中如炬口餓鬼、針口餓鬼、臭口餓鬼等三十六種無量餓鬼,或住人中,或住餓鬼界中,或無食或不能食,或無財或少財,受無量諸苦,沒有閒暇沒有因緣聽聞正法。

  3、傍生

  更互恆懷怖害心,常欲展轉相食噉,

  於傍生中受斯苦,此處豈能聞正法?

  各類傍生,若空行、陸行、水行等無量畜生,更相殘害,為人驅馳,多被鞭撻,具受種種極重苦惱,沒有閒暇沒有因緣聽聞正法。

  4、長壽天

  若在天中有頂處,由先福力生於彼,

  長壽覺慧不分明,此處豈能聞正法?

  長壽天,即天人之長壽者。色界第四禅無想天之壽命,為五百大劫,是色界天中最長壽的。無色界中第四處非想非非想天為八萬劫,是三界之最長壽的。這些長壽天數劫處於無想中,最後到臨終時生起邪見,沒有閒暇沒有因緣聽聞正法。

  5、邊地

  生在邊方鄙惡處,耳不曾聞說法聲,

  無識恆居蔑戾車,此處豈能聞正法?

  邊地,指極樂淨土之邊地。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的人,應其機感,死後受生於淨土之邊地,五百歲中不得見聞三寶,沒有閒暇沒有因緣聽聞正法。

  6、諸根不全

  由彼先身造惡業,聾盲喑啞缺諸根,

  癡鈍即是人身牛,此人豈能聞正法?

  有人雖然生在中國,但因為宿世惡業,得聾盲喑啞報,或於善於惡不能分別,此人則不具足學修佛法的條件。

  7、邪見

  若人不信於三寶,說無因果無尊親,

  如是邪見壞其心,此人豈能聞正法?

  有人雖然生在中國,也不聾盲喑啞,於善於惡,都能明了,但不信三寶,不信因果與輪回,此人則遠離於正法。

  8、無佛出世

  諸佛大師不出現,亦無妙法流世間,

  若人生居暗世中,此時豈能聞正法?

  有人雖然生在中國,諸根具足,於善於惡,都能明了,也信三寶與因果,但是沒有人能為他導開出離之門,此人無緣得入正法。

  以上為《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中所說。

  二、明圓滿

  圓滿即是諸緣具足。有自圓滿和他圓滿,各有五種,合稱十種圓滿。《瑜伽師地論》中說:

  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

  覺悟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

  這是說自他圓滿等是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之資糧。

  1、自圓滿

  五種自圓滿為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①善得人身:謂投生為人,或得丈夫身男根具足,或得女人身。因人身難得,所以說善。

  ②生於聖處:謂生於中國,即有佛四眾弟子游行教化的區域。

  ③諸根無缺:謂非頑啞聾盲,具足肢節眼耳,能於善法精勤修集的人。

  ④勝處淨信:謂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得淨信心,能除一切煩惱垢穢濁。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白淨法。

  ⑤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不自作,不教他作,也不見作隨喜。五無間業者,謂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此五者屬於自身,為修法的順緣,故稱自圓滿。

  2、他圓滿

  五種他圓滿為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

  ①諸佛出世:於因地中修習種種難行苦行,經三大阿僧祗劫,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名為諸佛出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因此名為出世。

  ②說正法教:謂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因為哀愍一切聲聞眾,依四聖谛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數法教,即所謂十二部。諸佛世尊及其聖弟子,一切正士都是乘此法教而得出離,然後為他宣說稱贊。

  ③法教久住:謂既成佛,並說正法,乃至世尊壽量久住,及般涅槃之後,修行現證勝義法仍未壞滅。

  ④法住隨轉:謂已證正法者,了知堪能證知如是正法之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令證入正法。

  ⑤他所哀愍:他指施主,能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及病緣醫藥等。

  以上為《瑜伽師地論》中所說。

  三、思惟義大

  如今人身已得,佛法亦聞,具足暇滿,若不發起為究竟利樂而修清淨法之心,僅於現世未死之間,為除苦得樂而稍作精勤,而傍生中也有如此稍作精勤的,雖然具足暇滿人身,則與傍生無異。所以要善自思惟暇滿人身之義大。

  1、其一思惟修大乘道者,必須要得暇滿人身

  《大智度論釋》中說:“知此人身無牢無強,為老病死所逐。雖復天身清淨、無老無病,耽著天樂,譬如醉人,不得修行道福、出家離欲。以是故,於此人身自忍修福,利益眾生”。

  《與弟子書》中說:

  欲成佛道度眾生,具大心力惟人能,

  天龍修羅金翅蟒,神仙余處皆不及。

  又如《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中說:

  我已為說八無暇,皆願當生有暇中,

  苦生難處不聞經,汝等至心應善聽。

  這是說在六道眾生中,唯有暇滿之人身才能聞修佛法。即使有一類昔於人中修道習氣濃厚的欲天,雖然也能聽聞四谛法教,但因為多是無暇身,難趣無上正等菩提。諸邊地眾生,也是這樣。

  2、其二思惟得暇滿人身已,聞修正法之殊勝

  《三主要道》中說:

  不貪三有之安樂,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喜谛聽!

  這是說在不貪著世樂的基礎上,為使暇滿難得的人身獲得實義,不空耗暇滿人生而日間不懈、夜間不眠地勤奮努力聞思修。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中又說:

  若人聞我說,識暇及無暇,

  是故應勤心,正修於梵行。

  我說明眼人,善護於諸惡,

  正念能防守,不隨諸有漏,

  一切隨眠斷,降伏大魔怨,

  永超生死流,得升於彼岸。

  常當思惟諸佛世尊因累劫修行,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等種種不共功德,降伏魔怨,離諸苦惱,證無上正等菩提。又復念我等昔於眾多惡趣無暇處的險道上盤旋流轉,受無量諸苦,而今得如此賢妙之暇滿人身,亦當於正法所精勤修習,盡諸有漏,橫超生死,升於彼岸,逮得大利。

  3、其三思惟得暇滿人生已,不聞修正法之過患

  《雜阿含經》中說:“人身難得,無有余計,唯有行義、行法、行福,於佛法教專心皈依”。《入行論》中說:

  得如是閒暇,而我不修善,

  是更有余者,較此尤愚迷?

  又說:

  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身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既具足外緣,有善知識,也具足內緣,已得暇滿故。今生若是不修,後多生輪回中,暇滿難得。又今生時短,不知無常死亡何時到來,行者現時即應修持。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中說:

  若已獲人身,聞法行放逸,

  後當生惱悔,如商人失財。

  又說:

  若有聞正法,不能如說行,

  輪回八難中,備受諸辛苦。

  今生若不能於正法所精勤修持,不為來世作大利益,則今之暇滿人身徒然虛耗,如商人失財,如入寶山空手而回。以無修持故,無有福德智慧資糧,後世不得善利,常墮惡處,盤旋流轉,受諸苦毒。因此當於正法生希求心,發精勤心,勿令懈怠。

  四、思惟難得

  明暇滿人身義大已,復當思惟人身之難得。《佛說寶雨經》卷第七中說:“菩薩成就十種法能離八無暇。何等為十?一者捨離不善法,二者於如來所說學處終不違越,三者遠離悭貪,四者已曾供養諸佛如來,五者勤修福業,六者智慧圓滿,七者得方便善巧,八者本願具足,九者厭離世法,十者勤行精進。”以此十法難得故,此人身、後世人身難得。

  思惟難得者,於此略分四層。

  1、思惟此人身難得

  《四百頌》中說:

  人中大多數,執持不善品,

  以是諸異生,多定趣惡趣。

  戒經說:“人死之後,墮惡趣者,多如大地土,生樂趣者,少如爪上塵。”這是說人身為善惡二趣中極為難得的。

  2、思惟後人身難得

  《入行論》中說:

  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遠離八無暇具足十圓滿的人身極為難得,眾生於無量劫生中偶得此人身,而因無明貪愛,執著顛倒,行惡造業,乃至後世更趣惡趣,這是說暇滿之後人身也是極為難得的。

  3、思惟因果門中難得

  《菩提道次第略論》中說:“可觀察如何是暇滿自性,及於現近與究竟門中義利重大,並從因果門中思惟難得。”

  所謂因門難得,總言之,得善趣身如修羅等,必須以戒律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滿,則須於戒律為主之外,加以布施、淨願等而為助伴。修如此因者,頗為希少,由此推之,可知就樂趣果若總若別而觀,此閒暇均為難得。

  所謂果門難得,對於異類諸惡趣,如傍生等觀之,但屬樂趣已較為少有。即就同類的樂趣而觀,特勝之閒暇者,則更為寶貴。

  4、思惟“盲龜值浮木孔”喻

  《雜阿含經》中有“盲龜值浮木孔”的故事喻人身之難得:當大地悉成大海時,海裡有一盲龜,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又海面上有一段浮木,浮木上只有一孔。這個浮木終年隨風逐浪四處漂游。那只盲龜要得遇這個浮木孔,因為有時空的限制,這是很難很難的。而得人身,比這更難。

  行者應當思惟自己在無量劫生中在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無有休息,不得安隱,苦不堪言:

  有時轉生於地獄,屢屢遭受寒熱之苦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投生為餓鬼,為饑渴烈火所焚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轉為傍生,為互相啖食所惱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轉生於長壽天,數劫處於無想中,最後到臨終時生起邪見,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生於邊地,無有正法光明而沒有修法機會;

  有時轉生為外道徒等,因持邪見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生於暗劫中,因不聞三寶之聲而無有修法機會;

  有時生為喑啞之人,因意根不能堪為法器而無有修法機會。

  而今如盲龜值遇浮木孔,偶得極為難得之暇滿人身,因此於此人身生希有心,倍加珍惜,應當勤於聞法,精進修持。

 

上一篇:恆強法師:《阿含經》中的病緣增上解脫
下一篇:金剛經講義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