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家人,龍猛菩薩教誡所娶妻子要有所取捨,不能接受的女人有三種,應當接受的有四種。因此,事先理應好好地觀察。怎麼樣觀察呢?
性如聯敵劊子手,輕凌夫君如惡女,
微財不放如盜匪,當棄此等三婦人。
有三種女人不能接受:
第一種、性情惡劣,對國王不恭敬,甚至聯合怨敵殺害國王,就像劊子手一樣。歷史上有很多這樣可怕的女人,例如晉朝的皇後賈南風,個子矮小,皮膚粗黑,生性嫉妒且奸詐,善於權謀之術,連惠帝都害怕她。嫔妃很少有機會與惠帝同房,只要惠帝喜愛的妃子,她都想辦法殺掉。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妃子懷孕了,就拿刀投向她的肚子,使肚裡的胎兒和刀子一塊掉在了地上。由於她作惡多端,最終導致“八王之亂”,晉朝以此而滅亡。
第二種、橫行霸道,對自己丈夫輕視凌辱。在藏地,女人欺負男人的現象比較少,否則會有種種說法和比喻。而在其他的地方,經常看到丈夫像僕人一樣規規矩矩地炒菜,妻子像國王一樣下達命令,自己除了化妝打扮,平時什麼都不干。有些女人嫉妒心特別強,包括老年人也不例外。 2005年有一則新聞說:一個叫阿曼的老婦女,她63歲了,她丈夫55歲。他們倆一起看世界旅游小姐電視大賽時,她丈夫忍不住對電視中的美女評頭論足一番,結果惹惱了善妒的老妻,遭到她一頓拳打腳踢,還被硬生生將耳朵扯下了一塊,傷口鮮血直流。這樣的事情,在世間上可能比較多。我們從小在山裡長大,對社會了解不太多,但也時常耳聞這家吵架、那家吵架,現在人不像以前那樣遵守家庭規則,他們沒有滿足感,所以很多家庭狀況特別糟糕。
第三種、對微不足道的財物也不放過,丈夫不在的時候無所不偷、無所不搶,把他錢包裡的錢都存到自己卡上。據說很多地方都是:丈夫的錢不跟妻子說,自己單獨存,妻子的錢也不讓丈夫知道,彼此沒有信任感,互相能偷就偷、能搶就搶,關系比較好的時候,才通過比較正當的途徑來用。
以上三種女人,務必要離棄。
家庭不和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惡趣”的痛苦。剛開始看對方沒那麼討厭,但兩個人相處久了,許許多多的觀點不同,致使摩擦和沖突越來越嚴重,這樣過一輩子也相當痛苦。不過,學習佛法的家庭應該想到:由於前世的因緣,今生才結合為一個家庭,彼此應當理解包容。社會上很多不和諧的因素,其實也是與心有關,倘若人心過於貪婪、要求比較多,不愉快的事情很容易發生。帕單巴說過,夫妻既然有緣聚在一起,盡量不要吵架,即使吵架了,也馬上互相忏悔,很多矛盾就可以平息。現在個別家庭有所謂的“冷戰”,同在一個屋檐下,兩人見面互不說話,甚至一個月都形同陌路,這樣可能會非常非常痛苦,也許超過龍王所遭受的熱沙雨。
有時候看來,出家人的生活真的非常清淨,只有能對治貪心、嗔心、癡心,自己就沒有社會的壓力、家庭的負擔、生活的痛苦,應該說非常快樂。然作為在家人,也不可能馬上出家。有些在家人夫妻不和,就生起強大的厭離心,把孩子一扔,自己出家了,這不一定是很好的選擇。孩子沒有父母的話,成長的道路會非常可憐,所以自己應該放下自私,真正做一些對修行有利的事情。
隨順自己如姊妹,情投意合若摯友,
仁愛自己似慈母,聽從如僕敬若神。
應當迎娶的有四種妻子:
第一種、夫唱婦隨,隨順自己猶如姐妹;
第二種、心心相印,就像親密的摯友般情投意合;
第三種、利濟自己,好似慈愛的母親般誠心誠意;
第四種、言聽計從,如同僕女般任憑吩咐。如果遇到具足這些法相的女人,都是可以接受。
現在有些在家人生活很和諧,因為是佛教的家庭,兩人共同學佛、共同發願、做善事,這樣也非常好。從釋迦牟尼佛傳記中可以看出,佛陀在很多生世中也有成家結婚的經歷,所以,過這種生活沒什麼不可以的。從歷史上看,好妻子對丈夫的幫助非常大。比如順治皇帝的愛妃董小宛,她對皇帝非常慈愛,後來因為她被害,順治才生起出離心而出家。
還有齊宣王的王後鐘無鹽,她是中國四大丑女之一,傳說“四十未嫁”、“極丑無雙”,可她的才華舉世難遇。正是因為她的诤诤谏言,齊宣王從一個不理朝政、花天酒地的昏君開始轉變,沒有繼續地墮落下去,齊國也沒有過早滅亡。依靠她盡心盡力的輔佐,後來齊國國力大增,非常強盛。
唐太宗的長孫皇後,也十分賢淑溫良。她深明大義,識大體,對皇帝像慈母一樣愛護,以無私的心態,為國家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為後世樹立了賢妻良後的典范。
明朝朱元璋的馬皇後,雖然她大富大貴,但不驕不奢,勸告朱元璋在用人方面:“願得賢人,共理天下。”更難能可貴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惡行。以她賢淑的品性,贏得了後人的敬仰。
可見,歷史上有很多好女人,對丈夫的建功立業功不可沒。但作為一個佛教徒,即使因前世業力所感,跟不太好的女人聚在一起,和睦也是很重要的。包括現在的金剛道友,不可能永恆在一起,有些論典中說,就像市場上兩個人碰巧見面一樣,不管是一家人也好、一個班也好,最終都會分開的,因此大家要好好珍惜。
性格賢善的女人,與其接觸有很大利益;但一個女人如果心腸狠毒,行為不如法,會給很多人帶來今生來世的痛苦。作為出家人,雖然不需要對女人進行取捨,但對在家人而言,一定要有非常高的智慧來抉擇,同時,自己也不能違越最基本的人規,在這個基礎上,修學佛法、行世間法才會得心應手。否則,你連起碼的道德都沒有,卻想生起高深的出世間境界,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聽受這些教言之後,大家一定要對自己的相續進行調整,著重對治對人和財物的貪執,假如你沒有特別大的貪執,即生會過得很快樂。有些山上的修行人視財物如草木,尤其是閉關多年的人,與他談論金銀財寶,他根本不看作是財物;看見一個打扮入時、衣著光鮮的美女,他也感覺沒什麼,骨血組成的不淨身體穿上漂亮衣服,只不過是假象而已,他的境界中根本不會起貪執。
當然,若沒有達到這種境界,則很容易受惡劣環境和周圍惡友的影響,身不由己地卷入貪欲的浪濤中。在大城市裡,外境的誘惑力特別強,斷除貪欲的困難非常大,相比之下,寂靜地方的順緣比較多,古往今來很多修行人皆依此而獲得了證悟。不過,善根比較好的人,即使在城市裡也可以成就。我看到有些在家人特別精進,平時不看電視,從不參加各種聚會,一下班就回家,吃完飯就到佛堂裡精進修行。見到他們的行為,我們出家人都很慚愧。去年兩個出家人跟我講:“我們不敢住在某某居士家裡。”我說:“為什麼啊?”“因為那個居士一早四五點鐘就起來念經,我們出家人一直睡懶覺,特別不好意思。從此之後,再也不敢住在他家了!”
有時候出家人很慚愧,居士特別精進。但也有時候居士非常懶惰,我們出家人還算不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觀察,不能以偏概全地斷言“你出家人是最好的”、“你居士是最好的”,畢竟每個人前世今生的善根不同,精進的程度也各有差異。但不管怎麼樣,最需要的就是對佛法的信心、希求心永遠不能改變,只要這樣下去,每個人的修行肯定都會有進步!